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防“疫”也要防“抑郁”,十招给心理“消消毒”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防“疫”也要防“抑郁”,十招给心理“消消毒” 2020年02月05日 人民网北京2月5日(赵竹青)连日来,由新型冠状病 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数量还在不断上升。确 诊人员该如何排解心理压力?一线医护应该如何在心理上 保护自己?普通大众又应该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 ?记者采访了多位心理专家,请他们给出了一些实用的心 理自助“药方”。 高危人群心理崩溃风险大 随着疫情的升级,一线医务人员工作量不断加大。严 峻的疫情、短缺的物资,以及患者和家属的焦躁情绪,让 这些医务工作者正经历着超高的情绪负荷,濒临体力和心 理的极限。血肉之躯的医务人员冲锋在前,面对这种种复 杂的情况也会恐慌、焦虑,甚至崩溃大哭……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孟馥告诉 记者,当出现以下征兆时,人的心理可能面临崩溃。 首先是身体上,如果感觉极度的疲劳、出现一些躯体 化症状,比如眩晕、头痛、失眠,胸闷、呼吸困难,胃疼 、恶心、呕吐、腹泻,双腿乏力、肌肉紧张、发抖等。 同时心理上也会出现情绪焦虑、紧张,易怒、沮丧 ,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表达理解出现困难、与人 交流不畅,淡漠、麻木、迟钝、噩梦的情况。 哪些人容易出现心理崩溃?北京大学副教授徐凯文认 为,离疫情最近的人群,比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 诊和疑似患者(住院治疗的重症及以上患者)、疫情防控 一线医护人员、疾控人员、领导抗疫工作的公务员、罹难 的确诊患者家属等,都是受此次疫情影响的心理高危人群 。 此外,徐凯文还特别提醒,那些原来就有精神分裂症 ,双相障碍等重性或抑郁障碍、强迫障碍轻性基础性精神 障碍的人,也是心理高危人群,需要及时关注他们的心理 状况。 “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是领导抗疫工作的公务员。”徐 凯文提醒,他们工作压力大,除了一般一线人员的被感染 的威胁,一时无法控制疫情的失控感,长期疲劳无休以外 ,还有被问责的压力,群众的要求和不能得到理解等。因 此,容易焦虑,耗竭,愤怒,无助,抑郁,极端的可能具 有攻击性。 “将这些负面情绪传向他人就是攻击和压力的传递,传 向自己就是抑郁乃至自杀。”徐凯文说。 疫情笼罩下的“众生相”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专家李慧杰告 诉记者,在应对疫情中,不同的人员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 状态。 医护及相关人员主要是过度疲劳和紧张,甚至耗竭 ,焦虑不安、失眠、抑郁、悲伤、委屈、无助、压抑、面 对患者死亡挫败或自责;担心被感染、担心家人、害怕家 人担心自己;过度亢奋,拒绝合理的休息,不能很好地保 证自己的健康等。 而确诊人员,在确诊后的不同时期,心理状态会有不 同表现。在隔离治疗初期,他们会出现麻木、否认、愤怒 、恐惧、焦虑、抑郁、失望、抱怨、失眠或攻击等状态 ;在隔离治疗期,除上述可能出现的心态以外,还可能出 现孤独、或因对疾病的恐惧而不配合、放弃治疗,或对治 疗的过度乐观和期望值过高等状态;发生呼吸窘迫、极度 不安、表达困难的患者,会出现濒死感、恐慌、绝望等状 态;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发热患者,恐慌 、不安、孤独、无助、压抑、抑郁、悲观、愤怒、紧张 ,被他人疏远躲避的压力、委屈、羞耻感或不重视疾病等 心态。 疑似人员与确诊人员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