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18年度泉州全市卫生健康工作总结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18年度泉州全市卫生健康工作总结 2018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 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 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建设“健康泉州”,精心谋划,锐 意改革,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荣获“全国基 层中医药先进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全市二级以上 公立医院总体满意度保持全省设区市第一名,实现“三连冠 ”;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 ”、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创新市,全市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连 续三年居全省各地市首位;全市传染病疫情相对平稳,无 重大传染病流行。主要工作做法和成效如下: 一、加快补齐卫生短板,扎实推进医疗卫生项目建设 。一是加强卫生健康规划工作。编制完成《“健康泉州 2030”行动规划》,并报市委、市政府通过印发。完成《泉 州市“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中期评估,争取 中央预算内投资1.12亿元。二是抓好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 。推行“三法三机制”,开展卫生项目百日大会战,持续推进 “项目攻坚2018”活动,年度新增床位2550张,超额完成目标 任务。全市12个在建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市直项目4个),完 成投资12.39亿元,市一院城东院区二期主体完成十层梁板 和裙楼三层施工,地下室框架结构(除加速器外)基本完 成。市妇产医院一期门诊楼3月开诊;二期新建病房楼工程 完成工程和监理招投标工作。光前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和市 老年医院项目建安工程已基本完工;石狮市医院新院建成 搬迁投用,安溪县医院医技门诊楼封顶。三是鼓励扶持社 会资本办医。支持社会办医多元化发展,引导营利性医疗 机构走“专、精、特”路子,新设置县域新业态医疗机构7家 。全市共有民营医院98家,床位6332张,居全省首位。 二、全面深化医疗改革,不断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全省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我市获96.7分 ,居设区市前列。一是改革和完善医院薪酬制度。全面落 实和完善院长年薪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落实院长年 薪制、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完善院长年度考核方 案,科学制定院长绩效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与院长薪酬、 任免、奖惩等挂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科学核定医院工 资总额。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允许”,通过奖励性 增量绩效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通过工资总额管理模 式,允许医院在核定的工资总额内,按医生、护士和后勤 团队约按5:4:1的比例自主分配,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完成6家市属公立医院2018年院长年度绩效考核工作。二 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职称聘任单列管理,对市属公 立医院具有博士学历、取得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人员 ,实行单列管理,不受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机构比 例限制。安溪县、南安市实施县级公立医院(卫生院)院长公 开竞聘。丰泽区全面实行公立医院院长聘任制,市属公立 医院和晋江、石狮等地全面实行自主公开招聘和编制使用 备案制;丰泽区正骨医院推行医院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三 是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出台“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 施方案”,确定市第一医院、市中医院、石狮市医院、安溪 县医院等7家医院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试点单位。出台 《建立现代医院制度流程图》和《公立医院制定章程简要 》,制定《泉州市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了 医院章程等14项医院管理制度的建设进度。举办现代医院 管理制度培训班,对各级医疗机构选派的300名业务骨干进 行集中培训。四是强化医院控费和内部管理。制定出台《 市属三级公立医院总会计师管理暂行规定》,推行全面预 算管理和全成本核算制度,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全市26家 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药品耗材收入占比、医疗服务收入占比 、三四级手术人次占比均优于全省平均值。五是推进医疗 、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积极与医保局部门对接联系 ,全面组织核对医疗服务价格执行情况,核算拟定服务成 本,优化医疗服务价格,完成门诊诊察费、三四级手术调 整测算,组织委属公立医院参与单病种付费测算,与市医 保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泉州市公立医院按病种收费和支 付有关问题的通知》,确认按病种收付费的220病种。全市 2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药占比27.22%,低于全省平均值 ,比2014年未实行药品零差率时下降15.6%,减少群众药品 费用9.1亿元。六是加强落实36种国家谈判药品和17种抗癌 药品临床应用。为避免各医院因药占比指标考核顾虑而减 少开具国家谈判药品及其他肿瘤治疗靶向药等处方的现象 ,切实降低患者用药负担,真正惠及更多的患者。我委牵 头,与市医保局联合发文,将此类药品纳入特殊用药管理 ,对使用国家谈判的36种药品和17种抗癌药品的单位,实 行单独核算(门珍、住院),暂不列入公立医院绩数考核药占 比基数统计范围。 三、狠抓基层能力提升,大力推进分级诊疗服务工作 。一是筹建市第一医院医疗集团。形成《泉州市第一医院 医疗集团工作方案》(送审稿),经市医管委研究并报市 政府常务会通过。通过统筹集团医疗资源,发挥集约优势 作用,打造若干专科专病共同体,做强集团;通过统筹集 团人才资源,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建立临床科室“双主任”制 ,做强基层;通过统筹集团医技、后勤资源,发挥量价挂 钩作用,建立医技、后勤垂直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效益,按照人才、技术、管理投入程度和利益分享比例 ,分成核心型、紧密型、协作联合型三种管理模式。二是 打造专科特色医疗联盟。上联方面,着力拓展渠道,搭桥 牵线,借枝攀高。积极创建国家、省、市重点专科。已获 得3个国家级重点专科,20个省级重点专科,创建市级重点 专科41个,委属医院30个临床科室与北、上、广等地“国家 队”一流临床重点学科协作。市第一医院建立南京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励建安院士工作站。今年累计外 出学习进修399人次,开展新技术15项957例,科研课题立 项8项。市中医院积极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龙华医院 探讨合作共建。2018年8月19日,周真平副市长和上海中医 药大学徐建光校长分别代表泉州市人民政府和上海中医药 大学签署《泉州市人民政府上海中医药大学发展泉州市中 医药事业战略合作意向书》,计划在研究生培养、中医药 管理骨干人才培训班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等方面开展合作 。市第三医院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共建,上海精神 卫生中心专家教授定期来泉开展心理门诊和临床教学、疑 难病例讨论、学术讲座及协助临床心理科病房开诊等工作 。下联方面,注重突出市级医疗资源优势,力推下沉,辐 射带动。建立中医康复联盟,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与石狮 、鲤城等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康复专科联盟,定期派 专家到基层坐诊、查房等,通过中医康复协作诊疗平台 ,实现康复治疗数据在线共享、双向转诊。建立新生儿危 急重症救治联盟,市儿童医院通过24小时应急响应、专用 急救车接诊等形式,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新生儿危急重症 转诊绿色通道。三是加快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出台《 世行贷款医改促进项目泉州市2018年度工作要点》,制定 《泉州市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实施方案》。石狮、永春、德 化3个县(市)作为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试点县(市)周 期三年,可获世行贷款补助3000万元。目前,石狮、永春 、德化均已成立机构,制定建设方案。四是推进县级综合 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县域六大中心(消毒供应中心、 心电诊断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病理检验 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 。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已投入9990万元,建成22个 中心,正在建设18个,准备启动建设14个。五是建设县级 综合医院五大临床薄弱学科和五大核心临床专科。发挥县 级医院龙头作用,晋江市医院深化与树兰医疗集团合作 ,石狮市医院建立上海长海医院泌尿外科孙颖浩院士站。 县级公立医院出院病人数同比增长4.5 %,Ⅲ、Ⅳ手术占比 达19.87%,同比度提高5.47%;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收治 由下级医疗机构转诊住院人数27376人,向下转诊的住院人 数4653人;全市基层医疗机构总诊疗量达到652.4万人次 ,同比增长8.9%,分级诊疗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六是大力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启动实施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能力提升工程三年(2018-2020年)行动,推进卫生院等级 评价评审和医院综合管理工作,9家卫生院评审为二级医院 等级。全市国家级“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29家、优质服务 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 ,分两批共建成260个“示范村卫生所”。国家级“建设群众满 意乡镇卫生院”、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和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的数量居全省首位。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一轮的设 施设备双达标建设,全市165家基层医疗机构中,乡镇卫生 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施设备“双达标”共120家,其中 ,用房面积达标140家(占87.5%)、基本设施设备达标 120家(占72.7%);全市规划设置一体化村卫生所1956家 ,投入经费6443.88万元建设一体化村卫生所;全市行政村 2060个,设立村卫生所3897家,已有2884家村卫生所用房 面积及设施和基本设备达标,基本覆盖全部行政村卫生所 。 四、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着力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全 市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列全省设区市第一名半 年测评位居全省各地市第一名,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等工作 得到市委康涛书记的批示表扬。一是推进“暖心服务”行 动。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 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指示精神,在各大公立医院开展 “暖心服务”三年行动。围绕“有限目标、明确目标、落实目 标”,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突出“一院一策”、立知立改、 立行立改,出台《泉州市公立医院“暖心服务”三年行动工作 实施方案》,提出12条提升医院管理服务水平的具体措施 ,确保年底明显见效。各县(市、区)均成立相应领导机 构、出台具体方案和召开动员会,2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 均制定符合实际的落实措施,提出389条问题清单,建立周 报告、督导、通报等制度,委网站设置推进“暖心服务”模块 。二构建远程医疗协作网。建立市域胸痛中心,市第一医 院心血管内科与各县医疗机构建立心血管疾病急症救治微 信互动平台,实行24小时心血管疾病介入救治无缝对接 ,通过基层医院转诊至胸痛中心急性胸痛患者共约1400名 例(急性心梗患者约800例),中心急诊冠脉介入量每年增 长10~20%,位居全省第二名;筹建泉州市远程医疗中心 ,依托市第一医院城东院区建设服务平台,市区三级医院 轮派专家开展远程会诊服务,覆盖惠安、永春、石狮等7个 县市,开展远程诊断,实现检查质量同质化,有力推进医 技检查结果互认,向医联体内机构提供过远程医技服务 67356人次数。在全市各类医疗机构推广使用自助终端设备 、预约挂号、自助打印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医院服 务流程。三是整合急救医疗资源。全市14家县级以上二级 综合医院均成立救治中心机构,打破科室行政管理壁垒 ,统筹院内临床医疗资源,实现急诊医学科和重症医学科 资源互联互通,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 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依托 市急救指挥中心建设中心城区“智慧医疗急救”信息系统,实 现院前院内一体化、音频视频实时传输、专家远程会诊、 互联急救等功能。依托泉州市第一医院建立区域危急重症 救治共享专家平台,及时响应支援下级医院,配套会诊费 用和转诊绿色通道。四是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开 展健全医疗质量控制重点指标培训、指导、监测、分析制 度,撰写了《泉州市2017年度医疗质量控制分析报告》 ,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安全进行多维 度分析。印发《关于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的通知》 ,分别从组织建设、申报与审核、人员配置、考评与奖惩 和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制定挂靠单位、中心 和质控人员考核标准,建立退出机制,新增脑卒中等14个 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立22个医疗质量监测指标医疗 纠纷案件同比下降份10.85%。五是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 服务工作。以慢性病为试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设 家签工作室(健康小屋),推进手机APP和WEP版家签服务。 在丰泽区探索实行“1+2+N”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开展 扶贫对象实施家庭医生单病种精准签约服务,全市重点签 约人群139.5万人。签约“大病扶贫对象”13种367人,参加 “大病”签约专科医生100人。 五、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持续提升群众健康保障水平 。一是实施疾控机构检验检测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下达市 级为民办实事项目经费596万元,补助市县两级疾控机构更 新、添置仪器设备57台,采购完成率100%。二是强化重大 传染病防控。科学有效处置登革热、猪链球菌等疫情和血 铅事件,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同比下降26.7%,疫 情相对平稳。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3568例,活动性病人治 疗成功率84.8%,结核病防治指标排名全省前列。完成全国 第三轮艾滋病综合防治城市示范区终期考核,18项指标均 达到考核要求;艾滋病防治任务在全省年度考核中获满分 。规范预防接种服务,全市通过规范化复核168家,以乡镇 (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 上。做好长春长生疫苗接种者的跟踪观察、咨询服务和补 种续种工作,接受318人次询问,补种续种149人次。强化 慢性病综合防控,创建鲤城、晋江、石狮三个省级示范区 。在全市推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网格化服务管理,得到省 委政法委充分肯定并行文推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 理“七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指标要求。三是推进基层中医药 建设。泉州市荣获2016-2018创建周期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 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南安市、 石狮市、惠安县、永春县、德化县被授予县级全国基层中 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名医名药名科名院”,推荐获评第 二届福建省名中医3人,累计各级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人46位 、传承工作室6个。继续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已 建和在建中医馆数达156家,基层“中医馆”基本达到应建尽 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量占基层总服务量达 33.7%。四是完善卫生应急处置体系。做好综合和专项应急 预案汇编,组建市、县级卫生应急队伍57支989人,举办综 合性或专项卫生应急演练36场1578人次,开展传染病防控 、卫生应急管理培训101场15540人次。做好卫生应急物资 储备和队伍装备,累计建设应急扩充床位623张。开展应急 救护知识“六进”活动,累计派出师资5000多人次,培训医务 人员和社会人员17.6万人次。五是加强妇幼保健能力建设。 推进泉州“XIN行动”,去年全市产科、儿科床位数分别增加 325张、505张。组织好第一期助产人员理论考试工作,符 合条件报考人员488人,提前完成年度助产人员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