购物车
我的足迹

程中才:在全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程中才 (2014年12月30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全国湿地保护事业迎来良好发展机遇的 新形势下,经厅党组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 任务是:公布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总结近年来我省 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成绩,交流经验,研究部署明年及今后 一个时期湿地保护工作,大力促进生态文明和美好安徽建 设。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全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圆满完成,为下一步湿 地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按照国家林业局的统一部署,我省作为全国湿地资源 调查第三批启动的9个省份之一,于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 组织完成了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工作。 本次调查范围包括面积为:8公顷(含8公顷)以上的 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米以上、长度 5公里以上的河流湿地。参与本次调查的县(市、区 )105个、技术人员800多人,调查采用3S技术(即遥感技 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与现地核查相 结合的方法,完成湿地调查斑块13156块,湿地区133个 ,重点调查湿地37处。经国家湿地调查成果鉴定委员会评 定,我省调查成果科学、准确、真实、可靠。 (一)湿地资源分布情况 全省湿地类型共分4类8型,即河流湿地、湖泊湿地、 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4类,包括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 、永久性淡水湖泊、草本沼泽、灌丛沼泽、库塘、水产养 殖场和运河/输水河8型。 全省湿地总面积104 . 18万公顷(另有水稻田面积 190.47万公顷未计入),湿地率7.47%。其中,自然湿地包 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3类5型,面积71.36万公 顷,占湿地总面积的68.49%,自然湿地率5.12%;人工湿地 包括库塘、水产养殖场、运河/输水河1类3型,面积 32 .82万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31 .51%。 按照全国水资源区划一级区统计,我省涉及长江区、 淮河区和东南诸河3个一级流域。长江区湿地面积为62.95万 公顷,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60.42%,该区拥有大面积的河 流、湖泊、沼泽及人工湿地。淮河区湿地面积为40.28万公 顷,占全省湿地面积的38.67%,以人工湿地最多。东南诸 河湿地面积为0.95万公顷,占全省湿地面积的0.91%,主要 以河流湿地为主。 按照16个市统计,湿地总面积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安 庆市、合肥市、六安市,安庆属于长江湿地区,合肥和六 安在长江湿地区和淮河湿地区均有涉及。 (二)湿地资源保护情况 全省分布有湿地维管束植物95科303属682种(含种下 单位);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5种 。湿地脊椎动物5纲43目113科297属594种;其中,国家 Ⅰ级保护动物13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51种。湿地中生活 着超过全省4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物种,是名符其实的“物 种基因库”。 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已初步建立了以湿地类型自然保 护区和湿地公园为主体,其他保护形式为补充的湿地保护 网络体系。截至2011年底,全省湿地受保护面积达37.32万 公顷,湿地保护率为35.82%。 全省已确认巢湖、升金湖、太平湖、石臼湖、扬子鳄 栖息地5处为国家重要湿地,总面积15.13万公顷,占省国土 总面积的1.09%。其中,巢湖为全国第五大淡水湖,升金湖 被纳入亚洲重要湿地和中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络。 全省已建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20处,总面积31.63万公 顷,占省国土面积的2.27%,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 ,省级自然保护区11处,市级2处,县区级4处。 全省已纳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9处,总面积4.33万 公顷,占省国土面积的0.31%。 (三)湿地资源变化情况 全省第一次和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间隔十多年,湿地 资源呈现以下四个主要变化: 一是同口径下湿地面积增加。近十年来,全省100公顷 以上湿地总面积增加了9.56万公顷,其中,河流湿地减少 0.75万公顷,湖泊湿地减少2.50万公顷,沼泽湿地增加 3.25万公顷,人工湿地增加9.56万公顷。河流、湖泊湿地沼 泽化进程加速,河流湿地转为人工库塘现象较突出。 二是湿地生物多样性有所下降。由于污染、围垦等原 因,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仅从湿地 鸟类资源变化情况来看,两次调查记录到的鸟类种类呈现 减少趋势,近一半的鸟类种群数量明显减少。 三是湿地保护面积增加。第一次调查全省湿地保护面 积17.56万公顷,第二次调查全省湿地保护面积37.32万公顷 ,湿地保护面积增加了 1 9 . 7 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由 26.85%提高到35.82%,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湿地保护体 系。 2012年~2014年12月,新增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3处 ,国家和省级湿地公园试点单位21处,湿地公园总数达 30处,全省湿地受保护面积增加到39.49万公顷,湿地保护 率增加到37.91%。 四是湿地受威胁压力进一步增大。从重点调查湿地对 比情况来看,湿地主要威胁因子已从十年前的污染、围垦 和非法狩猎三大因子,转变为现在的污染、过度捕捞和采 集、围垦、外来物种入侵和基本建设占用五大因子。主要 威胁因子增加,影响频次和面积都呈增加态势。 二、近年来我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不断进步,成绩明 显 安徽地跨南北、承东启西、沿江通海,湿地生态区位 极其重要。境内河流纵横,湖泊密布,生境多样,全国七 大水系中的长江、淮河横贯全境,新安江发源于皖南,巢 湖为全国第五大淡水湖,分布于淮北、淮南、亳州等地的 煤矿塌陷湿地在全国极为典型独特,安庆沿江大型湖泊集 中成片,构筑了长江中下游区域享有盛名的华阳河湖群 ,为全国湿地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全省各级林业部门积极作为,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紧紧 围绕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湿地生态功能这一目标,采 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得到了明 显加强,对维护全国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全球湿地生 物多样性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促进美好安徽和生态 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极其独特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湿地生态功能修复成效初显,为维护湿地生态 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一是坚持工程带动战略。“十二五”期 间,我省先后在颍上八里河、贵池十八索、明光女山湖省 级自然保护区以及淮南焦岗湖、泗县石龙湖、黄山区太平 湖、石台秋浦河源、太和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等8个单位实 施了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10872.41万元。 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5460 . 6 4万元,地方配套资金 5411.77万元。二是实施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助资金项目。 2010年以来,我省先后将升金湖、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 区和石台秋浦河源、蚌埠三汊河、太和沙颍河、太湖花亭 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单位纳入国家湿地保护补助范围,共投 入资金5000万元。今年国家林业局安排升金湖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资金3000万元,界首市获得 湿地保护奖励资金500万元。通过一批项目的实施,全民湿 地保护意识明显提高,湿地保护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湿地 生态质量下降趋势得到一定的遏制。 (二)湿地保护网络体系渐趋完善,在湿地保护中发 挥了骨干带动作用。全省已初步建立了以国家重要湿地、 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小区和其他 保护形式为补充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截至2014年10月 ,全省已确认国家重要湿地5处,已建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23处、湿地公园试点单位21处,总面积达45.14万公顷,占 全省国土面积的3.24%,使全省约60.8%的自然湿地和 70%~80%的湿地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了较有效的保护,这 些地方已成为濒危动植物天然庇护所和展示生态文明建设 成就的最佳阵地。 (三)湿地科研监测工作扎实开展,为湿地保护提供 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开展了全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 查工作。调查成果刚才已作通报。二是开展全国水鸟同步 调查试点工作。分别于今年4月2日、11月2日完成了全省春 季、秋冬季水鸟同步调查试点工作,现正筹划2015年1月 15日的冬季水鸟同步调查试点工作。三是开展了湿地价值 评估、湿地承载力、湿地生物多样性监测、湿地生态红线 划定、湿地公园生态修复等系列湿地课题研究。四是编制 了《安徽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14年~2030年)》,现 正征询相关部门意见和建议。 (四)湿地保护体制机制逐步构建,为湿地保护提供 了制度保障。一是加强了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建设。2011年 省编办批准成立安徽省湿地保护中心。目前,全省已建的 省级以上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均设立了专门的 管理机构。二是成立了“安徽省湿地资源调查与保护管理部 门联席会议”制度。为履行好国务院赋予林业部门负责湿地 保护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工作这一职责,同时结合 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的工作部署,2011年省政府批准 成立了由省林业厅作为牵头单位,由省发改委、财政、交 通、环保、农业、水利等14个部门组成的全省湿地资源调 查与保护管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以加强全省湿地资源保 护管理组织、协调工作,解决湿地资源调查和重大湿地保 护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关事宜。省林业厅主负责同志为联 席会议召集人,办公室设在省林业厅;各成员单位均确定 了一名负责同志为成员、一名工作人员为联络员;同时制 定了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这次会议我们特别邀请了成员单 位联络员参加,在此,我代表省林业厅向大家长期以来对 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三 是经省政府法制办审查同意,省林业厅于2012年颁布了《 安徽省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四是湿地保护部门 协调机制逐步形成。农业、水利、国土、住建、环保、交 通等部门专项规划涉及湿地的,均主动征询林业部门意见 ,与湿地保护政策和规划相衔接,并提出相应的湿地保护 措施。 (五)对外交流和科普宣教工作全面推进,为湿地保 护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对外合作不断拓展。 2010年安庆沿江自然保护区成功实施了中国-欧盟生物多样 性安庆市示范项目,使用欧盟赠款115万美元用于湿地恢复 ,较好地改善了示范区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