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赵向平:在全市农业工作暨农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市农业工作暨农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会议上的讲话 赵向平 (2017年3月27日) 同志们: 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今天我们又召开全市农 业工作暨农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 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农业工作暨 农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总结我市2016年农业农 村工作,分析当前全市农业农村形势,安排部署2017年农 业农村工作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实现“三农”工作的 又快又好发展出实招、鼓实劲,为“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 阵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好头,起好步。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研判形势,坚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信心 2016年,面对经济压力下行和大宗农品市场价格低迷 等多重挑战,全市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经济工 作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主动作为抓机遇、深化改革促发 展、转变方式调结构、改善环境惠民生,保持了农业农村 经济持续增长,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2016年全市粮食总产18.4亿公斤(全省第三),单产 449公斤/亩(全省第一);蔬菜播种面积128万亩,总产 59.2亿公斤(全省第一);水果总产8.2亿公斤(全省第三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6%,达到11525元。具体来讲 ,在6个方面取得新成效。 1、深化农村改革取得新进展。一是农村土地确权以构 建过程监督检查机制为抓手,层层组建专业队伍,强化质 量控制,着力打造榆社县“环节验收”、左权县“精准核 实”典型;二是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以构建县、乡、村 三级交易体系为目标,将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建设 纳入现代农业示范区“十个一工程”,将交易市场建设专 项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将市场体系建设向乡村延伸 ,在率先实现县级交易平台全覆盖的基础上,70个乡镇成 立了交易所、1599个村配备了信息员。 2、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一是粮经饲种植结构更 加优化。总体结构呈“一减两增”态势,籽粒玉米适度调 减,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增加,粮经饲比例由上年的 85.3:14:0.7调整为78:21:1。二是设施蔬菜呈现多元 发展。全市新建拱棚、节水莲菜、食用菌等设施蔬菜面积 1.19万亩;改造日光温室、拱棚1.94万亩,设施蔬菜总面 积达到52万亩。三是果药产业集聚发展。新发展的果树 87.2%集中在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优势区内,形成了平 川“百万亩宜林水果带”;新发展中药材逐步向和顺、昔 阳、榆社、左权等优质产区集聚,形成了东山“十万亩宜 草中药带”。四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市休闲农业经 营主体达204家,带动2万农户,实现营业收入7亿元,昔阳 大寨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3、农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一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 区引领作用凸显。在六县示范区实施“1234”重点项目 ,高标准打造了6个核心片区,累计完成投资131亿元。二 是山西农谷列为省级战略。在省政府高度重视和省农业厅 直接指挥下,山西农谷正式确定为省级战略,为我市现代 农业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下一步将成为山西农业的 标杆示范区和功能性农业示范区。目前,省编办已正式批 复成立“农谷”管委会、总体规划正在征求意见、政策保 障、基础建设、战略合作等各项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 4、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取得新业绩。围绕重点工程建立 了以“一项重点任务、一个牵头单位、一个责任领导、一 个责任机构、一套工作方案”为主题的“五个一”工作推 进机制。全市基本形成了上下协调、左右配合、齐抓共管 、运转有序的工作格局。全市完成投资23.98亿元,其中完 善提质工程完成13.23亿元,农民安居工程完成8.03亿元 ,环境整治工程完成0.73亿元,宜居示范工程完成1.98亿 元。打造了能体现“四美两宜”较高标准、有特色、可借 鉴、能复制的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0个、市级美丽宜居示 范村32个。 5、农业服务保障能力得到新提高。一是大力推进高标 准农田建设。我们确立了东部山区以坡耕地综合治理和沟 坝地整治培肥为主,中部旱作丘陵区以旱平地培肥和沟川 地补灌与培肥为主,平川灌溉区以高产稳产农田建设为主 的综合耕地能力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5.7万亩 ,亩增产75公斤,带动农民亩增收150元。二是大力开展新 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2016年全市推广了116项主推品种 和31 项主推技术,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三是农业保 险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市共承保种植业181万亩、设施蔬菜 3521亩、水果7.44万亩,进一步分散和转移了“三农”风 险,为全市农业生产稳定健康发展起到“保险盒”和“稳 压器”的作用。 6、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取得新成绩。围绕基 地、加工、流通三大企业发展板块,壮大了8个农产品加工 产业集聚区和10大产业集群,扶持打造10大领军企业 ,100个骨干企业,200个小微企业集群编队,全市11家企 业在山西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 售收入181.5亿元。继续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全市新培育省级示范社30个、市级示范社53个、县级示 范社86个;创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1个。重点以现代青年 农场主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为引领,全年培训 新型职业农民10637人,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000人,农民素 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3月7日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召开,省农业厅对2016年度 全省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进行表彰 ,我市荣获农业农村综合奖1项(全省六家),单项奖43项 ,其中市级9项、县级34项。这些成绩和荣誉的取得来之不 易,凝聚了市县两级农业战线同志们的心血和汗水,实现 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在此,我代表委党组向农业系统 干部职工致以衷心感谢!向这次受表彰的先进单位表示热 烈祝贺!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晋中“三农”形势喜中有忧 、不容乐观。在“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好形势下 ,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已经发生深刻变化 ,一些深层次矛盾不断积累并逐步显现;随着农产品需求 总量的变化和需求层次的提升,实现由低水平的供需平衡 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的要求紧迫。在农业生产成本上升 、市场波动加剧、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的情况下,促进农业 增效的难度加大;由于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务工环境趋紧 ,就业空间收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任务艰巨。总之 ,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小康的短 板,农民弱势群体的地位还没有根本性改变。面对中央提 出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 村发展新动能”的新要求、省委提出的“抓住改革的重大 机遇,打好特色优质两张牌”的新思路、市委政府提出的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入全省前列”的新目标 ,这就要求我们市县两级农业部门,认真研判形势、坚持 问题导向,把握发展机遇,保持政治定力,全力做好三农 工作。当前我市农业主要面临着四大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农产品结构不优。我市是全省的农业大 市,但还不是农业强市,农业种植结构长期以玉米为主 ,优势杂粮产业发育滞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产品供 给结构与不断升级的需求结构矛盾突出。全市粮食作物面 积385万亩,其中市玉米种植面积322.8万亩,占粮食作物 面积的84%,产量16.93亿公斤,占到粮食产量的92%。从 2014年开始,面对全国玉米库存高居不下(相当于全国一 年的产量或者是交易量)状况,中央提出了玉米的价补分 离,价格以市场调节为主,玉米价格从最高的1.2元左右落 到0.7元左右,仅玉米一项农民收入我市直接减少16.93亿 元。根据“加大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优化粮经饲种植比例 ”整体思路,我市连续两年调减玉米面积不到10万亩,结 构调整的空间还很大;全市具有比较优势的杂粮种植面积 73.8万亩,产量1.5亿公斤,在全省处于中下游,比较效益 也不明显;晋中是全国最佳水果产区,但品种更新缓慢 ,优势果品没有形成规模,面积产量不如运城、临汾,除 祁县酥梨外,没有一个叫响的品牌。因此,农业区域优势 发挥和特色优质产品开发潜力巨大,农业结构优化任重道 远。 第二个挑战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我市农业产业化 经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率先在全省起步,但目前农业 产业化发展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是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全市目前共有农业产业化龙 头企业450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3家,规 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5家。而山东仅德州市农 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就达到1280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达到17家,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 770家。二是农业产业化企业规模较小。全市最大的国家级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山西龙海实业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仅 13亿元左右,而江苏雨润控股集团一个企业销售收入超过 1000亿元。2016年全市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为181亿元,而 德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已超过3000亿元。三是农产 品加工水平低。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和农林牧业总产值 的比值为1.23︰1,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4︰1,更远远 低于发达国家的3︰1,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仍处于初级阶 段。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副产品综合利用率差 ,农产品多数只是经过简单的粗加工之后就投放市场,进 一步深加工的数量所占比重较少,多层次开发更多产品的 数量就更少了。 第三个挑战是农民增收后劲不足。从农民收入统计数 据可以看出,2011年以来,我市农民收入增幅呈逐年下降 趋势,分别为19%、14.8%、13.3%、11%、7.7%、6%,农民 增收难度增大。具体从收入结构分析看:一是工资性收入 增幅逐年减缓。由于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农民工 外出务工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11年20.54%下降2016年 11.1%。二是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下降。近年来由于受供需 矛盾等因素影响,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变化较大,农民经 营收入受农产品品种与市场影响较大,2016年的玉米销售 价格下降16.7%,西红柿、西葫芦价格降低20%。据统计 ,201 6年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为28. 6 %,比20 1 1年 (38.8%)减少10个百分点。三是财产及转移性收入增长受 限。这部分主要是农民固定资产收益、银行利息、强农惠 农政策补贴等来源。一方面土地作为农民最重要和最主要 的财产,主要是通过流转等形成实现对农民收入的支撑 ,但是全市流转面积只占总承包耕地的28%左右,对全市农 民收入增长带动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中央财政对三农的 扶持逐年递减,2013年全市中央、省级财政支农资金为 2.49亿,2014年为1.44亿,2016年降到1.28亿,降幅近 50%。据统计,近三年农民财产及转移性收入增长率从 41.7%减到7.7%。 第四个挑战是农业抵御风险能力不强。一是农业抵御 自然灾害能力弱。从近几年情况看,我市农业生产中经常 遇到暴雨洪涝、干旱、冰雹、大风、霜冻等多重自然灾害 ,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影响。如2016年7月以来,我市出现 持续的强降雨及冰雹加大风等自然灾害,受灾面积36.36万 亩、成灾32.27万亩、绝收6.1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9亿元 。二是农产品规避市场风险能力低。农业是一个生产周期 长的产业,这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供求信息的快速变 化形成明显的“时差”,经常造成农产品卖难、增产不增 收,甚至增产减收的现象,直接影响农民收入。据农业部 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茴子白最低价格分别为0.03元/斤 ,远远低于收益平衡点(0.1元/斤) 以上四大挑战,对我们提出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 年挺进全省第一方阵奋斗目标压力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必 需用发展的理念,创新的思维,改革的角度来重新思考和 定位我市农业发展的方向。 二、明确任务,精准发力,着力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引向深入 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 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和农村工 作会议精神,践行发展新理念,培育发展新动能,以农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突出结构 优化、绿色发展、提质增效、改革创新、环境改善工作重 点,全力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山西“农谷”省级战 略,努力实现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的奋斗目 标。 农业农村主要指标:全市粮食总产稳定在14亿公斤以 上,蔬菜总产62亿公斤,水果总产8亿公斤,农产品加工业 销售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我们要充分认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意 义,确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调优产品结构、调精 品质结构、调高产业结构,促进农产品供给由“量”的需 求向“质”的需求转变,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结合我市三农实际,今年要突出四个“全面深化”和四 个“精准发力”。 (一)全面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推进特色农业 提质增效上精准发力。 农业结构调整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 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我们要 结合晋中实际,发挥区位优势,重点在调减玉米种植,发 展特色农业产业上求突破。 1、适度调减玉米种植,优化粮食产业结构。按照“加 大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优化粮经饲种植比例”的要求,在 稳定粮食产能的基础上,重点在“调结构、提单产、稳总 产”上下功夫。深入开展粮改饲、粮改豆试点工作,调动 农民主动参与结构调整的积极性,要适度调减籽粒玉米 ,扩大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同时积极 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模式攻 关,不断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实现粮食播种面积稳定 在385万亩以上。 2、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发展农业新动能。要发挥 传统优势,继续做大做强蔬菜水果产业,积极发展中药材 、功能农业等新兴产业,培育农业新的增长点。一是实现 蔬菜生产提质增效,全市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突 出设施蔬菜建设、露地特色蔬菜开发、蔬菜标准园创建和 集约化育苗提升四大工程建设,新增设施蔬菜面积1.25万 亩,设施蔬菜面积达到52万亩,开发露地特色蔬菜80万亩 ,创建蔬菜标准园5个,新建蔬菜集约化育苗面积1.8万平 米,同时推进设施食用菌、节水莲菜等多元化发展。二是 提升水果生产“三品”水平,以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品 牌创建为重点,建设以榆次庄子乡和北田镇为中心的新红 星基地、以太谷任村乡和灵石石膏山为中心的优质酿酒葡 萄基地、以祁县古县镇和平遥襄垣乡为中心的优质酥梨基 地,新发展果园1万亩,全市水果面积力争达到96万亩。三 是规模发展中药材产业,重点实施中药材崛起工程,推进 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种苗繁育基地、规范化生产基地 建,新发展中药材10万亩,累计达到24万亩。四是探索发 展功能农业,立足我市杂粮、中药材等特色资源优势,依 托重点龙头企业,瞄准中高端市场,注重引进消化吸收 ,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大力开发保健食品、功能性食 品等高附加值产品。以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为依托,重点 发展谷子、苦荞、长山药等功能性农作物,积极推进药食 同源产品开发,在功能农业发展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技术服务优势,对 贫困县开展产业帮扶,实现精准脱贫。要整合专项扶贫资 金、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重点对左权、和顺、榆社 、昔阳四个贫困县大力开展杂粮、菌类、蔬菜、中药材等 特色产业扶贫,发展形成23万亩优质小杂粮种植基地、 10万亩蔬菜产业基地、7.3万亩中药材产业基地,新建和提 质305万平方米菌类产业基地,扶持45个村发展乡村旅游 ,60%的贫困村发展电子商务应用,力争全市 2.8万人依靠 特色产业增收脱贫,到2019年底全市8万贫困人口通过特色 产业实现增收脱贫。 3、探索三产融合新模式,延伸产业发展链条。要紧紧 抓住太谷县新技术渗透型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产业试点 县的战略机遇,以特色产业规模经营为切入点,推进加工 业、服务业和旅游业向农业延伸,以2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 乡村旅游示范点、15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 55个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重点,全面实施休 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提质工程。引导返乡人员创业创 新,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创建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集 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让 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到2017年底基本形成农业生产、农 产品加工、收储、物流、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二)全面深化绿色生产方式,在增强农业可持续发 展上精准发力 绿色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要求,我们 已经全面进入“总量”向“质量”发展阶段,这就要求我 们在生产方式发生转变。下一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 们要紧紧围绕“一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