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19年汕尾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月16日在汕尾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 次会议上 汕尾市市长 杨绪松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 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汕尾建市30周年。我们坚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 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深入学 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李希 书记在汕尾调研时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 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 ,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 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 康发展,顺利完成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含深汕特 别 合 作 区 ) 9 5 1 亿 元 , 增 长 8 % ; 三 次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为 14.5:42.8:4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3.9亿元,增长11%,先 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 别提高到32%、25.9%;固定资产投资641.1亿元,增长18%;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1亿元,增长9.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2.3亿元,增长15%,增速居全省第1位。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深汕特别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后 正式挂牌,交出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最新答卷,深汕一体 化全面提速。省出台《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 ,59项扶持政策含金量十足。广汕高铁建设顺利推进,汕 汕高铁、深汕西高速改扩建工程动工建设。汕尾高新区扩 区获省批准。陆河比亚迪年产值超百亿,信利TFT5代线正 式投产,宝丽华甲湖湾电厂并网发电,汕尾海上风电项目 正式动工,海工装备基地落户陆丰,一批层次高、支撑力 强的骨干企业发挥效益,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电力能 源等主导产业不断壮大。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清查有效单 位2.2万家,比上次普查增加1.4万家、增长175%;个体经营户 10.8万家,增加2.8万家、增长35%。   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城市品质不断提升,中心市区建 成面积33平方公里,较三年前拓展近一倍。香江大道(汕马 路)、海滨大道中、红海湾大道、汕尾大道中(西闸至埔边)等 4条城市主干道,红海东路等7条市政道路,金鹏路西等 10条断头路综合改造加快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全域推 进,城区晨洲、海丰富足园、陆河螺洞、陆丰吉水等一批 样板村各具特色、各美其美,海丰新山、坡平、陆丰下埔 、陆河湖坑、红海湾东尾等8个省定“红色村”旧貌换新颜。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195.8亿元 ,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7.7%。省、市民生实事37项 工作任务进展顺利。城镇登记失业率2.35%,城镇新增就业 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98万人,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2%、9%。中山大学深汕中心医院桩 基工程基本完成,医师规培、学科建设等前期工作逐项推 进,市第三人民医院、9家县公立医院、6家民营医院加快 建设,36家乡镇卫生院、175家村卫生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基本完成,新增病床1395张。新改建幼儿园94所、中小学 校10所、职业学校3所,新增学前、义务教育学位2.6万个。   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全市上下众志成城、雷霆扫毒 ,陆丰毒品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成功摘除“毒帽”。碣石洋垃 圾问题得到彻底根治,经验做法得到全国打私办肯定。乌 坎土地问题全面解决。全市实现“四个不发生”,刑事立案数 全省最低,万人犯罪率不到全省平均水平一半。提前接受 创建省文明城市测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审批效率明显 提升,新开办企业仅需4天。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连续 4年稳居全省第1位。   多项工作提档进位。在前几年扎实工作、取得成效的 基础上,我们再接再厉,推动多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各项 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名列全省前茅,政府公共服务总体满 意度跃升至全省第10名、粤东西北第2名。打假考核跃升至 全省第12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全省第1名。食用农 产品快检考核跃升至全省第3名,食品安全考核跃升至全省 第13名。粮食安全考核跃升至全省第12名。污水处理设施 考核跃升至全省第12名。成功创建国家社会保险标准化先 行城市,智慧人社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及时出台有效政策措施,全力促进经济加快发展。 认真贯彻中央、省宏观调控政策,坚持超前研判、精准施 策、要素保障、链式推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 经济快速增长。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出台市“实体经济 新十条”,推出58项政策措施,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减负约 15亿元。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举措,预计民营经济增加 值增长8%。制订出台市“外资新十条”,进一步强化投资贸易 便利化措施,整体通关时间压缩1/3,实际利用外资6.9亿元 、增长3%,总量位居粤东西北前列。出台“促进就业九条 ”,全力保障企业用工,帮助企业解决用工11692人。推进 产业园区提质增效,投入园区建设资金10.2亿元,加快征地 及路水电气讯等配套设施建设。开展新一轮大招商行动 ,推动产业项目落地建设,红草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和消费类电子、国润纺织等24个产业项目正式投产,威翔 航空、路华电子等34个项目动工建设,深投控、秋叶原等 43个项目落户园区。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完成工业投资 252.3亿元,其中技改投资94.3亿元。加快农业发展,实现 农业总产值223.4亿元,增长5.5%。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2.4%、4.3%。接待过夜游客、旅游总 收入分别增长9%、22%,新增2家国家4A级景区。   (二)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活力不断释放。坚持以改 革为动力、以创新为引领,不断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 略支撑力。扎实推进市县机构改革,市级机构改革进展顺 利。突出重点领域改革和基层改革探索创新,扎实推进“放 管服”改革十项重点任务,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19项,取 消各类证明240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实现政务服务“一 网通办”。全面实施“多证合一”,新登记各类企业增长 61%,各类市场主体达到16.9万户,新增“四上”企业97家 ,完成“个转企”1514户。搭建国有住房租赁平台,筹建市属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预计R&D经 费占GDP比重0.94%。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培育入 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博士后创 新实践基地均实现零的突破,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家。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PCT专利申请11件。专利申请量 、专利授权量分别增长88%、200%,增幅居全省第3位、第 1位。深入实施红海扬帆人才计划,引进45名高层次人才。   (三)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发挥 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完成24个省重点项目投资79.3亿元、 186个市重点项目投资323.8亿元。投入资金24.2亿元,推动 铁公机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汕高铁、龙汕铁路前期 工作进展顺利,兴汕高速主体线形基本成型,广东滨海旅 游公路汕尾段、珠东快速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新改建普通 公路135.4公里,启动汕尾至香港海上客运航线复航规划研 究,陆丰甲湖湾电厂10万吨级配套码头建成使用,小漠港 2个10万吨、1个5万吨码头泊位启动沉箱作业。赤沙水厂、 公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加快建设,29宗、343公里中小河流 治理和一批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稳步推进。完成电力 、通讯基础设施投资18亿元,甲湖湾电厂送电线路工程全 线贯通,489个村完成电网改造,新建4G基站588座,新增 光纤用户7.9万户,光纤入户率达89.5%。高标准启动“多规合 一”城市空间规划及县域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畅通城 市交通微循环,拓宽优化香洲路、红海中路、文明路等一 批市政道路,滨海大道西及沿线景观规划设计完成国际招 标。保利大都汇、万升广场、农商行大厦、碧桂园、恒大 、星河湾、雅居乐等一批城市地标性建筑加快建设。品清 湖蓝色海湾整治扎实推进。以决战决胜姿态冲刺“创文”“创 国卫”,推进市县镇村四级文明联创,持续开展“十大整治、 十大提升”行动,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农贸市场、户外广 告得到整治,治理违建65万平方米,其中拆除42.5万平方米 ,市区非法运营三轮车整治成果得到巩固,新增公交线路 7条,公交准点率提高至95%。中心县城扩容提质亮点纷呈 ,海丰海丽大道一期、海紫路完成升级改造,建成2.7公里 红色文化街;陆河大道、陆河人民北路延伸段相继建成通车 ,21条市政道路和螺河两岸完成升级改造;陆丰国道324线穿 城段、东河两岸完成升级改造,青少年宫等市民活动场所 加快建设。   (四)扎实推进三大攻坚战,三年行动开局良好。有效防 范化解金融风险,依法严厉打击三家农信社逃废债行为 ,立案133宗,拘留或逮捕涉嫌违法犯罪人员88名,追回不 良贷款36.3亿元,海丰、陆丰、陆河农商行筹建申请获批。 政府综合负债率仅为17%,债务余额全省最少。坚持“真扶贫 、扶真贫、真脱贫”,推进资产收益扶贫、产业就业扶贫、 政策兜底扶贫,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9万个,实现2.1万贫困 人口脱贫,基本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深圳市累计投入新 一轮帮扶资金39.2亿元,帮扶到村项目1958个、到户项目 9.4万个,成功打造陆河华侨城螺溪谷、陆丰下埔万科红村 碧海等一批精品项目。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以 赴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在反 馈意见中我市获得好评。率先在全省完成地级饮用水水源 地环境问题“清零”,大湖鸟类自然保护区内14家高位养殖场 全部拆除,完成陆丰、海丰生活垃圾简易焚烧问题整治 ,基本完成奎山湖、奎山河黑臭水体整治。集中式饮用水 源地、中型以上湖泊水库、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100%。全 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清理河道1394公里。陆丰东南生 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运营,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 二期主体完成建设,启动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 ,与华润电厂合作推进污泥处置,碣石、螺溪、梅陇等7个 中心镇污水处理厂通水运行,新建污水管网162公里,城镇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2.7%、88.5%。 推进新一轮绿化大行动,创新推行“山长制”,森林火灾数和 过火面积分别下降79%、74%,连续三年取得清明森林防火 攻坚战全面胜利。万众一心成功抗击陆河“8·31”特大水灾和 台风“山竹”。   (五)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 高质量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142个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 村示范村工作成效明显,完成省级补助资金支出13.13亿元 ,支出率居全省前列。首批286个非贫困村完成村庄规划编 制、基本完成人居环境整治。完成生活垃圾、生活污水、 水体污染整治6234宗,绿化美化59.2万平方米,完成农村道 路硬化1269公里,改造农村危房851户,改建农村无害化户 厕354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创建海丰蔬菜、陆丰萝卜 2个省级农业产业园,新增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家、省级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个、省级名牌农产品2个、农民专业合 作组织1648家,复耕撂荒土地7.67万亩。与省农科院合作共 建汕尾分院,海丰、陆河被评为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 范县。省委、省政府在我市召开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 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现场会,海丰新山村“两个示范”建设成 效喜人,国庆节以来接待游客超20万人。农村土地确权登 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稳妥推 进。   (六)持续改善民生事业,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市本级 财政下拨10.2亿元支持基层建设,其中城乡养老等配套补助 6.6亿元,美丽乡村建设补助1.43亿元,禁毒经费4000万元 ,乡镇综合治理经费5700万元,村创文经费4400万元,村 活动场所建设经费5600万元。争取国家、省各项转移支付 资金155亿元,获批政府债券53亿元。《海陆丰革命老区振 兴发展规划》政策红利初显,仅省“三个全额负担”和县级财 力补助减轻负担10.72亿元,其中减免广汕高铁资本金 7.54亿元、义务教育公用经费1.1亿元、基层医疗卫生建设 资金1.28亿元,增加县级财力补助8000万。五大险种累计参 保人次达549.5万人。深圳帮扶的城区田家炳中学、盐町头 小学、华侨中学等3所学校和陆河东坑等6家乡镇卫生院投 入使用,市级教师技能实训中心、市健康医疗数据中心动 工建设。城区、陆河、红海湾、华侨成功创建省推进教育 现代化先进县(区)。市高级技工学校加快建设。取缔无证幼 儿园245所,撤并“麻雀学校”84所。新增名校长、名教师、 名班主任工作室25个,实现全市57个镇中心学校少年宫全 覆盖。组建城区医疗集团、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等医联体 。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完成3间福利院、34间敬老院升 级改造。举办广东(汕尾)红色文化旅游主题系列活动,汕尾 渔歌、西秦戏晋京展演,白字戏《公烛》获省群众戏剧曲 艺花会金奖。举办市第一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   (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深 入推进平安汕尾建设,社会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向好。扫黑 除恶工作成效位居全省前列,侦破涉黑涉恶案件517宗,打 掉涉黑涉恶团伙114个,抓获1339人,刑拘1249人,得到中 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充分肯定。开展“飓风2018”专项行动,推 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铸盾”行动,全市260天“零双抢”。连 续17年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开展信访积案集中攻 坚,办结省领导包案2宗、市县领导包案48宗,办结率分别 达到100%、77.4%。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99.9%,进京上 访人次下降40%。完成10个村(社区)创新城乡社区治理专项 改革先行点建设。推动志愿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新增 注册志愿者4.7万人、志愿服务团体799个。高质量完成国防 动员演练,扎实做好优抚安置和双拥工作。   此外,民族、宗教、对台、侨务、人防、气象、慈善 、档案、方志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过去一年,我们扎实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大 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决议决定,定期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 情况,自觉接受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9件、政协提案 138件,办复率100%。《汕尾市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保护条例 》获准施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 庭应诉制度,改变了“告官不见官”的局面,法治汕尾迈出一 大步。全面推动政务公开,开展宪法宣教活动。落实党风 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 影响,不折不扣抓好中央巡视整改任务落实,扎实推进廉 政风险防控。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加 大审计监督力度,严控“三公”经费,政府作风进一步转变。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结果,是省委、省 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团结 奋斗的结果,是深圳等兄弟市和海内外各界人士大力支持 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汕尾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驻 汕部队官兵、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 长期关心支持汕尾改革发展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 侨胞,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汕尾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 战。一是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经济发展总量、均量、质 量有待提升,规上工业企业数全省最少,规上工业增加值 占全省比重不足百分之一,产业结构总体处于中低端,创 新引领能力不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待加快。实体经济 发展面临不少困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营商 环境需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二是城乡发展仍不平衡。城市 化水平相对偏低,中心城区首位度、人口吸引力不足,道 路交通、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欠账多,停车难问题突出 ,中心镇缺乏系统规划,农村空心化、耕地撂荒等现象较 为突出,城乡融合发展仍需继续发力。三是基本公共服务 短板突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优质学位短缺,基础教育 质量亟待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少 、水平低,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强。尚未建成市级社会福 利院、文化馆和博物馆,基层文化设施达标率较低。保障 房供需矛盾突出。四是社会治理压力较大。影响社会稳定 的风险隐患仍然不少,社会矛盾纠纷依然易发、多发,社 会治安综合治理手段落后。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还存 在薄弱环节。五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部分政策特别 是激励政策落实还不到位,政府办事效率有待提高、流程 有待优化。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专业素养、开放意 识需要进一步提升。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 加以解决。   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 官之战的关键一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实施,省委赋 予汕尾建设成为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的新定位,汕尾迎来 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但 是我们有最近几年投资、产业、项目的良好储备基础,只 要保持战略定力、主动作为、驾驭时势,就一定能化危为 机、转危为安、乘势而上,奋力走出一条新时代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 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广东工作一系列重 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 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 窗口”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 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省委十 二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 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 、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进一步做好“六个稳 ”,提振市场信心,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提高发展平衡性 和协调性,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沿海经济带靓丽 明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坚实基础,以优异成 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 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 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进出口总额增长3%;一般公共 预算收入增长7%;城乡居民收入增长7.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节能减排约束 性指标完成省下达的年度计划。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十方面工作:   一、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沿海经济带靓 丽明珠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 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省委把建设大湾区摆在统揽全 局、提纲挈领的核心地位,提出举全省之力全域参与大湾 区建设。汕尾是两个紧邻粤港澳大湾区的沿海城市之一 ,加上深汕特别合作区因素的强大推力,我们有条件在融 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走在前列,争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先行市。   省委高瞻远瞩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 ,要求各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由原来单一发展模式的“跟 随者”转变为各自功能的“引领者”,强调把贯通东西两翼与 珠三角、覆盖14个市的沿海经济带打造成为全省发展主战 场。在这一新格局中,汕尾被省委赋予重任、寄予厚望 ,我们要抓住机遇,更好更快发展,为全省多作贡献,打 造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   深汕特别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后重新挂牌,由深圳全 面主导建设,相当于把特区搬到汕尾家门口。我们要主动 对标对接深圳,学习特区精神和深圳的理念、效率,接受 深圳和合作区的辐射带动,把汕尾发展与深圳、合作区发 展定位紧密结合,与深圳东进战略和产业协同共建的需要 紧密结合,对汕尾工作进行再定位、再谋划,精准对接、 同频共振、全面融入。   争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市、打造沿海经济带靓丽 明珠是汕尾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根本出路,我们要系统谋划 ,举全市之力推动落实。   ——争当深度融入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先行市,成为 大湾区制造业生产基地和产业转移主承接区。对标大湾区 构建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 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国际金融枢纽、构建现代服 务业体系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按照我市现有产业基础 ,择取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电力能源及装备制造、生 物医药、智能制造、海洋经济、新材料等七大产业作为主 攻方向,谋划布局23条重点产业链,通过龙头企业引进、 产业运营商引进、专业研发平台引进、中介服务机构引进 等方式,主动对接大湾区优势企业,深化“总部在大湾区、 生产基地在汕尾”“前店后厂”等产业协同共建模式,接受以 深圳为主的大湾区城市产业外溢辐射带动,加快构建高质 量现代产业体系。   ——争当深度融入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先行市 ,成为大湾区协同创新延伸区和创新成果转化承载地。加 快推动创建国家级、省级高新区,打造区域创新重要节点 。积极融入大湾区创新体系,主动与广州、深圳等城市开 展协同创新,尝试“基础研究+研发设计在大湾区、试验+生 产在汕尾”合作模式,加强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对 接,推动大湾区科研成果在汕尾转化。积极参与大湾区核 心技术攻关,争取共用共享大湾区重点实验室等科研资源 ,力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 物医药、新材料、海洋经济、现代种业和精准农业等重大 领域形成研发技术集群。积极引进港澳高校资源,探索与 港澳建立创新创业基地。   ——争当深度融入大湾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先行市 ,成为大湾区东进门户和互联互通的枢纽节点。抓住深圳 投入千亿元以上建设高铁、高速公路、城际线等重大交通 基础设施,与深汕特别合作区形成“半小时、一小时”通勤的 重大机遇,全面对接大湾区基础设施,加快构建4条铁路、 9条高速、2条城际线、2条水上客运、3个港口、1个机场的 “陆、海、空”立体交通格局,形成与大湾区“半小时、一小 时、两小时”交通圈。   ——争当深度融入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先行市,成为沿 海高品质生活示范区和大湾区“后花园”。充分发挥空气、水 等生态环境优势和滨海城市的特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与 配套服务,引进高端休闲旅游综合体项目,构建休闲度假 、养生保健、邮轮游艇等多元旅游产品体系,携手大湾区 城市共同打造“一程多站”旅游精品路线,把汕尾打造成大湾 区的“后花园”。发挥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 业、有机农业、都市农业等现代农业,打造大湾区“菜篮子 ”“米袋子”和“果盘子”。积极引进粤港澳优质教育、医疗卫生 资源,实施更优人才引进政策,强化人文交流,完善社保 制度衔接,深化社会治理合作,构建与大湾区对接靠拢的 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   ——争当深度融入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先行市 ,成为深莞惠+汕尾河源“3+2”经济圈副中心城市和大湾区 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汕尾毗邻大湾区,是深莞 惠+汕河“3+2”经济圈副中心城市,我们要提升城市功能 ,主动承接大湾区城市功能疏解、产业转移和人口转移 ,推动汕尾与大湾区城市群有机融合,推动形成产业联动 、交通互通、政策衔接、公共服务匹配、发展环境优化等 五个一体化,使汕尾成为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 部分。   ——争当深度融入大湾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先行市 ,成为大湾区全面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营商环境高地。 对标最高最好最优营商环境标准,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 “数字政府”建设,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动市场准 入政策、市场执法标准、市场法治环境、产业扶持政策和 产业服务平台实现基本统一,促进人力、物流、资金流和 信息流无障碍流动,营造富有弹性的制度环境和营商环境 ,实现与大湾区机制“软联通”。对标大湾区出台更加优惠的 便利措施,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推动人员车辆货 物往来便利化,营造更具竞争力、更加开放透明的投资环 境。对外商投资企业同等适用产业支持创新支持等配套政 策,争取在引进外资方面取得突破。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 设,深化与沿线国家合作交流。复制推广广东自贸试验区 制度创新经验,探索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打造高 水平对外开放门户。   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制造业集聚发展。高起点谋划发展海岸经济 ,沿海岸线自东向西从陆丰湖东至马宫、鲘门串珠成链布 局现代产业。打造两千亿级投资的电力能源及装备产业 ,加快陆丰核电6台机组建设,推进500万千瓦海上风电建 设,加快海工装备基地建设,形成集技术研发、设备制造 、建设安装、运行维护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推动信利等龙 头企业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完善“材料-面板-模组-整机 ”纵向产业链。支持比亚迪汽车整车、汽车零配件、电池、 新材料、消费类电子等项目增资扩产,促进上下游企业配 套集聚,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推动海王、香雪、江涛等 医药企业投产,提高生物医药产业化水平。加快建设梅陇 首饰、可塘彩宝、公平服装、甲子五金等特色产业集聚地 。实施质量强市战略,鼓励更多企业争创名牌和参与制订 修订行业标准。   ——促进现代服务业壮大发展。重点发展商贸物流、 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康 养等生活性服务业,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 、质量提升。依托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主导产业,建 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 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消费供给升级,推进城市综合体、 农贸批发市场和乡镇商贸中心建设,持续挖掘汽车、家电 等传统消费潜力,发展文化创意、体育健身等服务消费。 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整合“红、蓝、 绿、古、特”旅游资源,开展旅游康养大招商,引进几个大 的旅游康养开发项目。做好全域旅游规划,打造一批全域 旅游示范区、示范点。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滨 海旅游,推进红海湾滨海旅游度假区、红宫红场、莲花山 、玄武山等景区景点优化提升。加快现代旅游标准化建设 ,推进精品景区建设,全面提升景区建设和管理水平,推 动金町湾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做好羊蹄岭、三 溪等古驿道保护性开发利用。   ——加快现代农业优化发展。推进海丰蔬菜、陆丰萝 卜产业园建设,新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以上。加快培 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 以上。加大农业品牌建设政策扶持,支持皇斋虎噉金针菜 等一批农业品牌做大做强,培育莲花山茶、陆河青梅、华 侨红杨桃等一批省级名特优新农业品牌。大力培育发展农 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 ,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发展粮食产业,确保粮食安 全。发挥省农科院汕尾分院平台作用,加强农业科研攻关 、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增强农业科技支撑力 。发展壮大海洋渔业,建设汕尾(马宫)渔港经济区,规划建 设市级海产品交易中心和陆丰碣石智慧渔业科创园,加快 汕尾渔港、遮浪渔港、甲子渔港、碣石渔港建设。发展远 洋捕捞。推动传统养殖转型升级,扶持壮大国泰、五丰、 银鹏等龙头企业,深化水产品加工流通。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落实省、市“实体经济新 十条”,推进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落实省“民营经济十条”,在准入、融资、招工、用地等方 面给予民营企业更大支持。发挥粤科金融作用,为园区企 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落实促进创业各项补助政策 ,全面优化补贴申领流程。加大“四上”企业培育力度,推动 “个转企”,扎实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倡导崇尚技 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育一批技能高超、职业道德 高尚的汕尾工匠。   三、全力稳定有效投资,加快蓄积发展动能   ——加大项目投资。以大投资促进大发展,聚焦关键 领域和薄弱环节,谋划一批优质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和省规 划盘子,建立项目建设和财政投资相匹配的接续有序、滚 动实施机制,争取三年内实施571个政府投资项目、完成投 资超过2400亿元。持续优化投资结构,促进工业投资回升 ,稳定基础设施投资,保持房地产投资合理增长,引导更 多资金投向强基础、增后劲、惠民生领域。健全重点项目 建设推进机制,今年安排实施市重点项目189个,年度计划 投资358亿元。实施工业投资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工业投资 253亿元,推动27个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24个。加快陆丰核电、海上风电、海工装备基地、比亚迪 红草基地、比亚迪试车场、信利二期、威翔航空、海王医 药、路华电子、国信通等一批产业项目建设,力争投产项 目达21个以上。   ——推动产业园区发展壮大。投入开发建设资金11亿 元,推动园区征地5800亩,加快路水电气讯、标准厂房等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对标深圳湾科技 生态园,升级园区管理运营理念,与深投控合资共建“红海 智谷”项目,打造园区运营新平台。集中优势兵力抓招商引 资,采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落实“一把手”带队 、点对点敲门式精准招商。围绕新落地投产的比亚迪、信 利、香雪制药等龙头企业,吸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 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力争引进投 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50个。打好乡贤牌,办好第八届粤东 侨博会,发挥珠三角、港澳台及海外200多万乡贤、3万多 家乡贤企业的资源优势,吸引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利用乡 贤人脉资源营销推介汕尾。   ——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7.8亿元,加快铁 公机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立体综合交通体系。 推动广汕高铁、汕汕高铁加快建设,提升厦深铁路城际功 能,加快深汕高铁、龙汕铁路前期工作。加快兴汕高速建 设,确保年底前海丰至红海湾段一期基本具备通车条件 ,适时启动二期建设。推动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扩建,加快 广东滨海公路汕尾段前期工作。动工建设珠东快速路,加 强市区与陆丰、海丰的快速连接。新改建国道228线碣石至 乌坎、324线海丰县城至梅陇、235线陆河县城至河口等一 批国省道,力争新改建普通公路80公里。启动汕尾新港区 、陆丰港区湖东作业区前期工作,恢复汕尾至香港海上客 运航线,开展汕尾机场前期工作。启动公平水库至市区输 水工程、市区备用水源、龙潭灌区节水改造、红草园区排 洪治涝二期工程,推进赤沙水厂、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推进新一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光纤 宽带扩容提速,完善4G网络,推动5G网络试点建设,打造 精品移动物联网。加快变电站、汽车充电桩、天然气管网 建设。   ——全力保障投资。落实好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规划,用足用活财政、投资、产业、金融、土地、人才等 六个方面59项扶持政策,加快推动列入规划、总投资达 2700亿的30个项目开工建设。积极争取更多政府债券额度 ,做好政府债券项目实施准备,加快债券资金支出进度 ,确保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大投融资改革,组建市投控公 司,探索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拓宽融资渠道,利用 PPP等模式,鼓励引导民间资本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参与投 资。加强土地收储,为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留足空间。加 大对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力争全年消化10500亩 。   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经济质量优势   ——推进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推进汕尾高新区申报国 家级高新区,推动陆河新河工业园、海丰生态科技城申报 省级高新区。积极推进惠州现代物理与清洁能源省实验室 汕尾分中心建设。加快市产品质量检测公共技术平台建设 。推进科技企业加速器、孵化器、众创空间、新型研发机 构、企业研发中心等载体建设,积极对接大湾区和国内外 高校、科研机构资源,共建产学研技术联盟、产业联盟、 标准联盟等平台,力争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各 类新型研发机构、研发中心、实验室等25家。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新 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力争R&D经费占GDP比例达1.1%,新增专利申请量4800件 、授权量3000件,PCT专利申请15件以上。鼓励企业以“机 器换人”和“上云上平台”为重点实施技术改造,力争实施重 点技改项目100个,完成技改投资130亿元以上,新增机器 人应用180台(套)以上。   ——强化创新要素支撑。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实施省、 市科技重大专项,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广“信 利创新”经验,扶持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树立人 才是第一资源意识,推进红海扬帆人才计划,鼓励企业引 进培育高层次领军型创新人才,落实子女就学、住房补贴 等人才政策。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力度 ,培养一批本土高技能人才。落实普惠性财税政策,发挥 科技创新基金作用,加大创新型企业扶持力度。建设科技 型企业信用数据库,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释放发展活力   ——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按照中央、省统一部署 ,按时高质量完成市县机构改革,市县机构要利用改革调 整契机,科学制定机构“三定”方案,优化内部职能和流程。 落实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分类处置方式加快特困国有 企业重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市级政策性担保 体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优质均衡发展机制。发挥改革试点示范带动作用,抓好农 村综合性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试点工作。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发挥商事 制度改革效应,全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开展“减 证便民”行动,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审 批服务改革。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上线“粤省事”汕尾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