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青岛市“十四五”水资源配置发展规划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青岛市“十四五”水资源配置发展规划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 。根据《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国家、省关于“十四五”期间水安全 保障的有关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面临的形势及问题 “十三五”期间,我市在水资源调配保障能力、现代水网 建设、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取 得了一定成绩。但青岛市是资源型缺水城市,水资源总量 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加之经济快速发展、人口逐年增长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 (一)水资源保障能力逐步提升,但经济社会高质量 发展对水资源保障提出更高要求。2019年青岛市人均 GDP为124282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2倍,人口密度 841人/km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6倍,而当年人均用水量 为96.68m3,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十四五”期间 ,用水仍将呈现刚性增长,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与水资 源支撑保障能力不足的矛盾是当前我市水安全的主要矛盾 。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较高,但应急、储备能 力不足,水安全保障面临挑战。目前,我市水资源平均开 发利用率已达到40.3%,处于国际上普遍认为的水资源开发 利用率生态警戒线以上,现仅有棘洪滩水库一座客水调蓄 水库,设计日平均最大供水能力71万m3,单日最大供水量 已达130万m3,用水高峰期水库供水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2013年以来,受降雨量偏少影响,本地水源几近枯竭,城 市供水一直处于应急状态,且无城市应急和储备水源,对 于城市抵御突发性事件、应对干旱等极端天气均存在较大 的安全隐患。 (三)全市“大水网”已基本建成,但水资源调配能力需 要进一步提高。我市面向多水源、多工程、多用户、多目 标的南北贯通、互济互配、主客水联调的城市水资源配置 工程网已基本完成,但部分原水管线老化、破损、渗漏严 重,满负荷运行多年,急需维修改造,工程配置网亟待完 善。水资源调度监管手段有待提升,运用大数据分析、 GIS、WEB、远程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覆 盖城市供水各环节的城市原水供给系统尚未建立,难以实 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先进城市存在较大差距。 (四)非常规水能力建设稳步提高,但对城市供水的 实际贡献率仍需提升。目前我市海水淡化建成规模已达 22.4万m3/d,占全国已建成规模的五分之一。但实际应用过 程中,受制水成本、配套管网、民众接受程度等多种因素 影响,供水量最高的2019年仅2605万m3,约合7.1万m3/d。 加大海水淡化对工业产业园区供水力度,提高实际贡献率 ,有待进一步研究。“十三五”期间,再生水利用量不足三分 之一,污水处理厂大部分为一级A标准排放,提质改造深度 处理后可用于河道生态景观补水的再生水处理能力亟待加 强。 (五)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农业和生 态用水不足,绿色发展面临挑战。2019年,我市城镇生活 用水量已增长至57971万m3(占总用水量的63.1%),增长近 4倍。一方面城市用水不断挤占农业和河道生态与环境用水 ,枯水年份农业用水无法保障,城乡供水矛盾越来越突出 ;另一方面由于城镇用水量不断增长,排放总量逐年增加 ,水环境与水生态承载能力受到威胁和挑战。 二、规划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优 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更高水平满足人民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 、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推进水资 源节约集约利用,以城市健康发展对水资源的实际需求作 为规划水资源配置工程规模的基本依据,依托全省大水网 建设,加大客水调引力度,加快调蓄工程和非常规水工程 建设,加强市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不断优化完善市域 水资源配置工程网体系。树立战略思维,加紧谋划一批重 大水利项目,积极破解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水资源瓶颈 制约问题,适应未来水资源供求态势变化。不断推动“水利 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向纵深发展,促进全 市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通过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保障全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刚性约束、生态优先。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 宜,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 审视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分析确定经济社 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 度,严守生态红线,探索具有青岛特色的生态优先、绿色 发展之路。 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理清水资源供需和配置存在的 主要问题,准确判断未来供需水形势,找准突破口、切入 点,解决供需核心问题,确保高质量发展。 统筹协调、优化配置。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 水,妥善处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和农村、流 域和区域、开发与保护、近期和远期的关系,合理配置当 地水、外调水、非常规水,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以用 水管理为抓手,实现全市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适度超前、稳中求进。发挥规划战略指导作用,本着 水资源储备与应急保障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水平和速 度相适用并适度超前的原则,谋势而动、顺势而为、应势 而变,完善水资源应急和战略储备体系,保障城市供水安 全。 技术先进、科学配置。运用大数据分析、遥测、通信 及计算机远程自动控制、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 技术手段,用科学理念配置水资源、用先进手段管理水资 源,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管理方式为全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提 供决策支撑。 (三)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青岛市全域,总面 积11293km2。包含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以下简称“市 内三区”)、崂山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城阳区、即墨区、 胶州市、平度市和莱西市。 (四)规划水平年。本次规划基准年为2019年,规划 水平年为2025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 (五)规划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 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安全保障体系。水资 源配置能力、保证率进一步提高,客水供水量增加,海水 淡化和再生水处理能力、利用程度不断提高,正常年份全 市可供水量达到18.1亿m3以上,特枯年份全市可供水量达 到14.6亿m3以上,初步建成以地下水和海水淡化水为主的 应急备用水源。完善“南北贯通、东西互配、主客联调、海 淡互补”的全市配置网工程,水资源保障程度和应急供水能 力进一步提高。适当压减当地水资源利用量,促进河湖生 态逐步修复。健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水量和强 度双控达标,利用智慧水务平台,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监管 能力和水平。 三、供用水现状 (一)用水现状。根据《2019年青岛市水资源公报》 ,2019年全市总用水量91844万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 18213万m3,占比19.83%;林牧渔畜用水量3455万m3,占 比3.76%;工业用水量19075万m3,占比20.77%;城镇公共 用水量10727万m3,占比11.68%;居民生活用水量33179万 m3,占比36.13%;生态与环境补充用水量7195万m3,占比 7.83%。 通过分析2005─2019年总用水量和城市用水量情况 ,全市用水总量基本保持平稳,但各行业用水结构发生了 较大变化,高供水保证率用水量增长较快。按照当年人口 核算人均综合用水量,2005─2019年年平均人均综合用水量 变化不大,全市人均综合用水量平均值为111.2m3/人·年 ,城镇人均综合用水量平均值为103.8m3/人·年。人均生活 毛用水定额由2005年的67.5L/人·天增加到2019年95.7L/人·天 ,提高4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2005年19.97m3减少 到2019年的6.04m3,减少67%;受到城市缺水影响,城市用 水大量挤占农业用水,农业基本实行非充分灌溉,农业用 水量从2005年的50320万m3减少到2019年的21668万m3,减 少56.9%。 (二)供水现状。根据《2019年青岛市水资源公报》 ,2019年全市总供水量91844万m3,其中本地地表水 23971万m3,占比26.10%;地下水22164万m3,占比 24.13%;外调水40241万m3,占比43.18%;海水淡化2605万 m3,占比2.84%;再生水2863万m3,占比3.12%。 通过分析2005─2019年总供水量和城市供水量情况,全 市供水水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本地水源受干旱影响波 动较大,客水逐步成为主要的供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