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19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月16日在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 会议上 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陈润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 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 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省委领导下,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 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 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 发展为根本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开展 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四个着力”,持续打好“四张牌”,全 省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进、好”态势,实现了“三个同 步”“三个高于”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中原更出彩 迈出新步伐。 (一)牢固抓住关键环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统筹 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省经 济平稳运行、稳中向好。预计生产总值突破4.8万亿元,比 上年增长7.5%左右。 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加大重点领域投资力度,“三山一 滩”贫困地区高速公路和郑万、郑阜、太焦、郑济、商合杭 高铁建设顺利推进,宿鸭湖水库清淤扩容、卫河共渠治理 、青电入豫等重点工程开工建设;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全面 推进,实施项目8893个、投资615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增长8%左右。鼓励社会力量进入教育、文化、医疗、 康养等领域,着力满足新的消费需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增长10.2%左右。积极改善出口服务,引导企业开拓市场 ,出口总额增长13.6%左右。 培育壮大实体经济。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 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主 动帮助实体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着力减轻企业负担,全年 减免企业税收480亿元左右,降低用能等各种成本222.5亿元 。打破民营企业发展壁垒,消除对非公经济歧视,出台系 列扶持政策,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实体经济活力。全 年新设立企业34.3万户、增长14.9%,实有市场主体590.6万 户、稳居中部首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 ,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38家。 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帮助企业搭建融资对接平台,发 挥三级担保体系作用,扩大周转还贷资金规模,探索供应 链融资,促进企业从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多渠道融 资,融资总额超过9000亿元。举办首届招才引智创新发展 大会,延揽了一批急需紧缺人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37万 人次。采取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加大流量措施,重点工 程建设和企业生产用地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二)推进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质量效益提高。瞄准 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 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升供给质量效率。全年财政总收 入5875 .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63 .9亿元、增长 10.5%,其中税收占70.6%,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推进供给结构改革。持续压减低端和无效供给,在前 两年化解过剩产能基础上,又化解煤炭产能825万吨、钢铁 产能157万吨,淘汰落后煤电机组107.7万千瓦,压减电解铝 低效产能35万吨。加大国有企业去杠杆力度,新落地市场 化债转股183亿元,省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1.3个百分 点。加快壮大新产业、发展新业态、培育新模式,新能源 汽车、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70.4%、37.8%,网络零售额 和快递业务收入均增长30%以上。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着眼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融合化发展目标,持续实施转型攻坚,以装备制造、新型 材料、能源化工、绿色食品、电子信息、建筑装配、现代 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高效种养、烟草、酒业等 12个重点产业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制造业绿色、智能、技 术三大改造,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8家,培育建设智能工 厂(车间)150家,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1.5%,工业五大主导 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7%、 12.3%和12.2%。社会物流总额增长9%,旅游总收入增长 20.3%,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4%。 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开展质量提升和对标达标专项行 动,大力推进创新制造、精品制造、品牌制造,精深加工 产品和终端产品占比继续提高,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 格率达96.8%。漯河市以开展标准化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 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推进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启动 物流标准化示范建设,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到 98.7%。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产业支持力度,大力发展 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 长14.6%。 (三)大力推进三大攻坚,努力补齐发展短板。坚持 把打好三大攻坚战作为破解瓶颈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硬任务,系统谋划,统筹安排,强力推动,实现良好开 局。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建立完善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帮 助企业化解股权质押平仓风险,发挥债权人委员会作用 ,妥善处置企业债券刚性兑付和担保连带风险。去杠杆、 治乱象、抓规范、强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在全国率 先逐县逐项开展政府隐性债务摸底审计调查,科学制定实 施意见,采取“八个一批”方式积极稳妥有序化解,地方债务 风险总体可控。切实防控非洲猪瘟,有效阻断重大动物疫 病扩散蔓延。 扎实开展精准脱贫。坚持精准方略,科学制定脱贫攻 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四场硬仗”“六大行动”和“四项 工程”,把握攻坚重点,扎实有效推进。聚焦深度贫困县村 、特殊贫困群体、重点贫困县区,强化对口帮扶,加大政 策支持,改善发展条件,提高脱贫质量。贫困地区农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左右。易 地扶贫搬迁提前完成“十三五”安置点住房建设任务,改造农 村危房18.58万户,贫困县、贫困村电网脱贫改造任务提前 全面完成,全年又有121.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33个贫困 县有望摘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第二批试点3.8万人即将喜 迁新居。 大力推进污染防治。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积 极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把大气污染防治作 为重中之重抓住不放,实行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民治 污,强化“六控”推进源头预防、调整“四个结构”加强综合治 理、精准发力实施重点管控、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完 成“电代煤”“气代煤”112.4万户,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 下降1.6%、2.8%。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开展河道采砂综 合治理。实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 ”,启动十项重大水利工程,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开展土 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围 绕“五年增绿山川平原,十年建成森林河南”目标,按照“三 增四转五统六化”总体要求,推进生态建设,完成造林260万 亩,森林抚育改造450万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不断增强发展活力。着力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微观主体动 力。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按照市 场化、法治化原则,采用清算注销、兼并重组、改制转让 、盘活脱困、依法破产等方式,处置“僵尸企业”1124家;深 入推进产权结构、组织结构、治理结构改革,盘活了闲置 低效资产,增添了企业发展活力,优化了国有资本布局 ,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得到中央领导充分肯定。深化政 府“放管服”改革,“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 提速,省市县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均达到90%以上。深 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广投资项目告知承诺、容缺办理、 多评合一等模式,投资项目审批事项由113项精简到59项。 省级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得到优化 ,市县机构改革有序启动。财税、金融、土地、环保、医 疗、教育、文化、综合执法等领域改革稳步推进。 不断提升开放水平。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政 务、监管、金融、法律、多式联运五大服务体系加快建设 ,口岸功能不断提升,开放平台进一步完善。持续推动空 中、陆上、网上、海上丝绸之路“四路”协同,开放通道进一 步畅通。大幅压缩外商投资备案手续办理时间和进出口贸 易整体通关时间,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落实出口 退税政策,开放环境进一步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呈现较 好势头,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2733万人次、增长12.5%,货 邮吞吐量51.5万吨,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25%左右,预计全 省进出口总值5500亿元,实际吸收外资179亿美元,引进省 外资金9647亿元。 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管理体制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发挥国家创新平台辐射带 动效应。聚焦“四个一批”汇聚创新资源,推进“四个融合”开 展协同创新,实施“十百千”转型升级创新专项,提升科技创 新能力。16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奖励。全国首个生物育种 产业创新中心落户河南,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7.2%,技术合同成交额149.7亿元 、实现倍增。开工建设青年人才公寓5.14万套。航空港双创 示范基地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 (五)加快推进城乡建设,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统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城市转型发展,城乡发展更趋协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 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制定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意见、规划和专项行动计划。围绕农业强,调结构、 提质量、增动力,加快推进“四优四化”。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优质专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规模继 续扩大。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产 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28万家。 开展“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驻马店市借力农产品加工业会 展经济助推大发展的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围绕农村 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搞好村庄环 境美化。新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200万户,新建标准化村 卫生室1371个、综合文化中心17672个,新增农村敬老院床 位2.76万张。围绕农民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 活条件,增强农民保障能力。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 全覆盖,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多公里,新安、兰考等6县获 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预计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增长8.7%,高于城镇0.9个百分点。 推进百城建设提质。以文明理念为引领,以人民群众 为中心,以品质提升为重点,持续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和文 明城市创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新建改造城市道路 1352公里、燃气管网5800公里、热力管网397公里、电力线 路3453公里。人居环境不断优化,棚改安置房开工66.33万 套、基本建成38.42万套,完成城市和县城黑臭水体治理 78处,新改建城市公厕3268座,新建游园351处。公共服务 不断改善,加大政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 公共服务供给,办事难、就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一大 批民生难题逐步得到解决。文明形象不断提升,又有22个 市县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文明城市数量居全国第 四位,文明城市创建覆盖面达到81.3%。越来越多的城市正 在成为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宜居之城。 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完成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编 制,明确“一核四轴三带多点”空间格局。支持郑州建设国家 中心城市,新能源及网联汽车基地等重大产业工程、贾鲁 河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项目全面实施,郑州市生产总值有 望超过1万亿元。推动开封、新乡、焦作、许昌与郑州深度 融合,郑开双创走廊、开港、许港等重点产业带建设全面 推进,以轨道交通和城际快速路网为主体的大都市区通勤 圈加快构建。支持洛阳建设副中心城市,洛炼扩能改造、 格力智能装备等一批现代产业项目加快建设,伊洛瀍涧四 河同治成效显著,城市水系、路网、绿廊加快形成。因城 施策,分类指导,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预计常住人 口城镇化率达到51.7%,提高1.54个百分点。 (六)切实保障改善民生,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坚持 以民生凝聚民心,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全年 财政民生支出7126亿元,12项重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着力扩大社会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 创业,做好“僵尸企业”处置和过剩产能化解中的职工安置、 困难行业企业稳岗就业工作,深入推进返乡创业国家级试 点,承办“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城镇新增就业139万人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万人,返乡下乡创业新增 23万人、带动就业2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2%,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省级调剂 制度,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现跨省异地就 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县级全覆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 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年人均分别提高1627元和1584元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年人均提高216元,城乡低 保、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持续提高。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新建改扩建 幼儿园1442所,新增城镇义务教育学位78.94万个,新建改 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903所,完成7146所贫困地区薄弱中小 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任务,五年“全面改薄”目标顺利实现。校 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初见成效。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 ,中职学校布局调整任务圆满完成。郑州大学、河南大学 “双一流”建设启动实施,全省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38个。分 级诊疗制度逐步完善,基层诊疗能力持续提升,心血管、 儿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影响力增强。艺术创作成果丰硕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严厉打击盗掘破坏殷 墟文物等行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持续加大。成功举办省 第十三届运动会,全民健身蓬勃开展。 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 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和暴力恐怖活动,深化“一村(格)一 警”工作,加强困难群体法律援助,群众安全感不断上升。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 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推进食品安全省建设,食品 药品安全监管继续加强。农民工工资“治欠保支”力度持续加 大。依法做好信访工作,信访总量明显下降,社会大局保 持稳定。 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及人民防空建设,支持 军队改革发展,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驻豫解放军、武 警部队、预备役人员、民兵为地方发展作出新贡献,双拥 工作持续深化。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妇女儿童、残疾 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外事、侨务、港澳、 对台、统计、参事、史志、文史、地质、气象、测绘、地 震、社科研究、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我们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 ,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推进依法行政,强化审计监督,持续纠正“四风”,政府自 身建设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过去的一年,看似平常如往、波澜不惊,实则形势复 杂、挑战严峻,在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 第一,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 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制度优势的根本。中国经济是一艘 巨轮,体量越大,风浪越大,掌舵领航至关重要。去年 ,美国挑起贸易大战,国际形势异常复杂,经济下行压力 加大,一些问题水落石出。在面临诸多两难或多难选择的 情况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 幄,统揽“两个大局”,保持战略定力,采取正确策略,实施 相机调控,推动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行稳致远。我们贯彻落 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矛盾 和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稳增长,突出抓好“四 个稳定”。强化要素保障、落实税收抵扣、降低企业成本、 增加信贷支持,稳定工业增长,工业产值和实现利润均保 持较快增速;改善出口服务、加快出口退税,稳定对外贸 易,全年出口逆势增长;加快工程项目建设、推动百城建 设提质、积极应对楼市变化、着力激活民间投资,稳定有 效投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加强就业服务 、开展技能培训、鼓励返乡创业、落实稳岗补贴,稳定社 会就业,城镇新增就业超额完成年度目标。随着一系列稳 增长措施落地见效,全省经济避免了大起大落,实现了稳 中有进、持续向好。实践证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我 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 大矛盾、夺取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四 个意识”、坚定“两个维护”,自觉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第二,必须树立防患未然底线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预判风险所在是防范风险的前提,把握风险走向是谋 求战略主动的关键。去年初,我们就组织力量对发现和潜 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重点盯住经济发展、政治安 全、社会稳定、自然灾害、公共事件、安全生产六大领域 ,科学制定应对预案,严格落实部门责任,有备无患,防 患未然。围绕防范经济领域风险,全面排查清理问题企业 、问题项目、问题楼盘、问题工程,妥善处置企业股权质 押平仓和债券兑付违约风险,推进市场化债转股,有效盘 活了不良资产,阻断了风险传导,降低了企业风险;依法 治理金融乱象,规范金融交易行为,严厉打击非法集资 ,整顿政府融资平台,确保了金融安全稳健运行;在全国 率先开展地方隐性债务审计调查,弄清债务隐在哪、险在 哪和化解难在哪、招在哪,摸清了“底子”,开出了“方子 ”,探索了“路子”,坚持既化解存量又严控增量,既抓紧“刹 车”又防止“翻车”,既堵住“后门”又开好“前门”,既规范政策 又分类施策,确保了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得到了中央领导 的肯定。随着防范经济风险组合措施有效实施,守住了不 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稳定了企业经营,维护了 河南形象,增强了市场信誉,提振了发展信心。与此同时 ,我们坚持严格依法,按照“四宜四不”原则,组织协调、指 导漯河成功处置非法聚集群体事件,避免了冲突发生。提 前开展抢险演练,加强气象监测预报,适时启动应急响应 ,全力防范台风灾害,有效减轻了“温比亚”带来的损失。实 践证明,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管住风险就有了发展基 础,引爆风险就会失去发展条件。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树立底线思维,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 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主动战 ,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必须砥砺坚韧不拔改革意志。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过去的一年,我们始 终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推进行政服务、商事制 度、医药卫生、科技体制等各项改革。特别是针对全省国 有企业发展活力不够、转型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突 出问题,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2016年打响了 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制定了一年“前哨战”、一年“总攻战 ”、一年“扫荡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在完成涉及百万职工 家庭的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基础上,去年我们深化企业产 权结构、组织结构、治理结构改革,加快千家“僵尸企业”处 置,或许一家“僵尸企业”就是一个“雷区”,不踩无险,踩了 可能险象环生;或许一家“僵尸企业”就是一个“蜂窝”,不捅 无事,捅了可能问题缠身,但是我们不畏难、不避险,坚 韧不拔、矢志不渝,因企施策、一企一策,多方联动、一 抓到底,啃下了“硬骨头”,打赢了“总攻战”,使一批曾经陷 入窘境的企业拨云见日、柳暗花明,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 企业实现利润增长70%以上。同时,我们深入推进自贸区先 行先试、探索路子,以开放倒逼改革,以创新支撑发展 ,着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提升区域经济新优势。实践证明 ,改革开放是河南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破解问题的唯一 选择,面临的矛盾越多、遇到的困难越大,越要砥砺改革 意志、锤炼改革品格,自觉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以改革的精神来克服前进中的困难,用改革的办法来解 决发展中的矛盾。 第四,必须发扬迎难而上担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 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 、非进不可的时候。过去的一年,在外部经济环境严峻和 内部结构矛盾凸显的双重压力下,既要稳增长,防止经济 过快下滑,影响发展预期,动摇增长信心,又要调结构 ,解决增长方式粗放、环境污染严重、质量效益不高的问 题,我们正确把握稳增长与调结构的辩证统一,着力破解 当前增长稳不住和长远发展保不了的难题,以“功成不必在 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迎着困难上 、奔着问题去,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 质量发展。坚决“去”,在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情况下,毫不 含糊大幅压减煤炭、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落后产能 ;积极“调”,调高技术水平、调强制造能力、调优产业结构 、调长产业链条;加快“转”,下大力气摆脱过度依赖投资拉 动的发展模式、过度依赖工业支撑的发展格局、过度依赖 物质消耗的发展路径;大力“改”,扎实推进绿色改造、智能 改造、技术改造,推动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发展方式加快 转变、增长动能加快转换,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同步改善的综合效果。实践证明,事不避难、知 难不难,矛盾和问题不会因为回避而自然消失,只能因为 勇于正视才会逐步解决。我们必须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 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一往无前,披荆斩 棘,攻克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开拓河南发展更加 光明的前景。 第五,必须保持勤勉重干务实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 来的。中原大地曾经写下了绚丽多彩的历史篇章,孕育了 勤勉重干的务实作风,涌现了焦裕禄、史来贺、杨贵和吴 金印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创造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过去的一年,一批重点民生实事的办好,一批事关全局 大事的办成,一批制约发展难事的办妥,特别是防范化解 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取得新进展、 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都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勤勉肯 干、务实重干的结果。面对脱贫攻坚艰巨任务,全省上下 以锲而不舍的耐心和毅力、舍我其谁的气魄和担当、敢打 硬仗的决心和意志,尽锐出战、苦干实干,在精准帮扶上 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鼓实劲、在精准落地上求实效,探 索了卢氏金融扶贫、焦作健康扶贫、驻马店助残扶贫、南 阳洛阳三门峡易地搬迁扶贫、兰考产业扶贫等叫响全国的 经验做法,超额完成了年度脱贫任务。尤其是身在扶贫一 线的基层干部,以对群众的亲劲、抓工作的韧劲、干事业 的拼劲,谱写了战天斗地拔穷根、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动人 篇章。实践证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是大家抓铁有 痕、踏石留印,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才干 出了新业绩、创出了新成就。我们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 ,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干,靠实干成就事业 ,用实干铸就辉煌。 第六,必须凝聚亿万人民创造伟力。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 本力量。过去的一年,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关 键在于人民的创造伟力。以改革激发人民创造伟力,通过 改革行政体制,“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便利,优 化了发展环境,推动了创新创业;改革企业体制,使企业 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和竞争主体,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 进能出、工资能增能降,激发了企业活力,增强了内生动 力;改革科技体制,让科研人员有了更多机会、更好环境 、更大舞台从事创新创造,众多改革打破了体制机制束缚 ,激发了亿万人民的创造热情、创造精神、创造活力。以 发展鼓舞人民创造伟力,坚持在发展中共享、在共享中发 展,努力使每个人既是发展的受益者又是发展的推动者 ,在百城提质和文明创建、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的实践中 ,人民群众既有“人改造环境、环境改造人”的获得感,又有 “城市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责任感,以主人翁的态度、建 设者的担当参与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中 来,汇聚了共建共享的强大力量。以事业凝聚人民创造伟 力,为投资者营造环境,为创业者拓展空间,为劳动者搭 建平台,始终让中原更加出彩成为亿万人民的奋斗追求和 前进动力,在出彩的历史长卷上共同绘彩、添彩、喝彩 ,一股股建设河南的力量加快汇聚,一道道增辉中原的色 彩正在绽放。正是有了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在复杂形势 、严峻挑战面前,我们才能攻坚克难、奋勇向前。实践证 明,依靠人民群众,就会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离开人民 群众,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我们必须践行党的根本 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 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汇聚亿万人民磅礴力量 ,绘就中原更加出彩崭新画卷。 回顾过去的一年,深感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省委领 导下,全省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引,拼搏进取、团结奋斗的结果,离不开历届领导班子 打下的坚实基础,离不开中央驻豫单位的共同参与,离不 开中央和省各大媒体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 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驻豫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 ,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及各界人士致以崇 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河南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 、国际友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 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转型发展任务艰巨。增 长方式粗放、结构矛盾突出、创新能力不强的状况尚未根 本改变,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依然较少,发展新动能 仍然不足。二是企业经营困难较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市场需求增长放缓,能源原材料、人工、用地成本较高 ,企业盈利空间受限,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加重。三是风险 隐患不容忽视。市场预期不稳,一些企业面临再融资受阻 、资金链断裂风险,个别市县偿还债务压力增大,经济社 会矛盾交织,风险隐患不可小觑。四是民生还有不少短板 。城乡居民持续增收制约因素较多,贫困群众生活改善任 务较重,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教育、医疗、养老等公 共服务还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同时,政府工作存 在不足,有些改革和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一些干部观念 落后、作风浮漂、能力不够,存在推拖庸懒、不作为慢作 为现象。一些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依然时有发生。对 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 更好。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 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要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要求: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 神,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 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 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 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 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贯彻巩固、增强、 提升、畅通的方针,深入开展三大攻坚战,持续推进“四个 着力”、打好“四张牌”,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 、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 间,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 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在中原更加出彩的征 程中迈出更大步伐,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周年。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继续保持“三个同 步”“三个高于”,生产总值增长7%—7.5%,全员劳动生产率增 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 控制在3%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果,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 到1.5%,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 业比重分别达到10%以上和20%左右。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人均预期寿命 持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医疗卫生、文化 、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绿色发展取得新提升,单位 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国家下 达目标。开放发展取得新突破,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营 商环境在全国评价排序前移2位以上。共享发展取得新进步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6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 贫,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55%以内 、4%以内。以上目标,更加凸显了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 展要求,有利于把工作重点放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来。 工作中,着力把握“四个关系”:一是从“形”与“势”的统 一中审视全局,坚定必胜信心。当前,外部不确定因素增 多,全省经济运行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但从长期大势看当 前经济形势,河南发展的动力源是足的,投资、消费、出 口、创新需求空间广阔;基本面是好的,反映经济运行的 各项指标匹配性都很好;增长点是有的,企业适应市场的 韧性普遍增强。特别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支 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不断提升。我们必须辩证地审视大局 ,看趋势,观大势,防止被短期变化牵着鼻子走,既要看 到“形”有波动,更要看到“势”仍向好,进一步坚定信心、稳 定预期。二是从“危”与“机”的转换中抢抓机遇,赢得发展主 动。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带来不利影响 ,也带来难得机遇,既要看到面临的“危”,也要看到面对的 “机”。“危”和“机”历来相伴而生,失去了机即是危,克服了 危就是机。历史经验证明,抓住了机遇必定会赢得发展 ,失去了机遇就可能耽误发展。要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期新 内涵,危中寻机,化危为机,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在应 对困难和挑战中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跃升。三是从“供”与 “需”的重构中深化改革,培育壮大优势。当前经济发展面临 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 侧。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把握供 与需的平衡性、增强供与需的适应性、提高供与需的灵活 性、强化供与需的畅通性,不断改善供给市场、提高供给 质量,实现供需循环畅通高效,培育壮大发展优势。四是 从“稳”与“进”的把握中迎难而上,保持战略定力。稳中求进 既是领导工作的基本方法,又是制定政策的价值取向。“稳 ”和“进”辩证统一,“稳”是基础和前提,“进”是目标和方向 ,必须把“稳”和“进”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既要立足于“稳 ”,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又要着眼于“进”,在高质量发展上 取得新进展,以稳求进、以进促稳,推动全省经济社会不 断向前发展。 同时,注意抓住“四个关键”:一是始终把发展扭住。发 展始终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任何时候 都要坚持发展硬道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 发展根本方向,增强定力信心,突出科学发展,补齐发展 短板,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