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马克思主义哲学案例分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案例1:从诺贝尔物理学奖看哲学对科学的影响——以英、德两国为例 4 案例2:一场特殊的赌博 5 案例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价值 6 案例4:有钱建庙无钱建校 8 案例5:“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9 案例6:“作为主体的人死了”?——后现代主义的三大批判 10 案例7:法兰克福学派为什么要批判启蒙精神 12 案例8:文化工业过滤了整个世界 13 案例9:两种哲学:分析的和叙事的 14 案例10:心与气 16 案例11:芝诺悖论 16 案例12:霍金自己推翻自己——黑洞研究新成果对外公布 17 案例13:动物是如何“习得”的 18 案例14:大脑记忆的分子基础 19 案例15:小猴“进化”、灰质与人的聪明程度 20 案例16:信息哲学的诞生 20 案例17:“人机大战”——电脑对人脑说“不”? 22 案例18:列宁对待党纲修改的态度 23 案例19:从维C生产看思想路线 24 案例20:奶农为何“倒奶卖牛”? 25 案例21:出租车司机为何不满意“新规定”? 27 案例22:施氏与孟氏 28 案例23:“一号文件”与农村改革 29 案例24: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29 案例25:“能琴善乐”的巧手 30 案例26:今天的花开时间比一个世纪前早10天 31 案例27:核电站买羊、太阳黑子与树木年轮 32 案例28:盲目的片面的水电开发 32 案例32:“九道门”的追求 34 案例33:古莲开花的奥秘 35 案例34:老鼠吃猫 35 案例35:尾巴的功能 36 案例36:赌饼破家 37 案例37:顽猴不“玩” 37 案例38:两副对联引出一场官司 38 案例39: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9 案例40: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看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39 案例41:王阳明观竹的教训——认识来源于实践 40 案例42:石钟山记 41 案例43:关于热的本质的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42 案例44:抗击“非典” 43 案例45:第谷和法拉第的终生憾事 44 案例46: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 45 案例47: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度 46 案例48:比萨斜塔下的一场较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7 案例49:发现新夸克 48 案例50:相马 49 案例51:从花斑猫头鹰说起 49 案例52: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50 案例53:当代的环境问题 51 案例54:中国人口问题 52 案例55:耕地中毒 54 案例56:天津打造“零污染”工业区 55 案例57:鲁滨逊在荒岛上的活动是社会生产活动吗? 56 案例58:口鼻眼眉的争辩 57 案例59:第二次世界大战缘何而起? 58 案例60:香港回归祖国的前前后后 58 案例61:警钟何时不再敲响?——从厦门远华案到沈阳慕马案 59 案例6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61 案例63:“人民圣殿教”的悲剧 62 案例64:冷战结束后的中美关系 64 案例65:新的意识形态的战争 65 案例66:意识形态领域要反对两种迷信、两种教条主义 67 例67:对新自由主义要作科学分析 68 案例68:“华盛顿共识”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服务于其全球战略的攻击性武器 70 案例69:新自由主义是发展中国家的死亡陷阱 70 案例70:当代西方思潮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精神折射 71 案例71:马克思晚年的新视野 72 案例72:恩格斯的“合力论” 73 案例73:囚徒困境的启示 74 案例74:历史终结于自由民主制度吗? 74 案例75: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 75 案例76: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曲折发展过程 76 案例77:我国成功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78 案例78:萨哈罗夫——人和物理学家 79 案例79:亿万富翁排行榜的启示 80 案例80:陈胜、吴广起义 81 案例81: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清官思想 83 案例82:时代呼唤“知识英雄” 83 案例83:邓小平评价毛泽东 84 案例84:亲人眼里的邓小平 85 案例85:嘉禾“拆迁事件”追踪 86 案例86:安泰和大地母亲 89 案例87: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因公殉职引起群众无限哀思 90 案例88:被吃掉的良心 91 案例89:俄罗斯发现一“狗孩” 92 案例90:从潘晓的一封信说起 93 案例91:从读书的目的看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 94 案例92:“考大学挣大钱”——青少年的理想变了? 95 案例93:“天之骄子”——在“道德法庭”的边缘徘徊 96 案例94:马加爵事件 97 案例95: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变迁轨迹 98 案例96:“输入”和“输出” 100 案例97:徐虎和王启民 101 案例98:美军虐俘事件曝光始末 102 案例99:“地狱”是这样形成的:从美军虐囚看强权与人权 103 案例100:假日经济的哲学透视 105 马克思主义哲学案例分析 案例1:从诺贝尔物理学奖看哲学对科学的影响——以英、德两国为例 1、案例呈现: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正日渐浓厚。然而,我们必须理性地认识到 ,诺贝尔奖绝非只靠金钱就能买到的,它还需要良好的科学传统与适宜的文化氛围。而哲学思维作 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对其科学家有着重大影响。近现代科学史上,英、德两国相应的历史与现实 为我们提供了典型而生动的案例。1700年前后的一个世纪里,英国一直处于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 ,弗兰西斯·培根所倡导的归纳方法由于不断成功而倍受重视,并进而促成英国经验论哲学特色的 形成。这种哲学尊重经验并把经验看作认识的源泉、推理的基础和探究的界限,大胆的猜测和假设 则受到反对。对于在经验论传统中成长起来的英国科学家来说,经验主义色彩渗透每一个角落。他 们更多的是通过感觉而不是通过思维达到科学。他们的想像是具体而形象的,法拉第把力线看作管 状的、具有橡胶制品性能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具体可感的模型是必不可少的,以致大脑一见到模 型便以为理解了那个理论。如果不做出一个东西的机械模型,就感到不满足,从而也不能理解其中 的一切。对经验的过分偏爱,使英国科学家严重缺乏有系统的思维,从而不能提供一个前后连贯的 全貌。由于他们往往以怀疑的态度看待理论,以致在构造抽象观念和阐述一般原理时显得极不适宜 。即便是伟大的理论家牛顿,也曾明确声称自己不作假说。麦克斯韦的工作也未彻底摆脱对模型的 偏爱。由于经验主义传统的影响,致使100年来众多英国获奖者中,只有Dirac一人是因纯理论研究 而获奖,其余获奖者所从事的主要是实验工作,为理论的创立提供事实或为他人的理论预言提供证 据。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的科学观察有力地支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以及英国光谱学家伊文 斯实验支持玻尔原子论都有力地印证了这一点。如果说经验主义在近代科学发展中还是一种十分有 效的思维方式的话,在现代科学中它则显得越来越不能适应了,以理性思维见长的德国科学家自然 地走到了科学发展的最前列。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哲学的民族,它对原则的偏好是其他民族所少有的 ,这自然与康德哲学密不可分。正是在康德的影响下,德国不仅涌现出了以费希特、谢林、黑格尔 为代表的杰出哲学家群体,而且还有以亥姆霍兹、赫兹、普朗克、爱因斯坦为代表的一大批哲人科 学家。对后者来说,科学的哲学背景始终比科学的特殊成果更富有价值和意义。他们都有着早期受 到康德哲学的熏陶的引导,但最终又走出康德的共同心路历程。正是康德哲学的影响,使他们不仅 能超越经验主义,敢于大胆思辨,由此发现经验背后那令人惊奇的秘密,同时也使他们能超越实证 主义,在获得关于事物的真理时,又能获得关于事物终极本质的理论。由此使得他们的成就具有重 大的理论意义和持久而广泛的影响。那么,德国理性主义哲学传统对德国科学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哪些方面呢?我们认为可概括为两点:①坚不可摧的批判精神。这是康德哲学字里行间所散发出的 巨大力量。没有怀疑与批判的精神,就没有科学创新。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德国科学家群体沿 着实证科学的道路,相继揭示了康德关于时间、空间、因果性范畴的先验幻象及其虚构性,这正是 对康德哲学的真正继承与发扬;②本源性思维,即关注事物的根基性问题和最高原理的思维取向。 它是德国人重原则、轻实际利益这一民族特性的具体体现。其本质上就是哲学思维。德国科学家群 体的突出特点之一在于他们都能立足于自然科学的坚实土壤,头顶自然科学的普遍原理。爱因斯坦 曾以“探索性的演绎法”来恰当地概括这一顶天立地的特色。他们都为一个终极的、普遍的物理学原 理而不懈探索,把寻求物理世界的统一性作为终生的伟大目标和前进的动力。英、德两国不同的哲 学传统造就了不同类型的科学家。英国经验主义传统极力把认识从哲学的云端拉到经验观察的实地 ,德国理性主义传统则采取相反的作法——把科学的经验材料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如果说,在英国 理论趋于实验的陪衬品,那么在欧洲大陆,尤其是在德国情况则恰恰相反。因而对于英国物理学家 来说,他们从现象出发,而后看能否用现有的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对于德国物理学家而言,他们从 大胆的假说出发,而后用实验来检验这些假说。这种不同影响既鲜明地体现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上,也直接体现于获奖成果的类别(事实 发现还是理论创新)和层次。统计表明,英国物理学家的获 奖成就中以事实发现占绝对优势,而德国科学家则以重大理论创新为根本特色。关于英、德两国相 关情况的考察告诫我们,当前我国社会现实中怀疑与批判精神的缺失,轻学重“术”的短视行为,缺 乏求真精神和理论思维的实用主义倾向都不利于我国科学的健康发展,急需我们在制度建设和教育 等方面大力加以克服和纠正。只有踏实工作,而不是感情用事,我们未来才真的能拥抱诺贝尔奖。 (摘自许良:《从诺贝尔物理学奖看哲学对科学的影响——来自英、德两国的案例分析》) 2、案例讨论: (1) 英、德两国不同的哲学传统给各自国家的物理学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以上案例说明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意义。 (3)党和政府近来提出了加强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系列举措。结合案例,谈谈你对此的 看法。 3、案例点评: (1)18世纪前后,在经验主义哲学的影响,英国的物理学重实验而轻理论;德国物理学受其理性 主义哲学传统的影响,在理论物理学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2)一般认为,哲学是对各门自然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对自然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当然 ,诚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不能把哲学理论看成是放到任何科学实践中都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科 学从哲学中汲取营养,要经过一个“还原”的过程,将哲学的一般原理与科学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 ,其中最重要的是方法论。 (3)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绝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党和政府近来提出了加强和繁荣哲学社会 科学研究的举措,认为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等方面,地位同等重要。这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社会作用的充分肯定。我们应高度 重视哲学对自然科学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政 治和文化的重要影响。 案例2:一场特殊的赌博 1、案例呈现: 俄国作家契诃夫在其小说《赌彩》中讲述了如下的故事:有一个很富有的年老的银行经理曾与 一位年轻的律师辩论。辩论的主题是无期徒刑人道些还是死刑来得更人道些。经理指出,死刑似乎 显得更为人道,因为犯人不会因长期的囚禁而遭受没完没了的痛苦。而律师却认为,无期徒刑更人 道些,因为生总比死好,活着就是幸福。两人各执己见,争执不下,于是双方都同意运用打赌的方 式来定输赢,以十五年为限。如果十五年过后,律师可以健康的活下来,那么他就算赢家,经理的 财产届时便悉数归于律师;如果律师不能健康的活下来,那么经理便是赢 家。根据协定,年轻的律 师被禁闭在一间全封闭的小屋内,没有任何自由,但可以演奏乐器,可以阅读书籍。 第一年,律师在很烦躁的心情中以演奏乐器打发时日。但是仍然感到很是无聊,生活空虚,精 神贫乏。没有自由的日子实在不容易打发。于是他选择了书籍作为自己的精神伴侣。开始时无书不 读,阅读范围很杂,上自天文,下至地理。 阅读范围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 种种领域。阅读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虽然身陷囹圄,心灵依然可以感受到无限的惬意和自由。 他意识到,真正的自由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人的躯体可以被外在的力量囚禁在有限的空间之 内,但这却不妨碍人们依然享受精神的自由、思想的自由。随着时间的慢慢流失,他的阅读范围在 发生着巨大的质的变化,即他在最后的几年中所阅读的全是关于哲学和神学的书籍。至此,他已经 充分地认识到,哲学和神学是可以把几乎所有的学科联系起来的学问。只有在关于哲学和神学书籍 的阅读和理解中,人才有可能达到最崇高的思想或精神境界,达到一种最为自由的境地。于是他的 由于缺乏运动和营养的衰弱、瘦削、苍白的脸上逐渐地露出了安详、平和、悠然的神色,大有释迦 牟尼当年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神采。他意识到,他打赌赢后应该得到的经理的那份财产对于他已 经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他也意识到为了防止经理因财产的丧失而失去理智后作出越轨的行为,拯救 经理的灵魂使他免于犯罪,对于他本人而言也是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于是,趁经理不注意的时候 ,他从窗口爬了出来,体面地结束了这场打赌。(参见胡军:《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5-6页) 2、案例讨论: (1)结合案例,说明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2)在小说中,契诃夫将哲学和宗教神学相提并论。试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3、案例点评: (1)哲学同各门具体科学之间存在着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抽象和具体的关系,同时,各门 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材料,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2)哲学和宗教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都具有远离社会的物质经济基础的特点,都是世界观,都可以 对人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但是,两者又存在着以下方面的重大差别:其一。理论 形态不同。哲学是运用概念、范畴,按照一定的逻辑原则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理性是其重要特征 ;宗教是人对支配自身日常生活的外在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一 种幻想的反映,迷信是其重要特 征。其二。社会作用不同。哲学能够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帮助人们摆脱无知,获得真 理,在对人生的终极关怀中帮助人 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宗教的社会作用是复杂的,它在 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教化社会、提供终极关怀的作用,但是,在阶级社会里它是统治阶级维系自身利 益 的工具、麻痹被剥削阶级的“精神鸦片”。 案例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价值 1、 案例呈现: 下面是某高校几个学生午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议论。 学生甲:该睡午睡了,不然的话,下午上“马哲”又会昏昏欲睡。 学生乙:也是的。你说“马哲”有什么值得学的,讲的都是老掉牙的东西。 学生丙:唉,如果不是想得到那3个学分,我才不愿意学呢。如果不是下午有“马哲”,我可以去 做家教,挣点小钱。 学生甲:那你索性啥课都不上,做全职家教得了。说实话,学点哲学,对于提高我们的思维水 平还是有帮助的。听我们学院的××院士说,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们将来搞科学研究也有帮 助。 学生乙:不一定吧。西方的许多科学家都没有学、也不相信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取得了重大的 研究成果,有的还得了诺贝尔奖呢。 学生甲:…… 2、案例讨论: (1)不了解、不相信甚至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为什么在实践中也能取得成功? (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对于现在的大学生而言,到底有什么用? 3、案例点评: (1)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映的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虽然没有得到完整的揭示,但是以往 的人们对它们的某些因素和成分早就有所认识,并集中体现在一些先进哲学的合理成分中。中外哲 学史上丰富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秀成果就是代表。这些成果在一定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世 界本来面貌的。以这些哲学思想为指导的实践理所当然地也会得到一定的成功。 不了解、不相信甚至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他们在实践中也能得到成功的原因与马克思主 义哲学产生以前的人们的情况实质上一样。以科学家为例。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然科学家除了像郎之 万、约里奥·居里、贝尔纳这样的马克思主义者之外,大多数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是事实。他们大 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被列宁称为自发的唯物主义者的科学家。他们坚定地相信物质世界的 客观存在,相信物质世界规律的客观性,相信科学规律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反映和描述,并认为这 是科学研究的无可置疑的前提。他们的这种信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致的。爱因斯坦就是其中之 一。另一类是信奉唯心主义哲学或信奉宗教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之所以也能取得重大的科学成就 ,是因为他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实际上与他们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或宗教信仰是分离的。他们既然要 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就不能不承认它的客观实在性(哪怕是作为一种“假定”、“预设”或“承 诺”)。 他们中间有些人尽管可以宣称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感觉与感觉的联系”,科学规律是人的“自由创造 ”,但他们在实验室里还是在研究客观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并求得实验的验证,他们也决不能在研究 的结论上“自由”地“创造”出任何一点经不起检验的定理和公式,决不能编造出一个不符合客观实际 的数据。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实际上是按实事求是的原则办事,是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道理办 事的。 尽管不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可以在实践中取得成功,但这种成功所经历的弯路要多得多,付 出的代价要高得多,遇到的风险要大得多。而当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上也按错误的世界 观办事的时候,他所得到的就只能是失败。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科学的世界观已经产生之后而不 知道学习它,运用它,那就如同在有了最先迸的武器之后还去用陈旧的武器一样不明智了。(见陶德 麟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修订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31页) (2)价值是客体的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其实质就在于客体的属性与主体的需要相一致 、相符合或相接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价值即该课程对于青年学生的需要满足,它同时取决 于课程本身的性质、地位和学习者的需要。具体来说,依据实现的难易程度、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 动机和需要层次,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价值相对区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最直接的实用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是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学生必须 学习并考试合格才可以取得毕业所要求的3学分。如果说学习这门课可以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的话 ,这种需要则是最基本的需要。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学习这门课程,开始时主要是冲着毕业必 须的3学分来的。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这一点。 第二个层次,现实的可能的实用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硕士研究 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课 的主要内容之一,学习并掌握其基本内容,对于几年之后的考研具有切实的帮助。许多学生对于马 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学习动机和需要,是与其今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学好这门课程可以增加 他们在考研中的竞争实力。这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具有很大现实性的可能价值。 第三个层次,认识论和方法论价值,即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能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和认识 能力,尤其是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日后的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大凡对科学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都很重视哲学的学习。科学巨匠爱因斯坦 从学生时代起就酷爱哲学,他在瑞士的伯尔尼曾和其他 人一起组织了一个名为“奥林匹亚科学院”的哲学小组,研讨哲学问题。爱因斯坦在晚年还表示他永 远热爱这个“科学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国著名哲学家钱学森说:“从我个人的经历中,我 的确深有体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确实是一件宝贝,是一件锐利的武 器,……如若丢弃这件宝贝不用 ,实在是太傻瓜了。”(光明日报1985年5月17日) 第四个层次的价值,思想教育价值。从根本上说就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核心价值和最高层次的价值。“爱智”的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式,是理 解和协调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理论,它不是回答和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小智慧”,而是关于人类生 存发展和安身立命的“大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映的是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是闪烁着真理之光 的大智慧。青年学生正处在求知识、增才干、长智慧的关键时期,渴望了解世界的本质、理解人生 的意义、锻造自身的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 案例4:有钱建庙无钱建校 1、案例呈现: 海南省屯昌县城郊有个大洞村。村前面50米之内有4座庙宇祠堂,一座比一座新。其中最新的是 今年初刚建好的东水公庙。与新庙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周围破旧的农村、穷困的农民,还有正在危 旧的校舍读书的小学生。 “东水公庙”内最引人注目的,是用大理石雕刻的“芳名录”,专门表彰捐献建庙的“功臣”。一批党 政官员的名字竟然十分醒目地排在最前面,连学历、官衔、职称都写得明明白白,大有炫耀当代、 流芳百世之意。 记者依次看了4个庙宇祠堂:一座是保佑学子中举成名的文昌帝君庙,两座分别是周、何家的祖 祠;而新建成的东水公庙则供着“东水岗主元皇大帝”。东水公庙大厅的两面墙壁上的“芳名录”上刻 满了名字,其中捐款600元 以上的39人都是头面人物,如:郑兴美,正处级干部,担任过屯昌县副 县长、海口市工业局副局长等职,捐款3500元;郑贤明,武警边防大队助理,上尉,捐款2000元; 陈万成,海口国税局龙华分局副科长,捐款1500元;胡绍清,副处级,屯昌县纪委副书记,捐款 1000元;黄日升,正科级,屯昌县工商联主席,捐款1000元…… 捐款总共11万多元,建成后还剩余 7000多 元。 庙前还新建一口很大的井,旁边写着“农村引水工程——国债项目”。有钱建庙,却用国债打井 ,难道神灵也要扶贫?更荒唐的是,该村的大洞小学教室和学生宿舍是危房,每逢下雨天,学校只 能放假。 记者了解到,类似大洞村大建庙宇祠堂现象,近年在海南省愈演愈烈。许多乡村还相互攀比 ,耗费巨资为供奉、祭祀先祖修建的“公庙”,一座比一座高档气派。 海南省农民人均收入至今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对当地党政领导放任自流,甚至带头捐款筹 建庙祠等现象,广大农民极为不满。群众强烈呼吁:党政领导干部要求真务实,积极引导农民破除 封建迷信,捐钱捐物多搞公益事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004年7月26日,楚天都市报) 2、案例讨论: (1)“有钱建庙无钱建校”现象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公众科学素养与经济增长不同步? 3、案例点评: (1) 这一现象说明科学世界观的建立不是自发的,必须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教育。农村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把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无神论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反对封建迷信,以科学的世 界观占领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同时,要提高基层党政领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自觉性,用科学的 理论武装基层领导干部。 (2)科学素养是指“对科学知识、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 基本的了解程度”。中国科协5月19日发布“2003年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表明2003年我国公众 的科学素养达到1.98%,也就是万人中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才198人。 我国经济每年以将近 9%的速度增长,而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相对滞后。两者不协调原因有二。其一,农村拖了后腿。调 查显示,城市居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为4.1%,农村居民为0.7%。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社会事业落 后,许多农民没有接受起码的教育。其二,公民迷信程度相当严重。调查显示,现在仍有高达 26.6%的人相信“相面”;22.3%的 人相信“周公解梦”,20.4%的人相信“求签”;14.7%的 人相信“星座 预测”……其中,真正迷信者占13.3%。迷信越多说明对科学知识所知不多。 科学素养和意识的发展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与经济增长不同步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经济增长尽管为科学素养的提高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技术条件,但如果不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加强 科学的普及与教育,就不会有科学素养与经济增长的同步发展,经济增长也将失去精神动力和技术 支持。 案例5:“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1、案例呈现: 不止一次,不止一人这样问我:能不能用一句话来回答,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这也许 是每个想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最想知道的问题,但也许是每个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最难于 回答的问题。如果非要回答不可的话,是否可以这样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姓“西”又姓“马”! 当然,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准确性来说,这样回答显然是不够的。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 问题,我们需要回到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俄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但中西欧革命却 遭到了失败。卢卡奇、柯尔施等人在总结革命失败原因,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认为革命失败原 因就在于无产阶级之阶级意识的丧失,而这又是第二国际庸俗经济决定论所导致的;同时,这也证 明俄国革命道路在中西欧是行不通的。到1923年,卢卡奇、柯尔施就分别著书,试图把马克思主义 解释成为一种人道主义,并强调马克思思想与黑格尔思想的连续性。这样,就与第二国际的科学主 义解释、第三国际的列宁主义解释根本不同,于是遭到了他们的猛烈批判。卢卡奇被迫作自我批评 ,并宣布收回自己的观点;但柯尔施拒不作自我批评,反而于1930年发表文章进行反批判。在这里 ,他第一次提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并强调它与正统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与列宁主义的对立。但 是,这个概念在当时并没有引起注意。后来到了1955年, 法国梅洛—庞蒂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 征进行了概括,并首次把卢卡奇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历史和阶级意识》称为西方马克 思主义“圣经”。此后,这个概念才引起了较大反响。 尽管卢卡奇极力否认自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甚至否认这个思潮的存在,但20世纪70年 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当然,在流传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理 解,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用法: (1)纯 地域性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西方国家独立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又包括西方国家共产党的理论。 (2)在地域性概念前提下,强调特定思想内涵,突出它与列宁主义的对立: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 向列宁主义政治体系挑战的哲学理论体系。 (3)在地域性概念前提下,强调主题转换: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政治经济问题转向文化与意识形态 问题,认为它既包括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又包括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 (4)非地域性的意识形态概念:凡是超越第二国际科学社会主义、第三国际列宁主义、第四国际 托洛斯基主义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论它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可以称之为西方马克思主义。 2、案例讨论: 为什么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会有如此多的理解? 3、案例点评: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本身寻找原因。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长达80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时期,在不同时代针对不同问题出现了思 想倾向和侧重点各不相同的许多流派。 第一、20世纪20—30年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卢卡奇等人在寻找革命失败原因、探 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于列宁主义的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这时,西方马克思主义只 是国际共运内部的一种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观点,还没成为独立的社会思潮。 第二、20世纪30—60年代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鼎盛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法兰克福学派 、存在主义马克思 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 等流派。他们重点寻找《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哲学家的马克思”;分析法西斯主义兴起 的心理根源;反思启蒙精神、工具理性、科学技术、大众文化,致力于发达工业文明批判; 构筑批 判理论的哲学基础,并用各种西方社会思潮解释、补充、重建马克思主义。这时,西方马克思主义 从国际共运内部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观点,逐步演化成为具有国际性影响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与非 马克思主义结合的社会思潮。 第三、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进入了转向时期。这时,西方马克思主义向多元化 发展,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出现 了分化,并出现了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等。他们重点探讨科学 技术的社会效应、生态危机等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由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转向了非马克思主义。 90年代初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主题又从哲学、文化问题转向政治、经济等现实问题;研 究重心从对资本主义批判转向研究市场社会主义;前苏联东欧正统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与西 方马克思主义合流。 总之,西方马克思主义侧重点和思想观点是不同的,它们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体系;不仅不 同流派的思想家之间缺乏真正交流,甚至同一学派的思想家之间也发生着争论。尽管西方马克思主 义思想倾向不同、观点各异,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特征,例如:非正统性、现代化;开放性、多元 化;超然性、学院化;多变性、片面化;地域性、西方化。不过,这些只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 征的主要方面,还不能包括其全部。 在描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演变、主要流派之后,我们是否可以尝试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作 一番解释?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20世纪历史文化背景下,共产党党内外一批知 识分子植根于时代变化并以西方哲学视野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和分析社会现实的产物。他们对马克 思主义的解释,既不同于第二国际又区别于第三国际;他们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态度,既不同 于资产阶级思想家又区别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因此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既有地域性限制——产生于 并发展于西方;又有特定思想内涵——与正统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不同;既以马克思主义者 自居,又批判马克思主义,宣扬马克思主义开放性、多元化,主张用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来解释、补 充、重建马克思 主义,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既批判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又批判现实社会主 义。从总体上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具有国际性影响的西方社会思潮之一,又是一种具有非 马克思主义倾向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 案例6:“作为主体的人死了”?——后现代主义的三大批判 1、案例呈现: 后现代主义的崛起是近二、三十年西方哲学中最重要的动向之一。它对启蒙运动以来人类所走 过的道路表示怀疑,认为科学技术发展造就的巨大物质财富和理性主义统治带来的社会现代化,反 而扼杀了人的自由精神和创造力。与启蒙运动的对立也就是与现代主义的对立。如果说,现代主义 最有代表性的口号是尼采说的“上帝死了”,那么后现代主义最有代表性的口号就是福柯说的“作为主 体的人死了”。后现代主义认为,人在挣脱了神学桎梏、自立为主人之后,又落入出于人自身异化力 量的理性极权的罗网。以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反叛为旗帜,后现代主义把由启蒙运动推向历史前台 的作为主体的人作为自己的批判重点。批判人也就是批判现代西方人的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归 结起来,就是启蒙运动以来在西方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三大主义:认识论中的表象主义,真理观 上的基础主义,历史观上的普遍主义。 表象主义的本质是“认识论主义”。认识论的发展是启蒙运动最大的成果,当人要做自然的主人 时,哲学认识论的任务就是为全部自然科学提供合法性。笛卡尔、洛克、康德都提出过相关的论证 ,各种现代哲学思潮也都承袭了这种哲学认识论。以表象主义的观点来看,外部世界的本质是能够 在人的心灵中得到反映和再现的,认识论中人的表象(representation)功能也就成了一切科学知识的根 本。启蒙运动在张扬科学和真理的同时,也用认识论的目的和方法覆盖了人类的全部生活,要求人 们用理性的、知识的、理论的眼光 去看待一切,知、情、意三个领域萎缩成单一的认知领域,人们 丰富多彩的情感、意志生活不见了,人性被扭曲了。后现代主义者们反对这种“认识论单边主义 ”,要求恢复生活世界的本来面貌。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包含着人的实践、工作和生存活动的“此在 ”,是优先于知识和真理的。曼海姆强调指出,思想不过是社会存在的“函数”,是不同的社会存在决 定着人们的不同认识。 基础主义指的是将绝对化的真理作为人生的价值基础,以追求永恒真理为最终理想。利奥塔说 ,后现代主义就是“对元叙事的不信任”。所谓元叙事,指的是启蒙运动所奠定的关于“永恒真理”和 “人类解放”的信念,认为表述永恒真 理的话语在一切话语中占有基础的、优先的、统治的地位,并 进一步以真理的独尊地位要求思想的统一和认识的一致性。这些都被后现代主义视为真理的“霸权主 义”而加以批判。后现代主义者们极力反对强势真理对弱势话语和非主流话语的压迫,要求承认“差 别”的地位,主张多元论。利奥塔批评“真理的白色恐怖”,罗蒂声言“大写的真理应该死亡,小写的 真理可以继续存在”,福柯则把真理等同于权力,认为人们表面上服从的是真理,实质上服从的是权 力。他通过“考古学”和 “系谱学”展示了人类的另一种历史,即精神病史、监狱史、性史,他要让这 些被压抑的声音说话,其目的在于颠覆绝对真理和主流话语的“霸权”。 普遍主义指的是历史观上的趋同倾向和终极意义。在进化论的启示下, 将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 线性的进步过程,而且通向的是一个共同的终极理想目标,这就是普遍主义在历史观上的体现。坚 信全人类的解放,这个启蒙运动以来的进化历史观也是得到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扬的。但是在当 代,有些人以全球化、现代化的名义把人类解放的理想解释为,全世界所有的民族最终都会接受同 样的价值观、信仰、目标和理想,甚至会接受同样的制度、方法、途径和实践;而且,这种全人类 趋向同一的道路,就是启蒙运动以来西方人所走过的现代化之路,所以西方国家的社会发展模式具 有普遍意义。显然,普遍主义的要害是“西方中心主义”,它把一切非西方文明都视为“原始的”、“野 蛮的”,要求它们接受西方文明的 “启蒙”。这种文化高压政策遭到世界各民族的反抗,也使人们开始 反思启蒙运动和西方文明的局限性。后现代主义对普遍主义和西方中心论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尖锐的 批判。 2、案例讨论: (1)作为主体的人真的死了吗? (2)如何评价后现代主义的三大批判? 3、案例点评: 后现代主义的上述批判是有积极意义的,它向人的理性和主体性发出的诘难,不仅深化了精神 的自我反思,更是精神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拷问。当我们回顾中国现代史时,也会惊奇地发现“三大 主义”的影子:泛意识形态化、泛政治化所导致的社会生活的单面化,“一句顶一万句”的口号对独立 思考精神的扼杀,哲学一科独尊以至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都成了“伪科学”,以及把全 盘西化当成现代化的目标,等等。我们能够感受到后现代主义批判的敏锐和痛切,然而,我们又只 能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后现代主义的思考;对于他们的主张我们更多地是要发出质疑:关于人的神话 终结之后,作为主体的人消解之后,没有了权威,没有了评价的尺度,哲学还能存在吗?甚至,生 活的意义还能存在吗?无主体、无中心、无坐标系的结果,使后现代主义者的观点甚至他们本人的 存在都成了问题。这些虚无论、独断论也受到了来自西方思想家的批评。我们相信,人类的理性存 在、意义追求和价值归宿,同人的生活世界本身一样,是不会消解的。 案例7:法兰克福学派为什么要批判启蒙精神 1、案例呈现: 众所周知,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之中影响最大的学派,其代表人物有德国著名哲学 家、社会学家霍克海默(1895—1973),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美 学家阿多尔诺(1903— 1969),德裔美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政治理论家马尔库塞(1898—1979),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 学家哈贝马斯(1929— )等人。法兰克福学派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提出的 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以批判与重建为主题,以启蒙精神、工具理性、科学技术、大众 文化、工业文明批判为核心,以非压抑性文明和交往合理性重建为目标,对启蒙精神的批判贯穿其 中。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批判启蒙精神? 这得回到20世纪30—40年代,那时法西斯主义的猖獗,反 犹主义的暴行,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蔓延,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所有这些都使他们感 到不解:为什么在科学技术进步、工业文明发展似乎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在理性之光普照世界大地 的时候,人类没有进入真正的人性完善状态,反而深深地陷入了野蛮状态?实际上,他们并不完全 否定启蒙精神,也不否定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只是对工业文明畸形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而震惊 ,于是对启蒙精神、科学技术进行了反思,批判了启蒙精神的膨胀和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2、案例讨论: (1)什么是启蒙精神? (2)启蒙精神所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3)法兰克福批判启蒙精神的缘由与特点是什么? 3、案例点评: 所谓启蒙精神,霍克海默、阿多尔诺认为,并非专指近代西方文明所推崇的那种理性精神,而 是泛指把人类从恐惧、迷信中解放出来并确立其主权的进步观念,换言之,启蒙的根本目标就是要 使人类摆脱恐惧,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 他们指出,启蒙精神的主旨在培根“知识就是力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 现。但它最早可以追溯到 古希腊神话中。在一定意义上说,神话就已经是启蒙,这是因为神话中已经蕴含着启蒙的因素。但 是后来,启蒙精神在发展过程中又创造了理性神话,即启蒙又退化为神话。 不仅如此,启蒙精神膨胀还导致了极权主义统治。 因此说,文明进步必然伴随着退步,文明的历史就是绝望的历史,一部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野 蛮史,这是因为启蒙精神就不仅包含着从神话到科学、从野蛮到文明的过程,而且包含着由文明再 次进入野蛮的过程,这就是启蒙辩证法。所谓启蒙辩证法,也就是启蒙精神由于自身逻辑而转向了 反面:启蒙退化为神话,文明倒退为野蛮,自由走向了奴役。这说明,启蒙精神走向了自我毁灭。 实际上,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对启蒙精神的批判,归结起来就是对启蒙理性的批判,因为所谓 启蒙精神,就是以征服、支配自然为出发点,以科学知识万能、技术理性至上为特征,以人类中心 主义为核心,以社会历史进步为目标的工业文明主导文化精神,其核心就是强调工具理性即技术理 性。 他们认为,启蒙理性具有历史进步性,因为推动了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的发展;但是,它也造 就了技术理性的神话,导致了工具理性的霸权,从而使人文理性遭到了贬抑。他们指出,通过启蒙 ,工具理性得到了张扬,并由此创造了工业文明,赢得了人对自然的胜利;然而工业文明的发展却 是以人的异化为代价的,这不仅表现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尖锐对立,而且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关系 的恶化。在 这里,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本身出现了极度异化。所以说,彻底的社会 化就是彻底的异化。这就是说,工具理性的膨胀,不仅造就了毁灭自然的力 量,也造就了控制人的 力量,它足以使人类毁灭。因此,启蒙理性作为工具理性实际上以非理性而告终。 马尔库塞强调,尽管西方文明中的技术合理性具有两重性,但在发达工业文明中,技术合理性 已经成为政治合理性,技术逻各斯已经成为奴役逻各斯。这样,科学技术就变成了一种统治工具 ,所以说技术理性本质上是统治理性,它的目的就是维护现存社会制度。事实上,技术理性已经成 为对人实行全面奴役和统治的基础,它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已经渗透到私人领域。 这样一来,技术理性就成为社会控制新形式,这是因为它不仅显示出政治的特点,而且已经成 为统治的更好载体,并创造了一个真正极权主义世界,使人与自然、心与身为维护这个世界而处于 长期动员状态。因此,对发达工业文明来说,科学技术具有明确的政治意向,起着意识形态的作用 ,遏制了社会质变。 法兰克福学派对工具理性的批判,突出表现在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这个思想上。早在20世纪 30年代,霍克海默就 不仅把科学看作是生产力,而且明确提出科学就是意识形态的观点,并从否定 性方面阐述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20世纪60年代,马尔库塞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作为意 识形态的政治化倾向,以及它作为社会控制新形式的消极作用,并明确提出技术合理性即统治合理 性、技术的解放力量已经变成了自由枷锁观点。 哈贝马斯认为,马尔库塞等人对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批判基本上是重复了马克思的观点,他们的 唯一贡献就是提出了“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这个论点。不过,他们并不明白,并非在任何社会中科 学技术都是意识形态。实际上,只有到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才成为第一生产力,并且 成为意识形态的新形式。 他指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经济问题就变成了政治问题 ;同时,由于科学技术成为隐形意识形态,政治问题就变成了技术问题。这样,在社会制度结构在 重新政治化的同时,也就要求对大众实行非政 治化。然而,技术问题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政 治问题涉及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那么,把政治问题变为技术问题的目的,就是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 在人与自然关 系而不管人与人关系。这样,科学技术作为隐形意识形态,就为统治合法性提供了基 础。 总起来说,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对启蒙精神、工具理性、科学技术的批判具有情绪性和片面性 ,这是一种带有浓厚悲观主义色彩的浪漫主义文化批判,但是,这种批判是发人深省的,它实际上 是对科学技术异化的批判,这对于克服技术理性的膨胀、重建人文理性,以及反思工业文明,重建 人类未来文明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案例8:文化工业过滤了整个世界 1、案例呈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从生活方式到价值观念又一次经历了“欧风美雨”的洗礼,最近几 年 来,人们又惊呼于“韩流”的快速蔓延和广 泛传播。所有这些,从直接层面上说,都依赖于电影电视 、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大众传媒,正是它们在加速和扩大着外来大众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 实际上,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在西方国家就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与人们 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普遍文化现象,对人们发生了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对于大众文化,不同学派理论家有不同的评判,但总起来说,以批判态度研究大众文化的路径 占主导地位,例如法兰克福学派。当然,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对大众文化的态度也是不同的:本雅 明对大众文化基本上持肯定态度,他对电影技术给予了乐观主义的评价,为大众文化唱了一曲浪漫 主义赞歌;与之相反,阿多尔诺对大众文化几乎完全否定,表现出强烈的文化精英主义倾向和浓厚 的文化悲观 主义色彩;而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则既批判大众文化的消极性,又承认大众文化的 积极作用。在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之中,阿多尔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最具有代表性,他指出,必须 用文化工业取代大众文化这个概念,并最大限度地将它们区别开来,这是因为文化工业并不是真正 服务于大众的,而是为了大众消费而刻意炮制出来的。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上是相似的,或者 至少是互相适应的,以便使它们自己构成一个几乎没有差别的系统。也就是说,无论从微观上还是 宏观上看,文化工业都表现出齐一性,文化工业的风格就是程式化,即所有文化工业产品都只有一 个风格——无风格。结果,文化变成了归类活动。因此,文化工业实际上就成为一种“反文化”。文 化工业之所以成为可能,这一是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二是由于经济的和行政的集中化。由于 文化工业生产的技术化、标准化、产业化,使得文化工业生产过程不断重复、文化工业产品整齐划 一成为文化工业的一个关键特征。 在阿多尔诺看来,文化工业过滤了整个世界。由于文化工业的技术化、 标准化、产业化、商品 化,导致了文化工业的齐一性、重复性、虚假性、欺骗性、操纵性、强制性,最终导致了文化工业 的肆虐,整个世界都要通过文化工业的过滤。这样一来,文化工业就不仅调节了公众生活,而且控 制了私人生活;不仅灌输了思想,而且还渗透进了人的心理结构。于是,尽管文化工业可以对资本 主义制度发泄愤怒,但却不能从根本上威胁资本主义制度,相反,它还为现存社会秩序辩护。 2、案例讨论: (1)什么是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 (2)如何看待法兰克福对文化工业的批判? 3、案例点评: 对于文化工业或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霍克海默和马尔库塞也有过类似的论述。在法兰克福学 派理论家看来,文化工业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借助于大众传媒而广泛流传于大众之中、并服务于 大众的通俗文化,而是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工业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 ;它是以市民大众为消费对象,它把艺术、商业、政治、宗教、哲学等融合在一起,在闲暇里操控 人的思想和情感,压抑人的个性,消除人的反叛意识,维护和巩固现存社会秩序。因而,文化工业 具有极权主义性质,起着意识形态作用。 尽管阿多尔诺等人对文化工业或大众文化的批判和否定,有片面和偏激之嫌;但他们关于大众 文化内涵、特征、功能的揭示,确实反映了发达工业文化的消极方面。因此说,法兰克福学派关于 大众文化的研究、分析和批判,是对当代西方文化价值危机深刻反思的产物。这种反思是发人深省 的,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资本主义文化的认识,而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建设也具有 借鉴和启发意义;同时,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当代文化研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案例9:两种哲学:分析的和叙事的 1、案例呈现: 理查德·罗蒂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国学者,但在他的身上却表现出一种远离美国主流哲学的独 特气质,为美国的哲学传统注入了新的思想活力。他的哲学是一种道德宽容的审视,在沟通中营造 出一种开放、民主的文化氛围。最近,罗蒂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发表了题为《分析的哲学与叙事的 哲学》的演讲,其中对“分析的”和“叙事的”两种哲学的论述,再次表现出他本人所具有的创造性气 质以及其哲学的轻松风格,为听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罗蒂首先提到,分析哲学与非分析哲学(有时也被称作大陆哲学)的分裂集中体现于两类哲学家之 间:一类哲学家赞同弗兰克·拉姆齐,把伯特兰·罗素的描述词理论视为哲学的典范,认为一个人 可以对思想史不很了解但却能做出一流哲学;另一类哲学家则认为,罗素所做的一切,都无法在重 要性方面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抑或与海德格尔的《论人道主义》相提并论。在他们看来,当 哲学以一种生动的叙事形式出现时,它就达到了最佳状态。罗蒂首先提出,以罗素的描述词理论为 基础、经由哥特洛布·弗雷格发展形成的符号逻辑,至今仍被大多数英美哲学家视为具备哲学资格 的必要因素。然而,许多大陆哲学家却把这种知识视为可选择的。 由此,他指出,分析哲学家与非分析哲学家的一个明显不同,就是以罗素、弗雷格为代表的分 析哲学家,想要通过找到当下直觉中的明确关系,清楚地把握事物,无论你是否认为他们的难题有 趣,至少你知道他们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什么;然而,以黑格尔、海德格尔为代表的非分析哲学家 ,对与常识或日常语言建立联系并不关心,他们要告诉你的是精神的本质或存在的意义,他们希望 能够改变的,不仅是你的直觉,还包括关于你自己是谁的感觉,以及你认为要思考的最重要的东西 的看法。因此,在阅读黑格尔或海德格尔的著作时,如果采用分析哲学家的方法,就根本不可能进 行下去。只有暂时搁置这一怀疑,进入到他们所叙述故事的回转中,实现一种自我形象的转变,你 才会感到被给予了一种全新的充满希望的方式,以言说最使你感兴趣的事物。 2、案例讨论: (1)什么是分析哲学? (2)什么是叙事哲学? (3)如何评价罗蒂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观? 3、案例点评: 在分析哲学家看来,非分析哲学家的语汇总是含糊不清而需要澄清意义的;而在非分析哲学家 看来,只有他们所关注的人的存在、精神或意识的本质等等,才是重大的议题,而分析哲学家所做 的仅仅是些吹毛求疵的工作。分析哲学家有时把非分析哲学家描述为“不是真正在做哲学”的人,而 非分析哲学家则把分析哲学家说成是一旦迈出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就会感到不安全的胆小鬼。这种 相互的贬讽已经持续了将近五十年。 在谈及把弗雷格、罗素、黑格尔、海德格尔放在一起讨论具有何种意义时,罗蒂认为,这四位 思想家被有效地聚集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在试图回答柏拉图首先明确提出的一个问题,即:是什 么使人类成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存在物?尼采给出了与柏拉图完全不同的答案,他嘲笑柏拉图 对于表象和实在的区分——一种为大多数分析哲学家视为理所当然的区分,并要求我们“通过艺术的 视角来看待科学,通过生活来看待艺术”。大多数认真对待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的当代哲学家,都与尼 采一样,对于表象和实在的区分的效用提出质疑。他们常常用过去与现在的区分——一种“世界精神 ”进程的前期与后期的区分来取代它。那些以这种方式阅读黑格尔著作的人,在继续阅读海德格尔时 ,会把海德格尔视为第一个在关于是什么使我们特殊方面,调解柏拉图和尼采意见之间冲突的思想 家。这样读下去,海德格尔后期著作则讲述了一个西方思想家如何以希望获得自我知识为始、希望 实现自我创造为终的故事。 叙事哲学是一种变革中的哲学,它通过故事叙述使读者的自我形象发生转变,这个叙事过程则 是以新的语汇和使用方式来取代旧的语汇和使用方式。而分析哲学试图揭示思想或语言的结构,他 们认为只要澄清了语言使用方面的含糊不清,就能使思想精确而明晰,以此消除哲学上的各种难题 。罗蒂认为:分析哲学家的这种努力似乎是徒劳的,必须放弃在语言与实在的关系上的那种一劳永 逸的观点。 至此可以明显地看出,罗蒂倾向于叙事的哲学而非分析的哲学,倾向于赞同那些具有历史主义 态度的哲学家。正如罗蒂在演讲中所说,哲学家应该担当起黑格尔称之为“在思想中把握我们的时代 ”的任务,从根本上说,就是使人类自我描述的方式不断改变和完善。在罗蒂看来,叙事的哲学将带 来一场社会规范的深刻变革,将会使人们放弃那种把对于心灵或语言的认识视为一劳永逸的看法。 正如他所说,以上谈到的对于思考而言什么才是重要的观点的区分,说明了为什么他也将“叙事的哲 学”称作“解释的哲学”的原因,“解释的”一词象征着一种兴趣的转变,从什么才是一劳永逸的转变成 什么是只有被不断解释和不断语境化的。当然,罗蒂并不否认分析哲学所实现的自我形象的改变的 功绩,早期的分析哲学作为一种运动已经走向消亡,当代分析哲学家已经不再使用弗雷格和罗素等 分析哲学家使用的方法。蒯因和塞拉斯对分析哲学的反叛也表明,分析哲学的自我形象正处于变革 之中,这为分析哲学和叙事哲学之间的互动与对话提供了契机。 罗蒂明确反对哲学在文化中的传统的基础性地位,主张以一种非哲学的方式来谈论哲学。这都 表明,罗蒂的哲学风格正以一种对于哲学新语境的启蒙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分析的”与“叙事的 ”哲学之间的分歧在历史主义的意义上是会被消除的。在罗蒂的演讲中可以看出,分析哲学与非分析 哲学之间以往明显的对立局面已被新一轮的积极对话所打破,传统的那种超验的、客观的、论证的 、封闭自足的哲学正在被一种自由的、开放的、平等的、充满情趣的哲学对话所取代。 案例10:心与气 1、案例呈现: (1)[宋] 陆九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万世之前 ,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 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象山先生全集·杂说》) (2)[宋]张载:“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 知,物交之客感尔。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惟尽性者一之。”(《正蒙·太和篇》) 2、案例讨论: (1)上述两段文字讨论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其观点有什么不同? (2)简评张载的思想。 3、案例点评: (1)上述两段文字讨论的是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陆九渊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古往今来,天 地之间,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社会的道德原则都是“心”的产物。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物质观。而张载 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气”有“聚””散”两种形式,感觉不到的太虚与能感 觉到的具体事物都统一于气。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张载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气一元论哲学,认为一切存在都是气,整个世界都是气构成的 ,万事万物都是气运动的体现。这种朴素唯物主义具有直观性的特点。 案例11:芝诺悖论 1、案例呈现: 芝诺(约公元前490年—约公元前436年)是古希腊埃利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因提出关于 运动的“芝诺悖论”而被亚里士多德称为“辩证法”的发明者。下面是“芝诺悖论”的两个命题: “飞矢不动”。“如果每一件东西在占据一个与它自身相当的空间时是静止的,而飞着的东西在任 何一定的霎间总是占据一个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那么它就不能动了。”(《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 印书馆,1961年版第23页)就是说,如果我们把箭由A点射到B点的这条线分割成无数个点,同时把 A点B点所需的时间也化为无数个“瞬间”,并使它们一一对应起来,我们就会发现,飞矢无非是此瞬 间在此点,彼瞬间在彼点,即每一瞬间停在一点上,所以飞矢是不动的。 “二分法”。“运动不存在。因为位移事物在达到目的地之前必须先抵达一半处。”就是说,在你 走完全程之前,你必须先走完全程的一半。 要走完这一半,又要先走完这一半的一半,如此分割下 去,一半又有一半,以至无穷,所以你永远也走不完全程。 2、案例讨论: 根据哲学的基本原理评析芝诺的上述命题。 3、案例点评: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 在同一个 地方。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运动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绝对性 和相对性的统一。芝诺把运动的间断性绝对化了,否认了它的连续性,从而否定了运动的可能性。 案例12:霍金自己推翻自己——黑洞研究新成果对外公布 1、案例呈现: 世界著名宇宙学家史蒂芬·霍金 据《每日电讯报》报道,世界著名宇宙学家史蒂芬·霍金宣布,他已经解开了黑洞最大的谜团 之一。这一宣布立即在天体物理学界引起了轰动。霍金在7月21日于都柏林举行的关于广义相对论的 会议上公开了他的黑洞新理论:黑洞并非如他和其他大多数物理学家以前认为的那样“完全吞食”。   1975年,霍金以数学计算的方法证明黑洞由于质量巨大,进入其边界的,也即所谓 “活动水平线 ”的物体都会被其吞噬而永远无法逃逸。黑洞形成后,就开始向外辐射能量,最终将因为质量丧失殆 尽而消失。霍金教授提出了“黑洞向外发出极少量辐射”理论(就是众所周知的“霍金幅 射”),为宇宙 论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然而,他的理论也引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因为霍金同时宣称,这些 幅射不包含被吸进黑洞中的物质的任何信息,一旦黑洞完全蒸发,关于黑洞的所有信息也就随之消 失了(这便是所谓的“黑洞悖论”)。 依据传统物理学的观点,黑洞是太空里的某些区域,那里的引力大得惊人,包括光在内的一切 东西一旦坠入其中---无论是巨大的恒星残余还是星际尘埃都将全部被摧毁,难以逃逸出来。宇宙学 家相信,太空中有许多类型的黑洞,从质量相当于一座山的小黑洞,到位于星系中央的超级黑洞 ,不一而足。科学家研究得最多的是恒星黑洞,这类黑洞是恒星死亡后的密集残骸瘫塌形成的,将 大得难以想像的物质集中到一个很小的空间里。它们的引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将一切东西都吸到 黑洞中。所以宇宙学家一直认为黑洞纯粹是一种破坏力量。可是,按照量子力学原理,这样的信息 不可能轻易消失。近30年来,霍金一直试图解开这个谜团,他曾经试图这样自圆其说:量子力学的 原则在黑洞内部是行不通的。然而,他的这种解释并不被他的许多同行所认可。 现在霍金认为他以前的观点是错误的,他最新的研究发现,被吸入黑洞深处的物质的某些信息 实际上可能会在未来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里慢慢释放出来,黑洞在星系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认为,过去宇宙学家普遍认为大型物体被吸进黑洞后几乎可以肯定将永远消失。现在看来,少 量的信息可能会在数十亿年里一点点地释放出来。 2、案例讨论: (1)试用科学和哲学的观点评析“黑洞悖论”。 (2)霍金最新研究成果有什么哲学意义? (3)霍金认错的意义何在? 3、案例点评: (1)黑洞是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由于其质量巨大,进入其边界的物体都会被其吞噬,这 只是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黑洞悖论”将物质运动的形式简单化、绝对化,片面地认为“黑洞向外发 出极少量辐射””不包含被吸进黑洞中的物质的任何信息,一旦黑洞完全蒸发,关于黑洞的所有信息 也就随之消失了”,“大型物体被吸进黑洞后几乎可以肯定将永远消失”,这是对物质运动绝对性的否 定。 (2)最新的研究成果说明,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黑洞辐射”并不表明物质的消失,而是物质运 动形式的转化。 (3)科学研究最需要的就是实事求是,对了,就要坚持,错了,就要承认。否则就无助于科学技 术的发展与进步。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命题,也是人们治学、工作、处世的一个基 本要求。大千世界,万事万物,自有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不尊重这个规律,不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 与变化准确地应对,我们就很难干好一件事情,推进我们的工作。始终做到实事求是,是一个人的 最高精神境界。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在实践中不断坚定理想与信念,磨练意志与品格,培养高尚的 道德与情操,清除私欲懒念,随时抵制各种诱惑。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只有始终坚持并做到 实事求是,我们才能不断达到思想的高度与境界,也才能顺利地把改革和建设各项工作推向前 进。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实事求是,已不仅是科学家的事,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 案例13:动物是如何“习得”的 1、案例呈现 (1)科学家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发现,动物是通过学习而改变其行为模式的。猫和大鼠在当它 们要做出吃喝反应就会遭到电击的情况下,只需一两次实验就会学会不去吃喝;许多蟾蜍只要被蜜 蜂蜇过一两次后就学会不去吃喝。达尔文指出,猴子“只需一次被任何税利的工具所刺伤或割破之后 ,这些猴子也就不再接触这种工具,或接触时特别小心。”达尔文还认为,就一个动物的物种个体而 言,幼小的动物比老成的动物容易捕获得多,因为它们不大戒备逼迫的敌人。一些老成的动物,不 可能在同一时间、地点,用同样的捕捉器或应同一种毒物,进行较大数量的捕捉和消灭;那大概也 不是因为每一只以都尝过这种毒物,更不可能因每一只都被一种捕捉器捉住过而有所警惕。它们懂 得警惕一定是由于它们看到过同类遭受过陷害或毒害。这是一种经验型学习。另一种是模仿型学习 。科学家观察到非洲出生的黑猩猩在自己筑窝之前作为婴猿被捕养,能够在捕养的条件下利用合适 的材料筑窝;而实验室出生的黑猩猩却经常用这些材料来玩耍。所以前者显然是通过观察它们的长 者而取得筑窝的初步知识的。 人的学习过程,不仅包括经验型和模仿型的学习,而且由于语言的出现而被大量地使用到学习 中来。达尔文说:“语言是座奇异的机器,会在各种各类的事物和品质上粘贴不同的符号,从而激发 仅仅是感官所得的诸般印象所永远不能引起的一连串一连串的思想,或即使引起一些,也是些有头 无尾,无法追踪下去的活动。”语言不仅指点着早期人类不同种群之间制作了几乎同类石器工具,而 且也引导人们在使用工具、组织生产劳动方面发挥重大的效益,获得新的技术和技巧。更为重要的 是,通过语言本身的社会性质,极大地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关系。(张海源《实践起源论》 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93—95页 1996年) (2)文物资料表明,我国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在最古老的形式中就有许多不是简单地把石头打成 碎片加以利用的,而是经过了第二步加工。我国仰韶文化的陶器,无论从陶质、造型、装饰看,都 凝聚了当时人类生产活动的目的的对象性的意识。科学工作者根据陶土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工艺 和物理性能的测试,以及陶片结构的镜检和仿制实验,认为仰韶文化遗址的陶器的制陶原料并非黄 河流域广泛分布的含细砂的黄土,而是经过一定选择的适合制陶工艺要求的陶土。陶器成型,彩陶 彩料的选用及陶器器底的布纹、布痕等都说明原始人在生产实践中并非是盲目的无意识的,他们的 举动受到预期目标的支配,目的性意识始终控制着他们的行动过程。(同上书,第69—70页) 2、案例讨论: (1)高等动物的行为与人的实践有什么不同? (2)语言在人的意识形成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3、案例点评: (1)高等动物的行为是通过外界对象的直接刺激或模仿的“习得”的,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人的实 践是在社会性的活动中“习得”的,是有意识的能动活动,具有目的性。 (2)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引导人们在使用工具、生产劳动过程中获得新的技术和技巧 ,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交流思想,促进人的意识的发展,使个体思维的成果变成集体的知 识。 案例14:大脑记忆的分子基础 1、案例呈现: 在长岛的一个实验室里,沿墙有一排瓶子,里面的一群群果蝇具有超凡能力,因为研究人员给 它们植入一种基因,结果它们具有过目不忘的记忆。 培育这些果蝇是为了对参与长期记忆的基因和分子进行鉴别。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蛋白质能起 到逻辑开关的作用,向神经细胞发出信号,决定着记忆转瞬即逝,还是永远储存。 最近对这种叫CREB的开关的研究,的确使科学家们“又从一个新的高度去了解记忆的机理”,纽 约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医学院的神经生物学家埃里克·坎德尔博士说。他指出,很多分子介入了对 象长期记忆这类复杂东西的控制活动。CREB开关的研究为我们带来了一线希望,有助于我们揭开关 于大脑的一个谜团,即大脑是如何决定把什么长期保 持,什么短期保存。 CREB开关是一种新证据,说明蛋白质与各种记忆过程之间具有紧密联系。研究人员确信,细胞 里的CREB开关打开后,它将引发其他蛋白质的合成,这些蛋白质又通过辅助神经细胞之间生成新的 连接方式,最终结成长期记忆。当开关关闭后,CREB停止生产结成长期记忆的蛋白质,以防止形成 无用的记忆。 在果蝇等一些物种中,CREB即所谓的转换因子,它是细胞核内一种绑在DNA上的蛋白质,它 还能导致周围的基因转换成蛋白质。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神经细胞是如何使CREB进行开关的。是一 种叫CREB激发器的蛋白质将它打开,又由叫做CREB抑制器的蛋白质将它关闭。 CREB开关的状态,似乎依赖CREB激发器和CREB抑制器在神经细胞中的优势平衡。储存记忆 需要优势的CREB激发器。研究人员相信,激发器和抑制器之间保持平衡。他们怀疑,CREB抑制器 的存在,可防止存入那些无聊和不必要的细节信息。“记忆不是仅仅储存信息,它是储存有用的信息 。”长岛冷泉港实验室的神经科学家阿尔西诺·西尔瓦博士解释说,你可把CREB抑制器想象成记忆的 过滤器,CREB抑制器一直起支配作用,但是一旦发生一些重要事件,比如情感的强烈撞击,就会使 得CREB抑制器从神经细胞中除掉,或提高CREB激发器的水平,使大脑细胞足以营造永久记忆。 ([美]尼古拉斯·魏德编 张旭东译 《造化之极:大脑》 第132—135页 长春出版社出版 2001年) 2、案例讨论: “大脑记忆的分子基础”的哲学意义是什么? 3、 案例点评: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科学家通过实验的手段证明,大脑记忆的分子基础是大脑中的蛋白质的活 动,并且揭示了人脑在接受外界刺激后,蛋白质通过神经细胞连接方式的改变而形成长期记忆。人 脑蛋白质的活动同外界作用物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这些都说明没有人脑,没有外界对人脑的刺激 ,就不会有人的意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 案例15:小猴“进化”、灰质与人的聪明程度 1、案例呈现: (1)直立行走一直是人类的主要特征,也是我们区别于近亲类人猿的重要标志之 一。不过,以色 列的一只猴子在得了一场大病之后,竟出人意料地拥有了这种人类独有的功能——“进化”成了能用 两条腿直立行走的“孙行者”。 这只能直立行走的黑色短尾猿猴名叫娜塔莎,今年5岁,是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市毗邻的野生动 物园里饲养的。两周前,娜塔莎和其他三只猴子被诊断患上了严重的胃流感被送进动物园诊所,但 病情变得越来越严重。兽医艾戈尔·赫罗维斯表示:“根据当时情况,我确信它必死无疑。它几乎不 能呼吸,而且心脏机能也不正常。”但在经过一番精心治疗后,娜塔莎的病情开始好转,最后病情终 于稳定下来。但让动物园工作人员不解的是,在从诊所出来的第二天起,它竟然开始像人一样直立 行走。赫罗维斯博士说:“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看到也没有听说过这种事。”据他估计,导致娜塔 莎出现这种怪异行为的原因,可能是疾病损害了它的大脑功能。他还表示,除了直立行走外,娜塔 莎其他的行为都很正常。(2004年7月21日美联社消息) (2)美国研究人员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人类智商的高低与大脑中的灰质有关。在大脑固定 区域的灰质越多,人在相关领域就表现的越聪明。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希望从生理学角度找出决定人类智商高低的因素。过去普遍认为,聪明程 度与大脑的整个体积或大脑额叶的大小有关。最近,美国脑科学专家提出,大脑中的灰质与人的智 商高低密切相关。据介绍,灰质用肉眼观察呈灰色,在大脑各区域呈网状分布。科学家认为,在大 脑某一区域灰质越多,人在相关领域也就表现得越聪明,这也能够解释为何有人擅长数学却讨厌文 学,而另一些人可能恰恰相反。 2、案例讨论: (1)结合案例,说明大脑与意识、行为的关系。 (2)人类的智商、聪明程度是由大脑的物质构成成分决定的吗? 3、案例点评: (1)意识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都与大脑的完善密 切相关。大脑是人和高等动物的意识与感觉的物质基础。人和高等动物的行为是受大脑活动的支配 的,大脑某一部分的损伤必然导致相应功能的丧失,进而影响其行为活动。 (2)大脑的物质构成成分虽然是人类智商高低、聪明程度的衡量尺度之一,但决不是人类智商、 聪明程度的决定因素。人的聪明程度主要的是教育、社会经历和社会实践的产物。 案例16:信息哲学的诞生 1、案例呈现: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ICS)和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在解释、 改变和控制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设计和创造新的实在。技术倾向于激发原创性思想,形成新的概 念而且还会导致不可预见的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哲学界面对信息革命的巨大挑战,做 出了深刻的反思,并推出信息哲学(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的研究纲领。正式把“信息”作为哲学的 基本概念纳入研究范畴,认为这一概念和存在、知识、意义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由 于“信息”与“计算”紧密相关,所以这个研究领域的发展非常快,成果层出不穷。经过科学界和哲学 界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确立了信息哲学这门新兴的、具有交叉科学性质的独立哲学学科。 科学在20世纪的发展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以物理科学为代表的。而另一条则是“意向性科学 ”(intentional sciences)为代表的。所谓意向性科学指的是涉及到符号、指称和解释如逻辑、认知科学 、神经科学、部分生物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以物理学为代表的科学在探索宏观和微观世界过程中 ,将人类理解的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境界。然而,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纯科学面临着“发现”的危 机。美国超级对撞机的停建,标志着以物理科学为代表的“大科学”的式微。而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 “大技术”(包括遗传基因工程和太空技术等)则日益显示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