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陈冀平书记:在全国法学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陈冀平书记在全国法学会工作座谈会上的 讲话 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陈冀平 (2013年10月11日 杭州)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研究法学会系统如何参与法治 国家建设。会议安排和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的会议套 开,一个重要考虑就是法学会作为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 分,要了解政法委、综治委的工作安排,以更好地围绕中 心任务落实我们的工作,同时也体现了中央政法委对法学 会工作的高度重视。建柱同志上午作了重要讲话,主要是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作出的重要指示,坚持和发展“枫 桥经验”,深入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50年来,“发 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枫桥经验 ”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四前工作法”、“四先四早”等机制 方法,工作做到最基层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具有 旺盛的生命力。“枫桥经验”在新时期的新发展、新理念,很 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依法治理,“把群众路线与法治方式结 合起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是 ‘枫桥经验’所蕴含的创新精神的必然要求”。这些都对法学会 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柱同志在讲话中也多次提 到法学会的工作,吉林省法学会与哈尔滨市法学会的两个 发言也是法学会推出的参与法治国家建设、化解矛盾纠纷 的重要经验。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建柱同志的重要讲话精 神,充分发挥法学会的独特优势和作用,积极参与基层社 会矛盾纠纷化解,不断提高参与法治国家建设的能力和水 平,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实现新的发展与跨越。   这次会议,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入 推进的形势下召开的。中国法学会高度重视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韩杼滨会长和党组多次明确要求,一定要 把活动搞扎实,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特别是要把开展教 育实践活动和谋划法学会工作结合起来,推动法学会工作 实现新跨越,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发挥我们的不可替代作用,在推进 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中彰显我们的独特工作优势。为 此,在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中国法学会就向各省级和副 省级法学会、各研究会发函,征求对中国法学会党组及中 国法学会机关的意见,帮助查找我们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 题;8月26日至30日,中国法学会党组拿出一周的时间,逐 一听取了13个机关部室和直属事业单位的汇报,并征求了 对领导班子和机关工作的意见。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 践活动督导组在收集各地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对中国法学 会提出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法学研究的前瞻性战略 性、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克服机关化行政化倾向等 建议。根据各方面的反映,我们认为中国法学会在“四风”方 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全国性的人 民团体、群众团体和学术团体,中国法学会和法学界、法 律界的联系还不广泛、不深入、不密切,法学法律工作者 之家的“家”的味道还不浓厚,与政法各单位及院校的合作机 制不够健全,对地方法学会和研究会工作的指导、支持和 服务力度还不够大;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中国法学会 作为国家级智库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充分,推出的真正能够 进入决策层的重大法学理论研究成果还不多,参与国家法 治建设的作用和贡献有待提高;中国法学会机关工作一定 程度上存在行政化倾向,在指导地方法学会和研究会工作 中,或者与法学、法律工作者接触中,有时表现有行政化 问题,机关内部的相互沟通和协调不够,工作合力不强 ,执行能力较弱,一些工作脱离实际,往往热衷于表面形 式而忽视了实际效果;机关有些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不 高,眼界不够开阔,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调查研究问题 不深入实际,等等。我认为,这些问题和不足都是客观存 在的,我们必须深刻反思,认真对待,抓紧解决。   关于我们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比较突 出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当前法学会处于非常好的发展 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部署,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 话会议上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宏伟目标。中国法学会作为 党领导的人民团体,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力 量,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艰巨的历史使命,在参与法 治国家建设中一定可以大有作为。大家结合法学会实际 ,梳理出了一些长期制约中国法学会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主要有九条。第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地方法学会指导 的问题。针对当前地方法学会建设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拟请中央政法委再出台新的文件,明确解决全面理顺领 导管理体制,省级、副省级法学会建立党组,省级法学会 会长任职条件,县(市)建立法学会,法学会编制专编专 用等一系列重要实际问题。第二,关于加强中国法学会学 术委员会建设的问题。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增加学术委 员会的职能,加强研究会评审、学术成果论证、学术研究 指导、学风建设等工作,扩大学术委员会的规模,充实中 青年法学各学科领军人物,进一步提升学术委员会在法学 法律界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第三,关于法学社团登记和管 理的问题。国务院授权中国法学会为全国法学社团的主管 单位,加重了中国法学会的政治责任。目前,中国法学会 接收了从司法部移交的10个法学社团,加上原有的43个研 究会,共有53个法学社团。但在民政部的登记工作进展缓 慢,需要加强与民政部的协调工作,加快登记审批进度。 同时要建立健全中国法学会内部统一的协调机制,加强对 法学社团的监督管理,加强政治引领。第四,关于组织重 点课题研究问题。这是中国法学会推动法学研究、服务法 治实践的重要方式。目前,在一些高校和科研单位对中国 法学会重点课题的部级级别不认可,需要进一步加强同相 关主管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争取得到明确认同。第五,关 于中国法学会参与“双千计划”的问题。中国法学会是党和政 府联系法学、法律界的桥梁和纽带,要在法学教学和法律 实务部门之间发挥沟通、协调的积极作用,通过参与高等 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的“双千计划”,加强法学、法 律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第六,关于法学家人才库建设 的问题。目前我国已有630多所法学高等院校(系),从事 法学教学、科研的人员达数万人。为更好地团结、凝聚法 学理论骨干队伍,激发他们的教学和科研热情,培养学科 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中国法学会应建立全国性的法学家人 才库,并开展法学家资格认定工作。第七,关于设立中国 法学会博士后流动站的问题。要利用中国法学会在培养青 年法学人才方面的广泛资源和独特优势,在中国法学会设 立博士后流动站,加强对青年法学人才的培养,增强凝聚 力、向心力。第八,关于成立以我为主导的国际法学法律 组织的问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对外开放的不断 深化,迫切需要增强我在国际法学法律界的影响,不断扩 大法治话语权,积极参与国际法律规则的制定。要在条件 成熟时成立以我为主导的国际法学法律组织,进一步发挥 中国法学会作为对外法学交流主渠道的作用。第九,关于 法治文化建设的问题。在加强法治理论建设的同时,要继 续积极弘扬中国特色的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营造学 法知法尊法守法的社会环境。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特别是 网络媒体的作用,不断创新“双百活动”的组织模式,提高法 制宣传教育的实效。要建立法学会法治文化活动的多种园 地和平台、手段,开展活跃生动的、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法 治文化活动,如法治文化基层行、青少年学法普法活动、 法学会书画联谊会等等。上面这些,中国法学会党组已经 向中央政法委并建柱同志做了专门汇报。这些问题,有的 需要内部挖潜,通过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健全工作 运行机制等来解决,有的需要依靠领导,借助领导机关、 领导同志帮我们去推动、去协调。总之,我们要以这次教 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优势,调动 一切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改进我们的缺点和不足 ,着力把制约法学会发展的问题逐一解决好,为法学会未 来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认清形势、找准问题,既是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取得实 效的前提,也是在新的起点上扎实推进工作、取得更大成 绩的关键。能否通过活动的开展切实改进思想作风、提高 能力素质、破解工作难题,是检验教育实践活动能否取得 实效的“试金石”。我们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 手,落实好中央关于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战略 部署,落实好建柱同志在中央政法部门深入推进党的群众 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履行繁荣 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服务科学发展的根本职责,更 加积极主动、更加卓有成效地参与法治国家建设。要更加 自觉地将法学会工作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中来 审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增强广 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思想 认同、感情认同,进一步增强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 设者、捍卫者的自觉性、主动性,并进一步提高能力和水 平;更加自觉地将法学会工作置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 布局中来谋划,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依法治 国基本方略指引下,按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 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的总要求,积极参与法治中国、平安中国建设;更加自觉 地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 奋斗目标,团结引领全国法学法律工作者改革创新,开拓 进取,努力推动法学研究更加繁荣、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 升、法学交流不断拓展、法学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组织体 系和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在积极参与法治中国、平安中 国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中要特别注重加强“三个服务”。   一要积极有效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党的十八大 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以习近平同志 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我国法治建设 ,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对法学研究 和法学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是我们所要牢牢 把握的大局。一定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找准各项工作的 切入点、结合点,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做出新的作为 。   要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