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安康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研究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安康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研究 制造业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装备制造业更是重中 之重。对于我市这样一个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欠发达城市 而言,发展装备制造业既是我市转变增长方式加快转型升级 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市加快追赶超越的现实路径。   一、安康市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情况   装备制造产业是我市近年来打造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其产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发展氛围日渐浓厚,呈现加快 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政策体系基本形成,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省上出台 了《抢抓机遇加快形成300万辆汽车产业实施意见》,支持安 康推进汽车产业发展及高端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建设,安康 有希望且必将成为全省汽车产业发展布局中的重要一极。同 时,省上还成立了75亿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基金,大 力支持我省装备制造企业做大做强。市上早在15年前就出台 了《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 ,提出通过5—8年努力,把安康装备制造业建成优势突出、 特色明显、协作紧密、配套完善、布局合理的支柱工业。 2018年,我市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 ”为主攻方向,整合行业发展,加快智能改造升级,提升协 作配套,推广“技术服务+装备制造+工程总包”方式,推进 我市装备制造产业提质升级的发展模式。同时,市财政出资 成立了市级产业发展基金,支持装备制造等工业企业加快发 展。仅2017年,工业口从省市两级争取的支持装备制造企业 发展的财政资金就超过2000万元。安康高新区、石泉县、旬 阳县等县区加强指导辖区装备制造企业的智能改造升级力度 ,着力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升级,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可以说 ,中省市县各级,均形成了加快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良好政 策环境和浓厚发展氛围。   (二)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产品门类不断丰富。安康市装 备制造产业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主要涉及农业机械加工 ,70年代生产机电产品,80年代以安康市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为代表,与东风汽车集团结成汽车零部件生产供应合作伙伴 关系,但是总体上规模小层次低,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微 乎其微。近年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市通过招商引 资、改制重组、配套协作、技术改造等多种方式,引进落地 和发展壮大了一批装备制造业项目,产业规模由小到大,实 现了快速发展。2018年,全市装备制造业拥有规上企业85户 ,其中金属制品企业26户,通用机械和专用设备制造企业 19户,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企业13户,其余为电子设备和其它 制造企业,产值达198.5亿元,增速更是高达40.7%,领先全 市六大特色主导产业近20个百分点。随着旬阳宝通,白河神 达、俊达等一批专用车生产线项目引进建设,结束了我市不 能生产整装车的历史。形成以专用车和船舶等交通运输装备 、通用机电为主体的产业门类。产品有智能平衡车、民用无 人机、多功能环卫车、载重车、小型水利水电设备、汽车零 部件、特种船舶、电梯设备、农业机械、球墨铸件、电线电 缆、粮食烘干机、污水处理装备等30余个品种,产品远销西 安、重庆、十堰、江苏、河南、广西等地。   (三)骨干企业加快成长,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汽车方 面:旬阳宝通通过从提高生产线柔性制造能力、脉动生产节 拍、先进装配工艺等方面加快技改升级,在2014年研制成功 当时国内吨位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主干道高压清洗车的基 础上,2016、2017年先后研制成功L3000后装垃圾车、混合动 力垃圾压缩车和移动式垃圾压缩车设备,2018年更是自主研 发出全省首款高压除雪车和纯电动餐厨垃圾车,标志着陕西 省环卫专用车与沿海发达地区看齐,某些技术指标达到甚至 超过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产品供不应求,正在加快实施年 产1万辆专用车技改升级。零配件方面:市内主要汽配企业均 通过TS16949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具备进入汽车供应链的 通行证。南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使用瑞士哈特贝尔公司的全 自动高速主机和日本坂村公司的全自动设备实现高端汽车零 部件的个性化订制需求,为华晨宝马等高端品牌汽车提供配 套,并和北京机电所合作建设了国内首条汽车轻量化铝合金 结构件智能化生产线。同时,该公司正在加快建设省内第一 条铝轮毂生产线。奥邦锻造、通用机械采购了大量的沈阳机 床生产的I5智能机床,并不断优化流程控制,加速企业的智 能化改造升级,产品质量和精度显著提升。东方瑞邦采用业 内领先的高精度激光雷达,研发制造集车、人和主动防撞于 一体的汽车智能防撞系统。亨通铸造与全国最大的排气歧管 生产商西峡县内燃机进排气管有限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合作机 制,所生产的排气歧管用于韩国现代、上汽通用五菱等高端 车型,产品供不应求。通用机电和专用设备方面:普瑞达电 梯引进业内最先进的瑞士ABB机器人建成了西北领先的年产 1万台智能化电梯生产线,宏达船舶填补了陕西无新能源电动 船生产企业的空白。宝利机械拿到了武器装备管理体系证书 ,具备了机械零部件领域军品研发生产的能力和资质,产品 主要供应西安航发和中航工业,并引进先进数控机床,生产 的法兰铜件将用于高铁机车。平利电机厂立足秦巴山区气候 和地形实际,与西交大合作建立粮食烘干机产学研基地,研 制出具有8项专利技术的粮食烘干机,将产品加工破损率由过 去的百分之3提升至万分之3,热效率提升至市场平均水平的 2倍以上,主要技术指标国内领先,产品供不应求。同时,该 企业还是陕南唯一的一级资质民营水工构件生产企业。   二、安康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一)起步晚规模小。企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主要 从属于产业链低端的加工件生产,产值不大、附加值低、竞 争力弱。全市装备制造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比重不足 10%,规模仅占前两大支柱产业新型材料和富硒食品产业的 1/3-1/4之间。   (二)配套协作程度低。目前汽车产业省内配套率只有 30%,我市更是微乎其微,配套产品大多都是低附加值铸造件 等产品,缺少发动机、变速箱、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终端产 品企业,后市场及服务业发展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产业链条短,技术品牌缺。装备制造企业新技术研 发和产品创新的主动性不足,科研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术 和自主品牌;我市现有整车企业数量较少,部分企业发展困 难,且集中在环卫车等专用车领域,乘用车为空白。品牌影 响力小,中高端品种还较少,综合竞争力不强。   (四)缺乏资金支持。据调研显示,我市的装备制造企业 普遍存在资金周转难题。以亨通铸造为例,该企业通过了汽 车行业的准入门槛TS16949认证,仅仅只需1000万元的技改投 资就可以生产高附加值的排气歧管终端产品,带来的产值和 利润将是十倍以上,但受制于资金限制和市场风险,迟迟没 有实施。   (五)高层次人才相对匮乏。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本质上正 在由投资驱动逐步向技术创新驱动转变,而支持技术驱动的 是相应的高素质人才。全省人力资源大数据显示,制造业特 别是装备制造业是全省人才需求最多的行业之首。我市制造 业人才短缺现象尤为突出,严重制约我市装备制造企业发展 。   三、安康发展装备制造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化、绿色化 、服务化”为主攻方向,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重点项目为 支撑,建立“市级指导、县区主抓、企业主体、园区承载、 做强配套”的工作机制,走“突出特色、提升品质、延伸链 条、扩大规模”专业化协作配套之路,树立差异化发展、公 平有序竞争的理念,按照“大力引进整车整机,专用车打造 特色、零部件提档升级、机电制造拓宽用途、电子设备适应 市场、特种设备促销拓产、培育发展先进制造”的发展思路 ,坚持扩大规模与做优结构相结合,发展终端产品与强化配 套相结合,研发制造与拓展服务相结合,壮大本土企业与引 进外部企业相结合,加快建设省内装备制造强市。   (一)加大规划引领。一是要在优化布局中打造新高地。 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综合承载、促进产业集聚为重点,鼓 励重点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服 务保障创新,持续推进装备制造类项目、产业和政策向园区 倾斜集中,把“一体两翼”县区为主体的工业园区打造成我 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阵地。二是要抓紧制定完善汽车产业 在内的装备制造各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把整车和新能源汽车 、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作为规划引领的主要内容。支持 汉滨区重点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支持安康高新区重点 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支持石泉县重点打造智能制造 和两化融合产业集群,支持旬阳县重点打造专用车和零部件 产业集群,其它县区实现多点突破,形成市域统筹下分工明 确、层次递进、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装备制造业分布格局 。围绕规划布局,推动实施市县区联动,项目跟进,市场拓 展。各县区要重点支持县域内现有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积极 主动帮助企业联系大集团、大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二)延伸产业链条。抓产业,重要环节就是完善链条。 单独一个产业很难发展起来,要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抓住产 业间的关联性,利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对相关产业进行 配套招商,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当前,装备制造业市场 竞争日趋激烈,低端供给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并存,行业向 规模化、精细化、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就倒逼我们 对现有的汽车零部件、通用机电和特种设备等产业链条进行 强链、延链、补链,通过产业上下游延伸,加速产业转型升 级,“强链”强出竞争力,“延链”延出附加值,“补链 ”补出新动能。在具体工作中,要不断引导骨干企业开展技 术改造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重点企业围绕现有产业链 条和项目,加快补链、扩链,在产业的上下游、左右链、高 低端发展上配套项目,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有效避免 因产品单一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三)注重科技创新。一是要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 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 系,鼓励龙头企业深入实施专利、品牌、标准等创新战略 ,加快培育一批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