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1年各类工作纪实汇编(共27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巴彦淖尔市消防救援支队改革转制三年工 作纪实    2021-11-10  天开新岁月,人改旧乾坤。改革转制三年来,巴彦淖 尔消防救援队伍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授旗训词精神,与 时代共进,和改革同行,以初心不变的定力、主动求变的 勇气,闯关夺隘、奋力奔跑,在转型升级中历练队伍,在 提质强能中创造佳绩,各项工作实现了大突破、大跨越和 大发展,描绘了一幅幅壮美的改革画卷,书写了一页页厚 重的发展篇章,探索出一条融合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巴 彦淖尔消防救援发展新路子。 聚焦“如何革故鼎新”的问题 拿出“巴彦淖尔方案” 三年来,支队党委面对体制改革、结构转变、职能重 塑带来的新形势、新情况,团结带领全体指战员砥砺前行 、锐意进取,队伍上下保持了创先争优、创新发展的强劲 态势,各项工作亮点纷呈,为消防救援事业破局立新贡献 了“巴彦淖尔智慧”。党政重视呈现新高度。市委、政府大力 支持消防改革、特别关爱消防队伍,一项项改革措施应运 而生,一件件发展大计应势落地,推动解决经费保障、基 础建设、装备采购和岗位补贴等11项重大问题,支持做好 教育、医疗、出行等方面的优待问题,授衔换装、职级套 改、落编定岗、单位挂牌等一系列大事顺利完成,“四梁八 柱”的制度体系初步建立,巴彦淖尔消防救援队伍的体制、 结构、格局、面貌焕然一新。机制保障实现新提升。市政 府、发改委在全区率先将提升消防能力建设纳入市级“十四 五”规划重大项目之一,拟投入4.8亿元用于基础建设提档升 级。深入贯彻《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构 建起“五位一体”的新型监管机制;认真落实自治区有关文件 要求,最大限度保障基层指战员享受津补贴待遇,增强了 指战员的获得感、幸福感。职能转变取得新进展。消防救 援队伍转制后,成为我国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职 责大幅拓展,任务大量增加,依然保持24小时驻勤备战模 式,闻警即动、冲锋在前,始终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 地方。与公安、应急、交通等部门和社会救援力量,建立 数据共享机制和灾情即时通报制度,初步构建起新时代“统 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作 战指挥机制。 聚焦“如何提档升级”的问题 给出“巴彦淖尔解答” 三年来,支队党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聚焦“六个转型升级”,跟着问题走、迎着困难上,一心一 意打基础、殚精竭虑谋发展,打了一系列漂亮的翻身仗 ,书写了一段欠发达地区实现艰辛蜕变、后来居上的典型 案例。推进消防执法改革。大力宣贯《责任制实施办法》 ,协调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实施意见》,制 定《深化农村消防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决胜实施方案》,新 建农村消防站3座(目前全市建成31座),实现消防力量覆 盖到乡镇一级。五原县银定图镇农村消防站荣获全国 “119”先进单位,是全区唯一获得该荣誉的农村消防站。精 准治理突出风险隐患,在全国率先研发了“双随机、一公开 ”管理平台及配套APP,在全区率先推行简易火灾登记、重 点单位申报检查APP,率先出台优化营商环境7项措施,组 织实施三年整治行动,消除了一大批火灾隐患,守住了消 防安全基本盘、基本面。三年来,共排查各类单位场所 15214家,消除各类隐患 18861 处,行政处罚581家,临时 查封100家,“三停”92家,罚款472万元,全市火灾形势保持 了总体平稳,保持连续26年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的良好 态势。持续强化消防宣传教育,打造家“预”户“消”宣传品牌 ,建立五级微信群宣传模式,分行业、分系统开展集中培 训,培训各类目标人群15万人,发布微信、微博1万余条 ,抖音、快手播放量达2164万次,人民网开设巴彦淖尔消 防专栏专题播报巴彦淖尔消防工作经验,消防工作的参与 度、知晓率、安全感均创历史新高。推进综合保障建设。 着眼“体系化”装备建设,加快补充急需装备,升级换代常规 装备,按需配备高精尖装备,目前消防车配备64辆,各类 专业救援装备器材1.6万件(套)。完成了指挥中心升级改 造和队史馆、火灾实验室建设,全面提升了应对“全灾种、 大应急”的能力水平。推进专业力量发展。对照“主力军、国 家队”定位,找准差距、补齐短板,组建全区首支快速反应 队,成立全区首支潜水救援队,组建7支水域救援队、2支 道路交通救援队,承办“利剑北疆”全区地震救援演练。广泛 开展专业培训、资质认证,将国际急流救援技术IRIA、绳 索救援等引入训练课程,12名消防员考取水域救援资格证 书,6名指战员取得全国区域性水域救援资格,在全区首次 开展流动水域救援拉动演练。三年来,共接警出动6194次 ,营救和疏散遇险群众557人,成功处置杭锦后旗杭龙电厂 火灾、乌拉特前旗白彦花粗苯罐车泄露、五原县油库油罐 火灾等警情,完成磴口县山洪救援、临河区沼气池搜救等 急难险重任务,把牢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最后一道防 线,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社会各界对“最美逆行者”给 予高度赞扬。 聚焦“如何创先争优”的问题 打造“巴彦淖尔样板” 三年来,紧紧抓住队伍建设这个根本,除积弊、正风 气,推动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呈现新气象。坚持思想铸 魂。将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重 要训词精神作为主线,持续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树牢“四个 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跟改革进程 ,扎实开展 “践行训词精神、担当神圣使命”,“学训词、铸 忠诚、创新业、立新功”专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引导指 战员坚定拥护改革、投身改革实践。用好用活巴彦淖尔红 色文化资源,挂牌成立7个红色教育基地,每年定期举行党 组织书记培训班、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配套举办改革政 策宣讲、演讲和朗诵比赛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指战员切实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训词精神上来,凝聚到党中央决策部 署和各级党委要求上来。坚持严管厚爱。坚持纪律部队建 设标准,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队,紧盯“人车酒”等重点环节 ,对财务收支、基建工程、装备采购等重点领域进行审计 监督,三年来实现对7个基层大队巡察和审计工作全覆盖 ,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督导检查120余次,有效防控安 全风险。坚持“基层至上、消防员第一”,研究制定支队党委 为群众和基层办实事两个清单,帮助指战员及其家属解决 实际困难,完成36名指战员子女入学、8名指战员家属随迁 随调工作。积极构建消防职业文化,与市医院签订《消防 救援人员职业健康框架合作协议》,为全市297名指战员购 买人身意外保险。积极请示市总工会,成立了支队工会、 妇委会等群团组织,全市推广“消防员荣誉家庭”牌匾悬挂工 作,提升指战员获得感、幸福感,让指战员实实在在享受 改革红利。坚持荣誉引领。在支队党委的示范带领下,各 级班子成员精诚团结、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干成了许多 大事要事,攻克了许多急事难事,形成“头雁高飞”引领“群 雁竞翔”的生动局面。三年来,支队先后有10个集体和5名个 人荣获国家级和自治区表彰,35名个人荣立个人三等功 ,支队获得“安全工作先进支队”,连续两年被总队评为“先 进支队党委”。巴彦淖尔市荣获2020年度全区消防工作考核 “优秀”等次。千里同志被评为全区“最美消防指战员”,窦虎 同志荣获全国火调比武北部片区现场照相岗亚军,评先评 优规模、数量创历史新高,全市队伍“荣誉更多了、实力更 强了、地位更高了、前景更广了”,“火焰蓝”新形象已经深 入人心! 砥砺奋进三年间,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一支新型的 人民队伍,巴彦淖尔消防救援队伍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 训词精神为统领,对标“主力军、国家队”的职能定位,坚决 扛起防范风险、保民平安的政治责任,斗志昂扬,奋力前 行,续写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宝鸡市金台区金河镇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2021-12-0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 ,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 裕。”振兴乡村,最终的落脚点是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 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拓宽致富渠道,让农民吃好“土 地饭”“口袋”鼓起来。近年来,金河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升 级,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力助推农民增收,唱好“拿 手戏”、打好“特色牌”,努力绘就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幸 福新图景。 党建引领 形成推动发展硬核力 始终坚持靠支部破解瓶颈问题,用党建凝聚发展合力 ,积极推行联合型党组织、产业型党组织、服务型党组织 等特色党建品牌,引领带动了区域的快速发展。针对辖区 台塬交错、工农交织、城乡结合的特点,提出优势互补、 分片联建,打造联合型党组织,坚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分片联建,指导各村打破自我封闭、相对独立的发展模 式,实行强村带弱村,先进带后进,促进村党组织在班子 建设、党建载体、产业发展等方面同步提升。实行党员联 学、资源共享、活动联办,通过党建点评会、现场观摩会 、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一起找问题、理思路,转变思想观 念。针对部分村产业基础薄弱,实行支部带头、产业振兴 ,打造产业型党组织,把基层党支部扎在产业第一线,把 党员聚在产业扶贫、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园区、合作社。 积极实施“党建+”模式,永利村“党建+果蔬产业”成为全市农 业产业新热点,获评省级扶贫先进合作社、省级十佳合作 社;陵辉村“党建+特色产业+乡村旅游”成为网红村,获评 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洪水沟村“四导四动”“123模式”成为 产业型党组织新亮点,被评为全市文明村,周家庄村玉池 公社“五色党建”引领三产融合发展,被授予全国乡村旅游重 点村。针对联系服务企业、群众不到位,解决困难问题不 及时的问题,全力打造服务型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 织负责人的领航作用,和党代表、党员志愿者的辐射作用 ,激活服务主体。创新建设了独具金河特色的“一群一话一 平台”“3+1劳务组织”等服务平台。通过特色品牌建设,进一 步增强了基层支部的交流联动,激发了党员的自豪感,基 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更加显现,成为推动发展的“硬核 ”力量。 两原一带描画产业发展新版图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如何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乡村振兴赋能。金河镇立 足资源禀赋,在产业扶贫的基础上,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 业,“两原一带”绘制金河产业版图的三大板块,着力构建 “三园三子”发展格局,倾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金河样板。以洪 水沟香椿产业园、段家坡村软石榴、花椒种植园为依托 ,周家庄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并列入全国乡村振 兴示范片区,打造金陵河片区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带;以陵 辉花海种植为依托,大力发展陵原片区现代观光农业产业 ,全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陵原片区城郊旅游新模式 ;以永利村水气循环沙培蔬菜种植基地、宝丰村精品蔬菜 、葡萄种植,陵玉村优质食用菌、紫原村田园综合体等特 色种植养殖产业为主,建设西原智慧果蔬园。永利村坚持 利用扶贫资金助推产业落实、落地,多方争资金、跑项目 ,2020年争取产业资金565万元,建成1600亩果蔬种植示范 基地。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农业观光旅游和主导产业,各 种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利用,辐射和带动紫草塬四个村 发展农家乐和摊点17个,帮助当地农户调整产业结构,促 进农民增收。紫原村流转土地700亩,种植黄桃、红星酥梨 等优质水果,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打破紫原村“空壳村”“零 产业”局面,实现产业从无到有的蜕变。同时紫原村积极探 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采取“支部带 头、村民自愿、财政配套”方式,筹集资金80余万元,辐射 带动贫困户74户231人增收脱贫。 一村一景打造人居环境示范村 “政府又为咱村民办了件好事啊!这几年村上其他几个 组的污水排放问题都陆续解决啦,今年要解决我们组,听 到这个消息后村民都很高兴,积极配合村上施工,以后夏 天再也不臭啦,高兴得很。”陵辉村三组村民王喜明说到 ,村民惆怅多年的污水排放问题得到真正解决。今年以来 ,金河镇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 ,坚持“一村一景”,结合各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特色,在 永利村、陵辉村、紫原村、周家庄村集中实施人居环境整 治项目,以农村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示范镇、建设美丽宜居 示范村为目标,聚焦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 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 现乡村振兴的“底色”工程常抓不懈。坚持“一村一策,一村 一景”,请专业设计公司分别以周家庄村玉池公社、陵辉村 油菜花海、永利村果蔬采摘、紫原村田园人家为主题对村 庄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结合农业产业和文旅融合,打造全 区第一批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推动金河镇美丽 乡村向魅力多元转变。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为农户发放垃 圾桶5000个,在村庄集中居住点投放垃圾箱150个,配备垃 圾清运车9辆,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统一处置 ”的垃圾处理模式。污水处理全域覆盖。全镇共有氧化塘 17个,厌氧+人工湿地6个,污水处理站1个,配套污水管网 总长32.64公里,其中接入污水处理厂8.2公里,实现了污水 处理全覆盖。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新建无害化卫生厕所1228座,全镇卫生厕所普及率达 91%以上。配备抽渣车5辆,建立常态化管护机制,全域保 障农户粪污清理,培养卫生用厕习惯。村庄清洁全民参与 。年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季节性战役,动员群众充分 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村庄清洁行动,以“八清一改 ”为抓手下茬清理明爆垃圾5100吨、修剪路边绿篱3000平方 米、整治门前三堆6000处、疏通污水沟渠10公里、拆除废 弃房屋80间,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深化金河之“美”。 协同互促 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 兴之“魂”。金河镇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促进农 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三治融合”成果不断深化,不断完善三治融合制度体系 、多元主体共治体系,形成了以“一约五会一室”为重点的三 治融合载体,持续推进村民自治、法治和德治。强化党建 引领乡村治理,注重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村书 记的“领头雁作用”。建立律师驻镇联村机制,选派律师担任 村法律顾问,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 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 全覆盖,推广志愿服务,加强基层治理突出问题整治,发 掘、培育正面典型,切实解决了一批民生问题,大大提升 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辖区居民文明素养。累计组织开展 文化、科技、卫生、就业志愿服务活动150多次、移风易俗 志愿服务活动100多项,举办“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九九重 阳节”等系列活动,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 移风易俗引领社会新风,全面推行婚俗改革,开展移 风易俗活动,引导村民依托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 白理事会和村规民约,抵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农村赌博 等不良社会风气,开展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大体检”,各村 深入挖掘家规、家风、家训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 弘扬文明乡风,正成为当地农村新时尚。 巩固成效带动农民生活更富足 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就是让农民富裕富足。金河镇始终 将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 抓,整合各类要素资源,注入乡村发展新动能,实现农民 生活富裕。今年以来,按照防返贫监测机制要求,全镇全 面推行网格化监测管理机制,建立完善镇、村、组纵向三 级网格,以小组结合居住区域横向划分441个网格单元,每 个网格员监测户数不超过20户,441名网格员监测全镇 8337户农户。 今年4月,在全镇范围内对标对表,对全镇农户的住房 、饮水、教育、医疗等进行了全面排查。8月份,进行防止 返贫集中排查,严格按照“走访”“救助”“帮扶”“防范”四个防 返贫环节步骤:一是通过三级书记遍访、“四支力量”遍访、 “六必访”等到户走访、村组干部网格化排查上报、村民申请 、业务部门、平台反馈等途径,对存在风险的户进行全面 摸排核查,同时按照全省调度,8月下旬对全镇17个村的防 返贫工作进行了解剖麻雀式的再排查,由区级组织、镇村 协助对全省调度的金丰村、陵玉村等再次进行了全面排查 ;二是通过走访研判结果,针对性地进行帮扶救助,今年 上半年共办理临时救助45户168人,落实879人低保、五保 补贴;三是每月更新“三类人员”监测台账,因户制宜,为存 在风险的户叠加就业、低保、临时救助、社会帮扶等扶持 措施;四是对防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机制进行完善,确保 排查全面、监测有效、帮扶有力。截至目前,通过监测 ,集中排查确定1户易致贫边缘户,2户突发严重困难户 ,建档立卡并确定了帮扶责任人,研究适宜的帮扶措施 ,确保措施精准得力,风险及时全面消除。 乡村振兴,不仅关乎全镇3.2万农民的福祉,更关乎人 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金河镇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记忆中的乡 村,乡愁中的田园,正在金河人民的巧手中,编织成美丽 幸福的家园! 高台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作者:李兴宇 2021-11-12 高台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抓党建促 乡村振兴的意见、规划,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 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精准对接、一体推进 。 凝心铸魂,把牢正确方向 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 ,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的要求,把党建引领 乡村振兴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终考核和党组织书记 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点,督促领导班子和领导干 部全面履行主体责任。制定下发《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工作的实施意见》和《重点任务责任清单》,列出64项具 体任务,出台21项硬核措施,推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脱贫 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大力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持续抓好党员干部思想 政治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干部大讲坛、专题讲座等形 式,全面提升乡村振兴一线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今年以来 ,先后举办全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轮训班 、换届后村(社区)“两委”班子负责人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 5期、培训党员干部923人。 选贤任能,建强骨干队伍 结合镇领导班子集中换届,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形 成了老中青合理搭配、专业能力互补的领导班子结构。实 施“年轻干部铸魂、政治能力提升、专业素养提升、一线历 练”四项行动,选派21名镇机关年轻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 记、9名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镇挂职,招聘46名大学生担任 专职化村文书,向8个乡村振兴重点村下派驻村帮扶工作队 ,着力建强乡村振兴一线工作力量。选优配强乡村振兴“领 头雁”,92%的村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村党组织书记 平均年龄为38.5岁,全部为高中及以上学历。 创新实施党组织书记“头雁引领”和村干部“导师帮带”行 动,深入开展“集中测、现场讲”能力素质提升和“访民情、 解难题、办实事”活动,不断提升乡村振兴一线干部能力水 平。健全完善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为704名离任村干部发 放生活补助76.2万元,为1185名村社干部统一办理人身意外 伤害保险,为147名村“两委”负责人开展健康体检,充分激 发村干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动力。 强基固本,筑牢战斗堡垒 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开展“六项行动”,实施基层党建 书记项目14个,打造党建特色品牌25个,培树标准化先进 党支部80个。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 度,全覆盖、多轮次进行督导检查,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 质量不断提高。围绕绿色化引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 营、产业化发展,加大在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党组织力度 ,持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深化“党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通过村村联建、村企 联建等方式,成立联合党委2个,建成党群共富产业区8个 ,组建产业型党组织104个,示范带动4800多名党员群众发 展产业、增收致富。开展党建引领示范创建活动,打造党 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15个,带动党建工作整体提升、全 域加强。实施村级活动场所攻坚和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行动,累计争取项目资金1200多万元,新改建村级活动阵 地93个,扶持发展集体经济薄弱村27个,全县136个村级活 动场所全部达标,74.3%的村集体经济达到5万元以上。 聚才凝智,激活内生动力 深入实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十业百社万才”计划,积极 盘活人才存量,新组建10个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选派 152名专家人才与68个重点产业基地、乡村振兴示范点“结对 联姻”,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以镇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整合“土专家”“田秀才”等 人才资源,建立“乡土人才超市”32个,让农民群众足不出户 就可享受“预约式”“订单式”技术服务。积极推行“大学生变 村官”“大学生进专业合作社”计划,选聘46名大学生到村工 作,选聘22名大学生参与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为乡村发 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力挖掘培养乡土人才,支持15名乡 村工匠、非遗传承人建立工作室,采取“1+N”模式(1个创 业孵化基地和若干个工作室),打造集人才培养、成果展 示、创业培训、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让乡土 人才“破土飘香”。依托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多渠道、多层次 、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的现代农民培训体系,每年培训 750人以上。 先锋引领,提升治理效能 创新实施党员先锋领航、创业带富、新风培育“三大工 程”,深入开展“一亮二争三促进”活动,创新流动党员 “2345”管理模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在乡村振兴一线当先锋 、作表率。强化党员创业致富典型培育,培树党员致富带 头人2162名,村干部创业致富能人达到90%,构建了“党组 织—党员示范户—普通党员—群众”四级联带创业带富机制 。完善村级治理体系建设,突出党建引领,自治、法治、 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大力推行群众便民事项 “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实现群众有事就近办、马上办 。 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规民约,深入开展五星文 明户、道德模范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党员成为乡风文 明的引领者,在传承红色基因、传播先进文化中涵养乡风 、凝聚力量。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平安乡村建设,创新发展 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形成“一庭三所联动”“情理法诉联 调”“四级七天”调解等矛盾纠纷调处模式,群众参与感、获 得感不断提升。 党建引领风帆劲,乡村振兴正当时。在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高台县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统 筹谋划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一体推进、 全面振兴,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实施乡 村振兴的强大力量,共同谱写新时代高台乡村振兴新篇章 ! 河南省周口市乡村振兴系统灾后重建工作 纪实 2021-09-14 7月19日至22日,周口市遭遇严重洪涝灾害,全市 268个脱贫村、9.53万脱贫人口和检测对象受到洪涝灾害影 响,40多个扶贫车间、35座光伏电站以及脱贫户和监测对 象的945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13.52万亩农作物被淹,畜 禽损失5.17万只。灾情发生后,市乡村振兴系统及时全面排 查掌握脱贫群众的受灾情况,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指 导扶贫企业进行灾后重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脱贫 群众不因灾害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现象。 扶贫企业全部复工 扶沟县柴岗乡丁庄行政村扶贫车间在暴雨中受灾较为 严重,那里灾后重建情况如何呢?9月3日,晴空万里,虽 然已是处暑节气,但是中午的阳光依然燥热。车辆行驶在 通往丁庄行政村扶贫车间道路上,只见道路两边庄稼地里 的玉米一片碧绿,道路两侧排水沟里的积水还在缓缓流淌 ,空气中充满了庄稼散发出的特有清香。在扶沟县乡村振 兴局工作人员陈昊的引领下,记者一行前往丁庄行政村银 雪食品有限公司扶贫生产车间一探究竟。 “大雨过后,县里干部和乡里干部就及时赶过来,帮助 指导我们排除积水,修缮房屋,恢复生产。”银雪食品有限 公司经理胡亚辉说。走近银雪食品有限公司,只见大门两 侧的排水沟内积水尚有,厂区四周的庄稼地里还有积水流 向排水沟内,公司院内的水泥地面还没有全干,有工人正 在清除低洼处的积水。在生产车间入口处,隔着门上的密 封玻璃向里望去,只见几十名工人正围在工作台旁有条不 紊地用芦苇叶做着粽子,有的在运送原料,整个生产车间 内一片繁忙景象。 银雪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以生产粽子、月饼、速冻饺子 等为主的扶贫生产车间,始建于2017年,占地面积4000余 平方米,现有工人50余名,其中脱贫户、边缘户监测对象 13人。由于地势较低洼,整个生产车间全部遭到水淹,积 水最深处有40多厘米。由于来不及转移,车间内生产设备 受水浸,食品包装箱损毁严重。灾情发生后,扶沟县乡村 振兴局及柴岗乡干部第一时间赶赴银雪食品有限公司查看 灾情,联系机械挖通道路两边的排水沟,帮助公司排除积 水,最大限度降低损失。洪水退去后,扶沟县乡村振兴局 干部职工全部奔赴产业扶贫车间(基地)恢复重建第一线 ,指导产业恢复重建工作。8月中旬,银雪食品有限公司等 扶贫生产车间复工,实现疫情防控和灾后重建两不误。“我 在这里基本上没有耽误工作,收入也没受到多大影响。”正 要下班的大王庄村脱贫群众王美红说,她于7月21日转移安 置到安全地带,25日返厂参加灾后重建,前后也就耽误了 4天工作时间。王美红还说:“由于车间内进水,房顶也有些 漏水,返厂后我们就配合着县里及乡里来的干部清理积水 ,打扫卫生,对环境进行消毒。” 陈准行政村金莉化妆刷厂扶贫生产车间在这场特大暴 雨中也未能幸免于难,300余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全部进水 ,大雨还造成车间屋顶漏水、电器设备损坏。“在扶沟县乡 村振兴局和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厂用了20多天的时 间进行修复重建,8月25日就全部复工了。但是,由于我们 所使用的一些设备具有特殊性,市场上很难买到,损坏后 要从深圳定制,目前还有一部分设备没能运送回来,生产 受到一些影响。”车间主任姜爱芹说,“由于大部分产品是手 工操作生产,一些附近的群众把原材料带回家中加工,加 工完成后再送回厂里结算,平时在生产车间上班的近40名 工人。”据了解,长期在金莉化妆刷厂扶贫生产车间上班的 有12名脱贫群众,另外还带动周围村庄100余户脱贫户在家 中进行加工生产。46岁的邢坡村脱贫群众崔凤霞就是长期 在扶贫生产车间上班的12名脱贫群众之一。崔凤霞说,她 家由于特殊原因她不能外出打工,金莉化妆刷厂扶贫生产 车间建成后,她就来到这里务工,已经在厂里工作4年多了 ,随着自己工作经验的丰富,工作起来越来越顺手。“虽然 因洪涝灾害,厂里停产几天,但是灾后很快就复工了,收 入没有受太大影响。”崔凤霞说。 产业基地势头强劲 扶沟县是闻名全国的蔬菜生产基地,柴岗乡长年种植 2万多亩蔬菜,其中大棚蔬菜有5000多亩。由于该乡地势低 洼,在7月份的暴雨洪涝灾害中,全乡共有344座蔬菜大棚 受损,经济损失达3440万元。面对灾情,柴岗乡党委、乡 政府不等不靠,多措并举抓紧开展农田排涝和农业生产恢 复,帮助协调抽水泵、旋耕机、卷帘机等农业机械1000余 台,组织干部群众5000多人开展生产自救,扶沟县乡村振 兴局及时向受灾群众发放救灾资金190.21万元,用于支持蔬 菜生产。 德利尔农业科技园是扶沟县引进的高科技蔬菜生产企 业,园区建有日光温室17个、阴阳棚8个、3000余平方米的 玻璃温室一栋、连体棚3个,占地总面积224亩。德利尔农 业科技园自动化程度较高,主要生产无土栽培蔬菜和高品 质的串番茄、彩椒、水果黄瓜等蔬菜。 “地里的水已经饱和,地表水无法再渗到地下去了。”走 进德利尔农业科技园区大门,门前是一条通往基地的水泥 路,道路两边高大的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在阳光的照耀下 发出耀眼的光芒,大门里面是一大堆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无 机肥料,园区里面的空地上还有大量积水,道路两边是新 挖的排水沟,地面的积水无声地流向沟内,看着汩汩的流 水,德利尔农业科技园区经理桑志元说着园区的抢种经过 。 桑志元是山东寿光人,是扶沟县引进的蔬菜种植技术 人员。在玻璃温室内,几名脱贫群众正在整理苗床,桑志 元指着苗床上刚长出的嫩芽说:“那是刚引进的蔬菜新品种 ,由于错过了最佳栽培节令,只能栽种速生蔬菜新品种 ,才能赶在春节期间上市。”因为地表水太多的缘故,其他 大棚还无法进入。只有通过挖沟,把水排到沟里,再通过 排水沟排到外面,要完全排尽地表水大概还需要10多天的 时间。桑志元领着我们走到一个大棚前,指着排水沟里的 水说,7月份的暴雨把所有大棚内正处于盛果期的蔬菜全部 淹死。雨水过后,市、县两级乡村振兴局和柴岗乡党委、 乡政府及时派人来指导灾后生产,他和工人们经过10多天 的辛勤劳动,补种上了速生叶菜类蔬菜等。“让人没想到仅 仅相隔不长时间,种子刚刚发芽,又接连下了几场大雨 ,补种的蔬菜又全部被淹死了。”灾情再次发生,扶沟县乡 村振兴局和柴岗乡党委、乡政府再次深入园区指导工作 ,帮助挖沟排水、整修大棚,尽可能再次补种。“由于错过 最好的补种时机,产量肯定要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对今年 的蔬菜生产还是有信心的。”桑志元说道。 西华县东王营乡葡实庄园扶贫基地在7月份的暴雨中同 样遭受到了重创,在市、县两级乡村振兴局干部的指导下 ,他们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挖沟排水,力争把损失降到最 低。葡实庄园扶贫基地经理杨先生表示:“宁愿企业亏损 ,也不会降低脱贫群众的收入。” 周口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国胜表示,坚持 把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作为市乡村振兴系统巩固拓展脱贫 攻坚成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守住 不发生规模性因灾返贫致贫的底线,确保全市不出现规模 性因灾返贫致贫现象。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强力推进为老服务工 作纪实 2021-12-08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去年习近 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提升社区与 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积极推进健 康养老、智慧养老、旅居养老等新兴业态,同时加强养老 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近日,在 谋划“十四五”时期养老事业发展规划时,湖南省郴州市北湖 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范任杰这样说。 近年来,北湖区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区经 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养老服务工作提档升级,真正让老 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安享幸福晚年。 强化工作保障 早在2019年,郴州市北湖区便已经将养老工作列入重 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区 长任常务副组长和25个区直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养老服务工 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 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工作机制,相继制定出台系 列规范性文件,为加快养老产业发展和规范养老机构运行 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撑。 而今,将闲置房屋等国有资产优先用于社区居家养老 、加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落实养老服务发展专项补助以及推动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 目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已先后铺开。 为了精准满足居民养老服务需求,北湖区整合社会资 源,补齐养老发展短板,优先保障人、财、物投入。例如 ,为8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老年人高龄补贴标准提标;整合 各类社会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推动社区居家养老试点建设 ;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敬老院运转经费由每人每年 1500元提高至2000元;投入800万元对全区6所敬老院进行 提质改造;落实福彩公益金55%以上用于发展养老服务业 ,集中资金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敬老院改 造等建设,推动一批养老服务设施落地。 优化服务质量 “他们每个月都会上门4—6次,帮助我打扫卫生、修剪 指甲、换床单,逢年过节还来包饺子,可热闹了。”家住人 民路街道西街社区的空巢老人刘奶奶,谈起新阳居家养老 的服务人员像是说起了自家的亲人。 北湖区将居家养老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每年投入 320万元按特困老人、低保老人、空巢老人三类给予一定的 服务补贴,委托新阳居家养老服务公司为全区乡镇、街道 1800余名服务对象提供助餐、助洁、代购、精神慰藉等全 方位的上门服务。同时,由民政、财政部门以及第三方机 构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次数、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进 行评估、考核和监管,切实保障为老服务质量。 为进一步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北湖区在62个城市社区 建立了居家养老或日间照料中心,共设置床位546张,所有 服务点设立休息室、娱乐室、图书室等各类设施,每天定 时开放,并设有日常管理、专业服务、志愿服务3支队伍为 老年人提供服务。为保障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民政部门以 及街道将各社区开展日间照料情况纳入社区绩效考核,区 财政按3万元标准对社区养老平台建设实行以奖代投,同时 按照运转情况每年给予1万—3万元补贴。 “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今年通过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 目,政府给我们补贴了1000多万元用于养老床位扩建,解 决了资金方面的大问题,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长乐永康 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林(化名)感慨道。李林进入 养老行业4年多,谈起创业中的艰辛以及遭遇新冠肺炎疫情 ,他说得最多的还是感谢政府一直以来对民办养老机构的 支持,才让他们这些在养老服务领域创业的人能坚持下去 。 据记者了解,北湖区民政局积极落实各项补贴,规定 新建的民办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按每床5000元标 准、改扩建按每床2500元标准给予补贴。除此之外,还积 极帮助民办养老机构申报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其中 ,长乐永康、星光居家养老中心两家养老机构获得了第一 批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3324万元。 多元化发展 “非常感谢你们悉心的照顾和治疗,在这里住了4个月 ,我现在可以借助辅具独自行走了。”家住北斗小区的李奶 奶在家属的搀扶下给东风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送来了 锦旗。几个月前,李奶奶因无法行走需长期卧床,子女又 要上班无暇照顾,便从医院转入了东风路社区居家养老服 务中心。入住期间,在工作人员和康复师的帮助下,李奶 奶通过康复仪器的辅助治疗和恢复训练,身体有了很大改 观。 北湖区坚持养老服务社会化、主体多元化,积极探索 公建民营、公办民助,充分整合、盘活闲置的旧厂房、旧 办公楼等公共资源发展居家养老。一方面,盘活资源,让 旧有资产焕发生机。例如:将城西社区将原办公楼改造成 “养老服务指挥及数据中心”,建起了涵盖智慧居家和社区养 老服务、智能监测等功能的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利用 大数据将老人的基本情况、养老机构的运营情况接入汇聚 ,对老年人进行精准监管和服务。郴嘉社区与绿泰康养中 心将原郴嘉铁路管理处仓库进行改造,建成了集“中医康复 与养老”于一体的康养中心,为社区老人提供中医医疗及康 养一站式体验。另一方面,区民政局鼓励各社区引入专业 公司,打造居家养老品牌。振兴社区提供场所和资源,引 进湖南养老品牌“万众和”,采用全新家庭式养老模式,将亲 情服务与专业服务结合起来。东风社区利用筑路机械厂旧 厂房,与国企国药福芯合作建设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 ,为社区老人提供专业医疗康复、专业化养老照护、智能 化远程看护和居家上门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 神,加快建立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 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全域化发展。”北湖区副区 长何蔚这样表示。 济宁市任城区仙营街道群众满意度工作纪 实 2021-10-21 仙营街道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 ,落实落地各项民生政策和惠民措施,形成了居有所安、 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住有所居、 娱有所乐的生动局面。 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 街道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迅速行 动、务实推进,强化打击处理,做实巡逻巡防,多措与群 众回访沟通,加强场所检查,多元化宣传全力攻坚冲刺“创 安创满”工作。2021年以来重点打击电信诈骗,集中开展行 动16次,破获新型网络违法犯罪案件4起,抓获嫌疑人6人 ,止付诈骗账户86个,止付金额56万元,冻结账户22个 ,金额30余万元;广泛开展反电信诈骗进楼宇、进小区、 进学校,反电诈知宣讲活动。共帮助居民安装国家反诈中 心APP数量16635个,有效守护百姓的“钱袋子”。 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 街道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街”战略 ,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教育投入不断增加,教育环境 全面优化,教育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逐年攀升 ,街道被评为任城区教育工作先进街道。辖区内有济宁市 义务教育学校两所,济宁学院附中红星校区和济宁学院附 小。任城区义务教育学校两所,济宁市第十三中学和济宁 市洸河路小学。注册幼儿园5所(含济宁学院附小附属园 ),其中普惠幼儿园2所。投资硬化洸河路小学北校区师生 通道和建设3000多平方米的学生家长接送广场;发放各类 救助资金,惠及社区居民2000多人,帮扶困难家庭,救助 困难孩子,保证孩子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辖区幼、小学 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教师良好形象;同时加强 学生安全教育,强化安全防范措施,提高安保水平。 医有所保为群众幸福加码 街道以新形势下的卫生和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引,紧紧 围绕居民卫生健康服务这条主线,畅通服务渠道,免费孕 前优生健康检测47对;适龄妇女“两癌”筛查1223人。共开展 27场次宣传活动,生殖健康咨询活动9场,义诊检查6次、 优生优育指导6次,暖心家园义诊1次,开展“优生优育进万 家”巡讲5次。财政出资购买残疾人意外伤害商业保险,惠及 人员550余人;为757人购买了独生子女家庭意外伤害保险 ;为27人购买了失独家庭住院护理保险;银联安康续保人 员2651人,银联安康新增人员430人。 群众的需要就是扶老帮困的最大必要 街道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实落地 各项民生政策和惠民措施:街道现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 中心2处,在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处;每年低保资金拨付 近70万元,保障62户家庭、共104人的最低生活保障;每年 财政支出近50万元,其中临时救助6人,儿童救助9人,残 疾人护理、生活补贴220人;每年投入保障资金近3万元 ,供养特困人员2人。 家门口乐享文化大餐 文体生活篇:打造了集理论宣讲、文艺排练、读书阅 览、体育健身、书法绘画、非遗文化体验、线上视频录制 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不断完善15分钟文化生活服 务圈,公共文化在百姓身边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仙营路运 河书屋的顺利开放让爱好阅读的居民有了好去处。惠民演 出精彩纷呈,活动形式丰富多元,共组织文化演出18场 ,参与的文化团队共8支;根据各个时间节点开展了十次主 题手绘长卷活动,活动吸引了居民、儿童、楼宇工作人员 等;还组织了骑行、茶艺会、儿童绘画(沙画)和趣味党 史活动等主题活动,各项群众活动达到百余场,吸引了广 大居民参与到活动中来。 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到实处 街道为聚焦群众需求,净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文明 形象,开展沿街商铺集中整治行动7次,清理超门头经营 40余次。联合推进“红色物业”工作,以打造“新天地小区”和 “文化小区”为示范,以点推面,力争推行,联合社区、物业 企业、网格员、业委会等各方力量共同商议小区各项事务 ,共同参加小区治理。累计对辖区建筑工地非道路移动机 械环保喷码20余台;每天不少于3次巡查辖区工地、汽修厂 ;关停1家汽车喷漆房。 酒泉市金塔县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 县工作纪实 2021-09-17 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酒泉市金 塔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共同团结 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强化党的领导,专题安排部署 ,健全工作机制,深化宣传教育,拓展创建内涵,推动工作深入 开展。 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意识 “今年金塔县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这项工作开 展得很好,城乡环境干净整洁,居民的文明程度也提升了。通 过各种寓教于乐的宣传,增强了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 自豪感。”金塔县城居民罗金银说。 金塔县辖7镇2乡和1个城市社区管委会,是典型的少数民 族散杂居地区。全县有少数民族24个,少数民族人口1917人 。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金塔县大力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 依,形成了齐心合力、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结合全省 开展的“一廊一区一带”建设,金塔县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 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 一,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开展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 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 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 璀璨的灯光下,身着民族服装的群众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使金塔县城夜晚的各公园充满活力。 “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可不 少。县委统战部和社区干部经常上门为我们宣传党的各项 民族政策,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烦心事操心事揪 心事。”金塔县东南街街道社区居民桂玉萍说。 今年以来,金塔县委常委会会议和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 研究统战工作,对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进行安排部 署,制定印发相关文件,纵深推进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 建工作。 助推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 农闲时,金塔县羊井子湾乡羊井子湾村2组村民杨金花常 到乡政府对面的广场散步。“广场旁是平坦干净的马路、五 彩缤纷的鲜花,环境好得很。是党的好政策,帮助我们发展特 色产业,让我们移民乡的群众过上了好日子。”杨金花说。 今年以来,金塔县加大了对城市少数民族群众服务力度 ,建立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实行流动人口网格化管 理,开通便民服务窗口,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用好少数民族 发展扶持资金,扶持培育少数民族群众发展高效种植、暖棚 养殖、电商等产业,支持全县各农民产业合作社带动少数民 族家庭发展生产,有力提升了各族群众的发展信心。同时,在 全县积极宣传,营造“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浓厚氛围,促进 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澧县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工作纪实 2021-12-13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来回跑”到“最多跑一次”,从 耗时数月到“一小时办结”……一窗受理一件事,一网协同一 次办,澧州大地吹响了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全面建设 服务型政府的嘹亮号角。 “一号申请”顺民意 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常德市澧县行政审批服 务局自2020年11月起就建立了政务服务“一号申请”系统,以 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通过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大数 据中心管理公民与政务服务关联的办件记录、材料证照 ,作为办理、查询、验证的依据和基础,并依托电子证照 库,推动有关信息互联互通,校验核对,互认共享,实现 公民办事“一号申请”,“一号”为公民记录一生,管理一生 ,服务一生。 在政务服务大厅,澧县添置了三台智能取号机和111个 “好差评”评价平板,设置了导办服务区,提供咨询导办、帮 办代办服务,张贴印发“一号申请”指南,办事群众通过“刷 脸”取号或身份证取号,还可以依托“澧县微政务”进行微信 现场取号和微信预约取号,实行“一号申请”取号。办事群众 取号后,政务服务“一号申请”系统将智能引导办事群众至大 厅综合窗口,取号信息同步生成代办事项并推送到窗口办 事平台,关联的办件材料、电子证照、字段信息等自动带 出,办事群众实现少填少报。澧县政务服务全面实现窗口 工作人员凭号接件,一体化平台受办、限时办结,引导群 众主动评价,澧县政务服务精准性实效性稳步提高。 “一窗受理”优服务 为了将“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引向深入,在常德市行政审 批服务局指导支持下,澧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创建并应用了 “一件事一次办”无差别受理收件标准指南。细化事项办理情 形,明确申请材料审查要点,整合企业与个人信息材料 ,实行综合窗口“傻瓜式”精准收件,企业和群众信息材料一 次收齐、后续反复使用。目前澧县已应用补领营业执照、 领取社保、退休人员认证等32个高频事项无差别受理收件 标准指南,申请人只到“一窗”提交材料后,受理窗口随即发 起协同多部门的联动审批流程,限时并行审批,实现办理 事项“一次告知、一次表单、一次联办、一次送达”。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澧县企业开办就由“一件事一次 办”综合窗口负责咨询、受理、流转和发放服务,实现新开 办企业设立、印章刻制、发票申领三个环节“一窗受理、并 行办结”。澧县企业开办手续由过去3个工作日提速至0.5个 工作日,窗口还为新办企业免费赠送首套印章。澧县自 2020年7月8日开始免费赠送首套印章,共有1825家企业享 受这项服务。 为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澧县下沉151项高 频事项到全县各镇(街道),其中72项在各村(社区)便 民服务中心由党建联络员“一窗受理”。每一个下沉政务服务 事项都编撰有动漫版本、图文并茂的办事指南。依托电子 政务外网、互联网和省、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 ,澧县下沉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实行在村(社区)便 民服务中心申请、资料扫描上传、系统自动分配、部门在 线审批、结果直接领取或邮政免费寄达,基层群众实现“办 事不出村”。同时经过精心筛选,澧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还将 一年来推动镇(街道)政务服务的工作方法和经验进行汇 编,形成了《澧县镇(街道)政务服务工作手册》。全书 包括镇(街道)政务服务基础配置、业务运行、管理考评 、事项办理、系统运维等5章29节,详细介绍了基层政务服 务的内容、方法和实践运行要求,是一部密切结合政务服 务“只进一扇门,办通所有事”的业务操作指南及镇(街道 )、村(社区)政务服务从业人员使用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 “一网通办”破壁垒 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澧县就全市率先对接并实时应 用常德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成了覆盖全县 19个镇(街道)、291个村(社区)的光缆传输网络,全县 46个部门、政务大厅111个窗口,310个镇村服务场所实现 端口相联、数据共享、信息互通。在市一体化平台应用过 程中,澧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巩固并优化了政务服务“刷脸办 ”、自动填报、电子证照、信息核验等功能,并根据部门自 建业务系统与市一体化平台对接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一 整套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的系统运行模式,一是对部门无自 建系统的政务服务事项,澧县要求全流程在市一体化平台 受办、评价;二是对部门有自建系统且与市一体化平台已 经对接的政务服务事项,澧县采取由市一体化平台替代原 系统、或实现系统自动跳转、或在市一体化平台受理 ——在自建系统审核办结——市一体化平台自动办结、评 价这三种方式运行;三是对有自建系统且未与市一体化平 台对接的事项,澧县根据自建系统延伸的层级和下沉事项 的办结权限,进一步细分具体情形在市一体化平台和自建 系统之间运用不同模式进行受理、审核、办结和评价。具 体细分为以下四种方式:①自建系统延伸层级为县级且下 沉事项办结权限在县级的事项,由村级在一体化平台受理 ,直接推送至县级审核,县级在自建系统受理、审核和办 结,然后市一体化平台办结评价;②自建系统延伸层级为 镇级且下沉事项办结权限在县级的事项,由村级或镇级在 一体化平台受理,镇级审核,镇级在自建系统受理、审核 ,县级办结反馈,镇、村在市一体化平台办结评价;③自 建系统延伸层级为镇级且下沉事项办结权限在镇级的事项 ,由村级或镇级在一体化平台受理,镇级审核,镇级在自 建系统受理、审核、办结,镇、村在市一体化平台办结评 价;④自建系统延伸到村级且下沉事项办结权限在村级的 事项,由村级在市一体化平台受理,村级在自建系统受理 、审核、办结,村级市一体化平台办结评价。 目前,澧县通过进一步完善24小时自助、网上政务服 务办事大厅,大力推广使用政务服务澧县旗舰店和“澧县微 政务”微信,逐渐形成以政务服务大厅(实体端)为依托 ,网上办事大厅(电脑端)、手机办事APP (移动端)、 自助办理机(自助端)为支撑的“四端”办事新格局,实现政 务服务不打烊。2020年,澧县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 化平台共办件730588件,其中一件事一次办32041件,全城 通办446912件。2021年1-11月,澧县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 ”一体化平台共办件591833件,其中“一网通办”31844件,办 件量一直名列全市前茅。 “一次办好”暖人心 围绕“一次办好”目标,澧县全面提升窗口服务效能,打 造群众满意的服务窗口,通过精简办事材料、简化办事程 序、优化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间等途径,切实提高行政 审批服务的精准性实效性。在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场所 ,澧县以“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为目标,全面构建 横向到县直各部门、纵向到各村(社区)的政务帮代办服 务体系,通过手把手教办、代收代办、上门帮办,为企业 和群众提供资料预审、咨询导办、自助服务引导和一次性 告知服务。 在澧县政务服务中心税务大厅,将原来的12个办税服 务窗口压缩至4个,将原来的窗口工作人员都放在窗口柜台 外自助办税区,作为大厅第一站业务帮代人员,构建全流 程线上申办线下帮办的O2O服务模式,为办事群众、企业提 供更专业的服务,实现“进一张门、问一个人,办所有事”。 在政务服务中心,澧县统筹规划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 专区”,有序开展多图联审、多测合一、多规合一以及区域 评估工作。澧县澧州国际汽车城(二期)项目于2020年 10月20日立项受理,10月20日当天办结。2021年3月12日工 规受理,3月18日办结。4月23日施工许可受理,4月25日办 结。合计用时11个工作日,创造了真正的“澧州速度”。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服务为民的道路上永无止境 。澧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不断创新服 务理念,以更优的举措回应“民之所需,民之所盼”! 平定县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纪实 2021-08-16 “七下八上”是我市防汛的关键时期,也是地质灾害的高 发期。连日来,市自然资源系统的工作人员在各县区排查 地质灾害隐患点,处理地质灾害隐患。一到雨天,他们就 会奔赴地质灾害高发区实地察看。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 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市聚焦防灾减灾关键领域 、关键问题、关键环节以及重点区域、重点隐患、重点时 段,持续精准发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努力为广大群众筑 牢守护生命财产的“安全墙”。 入汛以来,我市降水量较往年同期偏多二至四成。尤 其是短时强降水天气可能会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 质灾害,给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带来严峻挑战。为了全面做 好地质灾害防治,今年以来,我市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 网络,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实施农村地质灾害治 理搬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加大宣传培训、应急演 练力度,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精心部署,织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 我市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类型多,全境都是地质灾 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占全市总面积的19.79%。今 年,全市共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297处,受威胁人员2万 余人。 为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我市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起 市、县区、乡镇三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出台了《 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地质灾 害防治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多次赴地质灾害 隐患点督察调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与市应急管理局、市教育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气 象局等单位召开地质灾害趋势会商会,研究讨论2021年地 质灾害防治和气象预测情况,出台了《2021年度地质灾害 趋势预测》。 市自然资源部门加强与市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的 协调联动,实行信息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地勘、遥感、 测绘等专业人员作用,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合力,共同 做好隐患巡查排查、监测预警、撤离避险、转移安置、抢 险救援和次生灾害防范等各项工作。此外,我市组织县区 、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负责人以及群测群防员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为全市高质量 转型发展提供更安全的环境。 我市着力加强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预警。去年,市 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12.8万元,在全 市1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了73台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 ,实现隐患点全天候自动化监测。此外,市规划和自然资 源局与市气象局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 警,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责任人及联系电话备案、更 新。通过电视、12121电话气象讯息台、传真及手机微信、 短信等形式,市气象局及时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发送 给各县区、各乡镇(街道)、各自然资源所的责任人和各 隐患点监测人。今年共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0期。 扎实工作,有序排查治理地质灾害隐患 7月17日全省防汛视频调度会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立即成立3个督导组,带领技术支撑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对各 县区危险性较大的20余处隐患点逐一检查。专业技术人员 及时对隐患点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现场指导基层做好防 护。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 点。为了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应对和治理工作,我市 持续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组织管理体系、群测群防体系、技 术装备体系、培训演练体系、人才队伍体系、资金保障体 系建设,在汛期、冻融期等特殊时期,全面推进地质灾害 隐患排查。我市还持续开展高陡边坡隐患排查“回头看”和治 理铁路沿线地质灾害行动,组织地质灾害技术支撑单位及 防治专家协助县区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拉网式”排查。 今年,省政府给我市下达地质灾害避让搬迁任务82户 ,其中盂县2户、平定县80户。我市按照《2021年度农村地 质灾害治理搬迁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地质灾害避让搬迁 工作。目前,省、市配套资金已下达,涉及搬迁任务的平 定县、盂县均制定了实施方案,正在按计划组织实施。同 时,我市还对2014年以来实施的搬迁工程进行一次全面排 查,已经完成搬迁任务的旧房全部拆除,防止人员回流或 租住带来安全隐患。 6月23日,位于广阳路的阳泉农产品批发市场南侧发生 山体崩塌。接到报告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立即组织相 关单位赶赴现场处置。他们紧急撤离了涉险区域人员,封 堵了崩塌山体附近的出入口,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巡查。 随后,他们邀请专家召开紧急会议,对现场情况分析研判 ,提出具体处置措施,并积极开展工程治理。最终,这一 地质灾害点得到科学治理。 今年3月以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聘请技术支撑单位 对黄土区、旅游区、交通干线以及人口聚集区的地质灾害 隐患点进行了全面专业科学的排查。排查中,专业技术人 员按照“全域覆盖、全面铺开”的标准,摸清了全市地质灾害 隐患点最新状况,将所有隐患点纳入台账管理,制定了防 灾预案和监测方案,为每个隐患点的监测人员统一配备了 地质灾害监测工具包,印制了统一、规范的地质灾害隐患 监督监测记录本。到目前,全市共发放《告知书》297份、 《避灾明白卡》《工作明白卡》11000余份,做到了责任到 位、监测到位。 演练+培训+宣传,未雨绸缪做好各项准备 培训、宣传、演练……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做好地质 灾害防治各项准备工作,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加强趋势 预测和监测预警,全力做好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地质灾害 防范工作。尤其是进入主汛期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还 通过媒体、展板、现场答疑等形式宣传防灾减灾知识。 4月16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市地质灾害防治领 导组成员单位工作人员及县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召开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培训会。省第二地质工程勘察院专家围 绕地质灾害的危害和防治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以此提 高参会人员对地质灾害识灾防灾能力。今年以来,全市各 级自然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和隐患点监测人员参加培训9次 ,参加人员65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对地质灾害防 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群测群防创造了良好环境。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防灾减灾日”。当天,市规 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市应急局在城区阳光广场开展了以“防 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为主题的地质灾害防 治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市民讲解了地质灾害 防范和紧急避险相关知识,发放了5000余份地质灾害防治 科普资料。 今年,我市还出台了《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 演练工作方案》。7月5日,2021年地震地质灾害综合演练 在阳泉高新区驼岭头园区举行。此次应急救援演练既是对 防震体系和地质灾害救援体系的检验,也切实提高了各级 各相关部门的应急救援能力,为今后我市开展应急救援工 作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各县区相关部门也在重要隐患 点开展了应急避险演练,以此提高我市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部门的快速反应能力、决策应对能力及受地质灾害威胁群 众防灾避灾能力,进一步完善了全市抢险救灾体系。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大排查力度、加强地质灾害 防治宣传演练、加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特别是将加大重 点区域、重要时段的排查力度,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逐点 逐段“拉网式”排查,严格落实应急值守制度、险情速报制度 ,持续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 能力和水平。 山西省稷山县翟东村“五面红旗”创建工作 纪实 2021-12-06 一进入稷山县翟店镇翟东村,穿梭于小街小巷的治安 巡逻车就进入视野,沿街商铺经营有序,街道干净整洁 ,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近年来,翟东村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发展,建立了“党建 +N”新模式,把基层党建与队伍建设、产业发展、为民服务 、村级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全村上下凝心聚力、精 准发力,一个新时代的魅力新村在后稷大地熠熠生辉。 建强阵地,焕发基层组织新活力 在争创“五面红旗”工作中,翟东村成立了5个创建小分 队,分工协作,挂图作战。“我们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这就 要求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村‘两委’班子和一支综合素质过 硬的党员队伍。只有党员干部思想政治觉悟高、服务意识 强,才能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领大家齐心协力共同 建设美丽翟东。”翟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俊生说 。 据介绍,翟东村创建了“龙虎品牌”党建示范点,高标准 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党员之家、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打 造了以翟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的党建文化活动圈 ,包括文化大礼堂、农民夜校、村史馆等。通过开展“双增 双提双承诺”活动,实行党员亮承诺、群众来监督,加强党 员的责任意识,并设立“党员先锋岗”,让党员自愿认领日间 巡逻岗、矛盾调解岗、政策宣传岗、环保整治岗等,进一 步创新党员管理模式。 翟东村通过“党建+产业”,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规模化 。该村的主导产业是纸包装文化产业,形成了造纸、制版 、印刷等闭环产业链条,并辐射带动运输业、餐饮业等产 业发展。该村沿街商铺600余家,企业达46家,为村民、外 来人员提供就业岗位7000余个。任俊生说:“我们还建立了 农贸市场和商贸文化活动中心,仅商贸文化活动中心一年 就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5万余元的收入。” 塑造新风,提起群众精气神 翟东村通过“党建+民生”,着力兴办民生实事,改善了 村容村貌,提升了村民幸福指数。 “翟东村沿街摆摊的小商贩较多。为做好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我们整合现有资源,自建了一个农贸市场,对这些 小商贩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任俊生说,“我们还建立了环境 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保障村里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经过一 系列举措,该村达到了垃圾桶专人管护、闲散院落统一围 挡、街巷道专人清扫、沿街门窗定期清洗、主街道车辆停 放有序等,使得乡村更加美丽,村民生活更加美好。 翟东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实现了居民吃水、垃 圾清运、亮化用电“三个全免费”,街巷道硬化亮化绿化、下 水道管网铺盖、无害化厕所改造、沿街霓虹灯门楼、居民 吃水、气电入户、雪亮工程等“十个全覆盖”,进一步改善村 民的生活环境。 翟东村以文明创建为支撑,先后投资建立了4处文化广 场、商贸文化活动中心、村史馆等,让群众有了精神家园 。该村一村民告诉记者:“我们村每年都会举办春节农民运 动会、中秋节文化唱大戏、重阳节文艺晚会等活动,由本 村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正能量文艺节目在晚会上公开亮相 ,通过村民大舞台让村民的文化生活‘火’起来。” 群众的居住环境改善了,文化生活丰富了,心也跟着 “暖”起来了。 有求必应,把“群众事”当“自家事” “我家已经成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的主要场所。大家有 需求、有纠纷,首先在网格内进行解决。有些复杂事情难 以在网格内解决的,村民就直接跑到我家,我定会尽心尽 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任俊生说。 翟东村实行“网格总长—专职网格员—居民组长—巷长 网格辅助员”四级网格管理,形成了自上而下的顺向管理和 自下而上的逆向信息反馈模式,进一步促进了基层党建全 覆盖、全村动态情况全掌握、公共服务无遗漏、社会治理 无缝隙,村民安全感、满意感大大提升。 “在今年的防汛救灾中,我们村的网格长和网格员发挥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在巡查中发现了几处危房并及时 报告村委会,村‘两委’干部商量后,亲自上门对这几家群众 做思想工作,最后帮助他们转移至安全区域。”任俊生说。 在防汛救灾中,该村成立了应急值班值守队伍,第一时间 排查隐患、转移人员、疏通管道等,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 命财产安全。 为有效维护全村的安全稳定,翟东村创新组建了“河东 义警”,成立了治安巡逻队,并为巡逻队员配备巡逻车、对 讲机等,安装了48个摄像头让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 翟东村深化拓展村民自治,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监 督委员会等自治组织作用,推进“三务”公开、“一事一议”等 制度高效落实;设立群众意见箱,举行“村民说事”活动,畅 通群众意见诉求渠道;深度提升德治水平,扎实开展“星级 文明户”创评和“四好家庭”创建,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村 民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奋力打造一个全面振兴的魅 力新翟东。(记者 南 辽) 韶山市创新开展“河长制”工作纪实 2021-09-06 韶峰耸翠,塔岭披霞,蝶儿蹁跹。金秋时节,行走在 伟人故里韶山,只见韶河水中鱼儿闹、清波扬;青年水库边 白鹭啼、孩童笑;条条河道旁香微袭、醉悠悠。 流淌在这座红色城市里的碧水清波,蕴藏着12万韶山 人民的美丽愿景。而在美丽愿景转化为眼前美景的路上 ,韶山创新开展的“河长制”一路护航、步履铿锵。 近年来,韶山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湘潭 市河长办、韶山市委、市政府和市河委会的坚强领导下 ,积极作为,真抓实干,扎实推进“河长制”从“有名”向“有 实”、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转变,全市河湖生态环境持续 改善。该市集中式饮用水源韶山灌渠、备用水源青沟水库 水质达到Ⅱ类,地表水青年水库水质已提升至Ⅱ类、韶河断 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辖区无劣V类水体,省控考核监测 水环境质量全年达标率100%。 今天,一幅“水系完整、水量保障、水质良好、河流畅 通、生物多样、岸线优美”的生态画卷,正在伟人故里徐徐 展开…… 全民治水扬清波 韶山市共有43条河流、53座水库、36条渠道、1075口 山塘。这一汪清水,韶山人民不愿辜负。为守好这幅绿水 青山图,韶山市树立“一盘棋”理念,激发全民护水热情。 理念先行,导向为引,制度为基。在体系设计上,韶 山探索建立全民治水模式,形成市乡村三级河长+河道警长 组织架构。全市以河流流域(水库)为单位,分级分段设立河 长和河长助手,其中市级河长15名、乡村河长34名、村级 河长33名、河道警长3名。市级党政领导担任“市级河长 ”,乡镇负责人担任“乡镇河长”,环保志愿者及社会公众人 士担任“民间河长”,辖区派出所所长、教导员或干警担任 “河道警长”,构建起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官民同治 、警刑衔接”的“河长制”工作网络。 各级河长作为河流的总指挥长,按要求定期开展巡河 ,了解最新情况,做到“守河有责、治河尽责”。民间河长作 为河长的“眼睛”,是河长的补充,忠实履行宣传员、信息员 、监督员、清洁员的职责,及时发现问题、报告问题。河 长助手是河流顽疾和河流问题整改的具体落实者,按各自 职责协调配合治河护河。河道警长是护河执法的重要保障 ,除积极参加属地人民政府及河长办组织的集中统一行动 ,依法办理涉河、涉湖治安类违法案件外,还将及时受理 涉河、涉湖治安问题的报警求助,及时依法办理由其他行 政部门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及时收集、掌握涉河、涉湖 维稳工作信息并上报。 如今,韶山市河流、湖泊、水库、渠道、山塘水系管 护治理全覆盖,既管治水域的“大动脉”,也管“毛细血管 ”,把治河护河落实到源头、落实到细处。河有“长”,库、 渠、湖、塘也有人“撑腰”,河长、湖长、水库长、渠长、塘 长,不论“官帽”大小,都有义务种好“责任田”。 智慧治水提效率 韶山境内没有大江大河、没有过境水源、没有大中型 水库。同时,作为一座旅游胜地,这里每天都接待这来自 天南海北的游客。然而,尽管游客越来越多,全市用水量 却不升反降。 节水的秘诀,在于智慧治水”,提升“河长制”工作效率 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近年来,韶山市水利局落实湘潭市河长办“电子水系图 ”和“河长制信息系统”,将全市96个河库状况基本信息、河 长制工作信息、水利设施基本信息,全部纳入“湘潭市电子 水系图”,挂图作战,做到河湖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实现 智能巡河、智能管水、智能治水。 韶山市还为每条河流“量身打造”一河一策,精准施策。 该市对各类污染源、违章建筑和河道垃圾等“八乱”开展重点 排查,进行分类登记,建立河库档案,分别对韶河、菜石 江、石狮江、石坝河进行河湖划界,编制韶河主河道河湖 岸线规划与利用方案。今年来,韶山市共派出排查人员 200人次,发现问题7个,均得到落实解决。对全市53座水 库、4.8千米河道、3座机埠等全部完成清违清障任务,共计 清理垃圾池站12个。 “河长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市各部门协同配 合,共同参与,形成合力。为此,该市建立了综合执法机 制,推动整合水利、农业、环保、公安等部门行政执法权 ,改变了以往多支执法队伍分兵作战的状况,形成了系统 治理、水陆共治的新机制。 数据显示,韶山市今年已针对韶河流域水生资源保护 巡查90次、联合执法行动12次,对全市20多家渔具店开展 禁用渔具执法检查,出动执法车辆37次,执法人员105人次 ,收缴各类禁用电鱼渔具10余台(件),对电鱼、毒鱼、炸鱼 立案2起。 近年来,韶山市还以创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 为契机,创新了许多卓有成效的节水举措。以韶山市水利 局为例,该局装有3个“中水回用系统”,一部分灰水被分流 到节水龙头,供人们洗拖把,另一部分经过增压泵增加水 压后,又可用来冲厕所,经循环利用,全年累计节水30多 吨。该局还设立了7个雨水收集箱,满额收集一次雨水可供 水利局院内绿植“喝水”整整一周,一年节水约200吨。 幸福河湖添胜景 韶山,一座红色之城。这里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家乡 ,红太阳升起的地方。 韶山,同时也是一座绿色之城。青年水库碧波荡漾 ,韶河两岸风光旖旎。 红与绿的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全域旅游图景。这 幅美丽的图景背后,离不开韶山市重点打造的“幸福河湖”。 去年以来,韶山通过对毛泽东同志故居前的两口山塘 进行清淤、排水,拓宽两侧通道,栽种绿植等系列措施 ,山塘水质大幅提升,水环境明显改善。来自天南海北的 游客,除了可以在故居接受红色革命教育,故居前的蛙声 虫鸣、莲叶田田,亦是一道十分亮眼的风景。 今年,韶山投资680余万元,对韶河、青年水库开展幸 福河湖建设(一期),通过韶河将核心景区连接起来,拉长游 客驻留时间,打破旅游空间寂静,既让当地居民多了一处 亲子、散步、休闲的去处,又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感 ,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 幸福河湖建设旨在打造生态建设新标杆,分为湿地休 闲区、河道观光区、田园民宿区、环库休憩区,项目突出 “生态至上 环境优先”的理念,坚持“不要透支生态环境的短 时发展”,保持韶山天然“大氧吧”的生态优势,打好“生态韶 山”品牌,把韶山作为圣地来保护、家园来建设、公园来管 理。 走进幸福河湖,可以深刻感受到治水、护水、活水、 碧水的理念。这里空气清新、白鹭纷飞,河湖治理中维持 了自然形态,保留了河湾与浅滩。河湖岸带乔灌草植被覆 盖率达80%,滨水慢行道、河埠头、亲水平台、便桥等设施 随处可见。游客置身其中,犹如置身一个风景优美的后花 园。同时,这里还植入了生态保障、农业景观、休闲旅游 、文化博览、体育运动、慢行交通、海绵城市、应急避难 八大功能,一步一景,令人醉在其中。项目分三期建设, 将于2023年10月全部建成,总投资约5680万元。 随州市广水市应山财政所创新发展工作纪 实 2021-11-02 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这是广水市应山财政 所全体干部职工一直恪守的工作准则和理想信念。 今年以来,应山财政所在广水市财政局和应山街道党 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 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牢固树立聚财为公、理财为民的理 念,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全力保运转、保发展、保民生 ,为促进应山街道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 固本强基绘“底色”固本强基,筑牢堡垒。应山财政所始 终把党建工作作为财政工作前进和发展的“根基”工程来抓 ,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 ,按照上级要求,提出了要速度更要质量、要时效更要实 效、要固本培元更要守正创新、要全面覆盖更要分层推进 ,为抓实党史学习教育奠定基础。 该所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所长任组长的党史学习教 育领导小组,为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提供组织保障。领 导小组成员认真落实主体责任,亲自调研、亲自部署、亲 自动员,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明确领导小组成员以及党 员干部的工作职责,以确保人人有任务,事事有落实。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全体党员干部围绕习近平总书 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论中国 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 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简史》中的篇目 ,先后组织专题学习8次,开展交流研讨4次。并要求党员 干部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原原本本学习中央、 省委、市委规定的内容,每月学一本书,撰写一篇心得体 会。 人人都参学,发力在经常。财政所主要负责人亲自制 定学习方案、亲自讲授党课、亲自检查读书笔记,起到了 “龙头带动”的作用,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的主动性 和积极性。 形式多样丰富学。把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开展现场 教学、现场讲解。认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重温入 党誓词、党在我心中征文、党的历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在 保证人人参学、全员覆盖的基础上,确保学习成效。 红色基地现场学。组织全所干部职工到洪湖市参观湘 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学党史跟党走”主题党日活 动。在纪念馆前,全体党员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举起右 拳,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纷纷表示 ,要将革命奉献精神融入到工作中去,以实际行动践行初 心使命。 与此同时,应山财政所着力加强“三大阵地”建设,努力 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打 造“宣传有载体、展示有窗口、学习有园地、阅读有场所、 交流有空间”的党建文化活动室;加强“一线阵地”建设,为 图书室添购书籍资料,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延伸到每个触 角;加强“网络阵地”建设,通过网点LED屏、微信群及朋友 圈等网络平台宣传党的知识、传递党建动态,提高党史学 习教育的吸引力。 文明创建有“特色” 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中,应山财政所紧紧围绕“带好队 、理好财、服好务”的工作思路,以“奉献于事业,服务于社 会”为宗旨,对内用文明聚人心,对外凭服务树形象,连续 两届蝉联“全省文明单位”称号。 该所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及时调整和充实文明创 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书记、所长亲自抓,班子成员重点 抓,职能人员具体抓的整体联动机制,使创建工作制度化 、规范化、常态化,有效地将文明创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 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继续在培育知礼仪重 礼节的文明礼仪、规范有序的公共秩序、优质高效的社会 服务、整洁优美的单位庭院环境等四个关键环节方面下功 夫,持续开展办公环境卫生检查评比活动,推动“讲文明、 树新风”活动深入开展,把文明的理念转化为干部职工的自 觉行动。 财政之魂,文以化之。应山财政所坚持把财政文化建 设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多措并举深入推 进“文化育人”工程。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该所不断强化宗旨意识、责任意 识,力求形成高度一致的认同感。在政治和业务工作会议 、主题教育实践、“六型”机关建设以及日常思想引导过程中 ,始终强调干部职工不断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起了恪 尽职守、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职业价值和职业形象。 赢取群众信任,打造“阳光财政”。财政公信力是检验财 政工作是否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支持的重要标志,也是创建 文明和谐的内在要求。而“阳光财政”工程则是展现财政部门 文明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为切实增强财政工作透明度 ,主动接受监督,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开展“阳光财政 ”工程的实施方案》,紧紧围绕“管理、监督、服务”工作目 标,加强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阳 光财政”的内容方式,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树公信,取得 了良好的效应。 强化便民措施,拓宽“阳光窗口”。在便民服务大厅建立 了“阳光窗口监督台”,畅通信访接待渠道,实现了一站式服 务,多方位地接受人民群众来自电话、书信、短信、网络 等渠道的咨询、举报工作。 健全工作机制,促进“阳光办事”。在全面开展“阳光财 政”的基础上,着力打造“阳光办事”工作模式,将财政工作 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使“阳光财政”有形式、有内容、 有实效。 征求建议意见,加强“阳光交流”。应山财政所不定期地 邀请人大代表、各界群众多次参观指导“阳光财政”工作,并 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意见卡等方式征求建议意见,以推 进“阳光财政”工程建设。同时,还积极向兄弟单位学习相关 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阳光财政”的工作效果。 履职尽责增“亮色” 应山财政所以“改革抢先机,发展站前列,各项工作创 一流”为总要求,紧紧围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主题,全 力做好便民、惠民、利民大文章。 在履职尽责、争先创优活动中,善谋善进的应山财政 人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们并不满足于现状,以健全机制 、完善制度为核心,打出了队伍建设系列“组合拳”,让优秀 的团队更优秀。 该所始终把作风建设及财政队伍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 ,不断提高财政干部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造就一批适 应新时代财政工作需要的干部队伍,为各项财政任务的圆 满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白+黑”“5+2”是他们的日程表。全体干部职工喊出了 “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找借口、完成任务追求圆 满”的响亮口号,扎实开展以抓能力比素质、抓作风比纪律 、抓工作比贡献、抓效率比落实、抓服务比形象为内容的 “五抓五比”活动,从一点一滴抓起,从小事做起,在日常工 作中,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把为人民服 务作为第一职责,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 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财政干部职工作风建设,提高财政 所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该所认真开展了“双评 双治双促”活动,制定实施方案,以进村入户开展财政专项 扶贫资金监督检查为抓手,对村民开展以“送政策、问需求 、征意见、解难题”为主题的“大走访”活动,通过开展“大走 访”活动,促服务、促担当。 在“双评双治双促”活动中,该所围绕“亮身份、晒承诺 、树形象”,全力开展“服务大承诺”和“身份大公开”活动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财政所电子屏上滚动播出“双评双 治双促”宣传资料和服务承诺。设置“岗位公示牌”,全体财 政所工作人员亮明本人身份、公开岗位职责、晒出服务承 诺,紧紧围绕财政职能,郑重向社会各界作出服务承诺 ,并以公示牌的形式进行公示,同时设置“双评双治双促”举 报信箱,公开业务咨询和投诉举报电话,畅通渠道,主动 接受监督,树立了财政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 助力发展验“成色”助力发展,舍我其谁?应山财政所全 体干部职工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凝心聚力助 推应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着力培植财源。主动与税务部门联系,加强征管力度 ,深入企业及项目建设区域开展调研式检查,掌握纳税第 一手资料,并建立台账,全程管理,加强信息的搜集和反 馈,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组织财政收入。上半年,完成财 政收入1.84亿元,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加强资金监管。认真执行地方政府和部门财政预算 ,落实了政府预算计划和部门年度支出预算,并按照预算 计划严格执行;监管办直部门的资金、财务,规范会计核 算,严格资金的收管、使用,减少了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 ;强化专项资金监管,保证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杜绝了 截留挪用。 服务企业发展。应山财政所在积极参与招商引资的同 时,结合履职尽责、“学党史办实事一做”活动,全面落实项 目服务责任制,全程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为使服务工 作更加细致,该所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实行定岗定员、放 弃假日休息、随叫随到,全力服务企业发展。向永阳防水 、毅兴智能、强海制鞋、广泰精密等15家重点企业派驻优 化营商环境工作专员,他们不分白天黑夜、节假日,一对 一全力帮助企业办理各种手续,做好各种协调工作,得到 企业的广泛赞誉。 保障改善民生。双桥社区原在财政专户活期存款 1300余万元,为壮大集体经济,为民多办实事,经社区“两委 ”及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拟从活期存款中拿出800万元定期存 入银行,年定期利息20余万元用于社区70岁以上老人补助 及公益事业建设。接到报备申请书后,财政所服务前移 ,积极作为,寻政策、找依据,终于按照随财发 (2019)7号文件精神,与商业银行协调办理,受到了社区 “两委”和居民好评。七里冲村是应山财政所的驻点帮扶村 ,为改变水利设施不配套状况,财政所一方面迅速与相关 部门对接,争资立项;另一方面积极筹资捐资10万元,为 该村新建了一口当家塘堰,较好地解决了村民生产和生活 用水难题。 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应山财政所牢固树立“依法理 财、为民服务”理念,采取“量身定制、定向打造”的办法 ,紧盯发展农村公益事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状况,推 动新农村建设目标,以“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 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服务强化”为 主要建设内容,从项目实施必要性、可行性出发,争取更 多惠农项目落户应办。先后向上申报、争取专项资金 1000余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2亿元,建成2个美丽乡村试点 村,拓宽硬化乡村道路25多公里,安装太阳能节能灯1280余 盏,整修塘堰、水库23口(座),新建文化广场12个,建农户无 害化厕所1250座、公厕10座;购置垃圾箱2860多个,惠及 群众10万余人。为助力应办“多肉艺术小镇”建设,该所用好 用活财政政策,全方位、多渠道争资立项;积极参与项目 决策规划,组织财政人员驻村帮办,解决项目中的问题 ,严格执行项目建设事前、事中、事后全程跟踪服务。先 后整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20万元、农业专项资金 90万元、退耕还林资金20万元,投于到“多肉艺术小镇”建设 ,收到了“四两拨千斤”效应。 实干促发展,实干惠民生,实干树形象。时下,应山 财政人正立足本质、勤奋工作、争创一流,进一步增强大 局意识、发展意识、廉洁意识,全力打造“为民、务实、高 效、廉洁”新形象,为加速应办跨越发展奉献新智慧、作出 新贡献。 随州市广水市余店财政所创新发展工作纪 实 2021-12-17 “为国理财,为民聚财。”这是新时期对基层财政工作的 总体要求,也是广水市余店财政所全体职工恪守的工作准 则。   今年以来,余店财政所在广水市财政局和余店镇党 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聚财、发展生财、 统筹用财、依法管财”的方针政策,牢牢把握“规范、精细、 高效、透明”的工作主基调,以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 促发展为导向,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奋楫争 先,着力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有力地服务保障了余店经济 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需要和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 ,荣获广水市建党100周年先进单位。   学史增信明方向   胸怀千秋伟业,百年恰是芳华。   在余店财政所,党史学习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这 是全体党员干部“听党话、跟党走”的行动自觉,更是“发展 重任在肩、财政理应先行”的历史使命。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所把“学党史、悟思想、 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始终,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百年党 史,感悟思想伟力,赓续奋斗精神,把对党忠诚铸入灵魂 、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把奋发有为见诸行动。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结合余店财政实际,精心组织 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守正创新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开辟 新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4月22日,在余店财 政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党支部书记、所长张波向全 所党员干部发出动员令。   发出动员令,吹响集结号。该所迅速成立以党支部 书记、所长张波为组长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统筹谋 划、细致安排各项工作。抽调骨干力量,负责全所党史学 习教育的统筹指导、宣传引导、信息收集以及“我为群众办 实事”实践活动开展等工作,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开好头、起 好步。   “一盘棋”部署,“清单式”跟进。该所紧扣党史学习教 育目标任务,按照“图表化、清单化、手册化、模板化、机 制化”要求,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丰富多彩,让 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热起来,入脑入心。   懂史明大义。全体党员干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 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论中国共产党 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 党历史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简史》中的篇目,先后组 织专题学习12次,开展交流研讨6次。   践行初心使命,赓续精神血脉。组织党员干部到红 色教育基地,开展“学党史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 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 。结合基层自身实际和工作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 日活动11次。活动设计有创新,组织开展了“我身边的党员 故事”、支部书记一堂课、“我来讲党史”微党课、党员对照 初心使命找差距、党史“网络学习课堂”等一批富有特色的载 体活动。   “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在 张波的率领下,余店财政所切实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 对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 ,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 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 重点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 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不竭动力,为项目和群众提供“保姆 式”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 至目前,共梳理出12件具体事项,逐项明确责任人和完成 时限,按照清单全力抓落实,努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 化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将初心融入血脉,把使命扛在肩头。通过开展党史 学习教育,干部职工意志愈发坚定,脚步更加铿锵。余店 财政将继续以高度的政治担当和行动自觉,不断推动党史 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履职尽责展作为   在履职尽责上展现新作为,在服务民生上展现新担当 。善谋善进的余店财政人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们并不 满足于现状,以“为国聚财、为民理财”为宗旨,打出履职尽 责系列“组合拳”,让优秀的团队更优秀。   开源节流,在履职尽责上展现新作为。坚持应收尽 收、应入尽入,认真分析税收结构,建立定期协调机制。 所长张波工作前移,带领财政专管员不定期与税务等部门 联系协作,主动挖掘潜在税源,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任务 ;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认真执行新《预算法》,从 严控制支出总量,对政府运转优先保障,对民生项目优先 倾斜,对惠农政策优先落实,把有限财政资金用在“关键处 ”、花在“刀刃上”。大力压缩会议、接待等支出,“三公”经 费较上年同比下降25%;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完善 村级财务管理、国有资产监管等制度,招投标中心对3万元 以上50万元以下的项目实行公开招标,做到资金在阳光下 运行。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建立电算化管理平台,纳入监 督范围资金3000余万元、资产2600万元、资源4047亩,实 现了“三资”监管全覆盖。   惠民利民,在服务民生上展现新作为。牢固树立“争 项目就是争资金,争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抢抓“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政策机遇,加大项目申报力度,今年共争取各类 资金500多万元,惠及30个村、社区,有效补齐了民生短板 ;坚持把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强 化惠农补贴资金规范化管理,确保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发放 到农户手中。加大惠农资金监督检查,及时发放农民负担 及补贴政策监督卡,确保惠农资金安全运行、阳光发放 ;积极履行财政职能作用,积极进村入户摸情况、送政策 、兴产业,帮助困难户发展种植、养殖等产业,已帮6个困 难户脱困致富。   能力提升,在队伍建设上展现新作为。始终把党性 教育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增强了全所干部职工的责任 意识、履职意识。邀请市委党校教师、镇领导专题解读党 的十九大精神,组织干部职工接受红色教育,进一步提升 了党性观念、政治觉悟;始终把能力建设作为工作重点 ,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培训学习和“网上课堂”学习,先后开展 业务竞赛活动5次,干部平均自学达到200学时;认真落实 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与每名干部签订财政资金监管责任状 ,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责任链条。   统筹兼顾促振兴   沟渠纵横,花红草绿,瓜果飘香……行走在余店镇 古城村绿荫掩映的村道上,但见村子四周干净整洁,生态 道路纵横相连,蔬菜大棚宛如玉带,处处感受到乡村振兴 给这里带来的巨大改变。   近年来,古城村在余店财政所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 洁为先、以绿为底、以亮为韵、以美为魂,精心打造集生 态农业、艺术田园、农耕文化体验、传统手工作坊、主题 娱乐、休闲康养、旅游度假于一体的“花田故事”。   为讲好古城村“花田故事”。所长张波积极作为,带领 全所干部职工进驻该村开展村内路桥、塘堰、农田、园林 等项目建设监管,并先后争取300多万元专项资金投入村内 建设。为把古城村建成美丽乡村,财政干部住在村里,整理 资料,划拨资金,现场督导。   现在古城村村舍整洁、道路宽敞、绿村成荫、花朵 鲜艳,宽阔的广场上歌声阵阵。一进村口是青石板铺装 ,古典高雅,770㎡的绿化带格外醒目,821㎡的混凝土路边是 两排整齐的桂花树和冬青树,村内的人行道仿古彩砖192㎡ ,人行道仿古青砖1802㎡,农户房屋改造面积1802㎡,太阳 能路灯105盏。   清泠泠的库水碧波荡漾,紧邻库区的山林里,一群白鹭 在林间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忽地飞进附近的村子里 ……这里就是余店镇先觉庙村。   近年来,余店财政所带领该村高起点谋划、高标准 建设、高质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 山银山”。   美丽乡村,贵在“塑形”,重在“铸魂”。先觉庙村整合 财政专项资金300余万元,撬动各类社会资金1000多万元投入 到美丽乡村建设,拓宽硬化旅游环形公路3公里,栽植风景 树木2万多株,整治当家塘堰14口,建成文化广场1处,新 建公厕18个,农户改厕428个。   “我们村的变化太大了,环境优美,日子红火。”村民 们交口称赞。如今的先觉庙村,家家盖新房、户户有小车 ,今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可超过2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先觉庙村在余店财 政所的具体指导下,因地制宜,新建果园200亩,开垦油茶 基地500亩,建成板栗基地300亩,开发养殖水面200亩,优 质水稻、良种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200余亩。   如今的余店镇,在余店财政所的大力支持下,各村 社区积极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村级志愿者团队 ,每月不定期组织开展村庄清洁、关爱留守儿童、留守老 人、定期健康体检、特色节日等活动,让每一位群众受益 。通过定期开展致富带头人、优秀志愿者、十星级文明户 等先进典型评比活动,文明新风层出不穷。   人文和自然在余店镇完美融合,富裕与和谐绽放在 每一寸田间地头,荡漾在一张张朴实无华的笑容中。怀揣 着创造富裕美好生活的愿景,余店财政所将持续与各村携 手,不断振兴乡村未来,共筑和美之乡、幸福之村!   务实担当惠民生   “群众利益无小事。”余店财政所聚焦群众切身利益问 题,创新方式方法,敞开大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使群众 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财政干部将心比心的真挚感情。   敞开门听取意见建议,沉下身了解真实情况,才能 进一步掌握实情、找准症结。所长张波带头变上访为下访 ,通过定点接访、入户走访等形式,面对面听取群众反映 强烈的突出问题;所里其他副所长及班子成员不发通知、 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要陪同,带着“疑点”、带着感情、 带着责任,到基层去看个究竟,到群众中寻找答案。   加强资金监管。认真执行地方政府和部门财政预算 ,落实了政府预算计划和部门年度支出预算,并按照预算 计划严格执行;监管镇直部门的资金、财务,规范会计核 算,严格资金的收管、使用,减少了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 ;强化专项资金监管,保证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杜绝了 截留挪用。   化解村级债务。为确保村级债务化解工作取得实效 ,余店财政所坚持将化债工作放在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的高度来谋划。按照“摸清旧债、严控新债、落实 责任、分类处置、逐步化解”的总体思路,上下联动,迅速 实施,通过“四议两公开”,确定债务化解方案和细则。所长 张波亲自挂帅,带领专管员对原有村级陈账进行分类清理 和审核,理清底数。并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有的放矢地 制定了削除高息减债、清收债权还债、结对抵冲销债、盘 活资产还债、发展集体经济化债等15项具体措施。截至目 前,全镇村级化债达600多万元。   严管村级“三资”。起草了《余店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 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可操作的 管理办法。在抓好财政资金监管上,注重发挥财政的监督管 理职能,严格监督财政性资金的组织、分配和使用过程。 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狠抓会计核算的规范,报账、结 账、记账、转账、建账都有专人负责,严格按制度执行 ,杜绝了不合理开支在账内出现,有效地堵塞了开支的漏 洞,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宣传惠民政策。在街道繁华地段设置宣传点,现场 宣传发放各类涉农政策宣传单25000余份,悬挂横幅120多 条。利用电子显示屏和宣传车,滚动播出各类涉农政策知 识,并现场解答来访群众各类涉农政策问题,做到了家喻 户晓、不留死角。   财政工作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余店财政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