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课:解读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课:解读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 一、2021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胜利召开党的十九 届六中全会、制定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如期打赢脱贫攻 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 目标进军新征程。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 诸多风险挑战,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 社会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 开局,我国发展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一)2021年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 重大成就 2021年,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 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保持恢复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 ,增长8.1%。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确立的预期目标是国内 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由此可见,我们较好地完成了这个 任务。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达114.4万亿元,突破110万亿 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7.7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 ,占全球经济的比重预计超过18%。全国财政收入突破 20万亿元,增长10.7%。同时,我国城乡就业也取得显著成 效。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 5.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9%。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在全 球,特别是发达经济体通胀上升的情况下,我国实现了经 济较快增长、较多就业。截至2021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 额为3.25万亿美元。从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经济增长、就 业、居民消费价格、国际收支这四个主要方面来看 ,2021年我国经济实现稳健的增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021年四个季度经济增长表现为“前高后低”:一季度同比 增长18.3%,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 增长4.0%,2020年和2021年两年平均增长5.1%。总的来说 ,看2021年经济增长,不仅要看全年的同步增长,还要看 季度增长、季度环比,以及两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从以上 几个方面的增长速度来看,尽管受疫情冲击,但是我国经 济持续稳定恢复态势仍然没有改变。 从就业形势看,2020年受疫情冲击影响,就业形势相 对比较严峻,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2021年,城镇新增 就业达到1269万人。从调查失业率看,2021年城镇调查失 业率稳步回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 由于全球能源、资源、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使得工业 生产者价格走势居高不下,但是居民消费者价格保持了相 对较平稳的上涨,全年上涨0.9%。总体来看,我国物价比 较稳定。 从经常项目顺差及占GDP比重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 之前占比一度高达8.7%,近几年顺差有所回落。2021年我 国外贸增长速度较快,外贸顺差占GDP比重达到1.8%。 从以上几个宏观经济指标来看,2021年我国经济保持 恢复发展。 ——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 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载人航天、火星探 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企业研发经 费增长15.5%。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 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是114万亿元,我国全 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 2 . 7 9万亿元 ,R&D经费与GDP之比达到2.44%。从走势可看出,近几 年我国研发强度不断上升,国家非常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的实施。 ——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经济结构、区域 布局涉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求结构不断改善、城乡区 域发展更趋平衡等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粮食产量 1 . 3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18.2%,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较快发展,产业链韧 性得到提升。区域发展战略有效实施,新型城镇化扎实推 进。 对于经济结构,我主要从产业结构、需求结构两个方 面进行解读。 从产业结构来看,2021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率接近60%,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5个百分点 。可以看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其中一半以上来自 服务业。 从需求结构来看,消费需求占GDP比重最高。在消费 、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中,消费的主体作用越来越强 ,占GDP比重也在增加。2021年,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都 作出了积极贡献,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 服务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5.3、1.1、1.7个百分点,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4%、13.7%、20.9%。2021年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 总的来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态势非常明显;需求结 构也在不断优化,2021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79.1%,经济增长还是内需拉动为主。因此,经济结构是不 断优化、不断升级的。 对于城乡区域发展,从城镇化率来看,2020年我国常 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89%;预计到2025年,中国城镇化率 将达到65.5%。2021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 64.72%。同时,我们加大了进城农民的城市落户工作力度 ,2021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6.7%,比上一年提高了 1.3个百分点,高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0.83个百分点的提高 幅度。虽然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之间还 有一定差距,但是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我们更 加注重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加大落户力度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一定会有更大进步。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从国际看,随着世界经济的 逐渐恢复,特别是我国疫情防控做得比较好,因此产业运 转比较正常,我国外贸出口增长比较快;从国内看,由于 需求的恢复加快,进口增长也相对比较快。 ——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 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 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9.1%。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单位 GDP能源消耗降低13.5%”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约束性指 标之一。单位GDP能源消耗不再设置年度考核目标。当然 ,我们也在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8.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脱贫攻坚成果得到 巩固和拓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力度 加大。教育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 区5.6万个,惠及近千万家庭。 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走势看,在新 冠肺炎疫情前,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 基本同步,同时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也在同步增长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虽然出现了一些波动,但2021年以 来二者的增长恢复速度较快。同时,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 差距也在缩小。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 2.50,比上年缩小0.0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2%,扣 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93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 长9.7%。虽然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有差 距,但是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落实常态化防控举措 ,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及时有效处置局部地区 聚集性疫情,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了正 常生产生活秩序。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从以上七个方面,对2021年我国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简要 概括。 回顾2021年,成绩得来殊为不易。我国经济尚处在突 发疫情等严重冲击后的恢复发展过程中,国内外形势又出 现很多新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我们深入贯 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注重宏观政策跨周期和逆 周期调节,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针对性,推动经济运行保持 在合理区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外一些国家为应 对疫情冲击,采取了大规模的货币刺激政策,虽然有利于 稳定经济,但也产生了通胀上升、财政赤字扩大、债务负 担过重等问题,给未来经济发展带来很多影响。我国强调 宏观政策适应跨周期调节需要,保持对经济恢复必要支持 力度,同时考虑为2022年应对困难挑战预留政策空间。 2021年,我国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 就业优先政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建立常态化 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范 围。“六保”工作中包括“保基本民生”“保基层运转”,建立常 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也是为了资金的使用更加有效率 。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 政策,两次全面降准,推动降低贷款利率。现在,我国的 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在进展中,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形成机制。多次推动贷款利率下降,减轻企业融资负担。 有序推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稳妥处置重大金融 风险事件。强化稳岗扩就业政策落实,扎实做好高校毕业 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大 宗商品保供稳价,着力解决煤炭电力供应紧张问题。 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汛情冲击,以及国际市场大宗 商品价格上涨等影响,我国出现了煤炭价格上涨过快、供 应紧张等现象,党中央及时作出处置,同时理顺了煤、电 价格关系,进一步推动电价改革,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工作,有效地解决了煤炭电力供应紧张问题,为经济的稳 定恢复和社会的稳定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全年看,主 要宏观经济指标符合预期,财政赤字率和宏观杠杆率下降 ,经济增速继续位居世界前列。 二是优化和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巩固经济恢复基础。 宏观经济的好坏,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市场主体是否有活 力。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后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 业面临的困难,政府提出优化和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截至 2021年末,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其中,个体工 商户突破1亿户。上亿的市场主体也承担了数亿人的就业创 业,面对疫情冲击,经济社会活动也受到影响,因此除了 宏观政策要有力支持经济运行以外,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支 持市场主体稳就业。2021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还 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煤电和供热企业实施阶段性缓缴税 费。实践表明,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直接有效的办法,实 际上也是“放水养鱼”、涵养税源,2013年以来新增的涉税市 场主体2021年纳税达到4.76万亿元。加强铁路、公路、航空 、海运、港口等运输保障。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 业信贷投放,继续执行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 贷款支持政策,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 27.3%,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幅超过40%,企 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三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近些年 ,我们非常注重通过改革来改善营商关系,各地政府都采 取了很多措施。加强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建设,推进要素市 场化配置等改革。继续压减涉企审批手续和办理时限,更 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推广一批地方改革经验 ,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加强和创新监管,反垄断和防 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公平竞争。2021年,大量整顿违反 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使市场资本的无序扩张得到有效遏 制,维护了市场的公平竞争。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基本完成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 机关脱钩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和广州期货交易所。 北京证券交易所是继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之 后的第三家证券交易所。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社会事业、 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加大 稳外贸稳外资力度,成功举办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及 首届消博会等重大展会。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国际经贸合 作,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产品走出去,以及扩大进 口等发挥了积极作用。新增4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推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开放新举措。 四是强化创新引领,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加强国家实 验室建设,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国家实验室建设为重 大科技项目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为了提高科研人 员积极性,更好地实施激励约束机制,提出改革完善中央 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提高间接费用比例,扩大科研自主权 。延续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 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这对于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 入有很大作用。再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这能够让企业 研发的新产品的专利得到保护,在一定时期内获得更多收 入,用于弥补其研发投入,否则企业的研发投入也是难以 为继的。开展重点产业强链补链行动。总体上看,国内产 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对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恢复发展奠定了 基础。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新兴产业保持良 好发展势头。 五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优化经济布局。落 实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出台新的支持举措 ,实施一批重大项目。这些对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产生了 积极良好的作用。同时,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 建设。加强农业生产,保障农资供应,对种粮农民一次性 发放200亿元补贴。推动乡村振兴,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 兴重点帮扶县。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这 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对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特 别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巩固蓝天 、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畜禽 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 ,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 10亿千瓦。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对各地区、各重点行业 节能减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指引。启动全国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七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大 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力度,提高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补助标准,3700多万学生受益。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 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这些行动既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也改善了民生。超额完成高职扩招三年行动目标。国家 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额度增加4000元,惠及500多万在校 生。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优抚标准。将低保边 缘家庭重病重残人员纳入低保范围,做好困难群众帮扶救 助。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把更多常见病、慢性病等门 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达到 60%。这点对于群众来说非常重要,2021年以来,各地都 加大统筹力度,给群众提供更多方便。严格药品疫苗监管 。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加强养老服务。加快发展保障性租 赁住房。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新实施文化惠 民工程。 八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和谐稳 定。创新城乡基层治理。2021年一些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等 灾害,各方面积极开展防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努力保障人 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1年取得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 果。 (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问题和挑 战。 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 品价格高位波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当今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 交织、叠加影响,大国的战略博弈更加激烈,地缘冲突、 政治冲突、军事冲突不断,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给世界经 济复苏带来不利影响。此外,2022年可能面临外需不足 ,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运转更加困难、更加不稳定。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 重压力。局部疫情时有发生。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稳出 口难度增大,能源原材料供应仍然偏紧,输入性通胀压力 加大,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稳就业任 务更加艰巨。“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 稳投资、稳预期;“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 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 运转。“六稳”、“六保”工作一直是这几年我国的宏观政策和 政府工作围绕的重点。关键领域创新支撑能力不强。一些 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大,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较多。民 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 从国际看,全球贸易、工业生产和制造业虽然在疫情 冲击以后,尤其是在2021年有了一些恢复,但从近期来看 经济增长恢复速度又有所回落,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一个 较大幅度的上涨,无论是金属产品、能源,还是粮食价格 ,近期仍在高位振荡。同时,由于俄乌冲突加剧,全球大 宗商品市场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上涨,供求关系可能会受到 新的影响。2021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出 ,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持续复苏但势头趋缓,预计全年增 长率为5.9%;2022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预计 202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4%。实际上,2021年全球经济的 高增长,是相对于2020年全球经济的负增长而言,而事实 上全球仍有百分之七八十的经济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到疫情 之前。未来,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并不是很乐观。IMF预计 ,2023年全球经济有望增长3.8%。具体来看,发达经济体 经济2022年预计将增长3.9%,2023年将增长2.6%;新兴市 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2022年预计将增长4.8%,2023年将 增长4.7%。全球贸易量2022年将增长6.0%,2023年将回落 到4.9%。实际上,2020年只有中国经济实现正增长。 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8.1%,在主要经济体中的经济增速 也是较高的。 从国内看,2021年我国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速表现为“前 高后低”,经济下行压力还是存在的。综合研判国内外形势 ,2022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必须爬坡过 坎。中国经济一定能顶住新的下行压力,必将行稳致远。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 (一)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 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 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 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 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 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 “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 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 大胜利召开。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对于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政府工作报 告也明确地提出来了。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如果与2021年政府工作 报告中提到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相比,2022年政 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并不是 很高,但 2 0 2 0年和 2 0 2 1年两年的经济增速平均只有 5.1%,这样来看,2022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左右的 增长,难度和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并没有 对经济增长目标进行具体设定,但这并不等于我们没有目 标。因为考虑到这五年内外部环境仍有较大不确定性,不 设定一个具体的量化增速目标,是为了增强发展的灵活性 。“十四五”规划纲要在“2035年远景目标”这部分提出,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 扩大。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 制在5.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这与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相同。但 实际上,2022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1076万人,规模和 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因此2022年的就业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2021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控制在了2021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预期目标“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之内。2022年我国也一定能够将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 在5.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 基本同步。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021年 我国进出口增长速度较快,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91009亿 元,比上年增长21.4%。2022年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保 持进出口稳定增长的难度还是不小的。但是从2022年前两 个月来看,进出口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我国货物贸易进出 口总值6.2万亿元,同比增长13.3%。进出口保持稳定,也 可以为国内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环境。此外,要进一步提高 进出口质量,包括优化进出口结构等。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 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 ”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 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也就是说,能耗强度 目标不再细分到年度,而是五年之内统筹考核,但也会有 年度统计,这是我们做的改进。到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 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