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习近平用典》-人民日报评论部(含页码)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习近平用典》 人民日报评论部 序 言 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力量 杨振武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 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上的讲话,向世界发出了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声音”,引起 了广泛共鸣。 “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 ”,2012年11月15日,在那场举世瞩目的记者见面会上,刚刚就任中共中 央总书记的习近平,以清新质朴的话语,打动了无数人。后来成为媒体高 频词的“夙夜在公”,正是出自《诗经·召南·采蘩》。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曾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 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 不移朝着目标前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 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这是我们最 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访谈等 ,形成了独具个性的风格,人们爱听、爱读、爱看,海外媒体纷纷称之为 “习式风格”。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习近平的语言之所以 引人入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善于运用古代典籍、经典名句。从诸子 百家到唐诗宋词,从孔夫子到毛泽东,旁征博引、画龙点睛,总是给人以 思想启迪、精神激荡。 学习习近平的文章、讲话、著作等,一个最为深切的感受就是,他善 于用典,常常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鲜活 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比如,以“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明确为政必 须维护好群众利益,用“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说明空谈误国、实干兴 邦的道理,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述领导干部 从自己做起的重要性,借“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凸显改革创新 的意义,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从精心用典中,我们可以感悟“以百姓之 心为心”的宗旨意识、“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政治智慧、“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的务实精神。什么是共产党人的无私情怀,什么是执政者的深 谋远虑,品读字里行间,已经不言而喻。 习近平多次倡导,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 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 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对经典名句信手拈来、运 用自如,展现了高超的思想能力和高度的文化自信。用典过程,其实就是 在打造一张张中华文化的金质名片,向世界讲述着一个个精彩的中国故事 ,这正是“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生动范本。 古人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共产党人读书作文,更 会把目光投向干事创业、治国理政的大境界。用典背后是“治世”,用什 么、如何用、效果如何,既是领导能力、治理思想、执政风格的折射,也 是把古人治理智慧运用于治理现代化的当代实践。 当今中国正在进行深刻变革,尤其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全面深化 改革需要鉴往知来,攻坚克难离不开历史启示,为政用权缺不了理想信念 的钙质。因此,学习用典,不只是记住几句名言、了解几个典故,更应像 习近平总书记那样,由此推开门、迈开步,不断深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宝库。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 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走进文化、加强学习、提升 素养,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就会更有底气、更有信心。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 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 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千年未有之巨变,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正在进行具有 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顺应时代潮流 ,保持定力、增强自信,就一定能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在 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接力中,写下我们这一代人的绚丽篇章。 目 录 敬民篇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2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3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 一叶总关情。/5 为政篇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7 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8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9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11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12 立德篇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15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16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17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19 修身篇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22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23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24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25 笃行篇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28 一勤天下无难事。/29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30 劝学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33 腹有诗书气自华。/34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 阑珊处。/3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8 任贤篇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41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42 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 ,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43 天下篇 计利当计天下利。/46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47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48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50 廉政篇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 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 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53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54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55 公生明,廉生威。/57 信念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60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61 创新篇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64 不日新者必日退。/65 法治篇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68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69 辩证篇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 闻说有沉沦。/72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73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74 敬民篇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 90多年光辉历程启示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使我们从人民群 众中汲取了巨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让我们创造了中国 奇迹、书写了中国震撼、找到了中国道路。 从“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到打掉横亘在党和群众之间的无形 之墙,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履新之始就将“人民 ”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在“敬民”的话语坐标下,强调亲民 有真感情、爱民有真措施、利民有真成效。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 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人民,常常被比为载舟的水,喻为种子的土地,视为枝叶的根本。对 于执政者,人民的重要性如何强调也不为过。正因此,十八大部署在全党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拾党的优良传统,重申党群血肉联系 。这样一次以密切联系群众为主旨的党内教育活动,不可能把群众关在门 外,习近平同志也一再要求“坚持开门搞活动”,一再告诫“切忌自说自 话、自弹自唱”。他引用的这句话,把人民比喻成可以照见治乱的水。现 实中,不管是教育实践活动,还是更多其他工作,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 督、请群众评判,多照照群众这一面镜子,多比比群众这一把尺子,才能 真正回答好“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 ■ 原典 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伐之。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 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 王官。勉哉,勉哉!”汤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罚殛之,无有攸赦。 ”作汤征。 ——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第三》 ■ 释义 这段话出自司马迁《史记·殷本纪》。殷,即商——中国历史上第二 个朝代,其开国君主为成汤。公元前1620年,成汤征讨不祭祀的诸侯葛伯 。他对伊尹说:“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不(fǒu):同“否”。 意思是,人从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从百姓精神面貌可以知道国家治 理状况。简而言之,就是“以民情为镜”。这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镜子 论”。 成汤的“镜子论”表明,早在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就已将民情状况作为 衡量统治好坏的标准。此后,“以人为镜”的观念被历代开明统治者所接 受。《诗经·大雅》中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大戴礼记·保傅 》曰:“明镜者,所以察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唐太宗李世民将 “镜子论”进一步发扬光大。据《新唐书·魏征传》记载,直言敢谏的魏 征去世后,唐太宗感叹:“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亡矣 。”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检查节日市场供应和物价情况时的讲 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都说过,“心无百姓莫为官”。为官一任,就 要造福一方;手握公权,就要为民办事。否则,啥也不能,为啥选你?啥 也不干,要你干啥?民生不是抽象空洞的理念,应该落实为群众实实在在 的利益,这考验着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习近平同志引用这句诗,就是要 求各级干部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抓实做细民生工作,努力办 实每件民生小事。 一个人当官为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有着基础性的意义。这个 问题解决好了,后面的许多困惑,比如抱怨待遇低、埋怨进步慢等等就可 能迎刃而解。权力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公共性。如果想着一己之私,纠结于 个人得失,不如去干别的。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为官发财应两道,就是 这个意思。 ■ 原典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 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 林。 ——明于谦《咏煤炭》 ■ 释义 《咏煤炭》是明代名臣于谦所作的一首咏物诗。作者以煤炭自喻,托 物言志,抒发了自己甘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抱负和情怀。 首联开门见山,咏煤点题。乌金:煤炭。阳和:和暖的阳光,借指煤 炭的热能。意思是,开凿出来的煤炭,蓄藏着巨大的热量。颔联于写物中 抒怀。爝(jué):火把。意为煤炭燃烧给人们带来温暖,就像春回大地 一般,炉火熊熊照破沉沉的黑夜。颈联仍从煤炭的作用方面设喻。鼎彝 :帝王宗庙的祭器。铁石:古人认为煤炭是铁石变的,喻诗人坚贞不变的 决心。寓意人要以社稷为重,并表示自己至死也要为国家做贡献。尾联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是作者为民效力愿望的真诚袒露 ,堪与杜甫“大庇天下寒士”媲美。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 关情。 ——《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 用 ■ 解读 小官有大作用。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基层干部的作用。2013年11月 26日,他在菏泽市座谈时,还特意给在场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 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说,封建时代官吏 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习近平同志 推崇的干部,大多级别不高,多在基层任职,但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 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大事”的 “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活力。对老百姓来 说,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 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思想和情绪。对小 事的处理中也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 ■ 原典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 情。 ——清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释义 这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燮(号板桥)的一首题画诗,是他在潍 县知县任上赠给署理山东巡抚包括的,约创作于乾隆十一、十二年。当时 山东大涝,潍县尤烈,饿殍遍野。郑板桥即令“大兴修筑,招远近饥民赴 工就食”。有人提出应先上报朝廷,他断然拒绝道:“此何时?俟辗转申 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 这首诗巧妙地以竹声作引,托物取喻。首句写自己在衙署书房内休息 ,听到窗外风吹竹叶之声。一个“听”字,凸显了作者忧心如焚、夜不成 寐的心境。次句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联想到百姓啼饥号寒的疾苦。一个 “疑”字,道出了作者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第三句“些小吾曹州县吏 ”,是说我们只是小小的州县官。些小:微小。吾曹:我辈,指自己和包 括。第四句,“一枝一叶”表面咏竹,暗喻民间疾苦,既照应了风竹画和 诗题,又寄寓了作者深厚的情感:百姓的冷暖安危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 为政篇 国家治理千头万绪,需要培养怎样的能力?深化改革繁重复杂,需要 具备怎样的思维?既有木秀于林的骄傲,也有风必摧之的烦恼;既有“登 高望远”的豪情,也有“为山九仞”的压力。有人感慨:当今中国,正面 临绕不开、躲不过的“惊险一跳”。面对“四大危险”、经受“四大考验 ”,对执政者的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新的“赶考”。对治国理政的方式方法、战略 战术,习近平同志有着系统的把握、深入的思考。从统筹中央和地方、国 内和国际、当前和长远的战略思维,到“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 从坏处准备”的底线思维;从“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的战略定力 ,到“敢于担当,积极有为推进改革攻坚”的改革魄力,有认识论的辨析 ,也有方法论的思考,更有源于实践的总结,为深化改革、完善治理提供 了基本方法和根本遵循。习近平同志引用的古典诗文名句,谈安危、论治 乱、道时机、讲大局、明根本、抓重点,充满了对执政之要的辩证认识 ,体现着对治理大国的深切认识。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之江新语·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习近平同志一向倡导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 宗旨的内在要求,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把这作为为 政之德、为政之道、为政之要。推行八项规定,抓好作风建设,中央领导 率先垂范,因而能上行下效,清风劲吹。在我国历史上,注重修身立德、 为官清廉,是许多思想家倡导的政治主张,也是一些正直的士大夫终身恪 守的为官准则。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引用先秦时期为政以廉的箴言 ,要求领导干部有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广大群众 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但看领导干部怎么说,更看他们怎么做。要在群众中 威信高、影响大,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人格魅力。否 则,“台上他说,台下说他”,说话办事怎么会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 原典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 ■ 释义 孔子这两段话都说明了为政者自身行为端正的重要性。在《论语·颜 渊》中,鲁国大夫季康子向孔子问政,孔子回答:“政者,正也。子帅以 正,孰敢不正?”孔子认为“政”就是端正的意思。你自己带头端正,谁 还敢不端正呢?对于什么是政治,孔子用一个“正”字概括。 关于“正”,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有如下观点:“其身正,不令 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认为,为政者如果自身的行为端正 ,无须下命令,百姓也会按他的意旨去做;如果自身行为不端,即使三令 五申,百姓也不会服从。身正民行,上感下化,才能施不言之教,对百姓 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在评价西汉“飞将军”李广时 ,引用了孔子这句话:“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 以谕大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对“其身正,不令而行”的 最佳诠释。 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 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不可以生事,从小的方面说,是“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朝令夕改 ;从大的方面说,是“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保持制度的稳定。而不可 畏事,则是说,不能因为一些人对我们发展道路的非议和质疑,就缩手缩 脚,甚至按照他们的想法改变我们的观点。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一个国 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 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在根本的问题上,我们 要有主张、有定力。认准了,就要理直气壮、态度鲜明,从我们自己的角 度进行分析,得出我们自己的结论,然后照我们自己的判断行事。在发展 道路、政治制度等根本问题上,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能“任尔东西 南北风”。 ■ 原典 夫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畏事之弊,与生事均。譬如无病 而服药,与有病而不服药,皆可以杀人。夫生事者,无病而服药也。畏事 者,有病而不服药也。乃者阿里骨之请,人人知其不当予,而朝廷予之 ,以求无事,然事之起,乃至于此,不几于有病而不服药乎?今又欲遽纳 夏人之使,则是病未除而药先止,其与几何。 ——北宋苏轼《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 ■ 释义 这是北宋元二年(1087年)九月八日,时任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兼侍 读的苏轼就西羌、西夏事宜写给宋哲宗的奏议。 元二年八月,北宋俘获了与西夏勾结的西藩首领鬼章,槛送汴京。这 是宋朝开国以来首次俘获敌国元凶,百官称贺。苏轼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 ,指出:“安危之机,正在今日。若应之有道,处之有术,则安边息民 ,必自是始。不然,将骄卒惰,以胜为灾,亦不足怪。”他就北宋的边防 政策提出:“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意思是,治理国家既不 可随便制造事端,也不可胆小怕事。苏轼指出,“生事”如无病而服药 ,“畏事”如有病而不服药,它们的害处相同,都会置人于死地,并批评 了北宋政权在处理对外事务上的失策。苏轼意在奉劝朝廷,既要谨慎持重 ,不可无端生事;遇事又不可退缩,要主动作为。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的“底线思维 ”,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治国理政重要方略。在谈到经济工作、新疆工作 时,他数次引用《周易》中这句名言,警示大家要保持忧患意识,看到那 些尚未出现而即将出现的问题,防患未然,从容应对。“底线思维”,往 往体现为一种决策智慧、领导方法。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风险社会 ”,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日益增多。地方债 问题、网络管理问题、价值观问题这样的宏观问题,生育政策调整、食品 安全管理、信访工作改革这样的微观政策,都可能成为敏感的社会风险点 ,稍有疏忽差池,就可能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带来预想不到的系统风险 。在社会治理中增强预见性,保持底线思维,才能做到喜不忘忧、未雨绸 缪,临难有静气,遇事有定力。 ■ 原典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 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殷周至秦汉《周易·系辞下》 ■ 释义 《周易》亦称《易经》,简称《易》,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内容包括 《经》和《传》两部分。《经》萌芽期可能早在殷周之际,作为占卦之用 。《传》是对《经》最早的解说,旧传为孔子所作。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为《易经》否卦九五爻辞。否卦是《易经》 六十四卦中的第十二卦。否(pǐ):闭塞,指天地不交、万物不通。否 卦,卦象为天地不交感而致使万物生养之道不畅通。象征小人道长、君子 道消的黑暗混乱时期,此时君子应静待时机,积蓄力量,不可轻举妄动 ,待条件成熟,一击破局,方能转危为安、否极泰来。《周易·系辞》是 孔子阐释易理的文字。孔子在“系辞”中,引用否卦爻辞说:“君子安而 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意思是,君子在国家安定的时候要 不忘危险,国家存在的时候要不忘败亡,国家大治的时候要不忘变乱。强 调当政者要有忧患意识,对可能威胁国家前途命运的困难和危险时刻保持 警惕。居安思危,永不懈怠,兢兢业业,如此才能安身保国。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 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 ——《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习近平同志多次表示,他很喜欢苏轼的这一句话。历史上有很多类似 教训:唐代开元盛世,玄宗却丧失进取心,骄傲怠惰、沉溺享乐,终致 “安史之乱”;清朝康乾盛世,朝野却扬扬得意于文治武功,奢靡腐化、 放松吏治,转而走向嘉道中落。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组织,生存和 发展最主要的威胁,往往不是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与变故,而恰恰是那些 不易察觉、缓慢积累起来的倦怠与松懈。正因此,习近平同志才不断提醒 各级领导干部,要“智者见于未萌”,深谋远虑、治于未病。经略将来 ,如何做到?也就像习近平同志所说,“对已经看得清的方面,要深入研 判、早做谋划、从容应对;对暂时难以看清的方面,要密切跟踪、未雨绸 缪、灵活应对。” ■ 原典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 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 不吾信。唯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 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者之所能也。 ——北宋苏轼《晁错论》 ■ 释义 《晁错论》是苏轼写的一篇人物评传,评论的是西汉初年景帝时期的 政治改革家晁错削藩这一历史事件,并分析了晁错被杀的根本原因。 上面这段话为《晁错论》的首段,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天下的祸 患,最难以解决的,莫过于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却存在着难以预料的 隐患。这句话暗指汉景帝时期,表面上虽然国泰民安,却潜藏着藩王坐大 、威胁中央的危机。接着,作者围绕“患”字,从“坐”“起”两方面进 行分说。坐观其变却不想办法解决,那么祸乱就会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起而强为之”而不等待时机,那么恐怕天下的人由于习惯了太平安逸 ,就不会相信并支持我们。狃(niǔ):习以为常而不加重视。实际上就 是指晁错削藩动手过快,下手过猛,直接导致“七国之乱”。文章又以 “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与晁错进行对比,提出真正的仁人君子、豪杰之士 应“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的主张,点出了晁错改革失败的真 正原因:由于缺乏坚强的意志和临危不惧的精神,挑起“大难”却又不愿 为天下人抵挡“大难”,只想保全自身,可谓自取其祸。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 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治国理政,什么是根本?习近平同志的回答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 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今天中国走的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 择。无论是跃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是形成覆盖13亿人的世界最大 社保网,实践已经给出了其优越性最好的证明。恰如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 合数次强调的,今天的中国,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 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 ,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 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治国理政,坚定我们的“三个自信”,这就是根 本。根本不动摇,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改革 就能不断推进,发展就能不断前行。 ■ 原典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 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 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 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 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 释义 《贞观政要》是“贞观之治”的翔实记录,记载了唐太宗李世民与身 边大臣的论政对话,对后世颇具启示意义。 在上面这段对话中,唐太宗分析了隋朝灭亡的原因。他对侍臣说,当 年隋朝刚平定京师时,宫中尽是美女、珍玩。但隋炀帝还是不满足,横征 暴敛搜求不止,再加上东征西讨,穷兵黩武,使得百姓不堪忍受,于是导 致了隋朝的灭亡。唐太宗表示要引以为戒,并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之道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他认为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 样,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并提出:“君能清净,百姓何 得不安乐乎?”由此可知,唐太宗的治国方略受到了老子“清净无为 ”“修身治国”思想的影响。正是由于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借鉴 了老子的治国之道,采取了一系列缓解社会矛盾的措施,才开创了政治清 明、社会安定的“贞观之治”。 立德篇 习近平同志对党员干部的“德”,一直高度重视。2004年任浙江省委 书记时,他就在《求是》发表《用权讲官德 交往有原则》一文,指出领 导干部“既要依法用权,又要以德用权,归根到底用权要讲官德”。在系 列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也一再强调政德问题,认为治党治国之要,在 于“筑起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 对于新时期领导干部,什么是“德”?2011年12月在全国组织部长会 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领导干部加强思想政治修养,要善于辨别、正确 处理四组关系——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他还曾将新时期领 导干部“德”的标准,概括为五个修养——理论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 养、纪律修养、作风修养。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政德”的内涵与外延 ,为领导干部确立了思想遵循、行动指南。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廉不言贫,勤不道苦 ”……习近平同志引用的典故,对于官德有大量论述。这些言简意赅、意 蕴深远的话语,从各个侧面回答了“什么是官德”“为何要官德”“怎么 有官德”的问题。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 的插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清,指的是清廉,公正廉洁,两袖清风;慎,指的是慎重,周密考虑 ,谨言慎行;勤,指的是勤勉,勤奋好学,刻苦上进。习近平同志强调领 导干部要正确使用手中权力,必须能够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 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严守党纪国法;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 ,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 高度责任感,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工作尽心尽力、尽职 尽责、忘我奉献,真正做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能否干干净净 干事,是每一位领导干部经常面临的重大考验”,这关系党的形象、关系 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领导干部做到这三个字,根本上说还 是要加强修养、提升境界,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信仰意识、公仆意识、 自省意识、敬畏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 ■ 原典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 ,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 ——南宋吕本中《官箴》 ■ 释义 吕本中(1084—1145年),南宋诗人,历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 其所著《官箴》共三十三条。首条开头云:“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 、曰慎、曰勤。”他认为当官的法则,只有三条,即清廉、谨慎、勤勉。 遵守这三条法则,就可以保住官位,可以远离耻辱,可以得到上司的赏识 ,可以得到下属的拥戴。 关于吕氏《官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故此书多阅历有得 之言,可以见诸实事。书首即揭清、慎、勤三字,以为当官之法,其言千 古不可易。王士祯《古夫于亭杂录》曰:‘上尝御书清、慎、勤三大字 ,刻石赐内外诸臣。案此三字,吕本中《官箴》中语也。’是数百年后 ,尚蒙圣天子采择其说,训示百官,则所言中理可知也。……虽篇帙无多 ,而词简义精,故有官者之龟鉴也。”文中提到的“上”,为康熙皇帝。 另据清代史学家赵翼的《陔馀丛考》记载:“各衙署讼堂多书清、慎、勤 三字作匾额。”说明“清、慎、勤”业已成为清朝通用的“官箴”。故近 代学者梁启超在《新民说》第五节“论公德”中称:“近世官箴最脍炙人 口者三字,曰清、慎、勤。”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动力还来自于有一个较高的工作标准。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 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取法于上,仅得为中 ;取法于中,故为其下。”2008年,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 ,我联系浙江嘉善县。当时,县里的同志对我说,活动期间因为一手抓活 动一手抓日常业务,很多机关工作量大大增加,但工作质量不仅没有因此 下降反而明显提高。我当时就说,归结起来,就是因为工作标准提高了。 这说明,确立什么样的标准,决定着有什么样的成效。党员的党性有没有 标准?干部的作风有没有标准?都是有的。但是,为什么党员、干部的党 性和作风有优劣高下之分呢?区别就在是不是坚持标准、按标准行事。这 些年,针对改进作风,各级发的文件、定的制度还少吗?但为什么“四风 ”仍然在一些地方大行其道呢?原因还是在标准不高、执行不严。 ■ 原典 人有云,非知之难,惟行之不易;行之可勉,惟终实难。是以暴乱之 君,非独明于恶路;圣哲之主,非独见于善途。良由大道远而难遵,邪径 近而易践。小人俯从其易,不得力行其难,故祸败及之;君子劳处其难 ,不能力居其易,故福庆流之。故知祸福无门,惟人所召。欲悔非于既往 ,惟慎祸于将来。当择圣主为师,毋以吾为前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 ;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自非上德,不可效焉。 ——李世民《帝范·崇文第十二》 ■ 释义 《帝范》是唐太宗李世民自撰的一部论述人君之道的政治文献,成书 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他曾经这样告诉太子:“饬躬阐政之道,皆 在其中,朕一旦不讳(不讳:死亡的婉辞),更无所言。”在本书中,唐太 宗对为政者的个人修养、选任和统御下属的学问,乃至经济民生、教育军 事等事务都做出了颇有见地的解答。《帝范》共十二篇,《崇文》为第十 二篇。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意为:以上等作 为准则来效法,只能得到中等的效果;以中等作为准则来效法,因此只能 得到下等的效果。文下张玉龄释译云:“孔子曰:取法于天而则之,斯为 其上。颜、孟取法于孔子而近之,才得其中。后儒取于颜、孟而远之,则 为其下矣。既为其下,何足法乎?为儒者当取法孔子、颜子、孟子,为君 者当取法于尧、舜、文王。”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也有类似 的阐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由此可见,无论立 事还是治学,一定要放宽视野,高定目标,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领导干部从走上岗位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公与私的考验。在习近平 同志看来,“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领导干部手中掌 握着公权力,掌管着公共资源,公私分明、秉公用权,是起码的政治道德 和为政操守。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有正确的是非观、义利 观、权力观、事业观。在此之上,习近平同志给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他强调,领导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 私,只有这样,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我们常说,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历史和人 民为什么选择了我们党?就是因为在9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我们谋求的不 是党的私利,不是党员干部的特殊利益,而是“把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 ,摆在自己的私人利益之上”。这是极其朴素的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手中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更要时刻自省自警:热衷追逐个人利益或小 集团利益,怎能兑现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又如何赢得人民群众的拥 护支持? ■ 原典 仲弓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 舍诸?”便见仲弓与圣人用心之大小。推此义,则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 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北宋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一》 ■ 释义 《二程集》是北宋思想家程颢、程颐兄弟一生传道讲学言论的结集。 二人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故世称“二程”。上面这段话是二程对《论 语·子路》的解释。原文为:“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 ,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 不知,人其舍诸?’”说的是鲁国的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向孔子请教怎 样 管理政事。孔子告诉他:“先责成手下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让他们 各负其责,宽恕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才来任职。”仲弓又问:“怎样发 现并选拔贤才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不知道的贤才 ,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对此,二程作了如下评语:“推此义,则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二程的学说被称作“身心之学”或“心性之学”,主张“有是心,斯 具是形以生”。在他们看来,当政者是否具有公心,关乎国家兴亡。有了 公心,可以使国家兴盛;没有公心,一切从私心出发,会使国家灭亡。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等文中引用 ■ 解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既是进行道德教育和践履的理论体 系,也是提高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根本目的。这在《礼记?大学》中有 非常完整的论述。由内及外,从个体到家庭再到国家、天下,个体道德在 外化过程中不断完善、充实,达到化成天下的境界。换言之,先有修心治 身的道德,后有经世治国的政德。 “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对于一个党来说,要让人民群众心悦诚服 地拥护你、跟你走,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同样,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如果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就不可 能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就不可能做到风清气正。正因如此,习近平同 志历来强调党员干部要注重修身养德,自觉陶冶道德情操,把“做官”与 “做人”统一起来,把“立言”与“立行”统一起来。唯其如此,做人做 事才会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感召力。 ■ 原典 五行,天所以命万物者也,故“初一曰五行”。五事,人所以继天道 而成性者也,故“次二曰敬用五事”。五事,人君所以修其心、治其身者 也,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故“次三曰农用八政”。 ——北宋王安石《洪范传》 ■ 释义 《洪范传》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重要哲学著作。王安石通 过为《尚书?洪范》作传注的形式,阐述了天人不相干、灾异不足畏的思 想。关于治国理政之道,王安石主张“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 下”。意思是,君主要先修心治身,充实德行,而后才能理政治国平天下 。 在中国传统哲学观中,“修齐治平”是一个完整的人格成就路径。《 礼记?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