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中国共产党南京市栖霞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锐意改革创新 全面转型提升 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栖霞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南京市栖霞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南京市栖霞区第九届委员会 向大会作报告。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 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 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 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团结带领全区广 大党员和干部群众,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狠抓落实,转 型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栖霞 而努力奋斗! 一、科学发展迈上新台阶 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栖霞历史上发展质量 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五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区委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 员和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埋头苦干,拼搏奋进、勇于争 先,圆满完成了区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打 赢了经济转型、城市提升、民生改善等多场攻坚战,连续 三年在市对区综合考核中名列前茅,谱写了栖霞科学发展 新篇章。 这是加快产业转型、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我们 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坚持上项目、扩投资、调结构、 优质量同步推进,经济总量跻身全市第一方阵,人才科技 工作走在全市前列。201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5.6亿 元,五年年均增长14%;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3亿元 ,年均增长15%;累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2000亿元 ,G108等项目顺利投产,德科码半导体、蔚来汽车、28所 、万达茂等重大项目落户。坚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双轮驱动,光电显示、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和物联网、移 动互联网及软件、新能源等“三大三新”科技产业年产值 超过20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了16个百分点 ,康尼机电等13家企业成功挂牌上市;抢占“互联网+”发 展先机,微软、谷歌、腾讯、游族、沪江等国内外互联网 知名企业投资落户,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突破2000亿元。大 力推进科技创新,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新港高新园纳入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范围;与高校院所共 建一批大学科技园、产业研究院,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处 于全省领先水平,大学生创业综合指标连续四年位居全市 首位;累计建成科创载体面积400万平方米,国家级科技企 业孵化器达3家,建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相衔接的创新 孵化链。实施“创业栖霞”人才计划,完善人才住房、医 疗等服务,五年累计引进国家和省市级创新创业高层次人 才近700人,人才企业初创成活率达80%以上,成功创建国 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三次蝉联“江苏省人才工 作先进区”。重视发展开放型经济,五年实际利用外资达 34.4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73.5亿美元,龙潭综保区 封关运行并成为发展新引擎;开发区大力推进“新港提升 、东区开发”,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成效明显,综合实力 进入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前10强。 这是勇于探索实践、改革创新亮点纷呈的五年。我们 注重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全面加强深化改革的领 导,由点及面,先试后推,使改革创新成为发展的有效保 障和强大动力。多次组织赴沪浙等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学习 ,制定追赶目标,优化发展思路。坚持三区融合发展,实 施并优化开发区托管街道体制改革,推动大学城向科技城 全面转型,有力提升了区域综合竞争力。仙林街道网格化 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在全国形成鲜明特色,全区全面构建网 格化社会治理责任网。推广尧化街道全科政务服务模式 ,推进区街政务服务一体化,政府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显著提升。突出属地化、市场化、标准化导向,积极推进 城市管理改革市级试点。开全国先河实施街道综合执法体 制改革,将千余项检查权集中下放到街道,有效解决执法 效能问题。实行权力清单制,区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至 128项。组建市场监管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工商、 税务、质监“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促进民营经济稳步 发展。实施企业“多证联办”和投资项目“并联审批 ”,审批平均办结时间压缩30%以上。深化国资改革,推进 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有力推 进街道“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和社区减负工作。开 展创新项目评选,不断激发基层改革创新热情。 这是推动绿色发展、城市布局全面优化的五年。我们 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全面推进“一副三新”城市布局 ,城市功能和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城市化率达83%。仙林地 区着力打造高品质城市,迈燕、尧化、马群等地区老城改 造取得重大进展,龙潭片区开发建设全面启动;开发区新 港建成区按照城市标准实施全域环境改造和配套功能提升 ,液晶谷、紫金新港、综保区等主体功能板块展示新形象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新燕尧路、言和路、马高路等 一批城市道路,以及区人防指挥所等基础工程。围绕迎亚 青会、青奥会,强力推进“动迁拆违治乱整破”行动,累 计动迁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拆违面积近200万平方米 ,100多个老旧小区完成出新改造。疏堵结合开展仙林、尧 化地区交通环境整治,平稳消除了存在多年的黑车、“三 小车”顽症。着力提升城市管理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 水平,城管年度考评由主城区末位跃升前列,连续三年排 名第一,仙林街道连续62个月位居全市街道城管考核第一 。在全市率先出台星级评比等系列措施加强物业管理,实 现各类小区物管全覆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连续4年开展 “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关停各类企业500余家。狠抓生态 环境修复和提升,排水达标区建设、黑臭河道治理、沿江 砂场整治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规模工业原煤消耗减控 217万吨。统筹城乡发展,八卦洲现代农业科技园成功获批 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科技园,打造了龙潭“水一方”、 西岗“桦墅”等美丽乡村,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荣 获“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区”称号,基本完成农村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成区街两级农村产 权流转交易中心。持续加大水利投入,完成长江干堤提升 等工程建设,防洪排涝能力显著增强。 这是提升民生质量、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的五年。我们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每年实施20项惠民 工程,促进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提升。千方百计稳就业 促增收,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9.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 就业2.5万人,2015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4.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万元,分别是 2010年的1.71倍和1.65倍。引进名校资源,大力培育名师 ,组建七大教育发展共同体,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创新实施 “院府合作”、“校府联动”,省人民医院与区医院共建 ,中医、康复等特色优质医疗服务全面进社区,仙林鼓楼 医院建成运营。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推行“医养结合 ”,被评为首批“全国社区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示范城区 ”。创新社会治理,编制网格化、全科政务等工作市级、 省级标准,幸福都市综合测评稳居全市前列,成功申报 “全国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做好保障房建设和 管理服务工作,五年累计建成保障房近400万平方米。积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好人等先进典型人 数名列全市前茅,获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区 ”等荣誉。文明创建长效常态开展,文明指数测评连续5年 位居全市前列,仙林街道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 社区志愿服务模范街道”称号。全面启动栖霞山文化休闲 旅游度假区等一批文化载体建设,旅游产业加速发展。建 成区全民健身和文化活动中心,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特色彰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民宗、台侨、 计生、红会、残联、档案、史志等工作实现新发展。 这是深化平安创建、民主法治走向深入的五年。我们 出台系列文件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全面实行部门预算 公开,强化监督刚性和监督实效。支持区政协创新基层协 商民主方式,围绕重大议题积极开展“微协商”,提高协 商针对性、有效性。精心组织法治“八件实事”等活动 ,被评为全国“六五”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区。推进公正司 法,支持建立“主审法官”审判团队,探索检察机关提起 公益诉讼制度。开展校地统战共建“一校一品”活动 ,“千企帮千户牵手行动”惠及2000多户困难家庭。对新 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进行部署,着力推进基层 基础和活动阵地建设。提高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水平 ,不断巩固省级双拥模范区“八连冠”创建成果。深入开 展六轮“春风化雨”握手行动,有效推动了信访积案的化 解。加强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确保了青奥会、国家公祭 日等关键时期社会大局稳定,全区公众安全感跃居主城区 前列。全面实施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提升 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仙林街道成功创建“国际安全社区 ”,4个街道创成“全国安全社区”。 这是加强党的建设、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的五年。我们 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建工作首位,高标准开展党的群众 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区委中心组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 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从严治党,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 省市区委规定的贯彻执行,完成办公用房清理规范等专项 治理。围绕中心强化宣传工作,加强舆情引导,壮大主流 声音。落实“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 、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规范选人用人流程,选派优秀 年轻干部到“四个一线”培养锻炼。以规范化、品牌化建 设为抓手,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仙林街道工委被中央授 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实施书记抓基层党建专 项述职评议制度,推动相对后进基层党组织转化提升。以 经济薄弱村结对帮促为抓手,连续开展两轮城乡基层党组 织结对共建活动,被评为全省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先进 区。成立区委“两新”工委,开发区工委探索形成非公党 组织书记“五个一”规范化管理等特色工作。认真落实党 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格执行领导 干部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加强中央各项纪律规定要求的 学习落实。完成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加大依法行政、 “三重一大”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惩治腐败,查处了一批 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党风政风明显改善。 回首这五年,用一句话概括人们的感受,就是栖霞变 得更强了、更美了,作为栖霞人更加自豪了。这是省委、 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共同奋 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和团体、驻区部队、企业、高校 院所共同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向所有关心和支 持栖霞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 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 必须大力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这几年,在复杂的环 境和激烈的竞争中,我们之所以有些工作甚至是原先基础 薄弱、长期落后的工作,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争得了先 进,打了翻身仗,关键得益于广大干部群众敢为人先、奋 勇争先的精神状态。我们在全市较早地启动了化工整治、 旧城改造、小区出新,探索了网格化、信息化、社会化的 社会治理和全科政务服务模式,奠定了率先的基础;我们 始终抓住项目建设和投资不放松,强力推进科创载体建设 ,加快转型升级,巩固了发展的后劲;我们以铁的手腕加 强城市管理,开展交通整治,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了城市 的嬗变。实践证明,志之所向,无坚不入。我们要始终保 持不甘落后、不畏艰难的那股气、保持立志率先、敢为人 先的那股劲,再接再厉,奋力拼搏,努力使各项事业继续 走在前列。 必须牢牢巩固融合发展的优势。栖霞资源丰富、要素 集聚,拥有开发区体制优势、大学城科教优势、行政区空 间优势,具备全域开发、全面发展的良好条件,必须走区 域融合发展之路。过去五年,我们通过实行开发区托管街 道,迅速做大了经济总量、加速了远郊地区发展;我们通 过建设仙林科技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教竞争优势;我 们通过整合行政区自然资源和管理服务,为开发区和大学 城拓展发展空间、推进产城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实践证 明,三区融合形成的“1+1+1>3”的效益,是最大的发展优 势。在新的形势下,区域融合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 能倒退。三区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片土地上,必须始 终增强融合意识、大局意识,坚持“一个领导核心不动摇 、一个利益主体不偏倚、一张规划蓝图不折腾”,更大力 度地释放融合发展的正能量。 必须继续保持改革创新的锐气。发展从不眷顾因循守 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改革创新的地区 。这也是我们这几年逆势而上的法宝。我们把改革作为发 展的“助推器”,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 的建设各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实现了跨越式 发展;我们鼓励基层创新、尊重基层创新、推广基层创新 ,使基层放手试、大胆闯,形成了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们抢抓创新驱动发展机遇,见事早、行动快,舍得把 最好的资源、最好的政策用在引进重大项目和高层次人才 上,实现了后来居上、追赶超越。实践证明,唯改革者进 ,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我们要始终把深化改革 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发展的第 一动力,保持改革创新的锐气,为建设新栖霞持续注入源 头活水。 必须始终坚定造福百姓的追求。近年来,我们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补短板,实行借外力、强内功 ,扩投入、引人才一起抓、同步走,在短期内大幅提升了 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关心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使群 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着力保平安,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 式,重拳抓好安全生产,强力推进“平安栖霞”建设,使 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提升;着力转作风,广泛开展“千名干 部联系万户居民”、“春风化雨”握手行动等活动,密切 了党群干群关系,使群众的认同感与日俱增。实践证明 ,只有坚持执政为民、造福百姓,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 展的成果,才能使党心民心画出最大同心圆,才能使我们 党的事业强基固本、继续前进。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 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维持高位平稳增长的压力逐步 凸显,外延式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约束的“天花板”,产 业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创新驱动的爆发力尚未形成;城 乡规划建设水平总体还比较粗放,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于发展需要,平安建设的基础仍不牢固,社会治理、城市 管理有待向更加精细化、智慧化迈进;开发区、各类平台 的发展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的效能有待进一步 提升;环境、教育、医疗、养老、增收、社会保障、物业 管理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工作,距离快速增长的 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少数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 、学习能力与转型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为官不为、顶 风违纪、消极腐败现象还时有发生,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 艰巨。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强富美高”建设踏上新征程 今后五年,是栖霞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环顾全 球,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但和 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正孕育突破,世界经济将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放眼全 国,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但 在中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指导下,“十三五”期间将确保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长 ,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审视全 省和全市,江苏要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 基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南京在国务 院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定位为特大城 市,同时国家级江北新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为南京开辟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市委提出要抓住机遇发 展“五型经济”、建设“四个城市”、成为“四个中心 ”。这些形势和目标,为栖霞今后的发展指引了方向。我 们要准确把握大势,找准定位,乘势而上。 今后五年我们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经 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栖霞,必须 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引领,以创新驱动发展为路径,以全面 转型提升为目标。经过五年的拼搏,栖霞的发展基础得到 了明显加强,一些发展战略也处于省内领先地位,但对照 上海浦东、浙江杭州等先进地区,无论是改革的力度,还 是开放的广度,都有较大差距,未来栖霞的发展要继续走 在前列,必须深化改革,自我革新,扩大开放,敢闯敢试 ,以更大的智慧、更大的勇气趟过改革深水区,以改革开 放的领先实现科学发展的率先。经过五年的拼搏,栖霞的 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快提升,但对照国内外先进地区,比如 硅谷、中关村等地,只能算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很多的文 章要做,我们必须更好地整合高校、产业、空间资源,更 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打造全域创新型城市,尽快形成创 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动能。经过五年的拼搏,栖霞的发展方 式得到了很大转变,但对照新经济发展的迅猛趋势和发达 地区的新理念新成就,“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形势 更加逼人,全面转型之路还很漫长,未来五年仍然是转型 升级的阵痛期、关键期,我们要时刻保持危机感和紧迫感 ,集中精力推动产业、城市、民生等工作全面实现转型提 升,努力使发展更有质量和效益。 今后五年,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 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四个全面”战略 布局,围绕南京副城、光电智谷、江海枢纽、科教强区、 幸福家园的目标定位,锐意改革创新,全面转型提升,努 力实现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群众富裕程度、 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社会文明程 度和居民素质全面提升,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 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栖霞而努 力奋斗。 今后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预期性发展目标 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到2020年末突破1300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到2020年末突破 138亿元;提前实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 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关于具体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十三五”规划已经明确,必须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 ,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务实的态度、实干的精神抓好落 实。与此同时,要围绕五大目标定位,进一步突出新理念 、探索新实践: 南京副城建设要突出“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尊重 城市发展规律,推进产城融合、海绵城市等创新实践,防 止出现“有产无城”、“有城无产”以及“大城市病”等 发展困境,努力建设精致、人文、生态、特色的现代城市 。以现有平台为主体,全力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 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小 镇,展示栖霞城市新高度、新形象。坚持重拳治污减排和 重金修复生态并举,还栖霞绿水青山本色,创造更加宜居 宜业的环境,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光 电智谷建设要突出“创新驱动、高端高质”。围绕“主导 产业要稳,新兴产业要强”的总体思路,形成创新驱动新 引擎,进一步做大做强“三大三新”科技产业。光电显示 等主导产业,要紧跟新趋势、融入新技术、上好新项目 ,在产业持续更新中实现规模和效益稳中求进。新兴产业 发展要形成政策、人才、服务等综合优势,大力引进国内 外领军企业和尖端项目,全面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 规模化水平,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 业集群。江海枢纽建设要突出“改革引领、扩大开放”。 以枢纽型经济发展为先锋和突破,一手抓综保区复制自贸 区政策、江北新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的探索,一 手抓以枢纽之利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用改革开放撑起 “有形”、“无形”两种空间、两种优势。发挥枢纽型经 济产业链长、关联性强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 输等直接关联产业、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依附产业、 服务贸易和商务办公、文化旅游等衍生产业,加快培育新 的经济增长极。科教强区建设要突出“人才为先、协同发 展”。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局的核心位置,从再造仙林大学 城创新功能、再塑新港高新园创新平台入手,探索全空间 、全功能、全产业和全模式创新的现实路径,打造学城融 合、创城融合的协同发展模式,构建全域创新型城市体系 。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重点在创新创业和基础教 育方面,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激励、引进、使用的机制 ,推动栖霞从人才大区、科教大区向人才强区、科教强区 转变。幸福家园建设要突出“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