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人大常委会关于湘潭市地名管理立法调研的情况报告(2020.11.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人大常委会关于湘潭市地名管理立法调研 的情况报告 地名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组成部分,是一项政治性 、政策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 形势下,尤其是在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速度不断 加快的今天,地名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任务越来越重,全面 加强地名行政管理显得尤其重要。4月中旬,市人大社会建 设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近年来我市开展地名管 理工作及地方立法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调研。此后,法工委 围绕地名管理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地名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以地名普查为契机,推动地名管理逐步规范。 2014年,按照国务院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部署,我 市历时五年,全面完成了地名普查的外业采集、数据入库 、内业整理、地名档案归档等各项工作,共普查11大类、 62小类地名普查信息87366条。同时,先后两次开展了地名 清理整顿工作。全面完成了市中心城区道路命名、路名牌 设置、楼栋门牌号码编码和设置等一系列工作任务。完成 道路名称标准化,实现了已命名道路的地名标志全覆盖。 努力解决道路有路无名、一路多名、地名标志不规范等问 题。在完成城区道路命名和路名牌设置的基础上,结合地 名普查成果转化以及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要求,在智慧城 市的框架下构建标准地名地址库。出台了《湘潭市地名管 理办法》,对地名管理机构及职责,地名命名、更名与销 名,标准地名的管理使用,地名标志设置和管理,法律责 任等方面工作进行了规范固化。 (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调整优化街道社区。按照 省、市文件精神要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减相适 应原则调整优化街道,经济增量较小和人口不多的街道合 并,反之则析置。全市现有24个街道,36个镇,10个乡。 按照便于管理,解决犬牙交错、重叠管理、“飞地”管理等问 题。将城区部分村改成了居委会,全市共减少6个村(雨湖 区),增加了3个社区。全市现有建制村763个,社区200个 。 (三)挖掘地名文化传承,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在地 名管理工作中,将地名普查与挖掘地名文化相结合、地名 清理整治和规范与传承地名文化相结合,启用了一批濒临 消亡的“历史地名”。命名了“通济门路、观湘门路、文星门 路”等一批新道路,使“老地名”焕发了新生机。进一步挖掘 优秀地名文化,发挥地名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着重开展对“重点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中“重要地理实体”的 论证和命名工作,完成了“窑湾历史文化街区”中“潭宝广场 ”、“唐兴寺广场”的命名工作。以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为 导向。制作了两版湘潭市城区道路名称图,主动与百度、 高德等电子地图公共服务提供方进行对接,全面校准了其 产品中湘潭市城区道路标准名称,进一步提升了地名公共 服务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地名管理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地名的命 名和管理涉及到民政、发改、公安、住建、工商、国土等 多个部门。但我市的地名管理日常管理机制还不够顺畅 ,相关政府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