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1年工作综述汇编(共25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新田县2021年党员教育工作综述 2022-01-19 回眸2021年,我们一路生花,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进一 步加强,党员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培训进 一步规范,资源保障建设进一步夯实,新媒体运用进一步 成熟。 这一年,党员教育宣传有成绩,重大主题宣传出新。 全年市级以上媒体上稿300多篇,为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这一年,党员教育培训有亮点,重要活动承办出色。 成功承办全市农村党员乡村振兴重点培训班和全市乡村学 堂现场活动。 这一年,智慧党建推广有力度,重点工作落实出彩。 “新田智慧党建”微信全年推文300余篇,粉丝突破20000余人 ,阅读量全年累计达370000余人次。 找准切入点:聚焦基本任务抓好党员日常教育培训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 首要政治任务,以坚定信仰、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 ,突出理论性、实用性、针对性开展党员培训,提升党员 整体素质。一是突出政治功能抓培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届六中全会、“七一”重要讲话、 建党100周年重要讲话和党史学习教育摆在党员教育培训最 突出位置,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本土红色教育基地 等平台融入式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 习。健全理论学习考核评估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党员 学习热情。二是突出党员需求抓培训。把“政治理论+党性 锻炼+实用技术”相结合,结合党员现实需求,设置培训“菜 单”,科学设置培训内容,让党员干部自主“点单”,达到快 速提升能力素质、用以致用的目的。三是突出创新思维抓 培训。结合本乡本土教学资源,特别是用好本乡本土产业 、党建、乡村振兴等样板村、本地红色文化、本地乡贤能 人等资源,运用好实地观摩、现场研讨、线上线下相结合 等多种模式精准组织培训,分层分类开展“送课下乡”培训 ,让我们的党员干部学了还想来。 一年来,全县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上党课、报告会 、主题党日活动、专题研讨和远程教育等形式,对全县广 大基层党员普遍进行教育培训,其中,共组织县直基层组 织书记培训 659 人次,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 920 人次 ,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书记培训 43人次,农村党员远程教 育培训78320人次,新党员培训 730人次,流动党员培训 2210 人次,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 243人次……每个数字 背后,都是我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新突破。 抓实着力点:围绕强基固本建好用活党员教育阵地 一方面是建好用好线下阵地。用好乡镇党校和村(社 区)教学点阵地,同时在已开展数十期“乡村学堂”的基础上 ,结合“乡村论建”,进一步办好“乡村学堂”、“田间课堂”。 建设一批党员教育示范点、红色教育基地。另一方面是建 好用好线上阵地。重点把新田智慧党建进一步升级,强化 信息化、智慧化,让智慧党建成为党员离不开的“掌上加油 站。”创新手段用好“学习强国”“一网一云”、共产党员网等 线上阵地开展党员教育。 一年来,小源会议旧址、陶岭周家、中山街道中山社 区、中山街道潭田村、骥村镇乌下村等5个市级党员教育现 场教学点通过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验收;党统工作获全 市作秀县区;乡镇党校建设经验受到《湘组信息》推介 ;拍摄制作的党员教育片《苦菜花开》《心中有信仰,脚 下有力量》被市委组织部评为作秀作品;县委组织部党教 中心负责人获“全县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每个荣誉的背 后,都是我县党员教育工作的新跨越。 寻找突破点:围绕中心大局搭建党员实践锻炼平台 一是继续实施“先锋工程”。通过继续推进“党员亮身份 、亮岗位、亮作为,争当党员标兵”为主要内容的“三亮一争 ”先锋工程,深化党员密切联系群众,构建党群共建共治共 享格局,推动党员发挥作用,进一步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 层治理各方面全过程,推动基层治理有魂、有力、有序、 有效。二是实施“雏雁工程”。 创新开展“农民大学生培养 ”计划,把一些青年优秀党员放到书记助理、村长助理的岗 位上进行历练,继续实施外派发达地区挂职跟班学习计划 ,提升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为全县乡村振兴提供坚实 的人才支撑。三是实施“引才回乡工程”。通过建设“青年农 民党员创业孵化产业园”,建立青年农民党员创业发展激励 基金,为青年农民党员创业提供政策、场地、项目、资金 的支撑,吸引在外务工经商的优秀青年农民工和党员回乡 发展,通过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支撑。 一年来,我们通过开展“三亮一争”有效激活了党员树标 杆做示范的“红色细胞”作用;农民大学生肖石军创办加壹农 业开发有限公司,成为了企业界精英;“引才回乡”党员宋童 华回乡创办孵化产业园,其“爱飞的鸡”被多次中央电视台报 道;周菊等数十名青年优秀党员经过扗职锻炼后走上了村 两委班子成员的岗位;陈文等一大批党员通过“党建”+新型 职业农民培训成为了致富带头人……每一个先进典型的背 后,都是我县党员教育工作的新活力。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杆。”展望2022,我们 心向未来,奋楫扬帆,努力推动全县党员教育工作再上新 台阶、再现新气象、再出新成效,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 十大胜利召开! 沅陵县2021年度工作综述 2022-01-18 泱泱五溪,千年辰府,谁写风流,唯有沅陵。当历史 的车轮驶过2021,我们无法忘怀那段用汗水浇灌收获,以 实干笃定前行的岁月:沅陵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三高四 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大力建设“三城一区”,奋力“建设 四个区、打造次中心、挺进三十强”,加快推进现代化新沅 陵进程,推动沅陵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取 得新成效,开启了“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实现新跨越——推动高质量发展 “六大百亿产业链”蓄势起航。着力打造电子信息制造、 有色金属循环经济、水电风电扩能增效、生态文旅融合、 品牌茶酒打造、中药材综合开发利用“六大百亿产业链”,建 设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 围绕建设“百亿电子信息产业园”和“奇力新全球第二总 部”,加快培育以奇力新、向华等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 及产业集群,形成“百亿产值、十亿税收、万人就业”的支柱 产业。2021年,全县电子信息行业完成产值5.04亿元。 调区扩区,依托辰州矿业、西澳矿业、中国黄金鑫瑞 矿业等行业领军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做精做优金、锑、 钨产品加工产业,去年来,全县有色金属行业完成产值 136.48亿元。 加快推进五强溪水电站、凤滩水电站、高滩水电站扩 机增容技改项目。重点推进南溪坪抽水蓄能电站。积极发 展风电、光伏发电等新型绿色能源,强力推进圣人山风电 二期项目建设。今年,全县水电风电行业完成产值18.86亿 元。 打造人文之旅、生态之旅、红色之旅三条精品旅游线 路,引进雪峰山文旅集团投资开发,盘活现有旅游资源 ,打响沅陵文旅品牌。陆续开展了文旅项目策划、规划建 设和“乡愁沅陵、等你千年”市场推广活动。 加大碣滩茶业、沅陵大曲研发力度,提升茶酒产品品 质,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公共品牌立 体宣传。成功举办了2021湖南茶业科技创新论坛暨湖南茶 叶主产区专题报告会,湖南省碣滩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 牌成立,聘请了以刘仲华院士为首的11名专家,将通过产 学研深度合作,助推沅陵碣滩茶百亿产业发展。 围绕黄柏、黄精、石菖蒲、茯苓等品种建立县域道地 中药材种养、加工和中成药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库。积极引 进厦门塔斯曼、正清制药,全县初加工企业达16家。成功 申报黄柏地理标志,擦亮生态黄柏和中草药生育保健品牌 ,奋力打造湖南省中医药强县。 重大项目建设造势而起。沅陵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 ,县委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项目优先”的发展理念,大抓产 业、狠抓产业、猛抓产业,以项目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实现 跨越赶超发展。 重点推进南溪坪投资100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预 计今年年底全面动工,建设期每年可缴纳税费5亿元,建成 后每年缴纳税费1.5亿元。 重点推进雪峰山文旅集团战略合作项目,沅陵县与雪 峰山文旅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投资5个亿加快景区提质 升级,争创一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乡 村旅游示范区(点),目前,将以龙兴寺为中心的辰州古 城和河涨洲—风滩电站、河涨洲—胡家溪-借母溪“一点两线 ”旅游项目已经全面开工建设。 重点推进城市建设项目,建立健全垃圾处理项目、城 区“智慧停车”项目、沅陵港码头项目、通用航空项目、城区 “两水三岸”生态修复项目、县城污水处理项目、城区市容市 貌改善项目、土地出让等“八大项目工作专班”,全力推动县 城提质改造。 全面推进5万吨氯氨法电解锌项目、沅陵县圣人山风电 场二期建设、凤滩电厂机组改造、产业开发区创新创业综 合服务基地建设、生态文旅融合建设、垃圾焚烧发电等重 大项目建设。 2021年全县纳入省、市重点项目32个,已完成投资 26.1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14.61%。奇力新电子元器 件产业园建设项目获评“全省2020年度综合绩效优秀产业项 目”。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全县新签约项目13个,合同资金 66.04亿元。新引进中能建、中远海运、中建五局、湖南建 工、雪峰山文旅、飞磁、帛汉等优质企业。以“干”的作风 ,加压奋进,为实现“十四五”期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挺进全 省三十强开好局、起好步。 融入新发展格局借势而上。积极融入怀化市建设“三城 一区”的发展格局,打造怀化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门户 城市次中心。推进沅陵港和通用航空机场建设,与杭瑞高 速、G319国道、G241国道和正在建设中的沅辰、官张、官 新高速形成枢纽,与怀化国际陆港对接,形成公铁水多式 联运体系,西接成渝双城经济圈连接渝新欧国际班列,东 经岳阳城陵矶通江达海,内联湘西州和黔东南,推动怀化 全方位融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提升怀化在五省周边 的集聚承载与辐射能力,把沅陵建设成五省边区大宗物资 交易与集散中心、来料加工生产基地,成为怀化建设西部 陆海新通道战略门户城市的核心支撑。 启动了沅陵港口用地范围内的征拆工作,预计春节前 开工建设,2023年投入使用。港口项目工程由兰溪口港区 、港口专用公路和物流园区三部分组成,项目规划总面积 控制在250亩左右,投资预估约4.5亿,项目一期建设1000吨 泊位五个,港口专用公路约2公里。 通用航空机场选址在沅陵镇朝瓦溪村,设计为水陆两 用机场,拟建设一条陆上跑道,一条水上跑道,规划建设 A1类通用机场。目前,拟选机场临时气象观测站已建成并 投入使用,选址、通航等正报批,各项前期工作正有序有 力推进,力争在今年开工建设。 释放新活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老百姓和基层干部“急难愁盼 ”问题,结合实际推进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共 推动9大类25大项131小项改革,关键领域改革不断深化。 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有序开展。深化商事制度改 革、“放管服”改革,积极融入“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合 作协议,受到省市领导肯定。向园区下放权限 259项,加快 “五好”园区创建,打造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巩固提升农村 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和 “身份证”管理体系,成功申报2家省级家庭农场,完成省级 示范社申报2家,沅陵县凉水井镇王家岭养鸡专业合作社荣 获“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全面推行林长制,积极探 索林业碳汇开发和国家储备林建设新模式。推行社会综治 保险,全县参保率达到70%以上。持续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一中心一公司”的组织架构,创办成 立了沅陵县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和沅陵县乡村发展服务 有限公司,进一步完善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组织体系和 服务体系,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 环节,更好地满足了乡村振兴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推进了“平安乡村”视频监控工作,完成3500个“雪亮工程 ”摄像头。 展现新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调整优化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领导小组下设6个专项组,形成“1个领导小组1个办公室 6个专项组”的“1+1+6”乡村振兴领导机制。以沅陵县《关于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 案》为总揽,分别出台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产业振 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等12项工 作方案,形成“1+N”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梳理出产业增收 等共6大类、72项帮扶政策,建立了统一高效的巩固拓展脱 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机制。 持续推进“一县一特”“一乡一品”,建设一批农业特色小 镇。完成茶叶新开发500余亩,茶叶低改800余亩。完成规 划准备新开发1500亩,茶叶低改2000亩,茶叶品改1000亩 。去年春茶产量在6900吨,产值为8.7亿元。推进太安现代 生态农业产业园、碣滩茶基地管抚低改、武陵山片区茶叶 交易中心、中药材种植等农业产业项目建设。 坚持科学布点村庄规划,实行乡村规划“多规合一 ”,2021年按进度安排顺利推进完成191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 任务。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创建,建设了界亭 驿、夸父山、胡家溪等一批省、市级美丽乡村。以“一拆二 改三清四化”为总抓手,按照“六无一全”要求,扎实开展“五 治”行动,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升级。 全年完成10005口农村户改厕任务,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71.3%,完成省市下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3个村,完成垃圾 中转站建设2座。 落实粮食生产党政同责,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着力整 治耕地抛荒,当前已复耕面积6276.48亩,其中种植水稻 2157.35亩,种植旱粮作物3144.5亩,种植其他作物974.6亩 。 开创新局面——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组建八大项目工作专班,重点推进县城提质改造,实 施城市更新和智慧停车场项目。实施道路扩展绿化、给排 水、供电供气、强弱电线路入地,全力抓好背街小巷环境 综合整治,清理垃圾2千余处。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为 抓手,突出开展城区主次干道“脏乱差”整治;完成城南江边 凤鸣大道及附属设施提质改造,改善群众出行环境;修建 了沅水二桥5000平方米高标准观景休闲广场;加大城区生 活垃圾的清扫力度,增加街面的清洗量,全面推进县城提 质改造。 围绕“两水三岸十里画廊”新格局,全面提升县城吸纳辐 射功能。完善小城镇体系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好集镇 新区,全面启动村庄规划,精心化建设和管理好“一乡镇一 示范村”,统一规范建房,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建房。 抓好控违工作,采取“即巡即拆”和“打早打小”的原则 ,对新增违法建设进行严厉管控,共拆除违法建筑物(含 棚点)160栋(处),拆除面积约11059平方米。新违已全 面实现零增长。 得到新提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沅陵一中新校区、明溪口镇芙蓉学校已建成开学,县 人民医院南院建设已全面启动。扬五溪大桥、丑溪口大桥 已建成通车,沅辰、张官、官新三条高速已全面开工建设 ,积极推进通用航空机场、沅陵港口建设。完成鸳鸯街、 城南、辰州街的隔离柱安装,维修破损机动车道370平方米 ,维修破损人行道板约2350平方米,划设新增摩托车位 220个。 统筹推进充分就业社区(村)建设,建立了县、乡、 村三级服务平台和农村劳务经纪人队伍,通过开展“就业援 助月”“春风行动”和“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实现线上精准 对接,线下有序输出。截至2021年12月,全县实现城镇新 增就业425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145人,就业困难人员再 就业人员840人。 制定出台《沅陵县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 意见》,逐步提高农村低保和残疾人“两补”标准。成功举办 “助残有你我奋进感党恩”第31次“全国助残日”暨湖南省 2021年“福康工程”项目启动仪式。制定出台《沅陵县养老服 务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养老服务高质 量发展。 彰显新担当——强化防范化解风险 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内的重点人员管控,重 点围绕群体性事件、毒品犯罪、电信诈骗、网络安全、公 共安全等方面,强化风险预警,落实精细化管控措施。深 入开展了信访积案化解和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严格落 实信访、维稳联席工作会议和安全形势分析会制度,定期 召开会议研判形势,及时研究和解决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出 问题。 去年第三季度,沅陵面对周边市、州“一片红”的严峻疫 情形势,以“口袋战术”筑牢防控线,开展“敲门行动”织密防 控网,全县党员干部用智慧和汗水守住了“一片绿”的大好环 境。强力推进疫苗接种,设置了47个接种点,覆盖全县各 乡镇,对全县疫苗接种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 2021年有效应对5轮强降雨过程,特别是去年8月23日 ,沅陵县超前谋划、周密部署,积极高效应对了一场特大 强降雨自然灾害,未垮一库一坝,未造成人员伤亡,得到 了省自然资源厅的高度评价。 突出交通运输、消防火灾、人员密集场所、烟花爆竹 、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公共安全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地 毯式安全检查。紧盯道路交通、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 爆竹、冶金工贸、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强力开展“打 非治违”,规范监管执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全力 以赴打好岁末年初安全生产百日大会战。 坚持以警示教育为利器,让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 底线。建立重大案件联审研判机制,对排查出来的顽瘴痼 疾,特别是对违反“三个规定”,针对性制定整治方案,明确 整改目标、措施、责任、时限,一项一项抓好整治。 打造新载体——推进党建高质量发展 巩固提升党支部“五化”创建成果,分领域打造基层党建 示范点。深入开展“五美村部”创建,全县404个村悬挂“集美 牌”。去年,已建成70个县级基层党建示范点,涌现出辰州 矿业“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凉水井镇百合村“全省先进基 层党组织”、官庄镇界亭驿村“全省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 ”,五强溪镇牛狮坪村等10个市级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形 成凉水井镇五村联创、官庄镇界亭驿—杜家坪乡柳林、明 溪口镇胡家溪—梓木坪等3个基层党建示范长廊。 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21名熟悉基层、表现优秀、勇 于担当的“五方面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1454名农村致富 能手、退役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双好双强”型人才进 入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推动建立能人信息库,储备能人 2000名,重点培育200名能力强、懂政策、会经营、善管理 的村干部。遴选126名“治村导师”,对新任的、集体经济薄 弱的村党组织书记进行结对帮带。做好3次线上线下集中培 训,实现村“两委”干部和农村党员全员轮训。 围绕发展需求,通过科技服务“搭桥”、校企资源“铺路 ”、产研结合“筑台”,吸引各类人才到该县就业创业。发布 《沅陵县2021年度事业单位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 划》,全面抓实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作。今年 ,全职引进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12人,柔性引进高层次 专家人才32人,新招录公务员47人、招聘教师289人、招聘 事业单位150人,定向培养农学、水产养殖技术等技术人员 23名。 县委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6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 强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召开联席 会议暨风险分析研判会,开展全县意识形态工作专项检查 ,严格监督检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 充盈新风气——严抓党风廉政建设 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清廉沅陵建设的实施意见》等 文件。充分挖掘沅陵的清廉元素和特色资源,在王阳明心 学首揭之地龙兴讲寺打造“阳明清廉讲堂”,充分挖掘王阳明 思想中丰富的廉政思想。同时,积极在县中医院、人民医 院、荷花池小学打造清廉医院、清廉学校示范点创建,并 利用沅陵生态资源大县、文化旅游大县的独特优势,探索 打造“清廉景区”“清廉工程”等其他清廉单元载体的创新。 创新制定了《沅陵县干部落实不力、作风不实问题红 黄牌预警问责管理办法(试行)》,将“四风”问题纳入红黄 牌管理,紧盯“关键少数”。深入开展违规吃喝“百日清查”专 项行动、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旋风行动”。紧盯乡村振兴、疫 情防控、换届风气等重要领域作风问题,坚决以优良作风 确保相关工作优质高效。 打好“组合拳”,加大执纪审查力度,确保震慑常在。严 防严查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管理等方面截留私分、贪污挪用 、挥霍浪费等腐败问题。全力推进“清廉医保”“清廉社保 ”“一卡通”“六位”等专项治理、专项监督检查,确保取得整 治实效。聚焦“打伞破网”,加大对涉黑涉恶党员干部的查处 力度。 过去一年,数以万计的先锋,在沅陵这片古老而年轻 的沃土上,以“不破楼兰誓不还”的豪气、“咬定青山不放松 ”执着,战天斗地,换来累累战果:沅陵县乡村振兴局被评 为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集体,沅陵县交通运输 局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沅陵县应急管理局被评 为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沅陵县被评为全省平安建 设先进县、全省安全生产县、湖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省政府综合大督查中沅陵县打造中药材产业示范园被作 为典型经验推介…… 2022年,美好蓝图已绘就,芸芸嫩绿已破土,沅陵的 明天,必定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康庄大道。 龙山县2021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综述 2022-01-19 沃野织锦绣,田畴好风光。置身龙山县广袤乡村,美 景如画,产业兴旺,生活如蜜。 2021年,龙山县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 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推动乡村产业 迅速发展,面貌明显改善,环境更加宜居,基础设施更加 完善,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全力书写乡村振兴的龙山 篇章。 和着乡村振兴的嘹亮号角,循着砥砺奋进的坚实足迹 ,龙山县认真履行“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针对 短板弱项狠抓乡村振兴建设,全县乡村振兴频出佳绩。 扛牢责任 高位推动 坚决扛牢政治责任,严格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 要求,该县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乡村振 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县委副书记专抓。组建县乡 村振兴局和由县级领导牵头“五个振兴”推进专班,对推进乡 村振兴各行业领域逐一明确分管县级领导、牵头单位和职 能部门。 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制》等文 件,编制了《龙山县“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 振兴有效衔接发展规划(2021- 2025)》及乡村振兴“六大 行动”实施方案。全年共整合资金3.85亿元,安排专项衔接 资金3.07亿元,保障了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实行县级领导联乡包村责任制,21个乡镇、52个重点 帮扶村、17个示范创建村均有一名县级领导联系。统筹省 7个、州26个、县直364个工作队,选派工作队员957人,实 现所有村(社区)县级以上驻村联系单位、驻村工作队和 第一书记全覆盖,其中对52个重点帮扶村、193个已脱贫村 、5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和4个500人以上的大中型易地扶 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所在村(社区)派驻工作队员不少于3人 。 严守底线 拓展成果 严格落实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成果放在突出位置,确保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更可持续。 “三保障”持续巩固。累计资助困难学生47667人次 5660万元,送教上门950人次,没有发生一例失学辍学。全 县脱贫户、监测户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脱贫人口 慢病签约率达100%。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7户,其中省定任 务26户已全部录入全国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管理系统。实施 农村供水保障项目65处,开发400个“管水员”公益性岗位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71%,管护率100%。 搬迁群众生活无忧。按照“乡镇安置抓产业发展,县城 安置抓稳定就业”的帮扶思路,对全县3004户12272名搬迁对 象实现后续产业就业帮扶全覆盖。在全县易地搬迁集中安 置区建成综合便民服务中心12个、卫生室12个、污水处理 设施26套,安装太阳能路灯626盏、网络摄像头318个,投 放25批公共健身器材,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列出就业、 产业、基础设施3个清单,建立微信群、开通热线电话、完 善服务制度、组建维护队伍4个服务机制,构建3分钟之内 有回应、3小时内到达现场、3天内解决或答复3个快查快处 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管理水平,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 就业、逐步能致富。 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坚持把长沙市对口帮扶工作摆在 重要位置,聚焦巩固脱贫成果、特色产业发展、美丽宜居 村庄建设、民生事业保障、干部人才交流培训等帮扶重点 ,共谋划实施24个帮扶项目,总投资30亿元,其中涉及长 沙市帮扶资金3亿元。持续推进消费帮扶,入驻832平台供 应商28个,上传商品253个,共销售2715.6万元。全县投放 小额信贷5907.5万元,任务完成率119%。高质量推进项目 库建设,共编制入库项目3032个,资金14亿元,实施项目 与项目库的契合度达100%。 分类推进 全面振兴 牢牢把握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五个振兴”总任务 ,重点实施乡村振兴“六大行动”,分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推进产业就业。百合、柑橘等7大农业特色产业种植面 积增加到72万亩,500头以上规模生猪养殖户发展到81户 ,创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1个,培育州级以上 龙头企业28家,创建州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6家、示范 家庭农场7家,基本形成了“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 ”的产业发展格局,“龙山百合”荣获全国“一县一品”。大力 开展送政策、送培训、送信息、送岗位“四送服务”,实现劳 务输出18.2万人,其中脱贫人口劳动力转移就业5.4万人。 推进美丽乡村。完成49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农 村公路提质改造43公里,新建农村公路安防工程90公里。 挂牌投入使用278个村级互助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 70%;全面实现合格村卫生室“空白点”动态清零;提升农村 人居环境,全面完成垃圾中转站建设任务,12个污水处理 任务村已全面完成整治;农村改厕10262户,创建美丽乡村 示范村4个、精品村1个,茨岩塘镇成功创建全域美丽乡镇 示范镇。 推进育才聚才。组织各类培训班170场次,培育实用新 型职业农民451名、农村电商人才519名、乡村振兴创新创 业人才483名、其他农村实用人才4195名。订单培养农技特 岗生49名、招聘特岗教师及免费师范生209名、乡村医生 40名,引进服务乡村的急需紧缺人才17人。引导和支持 912名外出能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回乡创业,累计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50万元。整合资金1029万元用于乡村 人才振兴有关政策兑现及补助,落实乡村人才保障住房 208套。 推进乡风文明。创建县级以上文明乡镇13个、县级以 上文明村262个;大力开展“一起赶场学党史”“我为群众办实 事”等活动,近5万余名党员干部和群众到红色教育基地进行 体验式学习;全县共获评“中国好人”2人、“湖南好人”10人 、“新时代湖南好少年”1人、省“最美志愿服务组织”1人、省 “最美文明实践志愿者”1人、湘西州道德模范6人。 推进治理效能。在湘西州率先将“互联网+政务服务”一 体化平台延伸到全县397个村(社区),调整下放乡级事项 103项、村级事项48项,尤其实现残疾证办理“零次跑”。同 时,和湖北省来凤县签订合作协议,互设窗口、互派人员 ,龙山县596个事项、来凤县1300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推进党建引领。全面推行“党建引领、互助五兴”模式 ,全县386个村(社区)党组织建立村民小组(网格)党组 织1493个,党员联系户91779户;全面完成5个“软弱涣散”村 党组织整顿工作,实行了县级领导联村、乡镇领导包村、 第一书记驻村、县直单位结对帮扶“四个一”整顿措施。 “双创”贴息贷款工作综述 2022-01-17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总工会、市委和市政府大力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优化我市民营企业经济发 展环境,市总工会以“双创”贴息贷款工作为契机,牢牢抓住 民营企业市场主体,突出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为重点 ,不断探索适应我市经济转型规律。2021年,共完成个体 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全额贴息贷款112户5640万元,共贴息 335.58万元。其中,个体工商户45户贷款2250万元、小微企 业67户贷款3390万元。贷款企业年度销售额汇总与去年同 期增长37%,年度利税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8%,稳定就业 1260人,新增就业366人。对我市经济转型升级起到了较好 的助推作用。 领导重视,高起点布局 成立领导小组。为进一步推动双推工作,结合辽源市 政府相关文件要求,成立了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工 会主席杜立智为组长、6个政府职能部门参与“双创”工作一 把手为副组长、市总工会保障部和各县(区)总工会保障 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明确各级职责及 目标任务,为助推“双创”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展市场调研。为了“双创”工作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市 总工会组织机关工作人员成立了10个小组,深入县(区 )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广泛调研。为扩大调研覆盖 面,在市总工会官网和微信平台上开展个体工商户和小微 企业有奖问卷调查,有4957户企业参与本次活动(其中 ,个体工商户2274户),准确掌握了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 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当前困难和企业需求等情况,为 准确推动“双创”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 确立工作目标。针对辽源地区9万余户市场主体,普遍 存在贷款难、贷款贵、有项目、少资金等实际问题,市总 工会通过梳理分析,决定对带动就业好、市场前景好、个 人征信好、发展意愿强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进行扶持 ,经市总工会党组研究,确立全年扶持个体工商户和小微 企业100户5000万元全额贴息目标,为助推辽源经济转型发 展添砖加瓦。 部门联动,高质量普惠 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为更好支持因疫情影响小微企业 复工复产,市总工会多次与省工会协调沟通,尽最大努力 为全市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经济发展争取政策支持。 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为解决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贷 款难、贷款贵等问题,市总工会两次协调市工信局、市自 然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办、市税务局召开会议 ,就市场主体贷款所涉及相关部门业务衔接、办理流程、 服务方式、工作时限等进行深入讨论,进一步整合资源 ,共同修改并出台《关于开展小微企业贴息贷款的通知》 ,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贷款条件、贷款用途、贷款额 度、贷款抵押、贷款期限和贷款时间做出了详细说明。 细化措施普惠企业。经过各部门商讨和细化措施,市 总工会提供个体工商户不超50万元、小微企业不超100万元 全额贴息贷款,工会经费实施全额返,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开展困难职工救助,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走访慰问 活动、协助企业引进人才;市城投集团提供转贷服务;市 不动产登记中心提供“绿色通道”,免除不动产登记费,开展 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容缺服务,并于当日办 结;市工信局提供入规入统奖励;市税务局提供减税降费 服务;吉林银行改变模式,提供实物抵押、公务员担保、 基石担保公司担保三种方式,贷款要件压缩38%,放款时间 压缩50%以上,抵押物比率按照最高上限执行,免除评估费 。这些实实在在的利好极大地普惠了市场主体,为我市经 济转型升级带来强劲动力。 狠抓落实,倾力搞服务 烘托氛围促落实。为了更好促进“双创”企业发展 ,2021年4月29日,市总工会在市宾馆召开了“助推民营经济 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会上为5户小微企业代表进行了放贷签 约,为20户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000余万元。 通过辽源广播电视台、《辽源日报》、吉D微风、吉林省劳 动新闻、《吉林日报》《中国工人日报》、中工网广泛宣 传,让更多的民营企业了解和认识全额贴息贷款的公益性 服务。同时,先后在吉D微风和抖音微视频进行宣传推广 ,对相关政策进一步解读,抖音微视频在辽源地区浏览量 达38万余人次。截至目前,到市总工会登记贷款的个体工 商户和小微企业达200余户。 跟踪指导抓服务。为准确掌握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 办理贷款过程中的难题,市总工会每周和企业进行一次沟 通,将掌握的相关信息及时反馈吉林银行,共同分析研究 ,打通服务中的梗阻,解决他们的难题。比如,明乾养殖 合作社在办理贷款过程中,经市总工会多次协调,由市基 石担保公司解决担保方式问题、由东辽县人民法院解决担 保物问题、由吉林银行解决放款时经营主体划型问题。最 终,拿到了贷款100万元。 精简程序提效率。为减少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因贷 款来回奔波,市总工会提出资料审核只跑一次,将贷款资 料审核所需各类表格、携带资料和办理流程,通过市总官 网、微信平台进行广泛宣传,企业准备好相关资料一并送 达市总工会,即可完成资料审核,极大地方便了企业。 贴息贷款促发展。2021年,市总工会加大个体工商户 和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力度,通过全额贴息贷款挽救了因资 金造成危机的28户民营企业,解决了31户民营企业因流动 资金紧缺无法进货问题,为53户企业实现了扩大再生产 ,共带动新增就业300余人,缓解了就业压力,为推动我市 经济转型发展贡献了工会力量。 2021年吉林省政协党建工作综述 2022年01月19日 党委的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的力量就汇聚到哪里 ;党委的部署落实到哪里,政协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一年来,省政协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 入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把党中央和省委对人民政 协党的建设的各项部署、要求落实落细,以党建工作推动 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党的旗帜在人民政协高高飘扬。 把牢政治方向—— 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我们要在省委坚强领导下,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 定性意义,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 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省政 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扩大)学习会上,省政协党 组书记、主席江泽林的话掷地有声。 一年来,省政协党组始终秉承“人民政协是政治共同体 、政协机关是政治机关”的政治思维,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引 领,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严格执行党内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政协始终在党的领 导下同频共振、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以党的坚强领导确 保协商正确方向。 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责 任,加强专门委员会分党组建设,教育管理党员、广泛凝 聚委员。 认真开展政协党组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 主席会议、常委会会议等集体学习,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 总书记在各个重要会议、各种重要场合的重要讲话、重要 指示、重要文章,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铸牢政 协党建之魂。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政协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进一步转化为推动政协事业发展的实际成效,营造了学党 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浓厚氛围。 围绕“信仰、信念、信心”主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读书交 流活动;组织住吉全国政协委员前往四平市、长春市开展 党史学习教育,重温革命历史,汲取奋进力量;邀请吉林 大学刘信君教授作题为《东北抗联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的 专题讲座…… 在一次次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一场场生动实践的感染 下,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和政协委员在政治上得到洗礼、思 想上得到升华、党性上得到锤炼、能力上得到提升。 强化履职保障—— 持续推进组织和作风建设 一年来,省政协党组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不断加强组织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作风 建设的实效促进履职水平提升。 不断完善党组织设置,建立健全政协党组、机关党组 、专委会分党组、党支部、党小组的党组织工作格局,实 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工作全覆 盖。制定修订《党组议事规则》《专门委员会分党组工作 规则》等制度,从制度机制上确保党的领导得到有效落实 。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加强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 部“两支队伍”建设,引导全省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各参加单 位、广大政协委员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着眼于推动破解市县政协“两个薄弱”问题,累计协调增 加政协内设机构96个,增加编制449个,基层政协委员和工 作人员的履职热情进一步高涨。 坚持抓早抓小、注重预防、标本兼治,时刻督促机关 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召开全省政协系统党 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座谈会。持续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 。组织委员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加强以案释纪,推进廉政 文化建设。 只有优良的作风才能保障高水平履职、服务高质量发 展。去年以来,省政协严格落实省委“作风建设年”工作安排 ,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切 实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大力培育“严新细实”优良新风和“短实新”文风会风,在 征集协商议题、组织协商活动、开展调查研究、办文办会 等工作中坚持目标导向,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 效。 围绕中心大局—— 以党的建设引领履职工作 党建工作与履职实践不是“两张皮”,党建的成果最终体 现在履职实践上。过去一年,这已成为省政协坚持以党的 建设引领政协履职的共识。 不断发挥政协优势,围绕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 展战略、奋力实现“两确保一率先”目标等决策部署,为相关 工作开展提出意见建议,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围绕解决民生实事,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结合“我为群 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心 用情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声。 持续关注粮食安全、乡村建设、黑土地保护等方面问 题,围绕“我省玉米、水稻种子产业情况”“壮大农民专业合 作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调研视察、协商议 政,为推进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凝聚智慧、贡献力量。 一年来,省政协及其常委会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以高质量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全年就47个重点问题组 织视察调研、协商座谈,向省委省政府报送协商成果16件 ,提案立案373件。 党旗下,力量在凝聚,步履更铿锵。新的一年,省政 协将以担当作为的精神、干事创业的热情、务实创新的作 风,奋力推进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新吉林谱写华彩乐章。 2021年江西商务工作综述 2022-01-14 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商务系统 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商务 发展,坚持“三驾马车、驾驾唱主角,三大产业、个个挑重 担”,真抓实干、务实进取,全力以赴扩内需、促开放、稳 发展,全省商务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 质”的良好态势,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圆满完成全年目 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亮眼的成绩。2021年1至11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10853.5亿元、同比增长(以下简称“增长”)18.7%,增速 全国第六;利用外资135.6亿美元,增长7.6%;利用省外项 目资金8088亿元,增长8.9%,外贸进出口4491.5亿元、增长 22.1%,出口3316.2亿元、增长24.8%,两年平均分别增长 18.7%、20.8%,增速分别为全国第六、第五;对外承包工 程完成营业额33.3亿美元,增长19.1%;对外直接投资8亿美 元,增长4.1%;南昌昌北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10.6万吨,增 长57.1%;开行赣欧班列371列,增长9.1%,开行铁海联运 班列1536列。 预计全年商贸消费、招商引资、外贸进出口三大主要 商务经济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突破1.2万亿元,增长17%左右,增速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招商引资突破1万亿元,其中利用省外项目资金9540亿元 、增长9%,实际利用外资157.8亿美元、增长8.1%。外贸进 出口有望突破5000亿元、增长24.7%左右,增速高于全国平 均水平。预计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成为全省 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招商引资项目投资额占全省固定 资产投资比重超过60%,成为扩大有效投资主渠道,商务工 作作用进一步彰显。 满满的收获。我省稳外贸稳外资工作获国务院激励表 彰,江西作为中部地区唯一省份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商务 座谈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省商务厅消费升级获省政府及 时奖励三等奖,经复核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被评 为全省“五型”政府建设先进集体,绩效考核获优秀等次。省 商务厅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 消费三年行动圆满收官 深入实施“优品、兴市、强商、旺客、捷运”五大行动 ,创新开展最受欢迎的十大消费品牌评选活动,高频举办 “相约春天消费季”“金秋购物消费季”“赣品网上行”等促消费 活动4000余场,发放消费券超2亿元。改造提升特色商业街 区15条、夜间经济街区150条、县乡农贸市场120个,新增 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6个、绿色商场6个。南昌成功 获批国家商品市场优化升级试点城市和全国首批城市一刻 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推动百家重点零售企业列入省营商办 第一批“白名单”,支持引进盒马鲜生、海蓝之谜等高端品牌 25个,新认定江西老字号34个,完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 设。全省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达11501家,净增1900家以上 ,为全省商贸消费升级提供了强大支撑。 “5020”项目攻坚量质双升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聚焦首位和主导产业,瞄准粤港 澳大湾区、长三角等重点区域,持续开展招大引强“五大专 项行动”,精心举办世界赣商大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贸 合作活动、跨国公司(上海)合作交流会,以及瓷博会、 药交会等系列重大活动,引进重大项目量质双升。全年各 地申报引进“5020”项目170个,总投资5340亿元,分别增长 6.3%和7.5%,其中六大优势产业项目占比86.5%、同比提升 9个百分点,三个“500强”等企业投资项目95个,占比 55.9%、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促进持续加力 推广运用江西数字外贸、出口转内销、“赣货通全球”等 线上服务平台,举办江西出口商品网上交易会34场,开展 出口产品转内销活动18场,组织2000多家企业双线参加进 博会、服贸会、消博会、广交会等境内外展会,新认定“江 西出口名牌”企业26家、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5家,新获批 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6个。开展“春融行动”提升工程,制 定金融保险帮扶18条措施,帮助600余家外贸企业获得银行 贷款和保单融资395亿元,“三级帮扶、多方联动稳外贸工作 机制”做法被纳入全国典型推广范围。 国际经济合作蹄疾步稳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赞比亚江西经济合作区一期 建设基本完成,赞比亚卢萨卡机场、加纳阿克拉互通立交 桥、莫桑比克科隆马纳大坝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移交。6家 企业入选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250强,数量居全国第三、中 西部地区第一。江西中煤集团中标纳米比亚首都机场公路 项目合同金额创单体援外项目历史新高。江铜、晶科能源 、赣锋锂业等新增一批对外投资项目,我省企业在境外掌 握了更多优质资源。实施援外人力资源培训,全年培训 31个发展中国家432名政府官员。加强对外投资合作风险管 理指导,建立风险排查和疫情防控机制,指导企业妥善应 对境外疫情及合规风险。核准78家企业220人次的外国人来 华邀请。 口岸物流通道更加通畅 深入实施口岸“三同”试点,优化航空客货运、铁海联运 、水水联运、中欧班列支持政策,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 窗口”,推动全省口岸物流时效提升60%以上,运输成本降 低40%以上,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居中部第一、全国前十。南 昌昌北机场全货机货运航线通航点高峰期达14个,每周运 力高峰期达到47班,分别增长75%和27%,国际货邮中本省货 源占比从2020年的5%提升至30%,货量增长9倍。赣州市深 化与深圳盐田港合作,开通运营“赣深组合港”,在全国首创 “跨省、跨关区、跨陆海港”通关新模式。 赣菜品牌推广亮点纷呈 全面启动打造赣菜品牌三年行动计划,“打响赣菜品牌 ”写入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评选“十大赣菜”“十大名小吃 ”,认定1000家赣菜“百城千店”特色门店,首次在央视1套和 13套投放赣菜宣传广告,“江西美如画、赣菜香天下”的口号 逐步深入人心。成功打造中国米粉节品牌,提升赣菜美食 文化节平台作用,举办首届赣菜厨王争霸赛,发布推广江 西米粉统一标识,高标准建设“中华米粉美食街”。全省新增 餐饮门店2.3万家、总量达26.4万家,新增米粉门店5000多 家。 新兴业态动能日益彰显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会展、保税经济、跨 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增国家电商示范基地2家,新认 定省级电商示范基地30家,创建直播电商基地6个,建设淘 宝村57个、淘宝镇76个。举办“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等 四季八类300多场专题活动,电商成为促进赣品出赣重要渠 道。新认定区域性物流中心1家、重点商贸物流园区10家、 重点企业15家,培育“链主”型企业14家,新增A级以上物流 企业37家,打造重点物流产业集群15个,商贸物流产业链 不断完善。举办规模以上展会187场,展览面积388万平方 米,分别增长57%和43%,创历史最好水平,拉动直接消费 超过160亿元。保税贸易和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南昌、赣州 、九江跨境电商综试区加快建设,2021年1至11月,全省综 保区和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出口848.9亿元,实现两年翻三番 ,占外贸的比重由2019年的2.7%、2020年的5.1%提升至 18.9%。 开放平台建设提能升级 实施开发区创新升级行动计划,去年国家级经开区考 评中,我省10家国家级经开区有7家进入全国百强,3家实 现进位赶超,其中南昌小蓝经开区进位最快,由第97位前 移至第81位。南昌经开区排名居全国第31位、前移2位,其 中实际利用外资单项居全国第八位。瑞金经开区前移4位。 井冈山经开区成功获批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省 综保区实现进位赶超,南昌综保区在全国排名由第70位大 幅前移至第40位。全力打造南昌国际航空物流枢纽、九江 区域航运中心、赣州国际陆港,新获批或通过验收指定监 管场所5个。成立江西国际航空货运公司,填补了我省无本 土国际货运航空公司的空白。昌北机场第四家客运基地航 空公司——春秋航空成功落户。 “大商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按照系统集成 、整体推进的思路,着力创新工作抓手,开展“5020”重大项 目认定考核,建立商贸消费升级指标体系,推行重要节假 日消费调度通报机制,编制出台系列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 ,统筹抓好综治节能、安全生产、精神文明、法规财务、 政研宣传等机关工作,大幅提升干部教育、职业教育、学 校教育水平,深入推进厅属企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完善省 市县三级联动机制,指导推进国家级和省级经开区创新发 展,形成机关为中枢、学校育人才、企事业单位抓推进、 三级大联动的大商务体系。 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 ,精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强党史、新中国 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充分利用红土地 上鲜活的红色资源,创新开展宣讲活动,组织党员领导干 部赴瑞金、井冈山等地进行红色走读,不断锤炼“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政治品格。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 动,聚焦“五进五送”,确定7类23项重点项目清单,每月调 度通报、限期销号办结。大力开展专题调研,重点围绕《 以“四通八达”交通优势促进形成“四面逢源”发展优势》和《 建设南昌国际航空物流枢纽》两大专题调研,形成了 “1+7”和“1+6”系列调研报告,调研成果成功转化为省委、省 政府政策举措。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抓好中 央和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开展政治谈心谈话,全省商 务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 2021年教育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 作综述 2022-01-14 2021年是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第4个年头,教育部认真贯彻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系列重要指示 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创新方式方法 ,精准施策发力,深入落实《实施方案》,呵护儿童青少 年眼健康,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总体见效、持续 向好的基本局面进一步巩固。 落实“双减”政策,促进体质健康 落实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 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全面压减作业总 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坚持从严治理,全面 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起着正向促进 作用,引导孩子多运动、多护眼。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 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从把握功能、严控总量、提高 质量、强化管理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 面作业的学生占比,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目前的90%以 上。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提 出准确把握考试功能、大幅压减考试次数、规范考试命题 管理、合理运用考试结果、完善学习过程评价、加强学业 质量监测、健全管理监督机制等要求。印发《关于大力推 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纠正“小学化”倾向 ,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持 续实施消除中小学大班额计划,加快城镇学校扩容增位 ,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2021年通过 新建、改扩建新增的公办学位总数达到573.2万个。印发《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推 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强学生体质管理 。要求学校建立学生体质监测制度,发现学生出现营养不 良、近视、肥胖、龋齿等倾向或者有导致体质下降的不良 行为习惯,进行必要的管理、干预,并通知家长,督促、 指导家长实施矫治。要求学校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学生在 课间、课后使用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开展体育锻炼 等。 优化内容安排,完善教育评价 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对包括预防近视在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目标、基 本原则、主要内容、学段要求、学科安排及组织实施等进 行了一体化设计。小学阶段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个人日常行 为和生活方式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养成爱护眼睛的习惯 ,预防近视”。初中阶段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实践健康行为和 生活方式,保证用眼健康,预防近视”。结合学科特点,《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强调以体育 与健康学科落实为主,在科学、生物学等学科中重点落实 预防近视学习要求。组织修订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科学 、生物学等学科课程标准,将预防近视教育相关内容有机 融入学科课程中。出台《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推动 义务教育阶段切实转变“唯分数、唯升学”的不良倾向。出台 《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把普通高中学生身 心发展情况作为评价重点内容,使学生“坚持参加体育运动 ,校内每天锻炼至少1小时,积极开展校外锻炼活动”“掌握 1—3项体育运动技能,有效控制近视、肥胖”。 加强手机管理,防止沉迷网游 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 确中小学生手机有限带入校园、严禁带入课堂等管理要求 。指导各地各校制订具体管理办法,细化政策措施。联合 中宣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 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网络游 戏企业仅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 21时,向中小学生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其他时间不得 以任何形式向中小学生提供网络游戏服务。通过控制网络 游戏时间,防止学生长时间用眼造成近视。又相继出台加 强睡眠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等相关文件,促进学生 视力健康。 设置学科专业,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眼视光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广东医科大学增设眼 视光学专业,支持大连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新乡医学 院、汕头大学、宁夏医科大学等5所高校新建眼视光医学专 业,增加眼视光人才供给。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 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积极支持高校在“临床医学”“医 学技术”等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眼科学”“眼视光学”等二级 学科,培养近视防治、视力健康管理等高端专门人才。目 前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等高校已自主设置“眼科学 ”“眼视光学”“健康管理”等104个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开展 博士硕士人才培养。完成近视防控相关专业设置,印发《 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对接行业发展新要求 ,进一步优化眼视光、健康管理等相关专业。在医药卫生 大类中增设眼视光类,调整医学技术类相关专业归属,新 增眼视光仪器技术、视觉训练与康复等高职专科专业,新 增眼视光技术等高职本科专业。全国职业教育眼视光、健 康管理等高职专科相关专业布点数达300余个。 运用信息技术,加强规范引导 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将防控儿童青少年 近视的有关要求融入到相关文件制定中。教育部等6部门联 合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 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保障绿色上网,在中小 学生个人学习终端增加青少年保护功能,保护学生视力健 康,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自2019年起,指导教育信息技 术标准委员会组织专家团队研制《信息化教学环境视听健 康设计要求》,规定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影响 视觉、听觉健康的建筑物理设计和系统配置要求。研制《 电子作业本智能终端软件开发工具包规范》,规范电子纸 相关教育终端设备设计和教育应用对接。 支持模式创新,促进科学研究 指导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行业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 中心加大医教协同力度,开展眼视光相关专业建设、眼视 光医学人才培养、科研队伍建设。支持温州医科大学创新 模式,推动大数据指导近视防控政策制定,开展青少年近 视防控智能化管理的相关研究。指导温州医科大学近视防 控与诊治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坚持从近视防控与诊治的健 康需求出发,重点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在智能化 大规模近视筛查系统、高度近视遗传筛查产品研发、近视 防控等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引领开展中小学生近 视防控工作,全面总结推广近视防控“温州模式”“浙江经验 ”,服务近视防控国家战略、提升全民眼健康水平。以教育 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为抓手,推动高校开展儿童青少 年视力健康管理相关研究。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 般项目中设立“国家战略背景下体育锻炼科学防控学龄儿童 近视的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等一批研究课题,支持高校加 强有关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多学科的交叉研究。 出台政策文件,持续部署推进 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 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把儿童青少年“健康第一”放在教育教学、家庭和社会活动 更加重要位置,把全面提升学生健康素养纳入高质量教育 体系,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目标和评价标准。总结《实施方 案》印发以来的工作经验,教育部等15个全国综合防控儿 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成员单位联合印发《儿童 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 (以下简称《光明行动》),聚焦近视防控关键领域、核 心要素和重点环节,开展引导学生自觉爱眼护眼、减轻学 生学业负担、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科学规范使用电 子产品、落实视觉健康监测、改善学生视觉环境、提升专 业指导和矫正质量、加强视力健康教育等8个专项行动。 2021年中央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256万元,用于开展 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相关工作。 完善协同机制,发布防控成效 召开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 第3次会议,审议通过《2021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 视重点工作计划》。举办新闻通气会,介绍《光明行动》 《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召开全 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现场会,交流工作进展和 经验,逐级精准落实近视防控相关政策要求。联合国家卫 生健康委、国家体育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举办专题 新闻发布会,介绍2018年8月以来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 工作情况,发布《实施方案》印发3周年大事记,儿童青少 年近视防控向社会交出3年答卷,近视防控基本实现预期目 标。中央主要媒体和教育媒体就“光明行动”、“综合防控实 施成效”等话题刊发大量报道。“15部门联合启动光明行动 ”“总体近视率下降0.9个百分点”“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 3周年大事记”等引发关注,社会各界充分认可,为深化近视 防控工作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强化示范引领,推介典型经验 公布第二批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和试 点县(市、区)名单,两批共认定46个全国儿童青少年近 视防控改革试验区、示范区和142个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 控试点县(市、区)。举办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 试验区建设专题研讨活动,交流研讨经验做法,持续加强 部署推进。在教育部门户网站和报纸等媒体编发《实施方 案》印发三年来地方近视防控典型经验做法综述,推介陕 西省、山东省、浙江省温州市、湖北省武汉市、河南省平 顶山市宝丰县等地近视防控工作经验做法。印发通知征集 并汇总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市 、区)经验做法和特色案例,向全国推广。 科学精准防控,落实视力监测 印发《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 ,针对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学生特点,进一步明 确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要点。印发《关于做好中 小学生定期视力监测主要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从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中小学校每年需开展两次视力 监测并上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按标准配备校医、视力监 测检查设备。开展2021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视 力监测数据上报培训,制作《视力和屈光度检查操作示范 片》,指导各地各校规范视力监测数据报送工作。联合国 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研制规范近视防控机构进校 视力筛查和监测工作方案。 发挥专家作用,建好宣讲队伍 举行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第三次 集体备课,研讨宣讲素材,交流各地近视防控宣讲工作有 益经验。举行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研 讨活动,总结专家宣讲团成立以来工作进展和成效。印发 《关于遴选第二届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宣讲团成员的 通知》,组建专家、教育部门负责人、校长(园长)、家 长等四类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宣讲团。指导成立大学 生近视防控宣讲团联盟。发挥社区教育作用,在第26个“全 国爱眼日”期间,邀请专家在线分享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知 识。 深化宣传教育,营造防控氛围 印发通知部署开展第2和第3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 动,举办2021年“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暨儿 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2021—2025年)全国启动仪 式。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全国“爱眼 日”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卫生健康部门广泛开展科 普宣传活动,全方位科普眼病防控知识。印发《关于做好 教育系统2021年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 各省级教育部门面向儿童青少年和家长宣传普及眼健康科 学知识,增强学校、学生和家长重视眼健康的意识。发布 《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倡议书》,呼吁全社 会关注孩子眼健康,杜绝“电子保姆”。发布2021年寒假、暑 假中小学生和幼儿护眼要诀,倡导广大中小学生和幼儿假 期科学合理安排好生活、学习,科学健康护眼。在人民日 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刊整版刊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公益广告,通过机场、公交、地铁等交通要道和城市地标 营造近视防控宣传氛围。在部门户网站编发近视防控相关 新闻稿25篇,在“中国教育报”“微言教育”微信推送儿童青少 年近视防控科普知识、工作动态、新闻报道68篇。 落实评议考核,强化督促指导 经国务院同意,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体育总局 、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开展2019年度、2020年度全国综合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评议考核工作,全面考核各省级人民 政府2019年度、2020年度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整体推 进情况,已将2019年度近视防控评议考核结果向国务院报 告、向各省级人民政府反馈。将向国务院报告2020年度近 视防控评议考核结果,将向各省份反馈2020年度近视防控 评议考核结果。 2021年马鞍山海事处工作综述 2022-01-18 2021年,马鞍山海事处在芜湖海事局党委坚强领导下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四化 ”建设为引领,紧紧围绕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船舶污染为中 心,总结监管规律,创新工作举措,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实现辖区安全形势稳定。 聚焦“细胞工程” 党建迈上新台阶。马鞍山海事处制 定《党小组“细胞工程”建设方案》,一体推进“坚守一个阵 地、开好一个课堂、丰富一个活动、挑起一个重担、筑牢 一个底线、温暖一批群众、勇当一个先锋”“七个一”建设。 陈家圩大队创建“细胞工程·七个一 作风汇聚党旗红”党建品 牌,推荐为全国海事系统第五届“三化”好形象品牌先进集体 。 创新监管举措 安全基础稳中向好。马鞍山海事处开通 何家洲夹江下行临时通道。提炼形成黄洲新滩警戒区 “4321”安全监管规律。全力推进“三年行动”攻坚年行动,非 法浮吊过驳彻底清除,“三无”船动态清零。陈家圩大队创新 五A景区“五全法”工作举措,马港大队创建“新”连“心”工作 机制。 聚力污染防治 铸牢“生态福地”。马鞍山海事处推动 安徽省第一座水上船舶污染物集中接收站投入运行,全面 落实船舶污染物免费接收。进一步完善码头污染防治网格 化监管。联合发布船舶与港口水污染防治、港口岸电使用 通告,明确船舶“先交付、后作业”模式,落实“三必须一确 认”要求,推动27座码头安装船舶岸电设施。大力推行船舶 污染物“零排放”,铅封船舶53艘。严厉打击污染物虚假交付 73例。 着力法治建设 依法行政走深走实。马鞍山海事处坚持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大力开展普法宣传,营造法治 文化氛围。多形式开展法治培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全 面开展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排查问题6项,均闭环整改 。“海马青年互惠课堂”法治培训10次。全年实施行政处罚 842件,无行政复议、诉讼案。 发力内部管理 激发科学保障活力。马鞍山海事处制定 《厉行节约过“紧日子”工作措施》,预算执行率100%。完 成固定资产核查工作,两批次清理需报废的固定资产,建 立物帐清晰的固定资产信息台账。全面运行海e 通,船艇适 用率98%。青年上报科技论文8篇,4篇获芜湖海事局科技论 文三等奖。 用心服务民生 社会满意度逐年提高。马鞍山海事处制 定20项《“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已完成18项,2项 正在进行中。协调在港船员接种疫苗1354人次。“海马”志愿 者深入港口、船头宣传6次。江乌二期、马鞍山河道二期整 治工程实现“两无两保一创”目标。保障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 建设,及时处置施工水域险情2起,获马鞍山市政府表彰通 报。 2021年区划地名工作综述 2021-12-23 区划地名工作是国家重要的行政管理工作,是民政工 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各级民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以及区划地名工作重要指示批示 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推动 区划地名工作迈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探索和实践不断深 入,区划地名工作已驶入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信息 化的快车道,正在时代的变革中焕发着勃勃生机。 优化行政区划设置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行政区划调整是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民族安定团结、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 ,行政区划设置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不断提升。国 务院2018年10月10日颁布《行政区划管理条例》,于 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强化了党对 行政区划工作的领导,突出了加强顶层规划的要求,完善 了行政区划管理原则方针,细化了行政区划管理程序,为 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提供了法治保障。2021年,行政区划工 作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 局,推动深化战略性、前瞻性研究,深入组织开展“优化行 政区划设置深化研究年”活动,更好回应新形势下行政区划 工作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等重大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适应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发展需要 ,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稳妥有序开展。围绕优化城市布局和 城镇化格局,有序增加城市建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城 乡融合发展;围绕更好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审 慎优化设区市市辖区规模结构,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促进 区域协调均衡发展。2021年,民政部大力加强行政区划工 作规范化建设,指导各地制定出台设镇、设街道标准;强化 行政区划调整综合论证,完善部门会商工作机制,严格申 报审核工作程序,监督指导调整事项组织实施,加强调整 效果跟踪评估,稳慎优化行政区划设置。 地名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文化自信显著增强 地名是行政管理和社会交流的基础媒介,是重要的社 会公共信息,事关民生,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地名工作 。民政部加强地名管理重大顶层设计研究,努力适应经济 社会发展需要,围绕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对地名命 名、更名、使用、文化保护等相关管理活动,作出全面、 系统的界定,努力推动地名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法治 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地名是重要的社会文化形态和载体,地名文化是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9年民政部和中央广 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播出首档大型地名文化类节目《中国 地名大会》第一季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多次登上微博 等新媒体热搜榜。2021年又推出《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 ,再次赢得广泛关注,得到各方高度评价,并被第二届联 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主席点名推介,覆盖观众近6.2亿人次 。随着节目的播出,迅速在全社会兴起讨论热潮,进一步 提升了社会公众使用标准地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地名文 化的意识,激发了民众对地名知识的兴趣。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圆满完成,摸清了全国地名的 家底,为规范管理和服务打下了基础,“互联网+”在区划地 名管理实践中得到创新运用。2020年10月,上线发布中国 ·国家地名信息库2020年版,支持年版数据查询、同名同音 地名统计、数据共享接口服务等多项功能,实现了地名、 界线、区划信息“一张图”融合,手机、电脑“跨终端”查询。 今年11月,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1年版启用,新版本更 新完善地名67.1万条,其中新增地名21.9万条,更新地名标 志1.8万个。重点加强对乡村地名信息补充完善,共更新完 善乡村地名28.2万条,地名原读音15.2万条。目前,信息库 共收录地名1291万条、地名标志75.28万个。指导山西、浙 江、湖北等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完成省级地名信息库 建设试点工作。 深化界线管理 维护边界地区平安和谐稳定 行政区域界线是毗邻行政区域之间的分界线,是国家 依法实施分级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据。界线联检是加强界线 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2021年,指导地方民政部门扎 实开展冀蒙线、鲁豫线、川青线等13条省界联合检查,检 查省界总长度约13629公里;组织开展4条省界界桩更换工作 ,更换新型界桩28颗。指导多省依法推进行政区域界线勘 定,保障毗邻政府在法定行政区域内依法行政,夯实了维 护边界地区和谐稳定的工作基础。 作为边界管理的另一项重要内容,维护边界稳定关乎 边界地区社会安定团结,是边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 安居乐业的基本保障。2021年,重点加强边界地区风险防 控工作,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维护边界地区和谐稳定 。加强界线管理基础建设,修改完善民政行业标准《行政 区域界线 详图 绘制》,举办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培训班,实 地调研江苏、安徽、重庆、四川等地行政区域界线管理 ,提升了边界治理能力和水平,平安边界建设的广度、深 度不断拓展。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推动地名信息服务走深走实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区划地名司在全体党员干部 中营造“比学赶超”学习氛围,参加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 中学习研讨、赴西柏坡现场学习、参观纪念馆和主题展览 、听取专题辅导报告。成立司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 订《区划地名司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对“永远跟党走 ”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两个活 动作出具体安排,扎实有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各项活动。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学史力行,实干为民。区划地名 司谋划开展“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乡村地名信息服 务提升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指导帮助知 名互联网地图企业补充完善农村居民点等乡村地名信息 ,推动国家地名信息库367万条乡村地名在互联网地图准确 规范标注。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点亮美好家园”试点,探索 共建共享路径,服务云南省试点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 助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红色地名文化宣传,启动“红 色地名 礼赞百年”主题红色地名“文·图·影”有奖征集活动 ,组织各地开展地名文化展览等宣传活动4400余场,征集 红色地名故事等5000余篇,评选出100篇优秀红色地名故事 。通过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顺应了群众期盼,回应了群 众关切。 致知力行,继往开来。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 ,各级民政部门责任在肩、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持续推 动区划地名事业不断赓续前行、淬励进取,稳慎优化行政 区划设置,切实规范地名管理,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 ,有效支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2021年全省经济工作综述 2022-01-19 如何率先蹚出转型新路,在中部地区争先崛起,如何 有序促进共同富裕,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面对“时代之问”,山西怎样作答?2021年,“十四五”开 局之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 引下,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 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久 久为功,引领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3500万干部群 众赓续前行,奋楫争先,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 量,在转型发展蹚新路的伟大进程中奋勇向前。 稳健开局绘底色,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 伐 “启新程看发展”,年终岁末,国内55家网络媒体“山西 行”,深入我省中部城市群中的太原、忻州、晋中、阳泉4地 进行采访,“港珠澳大桥上的山西标签”“全球最大的蓝宝石 材料生产基地”“小黑屋里的黑科技”……相关微博话题阅读 量达2550万人次,网友为山西高质量发展频频点赞。 寒冬时节,引发关注、热度不减的还有山西煤炭保供 。我省与14个省(区、市)签订四季度煤炭中长期保供合 同,保障能源供应。截至12月8日,省属企业煤源保供任务 已完成2243.63万吨。同时,省属企业也在电力保供、燃气 供应上加紧发力。 一方面是转型发展态势更加强劲,新动能焕发勃勃生 机;一方面发挥能源大省的使命担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面对经济发展中的诸多压力、难题和挑战,2021年,对 于山西来说,交出一份优秀的成绩单实属不易。 从一季度的两年平均增长5.8%,到上半年的5.2%,再 到前三季度的5.8%……我省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 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强力推 动“六新”突破,全省经济继续保持着稳定恢复发展态势。 从“三驾马车”看经济发展动力。1月至10月,全省固定 资产投资增长10.7%,比全国快4.6个百分点。线上消费保持 成倍增长,升级类产品产销两旺。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完 成1876.3亿元,同比增长69.2%,增速居全国第2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今 年以来,一系列稳就业、促就业政策在我省延续落地落细 实施,从评选认定促进就业先进地区,压实地方政府主体 责任,到多部门协作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开展线上专项行 动、线下精准服务,全方位稳定就业大局。截至11月,全 省城镇新增就业47.5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5.6%。 “在2051个重点社区(村)确定帮扶对象24.63万人,开 展‘131’服务22.25万人,通过帮扶实现就业15.53万人。全省 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稳住了就业基本盘。”省就业 局职业介绍处副处长胡会强介绍说。 稳健开局,得益于省委提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以 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前进方向,保持工作的连续 性稳定性,强化举措的针对性实效性,求真务实,拼搏奋 斗,进一步激发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引领山西工 作进入新境界。 产业转型唱主调,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 系 “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要坚持走 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 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山西农业要打好 特色优势牌,走‘特’‘优’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3年间两 次视察山西,都谈到了农业,为我省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指 明了方向。 我省大力实施旱作良种攻关、耕地质量提升、农水集 约增效等十大工程,整建制建成4市、15县有机旱作农业示 范区,涌现出一批“有机旱作+特色优势产业”的好模式。3年 来,谷子增产1亿多公斤,辐射农户增加8万多户,户均增 收3000多元,创出了山西经验和山西路径。 蓝莓、樱桃、无花果,柔性温室区气象站、保暖式钢 骨架大棚、椰糠无土栽培……走进占地655亩、总投资1.2亿 元的山西农谷青年创业园,如同走进了现代农业的“样板间 ”。从无人驾驶超级拖拉机到互联网农业,从电商基地直播 间到科技示范平台,在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百 余个重点项目建设卓有成效,山西农业高质量发展从这里 起步并展翅腾飞。 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林武强调了“两个倍 加珍惜”,一是必须倍加珍惜我省煤炭等传统优势产业几代 人奋斗积累的家底,这是稳定经济的压舱石;一是必须倍 加珍惜经过多年培育、具备一定规模,犹如星星之火正呈 燎原之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省一方面以增强其生存力发展力为方向,改造提升 传统优势产业;另一方面,以加快集群化规模化为方向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积极推动产能置换,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施超 低排放改造,压减过剩产能……我省持续推动钢铁、有色 金属、建材、焦化等传统产业内涵集约发展,突出智能化 、绿色化、服务化,认真落实国家遏制“两高”项目、能耗 “双控”以及“双碳”战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传统产业 生存力发展力。 5月17日夜,在晋城市白马寺公园,山西通航集团的千 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助力2021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 发展大会。一次梦幻联动,两个新兴产业,新动能、新业 态、新机遇的“三新”尝试,展现了新兴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 今年,我省出台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新装 备、新产品、未来产业这5个产业的“十四五”省级专项规划 ,推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集群规模发展 ,加快打造信创、大数据产业等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超 前布局量子产业、碳基芯片等颠覆性未来产业以及人工智 能、数字孪生等前瞻性未来产业,加快新兴产业从“0”到 “1”、从“1”到多的转变,推动产业发展成果成为山西转型的 新标识。 到2025年,我省将拥有一批在全国具有较高市场占有 率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 表的先进制造业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 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共同发力。前三季度,全省规上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增速全国排名第8位,为我省实 现现代化建设、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三次产业要同步创新转型。 经过多年转型发展和提质增效,服务业已成为拉动全省经 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十四五”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其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多年超 过50%,2020年吸纳就业占全社会就业人数一半,云计算、 大数据、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网络购物、在 线医疗、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兴起。 山西三产齐头并进,正在不断提升产业的含金量、含 新量和含绿量。 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双轮驱动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 改革是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关键举措。能源革命、 国企改革、“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一幅幅披荆 斩棘、迎难而上、长风破浪的改革画卷在三晋大地强劲展 开。 9月3日至4日,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盛大举行 ,山西携能源革命丰硕成果,再次亮相世界能源舞台。省 委书记林武真诚表示:“我们通过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这 一平台,向全世界发出加强能源领域合作倡议,就是为了 更好汲取全球智慧、造福各国人民。” 把“碳达峰、碳中和”作为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 牵引举措,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能源革命 综合改革试点为抓手,我省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 快重点领域节能减污降碳、攻关能源领域关键技术、深化 电力和煤层气体制改革、扩大能源领域开放合作等方面进 行了积极探索,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今年前三季度,省属国企18家A股上市公司营收总额 2024.1亿元,同比增长29.9%。山西省属企业有发展短板 ,更有发展实力和潜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解决的就是 发展短板,要释放的正是企业活力。 自三年行动启动以来,我省国资系统攻坚克难、锐意 进取,大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目前,公司制改革取 得显著成效,全面落实董事会职权走在全国首列,任期制 和契约化管理取得新突破,企业布局结构持续优化、资源 配置效能整体提升,国企改革红利逐步释放。省国资委党 委副书记、副主任马进介绍,截至11月底,山西省属企业 资产总额3.54万亿元,同比增长3.8%,上缴税费1084亿元 ,同比增长39.3%。 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是省委、省政府建强开发区 主战场主引擎的重大部署,对培育壮大产业、有效支撑转 型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着眼全方位推动项目工作,我省 先后开展了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标准地”改革、“全代办 ”改革,有力破解了项目建设审批中存在的各类难题,进一 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添转型发展动能。 让在山西投资兴业的人,办事情“有制度不靠关系”。 “承诺制”改革,跑出“山西速度”;“标准地”改革,打造“山 西样板”;“全代办”改革,提供“山西经验”,今年1月至10月 的统计数据显示:69家工业类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756.9亿元,同比增长22.3%;完成工业投资1229.5亿元 ,同比增长32.9%。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 标要求,明确提出打造“升级版”开发区,通过“三个转变、 四个强化”,充分发挥开发区的综合优势,使开发区在项目 建设、招商引资、产业链培育、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成为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极。 先破后立,除旧布新。我省把创新摆到核心位置,深 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质量强 省和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以创新牵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 和动力变革,力争实现三次产业整体跃迁,为我国实现高 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山西贡献。 2021年是我省“创新生态建设落实年”,面向“十四五 ”,我省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通过应用驱动倒逼 基础研究,真正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努力 实现R&D经费、技术合同成交额、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总数 、省级重点实验室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5个倍增”,以 及规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全覆盖和中试基地实现14个重点 产业集群全覆盖。 构建对外开放新高地,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6月26日,太原-吕梁开行“复兴号”动车组,我省11个市 实现高铁(动车)全覆盖。汾阳至石楼高速公路项目开工 ,我省县县通高速又迈出关键一步。同一天,南航 CZ8111航班首飞美国旧金山,首条定期国际货运直航航线 正式开航,我省开启了建设国际现代物流枢纽新篇章。 公路四通八达,高铁全面覆盖,航线纵横交错,中欧 班列辐射“一带一路”,山西不仅加快步伐迈向交通强省,更 依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 次走出去、引进来。 “在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历史机遇的大背景下,我们将 紧扣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外贸外资高质量 高速度发展,推动开放平台能级提升和制度创新,促进开 放型经济健康良性发展。”省商务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李 国荣说。 今年1月至10月,全省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103家。商 务部口径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同比增长16.9%。对外承 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0.55亿美元,同比增长107%,增速排全 国第五。 5月21日至23日,第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 我省举办。来自海内外的1000余家展商汇聚山西,参展参 会省份达16个之多,15个国家883家企业参展,跨国公司数 量为历届之最。 一个个项目落地开花,一条条生产线火热繁忙,一批 批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朋友圈拓展了,好项目来了,营 商环境需要打造升级版。我省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激发高 质量发展新活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压减42.1%,申请 材料压减55.9%,全流程审批时间由240个工作日压减至 80个工作日左右;省、市两级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天;截 至10月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307.6万户,平均每月净增 2.41万户;前三季度,全省新增减税降费133.39亿元;世界 500强有137家在晋投资兴业。 把握新发展阶段,紧抓发展腾飞机遇。我省出台专项 规划,聚焦深度融入京津冀实现联动发展、强化协作长三 角实现共赢发展、精准对接大湾区实现协同发展、务实合 作毗邻地区实现共融发展,部署了1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谋划了65个合作项目。“我们将积极对接和融入重大国家 战略,加快推进《规划》各项任务落实,与京津冀、长三 角、大湾区等区域一道,加速构建区域融合发展新模式 ,推动山西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 责人表示。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主骨架“6轴、7廊、8通道”中 ,有1条主轴、1条走廊、1条通道经过山西,在太原形成交 会点,把山西中部城市群列为全国9个城市群组团之一。 多通道经过使山西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更 加凸显,有利于我省紧抓在中部地区争先崛起、在全国版 图彰显地位的重大机遇,推动太忻经济区和山西转型综改 示范区作为南北双引擎,为全省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促进晋北、晋南、晋东南三个高质量城镇圈,向内提升 凝聚力,向外拓展影响力。 答好“时代之问”,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有强烈的使 命担当,更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山西,正站在“两个一百 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要牢记习近平 总书记对我们的殷殷嘱托,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 路来,这是党中央赋予山西的历史使命;要认真深入贯彻 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继续艰苦奋斗、团结奋斗、 不懈奋斗,在新的长征路上再创佳绩。 2021年省政协党建工作综述 2022年01月19日 党委的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的力量就汇聚到哪里 ;党委的部署落实到哪里,政协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一年来,省政协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 入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把党中央和省委对人民政 协党的建设的各项部署、要求落实落细,以党建工作推动 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党的旗帜在人民政协高高飘扬。 把牢政治方向—— 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我们要在省委坚强领导下,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 定性意义,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 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省政 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扩大)学习会上,省政协党 组书记、主席江泽林的话掷地有声。 一年来,省政协党组始终秉承“人民政协是政治共同体 、政协机关是政治机关”的政治思维,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引 领,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严格执行党内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政协始终在党的领 导下同频共振、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以党的坚强领导确 保协商正确方向。 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责 任,加强专门委员会分党组建设,教育管理党员、广泛凝 聚委员。 认真开展政协党组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 主席会议、常委会会议等集体学习,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 总书记在各个重要会议、各种重要场合的重要讲话、重要 指示、重要文章,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铸牢政 协党建之魂。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政协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进一步转化为推动政协事业发展的实际成效,营造了学党 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浓厚氛围。 围绕“信仰、信念、信心”主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读书交 流活动;组织住吉全国政协委员前往四平市、长春市开展 党史学习教育,重温革命历史,汲取奋进力量;邀请吉林 大学刘信君教授作题为《东北抗联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的 专题讲座…… 在一次次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一场场生动实践的感染 下,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和政协委员在政治上得到洗礼、思 想上得到升华、党性上得到锤炼、能力上得到提升。 强化履职保障—— 持续推进组织和作风建设 一年来,省政协党组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不断加强组织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作风 建设的实效促进履职水平提升。 不断完善党组织设置,建立健全政协党组、机关党组 、专委会分党组、党支部、党小组的党组织工作格局,实 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工作全覆 盖。制定修订《党组议事规则》《专门委员会分党组工作 规则》等制度,从制度机制上确保党的领导得到有效落实 。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加强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 部“两支队伍”建设,引导全省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各参加单 位、广大政协委员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着眼于推动破解市县政协“两个薄弱”问题,累计协调增 加政协内设机构96个,增加编制449个,基层政协委员和工 作人员的履职热情进一步高涨。 坚持抓早抓小、注重预防、标本兼治,时刻督促机关 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召开全省政协系统党 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座谈会。持续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 。组织委员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加强以案释纪,推进廉政 文化建设。 只有优良的作风才能保障高水平履职、服务高质量发 展。去年以来,省政协严格落实省委“作风建设年”工作安排 ,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切 实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大力培育“严新细实”优良新风和“短实新”文风会风,在 征集协商议题、组织协商活动、开展调查研究、办文办会 等工作中坚持目标导向,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 效。 围绕中心大局—— 以党的建设引领履职工作 党建工作与履职实践不是“两张皮”,党建的成果最终体 现在履职实践上。过去一年,这已成为省政协坚持以党的 建设引领政协履职的共识。 不断发挥政协优势,围绕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 展战略、奋力实现“两确保一率先”目标等决策部署,为相关 工作开展提出意见建议,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围绕解决民生实事,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结合“我为群 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心 用情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声。 持续关注粮食安全、乡村建设、黑土地保护等方面问 题,围绕“吉林省玉米、水稻种子产业情况”“壮大农民专业 合作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调研视察、协商 议政,为推进吉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凝聚智慧、贡献力量 。 一年来,省政协及其常委会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以高质量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全年就47个重点问题组 织视察调研、协商座谈,向省委省政府报送协商成果16件 ,提案立案373件。 党旗下,力量在凝聚,步履更铿锵。新的一年,省政 协将以担当作为的精神、干事创业的热情、务实创新的作 风,奋力推进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新吉林谱写华彩乐章。 2021年省政协提案工作综述 2022-01-18 “加快自贸试验区2.0版建设”“推动寒地冰雪经济快速发 展”“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巩固 脱贫攻坚成果预防返贫”……翻看2021年省政协履职“成绩单 ”,一件件提案、一条条建议,都紧扣中心任务,回应民生 关切,锚定振兴发展新突破,助力经济社会新发展。 这一年,省政协委员、各参加单位和专门委员会充分 运用提案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共提交提案599件,立案 564件,交111家单位办理,全部办结,建议被充分采纳 ,为辽宁“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贡献政协力量。 聚焦中心工作 精准选题建言 质量是提案的生命,切中要害方能确保实效。 2021年,省政协积极组织委员围绕全面振兴全方位振 兴取得新突破,紧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等撰 写高质量提案。 工业兴则辽宁兴。刘奇委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 交了“推动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省政府 多家单位联合办理,相关建议在培育壮大“新字号”专项行动 计划中被充分吸纳。省财政筹措安排首台(套)重大技术 装备保险费补贴专项资金1亿元,安排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专项资金2亿元,支持新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 “数字经济必将成为我省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民盟省委提交了“发展数字经济助力辽宁振兴的建议”,提 出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完善人才政策等具体建议,被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充分吸 纳。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提出支持辽 东绿色经济区加快发展的提案,省发展改革委积极办理 ,成立了辽东绿色经济区工作专班,启动了发展规划、行 动方案等文件编制工作。 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康杰、闫巧玲委员提出加强山水 林田湖草沙等保护修复的提案,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 等单位认真办理,年度完成营林、造林面积202万亩,草原 生态修复种草改良面积53万亩。 着眼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民革省委提出关于加强 我省“候鸟型”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和使用的建议,省委组织 部会同有关单位认真研究,推动实施《鼓励和支持柔性引 进人才若干措施》。该提案为编制《辽宁省“十四五”及中长 期人才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 一条条言之有物、切实可行的提案建议涵盖我省经济 社会发展方方面面,为振兴发展“添柴加火”。 回应民生关切 增进民生福祉 自觉践行履职为民宗旨,省政协把“人民至上”理念落实 到履职工作中,为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与呼。 一件件提案聚焦民生关切,从群众最期盼的需求出发 ,通过“小切口”反映“大民生”。2021年省政协提案中,涉及 民生改善提案达118件,占比20.9%。 围绕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陈旧老化、严重影响供水 质量问题,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提交了关于居民住宅小 区二次供水设施更新改造的提案,社会关注度持续走高。 省政府多家单位、各市政府协同办理。在多方努力下 ,2021年全省新建二次供水设施102座,改造1457座,有效 推进了二次供水问题的解决,获得群众广泛好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刘志香委员提交了筑牢民生保障 “基石”,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提案,提出完善就业优先保 障机制、拓宽重点群体就业渠道、切实防范失业风险等建 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省金融监管局充 分吸纳,加强了大数据就业跟踪监测。 物业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张春林、丛兴日等委员提 交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物业管理的提案建议。省住房城乡建 设厅积极采纳,召开了物业管理和维修资金管理工作座谈 会,制定了全省物业管理工作要点。 着眼提升为老服务水平,陈耀东委员提出“建设社区食 堂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的提案”,省民政厅等单位积极办 理,各市均加强了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的设施建设。 一件件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提案,均 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强化商以求同 提升协商实效 商以求同,才能凝聚共识、汇聚合力。 为确保每一份提案都掷地有声、取得实效,省政协不 断强化提案办理协商,促进提升办理质量。 在500多件提案中,省政协遴选出24件重点提案,由省 政协主席、副主席领衔督办,同时促进重点提案协商督办 与省政协重点协商、重点视察和协商式监督有机融合,确 保提案办理高效推进。 针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提案,省政协积极推进以督 促办,采取与党政部门联合检查、现场办公等方式,开展 现场督办落实,推动相关问题解决,真正把履职为民体现 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上。 就居民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更新改造提案办理,省 政协主要领导先后赴省内七市开展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 听取各方意见建议,推动各市制定完善更新改造计划。省 住建厅印发《辽宁省城市供水水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全面加强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提案办理成效突出。 省政协还积极延伸办理链条,对已办结但可以进一步 扩大办理成果的提案,主动回访、跟进协商,推进提案办 理成果拓展深化。 结合办理陈福生委员提交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预防返 贫的提案”,省政府印发了《辽宁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出台配套文件27件 ,省级财政继续投入12亿元,支持发展乡村特色优势产业 ,培育内生动力,促进共同富裕,让脱贫群众持续受益。 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数字 辽宁、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基层社会 治理…… 一个个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提案建议 ,最终化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部门制度文件和具体政 策措施,有力推动了党委政府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展现出 奋力实现辽宁振兴发展新突破的“政协力量”。 2021年学校工会工作综述 2022-01-13 2021年,在校党委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在学校行政 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今年视察 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 会精神,组织全校教职工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认真履职尽责 ,积极担当作为,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建 设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贡献了工会 力量。 一、坚持不懈抓好党组织建设 (一)强化理论武装。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 年为契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和党的十九届系列全会精神,坚持学习“四史”,不断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增强工会干部的政治自 觉。 (二)严格支部组织生活会制度。落实“三会一课”、主 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本年度集中上党课6次,召 开支部大会8次,政治学习20次。 (三)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职工意识 形态舆情监控,按规定做好意识形态月报和舆情监控及处 置情况月报工作。 (四)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 八项规定要求,恪守政治纪律和工作规矩,让铁的纪律转 化为工会干部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坚持职工慰问品采购 集体讨论制度和推优评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五)坚持做好统战工作。把统战工作纳入学校工会 重要议事日程,除按要求组织本单位统战对象积极参加理 论学习外,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统战工作中的独特作用 ,通过走访慰问送温暖等活动,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 力量,提高团结能力,促进校园和谐。 二、全力维护好教职工合法权益 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在涉及教职 工切身利益和学校重大发展规划问题上,我们重在源头参 与、关口前移,过程监督。通过这几年坚持以教代会为载 体的维权机制建设,学校依法治校、依法行政意识明显增 强,广大教职工的愿望和合理要求在学校具体改革方案中 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一年来,除了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 表大会外,我们还召开教代会执行委员会两次和教代会代 表联席会议一次,切实把教代会闭会期间的职责履行好。 三、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引领 通过开展系列活动,牢牢扛起工会团结引导职工听党 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 (一)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1.发放职工福利明白卡 结合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教职工办实事”实践活 动,6月份,把教职工应有的会员福利项目、标准和办理方 式制成明白卡发放给教职工,让广大职工会员对自己应该 享受的福利一目了然。 2.关爱教职工健康,为教职工筑牢健康防线 (1)积极开展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有效增强教职 工抵御大病风险能力。本年度共有107位参保职工获得医疗 互助补助金285557.9元。 (2)协助自治区妇联、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 单位来校为教职工开展公益科普义诊活动。 (3)开展女教职工“关爱女性健康保险”活动。 (4)做好一年一度的妇检工作,全年参加妇检女教职 工430多人。 3.关心、关爱教职工子女成长 (1)举办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教职工子女书画作品比 赛活动;与音乐舞蹈学院联合开展“传承红色精神•培育新时 代少年”为主题的暑期艺术夏令营活动。 (2)积极与玉林市政府和相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联系 ,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我校教职工子女入学地段。完成了 2021年教职工子女入学信息收集和上报工作,积极与相关 学校联系,及时为46名教职工子女跨地段入学提供帮助 ,妥善解决了3名随迁教职工子女插班问题。 4.关心劳模,发挥好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 关心我校劳模身体健康和生活情况,定期与他们联系 ,安排他们体检,并及时向上级工会反馈他们的相关信息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做好我校推优评先工作,全年共推荐 5位教职工参加上级单位先进(荣誉)评选。 (二)深入扎实做好送温暖工作 1.坚持走访慰问制度 一年来共探望慰问患病住院、生小孩的教职工122人次 ,发放慰问品、慰问金折合人民币21100元。走访慰问困难 职工5人,发放慰问金2500元。为11位荣退的教职工发放人 均价值500元退休纪念品,为去世教职工直系亲属送去慰问 金26000元。 2.积极开展教职工生日慰问 为及时传递学校对教职工的关心,秉承竭诚服务教职 工的宗旨,切实做好教职工生日慰问工作,把学校对教职 工的关爱落到实处。 3.做好职工年节慰问发放 2021年节慰问品品种更加丰富,最多时达到24个品种 ,发放时间更加合理,全年慰问品分4次发放,一般每两到 三个月发一次。 4.及时做好职工矛盾纠纷调解 今年我们共接到两起来访信件和3起教职工矛盾纠纷反 映,对这些诉求和矛盾纠纷及时落实专人负责处理,并与 当事人所在单位一起,做好调解工作,防止矛盾进一步扩 大,维护校园稳定。 (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线,先后开展了 2021年“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游园活动,组织教职工观看 红色主题电影《1921》,协助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教职工 歌咏比赛,协助校体委办好球类运动会和田径运动会,并 组织中层以上领导参加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体操表演,组织 工会会员到贫困地区开展工会活动,组织教职工参加玉林 市职工群众歌咏比赛、全区高校教职工气排球比赛、羽毛 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拔出经费145000元支持各分工会开 展工会活动。 四、统筹推进其他工作 (一)认真做好帮扶工作 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全年采购扶贫农 产品金额占比完成“消费扶贫农产品采购金额不低于本单位 当年福利支出总金额的50%”的任务。 (二)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 推荐我校法学教师参加玉林市总工会第一服务分队的 “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组织 制作维护农民工权益视频参加全国总工会“尊法守法•携手筑 梦”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征集展示活动。 (三)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积极参与新冠疫情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演练,做好本 单位职工和退休职工、家属的疫苗接种宣传动员、疫苗接 种网格化摸排精准清零工作,按时上报有关疫情防控工作 信息数据。 (四)开展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大调研 利用暑假向全体教职工发放调查问卷1400多份,通过 问卷分析,加深了对我校教职工思想状况的了解,为下一 步有针对性的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帮助。 2021年永州驻村帮扶工作综述 2022-01-11 这一年,启航新征程:从脱贫攻坚取得圆满成功转向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战场。 这一年,奋斗新目标: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 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拼搏。 强化领导聚合力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40个市级领导身先士卒,每个领 导联系一个驻点村。市委书记朱洪武多次到联系村——冷 水滩区上岭桥镇渲溪村,察看项目现场、指导产业发展、 解决实际困难,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将生态养 殖、柑橘种植、中药材种植作为重点产业发展项目。市委 副书记、市长陈爱林在祁阳市茅竹镇三家村调研时要求 ,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因地制宜发展乡 村产业,切实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市形成市、县、乡、村四级书记齐抓 共管、全市上下凝心聚力的喜人局面。 因地制宜兴产业 驻村工作队以产业发展为重点,精准帮扶,群众的收 入明显增加。 市派驻道县梅花镇贵头村工作队以做强做大三大产业 为重点,大力打造“农业产业—红色教育—观光旅游—体验 消费”循环经济生态发展模式,建好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蔬菜 基地500亩,种植脐橙、桃、梨等果树2万余株,种植太空 莲300余亩,引进东莞启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电子 数码产品,产值在300万元以上,探索出了一条农业强、农 村美、农民富的康庄大道。 市派驻零陵区菱角塘镇永连村工作队注重传统农业向 高质量农业转型发展,引进了香港源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投资1556万元流转1040亩土地,打造了供粤港澳大湾区“菜 篮子”千亩蔬菜基地,每天提供就业岗位50-100个。同时 ,采取公司技术培训、保价收购的方式,带动周边农户大 规模种植无公害蔬菜,当地农户每年增收1万多元,基本实 现村民在家门口务工。 市派驻双牌县阳明山管理局阳明山村工作队引进双牌 兴农菌业有限公司,投资200万元,种植黑木耳种植100亩 ,带动100余本村群众就业,其中脱贫户40余人,每亩预计 收入0.7-1万元,为村民增收0.5万元/人·年。 市派驻冷水滩区普利桥镇小水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齐 心协力,引进和推动累计资金近7000万元的2家企业开工建 设,累计100余万元的近10个政策项目即将落地,累计 200余万元的4个民生项目建设扫尾,为当地村民发展产业 发放贷款145万元。 精准施策固成果 驻村工作队以巩固脱贫成果为抓手,千方百计解决群 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市派驻冷水滩区上岭桥镇渲溪村工作队完成5公里村组 路面硬化,实现通组道路100%硬化。新建一座容量为100立 方米的水池,安装5千米供水管网,解决了4个村民小组 103户村民安全饮水难题。 市派驻东安县鹿马桥镇马坪村工作队在得知村民急需 解决长约2公里农业灌溉中干渠的疏通问题。因其长期失修 而堵塞,导致干旱时难灌溉、大雨时被水淹,严重影响老 百姓的生产生活。这段水渠能灌溉农田1721亩,约1200人 受益。他们多次跑市、县相关部门,落实了项目资金60万 元。 市派驻东安县大庙口镇新溪村工作队引入社会资金 3600万元,流转土地2000多亩,建成南溪花海和春晓乳岩 两个旅游景点,引领村民开办农家乐10余家,解决劳动力 就业74人,人均增收1.6万元以上,其旅游帮扶经验在全国 推介。 市派驻江华瑶族自治县涛圩镇白竹塘村工作队为改善 村里严重缺水现状,从县财政争取40万元,帮扶单位出资 90余万元,共计140余万元,为村里建了一个自来水厂,解 决了全村的生活用水问题。 市派驻冷水滩区杨村甸乡胡家桥村工作队为了提高村 民技能,拓宽就业渠道,邀请永州市鸿利职业培训学校到 村开展烹调技术现场教学,很多村民学习后烹饪技术明显 提升。 市派驻金洞管理区小金洞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学校专业 优势,加大科技指导,增强致富能力,种植名贵中药材黄 精270亩,种植高山黄瓜、深山辣椒蔬菜50亩,兴办野生茶 加工。为了发展蔬菜产业,增加村民收入,将3万株辣椒、 茄子等幼苗免费送给蔬菜种植户。 市派驻新田县石羊镇夏源村工作队协调成立新田县厦 源村综合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养殖黑凤凰、五黑鸡 ,第一期已养殖2万羽,第二期养殖绿壳蛋蛋鸡1万羽,村 集体经济年收入预计增加20万元。 省贸促会驻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凤岩山村年轻女队员 申夏媛了解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