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任仲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文章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历史期待下一个“中国故事” ——写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际  (一)当2011年的阳光照进数年不遇的寒冬,新世纪激流 勇进的十年已成过去。变革中的辉煌,艰难中的成就,将 我们党带领13亿人民共同创造的那段历史,熔铸成坚实的 路基。带着对改革发展的坚定信心,中国,驶入“十二五 ”开局之年。   2006—2010,“极不平凡”的辉煌5年,出色的答卷留 下这样的鉴定:“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 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 会对新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作出的总结,凝聚着对过去 五年发展的深刻认识。   2011—2015,“极其复杂”的未知5年,艰辛的路程肩 负这样的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 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大 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五中全会对新中国第十二 个五年规划作出的判断,彰显了这一时间刻度的特殊意义 。   马克思说,后来的每一代人都得到前一代人已经取得 的生产力并当作原料来为自己新的生产服务,就形成人们 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   从“极不平凡”走来,向“重大机遇”驶去,站在前 后五年的交汇点,“十一五”留下的“中国故事”如何经 久流传?它所形成的“中国经验”如何成为“十二五”的 财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需要秉承怎样的精神内核?   (二)时间有重量吗?   2006—2010,虽然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只是11个5年建 设单元中的一段正常刻度,却因为惊心动魄、跌宕起伏 ,让这段时间有了沉甸甸的重量。   这是一段充满惊涛骇浪的航程。从开局之年“投资增 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三过 ”考验,到半程之后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 与世界,一起在巨大的经济强震中求生自救。“雷曼兄弟 破产之后的世界,已不是以前的世界了”,失声的生产线 ,失业的工人,失缺的外部需求,失灵的运行机制……亨 廷顿预言的“现代化风险”,也同时摆在这个正在急剧转 型的东方大国面前。   这是一幅汇集大悲大喜的画面。“汶川不哭”、“玉 树不哭”、“舟曲不哭”,南方冰冻,西南干渴,北方洪 涝,罕见的自然灾害接踵而来;逝去的生命,残破的家园 ,13亿人热泪中挺起不屈的脊梁。如期而至的北京奥运会 与上海世博会,百年梦圆,当姚明牵手来自汶川的小英雄 走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失去7个亲人的舟曲学子杨耀词 成为上海世博会的一名志愿者,悲喜交织的5年,成就了一 个民族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   艰苦卓绝,多难兴邦——这就是过去5年的“中国情节 ”。“中国故事”正是在急难险重的考验下、在疾风暴雨 的跋涉中展开。 (三)我们办成了一系列大事。   在这不同寻常的5年,我们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格局 的历史性基础。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5年里,从修改人大 代表选举法实行“同票同权”,到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制度 化、规范化、程序化,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从提 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到颁布政 府信息公开条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日益健全;从推进大 部制改革,到出台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服务型政 府和责任型政府初步形成……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中 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全 局的重大抉择”。“十一五”开局之年,党中央就明确提 出这种转变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我们扩大内需 、拉动消费,积极推进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大力培 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5年里,国内生产总值从不到 20万亿元增长到接近40万亿元,世界排名从第四上升至第 二;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一升一降”为经 济持续发展进一步打牢基础。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支撑”。5年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政策相继 出台,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基层 群众文化生活;一大批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进一步 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快速 发展,年均增速超过15%,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社会主 义文化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新局面。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更加注重 社会建设”。5年里,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 有所居,百姓的殷切期盼成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从开 局之年取消绵延几千年的农业税,到收官之年力度空前的 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城乡基 本覆盖,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一系列重大措 施相继实施,让“十一五”成为当之无愧的“民生五年 ”。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 存发展。”“十一五”规划首次对单位GDP能耗设定约 束性目标,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在中国 发展的旗帜上。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重大环境保 护建设项目,推广低碳技术,发展循环经济……5年里,节 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突出成就,以资源环境承载力 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在逐步形成。   破解“成长的烦恼”,驶入科学发展轨道,一个坚持 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社会主义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协调 性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 (四)我们办好了一系列喜事。   在这激情澎湃的5年,中华民族不断迎来为之感奋的历 史时刻。   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排空巨浪中,13亿国人以无与伦比的 热忱,书写了人类文明史上的新华章,不仅证明“中国人 民有信心有能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更为 危机重重的世界,注入来自东方的勇气与力量。如果说加 入WTO标志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那么奥运会与世博会 的成功举办,则标志着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深度对话。 在世界的舞台上,今日中国节拍精彩,舞步飞旋。   我们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隆重纪念 改革开放30周年,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 端科学技术领域实现重大跨越。这是中国综合实力和当代 中国人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也是提升全体国民国家认同 感的精神洗礼。60年家国天下,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 国主义豪情;30年改革开放,升华为亿万人民坚定的社会 主义信念。在欢庆与自豪中,我们感受一个民族共同体的 真实存在,感受个人与国家不可分割的真挚情感,感受中 华民族共创未来的雄心壮志。   走出传统的兴衰周期律,大踏步融入时代潮流,一个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 屹立在世界东方。 (五)我们办妥了一系列难事。   在这栉风沐雨的5年,我们多次经受突如其来的严峻考 验。   特大地震灾情震惊世界,低温雨雪冰冻历史罕见;多 个省区旱情肆虐,山洪泥石流突然逞凶。灾难面前,中央 领导第一时间出现在救灾现场,紧急部署,沉着应对;党 员干部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全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 援。以人为本的国家信念、风雨同舟的民族精神、果敢高 效的执政能力、共克时艰的社会风尚,世界看到了一个坚 强伟大的中国。   从出口受阻到工人失业,从企业倒闭到经济下滑,5年 中,中国经历了新世纪以来最困难、最严峻的局面。国际 经济波诡云谲,金融危机来势汹汹,惊涛骇浪之中,见事 早、行动快、驾驭全局的“中国部署”,出拳重、措施实 、力度空前的“中国行动”,底气足、视野宽、统筹兼顾 的“中国主张”,倒逼出科技突破和产业变革,迎来了迈 向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历史机遇。“V”型发展曲线,彰显年 轻共和国领导科学发展的国家能力,体现中国共产党驾驭 复杂局面的执政水平。   拉萨“3·14”事件、乌鲁木齐“7·5”事件,5年中 ,违背国家民族利益的分裂活动几度上演。分裂势力内外 勾连,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挑战严峻。不和谐的音 符,影响不了和谐的主调。这5年,我们以发展解决民族问 题,确定了西藏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经济、社会的进步 ,文化、情感的融合,夯实了国家认同的坚实基础,凝聚 起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穿越风霜雨雪,一个从容自信、生机勃发的社会主义 中国,砥砺着把握未来的能力和勇气。 (6) “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 了一系列难事”,在对过去5年的朴实描述背后,是“国家 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   这是国家强盛的5年,是经济飞翔的5年,是温暖人心 的5年,更是脱颖而出的5年。当中国经济这辆“总量40万 亿左右的重型汽车”,在风雨泥泞中迅速启动;当许多经 济体步履蹒跚,中国却能“打破经济学教科书常规”,成 为“显著增长的唯一主要经济体”;当破坏程度远超阪神 地震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速度和效率让日本专业人士 连呼“惊人”时,看似普通的一个历史单元,也因此注入 了不同寻常的“特殊因子”。   “我们这个时代还有比这更伟大的故事吗?”未来学 家约翰·奈斯比特如此发问。   (七)5年讲述的“中国故事”,已被世界放在了聚光 灯下。找寻这一“故事”的根源,正是我们走向未来的现 实需要。   如同外国观察家所言,“十一五”是“中国提出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实施 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部署后的第 一个五年规划”,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走向将得 到全面考验。   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消费严重失衡,收入分配差 距较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 发展方式面临挑战。经济转变,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短 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 ,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联,过去5年的“中国故事”正是 在这重重“两难”中演进。   从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科学发 展观,到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 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从“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到2007年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 想写入党章,科学发展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从最初坚持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的 战略构想日臻完善。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 持科学发展”。循着这样的思想轨迹,人们会看到中国现 代化事业落子布局的驱动力从何而来,社会主义中国更加 团结的凝聚力从何而来,社会主义现代化航船破浪前行的 战斗力从何而来。   “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不论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都是不可能实现的。”5年大考,不仅考验着中国 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能力,也彰显着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推 进现代化事业的“领导力”。 (八)发展经济学和现代政治学认为,政府领导力的 强弱关乎国家发展的命脉和社会民生的福祉。在复杂多变 的国际环境中,国家间政治经济等竞争日益激烈,领导力 作为一种软实力的作用日益凸显。它是确定国家航向的方 向盘、建设有效政府的生命线、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助推 器。   过去的5年,在超乎预想的惊心动魄、猝不及防的风险 考验中,人们看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 自信的领导力。   这种领导力,表现为对国家未来的掌控力。它将科学 发展的方向、和谐社会的进程,落实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 标、统筹兼顾的发展路径中。中国正是在这5年初步奠定社 会主义现代化新格局,在各项行之有效的改革和声势浩大 的转变中,走上一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 进步的道路,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这种领导力,体现为对经济发展的调控力。无论是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抉择,还是完善区域经济发展 的战略布局,中国经济正是在这5年,不断推进政府宏观调 控与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机结合。政府勇于对经济运行做出 新的制度安排,善于发挥在维护经济稳定中的调控作用 ,优化资源和要素的配置,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   这种领导力,反映为对社会利益的平衡力。经济发展 成果如何公平分享,改革成本怎样合理分担,社会资源如 何合理配置,中国社会正是在这5年,以前所未有的扎实措 施,改革和完善各项制度,努力推进权利的平等、分配的 合理、机会的均等,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 利益问题。   这种领导力,凸显为对公共危机的应对力。这5年,我 们党带领人民从容应对自然灾害的考验、经济危机的冲击 、分裂势力的挑战,增强了对于突发自然灾害、公共事件 的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呈现了善于驾驭复杂局面的执政 党形象。   这种领导力,升华为对社会成员的凝聚力。这5年,我 们党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 同理想,最大程度地将各类社会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万众 一心、众志成城的合力,在大考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在大难中锤炼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这种领导力,展现为对国际事务的运筹力。这5年,面 对复杂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我们党始终高举和平、发展 、合作旗帜。从大国外交到周边外交,从发展中国家关系 到多边事务,我们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提高 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推动构建更加公正 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领导人正在以灵活而成熟的领导力,赢得民众 的信任,世界的尊重。”走过艰苦卓绝的5年,世界如此评 价。 (九)这真是耐人寻味的细节。   61年前,新中国诞生时,国际舆论一片质疑,“共产 党解决不了自己的经济问题,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 20多年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强烈政治地震,有媒体 不屑地推断,“中国很快也会陷入囹圄”。两年前,经济 危机风暴刚从华尔街呼啸抵达中国,一家外国媒体就曾预 言,“中国开始经济衰落,也许将比美国经济还要恶化 ”。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定:“中国如何进一步拥 抱全球市场将决定全球经济的命运。”   是什么让那些从不看好中国的人们,重新打量并尊重 今日的中国?   “通过实践,我们进一步提高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能力,增强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 ,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加深了对我国 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的认识。”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 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做出深刻总结。   (十)这“两个能力”的增强、“两个认识”的加深 ,是比任何物质成就更为珍贵的精神收获,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上的思想路标。   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 济体制的优势结合起来,走独特的“中国道路”,这是改 革开放对中国历史进程的独特贡献,也是社会主义中国对 人类发展道路的独特贡献。但这两者究竟应当如何结合 ,遵循什么规律,达到什么效果,30多年来,一直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课题。   这5年,我们之所以能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泥淖 ,成为世界经济触底反弹的新引擎,就在于我们能发挥强 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杠杆 ,实行强有力的“国家干预”。由此我们深刻认识到——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有效形式,有利于发挥微观主体的 内在动力和活力,从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但市场从来就 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挑战的情况下 ,必须发挥政府应有的宏观调控作用,克服市场缺陷。关 键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进一步完善体制 机制,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又要发挥政府维护市场有序运转职能,不断加强和改善 宏观调控,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 置。   这5年,面对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面对国际金融危机 的强烈海啸,我们之所以能够抗击灾难、应对冲击,就在 于我们以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保证了应急机制的速度效 率,凝聚了亿万人民的力量信念。由此我们深刻认识到 ——   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发展经 济和改善民生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世所罕见。只有充分发挥 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既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和政令统 一,又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才能形成共克时艰的强大 合力。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正在于,作为一种社会制 度,它能高效集结最为广大的社会力量;作为一种精神信 念,它能有效唤起亿万人民的爱国激情。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制度政 治优势的认识,这是引领中国成功走过“十一五”激流险 滩的精神动力,更是“十二五”乃至更长时间我们续写精 彩“中国故事”的思想财富。 (十一)时间是考量一切事物的标准。   对中国的发展来说,“五年规划”是量度中国步伐的 路碑,也是记录中国梦想的载体。   从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 2010年“十一五”规划顺利完成。一个又一个五年,见证 了中国现代化的风雨历程,诠释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标识 ,“中国故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写就。   任何发展,在成就积累的同时,也必然积累一些深层 次问题。踏上“十二五”征程的中国,蕴藏着无限的生机 与活力,也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和考验。   2011年的曙光已经降临。在伟大的开局之年,带着 “十一五”留下的精神财富,抓住机遇、勇于变革,应对 挑战、奋发有为,我们将创造属于“十二五”的历史荣耀 ,并以新的光荣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 命100周年。   历史期待下一个“中国故事”。 在这里我们写下“中国信心” ——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志 (一)一场吞噬近9万人鲜活生命的8级地震过后,把十多 万平方公里的破碎山河重整为安居乐业的家园,需要多久 ?   在如此广阔的土地上,为遭受重创的经济重新注入活力 ,将震区社会发展水平提升一二十年,需要多久?   抚平千万颗心灵的创痛,从毁灭走向新生、从悲壮走 向豪迈,又需要多久?   3年。   这是一段浓缩的时间。从瞬间“归零”到经济重振、 社会重整、文化重生,仅仅1000多个日夜,谁能有这样的 信心,把一场惨烈的天灾变成新跨越的起点?   这是一个震撼世界的数字。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 ,重建用了近10年。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遭受风灾,6年过 去,还有大量灾民流离失所。面对恢复重建的世界难题 ,谁有这样的气概,将被灾难倒拨的发展时钟逆转?   中国,汶川。   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 中出现。”汶川,早已不只是川西崇山峻岭间一个小小的 县城,也不仅指川、陕、甘那片3年前震颤不已的土地。它 是一种象征,一种印证中华民族精神信念的象征;一把钥 匙,一把解读社会主义中国的钥匙。   (二)当绵竹市失去双腿的舞蹈教师廖智跳起“鼓舞 ”,当虹口乡党支部书记马远见开始为游客的停车位不够 发愁,当金花镇农妇刘小蓉费心琢磨自家餐厅推出的新菜 式,我们看到了什么?   普通人的命运,是时间的尺度。3年来,廖智、马远见 、刘小蓉与几千万灾区干部群众、与13亿中国人民一起 ,走过风雨,走向新生。   这不同寻常的3年,是社会重生的3年。汶川、北川、 绵竹、青川……农房重建完成,城镇住房重建完成,“最 漂亮的是民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 意的是群众”。山川的伤痕尚未抹平,生活却已昂然前进 。“决定性胜利”带来“历史性剧变”,一个生机勃发的 新灾区,为巴蜀大地、陕陇高原的人民注入信心。   这不同寻常的3年,是发展跨越的3年。变压力为动力 ,视重建为机遇,灾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模 式,铸造发展振兴的强大引擎,城乡面貌、基础设施、产 业发展、社会建设出现了历史性跨越。打造西部综合交通 枢纽,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突破 性进步”伴随“长远性发展”,一个充满力量的新灾区 ,为原地起跳、奋力摸高的发展注入信心。   这不同寻常的3年,是精神凝聚的3年。看得见的跨越 背后,是看不见的变化。乡间里巷的灿烂笑脸,写满对未 来的美好希望。整洁雅致的城乡社区,新的生活方式、新 的文明理念,丰富着巴蜀文化的内涵。东西部的文化交融 、观念碰撞,体制机制上的创新探索,迸发出新的思想火 花。告别“盆地意识”,今日四川从历史上的“四塞之国 ”跃至西部开发的前沿。“激情性燃烧”变成“持久性释 放”,一个坚定从容的新灾区,为穿越灾难、拥抱光荣的 未来注入信心。   如果说3年前那场深重的灾难让世界记住了汶川,那么 3年间一连串难以置信的变化让世界再次为之震撼——   震后十天,完成1500多万人的应急安置;震后一百天 ,完成1200多万人的过渡性安置;震后一年内,355万户震 损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50万户农房重建 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5万户城市居民住房基本完成;如 今,震区“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发展速度超过震前;工业 化程度提高,产业结构优于震前;居民收入明显增加,人 均水平高于震前”……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奇迹”、 “震撼”已经成为世人观察和评价中国的关键词,但这一 次的“中国震撼”,比深圳、上海、北京等地日新月异的 变化,在人们心中激起更为强劲的冲击波——   水磨镇被联合国人居署视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 ”,美丽的羌藏村寨被赞为“世界灾后重建的灯塔”。加 拿大原总督感慨,“四川树立了世界灾后重建的典范,你 们宝贵的经验可以在世界推广”。近日走近汶川的60多个 外国记者面对这些经验带来的巨变,“震惊”之余坦言 :“只有亲自来到灾区,才能读懂‘奇迹’的含义。”   (三)时间为我们呈现结果,却往往省略了过程。奇 迹从来就不是一时的激情喷发和瞬间的灵光闪现,而是一 个持续而漫长的努力中从量变到质变的积攒。看到这个过 程,才能真正走近“汶川奇迹”的核心。   如果说,救援抢险是一个国家应急能力的集中体现 ,那么,漫长的灾后重建,则是对国家全方位能力的不断 考验。这3年中,社会主义中国如何砥砺自身,促成灾区的 全面复苏?   如果说,支撑抗震救灾的是强大的动员能力,那么 ,漫长的灾后重建,需要的是更广泛的制度保障。这3年中 ,是什么样的制度持续释放沉潜的力量,让灾区岿然前行 ?   如果说,面对灾难需要的是迅速反应,那么,漫长的 灾后重建,则需要战略布局与战略协调的综合能力。这3年 中,怎样的发展模式在灾区造就了难以置信的巨变?   如果说,灾难激活了一个民族最强烈的情感,那么 ,漫长的灾后重建,更需要这种情感从“非常”到“日常 ”的转化。这3年中,抗震救灾精神如何成为激励我们前行 的思想航标?   三年重建,一个民族同生共死、守望相助的深情凝聚 于此,一个国家举国携手、风雨同舟的力量倾注于此,一 个政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展现于此,一种制度协 同整合、握指成拳的优势印证于此。那些在汶川重新生长 起来的东西,将成为整个人类共同的财富。   (四)2008—2011,汶川。以人为本的国家理念在此 得到深刻阐述,它告诉我们,只有激发人的自主性,才能 激发人的创造力。   大规模的调查显示,96%的灾区群众最担忧的是重建住 房,94%的群众最期待的是安置新家,数以万计借读他乡的 孩子最盼望的是重返故乡。“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 ”,为的是群众少一年焦虑中的等待,早一年幸福安宁。 中国没有美国那样的雄厚财力,没有日本那么丰富的抗灾 经验,但在重建安民、重建利民的问题上,我们的努力有 过之而无不及。倾听人民呼声,尊重人民意愿,维护人民 利益,千头万绪的灾后重建指向“人”这个核心,唤起灾 区人民坚强奋进的内生力量。   把“人的自主性”放在第一位,不仅发挥制度的整合 作用,更强调群众的“主体力量”。信息公开、平等协商 ,变“政府包办”为“群众自治”,救灾物资分配由群众 做主,住房重建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经济恢复与群众利益 和发展愿景相结合。这3年,“参与式重建”推动千万民众 对灾后社会的再适应,人们对未来的信心和重建的积极性 空前高涨。   把“人的自主性”放在第一位,不仅关切群众的眼前 利益,更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优先重建城乡住房,优 先供给公共服务,优先恢复基础设施,优先发展重大产业 。“建房子还要给路子,补资金也要提素质”,在物质援 助的同时加强技能培训,在“输血”的同时努力提高“造 血”功能。重建超越了简单的复制,危机变为跨越式发展 的契机。   把“人的自主性”放在第一位,灾区人民不仅是地震 灾害的承受者,更是重建奇迹的创造者。“坝坝会”、 “板房夜话”,协商式民主改变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群 众意见得以充分表达。“一事一议”、“一执行一监督 ”,议事型民主让矛盾和纠纷大大减少。村庄重建规划、 民居设计图纸供居民讨论选择,引导型民主推动政府向服 务型转变。开放、民主、参与、监督的现代观念和公民意 识,在灾后重建中萌发、积累、传播。   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矗立着一座“大爱崛起 碑”,一个大写的“人”字,寓意着灾后恢复重建最核心 的价值理念——以人为本。这一价值最生动的体现,莫过 于3年间灾区大地站立起来的大写的人。正是人民群众迸发 出强烈的自主性、持久的能动性和非凡的创造性,书写了 世界抗灾史上的壮丽篇章。   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最实在的成果施于人,最持久 的动力源于人。“人权”,这个国际政治中高度意识形态 化的字眼,在汶川震区还原了它的本意。它点点滴滴渗透 于民众的日常生活,经得起任何一部白皮书的挑剔。   (五)2008—2011,汶川。社会主义中国的制度优势 在此得到生动印证,它告诉我们,善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手 段配置资源,就能最大限度地推进社会发展。   震后仅一个月,国务院即出台《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 建对口支援方案》,全国近2/3的省份行动起来,对口支援 重灾县市。3年来,中央财政在恢复重建的投入达到2200亿 元,税费优惠、金融支持、用地保障、法制保障……党和 国家的一系列“顶层设计”,为恢复重建提供了最强有力 的制度支撑。   寿光的蔬菜,在北川抽出嫩芽;江苏的草莓,在绵竹 结出果实;汶川的教师,在羊城深造;都江堰的保姆,在 上海找到工作。温州精神、辽宁经验,东部先进的发展理 念与管理模式,在重建中推广传递,生根开花。3年过去 ,“对口援建”正向“对口合作”演进:青川经济社会发 展,编入浙江省的“十二五”规划;广东每年异地培训上 千名汶川籍农民工、山东学校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北川,都 将持续多年……   三年重建,五湖四海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智力资 源在这里聚集,全国各地的灾害防治和建设经验在这里交 汇。汶川,成为中国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观 念更新的最大实验场。如此巨大的制度力量,如此炽烈的 民族情感,世人惊叹:这是多么牢固的一个共同体。   当都江堰运用市场手段解决数以十亿计的资金缺口 ,完成农房重建;当什邡市建立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制度 ,保证资金效益和项目廉洁;当四川金融机构3年贷款增加 量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该省贷款总和;当3年过后四川人民 拿出这样的答卷:1.7万亿元重建资金,80%是灾区自筹 ;几百万套过渡住房,近一半由灾区群众自搭自建,人们 充满敬意地得出结论——   汶川奇迹,是政府动员与市场力量的雄浑交响,是自 力更生与八方支援的壮丽凯歌。   美国红十字会驻中国地区代表雷伊斯感慨,“你们确 实有一个能帮助人民的强大中央政府。这十分重要。”他 只说出了一个方面。让政府力量与市场手段相互补充彼此 呼应,将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服务于以民生福祉为根本的 “国家目的”,把无私援助从个人的自由选择上升为不可 动摇的制度意志,这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六)2008—2011,汶川。科学发展的时代规律在此 得到深刻揭示,它告诉我们,没有“全面协调可持续 ”,就没有灾区大地脱胎换骨的超越与新生。   震后两年,最高时速220公里的成灌快铁顺利发车,四 川跑步进入“快铁时代”;震后三年,“家家有房住、户 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 有改善”的重建目标基本实现。回首3年历程,如果没有十 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在神州大地贯彻落实所形成的全民共 识,如果没有我们时代所秉持的“生命至上、民生为先 ”的治国理念,就没有今日灾区举世瞩目的“发展转型 ”、“社会发育”与“民生跨越”。凤凰涅,灾区的新生 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重建史、一往无前的奋斗史、豪迈雄壮 的发展史。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点内容,在统筹城乡的 清晰思路中,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震区总结和推广成都 先行先试的经验,首次把农村建设纳入规划范畴,结合重 建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 现代化“三化”联动,农村居民“放下锄头进车间,屋后 还有一片田”,收入渠道大大拓展。城乡一体的社保制度 、教育机制、公共设施,让广大农民逐步享受到和城里人 一样的公共服务。   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重要方向,在实施西部 大开发的宏伟战略中,发展呈现历史性嬗变。东汽跻身世 界一流行列,戴尔全球运营基地落户成都,北川新县城有 了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淘汰落后产能、承接产业转移 ,重塑发展的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灾后的四川崛起为中 国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地。   把“民生为先”作为恢复重建的重要标准,在让灾区 人民“大踏步走向新生活”的执政信念中,发展凸现历史 性进步。从保障灾民基本生活,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 关怀“三孤”人员,到做好再生育服务、为失去孩子的家 庭燃起希望;从崭新的城镇丰饶的乡村,到新辟的道路崛 起的园区,巴山蜀水浓墨重彩书写民生情怀。穿行震区 ,面对白墙青瓦的川西民居、石墙灰顶的羌寨石阁、粉墙 金瓦的藏式小楼,你会理解为什么会有“苦干两三年,跨 越二十年”的“汶川巨变”。   (七)2008—2011,汶川。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此 得到广泛验证,它告诉我们,3年时间,我们不仅重建了一 个山河壮美的物质家园,更重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精神故 乡。   “汶川不哭,中国加油”“我们都是汶川人”,当年 响彻中国的呐喊,在3年重建中依然诠释着一方有难、八方 支援的民族情怀。“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困难能战胜 ”“泰山压顶不弯腰”,曾经激荡灾区的强音,在3年重建 中依然传递着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   山东援建干部崔学选病危之际仍牵挂着灾区的“三个 家”;北川擂鼓镇茨沟村年轻的村委会主任尹显波最后才 修自家的房子,感动的村民自发为他添砖加瓦;玉树遇险 、舟曲遭灾,第一支赶赴灾区的外省公安特警队伍来自成 都,第一支跨省异地救援的民兵队伍来自青川……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 为本、尊重科学”,3年来,千百万干部群众的奋斗,亿万 中国人民的坚守,无数建设者的奉献,崇高的理想、坚定 的信念和深沉的感恩,汇入社会主义中国一脉相承的精神 谱系。   过去的时代,这些精神让地底的石油喷薄、让卫星遨 游太空,战胜过自然领域的水旱天灾、也战胜过社会发展 的风险挑战。今天,伟大的精神再次迸发出重整山河、重 塑心灵的强大力量。恢复重建激发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共 同理想唤起的精神体认与凝聚,灾区巨变催生的民族自豪 与自信,升华为我们这个时代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铸就了党领导人民自强不息、 顽强拼搏、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又一座历史丰碑,必将 长久地留存于我们民族的血脉。   (八)“在我眼里,灾区每一幢新建筑,都是一面飘 扬的国旗!”一位去过四川的网友这样说。   此时,走过90年风雨征程,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主义 中国抵达新的历史起点。飘扬的五星红旗凝聚了怎样的信 念?不屈的中华民族走过了怎样的历程?也许这才是“汶 川奇迹”的根源。从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出发,这个为着 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政党,在历 经北伐战争的洗礼、土地革命的磨砺、抗战岁月的硝烟、 解放战争的炮火、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激荡风云、改革 开放的历史考验之后,所建立的功勋,所铸就的旗帜,所 探索的道路,是“汶川奇迹”乃至“中国故事”最令人信 服的历史逻辑与现实答案。   人的自主性,制度的灵活性,发展的协调性,精神的 创造性。3年重建不过是再次呈现了一个政党对人民的信念 、一个民族对未来的想象,再次检验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国 家能力,再次增强了我们走“中国道路”的坚定信心。   这种信心,源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胡锦涛总书记在 抢险救援的危急关头和灾后重建的关键时刻亲临一线;所 有中央政治局常委都曾走进灾区,与最需要他们的人民在 一起。恢复重建3年历程中,党和政府表现出高超的驾驭全 局与应对危机能力,资源整合和利益协调能力,依法执政 和高效行政能力,自我调适和开放转型能力。汶川作证 ,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往前溯,承续90年波澜壮阔的光辉 历程、60年执政兴国的伟大实践、30年改革开放的辉煌业 绩;往后看,决定着“十二五”开局的宏伟蓝图、全面建 设小康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复兴的漫漫征程。   这种信心,源于“中国道路”的正确选择。安置群众 百日攻坚,灾后重建千日奋战,发展振兴万米长跑。无论 是政府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还是国家责任的持续释放 ;无论是民生为大的基本理念,还是包容性增长的基本模 式;无论是精神信仰的强大力量,还是有统有分的统筹协 调,灾区提供的样本不仅是在为自己寻找答案,也在为中 国的未来积攒经验。汶川作证,恢复重建的3年,是“中国 探索”的实验场,“中国力量”的汇集地,“中国道路 ”的浓缩版。   这种信心,源于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发展的“主心 骨”,致富的“火车头”,生活的“贴心人”……同样经 历家园破碎的苦楚,同样承受痛失亲人的悲伤,但领救济 、发帐篷、住板房,他们朝后让;挑重担、克难关、解纠 纷,他们往前冲。“我们是有组织、有信仰、有觉悟的人 。”在地震中失去11位亲人的北川县委副书记瞿永安的话 ,道出了千万震区党员干部的心声。汶川作证,觉悟、组 织、信仰,是这个有着90年历史、7800万党员的政党最坚 实的基础,是凝聚力、动员力和战斗力的源泉。到汶川震 区考察的外国友人感慨:“有一条‘经’我们很难取走 ——你们有这么多勇于献身的中共党员。”   2008—2011,汶川。惨烈的地震,在中国的“心腹之 地”划开了一道深深的伤口。但龙门山断裂带上,透过地 震掀开的一个小角,世界得以纵览一个民族3年、60年、 90年、5000年的精神脉络,窥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的奥秘,解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欣欣向荣的政治密码 。   (九)灾害挡不住四季轮回,生命蓬勃。   当大地再次开满鲜花,新北川中学的教室里,一群学 生打听如何向日本灾区捐款。在灾区,几千个失去孩子的 家庭迎来新的生命。“地震宝贝”张震安满地跑了,“敬 礼男孩”郎铮读学前班了,“芭蕾女孩”李月迈动永不停 跳的舞步……   永不停跳的舞步,一个古老民族向死而生的脚步。   “你只有去中国才能看见未来。”2008年,《纽约时 报》一位专栏作家以这样的句子,总结中国走过的这大喜 大悲之年。   时间是考量一切事物的标准。3年,奔腾不息的岷江 ,把灾难与痛苦沉积在历史河床的深处,也把气壮山河的 声响激荡在岁月的天空。面对未来,我们比任何时候都坚 信——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 ——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上) (一)德国,摩泽尔河畔特里尔古镇,一座灰白色三层 楼房里,常会出现一些黑头发黑眼睛的游览者。他们虔诚 地拜谒,深情地凝望,上万条中文留言中最多的字眼是 ,“伟人长逝,思想永存”。   一个多世纪前年轻的马克思未曾想到,他与他的思想 会成为一面旗帜,导引一个东方大国近百年波澜壮阔的挺 进,红色狂飙席卷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世界五分之一人口 的命运就此改变。   在这面信仰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这个曾被讥为 “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创造了“地球上最大的 政治奇迹”,它感染、鼓舞、召唤一代又一代人舍命相随 ,将信念的力量嵌入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脉,推动这个曾经 山河破碎、几近亡国灭种的国度走向独立、走向富强、走 向复兴。   在这面信仰的旗帜下,社会主义中国,这个曾遭遏制 、封锁、包围、孤立的新型社会制度,刷新了当代国际政 治的版图,以其势不可挡的崛起开辟出一条举世瞩目的 “中国道路”,被马克思眼中那些与无产阶级“势不两立 ”的人们,不无敬意地称为“一个崭新时代的黎明”。   90年前,13个选择了信仰的革命者,那些平均年龄 28岁的青年很难想到,1921年7月那个燥热的季节,上海法 租界石库门里的秘密集会,那颗从遥远西方“盗来”的火 种,会燃烧成光耀中华的绚丽日出,它荡涤风雨如磐的暗 夜,最终改变了20世纪中国的走向,改写了人类社会发展 的历史。   马克思曾经极而言之,只有一门科学,那就是历史学 。历史是现实的向导,当社会主义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 于世界的东方,我们需要在历史中寻找力量。   就让我们重返1921,从那个起点开始,翻阅90载风雷 激荡的红色篇章,捧读中国共产党人以青春、热血与生命 的深情书写。   (二)这些场景或许早已为人熟知,但每每重温依然 让人震撼。   他看着前来告别的家人神色从容,在绞刑台高呼“共 产党万岁”英勇就义。他曾是生活优裕的大学教授,每月 数百元大洋可养活四五十口人,但他却以生命之钟撞响旧 中国的黎明。他说“只要我们有觉悟的精神,世间的黑暗 终有灭绝的一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   他将身上的衣服脱下赠给难友,在最后一次慷慨激昂 的演讲后,与战友们高唱国际歌走向刑场。他曾是锦衣玉 食的富家少爷,有着“鸦飞不过的田产”,家里平均每人 “有五十个农民做奴隶”,但他却在“秉志改革”的探寻 中为救国救民英勇献身。他说“我们共产党是代表工农人 民大众的”,“为了我们子子孙孙争得幸福的生活,就是 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他神态自若地走向刑场,沿途高唱俄文国际歌、红军 歌。到达罗汉岭,选一草坡坐下,对刽子手微笑点头 :“此地甚好!”饮弹洒血。他曾是才华横溢的柔弱书生 ,翻译则蔚然成文,治印则卓然成家,本可为渊博学者、 文化巨匠,但他却振臂一呼刺向黑暗。他说“一切新的、 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亲爱的同志,你们去算账 罢,你们在斗争中勇猛精进着”。   他在狱中最艰苦的环境下,犹殷殷讴歌《可爱的中国 》。他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 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 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他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在养育他生命的江 西莲花县,在挚爱的亲人面前,被敌人割掉舌头的他,用 脚趾蘸着淌到地上的鲜血,写出“革命成功万岁”……   李大钊,38岁。彭湃,33岁。瞿秋白,36岁。方志敏 ,38岁。刘仁堪,34岁。这是他们从容赴死的年龄。视死 如归,义无反顾,只因坚信“人生最高之理想,在于求达 于真理”。因为这一信念,毛泽东10多个亲人献出了生命 ,2100万革命者慷慨捐躯。他们是理想的殉道者,社会的 探索者,主义的践行者,是伟大的爱国者,无畏的革命者 ,无私的牺牲者。   只有从他们开始,从这些共产党人开始,从信仰信念 开始,我们才能认清百年中国跌宕前行的浩荡潮流中,那 无数难以解释的疑问、荡气回肠的奋斗、惊心动魄的力量 。   (三)对许多人而言,这确实是种难以置信的力量。   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一穷二白,满目疮痍。中国近 代史的舞台,多少政治力量登台亮相,却终究没能让一个 古老大国走出苦难,是什么样的政治信念有如此强大的凝 聚力,让一个新兴的无产阶级政党唤起工农千百万,完成 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有过低谷、有过曲折,走过弯路、绕过远路。90年风 雨沧桑,多少风险考验,却终究坚忍不拔奋力向前。当世 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是什么样的政治素养有如此蓬 勃的生命力,让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始终成为引领中国 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   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硝烟弥漫的战争时期,激情燃 烧的建设岁月,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90年始终如一,是 什么样的政治品格有如此持久的向心力,让鲜红的党旗始 终能凝聚起各种力量,把中华民族变成一个坚强的共同体 ?   从只有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拥有8000万党员、世界最 大的执政党,从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 济体,又是什么样的政治能力有如此巨大的创造力,让一 个政党的成长与一个国家的重生融为一体,在动荡的百年 历史中写下不朽的传奇?   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第三世界的现代化是一个充 满动荡和激烈冲突的过程。一个具有现代化取向的政治组 织是推进现代化进程又保持其过程稳定的关键力量”。中 国革命的胜利、建设的成就、现代化的奇迹,密码就蕴藏 于这个“政治组织”之中。   90年后,追寻这段历史轨迹的人坚信,最终的答案源 自最初的理想,是信仰的旗帜造就了理想的传奇。 (四)什么是信仰?   从哲学的概念理解,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 界观的持有。对信仰的不同选择,体现了一个人生命的宽 度和厚度。   就政党的本质来说,信仰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是 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对于信仰的不同选择,决定了一 个政党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品格。   或许马克思的这段话,最能阐发共产党人的信仰——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业,那么 ,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 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 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这是怎样的选择,能如此将一个人自然的生命融入为 整个人类的奋斗之中?当个体的追寻汇聚成共同的坚守 ,又会迸发出怎样的力量?   (五)从1840到1921,尽管长夜如晦,屈辱如山,但 中国人民的抗争一直未曾停息。一次次流血牺牲,一次次 惨烈失败,救亡图存的悲壮,伴随着中国从19世纪进入 20世纪。   这是一个很难改写的事实。1840年后,中国的进步被 强制性纳入另一个话语体系。当代中国人所思考的基本命 题,科学、民主、法治乃至国家,都是从那时起才逐渐形 成概念。在帝国主义瓜分豆剖的隆隆炮声中,这个被殖民 者讥笑为“劣等民族”的古老民族,这个被西方称为“既 污秽又丑恶”、“存在是一种时代错误”的国家,最急迫 的课题,是何以能走出亡国灭种的悲惨境地。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不 懈奋斗,虽然慷慨激烈,却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 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 伊谁?   这是我们理解先驱们的选择最为真切的背景,也是共 产党走进中国近现代史最为清晰的坐标。为什么信仰的火 炬会点燃一代人的大觉醒,为什么1921年会发生开天辟地 的大事变?因为,四分五裂的神州大地,呼唤解民倒悬的 一线曙光;救亡图存的悲壮呐喊,催生一种新生政治力量 。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四 海寻觅的探索者从这滚滚而来的世界革命潮流中看到了希 望,找到了人类解放的前途。它与各种思想主义完全不同 ,立志于为大多数人民利益而奋斗,最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