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2年汉中市政府工作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政 府 工 作 报 告——在汉中市第六届人民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汉中市市长 张烨 (2022年3月28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汉中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 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1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汉中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坚 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 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贯彻习近 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 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 好“六稳”“六保”工作,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紧扣区域中心城 市建设,以“四个在汉中”为总抓手,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全市生产总值1768.72亿元、增长8.2%、增速居全省第三 ,地方财政收入52.5亿元、同口径增长9.8%。城乡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 7 1 2 3元和1 3 2 7 4元、增长7 . 9 %和 11.2%,增速居全省第二和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 、建筑业增加值、内资到位增速均居全省第一,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增速居全省第二,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年来,我们坚持“两个至上”,决胜防汛救灾疫情防控 攻坚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决策、精准 发力,经受住了汛情疫情的重大考验。面对去年18轮强降 雨,坚持五级联防、群策群力,安全转移群众18万人次 ,成功应对勉县“8·21”特大暴雨、镇巴“9·9”山体滑坡等突发 灾害,下拨救灾资金3.73亿元,及时开展灾后重建和冬春生 活救助,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温暖过冬。常态化疫 情防控以来,建立健全疫情防控体系,落实落细防控措施 ,全市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特别是今年3月,汉中遭遇 新一轮严峻疫情,我们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以汉台和略阳 为主战场,果断处置、分秒必争,不惧疲劳、连续奋战 ,用7天时间实现了新增病例社会面清零,取得了疫情防控 阶段性成果。我们坚持防疫、保供两手抓,尽心竭力满足 群众生活需求,多措并举稳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社会大 局平稳有序。 一年来,我们坚持综合施策,推动经济高开稳走。全 力以赴稳投资、抓产业、扩消费,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主 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坚持每季度观摩点评 ,大干快上抓项目,386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 83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5%。深入开展“三百”行动 ,组建120支招商小分队常态化招商,内资到位1397.63亿元 、增长62.8%。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优化16条重点产业链布 局。扎实开展工业倍增和亲商助企活动,新增减税降费 4.87亿元,兑现奖补资金2.17亿元,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 9 7 %,工业投资增长3 7 . 3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 53.2%,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847.7亿元、增长14.5%。多措 并举稳粮增收,粮食产量实现“十八连丰”,发展稻渔综合种 养3.1万亩,“味见汉中”区域公用品牌走向全国。实施服务 业倍增计划,出台消费倍增19条措施,投放惠民消费券 1920万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8.67亿元、增长 15.2%。加快发展全域旅游,举办“惠游汉中·汉风秋月”“汉 风年·老家过”等系列文旅活动,策划推出40条精品旅游线路 ,张骞墓、午子山成功创建为4A级景区,实现旅游收入 465亿元。 一年来,我们坚持铁腕治污,坚守绿水青山良好生态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开展污染防治,加 强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推行林(山 )长制,深入整治秦巴区域“五乱”问题,118座小水电站全 面整治到位,生态修复1.1万亩,完成营造林38万亩。坚持 精准治污,实施大气污染“冬病夏治”“5+1”治水幸福河湖建 设等行动,清洁能源替代2.8万户,完成中心城区东排洪渠 治理,全市空气优良天数343天,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 达83%,水环境质量全省第一,汉江汉中段荣获全国美丽河 湖提名奖。土壤环境安全可控,我市入选国家大宗固体废 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组建县域“两山”资源公司,佛坪县 被命名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宁强县创建为国家生态 文明建设示范县。 一年来,我们坚持建管并重,大幅改善城乡面貌。聚 焦新型城镇化,找准痛点、破旧立新、内外兼修,城乡面 貌焕然一新,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顺利完成“四改一拆 一通一落地”三年行动首年目标,开工项目1141个、建成 911个,累计投资217.5亿元,改造棚户区、老旧小区495个 ,386条背街小巷、人行道提质升级,50条“断头路”建成通 车,架空线缆逐步落地。天汉长街、汉中火车站南广场、 南关正街全面建成投用。启动五大交通枢纽建设和交通强 国陕南交通旅游山水画卷试点,国道108勉县一级公路、国 道244南郑段等一批公路改造提升项目建成通车,新改建农 村公路848公里,城固县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县 城和重点镇建设同步发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承载功能 大幅提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 共同缔造”活动,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 设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我们坚持创新引领,释放出高质量发展强劲 动能。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蹄疾步稳深化改革开放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强化科 技创新支撑,建成秦创原汉中科创中心、中航301所汉中检 测分中心等科创平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户、瞪羚企业 6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户,高新技术工业完成产值 469.85亿元、增长20.3%。实施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成立陕南首家数字产业协会、数字经济研究院,区域云 计算中心等一批数字经济项目建成投用。统筹推进行政审 批、国资国企、产业园区等领域改革,政务服务事项办理 时间压缩60%以上,市县融资平台整合取得突破,组建“交 投”“水投”等平台公司,“市带县”模式全省推广,宁强循环 工业园获批省级高新区,三合循环经济产业园等4个园区创 建为省级特色专业园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汉西欧”专列 、经上海至大阪中转联程航线、汉中始发北京高铁、阳安 铁路“绿巨人”动车开通运行,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分 别增长101%、57%,增速居全省第三、第二。 一年来,我们坚持民生为重,办成了一大批群众期盼 的实事好事。始终把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全力补短板、优 供给,市政府承诺的民生实事全部兑现。石门、长林供水 工程建成投用,新建充电桩630个、5G基站1400个,中心城 区净增停车位5252个、新建改扩建便民市场15个,建成汉 宁天然气长输管线和市级液化天然气应急储气调峰项目。 开发公益性岗位2.3万个,发放就业补助、稳岗返还资金 3.4亿元,城镇新增就业3.7万人,“无欠薪”城市创建取得新 成效。新建改扩建271所中小学校幼儿园,147所建成投用 ,新增学位2.37万个,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扎实推进,高考 上线率实现“十连升”,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满意度评价居全 省第一。新建养老机构及服务设施311个,建成省市级临床 重点专科123个,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惠及于民。实施社 会救助综合改革,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效保障。扎实推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防返贫 监测平台,22.6万户脱贫户和监测户持续增收,34.2万脱贫 劳动力稳定就业,“四个三”消费帮扶经验全国推广。加快发 展文化事业,广电融媒体矩阵技术平台建设迈入全省第一 方阵,市群艺馆跻身“中国民族音乐普及推广中心”,张骞传 说、汉中藤编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成功举办“十四 运”铁人三项和跆拳道比赛,荣获全省“全民健身活力市”称 号。妥善化解政府隐性债务、房地产等领域风险,统筹抓 好信访维稳、社会治安、食药监管等工作,安全生产事故 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平安建设满意度居全省第二 。 一年来,我们坚持从严从实,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 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 定性意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 维护”,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党史学习 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两学一开”“进、知、解”等活动 ,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服务人民群众、开创发展新 局。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启动法治政府示范创建。认真执 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 提案全部办结。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强化审计监督,“三 公”经费持续压减。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 《市政府党组工作规则》和《全市政府系统加强党风廉政 建设十条措施》,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 神。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明责加压、践诺实干、争创一流 的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民族、宗教、退役军人事务、人民防空、外事、侨务 、地方志、供销、气象、档案、残疾人、红十字会、慈善 等工作也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工作实现了本届政府五年任期 圆满收官。五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 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坚 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经过五年奋斗,综合实力大幅跃升。我们咬定目标、 发挥优势,做强支撑、追赶超越,迈出了高质量发展新步 伐。经济总量是2016年的1.6倍。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 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 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6%、7.8%、8.4%、8.9%、10.4%,增 速位居全省前列。 经过五年奋斗,生态优势进一步彰显。我们牢记国之 大者,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 好,绿色生态成为汉中亮丽名片。全市空气优良天数常年 保持在330天以上,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六项指标”全面变好 ,优良水体达100%,森林覆盖率达63.79%,城市建成区绿 地率达34.49%。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万元生产总 值能耗年均下降4.5%。 经过五年奋斗,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我们大力推进 绿色循环发展,实施了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延链补链项 目,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经济质量效益全面提升。三次产 业结构优化为15.5∶42.7∶41.8,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 色食药产业产值占比达88%,园区工业产值占比达81%,高 新技术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3.9%,非公有制经济占比达 53.7%、居全省第三。 经过五年奋斗,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我们坚持抓创新 、促改革、扩开放,发展活力动力加速释放。全社会研发 投入年均增长15.5%,高新技术企业从29家增长到109家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1.09件增长到2.28件。供给侧、 放管服等改革协同发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市场主体总 量达28.35万户。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2.5%、51.2%、 18.5%。 经过五年奋斗,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我们尽锐出 战、苦干实干,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10个贫困县(区 )、1010个贫困村脱贫摘帽,累计减贫52.4万人。加快打造 公园城市,中心城区建成区由55.8平方公里扩展至95.5平方 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52.3%,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 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各县区竞相发展,7个县 区生产总值超百亿元,重点镇、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展现 出天汉新画卷。 经过五年奋斗,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我们坚持民之所 盼、政之所向,不遗余力解民忧、惠民生。累计城镇新增 就业18.4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6%、 9.5%。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日 益完善,法治汉中、平安汉中建设深入推进,群众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回首过去五年,全市上下奋勇拼搏、合力攻坚,经历 了一次次大战大考,办成了一批可载志书的大事、制约发 展的难事、群众期盼的实事,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与 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踏上了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 城市的新征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 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奋斗、社会各界鼎力支 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 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向驻汉 部队官兵和各驻汉单位,向关心支持参与汉中建设发展的 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致以崇高敬意! 回首过去五年,艰辛的奋斗历程令人难忘。我们深深 感到,干好汉中的事,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两个 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 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 的合理增长。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站 稳人民立场,矢志不渝践行初心使命,坚持不懈为群众办 实事做好事,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必须持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自觉把汉中发展 置于全省、全国大局中考虑,坚持创新引领、改革赋能、 开放借力,扬优势、补短板、聚资源,迈出转型发展新步 伐。必须树牢系统观念底线思维,正确处理危与机、稳与 进、当前与长远、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加强前瞻性思考、 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切实做到守底线 、保稳定、促发展。 回首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更需我 们清醒认识、勇于直面。主要是:经济总量依然较小,在 全省占比偏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传统产业占比过高 ,新兴产业培育不足,工业投资占比较低。城乡发展仍不 平衡,群众收入水平不高,实现共同富裕任重道远。基础 设施欠账较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干部担当克难精神、 推动发展能力还需提升,等等。对此,我们一定要创新思 路、拿出硬招、逐项破解,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 今后五年发展总体目标思路 未来五年,是我市转型发展、追赶超越的关键时期。 我们既要看到面临的复杂环境、严峻形势,更要看到汉中 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在新征 程上实现新的更大突破。纵观发展大势,世界经济格局深 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为我们完 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机会窗口。我国已转入高质量发展 阶段,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我们推动转型发展提 供了战略先机。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汉中加快区域中心 城市建设,为我们实现追赶超越提供了动力支撑。审视汉 中自身,我们区位优势独特,生态资源丰富,绿色发展道 路更趋成熟,产业支撑坚实有力,资源要素加速聚集,创 新动能不断涌现,干部干事创业劲头越来越足,各类优势 正叠加成为发展胜势。只要我们抢抓机遇、扬长克短,唯 实唯干、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开创追赶超越新局面。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 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弘扬 伟大建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 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高质量 发展主题,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再接再厉,全面实施“13469”发展战略,更好锚定“绿色循环 ·汉风古韵”总定位,更加做强“四个在汉中”总抓手,更准把 握“高科技、大生态、厚文化、国际范、共富裕”总方向,更 加聚力构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追赶超越新格局总标杆,更 严落实“六个始终坚持”总要求,为加快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建设而不懈奋斗。 我们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今后五年,按照市第 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干好135、实现翻一番”奋斗目标,落实 到每年“省考指标、发展指标、工作推进指标”三套指标体系 ,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 上,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共同富裕取得 新进展,基本建成“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一是加快现代化 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锚定战略目标,聚力打造现代化区域 中心城市的“四梁八柱”,基本建成区域生态经济中心、教育 科创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高地、内外开放高地 、综合交通枢纽,构建新时代追赶超越新格局。二是经济 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全面构建“3552”现代产业体系,装 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药三个主导产业年产值均超过 1000亿元,绿色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年产值均超过500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和数字经济产值占生产 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2%、45%、30%,市场主体总量达到 50万户以上。建成绿色制造业强市、智慧感知之都和“西汉 蓉”航空产业带重要节点城市。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高 新技术企业达到180家,基本建成汉中沿西成高铁科创大走 廊、中央创新区、学研小镇、环陕理工创新创业园。三是 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域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生态 环境质量指标全省领先,森林覆盖率达到65%,建成国家生 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碳达峰碳中和稳步推进,基本形成生 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成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 范基地。四是教育文化发展达到新高度。实现义务教育优 质均衡县全覆盖,建成教育强市。打造国际汉文化交流中 心品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以上,5A级景区 实现零突破。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塑造“汉风古韵”城市品牌 ,建成全国文明城市。五是融入新发展格局取得新进展。 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改革实现突破,形成高标准市场体系。 建成汉中综合保税区、空港经济产业园、区域物流集散中 心和五大交通枢纽,交旅融合三年行动如期实现,完成汉 中机场一期续建工程,汉巴渝及北上通道、兰汉十高铁建 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对外贸易额年 均增长16.5%以上。六是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就业更加充 分更有质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超过全省 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化率 达到60%左右。建成国家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形成共建 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需要我们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 根本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 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 的总纲。我们要始终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锚定正确方向、扛牢责任使命,一环一扣稳扎稳打、一 步一印接续奋斗,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 二是坚持把绿色循环发展作为战略路径。绿水青山是 汉中最大的发展优势,绿色循环是汉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传统产 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探索“两山”理念在汉中的实践路 径,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三是坚持把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作为目标引领。 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是国家战略、省委要求、汉中使命 。我们要聚焦“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战略定位,以“四个在汉 中”为总抓手,布局落子重大平台载体、重大基础设施、重 大项目工程、重大通道枢纽,加快打造“三中心两高地一枢 纽”,不断增强区域引领、辐射、集散功能。 四是坚持把新时代追赶超越作为行动标杆。追赶超越 是汉中新时代发展的总标杆。我们要对标省内排名靠前的 兄弟地市和国内发达地区,统筹常规均衡发展与突破跨越 发展,充分发挥我市区位、资源、生态、人文等优势,聚 焦航空装备、食药精深加工、文交旅融合、油气资源开发 等产业,打造爆发式增长点,在人无我有中抢占先机,在 人有我特中勇立潮头,着力构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追赶超 越新格局。 五是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关键抓手。创新是引领 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开放是推进发展的关键一招。我们 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强创新平台,健全创新 体系,引育创新人才,赋能产业发展。坚持有效市场和有 为政府更好结合,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内生动力。深度对 接国内大循环,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努力打造内外开放新 高地。 六是坚持把推进共同富裕作为不懈追求。共同富裕是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美好向往。我们要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大力发展富民产业 ,多渠道扩大就业,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持续优化公 共服务供给,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全市人 民共享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进。 各位代表!新征程上唯有奋斗,新使命中必有担当。 我们坚信,只要全市上下咬定发展不放松,团结如磐齐心 干、坚强如钢拼命干、表里如一务实干,我们的奋斗目标 就一定能如期实现! 2022年政府工作的建议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我省还将召开第十四次 党代会,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 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 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第六次 党代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 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 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加快建 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奋力谱写汉中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5%以 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收 入同口径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5%以上和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 分别稳定在381万亩、110万吨以上,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 绿色低碳发展指标。 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把握的政策方向是,坚持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稳”的重点放在稳 住经济发展增速上、稳住市场主体上、稳住经济社会大局 上,把“进”的重点放在推进结构调整和改革创新上、促进产 业发展和富民增收上,更加突出做强产业特别是做强工业 、更加突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更加突出创新发展、更加 突出市场主体培育、更加突出守好安全底线。尤其要统筹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科学精准 防控疫情,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牢 牢稳住经济基本盘。具体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稳定增长,力争经济增速全省领先。坚持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政策靠前、精准发力,推动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 纾困解难保主体。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增值税留抵退 税等政策,积极争取中央财政退税减税降费专项基金支持 ,落实各项复工复产措施,加大企业减负纾困力度,切实 保住市场主体。深入开展亲商助企活动,“一企一策”解决融 资、用工、用能及要素保障等实际问题,推动骨干企业稳 产扩销,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建立中小微企业运行监 测系统,完善政银企对接和企业人才培养“直通车”机制,用 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和普惠小微贷款政策工具,加大政府性 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活 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推进“千企示范、万企转型”,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综合施策,新增市场主体5万户,新培育“五上”企业 260户以上。 延链补链强支撑。实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 划,加快构建“3552”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一链一策”,加快 打造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绿色能 源、文化旅游等16条产业链,引领产业集群化、集成化、 集约化发展。分级建立“链长制”,制定“一图一方案三清单 ”,培育引进链主企业、配套企业、平台企业。实施延链补 链项目,优化产业链资源配置,推动上中下游、大中小企 业配套协作、贯通发展。 大抓项目扩投资。围绕现代产业、交通水利、城市更 新、防灾减灾、生态环保、新基建等领域,持续抓好项目 谋划储备,着力提高产业项目占比,不断优化投资结构。 实施496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101亿元以上,其 中基础设施项目165个、现代产业项目231个、公共服务项 目80个、生态环保治理项目20个,拉动固定资产投资超过 1600亿元。紧盯重大项目,加快焦岩水库、略阳县城防洪 体系和洋县至西乡、镇巴至川陕界、G5京昆汉中段扩容、 略阳至甘肃康县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推动汉中机场一期 续建、玉带河水库等项目取得新进展。 精准招商增后劲。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 平台招商,内资到位、实际利用外资均增长20%以上,其中 制造业到位资金占比不低于40%。筹办汉中发展大会、汉商 大会、绿色食品产业链推介会、航空产业协同发展对接会 等28项招商活动,参加国内外21项经贸投促活动,着力引 进大企业、好项目。搭建“投资服务云平台”,编制产业链招 商地图、双招双引项目库、目标企业(人才)库、产业链 招商方案“一图两库一方案”,提高招商精准度和落地率。 扩大内需促消费。深入实施服务业倍增计划,加快恢 复住宿餐饮、商贸零售、文旅娱乐等服务业。落实消费倍 增19条措施,高频次、多样化举办促消费活动,继续发放 惠民消费券,巩固提升汽车、家电等商品消费,扩大健康 、养老、托育、学研、家政等服务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深 度融合,大力培育直播带货、在线服务、个性定制等新型 消费,促进市场消费提质扩容。 (二)聚焦减污降碳,筑牢绿色发展基底。牢固树立 “两山”理念,统筹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 展和保护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坚决当好秦巴生态卫士。全面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条例和总体规划,常态化整治秦巴“五乱”问题,巩固小水电 站整治成果。加强矿山生态修复、硫铁矿污染整治和尾矿 库综合治理,统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天然林保护和重 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严格落实林(山)长制、河(湖 )长制,实行“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强化产业准入清单管理 ,实施“网络化+网格化”全域监管,让秦巴美景永驻、青山 常在、绿水长流。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紧盯每个空气优良天,打 好减煤、控车、抑尘、禁燃、治源、增绿组合拳,稳步推 进“煤改电”“煤改气”,系统解决大气污染突出问题。扎实推 进“5+1”治水幸福河湖建设行动,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落 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加快城市雨污分流改造、镇村生活 污水治理,实现城市黑臭水体清零,确保全域水质优良。 强化土壤污染分类管控和整治修复,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 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 用示范基地建设,争创“无废城市”。扎实整改中央和我省环 保督察反馈问题,严查重处环境污染违法行为,以最严执 法守护美丽家园。 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构建“1+N”政策体系,有 序实施国家碳达峰十大行动。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低碳园 区,推进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高 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探索生态治理下的片区开发 模式,加快基础设施绿色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