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报告文学:红色理论家郑荣德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报告文学:红色理论家 人们总是直接称郑德荣为“先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说的就是先生吧?   从《诗经·大雅》“诞弥厥月,先生如达”到《孟子 ·告天下》“先生将何之”,再到《礼记·曲礼》“从于 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从本义到尊称再到特指,“先 生”一词走过了漫长岁月。   而这以后,“先生”带着后学山高水长的崇敬,带着 自己怀瑾握瑜的品格,带着前辈汗牛充栋的学识,在中国 千年历史中从不缺席,为每一个时代坐镇。   郑德荣还有另一个称呼——“红色理论家”。   这是因为他在历史风雨中、在时代激荡中,对党、对 党史研究的那份忠诚。这样的坚守并不容易,需要勇气 ,需要理论,更需要一个党史理论工作者的良知。 像战士一样坚守阵地,也教他的学生一起坚守。 奔跑   地球坐标上,世界之东,中国之北。长白山,这条从 远古走来的山脉伫立天地之间。   山脚下,1926年。在一个当时叫作吉林省延吉县龙井 村的小村庄,一个男孩出生了。1月的东北天寒地冻、雪花 飞舞。低矮的草房里,在邮政工作的父亲为他升起温暖的 地炉。他不知道张作霖刚刚宣布东三省独立,他不知道日 本的军舰正密谋驶进天津大沽口,他不知道国民革命军准 备在广州誓师北伐,更不知道中国共产党快要度过5岁生日 ……这一切的历史,都将与他的命运息息相关。   动荡的世界被父亲坚实的臂膀遮挡在外。郑德荣跟着 父母从延吉到沈阳、再到长春,一路读到大学。山河破碎 的屈辱让他不停地叩问,怎样才能拯救这片积贫积弱的土 地?厌倦了“国统区”的压抑,1948年,他与另外3位同学 忍饥挨饿,靠着每人一把黄豆来到解放区,并被安排到东 北师范大学的前身——东北大学读书。   东北大学是在炮火中诞生的。1945年9月,为响应中央 把战略重点转向华北和东北的战略布局,延安大学被一分 为二,一部分留在陕北,另一部分转往东北。1946年2月 ,东北大学在辽宁本溪成立。此后,学校因为战争辗转多 地,最后定址长春。那时的学校汇聚了延安大学和华北联 大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萧军、马可、吕骥、王曼硕、 杨公骥、吴莲溪、丁克全及一批日籍专家学者都在这里执 教、任职。1950年4月,东北大学改名东北师范大学。   1946年公木以教育长的身份主持筹建东北师范大学 ,后来还担任党委书记。1950年张如心任校长,1952年成 仿吾任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这些老一辈革命家、理论家 、教育家给了郑德荣以红色启蒙。   1952年,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建立的第一所大学的 第一批毕业生,郑德荣留校在中国革命史教研室任助教 ,成仿吾兼任这个教研室的主任。从此以后,郑德荣在中 共党史学科,把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研究作为一生的志业。   “当年进入东北大学二部二班学习,那是一个转训班 ,主要是解决政治立场问题,我从此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和党的教育。我一直坚定这一理想和信念,近70年来从来 没有动摇。不管风吹雨打、形势如何变化,我都坚定不移 。”郑德荣说。   忠诚   与中共党史研究相伴60多年,郑德荣从未有一丝一毫 的懈怠,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究竟是兴趣使然,还是工 作需要?这是很多人的疑问。   “工作需要,就是我的志向。做什么爱什么,干什么 学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是我铭刻在心的信条。”正是这种忠诚的政治信念、高 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使 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中共党史学科领域,在学术的道路上 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开阔,也使他在学术界赢得了崇高的 地位和声誉。   沿着他的第一本专著《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的 学术足迹,就能找到他高举旗帜跟党走的忠诚,就能看到 他将党和国家的需要作为学术选择的印记。   20世纪80年代,郑德荣牵头成立了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从那时开始,每逢毛泽东同志诞辰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 革命家的重大纪念活动及党的重大事件,他都要著文参会 ,正面发声。党的十八大后,年届九旬的他承担了国家级 项目1项,出版了学术专著4部,发表了关于习近平的中国 传统文化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理论特征等学术论 文21篇。十九大后,他申报了“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科学体系,开始了积极深入的研究 。   郑德荣多次被中宣部等约请为专家评审组专家,多次 应邀到多个省市、多所大学、多个系统讲理论、讲党史。 在2001年纪念建党80周年的活动中,已经75岁高龄的他作 为吉林省委理论宣讲团的成员,不顾盛夏酷暑,往返6个城 市做了12场宣讲报告,充分践行了党史专业的社会使命。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郑德荣饱受结肠癌折磨。可他从 未放弃任何一次传扬红色理论的机会。去年10月25日,党 的十九大闭幕第二天,早上8点,他就给学校领导打去电话 :“大会闭幕了,建议学校尽快安排宣讲,要把十九大精 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讲清 楚。我也要去讲。” 高山   “和已有的见解相比,自己的贡献在哪里?”郑德荣 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他的学生、东北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 部长柏维春的脑海里。“他常说,我们做教师的,无论是 课堂教学、学术研究,还是建议建言,都要持之以恒地用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作指导,不做墙头草。”柏维 春说。   90余年的中共党史,千万个人物与事件,需要深入研 究的领域太多了。做郑德荣的学生会很辛苦,但每个人都 感觉很荣幸。   王晶,郑德荣1999级博士生,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她跟随郑德荣学习5年,毕业后又同在 政法学院工作。在她眼里,无论是学术思想和学术风范 ,还是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或是为人师表和人格魅力 ,郑德荣都堪称大师,“大师之大首先在于学术之大。先 生的学术研究特点可以说具有大视野、大气度、大创新 ”。   “大视野表现在先生研究的党史议题宏大宽泛,历史 感强,理论分析和论证大气磅礴,能站在时代的前沿,解 决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大气度体现在先生能以实事 求是的精神对待党史研究上的争议,从不人云亦云。大创 新体现在先生向我们提出了‘严谨、求实、探索、创新 ’的具体要求,坚决反对那种没有自己观点的学术拼盘。 先生做研究从来都是看第一手材料,从思维到观点都有独 到见解,先生有超强的记忆力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这是我 们学生辈们十分感佩的。他上课不看讲稿,不照本宣科 ,知识和史料尽在脑中,信手拈来。先生教学诲人不倦 ,百问不厌。每次回答我们的问题时,他都神采奕奕。先 生从来没有对我们疾言厉色,但是他的教育又无处不在 ,从先生那里听到的看到的永远都是满满的正能量。”王 晶说。   胡范坤是郑德荣的“关门弟子”,去年才入门。“老 师的弟子可以跨越三代人,最大的已经70岁了。”因为是 “关门弟子”,郑德荣最后的日子里他陪伴最多。他见证 了先生的最后一个笑容、最后一次站立、最后一个工作意 见——   4月16日那天,出版社来消息了,《中共党史若干问题 纵横观》一书即将出版。听到消息后郑德荣笑了。这本书 是为纪念建党95周年而写的,3年前就已经交稿。几番修改 后,终于要与读者见面了。   4月19日,收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主要 成果和宝贵经验》入选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 的邀请,一直躺在医院病床上的郑德荣说他想站起来。虽 然只站了那么两三秒,可胡范坤看得出来,他想去参会的 心愿多么强烈。   5月1日,郑德荣临终前两天,胡范坤捧着9000字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主要成果和宝贵经验》修 改稿,整整读了两个小时。郑德荣全程都睁着眼睛认真倾 听,最后拔掉氧气管,他用尽全身力气说出了几个字 :“要分段,要有条理。”   14名硕士、49名博士。如今郑德荣的学生中已经有 15人成为博士生导师,15人走上了领导岗位,大多数学生 在工作单位发挥着骨干作用,成为社会各界的领军人才。 景行   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郑德荣做到了。   从工作第4年就出版第一部学术著作《中国共产党是怎 样诞生的》开始,郑德荣一生先后主持过国家、教育部和 省社科规划项目10项,撰写或主编学术著作和教材50余部 ,发表了学术论文260余篇。   郑德荣是学术“常青树”。   尤其是他80岁到90岁的10年里,承担了3项国家课题 ,出版了5本学术专著,发表了70多篇论文,成为他又一个 学术黄金期。   他的很多著作填补了学术空白。1983年的《毛泽东思 想史稿》是国内研究毛泽东思想最早的一部专著,开创了 毛泽东思想史科学体系的先河。10年后,三卷本135万字的 《毛泽东思想论纲》将毛泽东思想分为15论进行了系统的 理论阐述和评价,是国内全面系统地阐述毛泽东思想体系 的巨著。1997年获立国家“八五”社科规划项目的《毛泽 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书,首次提出了毛泽东是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真 谛在于用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渊源来 自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两方面、共产国际与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双效应等独到见解。   他的多部教材被全国高校通用。《中国共产党历史讲 义》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最早推出的中共党史教材,5次再版 ,发行量突破百万。《毛泽东思想概论》获得了教育部优 秀著作一等奖,至2015年9月已13次印刷,百万发行量。《 中国革命史教科书》是供全国高师院校专用的教材。《中 共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