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景泰县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及劳务输转工作自查自评情况的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景泰县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及劳务输 转工作自查自评情况的报告 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根据省、市、县《关于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 》和《关于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的 部署和要求,对照《全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正职 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对全县20xx年 和20xx年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及劳务输转工作认真组织开 展了自查自评。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xx年以来,我县的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及劳务输转 工作,按照省、市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1+17”和 市“1+18”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方案,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劳 动力培训,不断加大劳务输转工作力度,坚持培训与输转 相结合,以培训促输转,以输转增收入,全县精准扶贫劳 动力培训及劳务输转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在“精准实施”上下功夫,全力推进精准扶贫 培训工作。 1.精细调查摸底,科学制定方案。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 户和贫困人口为重点,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 人”的要求,对县辖11个乡镇贫困户劳动力的就业状况、技 能水平、培训需求和培训愿望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摸底 ,逐户逐人登记造册,建立了贫困户劳动力实名制台账 ,做到了底子清、对象准、数据实。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 9240户、贫困人口3.47万人、贫困户劳动力15129人。在调 查摸底的基础上,依据省、市《关于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 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景泰县 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确定了20xx- 2020年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的目标任务、培训内容、措施 和要求。根据目标任务,分别研究制定了20xx年、20xx年 度全县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工作《安排意见》,确定了年 度培训的任务、重点、时限、方法、措施,保证了精准扶 贫劳动力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 2.整合培训资源,精心组织实施。充分整合全县各类培 训资源、培训项目、培训师资,汇聚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 力量,合力搭建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平台,将各类培训项 目统一到培训平台统筹实施。建立并落实县委、县政府领 导,县人社局牵头抓总、县农牧、财政、扶贫、妇联、工 会等部门和乡镇、村、驻村工作队、联村单位协调配合、 职业培训学校和培训机构实施培训的精准扶贫培训工作机 制,成立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 推进培训工作。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 专兼职人员和教师具体负责的工作责任制,通力协作组织 开展贫困户劳动力培训工作。 3.规范培训管理,讲求培训实效。紧扣培训项目特点和 贫困户劳动力培训需求,明确培训内容、形式、机构、时 限,严格按照组织报名、申请开班、开班审定、开班培训 、考核发证和技能鉴定、组织验收等六个培训程序组织实 施培训。采取集中授课、实际操作、观摩学习、实际考核 等形式落实培训教学计划,做到每个培训项目和每期培训 班学员、时间、内容、地点、课时、师资“六到位六落实六 精准”,确保了培训实效。 4.创新培训方式,突出示范培训。以贫困家庭劳动力培 训需求为中心,参照贫困村扶贫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培训 菜单,把培训任务和措施精准到每家每户,使培训效果更 切合实际、适应需求。依据农村生产生活特点,采取集中 培训、上门指导、田间地头实习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着 力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充分体现了培训方式的灵 活性。积极开展省级农村创业和技能带头人示范培训,进 一步突出了示范性培训特点,发挥省级示范培训的引领作 用,使培训对象更好的发挥带头作用,辐射带动贫困户劳 动力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培训。 5.强化督查指导,确保任务落实。组成精准扶贫培训工 作专项督查组,在配合做好省市县督查工作的基础上,按 照每期每班不少于3次的要求深入各培训点巡回检查指导培 训工作,开展查对培训班次、查对教学计划、查对培训人 员、查对考核发证、查对培训资料的“五查”专项督查活动 ,力求把培训工作做严做实做细,防止培训工作图形式走 过场,保证了培训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确保年度培训 目标和任务的全面落实。 (二)在“劳务协作”上下功夫,加大劳务输转力度 。 1.加强信息引导,推进转移就业。组织开展“春风行动 ”、“民营企业招聘会”、“送信息、送技能、送服务”等活动 ,做好法律咨询、政策宣传、职业技能培训和用工信息传 递等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大务工典型、致富带头人、返乡 创业典型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农民转变观念,勇敢地走 出家门,务工致富。 2.强化劳务协作,开拓劳务市场。建立跨区域劳务协作 机制和劳务扶贫机制,加强与原有劳务基地、用工企业合 作,积极开辟新的劳务合作关系,广泛收集劳务用工信息,不 断拓宽贫困户劳动力就业输转渠道。通过与劳务基地开展 劳务协商、签订用工协议等形式,及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 状况,有计划、有组织地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3.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技能。组织开展农民工职业 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不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和外出务 工适应能力。推行“订单式”培训模式,实施定向、定员、定 岗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