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 远景目标的建议 重庆市政府网 2020-12-03 “十四五”时期是全市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中央关于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 远景目标的建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 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紧密结合我市实际,中共重庆市委就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 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时 期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最具战略指引意义 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重庆视察并对重庆提出系列 重要指示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党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 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为重庆赋予了战略使命、带来 了重大机遇。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面对错综复 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 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 领导下,市委紧紧围绕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 在重庆大地上这条主线,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 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 “八项行动计划”,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 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坚决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 熙来、王立军流毒,推动重庆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全市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二〇二〇年 地区生产总值迈过2.5万亿元大关;大数据智能化创新方兴 未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创新能力 持续提升;“一区两群”空间布局优化,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 调,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更加彰显;重点领域 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步伐 加快,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大,长江上 游重要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成效 显著;脱贫攻坚任务即将胜利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 人口即将全部脱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就业 、社保、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加快发展,统筹疫情防控 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 善,民主法治建设、平安建设成效明显;文化事业和文化 产业繁荣发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成渝地区双 城经济圈建设开局良好,成渝地区发展驶入快车道。当前 ,全市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干部群众精神面貌持续向上 ,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社会和谐稳定局面持续巩固 ,“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 在望,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 五年取得的显著成绩,最根本的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科学指引,也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同 奋斗的结果。回顾五年来的艰难发展历程,我们深刻体会 到,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 掌舵,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任何风险挑战。只要遵照习近 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沉心静气、真抓实 干,工作就有底气,发展就有希望,事业就能顺利。我们 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以实干实绩兑现市委“三个确保”政治承诺,再接再厉、 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奋力谱写“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十四五”时期,我市 发展环境和条件都有新的深刻复杂变化,面临一系列老难 题和新挑战。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 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 ,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 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我市改革发展将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从国内看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 题仍然突出。从我市自身看,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仍与东部 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基础设施瓶颈依然明显,城镇规 模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能级还不够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偏弱,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城乡区 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民生保障 还存在不少短板,社会治理有待加强,必须高度重视、切 实解决。 3.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发展具有多方 面优势和条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关心、 高度重视重庆发展,给予有力指导和重大支持。党中央作 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 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 、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 步推进,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为重庆高质量发展赋予 了全新优势、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 圈建设加快推进,使重庆战略地位凸显、战略空间拓展、 战略潜能释放,带来诸多政策利好、投资利好、项目利好 ,极大提振市场预期、社会预期。国家为应对疫情冲击、 恢复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新一轮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 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地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新一 轮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纵深推进,有助于我市进一步 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制不断 健全,有助于各片区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充 分释放全市高质量发展巨大潜能。 谋划我市“十四五”发展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要深刻 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 ,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 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 ,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 ,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 、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确 保重庆各项事业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继 续前进。 二、“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奋斗 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4.“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 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 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 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 ”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 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 ,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 新发展使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 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 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 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 定和谐,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 5.“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 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 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 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 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 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市人民积 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 和各领域,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 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 移扩大开放,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 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 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 革开放举措,加大内陆开放力度,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 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 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更加 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着力固根基、扬 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 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6.“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对标习近 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充分考虑我市 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未来发展支撑条件,今后五年,要以建 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在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基础上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 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 ,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成渝地区 双城经济圈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 ——高质量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经 济结构更加优化,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战略 性新兴产业规模大幅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大数据智能化创新深入推进,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基础 设施联通水平大幅提升,现代化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国家 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国际综合交通 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长足进步。实现更加充分更 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 构明显改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加 优质均衡,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脱贫攻坚成果 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国际化、绿色化、智 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初步建成,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和 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高品质生活宜居 地初步建成。 ——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高标准市 场体系基本建成,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 得重大进展,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公平竞争制度更 加健全,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市场主体更加充满 活力。出海出境大通道体系更加完善,重大开放平台建设 取得突破,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国际传播能力 明显提升,内陆开放高地基本建成,初步形成“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的战略性枢纽。 ——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土空间 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 减少,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 断健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长 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更加巩固。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 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 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历史文化保 护传承利用进一步加强,城市人文内涵更加丰富,文旅融 合发展深入推进,文化强市、体育强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治理效能达到更高水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 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 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精细化治理能力显著增强,防 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 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 更加有力,平安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7.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 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到二〇三五年我 市将与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展望二〇三五 年,将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重庆 “三个作用”发挥更加突出,进入现代化国际都市行列,综合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 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创新体系更加健全,新型工业 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建成现代化 经济体系,“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全面建成;基本实现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法治 政府、法治社会和平安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全面建成内陆 开放高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融入全球的开放 型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在中西部领 先;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科 技强市、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体育强市和健 康重庆基本建成,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全面筑 牢,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基本建成;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 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中等收入群体显 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 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高品质生活充分彰显。到那 时,一个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文化兴的现代化重庆 将崛起在祖国西部大地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大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 科技创新中心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落实科技 自立自强要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 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推进以大数据 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形成一城引领、多园 支撑、点面结合、全域推进的创新格局,使重庆成为更多 重大科技成果诞生地和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 8.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发挥好创新引领功能 ,紧扣“五个科学”“五个科技”,聚焦科学主题“铸魂”,面向 未来发展“筑城”,联动全域创新“赋能”,打造宜居宜业宜学 宜游的现代化新城。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争取国家 重大科技项目、大科学装置和国家实验室等落地,吸引高 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入驻,推动中国科学院 等在重庆布局科研平台。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完 善公共服务配套,植入更多科技、人文、绿色元素。以“一 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实施成渝科技创新合作 计划,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加快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 ,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瞄准新兴 产业设立开放式、国际化高端研发机构,建设两江协同创 新区。强化各类科技园区支撑作用,推动全域协同创新发 展。 9.加快培育创新力量。强化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坚持企 业主体、市场导向,健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 系,建设产业创新高地。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好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 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科技企业成长工程,推动科技型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集聚发展。发挥大企业引 领支撑作用,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 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挥各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创新引领作用,引导推动产学研协同攻关,集中力量打好 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 路、生命健康、空天科技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 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基 地,建设一批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 中心。深入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新一 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10.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 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 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 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营造“近悦远来”人才发展环境。 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办好重庆英才大会和“一带 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完善“塔尖”“塔基”人才政策体系,造 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科教结 合,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壮大创 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队伍。实施产业人才攻坚专项 行动,提高人才队伍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匹配度。健全 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 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 机制,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 健全完善激励各类人才在渝创新创业支持举措。支持西部 (重庆)科学城、两江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重庆经开 区等集聚国内外优秀创新人才。促进“一区两群”人才协同发 展。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 长期稳定支持机制。 11.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 试验,健全创新激励政策体系,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 。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 ,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改 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加快科 研院所改革,扩大科研自主权。加强学风建设,坚守学术 诚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 效,推动形成成渝地区一体化技术交易市场。健全多渠道 投入机制,逐步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 系,持续办好重庆国际创投大会,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 化应用。建设大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环大学创新生态 圈。促进科技开放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 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积极筹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弘 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创新的 社会氛围。 四、壮大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一手抓传统 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更加注 重补短板和锻长板,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 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12.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 更加突出位置,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 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 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 产业增长引擎。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升级发展电子、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消费品、材料 等支柱产业,发展服务型制造。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水平,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 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13.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 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加 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现代会展、法律服务等服务 业,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推动现代服 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服务业 数字化。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 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 等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加快西部金 融中心建设步伐,提升金融机构、市场、产品、创新、开 放、生态等金融要素集聚和辐射能级,探索区域性股权市 场制度和业务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进服 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14.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为底线,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 制度,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实施“千年良田”工程,成片规模 化推进宜机化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粮食生产功能 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落 实“米袋子”和“菜篮子”负责制,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 高效农业,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动智慧农业建设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大力拓 展农产品市场,推进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推广巴 味渝珍特色品牌。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 合发展,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乡 村旅游、农村电商,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15.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 、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进 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深入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 ,高标准建设铁路运输干线网络,基本形成“米”字型高铁网 ,强化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干支融合、多式联运功能,提升 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加快城市轨道交 通规划建设,推动中心城区间畅联畅通,构建主城都市区 “1小时通勤圈”,提高“一区两群”内畅外联水平,构建现代 化综合交通体系和智能交通体系。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 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完善能源保障体系,建设智慧能 源系统。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系 统布局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大力发展5G、工业互联网、物 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有序推进数字设施化、设施数字化 。 16.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数字产业 化和产业数字化,优化完善“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云联 数算用”全要素群、“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高水平打造“智 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培育打造 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工业互 联网平台。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数字内 容、超算等大数据产业,积极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 快发展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积极培育智能化 新产品、新模式、新职业。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 ,开发培育智能化应用场景,挖掘数据资源的商用、民用 、政用价值,拓展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 教育、智慧旅游和智慧社区等智能化应用。深化数字领域 开放合作。健全数字技术、信息安全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 范,全面提升数字安全水平,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升全 民数字技能。 五、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 现新作为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 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着力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 效路径。 17.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 比较优势,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改革开放新高 地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为 抓手,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 聚,在更高水平上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打造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加强与西部地区 协调联动,深化与周边省市合作。加强与长江中下游协作 ,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和人 口迁移。深化与东部沿海地区交流互动,推动成渝地区双 城经济圈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 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对接,深化以高铁为重点的通 道联系,全面加强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领域 合作。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深化数字经济、科技教育 、绿色发展、公共卫生等领域国际合作,促进国际人文交 流,建设“一带一路”对外交往中心。依托中新(重庆)战略 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重点加强与东盟及相关国家和地区 全方位合作。 18.全面促进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顺应消费品质化、智能化、多元化、服务化升级趋势 ,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构建多元融合的消费业态,着力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消费供给升级,传承振兴重 庆老字号,打造世界知名商圈,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 安全发展。发展消费新场景,提升假日消费、旅游消费、 夜间经济,积极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美丽经济,培 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健全现代流通 体系,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积极开拓城乡消费市 场,推动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引导城市消费下乡。增强居 民消费能力,挖掘居民消费潜力,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塑 造安全友好的消费环境,完善消费促进政策,健全消费者 权益保护制度。 19.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 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快补齐基 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科 技教育、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 域短板,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动城市建设投资稳 定增长。围绕“两新一重”重点领域,实施一批引领性支撑性 重大工程,推进重大科研设施、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公共卫生应急保障、防洪抗旱减灾等一批强基础、增功能 、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强化 要素保障,加强项目科学调度,确保尽快形成更多实物投 资量。增强投资有效性,让更多基础设施投资形成优质资 产、产业投资形成实体企业、民生投资形成消费潜力。 六、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深入推 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聚焦“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同心协力办好合作的事情 ,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 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20.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坚持双核引领,区域 联动,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城市群发展 格局。编制实施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培育发展现代化都 市圈,带动周边市地和区县加快发展。推动重庆、成都都 市圈相向发展,加快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建设万达开 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推动渝东北与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 展,推动渝西与川南地区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川渝两省市 全域发展。 21.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国际门户枢纽 ,提升内联外通水平。共建世界级机场群,打造国际航空 门户枢纽。建设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科学规划干线铁路 、城际铁路、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完 善双城经济圈公路体系,强化主要城市间快速联通,推进 省际待贯通路段建设。推动长江上游航运枢纽建设,组建 长江上游港口联盟,加强港口协作、航道联建。提升客货 运输服务水平,支持重点区县打造区域性综合物流枢纽。 推进疆电入渝和川渝电网一体化发展,统筹油气资源开发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推进跨区域重大蓄水、提水、调水 、防洪工程建设。统筹布局完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22.协同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稳定、提升产业链 供应链,加快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 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共建高水平 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制造基地、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特色消费品产业集群、西部大健康产业基地。整合优化重 大产业平台,发挥两江新区旗舰作用,加快重庆经开区及 其他国家级、市级开发区建设,高水平打造川渝产业合作 示范园区。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数字经济,合力打造 数字产业新高地。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商贸物流发 展水平,共建国际货运中心,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 费目的地。合力打造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23.强化生态共建和环境共保。构建以长江、嘉陵江等 为主体,其他支流、湖泊、水库、渠系为支撑的绿色生态 走廊。统筹建立并实施双城经济圈及周边地区“三线一单”生 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建立跨流域跨区域横向生态保护补 偿机制。统一环保标准,加强跨界水体环境治理,深化大 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强土壤污染及固废危废协同治理。共 同打造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 24.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 便利化,全面加强教育、就业、医疗、文化、体育、养老 、社会救助及执法司法、市场监管、法律服务等领域合作 ,共同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圈 。实施便捷生活行动,支持户籍便捷迁徙、居住证互通互 认,全面实现川渝两地就医直接结算,推进养老保险关系 无障碍转移,推进公共交通、社保、医保等领域“一卡通 ”,推进公租房保障范围常住人口全覆盖。推动“重庆英才服 务卡”与四川“天府英才卡”对等互认,共同打造“智汇巴蜀 ”“才兴川渝”人力资源品牌。 25.完善战略合作机制。编制执行好贯彻落实《成渝地 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进 一步健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 会议机制,研究落实重点任务、重大改革、重大项目等。 深化落实常务副省(市)长协调会议机制,发挥好联合办 公室作用。健全交通、产业、创新、市场、资源环境、公 共服务等专项合作机制,分领域策划和推进具体合作事项 及项目。培育合作文化,健全两省市地方合作协同机制。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建设的良好氛围。 七、持续释放“一区两群”空间布局优化效应,推动城 乡区域协调发展 全面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 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 发保护新格局,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努力实现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 26.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坚持做大做强“一区”、 做优做特“两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着力提 升主城都市区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梯次推动中心城区 和主城新区功能互补和同城化发展,加快打造产业升级引 领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改革开放试验田、高品质生活宜 居区,更好地发挥在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极核作用。推动 中心城区瘦身健体,强化科技创新、现代服务、先进制造 、国际交往等高端功能,做靓长嘉汇、广阳岛、科学城、 枢纽港、智慧园、艺术湾等城市功能新名片,重塑“两江四 岸”国际化山水都市风貌,引领带动中部历史母城、东部生 态之城、西部科学之城、南部人文之城、北部智慧之城发 展。提升主城新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建设产城融合、职 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渝东北三 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好“三峡牌”,建好“城 镇群”,推动适宜发展区域土地集约使用、产业集聚发展、 人口集中承载,加快“万开云”板块同城化,强化在三峡库区 生态保护、“江城”特色城镇化发展、生态产业体系建设上的 示范作用。推进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文旅融合发展,立 足生态资源和民族特色,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丰富 拓展生态康养新业态,建设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人与自 然和谐宜居新典范。发挥“一区”对“两群”辐射带动功能,用 好“一区两群”区县对口协同发展机制。 27.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完善城镇体系 ,处理好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关系,做强中心城区,推 进区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推 动大中小城市功能互补和协同发展。落实城市更新行动 ,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统筹城市规划、建 设、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 、生活品质,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 现代城市。强化规划引领,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安全 需要,突出“江城”“山城”特质,建立完善“多规合一”的国土 空间规划体系。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 城市防洪排涝、火灾防控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 。完善城市配套功能,优化公共服务供给,逐步实现职住 平衡,提高城市宜居程度。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 风貌,统筹产业园区、城市街区、景区景点建设,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