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余爱民:如何写小言论文章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如何写小言论文章 当过多年通讯员,当过几年报社总编,发表过小言论 文章150余篇。当年总结有这么“七个要”的体会,现在看来 也不过时,对于初学言论写作的同志可能有些参考作用。 一、观点要新 无新思想不写言论,这是我的言论观。焦裕禄同志说 过,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如果你说的大家都熟,你写 的报纸上都有,你还有“嚼”的必要吗?不是那些陈芝麻烂谷 子没有再炒的价值,而是你不能用新形式新方法新手段新 工具来炒,或者说你压根儿炒不出新意,你就别炒了呗 ,何必苦自己害编辑占版面烦读者。我写小言论,写前想 一想,是否有新意,有新意的就值得写,无新意,还好的 事例和句子都让他作废。我说的新意,首先当然是积极和 健康的,绝对不是错误的,更不是引导犯错误的,舆论引 导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是新时期中国新闻工作者的 命脉。我说的新意,是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方向路 线上绝对正确的框架内,努力写出人人笔下所无,最好写 人人心中所无。这是给社会提供正能量的新意,于事业有 补,于读者有益,绝不是有哗众取宠之新,无实事求是之 意的所谓的“新意”。我认为写言论的第一要务,就是必须先 有方向正确的有实用价值的新思想。 比方说第一个记者节,我写了一篇评论《节日是对责 任的提醒》。最早时间出现农民上街擦皮鞋,很多人尤其 是当官的不好意思伸出脚来,我写了《请帮我来擦皮鞋》 ,接着写了《见业勇为》两篇小言论,第三年,我再写《 监利农家嫂,擦亮天下鞋》。我老家监利人常常抱怨无区 位优势无交通优势,监利与洞庭湖岳阳楼一江之隔,我从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对联中受到启发,写了一篇言论 《岳阳是监利的岳阳》,很多基层干部读了觉得开启思维 ,并把这一观点运用在招商引资的宣传中。类似《开会打 手机,怪他也怪你》、《粗茶淡饭待客好》、《下村最好 骑车去》、《何必吃常饭》等等这些小言论,都能给人一 点新东西,都为读者喜爱,更可喜的是内中有一些说法 ,经常为县领导大会引用,频率较高地活跃在干部群众的 笔头和口头。 二、引例要鲜 言论属于新闻言论,所有新闻体裁都共一个姓“新”。一 般的言论都是缘事而发,一事一议,事,应该是新近发生 的事而不应该是陈年旧事。我说引例要鲜,是指言论援引 的新闻事例不仅要新,而且要鲜,新而鲜,鲜而活,新鲜 活泼,最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鲜活泼的事例。 当年监利县农民负担是个大问题,也是一个老问题 ,社论评论发了不少,大家看多了有些麻木了,我在其中 写了一篇《心中有鬼才停电》的小言论,因其事例鲜活而 为干部群众记住,县里乡里召开的减负会议,多次讲起我 写的这个例子。那是我下乡采访时一位电工告诉我的,县 里要开减负电视动员大会,通知全县各乡镇各村集中组织 收看,该村支书一见通知,赶紧找到电工拉闸停电,电工 大惑不解,村书记直言相告:“减负政策全部交给了农民 ,我们怎么收款?这电视是万万看不得的!”类似这样害怕 和阻碍农民掌握减负政策的事情很多见,诸如减负通告不 张贴,减负文件不传达等等,但像这位村支书心中有鬼拉 闸停电的事情很少见,因此很新鲜,因此也很典型。 三、标题要神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眼睛要炯炯有神。我一向注重标 题,曾放言敢与大报叫板做标题,所作标题多次在全省同 类报纸中获奖,也曾为此撰写论文多篇。言论虽小,标题 我从不大意,我有一句话,题不惊人就不写。我所写抗洪 十论,篇篇都点到抗洪关键处,我写的《反腐利剑高悬在 你的我的头顶》、《顺德人可怕在实干》、《每逢佳节倍 忧情》、《婚外恋人是丑角》、《开发注意力经济》等等 。做这些标题,我总是务求其准,务求其实,务求其新 ,多求其亮,总之务求其神,当然也有做过头而近乎做作 和卖弄的。 四、句子要名 一篇言论,要有句把名话,所谓石韫玉而山辉,水怀 珠而川媚。一句名话在其中,整个言论尽风流。我记得我 读过的好像有几篇获奖小言论有这么几句名话:台上他在 说,台下在说他,党员不是演员,唱功不抵做功。这些话 ,缘事而发,生动深刻,朗朗上口,过目不忘。大多数人 写言论,以朴实为本,以为追求句子之名失之于花,我不 这么看,一篇言论读后,能让人家记住件把事、句把话就 值了。我看重于此,时为吟安一句话苦思一两天,我也经 常为能想出一两句经典句子而欣喜若狂。 我想稍多一些列举个人以为得意的句子。我写《监利 农家嫂,擦亮天下鞋》:“你擦亮了人家的鞋子,你就擦亮 了你的生活和家庭,擦亮你的容颜和心情”。我写《开会打 手机,怪他也怪你》:“个别当官的打手机,一半打给上级 下级,一半打给情人小蜜,开会打手机,一半预订会后酒 席,一半约打麻将定七”。我写《婚外恋人是丑角》:“即使 婚外恋可能恋出美丽的浪花,那也肯定是阳光折射下的污 泥浊水”。我写《每逢佳节倍忧情》:“身在故乡常是客,每 逢佳节倍忧情,遥知兄弟在找我,送礼不可少一人”。我写 《给您拜年啦》:“一声拜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