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江苏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娄勤俭讲话汇编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坚定文化自信讲好陕西故事 ——在与我省文艺界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娄勤俭 (2016年10月14日) 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灯塔,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 体现。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传承和发展。毛泽 东同志指出,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 不起来。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 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 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八大 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2014年10月主持 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讲话,今年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 上,又首次将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并列、提出“四个 自信”,这些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的历史担当和坚定决心。我们一定要反复学习 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刚才,10名同志作了发言,谈得都很好,体现了陕西 文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的 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听后很受教育、很有启发。借此机 会,我谈三点思考。 一、俯瞰历史,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价值的充 分肯定,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理性健康成熟 的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的意义是什么?我体 会,要从三个维度来理解。 第一,我们讲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五千年中华文明 赓续不绝基础上的自信。中华文明是世界诸多文明中唯一 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之所以 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历经磨难而不衰,靠的就是中 华文化的凝聚、感召和支撑。可以说,中华文化的有序传 承是中国人最鲜明的精神标签和脐带,我们比其他任何民 族都更有理由、更有资格在文化上自信。今天,我们强调 文化自信,就是要继承好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守护好中 华文明的根脉和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让历经千载的中华 优秀文化放射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 第二,我们讲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当代中国文化建 设丰硕成果基础上的自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承袭 五四新文化运动遗绪,秉承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大力发 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培育了灿若星辰的文艺大师,催生 了浩如烟海的文艺精品,实现了思想解放、重塑了民族之 魂,让历经百年耻辱的中国人真正从精神上站起来、挺直 脊梁。在座各位优秀文艺家,都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作出 了贡献,大家的艺术实践也是对坚定文化自信最生动的诠 释。今天,我们强调文化自信,就是要引导全社会充分评 价文化建设的已有成果,继续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 神、展现中国气派,自觉抵制西方不良思潮侵蚀,更加坚 定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 第三,我们讲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正确方向基础上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 ,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在继承中国优 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借鉴全人类先进文化成 果的基础上,创造出的一切文化实践的总和,顺应社会发 展的必然趋势和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 和强大的生命力。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 自信。今天,我们强调文化自信,就是要引导干部群众通 过树立文化上的自信,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 论、制度的信心,奋力投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 二、审视当下,陕西应该为文化自信作出什么样的贡 献? 陕西拥有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秦岭、华山等 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 ,在当代中国文化版图中占居重要地位,我们理应发挥好 先天优势,勇挑重担、有所作为。 第一,陕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决定了我们必 须肩负起守护中华文化根脉的责任。陕西文化积淀深厚 ,从100多万年前起人类就一直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蓝 田猿人、半坡遗址等史前文明,也承载和见证了礼周的诗 乐典章、雄秦的巍巍法度、强汉的制度风骨、盛唐的胸襟 气韵。我们的传统文化能从如此久远的历史长河中绵延至 今,我们当然有绝对的理由充满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去年 来陕视察时专门强调文化自信,并在西安接待印度总理莫 迪,使陕西这个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省份举世瞩目。因 此,对陕西文化界而言,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中华 文明的精华,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 治国智慧,以文化人、以史资政,在溯源寻根中凝心铸魂 。 第二,陕西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地方,决定了我们 必须肩负起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陕西有延安、照金、马 栏等大量革命旧址,孕育形成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马 克思列宁主义在这里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宝 塔山、延河水,枣园、杨家岭,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 神家园,也已经内化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基因和灵魂。因此 ,对陕西文化界而言,应该自觉从延安精神中汲取智慧和 力量,了解和热爱我们党发展壮大的辉煌历史和精神法宝 ,通过文艺产品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增 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 第三,陕西是当代中国的文化大省,决定了我们必须 肩负起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责任。陕西文化人才众多 、影响巨大,“文学陕军”“长安画派”“黄土画派 ”“西部影视”等声名远播,秦腔、信天游、眉户剧等广 为传唱,陕北剪纸、华县皮影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一大 批名家大师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盛誉。我们应当充分运用 丰厚的文化资源和肥沃的文化土壤,突出陕西符号、展示 陕西魅力,努力培育更多名家大师、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使陕西作为我国文化重镇的地位不断提升。对陕西文化 界而言,应该继往开来、再接再厉,推出更多独具秦风秦 韵的文艺精品,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三、面向未来,我们如何扛好文化陕西这面大旗? 陕西文化大省的名声从何而来?我认为,一靠历史积 淀,二靠名家大师,三靠精品力作。前不久,陈忠实先生 因病离世,在扼腕痛惜的同时,我们也倍感培养造就文化 领军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繁荣发展陕西文化,党委、 政府责无旁贷,但归根结底还要靠文化界来打拼。在座各 位都是陕西文化界的精英翘楚,希望大家肩负起继往开来 的责任,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培养造就后起之秀,把文化 陕西的大旗一代代传下去。 一要坚持正确方向,与党同心同德。正确方向是文化 创作生产的根本性问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落实 好“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 场上想问题、搞创作,确保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刘文西先生讲,如何产生好的作品,就是要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青年艺术家苗阜讲自己的艺术经历 ,也谈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重要性。要坚持文以 载道,认真对待和积极追求文艺作品的社会效果,保持良 知、坚守底线,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度观点烛照现实生活 ,通过文艺创作歌颂光明、抒发理想、引领道德、传递正 能量,帮助人民群众拨开思想迷雾、明辨是非界限,让我 们党倡导的先进文化浸润人民群众的心田。 二要自觉扎根人民,深入火热实践。社会主义文化是 人民的文化,艺术作品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 众,才能在纷纭变幻的文化思潮中立定脚跟,赢得历史的 认可、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当年,作家柳青蹲点黄甫村 14年,刘文西先生每年两次到陕北深入生活,与农民群众 交朋友,才创作出了《创业史》《陕北人》等传世佳作。 贠恩凤同志坚持永远为人民歌唱、永远歌唱人民,常年义 务演出,“要一辈子做为人民放歌的义务工”。有的同志 在发言中提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 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讲得非常好。现在时代在变,但“三贴近”的原则不会 变,唯有坚持辛勤耕耘、服务人民,真正与群众心灵相通 ,作品才能从形似到神似,给人以感染和感动。要用眼去 观察、用心去感受,从经济社会发展的火热实践中挖掘素 材,从多姿多彩的百姓生活中汲取营养,通过艺术的高度 凝练来把握时代脉搏和人民心声,让作品更加接地气、有 灵魂。 三要发扬中国精神,讲好陕西故事。艺术作品中的信 仰之美、崇高之美最能感染人、打动人、激励人。中华民 族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陕西人民追赶超越的生动局面 ,是文艺创作的丰厚土壤和不竭源泉。要牢记肩负的神圣 使命,自觉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举精神之 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用艺术之美成化育之功。 我们有幸身处发展变迁的伟大时代,理应通过作品弘扬时 代精神、反映发展变化、鼓舞人民群众。就像许多同志讲 的那样,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 观,弘扬中国精神,鼓舞人民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要讲 好陕西故事,跳出“城墙思维”,向全国乃至世界舞台展 示我省优秀作品,让陕西的厚重文化走出去,让陕西和陕 西人的生活更加丰满立体地呈现在世人眼前。比如,全省 群众坚持退耕还林、防沙治沙,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多 公里的人间奇迹,推进避灾扶贫生态移民搬迁,让200多万 人过上更有尊严生活的伟大创举,都值得我们去挖掘、去 体悟、去诠释。 四要积极探索创新,创造精品力作。创作生产出无愧 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 发展的标志,也是文化工作者的立身之本。刚才,刘文西 、雷珍民先生都提到要突破高原、迈向高峰的问题,文艺 评论家李星提出文联、作协要为出精品做好服务的问题 ,并用贾平凹“平静如水、安详若佛”从事写作的例子强 调坚守信念的重要性,这些都反映了我们陕西文艺界的艺 术担当。希望大家与时俱进地加强观念、内容、风格、流 派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 的作品。要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把创造精品作为一辈 子的追求。20多年前,西北大学作家班曾经创造了培养出 贾平凹、迟子建、雷抒雁等数百名作家的“神话”。近年 来,为了壮大“文学陕军”队伍,我们实施优秀中青年作 家“百优计划”,支持百余名有潜力的青年作家潜心创作 ,目的还是想通过发挥艺术家的智慧和自觉的责任感,以 “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一步创造宽松条件、解除后顾 之忧,让更多有志向、有能力的年轻人脱颖而出。下一步 ,要继续创新方式、提升扶持效果,不断拓展领域、支持 更多门类。希望大家放开视野、用好政策,更加注重奖掖 后进、为国举才,把德艺双馨的好传统发扬光大。作为党 委、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关爱文艺界,进一步完善政 策措施,支持大家深入实践、体验生活、搞好创作。 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陕西文化一定能够再创 辉煌。 奋力谱写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 娄勤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 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 布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境界。总书 记两次来陕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陕西正处在追赶超 越阶段,要求我们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 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扎实做好保障和 改善民生工作、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为陕西做好各项 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 深学细悟,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 路领航 陕西自觉运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党 员干部头脑,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总书记发表的每一次重要 讲话,坚持用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统揽各项工作,不 断树牢“四个意识”,增强推动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加快追赶超越成为三秦大地最响亮的旋律。我们深刻 认识到,追赶超越是总书记立足国内外发展大势、针对陕 西实际作出的科学判断,标定了陕西发展的历史方位。当 前,与全国“四化同步”进程相比,陕西发展仍有不小差 距,欠发达依然是陕西基本省情,必须跳出“城墙思维 ”、站上“秦岭之巅”,在坚守稳定、安全、生态、廉政 “四条底线”的基础上,做到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这 样才能尽快赶上全国发展步伐。 践行“五个扎实”成为全省工作最鲜明的主题。我们 深刻认识到,“五个扎实”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陕西的具体化,指明了实现追赶 超越的根本路径。陕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能源资源富 集,科教实力雄厚,工业基础较好,同时也面临着发展不 足、产业不优、群众不富等问题,只有落实好“五个扎实 ”要求,才能变优势为胜势、变难点为亮点,实现后来居 上。 推进“五新”任务成为干部群众最普遍的共识。我们 深刻认识到,陕西要真正做到“五个扎实”、实现追赶超 越,必须抓好发展第一要务、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 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此,我们逐步明确了培育新动能 、构筑新高地、激发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显新形象的 战略任务。只有全面落实“五新”战略,才能不断做强优 势、加快补齐短板,真正把追赶超越要求落到实处。 务实笃行,全力推动陕西发展实现新跨越 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陕西干 部群众抢抓机遇、埋头苦干,全省发展持续走在上升通道 ,经济总量从全国第十七位提升至第十五位,生产总值年 均增长9.8%,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从18245元、5028元提升到 28440元、9396元,综合实力、人民生活、城乡面貌发生了 喜人变化,为与全国一道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 实基础。 在培育新动能中强化产业支撑。我们深刻领会总书记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重要论断 ,大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 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全省科技成果奖数量居全国第三 ,去年授权发明专利增幅全国第一,技术合同交易额每年 递增一个百亿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能化产业 高端化,建成了一批世界最先进的能源化工项目,原煤转 化率达到30%以上。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现代物流 等产业,非能源工业增速连续4年高于能源工业,战略性新 兴产业占比达到10.7%,第三产业占比达到42.2%。这些举 措,保证了陕西这个能源大省,在国际能源价格低迷的情 况下经济增速始终高于全国。 在构筑新高地中汇聚发展要素。我们认真落实总书记 找准定位,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要求,以自贸区 建设倒逼简政放权、投资贸易、金融等改革,深化农村、 文化、医药等改革,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正加速形成。用 好向西开放前沿优势,加快“引进来”“走出去”,运用 市场方式推动“长安号”中欧班列回程货运常态化,推进 中哈、中俄等合作园区建设,近几年进出口总额增速一直 保持全国前列,去年位居第二位。加快建设军民融合创新 示范区,军民融合创新型企业超过500家,去年军民融合产 业实现总收入2476亿元。 在激发新活力中增强内生动力。我们要坚持发展内生 活力不断释放,积极打破观念束缚、体制羁绊,着力激发 企业活力,做大做优做强国有企业,延长石油、陕煤化进 入世界500强,陕西成为西部唯一有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 省份;通过冻结解决发展中理解不够、争论不清而积累的 问题,了结因政策变化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推动民营经 济加快发展,非公经济占比达到53.8%。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深化“放管服”、商事制度等改革,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中铁建、宝能集团等企业纷纷在陕投资项目。着力提升 县域经济活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新型工业和旅游 业,全省城镇化率提高8个百分点。 在共建新生活中回应群众期盼。我们认真践行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增财力和财政总支出“两个 80%”用于民生,对中央有部署的坚决做到、省上已出台的 认真兑现、群众有需求的逐步完善,着力推进住房、教育 、医疗等工作,量力而行推进社保扩面提标,群众在不知 不觉中感到了生活有变化。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推 动发展的最大机遇,举全省之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546.3万群众实现脱贫,今年上半年贫困地区居民收入增 幅9.4%、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为了从根本上 阻断贫困代际相传,在秦巴山区、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土 石山区实施避灾扶贫生态移民搬迁,使302万群众过上了新 生活。最近,总长度828公里的沿黄公路全线贯通,为带动 沿线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彰显新形象中提升陕西魅力。我们要守护好中华文 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全方位展 示陕西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形象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三秦楷模”蔚成 风气,群众享受到更多文化大餐,文化产业保持两位数增 长。坚定文化自信,着力讲好“陕西故事”,成功协办第 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丝博会暨西洽会等影响力不断提升。 坚持山水林田湖一体治理,持续实施退耕还林、防沙治沙 ,铁腕推进治污降霾,强化秦岭、桥山等山体保护,绿色 版图向北推移400多公里,渭河成为横贯关中安澜的生态湿 地,提供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70%水量的汉丹江水质优良 ,以柔性治水理念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已初显成效。 强化担当,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 中汲取力量。我们认真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大力弘扬延 安精神,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夯实管党治党责任,在标本兼 治中推进党的建设,为谱写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坚强 保障。 我们充分运用延安、照金、马栏、梁家河等教育资源 加强干部教育、持续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 度化,按照“二十字”标准强化干部选拔交流,选派1万名 “第一书记”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组织。按照总书记“三个 区分开来”精神,探索建立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 下“三项机制”,去年提拔重用干部1122人、容错纠错 156人、“能下”调整489人,初步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 、劣者汰的鲜明导向。持续深化正风肃纪,以零容忍态度 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严肃查处王登记、杨殿 钟等大案要案和“小官巨贪”问题,实现巡视届内“全覆 盖”,形成反腐败的强大震慑。经过持续用力,全省上下 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巩固,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特 别是经过魏民洲案警示教育,全省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来陕投资客商明显增多,今年上半年西安签订招商引资 项目合同增长61.9%。同时,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充分发挥 ,涌现出不忘初心的“当家人”优秀村支书柯小海、扎根 社区的好民警汪勇等一批先进典型,最近发生的榆林特大 暴雨洪涝灾害之所以未出现重大伤亡,一个重要原因就在 于关键时刻党组织顶得上去、党员冲锋在前。 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 现伟大梦想的新征程上,我们一定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核 心地位,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 苦干,以追赶超越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坚定发展信心 实现追赶超越 ——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陕西发展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期间,深刻阐述了关系陕西 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陕 西正处在追赶超越阶段的重要论断。这既是对陕西发展成 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对陕西广大干部群众提出的新任务新 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把发展牢牢抓在手上,锐意改革创新,全方位发力,努 力实现追赶超越。 一、深刻领会追赶超越重要论断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追赶超越的重要论断,是新常态 下推动陕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遵循,是对我们所处 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也是对未来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 求。 追赶超越是新常态下后发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遵 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追赶超越的重要论断,既切合陕西 实际,又着眼全国发展大局,是区域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是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略的丰富和完善,对处在不同 发展阶段的地区明确方向,特别是对后发地区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表明,后 发地区的崛起,一般都会经历一段快速发展的追赶超越期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各地历史文化、发展基础 、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战略 。在有质量、有效益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得快一 点也是要鼓励的。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中 高速增长实现中高端发展成为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在坚 持速度、质量和效益统一的前提下,应当允许和鼓励有基 础、有条件的地区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姿态推动发展,扶助 和支持后发地区立足自身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追赶超 越,能快则快、宜快则快、又好又快。 追赶超越是对陕西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陕西属于西 部后发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经济总量偏小 ,体制机制创新不足,扶贫开发任务艰巨,生态环境历史 欠账多。但更要看到,陕西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阶段 ,综合实力快速提升,连续多年保持较高增速,人均GDP超 过全国平均水平,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绿色版图向北 推进超过400公里,积蓄了后来居上的强大势能。破解发展 难题,推进扶贫开发,保护生态环境,与全国同步够格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加快发展。辩证审视陕西发展态势 ,追赶有空间,超越有优势,正处在追赶与超越并存的关 键阶段,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是显著特征。 追赶超越是对陕西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当前,改革 进入攻坚时期,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 书记在陕西视察时提出的“五个扎实推进”的要求,从量 的扩张、质的提升、发展模式创新三个方面实现追赶超越 。三者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偏废。量的扩张 ,就是力争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为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质的提升,就是加快经济结构 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 体系。发展模式创新,就是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坚 持“四化”同步,推进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管理模 式创新。还要系统推进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保障。 坚持生态环境也是竞争力、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坚持把扶贫开发放在重 要位置,发展与民生改善相得益彰。 二、牢牢把握追赶超越的重大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追赶超越的重要论断,从战略高度 揭示了陕西所聚集的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蕴含的转型升 级的巨大势能,勉励我们要发挥优势,积极有为,牢牢把 握追赶超越的重大机遇。 全域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赋予追赶超越的使命担当。陕 西正成为国家新的战略空间和经济增长极,是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重点地区。目前,有17个国家发展战略涉及到陕 西,从发展定位、科技创新和新型城镇化等方面对陕西形 成了全覆盖。陕西处在“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节点和向西 开放的前沿,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当好 西部科学发展新引擎是国家对陕西的明确要求。陕西还肩 负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要使命,利用西部大开发 战略支撑的有利地位,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放平台构 建等方面可以大有作为。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力度不断加大,陕西又迎来了发挥领先全国的科教优势、 走在创新驱动发展前列的空前机遇。此外,建设中国特色 新型城镇化范例的重要任务,也极大拓展了陕西的发展空 间。总体来看,陕西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 突出,为追赶超越提供了强大支撑。 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奠定追赶超越的坚实基础。陕西 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较好,“四化”同步加速推进,发展 处于上升通道。能源化工产业持续迈向高端,特色产业优 势明显,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等新支柱产业不断壮大。丝 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迈出新步伐,对外开放水平持续 提升,“西安港”成为全国最大的陆港,海关特殊监管区 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贸易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进出口增 速全国领先。学前教育、医药体制改革、保障房建设等民 生工程成效显著。有条件农民进城、移民搬迁和新型农村 社区建设系统化推进,城镇化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面深化改革起步有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职能 ,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这些都为陕西追赶超越打下了 坚实基础。 发展潜能不断释放增添追赶超越的不竭动力。经济发 展新常态下,陕西推动发展的多重动力相互叠加,拥有巨 大的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规模速度型增长模式和质量 效率型增长模式共同发力,在投资、资源型产业持续发挥 支撑作用的同时,消费、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 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加 快,成长性良好的新支柱产业迅速形成。产业结构和优势 产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特别是中亚国家高度契合 ,为“走出去”奠定了坚实基础。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 方式取得明显成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索走在全国前 列。科技综合实力雄厚,作为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 展基地,创新型省份建设和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步伐不断加 快,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不断增强。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富 集,能源产业居全国重要位置,文化产业占比超过4%,并 有望成为支柱产业。 坚定信心主动作为赢得追赶超越的发展空间。面对经 济下行压力和超出预期的困难,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 要求,坚定信心、沉着应对、系统谋划、精准施策,以 “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和担当,埋头苦干,奋力赶超 ,在雁行破阵过程中领先作为。相继出台了推动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加强文化建设、保障 改善民生、全面从严治党五个方面的重大方略,采取了稳 工业增长、投资拉动、金融支撑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环 境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从而确保了经济始终运行在合理区 间,保持了基本面整体向好,为追赶超越赢得了先机。 三、系统谋划追赶超越的科学路径 实现追赶超越,要坚持系统思维、科学谋划,统筹发 展与改革、调整结构与保持速度的综合平衡,实现发展速 度和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 ,在不片面追求GDP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又要坚 持尊重经济规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战略 性调整,确保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在转型升级中加快发展。保持应有的发展速度,迈向 中高端发展水平,是实现追赶超越的题中应有之义。陕西 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构建多点支撑、多元 带动的现代产业格局。首先是不断优化动力结构。持续扩 大有效投资,进一步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稳定 传统消费,加快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提升外贸水平,培 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 其次是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开展农田测质建档、精准施肥 ,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做大做强航空航天、电子信息 等新支柱产业;依托“互联网+”,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 最后是坚持山水林田湖一体化治理。围绕打造国家生态安 全新屏障,着力推进退耕还林、湿地保护,构建关中柔性 水系,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绿色发展。 以改革开放激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扩大 开放,必须敢于涉险滩、敢于啃硬骨头,冲破利益藩篱和 观念束缚,把各项工作推向纵深。一是坚持顶层设计和于 法有据、系统化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全力推进改革 ,大胆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与全国同步的改革,不折不扣 积极推进,做实做精做优,对标沿海、领先内陆;示范引 领性改革,勇于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快出成效。二是坚 持东西并重、内外并举,促进国际国内资源有序流动和产 业集聚,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进空中、陆地、信息 一体化的丝路经济带大通道建设,高起点打造国际陆港 “西安港”、全国高铁交通中心、国际航空枢纽机场,构 建“一带一路”重要交通物流枢纽和国际化贸易中心;加 大对世界500强、行业领军和相关配套企业引进力度,密切 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基础设施 、科教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以创新驱动增强内生动力。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统 筹科技资源改革,围绕国家战略、新支柱产业培育和领军 人才培养开展创新,打造西安国家创新改革试验区。结合 国家级开发区、大学科技园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带和产学研 综合体,以大企业引导技术研发,带动提升整体竞争力。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及智 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卫星技术等领域,加大创新力度 ,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创新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以文化建设提升发展软实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建设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是发展支柱产业的现实 需求,更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抉 择,有助于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加快建设国 家级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力促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 文化资源产品化;加大重点文化工程实施力度,创建文化 产业基地;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内涵,探寻历史与现实的契 合点,打造精品力作,构建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发展基准。民生建设是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追赶超越的重要基准。要坚持 把财政支出和新增财力的“两个80%”用于民生事业;千方 百计扩大就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发展教育 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大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全力实 施精准扶贫,持续推进避灾移民搬迁等重点民生工程建设 ;切实搞好连片特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扶贫攻坚,全面落实 扶贫责任,确保贫困人口2020年如期脱贫;落实低保、优 抚、救助等政策,发挥社会保障兜底作用,让三秦父老在 追赶超越中共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聚焦追赶超越 激发人才活力 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优势是最根本的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 重要指示,涵盖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等各个方面 ,为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七一”重要 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 广。’党和人民事业要不断发展,就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 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以建设人 才强省为目标,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构建科学规范、 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最大限度地激 发人才活力,为建设更加美好的陕西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 保障。 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深刻认识 做好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强调“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让人才 事业兴旺起来”等。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党中央对各级各 类人才的关心重视,彰显了中国广纳天下英才的博大胸怀 ,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内涵。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支撑。“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 、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是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 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施政总纲。人才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推进“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核心主体是人才,根本途径是释放人才活力 ,本质要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人才 优先发展战略,培养造就更多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理 解透彻、贯彻积极的人才,发挥他们在党执政兴国中的关 键作用,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能为协调推进“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把握世界大势、人类社 会发展规律和我国国情得出的科学论断,也是指引中国发 展由“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的行动指南。我们只有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引导各类人才充分认识、深刻理解、 主动践行新发展理念,才能使其真正成为全社会的普遍追 求和自觉行动,在陕西落地生根。 实现追赶超越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 ,立足全国看陕西,作出“陕西正处在追赶超越阶段”的 科学判断,并提出“五个扎实”的具体要求。在新发展理 念下实现追赶超越,不仅要有热情、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 态,更要有充满智慧、素质优良、敢闯善干的人才队伍。 我们只有紧紧围绕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把更多有能力落实“五 个扎实”的人才吸引到全省发展中来,让他们有人生出彩 的机会、有建功立业的平台,才能带动广大干部群众踏实 干事、创新创业,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实现追赶超越的正能 量。 二、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西部地区人才高地 机制好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事业兴。陕西有普通高校 80所、在校学生超过100万人,有各类科研机构1000多家、 专业技术人员110多万人。我们要充分挖掘科教资源优势 ,努力把陕西打造成西部地区人才高地。 给人才松绑,创新管理模式。随着经济社会深入发展 ,人才管理体制不适应的状况日益凸显。这就需要我们全 面深化改革,向社会放权、为人才松绑,加快形成更加科 学、更加高效的人才管理和人力资源配置体系。一是完善 人才评价体系。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职业分层分类制定评 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对知识分子要强化知识产权、创新成 果的评价比重,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对 党政干部要突出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导向 ,解决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问题;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要 聚焦战略眼光、开拓精神和管理能力;对社会工作等其他 领域的人才要注重提升工作岗位效能。二是提高人才配置 效能。坚持用当适任、用当其才,充分发挥用人主体的主 导作用,全面落实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用人自主权。 深化党政领导干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制度改革 ,完善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力争把优秀人 才放到合适岗位,让他们各展所长、各得其所。三是加强 人才柔性管理。加快人才市场体系和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 设,大力发展专业人才市场和网上人才市场,形成人才自 主择业、单位自主用人、中介提供服务的人才资源配置模 式。探索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 动的制度体系,健全人才向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倾 斜政策,努力实现尊重人才意愿与满足社会需求的有机统 一。 向人才倾斜,强化激励机制。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 奋。能否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强化激励是关键。要进一 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让人才实现名利双收,最大限度激 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一是用事业激励人。事业发 展是吸引人才、激发人才的最大动力。要有针对性地开展 理想信念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增强各类人才对全省事业 发展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 新,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便 利条件。二是用荣誉激励人。发挥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 、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等导向作用,对业绩突出的人才给 予崇高荣誉和物质奖励。提高人才政治待遇,加快建设新 型智库,畅通高层次人才建言献策直接通道。加强政策宣 传和舆论引导,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三 是用待遇激励人。探索推动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要 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有效途径,推广中科院西安光机所、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的经验做法,鼓励各类企业采取股权 奖励、股票期权、项目收益分红等方式,提高科研人员成 果转化收益比例。完善人才生活保障制度,下大气力帮助 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就学、住房医疗等实际困难,免除他 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为人才服务,搭建干事平台。搭好台才能唱好戏。近 几年,陕西深入推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科技成果交易额 每年跨越一个百亿元台阶,2015年达到721.7亿元。我们要 以实施创新型省份、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西安高新 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大国家战略任务为契机,加快政 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强化省科技资源统筹 中心功能,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会和空间。一 是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发挥全省各级开发区要素集聚作用 ,鼓励以“人才带项目”方式推进试验区发展。大力推广 “众创空间”孵化平台,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鼓励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教育基地。二是建设战略合作 平台。深化与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建 立全省知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和共享机制,不断增强创 新资源的公共性和开放性。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高端智 库的交流合作,在我省驻外机构设立人才工作站和海外引 智工作站,吸引更多优秀拔尖人才为我所用。三是建设综 合服务平台。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交易运行公共服务平 台和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建设,加快构建全省人才发展 综合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打造集人才工作组织管理、教育 培训、信息服务、产学研交流合作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 台。四是建设金融支持平台。设立全省创新创业投资引导 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探索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和知识产权 质押融资模式,积极培育综合性专利运营公司,引导更多 资金投向创新领域。 助力人才成长,优化培养方式。人才培养是人才队伍 建设的基础。要更加关注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 ,创新培养模式,促进人才规模、质量、结构与经济社会 发展相适应、相协调。一是坚持需求导向。围绕我省重大 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互动,大 力培养能源化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3D打 印、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石墨烯、量子通信、第五代 移动通信等前沿领域,以及现代金融、现代服务业、社会 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型人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培养 一批视野开阔、能力突出、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企业家。 紧盯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大力弘扬 “工匠精神”,着力培养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 才队伍。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快培养农村 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二是拓宽培养渠 道。充分发挥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推 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水平。 加快建立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终身教育体系,多层次 、多渠道、大规模开展继续教育。支持校企联合招生、联 合培养,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三是强化支 持保障。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撬动作用,建立多元投入机 制,综合运用区域产业政策和财政税收杠杆,加大人才开 发投入力度。建立符合人才创新规律的经费管理办法,改 革完善科研项目招投标制度,健全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支持 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机制。破除求全责备等陈旧观念,完善 对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措施,促进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 三、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最大限度激发人才 创新创造活力 人才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涵盖领域广,参与主体 多,必须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履行好党委管宏观、 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职责,更好地发现人才、团结人 才、使用人才。 坚持党管人才这个根本。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根本 原则。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 心作用,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树立强烈的人 才意识,健全党管人才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各 方面积极性,形成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 把牢市场导向这个关键。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形 式,人才工作也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处理好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要把权力放下去,落实政社 分开、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要求,简化人才招 聘、评价、流动等环节审批流程,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 干预,更好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另一方 面,要把服务搞扎实,加强人才工作与企业发展、高校建 设、科研院所改革、社会组织壮大之间的协调联动,善于 运用市场机制、市场手段,真正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 手”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用好分类施策这个方法。人才事业是一项宏大的事业 ,面临的情况千差万别,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 领域、行业特点,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增强工作针对性 、精准性。要加快造就高端人才,实施陕西“高层次人才 特殊支持计划”,拓展“三秦学者”岗位设置,鼓励人才 专业化服务机构发展。要大力引进急需人才,用好国家 “万人计划”和“千人计划”,大力实施我省“百人计划 ”,更好地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要用好现有人才 ,坚决破除制约人才作用发挥的瓶颈因素,认真兑现各项 政策待遇,正确处理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的关系,让人才 留得住、干得好。 决胜全面小康 加快富民强省 奋力谱写陕 西追赶超越新篇章 ——在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7年5月7日) 娄勤俭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 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陕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 新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 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 布局,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不断加快富民强省步伐,奋力谱写陕西追赶超越的新篇 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 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新的伟大征程,开创了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新的伟大时 代。陕西发展的基础和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全面的、深 刻的变化,面临的良好机遇前所未有,人民的美好期待更 加迫切,解决全省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条件更加优越 。加快追赶超越是三秦大地最响亮激越的旋律,实现全面 小康是全省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低调务实不张扬、 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作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 愧于时代的光荣业绩。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基本总结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团结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 众,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 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 别是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一带一路”建设等历史机遇,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 发展新常态,妥善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开拓 创新,埋头苦干,胜利完成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主 要目标任务,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 目标加速实现,富裕和谐美丽陕西建设全面推进,为全省 今后更好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92万亿 元、年均增长9.8%。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稳健,能源化工、 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加快迈向高端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占 比达到10.7%,服务业占比提高7.4个百分点。粮食总产实 现“十三连丰”,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全国第一。三 大区域竞相发展,全省城镇化率提高8个百分点。 ——全面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四梁八柱”基本确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顺利。政府职能加快转变,非行 政许可审批全面取消,司法、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商 事、社保、医药卫生等领域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延长石油 、陕煤化集团进入世界500强,混合所有制经济稳步发展 ,非公经济占比提高到53.8%。 ——民主法治不断加强。人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用 充分发挥,设区市地方立法工作实现全覆盖。协商民主广 泛多层制度化推进,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壮大。群团工作进 一步加强。双拥传统进一步弘扬,党委议军制度不断完善 ,军政军民团结局面更加巩固。法治陕西建设深入推进 ,公众安全感和社会治安满意率连年提升,社会大局和谐 稳定。 ——文化建设成果丰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 心,“厚德陕西”实践活动扎实开展。丝绸之路跨国联合 申遗成功,“一带一路”系列节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第 11届中国艺术节成功举办,讲好陕西故事成为共识并取得 显著成效,一批文艺精品产生重大影响。文化惠民工程深 入实施,文化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人民福祉明显增进。坚持“两个80%”不动摇,民 生领域财政投入累计达到16031亿元,城乡居民收入达到 28440元和9396元,分别增加10195元和4368元。就业规模 和质量不断提高,新增就业岗位218万个,在全省实施13年 免学费教育,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乡低保标准 大幅提高。565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柔性治水有序实施,河长制 全面推行,引汉济渭等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建设,河流综合 整治成效明显,国家湿地公园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昆明池 、渼陂湖、卤阳湖恢复建设和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初 见成效。绿色版图不断扩大,森林覆盖率达到43%。“铁腕 治霾•保卫蓝天”行动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综合治理 取得积极进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国家任务。 ——管党治党扎实有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 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市县 乡村换届顺利完成,选派“第一书记”、党代表工作室、 基层党建提升等成为陕西党建品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不 断完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效落实,管党治党压力逐级 传递,派驻监督和巡视监督实现全覆盖,反腐败斗争力度 持续加大,党风政风民风焕然一新。 回首过去五年,特别令人难忘的是,习近平总书记 2015年两次来陕视察,亲切的关怀、殷殷的嘱托,给全省 人民带来了巨大的鼓舞、激励和鞭策。特别令人振奋的是 ,我们办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大事实事 ,经济总量由全国第17位提升至第15位,人均生产总值达 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特别令人欣慰的是,城乡居民收入 持续增加,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使454万群众住进新居,扶 贫避灾生态移民搬迁让148万群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特别令人自豪的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5000公里 ,交通瓶颈制约正逐步转变为促进发展的新优势;水的灵 气正在全省聚流涌动,渭河变清了,湿地湖泊增多了,三 秦大地更绿了,自然环境更美了。特别令人高兴的是,科 技创新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科技潜能加速释放,专利获批 量大幅增加,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800亿元,陕西经济腾飞 的动力更加强劲。特别令人骄傲的是,我省在国家外交格 局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元首家乡外交备受瞩目,古老的陕 西吸引了更多世界目光。特别令人鼓舞的是,陕西自贸试 验区、西咸新区、“米”字型高铁规划等先后获批,“三 项机制”效能加速释放,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持续高涨 。 回首过去五年,奋斗的历程使人难忘。全省发展的重 大成就,是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际能源价格低位徘徊 的大背景下取得的,是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我 省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大形势下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 ,值得倍加珍惜。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 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历届省委继往开来、接续奋斗 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团结拼搏的结果。在 此,我代表中共陕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全省共产党员 和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 驻陕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部队官兵,向长期关心支持 陕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和崇高敬意! 回首过去五年,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深感到 :干好陕西的事,必须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坚定正确的政 治方向,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 决贯彻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讲政治、顾大局,时时处处保 持高度一致、向中央看齐。这是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 规矩,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偏离。必须立足欠发达的基 本省情,把全省人民的福祉时刻放在心头,把发展作为解 决所有问题的根本措施牢牢抓住不放,做到发展与民生相 互促进、相得益彰,不断筑牢富民强省的物质基础,让三 秦群众在不知不觉中感到生活有变化。这是我们认识、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必须把创 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到工作的方 方面面,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尤其要坚守稳定底线、安 全底线、生态底线、廉政底线,着力破解发展的瓶颈制约 和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带动各项事业加快发展。这是我 们有效推动工作必须坚持的理念和方法,任何时候都不能 忽视。必须扭住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在从严管理中强化 教育、选用干部、改进作风、严惩腐败、优化机制,全面 提升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营造良好政 治生态,保障改革发展稳定。这是我们实现目标的重要法 宝,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 回首过去五年,存在的问题更需直面。城乡居民收入 偏低,贫困人口依然较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任务艰巨;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环境不优 ,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除,全面深化改革还需系统发 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全社会法治意识有待增强,法治陕西建设任重道远;观 念陈旧和不敢担当的现象依然存在,个别党组织和少数党 员作用发挥不够,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多发,全面 从严治党需要久久为功。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我们坚信,只要始终 保持头脑清醒,不断巩固成绩,解决突出问题,迎难而上 、锐意进取,就一定能开创陕西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陕西未来发展的根本遵循 未来五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对陕西发展至关重要。我 们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 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 迈进。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对陕西工作作 出追赶超越的科学定位,提出“五个扎实”的明确要求 ,为我省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追赶超越、“五个扎实”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五 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陕西的具体 化。追赶超越是科学定位,“五个扎实”是根本路径,反 映了陕西发展的大势所趋、使命所系、民心所向。扎实推 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是要始终把发展抓在手上,坚持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不断筑牢追赶超越的坚实支 撑;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就是要适应工业化进程 的需要,补齐短板,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 经营体系,促进农业提效、农民增收、农村美丽,不断巩 固追赶超越的重要基础;扎实加强文化建设,就是要发掘 和用好文化资源,强化文化担当,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 化强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增强追赶超越的精 神动力;扎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面向大多数、关注 最底层,尽心竭力做好民生工作,不断彰显追赶超越的价 值追求;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切实夯实管党治 党责任,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不断强化追赶 超越的根本保障。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竞争意 识和担当意识,振奋精神、顽强拼搏,以追赶超越的新成 效,回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回报全省人民的信任。 奋力追赶超越、落实“五个扎实”,一定要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当前,全球经济在深度调整中逐渐复苏,新 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我国经济保持长期向 好态势,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国家“一带一路 ”战略深入实施,创新型省份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 ,我省诸多领域工作纳入国家战略,具有多项政策叠加利 好。改革开放后的不断探索,西部大开发以来的快速发展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两年多的生动 实践,更为陕西追赶超越积蓄了强大势能。同时,我们也 面临前甩后追的严峻形势,“标兵”体量大、步子稳 ,“追兵”速度快、势头猛,挑战很大,压力很重,形势 逼人,不进则退。必须科学把握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深刻 认识陕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切实用足用好国家各项支持 政策,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使追赶超 越成为全省上下的思想共识、决胜全面小康的行动纲领、 衡量各项工作的基准和标杆。 奋力追赶超越、落实“五个扎实”,一定要扬长补短 、提质增效。经过全省人民的不懈努力,陕西发展已经站 上了新的起点,但欠发达的基本省情并未根本改变。只有 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深 挖根源、整合资源、综合施策,才能最大限度补齐发展短 板,把现实难点变为发展亮点。只有充分发挥我省区位、 科教、能源、文化、军工等优势,在国家战略和发展大局 中找准契合点、选准发力点,才能在人无我有中抢占先机 ,在人有我特中勇立潮头,把自身优势变为追赶超越胜势 。只有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相统一,才能既实现经济总量追赶,又实现发 展质量超越,更实现发展模式创新。 奋力追赶超越、落实“五个扎实”,一定要统筹兼顾 、系统提升。追赶超越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全方位的追 赶、整体性的超越。必须坚持“四化同步”,优化要素配 置,促进区域联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 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必 须注重追稳平衡,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促 发展与防风险等重大关系,坚决守住“四条底线”,做到 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决不能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问 题,决不能以损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代价推动发展,决 不能以工作为借口破坏廉洁纪律,决不能为了发展牺牲生 态环境。 奋力追赶超越、落实“五个扎实”,一定要解放思想 、埋头苦干。做好陕西工作,解放思想是关键,埋头苦干 是保障。要把新发展理念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 各方面,以理念更新引领思想解放,以思想解放推动理念 落实。要把陕西放在全国乃至世界大格局中来审视,跳出 “城墙思维”,站在“秦岭之巅”,开拓视野、博采众长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要把“跳起来摘桃子”的进取精 神和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结合起来,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 只争朝夕的劲头推动工作,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 办事,恪尽担当之责,通过拼搏争取最好结果。 今后五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通过培育新动能、构 筑新高地、激发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显新形象,同步 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富民强省步伐,建设富裕和 谐美丽陕西,奋力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经济转型升级取 得重大成效,总量突破3万亿元;民主法治建设持续加强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社会文明 程度全面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赶上全国平均水 平,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治污 降霾实现突破性进展;管党治党更加有力有效,治理能力 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我们坚信,只要全省上下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续用力 不懈怠,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干到底,我们的奋斗 目标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三、努力推动陕西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新目标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召唤新作为。我们要决胜 全面小康、奋力追赶超越,就必须把培育新动能、构筑新 高地、激发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显新形象作为战略任 务,统筹施策、精准发力,走出一条贯彻中央要求、遵循 客观规律、具有陕西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培育新动能 动能强劲,才能行稳致远。这是决胜全面小康、奋力 追赶超越的根本支撑。要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以“四化同 步”发展为方向,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 育产业链,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富有竞 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我省发展由要素驱动为主向以 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 可持续的增长。 紧扣主导产业提质扩能。大力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工程 ,依靠创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 平。提升能源化工产业,深入推进“三个转化”,加快煤 油共炼、煤炭分质利用等关键技术创新示范和高端精细化 工产品研发,加强煤油气盐绿色高效开发,提高资源综合 利用水平。做强装备制造产业,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陕 西行动计划,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功能配套,加快形成汽 车、航空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等产业集群,促 进陕西制造转向陕西智造。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好核 心技术突破,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 增长点。改造传统产业,加快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 艺、新装备,促进有色冶金、建筑建材、食品加工、纺织 轻工等产业创新发展,全面提升产品附加值。 围绕创新链条兴业释能。大力支持国家创新平台和国 家实验室建设,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辐射带动作用 ,将技术平台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聚合各种创新资源 ,构建科研与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促进科技和经济 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依托国家航空 航天动力研究院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推进富平-阎良一体化 ,加快汉中航空智慧新城、卤阳湖通航基地、沣西翱翔小 镇等建设,推动航空航天技术成果转化,促进技术交叉融 合,发展环保、节能等产业,提升航空航天技术民用化水 平。依托精密机械、微特电机、减速器、传感器等领域优 势,聚合发展机器人产业。依托平板显示基板玻璃工艺技 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光电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发展光电产 业。依托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发展增材制造产业,推进 3D打印在多领域示范应用,努力占据全国市场主导地位。 依托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发展精准医疗产业,完善 诊断试剂、诊查设备、数据分析等产业链条,培育个体化 药物体系,带动和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立足优势领域挖潜蓄能。发挥科教资源优势,保持科 技创新领先地位,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积极参与国家重 大科技专项,加大微电子、通信、重大装备、航空航天、 石油开采等领域科技攻关。发挥学科优势,瞄准新材料、 新能源、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等产业发 展前沿,前瞻部署、集中突破,形成更多面向市场的原创 性成果。发挥科技门类齐全、技术领先优势,促进技术交 叉,加强系统集成,突破重大颠覆性技术,努力形成新产 业新业态。发挥高校和院所优势,加快中国西部科技创新 港建设,支持两院院士与企业、高校共建实验室,集聚先 进技术、先进管理、先进人才,促进科技与产业、技术与 服务有机融合。推广完善“一院一所”创新模式,发展创 新风险投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应用,推进大众创业、万 众创新,让创新创造的种子在三秦大地开花结果! 紧贴市场需求增效补能。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 ,创造新供给、带动新需求,着力提高供给侧质量和效益 。实施现代服务业提升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 ,做大做强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 产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 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实施特色现代农业建 设计划,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绿色农业、智 慧农业、订单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新经济 新业态壮大计划,发展数字经济、分享经济、平台经济、 体验经济,推动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服务创新和跨界融 合。实施信息化助推计划,发展互联网内容产业与动漫产 业,完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推动社会生 活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二)构筑新高地 占据高地,才能赢得主动。这是决胜全面小康、奋力 追赶超越的关键所在。要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 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抓住重点领域,把握关键环 节,深层次推进改革,全方位扩大开放,加快建设资源配 置能力强、体制机制活、服务效能高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打造“一带一路”核心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走向对外开放前沿,为我省更好地运用两个市场、统筹两 种资源、面向全球配置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要用好“一 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欧亚经济论坛、丝博会暨西 洽会、农高会等平台,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依托 承东启西、联南贯北的区位优势,打造陆路、空中、信息 、管道立体丝绸之路,建设辐射周边、服务全国、联通 “一带一路”的交通商贸中心。拓展提升国际港务区功能 ,系统发展物联网和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体系,建设“一带 一路”核心物流枢纽。大力引进处于全球价值链高端的龙 头企业,强化专业化集群化精准招商,鼓励更多省内企业 “走出去”拓展优势产业,参与矿产勘查、精细化工、旱 作农业等领域合作,建好中俄、中哈等经济合作园区,建 设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国际产能合作中心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教育、科研、培训等领 域的合作,建设创新资源共享协作与高效利用的科教中心 。发挥古丝绸之路起点优势,以精品旅游线路为纽带,深 化文化、旅游等合作,建设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大力 发展现代金融,积极优化金融环境,吸引境外知名金融机 构来陕设立分支机构,扩大离岸金融、能源金融等领域开 放合作,建设“一带一路”区域性金融中心。 打造高水平自贸试验区。建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既是 中央赋予我省的重大任务,更是陕西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 。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落实可复制可推广要求,借鉴、 复制、集成先行区成功经验,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深化投资领域改革,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为主要 形式,有序扩大保税物流、融资租赁等领域深度开放。推 动贸易转型升级,积极培育贸易新业态、拓展新功能,构 建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重点的外贸竞争新优势。 创新海关监管模式,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实现通 关一体化、便利化。经过3-5年努力,建成投资贸易便利、 高端产业聚集、金融服务完善、人文交流深入、监管高效 便捷、法治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园区。 打造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陕西国防科技工业体 系完备、基础雄厚,科研能力、技术水平均居全国前列。 要以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为契机,以关键领域、基础 设施为重点,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为抓手,搭建“军工 +”平台,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新格局 。依托各类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加快布局一批军民融合重 点项目,培育航空和航天运载动力、军工电子、兵器工业 等产业集群。推进“军转民”“民参军”双向互动,支持 军工企业引进社会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军工科研院 所企业化改革试点,推动军工单位进入智能交通、智慧城 市、资源勘探、应急救援等领域。提升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西安科技大市场等功能,推动军地共建中试基地和工程 中心,统筹规划和建设交通、空间、信息、气象等基础设 施,增强军民一体化的基础保障和协同应急能力。 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坚持向改革要红利,不折 不扣落实中央改革部署,大胆探索自主性改革,抓好全面 创新改革试验、西安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等各类改革试点 ,力争部分领域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深化“放管服”改革 ,纵深推进简政放权,全面实行清单管理,强化事中事后 监管,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 企业改制上市和兼并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做强做 优做大国有企业。深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城 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集 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三权分置”,促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 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分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理顺 文化产业管理机制,培育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不 断提升陕西文化整体实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