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在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于晓明 2019年2月16日 各位代表: 我受省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2018年是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履职的第一年。一年来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人大常 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 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按照中共山东省委的部署 要求,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扎实履行法定职责,各项 工作都有了新进展。全年共召开常委会会议10次、主任会 议23次;审议法规案24件,其中制定法规和法规性决定8件 ,修改法规22件,废止法规和有关决议、决定27件,宣布 失效决议、决定12件,批准设区的市法规和决定48件;听 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4项,听取审议计划、预算执行及审 计情况报告、审查批准决算等7项,开展执法检查5次、专 题询问3次、专题调研16次,审查规范性文件91件;依法作 出决议决定5项;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67人次,组织宪 法宣誓132人次。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 向 常委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 到“两个维护”,自觉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 治国有机统一贯穿于人大各项工作之中。 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努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人大工作。完善 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把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精神、中央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精神,作为党组会议、主任 会议第一项议程,把落实省委部署安排作为重要议程,形 成制度化安排。制定坚决维护和服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规定,进一步强化维护习近平总 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 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认真抓好中 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建立整 改台账和工作清单,从严从实推进问题整改。严格落实意 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着力强化政治担当。地方国家权力机关首先是党领导 下的重要政治机关。常委会始终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 信,自觉把人大工作放在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 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认识和把握。制定实施宪法学 习宣传方案,举办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和专题报告会,修订 我省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办法,着力维护宪法尊严,推动宪 法实施。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严格落实管党 治党政治责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思想建设为根本 ,把制度建设融入其中,制定常委会党组议事规则、加强 自身建设的意见等,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持之以恒正风肃 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激 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落实省委提出的“带头 旗帜鲜明讲政治、带头依照宪法法律履行职责、带头服务 全省大局、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带头营造良好政 治生态、带头提升能力本领”和“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必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必须牢固 树立法治观念、必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等“六个带头 ”“五个必须”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职责所在、使命 所系,立足岗位敬业奉献,自觉为党分忧、为国尽力、为 民履职。 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深入学习、 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 精神,聚焦“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定位,立足人大职能 ,理清思路,强化措施,扎实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 地。坚持把人大工作放在省委整体工作布局中来谋划,放 在全省发展大局中来推动,全面落实、及时对接省委重大 工作部署,制定和实施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及年度立法、 监督工作计划等,确保工作思路、重点和举措与全省大局 同向同步。 二、围绕中心依法履职,服务保障全省改革发展大局 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坚持一 切工作都围绕全省大局展开,依法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 健康发展。 (一)以良法善治为目标,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和效果 。恪守“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理念,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 重点,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积极推 进重点领域立法,加大有效制度供给。 坚持立法安排与省委决策紧密衔接,紧扣我省改革发 展所需、人民群众所盼,扎实推进经济、社会民生、生态 环境等重点领域立法。省委将新旧动能转换确立为统领全 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工程后,常委会及时将制定新旧动 能转换促进条例列入立法计划,深入调查研究,严把法规 起草、修改、论证等环节,突出新旧动能转换推进方式和 产业提升具体路径等,对接省委关于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等改革意见,力求把深化改 革、扩大开放、激励创新、优化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的 创新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支撑。 2018年11月,这一创制性立法已提请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初 审,这是国内首例相关法规。年内出台的台湾同胞投资保 护条例,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第一部省级相关法规,对台胞 投资待遇等作出明确规定,为优化台商投资环境、增进两 岸同胞亲情和福祉提供法治保障。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 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注重校园卫生 与食品安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作出规范,特别是严禁 学生将手机等个人电子产品带入课堂的规定,得到各方面 广泛好评。农村公路条例补充细化了农村公路养护举措 ,对养护资金募集、村道保护管理、超限超载治理等作出 规范,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反家庭暴力条 例是国内第一部省级反家庭暴力地方性法规,确立首办负 责制,明确出具告诫书的相关程序,扩大申请人身安全保 护令的范围,对于保护所有家庭成员特别是妇女儿童老人 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将发挥积极作 用。我们还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部署,重新检视、打包 修改了水、大气、噪声污染防治以及海洋、地质环境保护 等方面的法规,将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写入水污染防 治条例、海洋环境保护条例,明确规定省政府可以制定严 于国家标准的污染排放标准等措施,用最严格的制度管控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依法加强对机动车等交通工具的监管 和治理,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法治基础。 进一步健全“省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 与”的立法工作机制,着力提高立法工作效率。紧紧围绕解 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把有 限的立法资源用在关键处。加大法规立项论证、草案论证 协调、组织立法调研力度,拓宽公民参与渠道,完善立法 顾问、研究服务基地和联系点等制度,探索改进法规立项 、起草、修改、实施情况报告等方式,推动立法工作规范 有序开展。落实省委关于破除无效制度束缚的部署要求 ,建立常态化法规清理机制,及时清理与上位法不一致、 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法规项目,全年组织集中 专项清理4批次。加强法规审查和立法工作指导,严把合法 性审查重点。扎实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建设覆 盖省市县三级备案审查综合信息平台,年内共督促省政府 、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和政府修改规范性文件29件、废止 20件、宣布失效28件。 (二)深化拓展监督方式,着力增强监督实效。坚持 依法监督、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不断加强监督工作,力 求做到重点更突出、内容更精准、效果更明显。 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开展监督。针对群众高度关注的 污染突出问题和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就全省空气质量 改善、黑臭水体治理、固体废物处置等重点问题进行专题 调研,督促政府和企业落实环境保护法定责任。围绕安全 生产问题连续三年开展执法检查,委托第三方开展调查 ,组织专家明察暗访,共检查企业7721家,查出问题隐患 14038项。接续开展专题询问,督促问题整改,推动全省安 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围绕脱贫攻坚开展专题调研,推动 各级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增强内生动力,合力打赢脱贫攻 坚战。 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开展监督。围绕群众高度关注的 学前教育问题,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并进行专题询问 ,针对“入园难”“入园贵”等热点问题精准监督,推动加大义 务教育经费投入,提高乡村办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组织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执法检查,督促构建齐抓 共管的法治大格局,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开展风景名 胜区条例执法检查,督促各有关方面把资源保护放在突出 位置,严格规范项目管理,全面提升监管能力。 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监督。听取审议省政府关 于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情况的报告,督促完善资金分配 管理、科学评价和有效监督机制,发挥财政支农资金推动 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针对全省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工 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加快构建放活经营权的服务 保障体系、健全“三权”分置法规制度等建议。围绕乡村教师 和医生队伍建设、农村改厕、乡村旅游、发展壮大农村集 体经济等开展专题调研,分析问题、提出意见,助力打造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聚焦强化预算审查开展监督。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 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对80个部门单位开展预算备 案审查,加强重点支出与重大投资项目预算审查。建成全 省“一张网”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强化预算审查监督,提高财 政资金使用绩效。推动建立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 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制度,听取审议省政府专项工作报告 ,推动管好用好国有资产,更好发挥效益、造福人民。 聚焦推进法治山东建设开展监督。积极推进我省司法 体制改革,听取审议法院、检察院贯彻中央司法体制改革 精神落实司法责任制情况的报告,提出建立动态长效机制 、健全职业保障体系、提升司法能力等建议,促进司法资 源配置更加科学有效。组织开展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执 法检查,推动落实调解、复议、仲裁、诉讼等多种方式相 衔接的工作机制。对全省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 育及“七五”普法决议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研究提出 改进意见,努力推动法律规定“活起来”“落下去”。 (三)坚持党委决策、人大决定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