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202111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刘 鹤 2021-11-2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 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 )强调,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 、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 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 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实 践和理论的统一,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 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我们要深入 领会《决议》精神实质,把高质量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 的各个方面和环节。 一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实践和 理论的统一 回顾百年党史,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 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从我国的历 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出发,把握不同阶段的历史 性特征,进行富有智慧的实践探索,及时上升为思想理论 ,更为科学地指导实践,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 稳定两大奇迹。 从历史看,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党在推动经济建设不断 向高级形态迈进过程中形成的。走向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历 史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穷二 白的局面,国家集中资源短时间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 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 ,要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改革开放的任务。党的十二大 提出到20世纪末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经济 建设目标。此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经历了加速发展的阶 段,生产潜力不断得到释放,生产要素有效利用,经济规 模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经济结 构不合理,能源、资源、环境等约束日益凸显,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问题日益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三大强 调了经济效益和经济结构的问题,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 逐步转向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党的十五大提出可持续发 展战略,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 时代,党中央提出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根据发展阶段和 社会主要矛盾重大变化,经过充分论证,明确提出我国经 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从实践看,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的需要。实践呼唤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 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 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本质上是发展质量不 高。在经济体系中,我们有些领域已经接近现代化了,有 些还是半现代化的,有些则是很低效和过时的。现阶段 ,我国生产函数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组 合方式、配置效率发生改变,面临的硬约束明显增多,资 源环境的约束越来越接近上限,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我国中 长期发展的重要框架,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成为多重约 束下求最优解的过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我们主 要解决的是量的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阶 段,必须解决好质的问题,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持 续增长。 从理论看,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党把握发展规律从实践 认识到再实践再认识的重大理论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必须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强调,新理论产生于新实 践,新实践需要新理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经济发展面临“三期叠加”、经济发 展进入新常态等判断,强调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 英雄,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 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判断,《决议》对高质量发展 作了进一步强调。这些思想环环相扣,系统回答了经济形 势“怎么看”、经济工作“怎么干”的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重要论述,连同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 ,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这些重要 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 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思想保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 科学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 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必须坚持创 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相统一。 (一)高质量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人是经济 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涉及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既是消 费主体,又是生产和创新的主体,是最具活力的生产要素 。满足人民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也是推动高 质量发展的根本力量。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新动力蕴含 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中,产生于人力资 本质量提高的过程中。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回归发展的本源 ,实现最大多数人的社会效用最大化。进入新发展阶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上,我们必须坚持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 、通过共同艰苦奋斗促进共同富裕,必须最为广泛有效调 动全社会积极性能动性,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质量和专业 技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不搞平均主义,不搞杀富济贫 、杀富致贫,避免掉入福利主义陷阱,通过14亿多人共同 努力,一起迈入现代化。 (二)高质量发展是宏观经济稳定性增强的发展。经 济增长往往呈现周期性波动,但大起大落会破坏生产要素 和社会财富。从各国经济增长史看,一些高速增长的经济 体,经济大起之后出现大落,往往一蹶不振。在世界面临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宏 观稳定成为稀缺的资源。高质量发展要更加注重从供给侧 发力,通过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稳定性。宏观经济是一 个不可中断的连续进程,要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决议》提出,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创新宏观调控思路 和方式,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要持续抓好落实,尤其要 针对经济波动,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设计和逆周期调节 ,加强预期管理。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风险易发 高发的时期,要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特 别是系统性风险,着力用高质量发展来从根本上防范化解 各类风险,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长期均衡。 (三)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作为各 类经济政策的重要出发点,真正打牢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微 观基础。企业好经济就好,居民有就业、政府有税收、金 融有依托、社会有保障。当前,我国大企业存在大而不强 的问题,虽然近两年我国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连续居 于全球首位,但主要依赖规模,创新引领力、国际竞争力 与世界一流水平还存在差距。数量庞大的小企业活力强 ,但存在市场竞争力弱、升级能力不足的现象。国有企业 要不断深化改革,高效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大量民营企 业要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把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和公 司治理的规范性统一起来。外资企业对实现高质量发展非 常重要,要鼓励引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在 更高水平竞争中创造价值、实现互利共赢。企业家是要素 整合者、市场开拓者、创新推动者。企业家就像鱼一样 ,水质水温适宜就会游过来。要为企业家创造良好的市场 环境,使他们发挥作用。 (四)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党中央把创新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创新驱动 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定义性特征,高质量发展就是创新作 为第一动力的发展,只有创新驱动才能推动我国经济从外 延式扩张上升为内涵式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由于 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科技创新对中国来说不仅是发展 问题,更是生存问题。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在于 能否实现由要素投入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的跨越。二战结 束以来,开启工业化进程甚至短暂跨过中高收入门槛的国 家很多,但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发达国家的只有 韩国、新加坡、以色列等少数国家,这些国家无不在全球 创新和产业链分工中占据关键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人力资本积累等,都与创新直 接相关。《决议》强调,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加快攻克重要领 域“卡脖子”技术,掌握更多“撒手锏”式技术。基础研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