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核心强国家立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核心强 国家立 我们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一个道理:一个成熟的具有权 威的领导核心对于党的事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任何一个 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集体是靠不住 的。 一、血战湘江看核心 中央红军的长征是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而被迫进 行的。而湘江战役既是长征第一战,也是战斗最为激烈、 损失最为惨重的战役。 第一、二道封锁线。长征开始,蒋介石在北面先后集 中了50多个师,明显要把红军压入粤境陈济棠地盘。这对 “南天王”、“小诸葛”陈济棠而言,若十万红军倾巢入 粤,数十万蒋军再跟随入粤,广东数年之经营成果必然灰 飞烟灭,毁于一旦。于是,陈济棠采取了其后数十年秘而 不宣的行动。他派出代表直赴苏区面见朱德,要求举行秘 密谈判。并达成五项协议:就地停战,取消敌对局面;互 通情报,用有线电通报;解除封锁,互相通商;必要时可 以互相借道;我们有行动时事先告诉陈,陈部撤离20里。 陈济棠的核心,是让中央军不要入粤。协议没有形成文本 ,记在各自笔记本上,口头传达到旅以上军官,要求正面 做到“敌不向我射击,不许开枪;敌不向我袭来,不准出 击”。实际上就是在湘粤边境划定通路,让红军通过。 第三道封锁线。这道封锁线的主角是桂系的白崇禧 ,他的主要原则,依然是防蒋重于防共。他在调动大军的 同时出去侦察的空军得知:蒋军以大包围形势与红军保持 两日行程,其主力在新宁、东安之间停止不前,已有7日以 上。此时,白崇禧又接到桂系在蒋内部的秘密电报:蒋介 石决定采取“一举除三害”之计,一路将红军压入广东 ,一路将红军压入广西,预计两广兵力不足以应付,中央 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举而三害俱除。白崇禧看 后非常生气,对红军采取“不拦头,不斩腰,只击尾”的 办法,让开正面,占领侧翼,促红军早日离境。 第四道封锁线。红军连破3道封锁线到达湘江时,已成 疲惫之师,蒋介石超过30万军,凭借湘江天险设下了第4道 封锁线。事实上陷入绝境的红军还有机会,11月22日至 27日,白崇禧在全州、兴安一线留出一条通道。此时如果 红军能抓紧时间轻装急进,则可在一昼夜渡过湘江。但是 最高三人团(博古、李德、周恩来)想将中央苏区整个搬 到湘西去,雇了几千名挑夫搬运辎重,有的七八个人抬石 印机,有的十几个人抬大炮底盘,以至前面几天每天行军 不足10公里,耽误了宝贵的时间。当时彭德怀就气愤地说 “这样抬着‘棺材’走路,哪像个打仗的样子?!”最终 ,靠红一、三军团在两侧硬顶,红五军团在后卫硬堵,护 送中央红军渡过湘江。红军也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 3万人,战士鲜血染红了湘江,当地老百姓说“三年不喝湘 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国民党真正的败因在蒋介石。他那种图以湘、粤、桂 地方势力消耗歼灭红军主力,而中央军作壁上观的一箭双 雕、两败俱伤的精心算计,只能使地方军阀相信“有匪有 我,无匪无我”,防蒋重于防共,最终蒋害及其身。红军 长征之所以能够成功,与国民党部队“各怀鬼胎”,蒋介 石“核心”领导作用不力是分不开的。 湘江惨败主要原因在最高三人团,具体是:一是作战 是按地图直线画路线,不顾敌情变化亦步亦趋跟随红六团 路线;二是听不进毛泽东等人建议,逃跑式转移。三是大 搬家式的战略转移。湘江一战,是红军有史以来最大的一 次惨败。血的事实,宣告了“左”倾教条主义军事路线的 彻底破产,使广大红军指战员对王明路线的怀疑、不满以 及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达到了顶点。随后召开的遵 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 导。这次会议后,在毛泽东等人指挥下,红军开始占据主 动,最终取得长征胜利。 二、抗日胜利看核心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到1941年12月9日国民 政府正式宣战,日本大规模入侵已经10年零3个月;即使从 1937年“七七事变”算起,中国的全面抗战已经进行了4年 零5个月。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12月8日美国对 日本宣战,国民政府这才鼓足勇气,紧随美国之后宣战。 为什么国民政府迟迟不肯对日宣战?最主要的原因就 是不敢打。 汪精卫说过:“战呢,是会打败的,和呢,是会吃亏 的,就是老实承认吃亏,并且求于吃亏之后,有所抵偿。 ”这是一副多么赤裸裸的奴才相,而这基本上也是蒋介石 的观点,一边打一边想和,能妥协就妥协,能不打就不打 ,蒋介石的抗战从一开始就没有打到底的决心。在1937年 8月7日的国防会议上,蒋介石说过:“如果以长城为界 ,长城以内的资源,日本不得有丝毫侵占行为,这我敢做 。”由此到1940年,蒋介石4次派人与日本人谈判,最终达 成以长城为界,割让领土为核心的协议,并于1940年7月 23日达成,中国共产党察觉到了中日进行和平谈判的危机 ,于1940年8月突然发动“百团大战”,打掉了降日派、和 谈派的阴谋。 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在《中国事迹.陆军作战》中记 录了珍贵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