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黑河市)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孙飚在全市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孙飚在全市财政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9-04-09 14:54:37  来源:黑河市人民政 府办公室 (2019年2月22日) 这次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 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 2018年全市财政工作,部署2019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市各 级财政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实干 ,推动全市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 决策部署,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 的工作。财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公共财政预算收 入完成34.4亿元,增长7%;支出214.1亿元,增长1.4%,收支 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全市财 政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直面困难、迎接挑战、奋勇拼搏的成 果,市委市政府对财政工作是满意的,希望大家再接再厉 、再创佳绩。下面,我就做好2019年全市财政工作,讲几 点意见。 一、坚持问题导向,充分认清我市财政工作形势和任 务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推进黑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攻坚之年 。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市“两会”,都 对今年财政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全面准 确领会上情、把握市情,充分认识财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和新任务。从宏观政策环境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东北振兴和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即将出台新一轮支持东北 振兴、稳边固边、兴边富民等利好政策措施,国家有关部 委正在研究制定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相关政策,为我 们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从经济运行调控看,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明确信号,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 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开展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大幅度 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加大交通、物流、城乡基础 设施投资力度,有利于我们加快补齐短板,夯实发展基础 。从我市自身实际看,黑龙江公路大桥、中俄东线天然气 管道等项目加快推进,黑河将进入“大桥时代”;省委省政府 将建设中等以上规模城市、打造兴边富民创新试点城市等 重大事项纳入日程,黑河有基础、有条件担负起重要使命 ;我市煤炭、建材、有色金属矿采选等行业转暖复苏,矿 产资源、农产品加工等一批重大财源项目相继投产或开工 建设,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财政工作大有可为。 在看到难得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 前财政工作面临的阶段性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入质量 不高。我市经济总量小,在全省位于中游,新上大项目、 好项目少,新兴税源、骨干税源缺乏,纳税大户不多,税 源基础比较薄弱,非税收入占全市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二是财政支出压力加大。随着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保 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等刚性支出大幅增加,财政收支矛 盾进一步加剧,资金监管水平和使用效益有待提升。三是 债务风险不容忽视。政府性债务逐年增加,债务风险防控 特别是隐性债务风险防控压力较大,防范和化解债务工作 十分紧迫。 分析形势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形势,找准问题是为了更 好地解决问题。面对当前重大发展机遇,只有找准突破口 ,坚持发展高目标、工作高标准、结果高成效,坚持创新 驱动、投资拉动、开放带动,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强化 管理,推动一年强基础、两年促提升、三年大变样,才能 加快实现总量倍增、位次前移、殷实和谐,形成营商环境 好、创新能力强、生态环境优、发展活力足的跨越式发展 新局面。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 政府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今年的重大工作部署 上来,发扬财政部门善打硬仗、勇挑重担的优良传统,始 终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全力以赴做好生财 、聚财、理财大文章,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开创黑河 财政工作新局面。 二、坚持目标导向,确保财政工作提质增效 2019年全市财政工作要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六 届人大四次会议要求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任务目标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 构、惠民生、防风险,坚定不移落实“六稳”要求,加力提效 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强化财政收支管理,深化财 税体制改革,防控财政运行风险,努力促进经济快速健康 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经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2019年全市公共财 政预算收入安排37.1亿元,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 128.7亿元,增长27.4%。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10.3亿 元,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16亿元,增长13.3%。 这里要强调的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公共财政收入增 长8%是底线目标、最低标准,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各地 及各级财政部门要在确保完成这一目标的基础上,自我加 压,抬高标杆,力争实现更高的增长目标。 (一)夯实持续收入基础,壮大财政总体实力。坚持 把财源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拓宽增收渠道,做大增量 、盘活存量,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要抓好财源培育。 围绕矿产开发、农林产品加工、全域旅游、商贸物流等黑 河有供给能力和鲜明优势的重点产业,努力引进一批大企 业、大项目,打造新的收入增长点。大力扶持本土企业发 展,精干主导产业,盘活更多停产半停产企业,尽快形成 稳定财源。要抓好财税征收。加快建立财政与税务等部门 工作协调机制,规范和强化收入征管措施,加强重点行业 、重点税源控管,确保应收尽收。加大对国有资源有偿使 用收入等清查力度,确保政府非税收入依法依规及时足额 入库。要抓好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落实《黑龙江省优化营 商环境条例》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重塑营商新环境的意见 》,以“办事不求人”为目标,深化财政“放管服”改革,持续 推进财政流程再造,加强涉企收费的综合治理,严格执行 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以高 质量的营商环境激发经济新活力。 (二)发挥财政引擎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牢 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多渠引水,同向发力,集中财力 干大事。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支持基础设施领 域补短板窗口期和支持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机遇 ,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全力保障黑河黑龙江大桥桥头区、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跨黑龙江索道项目建设,推进北黑 铁路升级改造等交通项目。要支持产业项目建设。积极争 取国家扶持东北地区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深入实施新一轮 产业项目三年行动,把一切优势资源聚焦到产业项目和招 商引资上,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要强化市场思维和观 念,善于运用贴息、PPP模式等现代经济手段,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