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2年《人民日报》评论汇编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目录 1.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人民观点) 4 2.校准网红经济的价值航标(人民时评) 7 3.智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新知)9 4.倡导文明祭扫11 5.社区共同养老项目暖人心 11 6.人才帮扶助力对口支援(治理者说) 12 7.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人民观点) 14 8.为青年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评论员观察)18 9.撑起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现场评论) 20 10.中国铁路助力互联互通 21 11.强化烈士纪念设施的教育功能(新论) 23 12.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人民观点)25 13.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人民时评) 29 14.涵养“认真”的精神品格(金台随笔) 31 15.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纵横)32 16.精准发力赋能先进制造业(治理者说) 34 17.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人民观点)36 18.奋斗的人生闪闪发光(中国道路中国梦·追梦这十 年①) 39 19.建设更加安全的韧性城市(新知) 42 20.用双脚丈量“无穷之路”(暖闻热评) 44 21.以强监管规制电子烟(人民时评) 45 22.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人民观点)47 23.持续“升级”,共享单车更便利(人民时评) 51 24.“三下乡”助力振兴梦(图说) 53 25.常怀敬畏之心 54 26.让道地药材真正地道(现场评论) 56 27.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信用基石”(评论员观察) 58 28.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60 29.为鱼类资源利用开辟新路(微观) 62 30.传递昂扬向上的青春力量(暖闻热评) 64 3 1 .整治形式主义,规范网络评比(人民时评 ) 6 6 3 2 .冬奥盛会激扬中华民族精气神(人民观点 ) 6 8 33.促安全也是谋发展(人民时评) 72 34.春雨滋润着红寺堡(中国道路中国梦·追梦这十年 ②)74 35.聚天下英才,谱雄安新篇(现场评论) 77 3 6 .胸怀大局,勇于承担使命责任(人民观点 ) 7 9 37.以人才活力续写“山海情”(现场评论) 82 38.太空旅游值得期待(新知) 84 39.促进企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来论) 86 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人民时评 ) 8 6 41.民生政策重在惠民有效(来论) 89 4 2 .自信开放,展现新时代中国形象(人民观点 ) 89 43.推动劳模本科教育再上新台阶(新论) 92 44.给生活添一份诗意(金台随笔) 94 45.自立自强书写精彩人生(暖闻热评)96 46.激发青年与城市双向促进(人民时评) 98 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人民观点) ——深入学习领会“十个明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 涵 ⑦ “法者,治之端也”。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 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 命 奋进新征程,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道路,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更好推进中国 特色 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提高全面依法治国能力和水 平去年全年,全国法院在线立案 1143.9 万件,全国检察 机关立案办理公益诉讼 16.9 万件;目前,全国五级公共 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约 57 万个……一个个数字,折射着人 民群众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真切的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建 设、布局法治建设、推进法治建设,围绕为什么要全面依 法治国、 怎样全面依法治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从理论和 实践上进行全面探索、开拓、创新、总结,形成习近平法 治思想,推动我国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在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体系不断健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法治固根本 、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发挥,党运用法治方 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 就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习近 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治不好国、 理不好政,我们的战略布局就会落空。”“法者,治之端 也”。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 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2014 年 10 月,党 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 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顶层设 计和战略部署。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 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系 统概 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其中之一就是“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 一重要论断, 昭示我们党对法治建设规律认识达到历史新 高度,必将引领法治中国建设阔步前行,为民族复兴伟业 筑牢坚实法治根 基。 编纂民法典,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 力法治保障;长江保护法的颁布施行,让守护母亲河从此 有法可依; 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营造各 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 ……近年来,从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引领推动国家发展 ,到积极回应社会热点、 突出保障人民权益,全面依法治 国实践不断丰富,法治建设新红利不断释放。事实充分证 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 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坚定不移厉行法治,一个重要意图就是为子孙万代计、 为长远发展谋。”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法治中国的目标指 引。实践 启示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体现人民 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 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 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同时,全面依法治 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 同参与,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 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 跟进一步。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 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 任务艰巨繁重,对外开放深入推进,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 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 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 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日益增长 的要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共同富裕,都对法治建 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奋进新征程,必须坚定不移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 力点,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提高全 面依法治国能力和水平,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国家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需要法治保障。 《法 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 年)》《法治中 国建设规划(2020—2025 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 (2021—2025 年)》……一系列重要文件的相继印发,铺 展开一幅更加恢宏的法治画卷,映照着全面依法治国的坚 实步伐。面向未来,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凝聚众智 、集聚众力,攻坚克难、 勇毅前行,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 国伟大实践,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砥砺前行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将不断开创新局面,我们必能迎 来一个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 校准网红经济的价值航标(人民时评) 校准价值航标、提升专业水准、加强行业自律,致力 于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和体验,网红经济才能实现长 足发展网红面包、网红书店、网红小镇、网红咖啡厅 ……如今, “网红”元素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着网 络直播受到关注、电商业态推陈出新,网红经济驶入发展 的快车道。数量众多的粉丝、自带流量的话题、可观的商 业价值、日益延伸的产业链……网红经济已成为观察移动 互联时代的一扇窗口。 网红经济的商业模式,其实并不复杂:在网络和社交 媒体上聚集流量与热度,并将其转化为购买行为、完成流 量变现。网红经济不断发展,从一个侧面折射中国经济的 活力与潜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以直播带货等为主 要形式的网红经济,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便利,也创造了大 量工作岗位, 催生了直播销售员、互联网营销师等新职业 。据统计,我国互联网营销从业人员已超 1000 万人,相 关机构增长迅速。网红经济蕴藏的新需求、新机遇,激发 的新活力、新动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亮点。 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网红经济也遭遇了一些“成长 的烦恼”。前段时间,税务部门依法对一些网络主播的偷 逃税款等行为进行处罚,进一步引发社会公众对规范网红 经济发展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红经济是一种注意 力经济, 也是一种信任经济,网红经济从业者的影响力、 感染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用户的消费行为。但在直播带货 中,一些网络主播对产品进行夸大宣传、过度营销,甚至 知假售假,所售产品质量堪忧、售后服务无从保障,侵害 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业务数据造假、刷单注水 、虚假流量等乱象,让消费者难以在购物中安心、放心 ,污染了行业生态和风气。重视并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 不断培厚网红经济健康发展的土壤。 也应看到,网红经济从业者的言行对粉丝拥有较强的 示范效应,这也就决定了网红经济不只是一种商业模式 ,也是需要引导和规范的社会文化现象。现实生活中,在 “流量至上”等错误观念的驱使下,一些从业者为博取眼 球,违背公序良俗,甚至挑战法律红线。《国家广播电视 总局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明确 提出,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不为违法失德艺人提供公开出 镜发声机会,彰显了鲜明导向。这提醒每一位相关从业者 ,在获得公众关注的同时,也肩负着相应的社会责任,必 须以身作则、向上向善, 传递正能量。 事实上,推动网红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努力从未停歇 。从整治“刷单”“刷好评”黑灰产业链,到明确直播营 销活动从业者的年龄限制和行为红线;从通过教育培训规 范网红行为,到将直播活动的各主体纳入管理范围……一 系列政策“组合拳”,助力网红经济迈入法治轨道。以雷 霆手段治理乱象,以建章立制护航发展,确保网红经济健 康发展的制度之网正日益细密。 网红经济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前景广阔。校准价值航 标、 提升专业水准、加强行业自律,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 更好的产品和体验,网红经济才能实现长足发展,创造更 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智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新知) ——扎实推进新型城市建设①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推 进新型城市建设”“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 、韧性城市”。围绕如何扎实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本版今 起推出系 列文章,和读者共同探讨。 ——编 者  【现象】步入社区,智能车牌识别系统、车辆管理无 人值守设备、智能安防系统“各司其职”;线上办事,社 会保障、医疗健康、安全缴费、电子证明等事项“一站式 办理”……如今,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斐然、前景广阔。 【点评】 智慧城市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 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 模式。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决策运行,城市有多“聪明 ”,人们的生活就有多便利。 某种程度上,城市的智能化程度是城市发展水平与核 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广东深圳实现“一图全面感知、一 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 业、一屏智享生活”,数据的有效连接与智能交互打破了 不同部门、领域之间的壁垒,破解了治理碎片化难题;上 海徐汇推动“一云汇数据、一屏观徐汇、一网治全城、一 人通全岗”,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城市运营管理推 动数据联通、服务联结、治理联动。实践充分证明,一个 能看、能用、能思考的智慧城市运行和指挥中枢,既连接 起经济、生态、交通、公共安全、城市治理等信息数据 ,也能打通司法、安监、消防、环保等业务系统,方便了 人们的生活,提升了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城市是人们工作生活的栖息地,也是展示发展成果的 全景图。“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 “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升城 市智慧化水平,推行城市楼宇、公共空间、地下管网等 ‘一张图’数字化管理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从数字化 到智能化再到智慧 化的发展要求,不仅包括更前沿技术、 更先进设备的投入, 让城市更智慧更聪明,也意味着城市 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更精准高效满足群 众需求。 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之时,也必须冷静思考、周密 部署。一段时间里,受到极端自然灾害的影响,有的城市 遭受不小考验。当基础设施供应不足或者受到损坏时,移 动支付无法使用,新能源设备应对不足,数字生活容易 “寸步难行”。 这无疑是一种启示:既要关注城市“中枢 大脑”的建设,也要留意“神经末梢”的需求;不仅要有 技术进步的“面子”,更要有民生保障的“里子”,这是 智慧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 一座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智慧城市 ,必然是能为居民提供主动、精准、智能、高效服务的城 市。立足科技进步,兼以人文关怀,智慧城市必将让生活 更美好。 来论倡导文明祭扫 北京朝阳区 王浩骅 又到一年清明时。每逢清明节,人们习惯以祭扫活动 缅怀先烈、悼念故人、寄托哀思。与此同时,如何更好倡 导文明祭扫,避免因焚烧纸钱、人员聚集等行为造成安全 隐患, 也值得人们关注。 祭扫活动,安全是头等大事,文明是行为准则。尤其 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避免祭扫人员聚集既是对自 身安全负责,也是筑牢抗疫防线的现实需要。当前,多地 创新管理,保障祭扫活动有序进行。如北京市推出“扫墓 预约服务”,每日分时段实行人员预约祭扫,实现了人员 错峰祭扫。与此同时,远程祭扫、网上祭扫、代祭服务、 家庭追思、踏青遥祭等方式逐渐成为新潮流,既兼顾了安 全防疫,也表达了哀思。 绿色、环保、低碳是清明节的应有之义。不妨以鞠躬 行礼、敬献鲜花等绿色环保方式进行悼念,用自身行动营 造崇 尚自然、保护生态的清明新风尚。 社区共同养老项目暖人心 湖南常德市 徐 之 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已达 2.64 亿 ,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然而,当前我国居家养老模 式还不够完善,社区服务有限、基础设施适老性不足等问 题,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为优化提升居家养老水平,我国多地探索试点社区共 同养老的模式。在宁夏银川市,社区共同养老项目为周边 社区4000 多名老年人提供上门生活照料、助餐配餐、文化 娱乐等服务;上海将按照“15 分钟服务圈”布局,在每个 服务圈内至少建立 1 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类似的社 区共同养老探索,为居家养老提供了更专业的服务、更丰 富的人力物力资源,不仅有利于减轻家庭养老负担,还大 大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完 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推 动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延伸,整合利用存量资源发展社区 嵌入式养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更加优质的服务托 举起老年人 的幸福生活,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要求 ,也彰显着社会发展温度。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完善设 施配套,充分发挥居家养老的优势,定能推动老有所养、 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更好实现。 人才帮扶助力对口支援(治理者说)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 “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近年 来,山东把做好人才帮扶工作放在对口援青工作重要位置 ,坚持需求导向、创新形式方法,坚持受援地根据实际提 出需求、支援方精准选派人才、双方高效用好人才,推动 人才帮扶工作走深走实,助力当地增强“造血”功能、实 现高质量发展。紧盯需求精准选派。近年来,山东从文旅 、农牧、工信等领域选派干部人才,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 治州工作,并组织山东的企业家、专家学者赴青开展活动 共计 36 次。特别是针对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及时 调整思路,由教学为主向教学与教研并重转变,选派 14 名专家、教研员以及数十名教师到海北工作,协助建立覆 盖全州的教研体系。既立足当地发展重点,又围绕民生利 益关切,把用人需求落在实 处,让人才与岗位相适配,确 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搭建平台汇聚人才。成立“山东援青人才库”,入库 专家已有 230 余名;成立鲁青高原生态农牧产业专家工作 站,山东 200 余名农牧专家通过驻站服务、云端服务等形 式助力海北农牧业发展;创办“鲁青教育论坛”,邀请山 东 80 多名教育专家传播新理念、交流好做法,海北教师 参加活动 1000多人次;选派 59 名医疗人才到海北 9 家 医疗机构支医,其中有 12 名产科、儿科专家……一段时 间以来,山东在援青过程中,注重聚焦问题、理顺重点、 拓宽渠道、搭建平台, 为当地引入满足发展需要的专家人 才。这提示我们,以平台聚人才,让人才有施展才华的舞 台,才能实现各类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的目标。 大力培养当地人才。在援青过程中,山东把培养当地 人才作为检验人才帮扶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建立制度机 制, 创新形式方法,积极开展“传帮带”。在海北创办 “山东援青讲堂”,邀请两地干部专家传经送宝,提高干 部队伍素质能力;开展“名师名医工作室”创建活动,提 升当地医生的诊疗水平……近年来,鲁、青两省多地的相 关领域专家人才, 干在一起、融在一起,通过以干帮教、以干育才,在 实践中不断提升理念、交流做法、总结经验,彼此都受益 很大。实践表明,培养造就一批当地人才,提高受援地自 身“造血” 能力,是做好人才帮扶工作的长远之策。 事业激励人才,人才成就事业。当前,无论是经济社 会 发展还是对口支援工作,都格外需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 ,让人才有用武之地。随着山东援青工作的持续深入,立 足青海所需和山东所能,不断强化资源统筹、注重精准高 效,让各 类人才干事创业的创造力竞相迸发,一定能把援 青工作做 实、做好,共同书写对口支援的新篇章。 (作者为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山东援青干部管理组 组 长)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人民观点) ——深入学习领会“十个明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 涵 ⑧ 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 回 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 格 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14 万亿元,增长 8.1%;粮食产 量 1.37 万亿斤,创历史新高;市场主体总量超过 1.5 亿户;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 9.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8.1%……翻开今年的 《政府工作报告》,一组组沉甸甸的数据,折射过去一年 取得的新成绩, 标注着发展的含金量。过去一年,面对复 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全国上下共同努力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 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我国发展又取得新的重 大成就。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 的关键。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 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 题。《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 决议》以 “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系统概括,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 :“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 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 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 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 先进的思想总是与非凡的事业彼此辉映,科学的理论 总是与伟大的实践相互激荡。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判断我 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到提出经济发 展进入新常态,从提出新发展理念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坚持稳中求进工作 总基调,从坚持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到统筹发展与安全 ……习近平总 书记的重要论述,科学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经 济如何看、怎么 办、如何干、为谁干的重大问题,实现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突破、新发展。在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平衡 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 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国家经济实 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 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之路。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关 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创 造性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并完善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发展奇 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鲜明提出“使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反映我们党 对市场作用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新概括,明确提出“公有制为 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 济制度”,标志着我国经济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在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构建更高水平的 有效市场的同时,我们不断探索构建更高水平的有为政府 ,既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又及时防止市场的无序、失灵 ;我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制度优势转 化为治理效能,助力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 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 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必须抓紧抓好的工作。”进入新发展阶 段明确 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 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 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 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只要完整、准确、全面贯 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我国 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 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 动、赢得未来。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 ,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 复杂困难的局 面。”2018 年 1 月,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 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习近平 总书记从 8 个方面列 举了 16 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风险。2019 年 1 月,在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专题研讨 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就防范化解政治、意 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 重大风险作出深刻分析、提出明确要求。面向未来,必须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实现高质量 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 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准备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朝着我们党 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今年全国两会期 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 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像我们这样的大国绝 对要靠自己”“我们一定要有底线思维,安不忘危”。坚 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常怀 远虑、居安思危,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我们一定能推动 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新时代新征程 上风雨无阻向前进,不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为青年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评论员观察)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政策 支 持和不断线服务,不断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 ,积极 就业政策才能更好转化为提升就业质量的助推器 保障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至关重要。稳住了 重点群体,就稳住了就业基本盘。不久前,人力资源和社 会保障部等十部门印发通知,决定 2022 年启动实施百万 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进一步推进就业见习工作。通知 提出,要为青年提供充足见习机会,多渠道搭建见习供需 对接平台, 畅通岗位募集渠道,完善落实就业见习政策 ,强化跟踪服务。 做好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的服务衔接 ,促进供需双方的信息对接,有助于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 升就业能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当前,我国城镇就业总量压力仍然存在。今年高校毕 业 生超过 1000 万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每年需要在城 镇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预计超千万人。同时 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仍然会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富余 劳动力需 要转移就业。也要看到,我国的就业形势仍将继 续保持总体稳定。2021 年,城镇新增就业 1269 万人,调 查失业率平均为 5.1%,全国市场主体总量超过 1.5 亿户 ,为今年各项稳就业举措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 1—2 月 份,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主要指标 保持在合理区间,为进一步提高重点群体就业质量创造了 有利条件。 为青年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就业优先政策要提 质加力。强化精准就业帮扶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需齐头 并进。 全年募集不少于 100 万个就业见习岗位,不仅要 保量还要保质。各地毕业生的情况不尽相同,各类企业的 状况也存在差异,可因地因企因人实施分类帮扶,在见习 方式、补贴力度等方面体现差异。其次,要在完善重点群 体就业支持体系上下更大功夫。以高校毕业生为例,不仅 要健全校内校外资源协同共享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户籍 地、求职地、学籍地政策服务协同,提高供需匹配效率 ,也要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小 企业创新发展,创造更多有利于发挥其专长的知识技术型 就业岗位。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就业创业指导 、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不断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 渠道,积极就业政策才能更好转化为提升就业质量的助推 器。 为青年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还要把保障就业放 在宏观政策优先位置。加强各方面宏观政策支持就业的导 向, 实现与就业政策的协同联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 革,大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 动力。同时,更多运用市场化手段激励企业,防止摊派见 习岗位,避免增加企业负担。 就业是民生改善的温度计、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也是 经 济发展的晴雨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关系到 千家 万户的期盼与福祉。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有 利于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推动有效市场和 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就一定能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 业问题,把 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抓好,推动形成高质量发 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撑起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现场评论) “专属保险收益稳健、缴费灵活,简直像量身定制一 样。”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浙江金华家政服务人员项女士 表 示,去年她投保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为养老做储备 ,没有了后顾之忧。今年 3 月 1 日起,更多像项女士这 样的灵活就业人群,享受到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保障。 银保监会不久前发布的《关于扩大专属商业养老保险 试点范围的通知》明确,将去年 6 月 1 日在浙江省和重 庆市开展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扩大到全国范围,同时 ,在原有 6 家试点公司基础上还允许养老保险公司参与 试点。试点区域和参与主体双双扩容,充分说明专属商业 养老保险试点的改革运行平稳,社会反响良好。根据银保 监会的数据,截至今年 2 月底,6 家试点公司累计承保保 单 7.18 万件,累计保费 4.72 亿元。同时,试点扩容也 体现了政策正在靠前发力, 以早规划、早布局更积极地应 对人口老龄化。 当前,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概念和特征已逐渐为消费 者了解和接受,保险公司也已初步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 经营模式。在我国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中,基本养老保 险第一支柱挑大梁,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构成的第二支柱 规模较 小,包括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在内的个人养老金第三 支柱则明显不足。因此,加速推开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对 加快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我国养老金 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意义重大。稳步拓宽专属商业养老保 险试点范围、扩 大试点成效,还需要继续深入总结试点经 验,乘势而上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突出“专属”,不断增强产品吸引力。为新产业、新 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等专属群体的养老保障 补 短板,是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任务之一。“缴费灵 活, 可以月缴也可以年付”“收益稳健,有多种投资组合 ”“有优惠政策,初始费用低”……笔者在采访中注意到 ,不少人都认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他们 的投保痛点。从试点情况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产 业、新业态从业人员投保超过 1.2 万人。扩大试点后,要 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真正惠及更多人,持续提升产品和服 务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是关键。相关的保险公司应当进一步 细分客户群体,针对专属人群创新保障内容、销售方式和 承保路径。 引导“长期”,持续提升投保积极性。专属商业养老 保险收益稳健,在收益率上面临与银行理财产品等其他金 融产品的对比压力。试点推开后,要引导更多消费者将短 期储蓄转化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长期养老资产,保险机 构还要进一步发挥行业的独特优势,除了在投资端积极提 升长期养老资金的投资收益率之外,也可以积极推动将保 险产品和养老服务相结合。同时,相关部门应当给予专属 商业养老保险更多政策支持,激发个人投保积极性。 试点扩围,更重要的是产品提质。保险业立足专业、 发 挥特长,丰富产品供给,加大服务力度,与银行、信托 、基 金、证券等金融机构形成合力,一定能为人民群众带 来实实 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为本报经济社会部记者) 中国铁路助力互联互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国只有开放包容、互联互通 ,才能相互助力、互利共赢”“中国将继续推进高质量共 建‘一带一路’,加强同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 设绿色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推进高质量共建“一 带一路”,需要充分发挥铁路的作用,在推进全球交通合 作中展现“铁” 担当。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打造更多铁路“走出 去”标志性工程。去年年底,中老铁路通车,极大便利了 沿线民众出行,打通了连接老挝与中国、泰国及周边国家 的运输大通道;今年 3 月,匈塞铁路贝诺段开通运营,显 著提速,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地区联通和塞尔维亚经济社会 发展……越来越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享受到了中 国铁路“走出去”带来的便利,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因此 增添新的生机活力。未来,还需要继续发挥中国铁路的行 业优势、技术优势, 扎实推进雅万高铁、匈塞铁路、中泰 铁路等项目建设,不断扩大中国铁路的影响力。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推动中欧班列和西部 陆海新通道班列“两翼齐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中欧班列、远洋货轮昼夜穿梭,全力保障全球产业链供 应链稳定, 体现了中国担当。截至今年 1 月底,中欧班 列已通达欧洲 23个国家 180 个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班 列通过铁海联运,通达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当前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世界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面 临严峻挑战,保障全球产业 链供应链稳定面临不少困难。 这就需要持续发挥铁路运输安全便捷、绿色低碳以及运量 大的优势,继续发挥好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的 作用,促进国际物流合作和贸易发展,更好服务国际产业 链供应链稳定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需要加强铁路与其他运输方 式协调联动,为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奠定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制 度规则‘软联通’,促进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 联互通。”这就需要统筹抓好跨境铁路、公路、航空、海 运等运输方式规划, 推进铁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其 他交通方式融合发展, 推进铁路网与运输服务网、信息网 、能源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交通作为经济动脉和文明纽 带的作用,持续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融通、人 文交流等方面不断加深。 铁路既是“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主体,也 是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载体和保 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离不开铁路的作用和力量 。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中国铁路优势,推动“一带一路 ”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作者为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 长) 强化烈士纪念设施的教育功能(新论) 在网上开设缅怀英烈活动专栏,为烈士创建网上纪念 园地,倡导群众开展“云祭扫”……刚刚过去的清明节 ,各地 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倡导清明祭扫新风尚,创 新形式弘 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烈士纪念设施 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 要载体,承担着褒扬英烈、教育群众的功能。不久前,中 共中央 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的意见》要求,用好革命遗址遗迹、纪念馆、博物馆等红 色资源, 发挥革命英烈、时代楷模示范引领作用。中办国 办军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的意见》也 提出,要统筹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加强烈士纪念设施 提质改造,强化教育功能。用好红色资源、强化烈士纪念 设施的教育功能, 对于深入营造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 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烈士纪念设施包括烈 士陵园、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堂、烈士事迹陈列馆等。 强化烈士纪念设施的教育功能,首先需要建设好、维护好 烈士纪念设施,加强规范管理和标准化建设。目前,根据 相关工作方案,加强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和管护被纳入“十 四五”规划, 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作取得关键成 效。有必要进一步统筹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和提质改造 ,努力将烈士纪念设施打造成基础设施完善、教育功能突 出的红色教育基地。利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 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加强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 提高烈士纪念设施管理效能,为人民群众缅怀英烈、传承 英烈精神提供庄严肃穆的环境和氛围。 强化烈士纪念设施的教育功能,需要进一步丰富烈士 纪念设施的思想文化内涵。烈士纪念设施是讲好英雄烈士 故事的重要平台,要在建设好、管理好烈士纪念设施的基 础上, 将其教育作用发挥好,创新手段发挥其红色教育主 阵地功 能。比如,一些地方在烈士纪念设施的展板和展柜 上设置二维码,参观者可以扫码收听烈士事迹及相关介绍 ;开设烈士 纪念设施 VR 虚拟现实展厅,让网络祭扫者全方位参 观烈士纪念设施,等等。针对青少年群体,可以将弘扬英 烈精神和学校思政课教学相结合,主动适应新时代青少年 学生的习惯特点,推行可视化、沉浸式、互动式等教学方 式,探索利用网络开设“云课堂”。用生动可感的解读 ,使红色文化入脑 入心。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 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 有先锋。”通过强化烈士纪念设施的教育功能,在新时代 更好弘 扬英烈精神,一定能进一步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 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进而引导全社会 更好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凝聚强大 精神力量。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研究员)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人民观点) ——深入学习领会“十个明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 涵 ⑨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谋的是民族复兴伟业,布的 是 富国强军大局,立的是发展安全之基 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引,向着胜利勇毅前行,我们 就 一定能谱写强军事业新篇章,不断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 光辉业绩 2021 年 7 月 1 日,首都北京花团锦簇、旌旗飘扬。 中国人民解放军 71 架战机飞过天安门广场,向党送上生 日祝福;100 响礼炮响彻云霄,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国旗护 卫队的护送下行进至升旗区;联合军乐团奏响雄壮的《义 勇军进行曲》, 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庆祝中国共产党 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来自不同部队的官兵展现了一心向 党、矢志强军的精神风貌,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兵者,国之大事”。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届六 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 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系统概括,其中之一 就是:“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 、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 世界一流军队”。 这一重要论断,充分彰显战略决心和深 远考量,激励我们不断开创强军事业新局面。 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 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 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 伟大的梦想。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 ,也是强军梦。” 面对千山的关隘、万水的激流,没有一 支强大的人民军队, 就不能实现党的意志、党的主张,就 没有富强的支撑、复兴的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总书记鲜明提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就是建设一支听 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 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听党指挥是灵魂,能打胜仗是核心 ,作风优良是保证。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谋的是民族 复兴伟业,布的是富国强军大局, 立的是发展安全之基 ,标定了人民军队作为大国军队、强国军队的样子。 思想就是力量。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人 民军队最高统帅,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 想家、 战略家的巨大理论勇气和战略智慧,对国防和军队 建设作出深邃思考和战略筹划,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 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 系,领航新时代强国强军伟大事业,开辟出中国特色强军 之路。郑重宣告“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 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突出强调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强军之魂,铸牢军魂是我军政 治工作的核心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反复提醒 “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 ,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明确要求“全面提高捍卫国 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更好履行新时代人 民军队使命任务”……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 “人民军队听谁指挥、怎样铸牢军魂” “为什么强军、怎 样强军”“打什么仗、怎样打胜仗”等基本问题,丰富发 展了我们党建军治军思想和方针原则,指引着人民军队的 强军新征程。 十年砥砺奋进,强军事业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下阔 步前行。扭住忠诚于党、听党指挥强基固本,我军思想政 治根基更加牢固;适应强国强军时代要求深化改革,人民 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聚焦能 打胜仗强化练兵备战,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围绕 永葆人民军队本色正风肃纪、厉行法治,人民军队实现浴 火重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 重塑、重整行装再出发,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加快构建,建立健全退役军 人管理保障体制,国防动员更加高效,军政军民团结更加 巩固。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 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强 军思想的科学指引。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 决议》明确指出:“党提出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确立新时 代军事战略方针,制定到二二七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 标、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 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 ’ 战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 、依法治军,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 、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加快机械化信息化 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坚持走中国特色强 军之路。” 蓝图已经擘画,奋进正当其时。新的征程上 ,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 路,人民军队必能以更强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卫国 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解放军和武警 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全军要抓紧抓实备战打仗 工作,协助地方做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工作,及时有效处 置各种突发情况,保持国家安全稳定,完成好党和人民赋 予的各项任务。”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 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引,向着 胜利勇毅前行,我们就一定能谱写强军事业新篇章,不断 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人民时评)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是简单的户籍变化,也不只 是人口有序流动的问题,还要有支撑从农村到城市生活场 景转换的体制机制 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 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 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近年来,我国新型城 镇化和城乡 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数据显示,2021 年我 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64.7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 到 46.7%,比上一年提高了 1.3 个百分点,高于常住人口 城镇化率 0.83 个百分点的提高幅度,这是“十三五”以 来两个城镇化率首次缩 小差距。 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得益于常住地提供基本公 共服务制度的不断完善,比如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市民化配套政策有序实施,等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 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国家发展改革委不久前印发了《 2022 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完成好这 些任务,对深入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高 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是简单的户籍变化,也不只 是人口有序流动的问题,还要有支撑从农村到城市生活场 景转换的体制机制。对来城市打拼的人而言,“进城”的 内涵发生着变化。过去看重的是“挣钱有门路”,如今人 们还希望 “权益有保障”。从人口流动的角度看,农业转 移人口市民化还蕴含着一个深刻变化,即从个体进城谋生 变为家庭化迁移。这意味着,从“一人闯天下”逐渐向 “拖家带口一起走” 转变。伴随而来的,是农业转移人口 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比如,工作收入稳不稳定、住房租赁 便不便利、随迁子女上学问题能不能解决……处理好这些 关切,是新市民安居乐业的客观需要,也是以人为核心的 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当前,各地瞄准农业转移人口 的新需求,在户籍、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保和住 房等领域出台各种配套措施,让他们无忧打拼、安心奋斗 。浙江 温州开发上线“浙里新市民”应用系统,新市民在 手机端就能完成居住登记、电子居住证申领转换、健康证 明等高频事项的办理;山东济南设立外来务工人员综合服 务中心,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职业培训、社会保障 等一站式精细化 服务……限制少了、门槛降了,配套全了 、保障多了,农业 转移人口进城更省心,也更安心。 也要看到,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体系 ,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依然任重道远。 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不仅要让他们在城市找到 安身立命之所,还要让他们看到长久的希望。推动农业转 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存量优先 、带动增量, 逐步扩大范围。 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 居安居放在首位。只要我们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 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 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 ,就能使 更多人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不断开创人民 城市建设新局面。 涵养“认真”的精神品格(金台随笔) “出手就出色、完成就完美”,获得“一级航天功勋 奖章”“八一勋章”“改革先锋”等荣誉的英雄航天员景 海鹏如是说。在他的字典里,没有“差不多”,只有“更 完美”。面对九大本、上百万字的操作指南和飞行手册 ,景海鹏反复背 记、烂熟于心,并一遍遍地练习、推演 ,使数以万计的指令 内化为习惯动作和肌肉记忆,闭上眼 睛都能精准无误地全流程操作。 “练,练到有肌肉记忆”,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 劳动模范、第十四届中华技能大奖等荣誉的高级技师丁照 民如是说。薄铝类金属焊接难度高,极易焊穿,而在他手 中,厚 度不超 0.3 毫米铝制品上的小孔也可以实现气焊 焊补。丁照民三十余年如一日,钻研技艺、博采众长、攻 克难题,练就 了精准焊接的高超技艺。 长期坚持、刻苦训练、精益求精,这样的故事还有许 多。 相关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本职岗位上担当 尽责、热忱投入,以实际行动诠释家国情怀、工匠精神。 这映照着他们对工作的意义、价值、责任的体认,也彰显 着一种作风、 一种操守、一种境界。 对工作极其认真、高度负责、积极投入的态度与精神 , 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而言,有着深刻的启 迪和借鉴意义。事实上,在我们身边,从来不缺乏类似的 典型。 在他们身上,优秀的品质熠熠生辉、促人思考,印证 着“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草帽书记”杨善洲退休后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 林, 并将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交给国家,“只要生命不结 束,服务人民不停止”。杨善洲深入群众的工作作风,至 今仍留存在当地百姓的记忆深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 平 23 岁时便立下誓言:“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 百姓挨饿”。这位 “看上去更像农民”的科学家,“不在 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真正 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现实中,失于一物之细,疏于一事之微,常常可能带 来更大的后果。党员干部若是在理想信念上“不认真 ”“开小差”,就容易导致信念滑坡、理想动摇;若是在 干事创业上 “不认真”“混日子”,就只会虚度光阴、荒 废事业;若是在修身律己上“不认真”“无所谓”,就可 能突破红线、失守底线。可以说,认真既是一种作风,又 是一种价值观。培根铸魂、修身律己、干事创业的认真 ,说到底来自于对事业的信仰,来自于对人民的责任。广 大党员干部唯有涵养“认真” 的精神品格,才能更好履职 尽责。 对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来说,不管环境如何变化,不 管岗位怎么变动,优良传统不能忘,好作风不能丢,精气 神不能改。坚定信心决心,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 怠,风雨无阻向前进,越是艰险越向前,我们方能创造出 更加辉煌的业绩,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纵横) 不久前,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发布了 2022 年工作要点 , 其中聚焦促进粤菜产业、家政服务业发展等一批“小切 口” 立法规划引发关注。 “小切口”立法是近年来地方人大立法改革探索的新 趋势。直指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的《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 理规定》,鼓励和规范现场救护行为的《湖南省现场救护 条例》, 旨在提升母婴健康水平的《广州市母乳喂养促进 条例》,着 眼建立科学、严格监管体系的《深圳经济特区 食品安全监督条例》……这些仅凭“关键词”就足以窥见 其主题特色的地方立法,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填补了全国性立法落实到地方的一些操作性规范空白 ,体现了地方立法方面的创新作为,为地方改善民生,提 升治理现代化、法治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研究丰富立法形式,可以搞 一些‘大块头’,也要搞一些‘小快灵’,增强立法的针 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站在提升地方治理水平的角 度,“小切口”立法的初衷,就是要发挥地方立法实施性 、补充性、试验性作用。国家立法往往侧重于从全局性、 全国性的宏观角度作出规范,将这样的上位法落实到地方 、付诸实践,往往需要一些实施性、补充性的微观制度安 排。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经济 新业态新消费形式不断涌现,新的社会关系引发了一系列 备受关注的治理新问题。 “小切口”立法可以充分发挥 “快而灵”的优势,为相关部门有力应对新问题提供遵循 ,为宏观的国家层面立法积累经验。 “小切口”立法,关键在于“立得住、行得通、真管 用”。 首先在立法主题的选定上,要切合地方实际、突出问 题导向。比如近年来,广东提出“粤菜师傅”“南粤家政 ”“广东技工”三大特色民生工程,发力“稳就业”,壮 大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广东省人大立法工作突出重点,计 划审议制定推动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条例,体现了极强的 针对性、实用性。其次, 在立法内容的重点上,突出明确 和细化相关主体的权力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突出提供相 关服务、实施相关监管等流程、环节的协同规范,进而提 升相关条例、规定的可操作性。 通过“小切口”立法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关切,为提升 地 方尤其是基层治理水平赋能,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体系的创新之举,也是地方人大强化自身职能、服务 大局的重要抓手,值得积极作为。 (摘编自《南方日报》,原题为《以“小切口”立法 赋 能提升治理水平》) 精准发力赋能先进制造业(治理者说)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强国之基。如今,我国制造业规模居世界首位,要继续攀 登, 就要靠创新驱动来实现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产 业创新, 在产业链上不断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湖南湘江新区是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一直以来 将先进制造业放在突出位置。当前,湘江新区共有规模以 上工业企业 1460 家,实现产值 4421 亿元;上市企业 45 家,占长沙市一半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达 37.7%,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 比重达 4.85%。“十四五”期 间,湘江新区将做强支柱性先进制造业集群,牢牢抓住科 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以精准施策、精细治理的思路为 先进制造业赋能。 研发端精确发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岳麓山下汇聚 了20 多所高校院所、57 个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40 余名 两院院士、10 余万名科研人员、30 余万名在校大学生 ,这是湘江新区谋划创新发展的宝藏。近年来,湘江新区 实施以工程机械领域“卡脖子”技术为突破口的科技研发 招标揭榜制, 加速“三智一芯片”领域创新突破,推动制 造业加快升级; 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在国家级新区 中保持领跑态势, 不断释放国家首批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 转移示范基地的带动效应。进一步建机制、搭平台、优服 务,健全“产学研金用”联动转化体系,从而有力助推更 多科创成果走出实验室、 转化为生产力。 孵化端精心搭建,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紧密围绕 岳麓山大科城,加快建设湘江科创基地(一期)、中南大 学科 技转化基地、湖南大学创新转化基地等科创基地;用 活用好国家(长沙)超算中心、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 等 700 余个重大创新平台;谋划布局智造谷、锂电谷、基 因谷、数字谷、科创谷等创新载体,打造湘江西岸科创走 廊……通过加快重大科创平台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 施,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中心体系,进一步推动了创新资源 集聚,形成合力, 为持续积蓄创新动能提供重要支撑。 转化端细化路径,加快科技成果应用。构建科技成果 转化“快车道”,必须精准筛选科技成果、精准识别企业 需求、 精准提供要素保障。湘江新区充分发挥经济功能区优 势,建设专利大数据平台,引入知识产权法庭,引导高校 、企业更快掌握行业政策、找准研发方向、提升技术研发 水平。目前, 湘江新区拥有 3 个国家级园区、2 个省级 园区,为科创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同时,依托湖南金 融中心、湘江基金小镇进行“金融活水”灌溉,设立子基 金 39 只,累计完成返投新区项目 87 个,返投金额达 37.4 亿元。从政策支持到优化环境,再到完善激励机制 ,不断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鼓励相关单位、机构 打通成果转化难点,以一流的创新生态涵养高效的科创转 化,更好激活科技创新的“一池春 水”。 当前,湘江新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 神,聚焦“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实施强省会 战略,永葆“闯”的精神,保持“创”的劲头,强化“干 ”的 作风,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中勇挑重担 ,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家科技创新高地中大展作为 ,朝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迈进。 (作者为湖南省长沙市委常委、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 主 任) 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人民观点) ——深入学习领会“十个明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 涵⑩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阔步向前,走出一条“对话 而 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人类命运 共同体理念,揭示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和人类命运紧密相 联的客观规律,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找到了共建美好 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 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千万雪花,竞相开放,万千你我,汇聚成一个家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片片写有参赛国家和地区 名字的“小雪花”汇聚为一朵“大雪花”,演绎“世界大 同,天下一家”的理念,让世界看到中国推动人类共同发 展、共享未来的努力。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向世界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国家形象 ,奏响了“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强音。 外交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外交工作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 过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 决 议》,以“十个明确”系统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其中之一就是:“明确中国特 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 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党的十八大以 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 台中央。面对风云激荡的国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 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判断国际形势走向和我国所处 历史方位,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 引领人类进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精辟回答了新 形势下中国应推动建设什么样的世界、构建什么样的国际 关系,需要什么样的外交、怎样办外交等重大问题,形成 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经过持续努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 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 进方向的鲜明旗帜, 我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 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 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 力显著提升。 进入新时代,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 护 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 ,逆全球化思潮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家间互动 愈发频 繁,国际关系应遵循什么样的规则?习近平总书记 开创性地提出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 新型国际关 系,为“国际关系向何处去”给出中国答案。 推进大国协调与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 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 外交方针,深化同 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 亲诚理念,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党的十八 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扣服务民族复兴 、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 线,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的旗帜,推进和完善全方 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阔步向前,走出一条“对话而 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只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 出: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 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 运共同体”。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 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用共同利益、共同挑 战、共同责任把各国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提出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无论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 量发展,与各国分享发展机遇;还是推动新冠疫苗成为发 展中国家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产品,构建卫生健康共同 体;抑或是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应对气候变化肩 负起大国责任……我们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 类进步的一边,引领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正确方向。事实充 分证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揭示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 和人类命运紧密相联的客观规律,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 ,找到了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为全球治理体系改 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多次被联合 国文件引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成为中国引 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 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有信心、有能 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而且有信心、有能力同世界各国一 道,实现共同发展。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 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 ,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新的征 程上,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体现人类命运共同 体担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我们就一定能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 国外交不断开创新局面、开辟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奋斗的人生闪闪发光(中国道路中国梦·追梦这十年 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 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华 儿女 的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 就、发 生历史性变革,为无数人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提 供了更充分的机会。本版即日起推出系列文章,聚焦普通 人十年里的 筑梦、追梦、圆梦故事,和读者一起携手向更 美好的未来进发。 ——编  者   从湖北襄阳农村青年,到走上“代表通道”的全国人 大代表……很多人说我的人生很励志,可我深知,不平凡 之路都是用平凡的双脚一步步走出来的。 中专毕业那年,我选择了进城务工。先是在苏州的工 厂做机床工人,后来跟着朋友来到上海应聘邮件转运员。 刚开始,我以为这是简单轻松的活儿,理理邮件、送送信 件。没 想到扛的邮件大包比在老家扛的麦子还重,一个包 裹 50 公斤,一个人一天要搬近百袋。有工友没干几个月 就走了,我 却咬牙坚持,只因有个落脚城市的梦想。 想留下,就得有一技之长;想长本事,就得学。怎么 堆码不会倒,怎么放不会把邮件震出“内伤”,老师傅教 ,我跟着学,下了班还细琢磨、反复练。后来,别人干一 两个小 时的活,我 20 分钟就能做完。熟记两千多个地名 ,一提笔就能画出全国铁路干线图,扎实的基本功让我获 得上海邮政“业务技能练兵”大赛第一名,也让我得以在 2012 年转到接发员岗位。 做好接发员,仅靠业务技能还不够,要想让邮件转运 更快、更优,还得学会分析和管理。这些我从没有接触过 的知识,从哪里学呢?正当我犯愁时,单位工会为我们这 些劳务派遣员工开辟了职业上升通道,搭建了全新的学习 平台。事实上,随着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全 社会更加注重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和素质教育,不断厚植高 素质人才成长沃土。在单位工会的帮助下,我进入上海开 放大学攻读在职专科和本科,通过行政管理方面知识的学 习,打开了视野、提升了水平。我也没忘记分享学习成果 ,带动很多像我一样的年轻工人,帮助他们积极参加各类 培训学习,获得学历技能双提升;老师傅们不太会用智能 手机、智能化设备,我就像当初他们教我一样耐心教他们 。在温情和友爱的传递中, 我在上海落了脚、安了家。 2018 年,我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角色变了,底 色没变。履职调研时,站在繁华的上海街头,看到来回穿 梭的“骑手”,我仿佛看到曾经的自己,载着生活希望 ,为梦想奔忙。我始终是他们的一分子,要为他们代好言 、发好声。上海代表团里专家学者多,我就向他们学习履 职经验,实现自我提升;每年至少参加 3 次人大代表履职 培训,工作之余对劳动法、民法典等的学习,也让我更好 地上接国家政策、下接民生诉求。 在城市留得住、住得下、过得好,是不少外来务工者 的梦想。履职 4 年多,我提交了 18 份纸质建议,大多数 都与进城务工劳动者相关。其中《关于完善新业态中灵活 就业劳动者社会保障的建议》被全国人大列为重点督办建 议,相关部委印发指导意见,多地出台相关政策,开展职 业伤害保障试点。中国式民主在中国行得通、很管用,这 让我备受鼓舞。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曾经的风雨兼程化作春风细雨 ,润泽每一个和我一样怀揣梦想的人。在这个可敬可爱的 时代里,我们用奋斗擦亮人生,让梦想照进现实。 (作者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邮区中心局邮 件接发员,本报记者黄晓慧采访整理) 建设更加安全的韧性城市(新知) ——扎实推进新型城市建设② 【现象】“韧性城市”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 远景目标纲要;北京市提出到 2025 年建成 50 个韧 性社区、韧性街区或韧性项目,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韧 性城市建设经验;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围绕加强韧性城 市建设、提高城市防内涝综合能力提交建议……近年来 ,建设韧性城市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提高城市韧性、增强 抗风险能力,正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管理的重大课题。 【点评】 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 “韧性城市”是在逆变环境中具备承受、适应和快速恢复 能力的城市。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让城市像弹簧一样 ,能从容应对外界压力,并快速恢复原状。当前,伴随着 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功能日趋复杂,城市尤其是大中城 市的基础设施、 资源、生态承受着更大压力,人口、建筑 、生产、财富的聚集也对各种灾害风险产生放大效应,进 一步加剧着城市的脆弱性。正因如此,在优化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的同时,防范化解城市运行中的风险、 提高城市的韧性日益重要而迫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 效益,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城市 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建 设韧性城市是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体现了 “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 ”的底线思维和战略眼光。“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 景目标纲要提出, 建设源头减排、蓄排结合、排涝除险、 超标应急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增强公共设施应对风暴、 干旱和地质灾害的能力。 未雨绸缪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推 动从传统的灾害管理向以容灾、耐灾为核心的风险管理转 变,将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安全性、增强抗风险能力,从而 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韧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基础设施韧性、 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空间韧性、生态韧性、治理韧性等 ,体 现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医疗卫生、生态环境、食 品药品安全等诸多领域,牵涉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更 新等各环 节。比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有的企业跨界生 产口罩、呼吸机;雨季来临,城市可以像海绵般“呼吸吐 纳”;突发自然灾害,社会可以快速广泛动员……这些都 是城市韧性的体现。建设韧性城市,不仅要提升传统基建 、新城建等“硬实力”,也要提升组织动员能力等“软实 力”。只有当每个微观单元都充满韧性,整座城市的韧性 和生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延展。 当然,韧性城市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 须一步一个脚印。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将韧性思维、 风险意识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更新等各个环节 ,合理规划韧性城市建设目标。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因 城施策,针对城市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加强基 础设施建 设、完善应对风险的举措。惟其如此,才能让我 们的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用双脚丈量“无穷之路”(暖闻热评) 【人物】陈贝儿 【故事】陈贝儿,香港媒体人。2021 年,陈贝儿和拍 摄团队赴贵州、四川、云南、广西、宁夏、海南等 6 省区 实地拍摄采访,制作了脱贫攻坚主题纪录片《无穷之路》 。在历时 3 个月的拍摄中,他们造访多个曾经处于深度贫 困的地区, “沉浸式”体验当地居民生活,真实呈现扶贫 工作为当地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前不久,陈贝儿入选 “感动中国 2021 年度人物”。 【点评】 “无穷之路”的起点,始于陈贝儿对真实的探求与追 寻。 面对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提前 10 年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的质疑,她觉得“作为 一个媒体人, 必须亲身去看、去听”,用事实让对方心服 口服。就这样,陈贝儿一行 5 人踏上了艰辛的求索和见证 之路。 登上 2556 级钢梯,奔赴峭壁上的悬崖村;借助一根 溜索,跨越汹涌奔腾的怒江;穿越葱郁茂密的丛林,来到 偏远的村庄……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只为最直接地体会 脱贫攻坚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变化。在前往高原拍摄的路上 ,陈贝儿因为强烈的高原反应住进医院,在病床上她流着 泪责怪自己“不够坚强”,但没过多久依然选择向更高海 拔的四川理塘进发。不惧艰险、亲身体验,用最接地气的 方式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正因如此,陈贝儿的采访 总能戳中受访者的心,将脱贫地区最真实的变化呈现给观 众。 双脚沾满泥土,镜头记录感动。在接受采访时,陈贝 儿表示自己才是被感动的那个人。“索道医生”邓前堆 ,几十 年间冒着生命危险来往于索道两岸村寨,只因坚守 对村民的承诺;为动员村民参与种植咖啡并保障村民利益 ,叶萍承诺如果咖啡豆卖不出去就自费收走,最终带领整 村村民增收致富;《山海情》中马得福的原型人物谢兴昌 ,见证并参与了 “干沙滩”变“金沙滩”的山乡巨变 ……陈贝儿一行人的足迹,串联起一个个饱含真情、直抵 人心的故事。一段段刨除 穷根、追梦圆梦的动人实践,为 消除绝对贫困的人间奇迹写下生动注脚。 陈贝儿的镜头,为香港同胞打开了一扇了解祖国内地 繁荣发展的窗口,也为包括港人在内的更多观众近距离观 察脱贫攻坚提供了清晰视角。全面的了解认知、深刻的情 感共鸣, 拉近了内地和香港同胞的心灵距离,为香港融入 国家发展大局注入了更强信心和动力。 “无穷之路”,既是“没有贫穷的道路”,也是“没 有尽头的道路”。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 斗的起 点。在通往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陈贝儿采访过的人 们又都铆 足了一股劲。人们迈向更加美好生活的步伐永不 停歇,在这条共同的“无穷之路”上,让我们一起努力 ,踔厉奋发、笃 行不怠。 以强监管规制电子烟(人民时评) “戒烟神器”“健康蒸气”“潮流科技”……近年来 ,一些商家宣称电子烟具有戒烟、保健等功效,吸引了不 少消费者。相关厂商也加大投入力度,电子烟专卖店、授 权店和零 售商日渐增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种背景 下,少数青少年也成为电子烟使用者,引发各方担忧。 吸烟有害健康,吸电子烟也不例外。随着使用者的增 多, 人们发现,尝试抽电子烟进行戒烟的人,一段时间后 很容易复吸卷烟,效果并不好。不仅如此,相关机构指出 ,电子烟中多含有成瘾物质尼古丁,吸电子烟可能造成急 性肺损伤、哮喘等多种疾病。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电子 烟本质上就是烟,只要吸入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是烟就 应控,不能任其打着“科技产品”的幌子游离于监管之外 ,进而误导消费者、 损害人体健康。 今年初,公安部等四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清理整治工作 , 依法清理整治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严厉打击涉电子 烟违法犯罪,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前不久,国家 烟草专卖局发布《电子烟管理办法》,明确从今年 5 月 1 日起,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 雾化物的 电子烟,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文件 明确了电子烟定义和监管对象,要求对电子烟生产、批发 和零售主体实行许可证管理,对电子烟销售实行渠道管理 ,等等。通过建章立制,把电子烟纳入烟草管理范围进行 有效监管,必将有利于行业规范发展,更好保护消费者特 别是未成年人等群体的合法权益。 徒法不足以自行。即将实施的电子烟管理新规突出了 现实针对性,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面向未来,关键在于 让制度真正落地,将纸面上的条文落细落实。相关部门依 照规定 切实加强监管,行业和企业不折不扣遵守相关规定 ,媒体、学校和家庭注重科普电子烟可能带来的危害 ……各方协力、多措并举,久久为功、精细治理,才能让 规定真正发挥实效, 减少电子烟带来的危害。通过对电子 烟市场的整治、对电子烟行业的监管,也可以让更多人理 性认识电子烟,促使他们养成自觉少抽乃至不抽烟的习惯 。这有助于形成文明生活方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 好社会环境。 控烟不仅关系到青少年身体健康,更关系到国家和民 族的未来。《“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 2030 年, 15 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 20%。”近年来 ,我国全面推进控烟履约,加大控烟力度,运用价格、税 收、法律等手段提高控烟成效,深入开展控烟宣传教育 ,积极推进无烟环境建设,强化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 ,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政策措施日趋细密,我们一定能 有效降低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电子烟使用率,助力健康 中国建设。 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人民观点) ——深入学习领会“十个明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 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 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探索出依靠党的 自我革 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要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 关键还得靠我们党自 己 《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必 须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 ,把加 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 腐的基 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 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提出,“着眼永葆初心使命,坚 持不懈推进自我革命”;十九届中央第九轮巡视动员部署 会对巡视部分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组织作出安排,强调“充 分发挥巡视在党的自我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自我革命 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 力的强大支撑,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 “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 明 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共中央关于党的 百年 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系 统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其中之一就是“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 时代党的建设 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作 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 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 了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 相伴相随、互促共进的辩证关系 ,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 心使命、政治担当、历史自觉 ,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重大时代价值。 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 革命中淬炼而成的。回溯历史,我们党能够饱经磨难而生 生不息、风华正茂,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 个胜利, 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放 松,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强调 “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 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指出“自 我革命关键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明 确“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 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 义执政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 述,深刻阐述了伟大自我革命的战略意义,充分彰显了我 们党一以贯之坚持自我革命、确保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 政治决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管党治 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 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 政党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 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 ”,从“党的自我革命”到“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 会革命”,展现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远见和清醒。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 面”战略布局, 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 设和反腐败斗争, 打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经过 坚决斗争,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 发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 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 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 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党的自我革命是我们党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给出的“第 二个答案”。政治建设纲举目张,锚定自我革命根本政治 方向; 思想建设夯基固本,淬炼自我革命锐利思想武器 ;八项规定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改进作风;反腐败重拳出 击,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把 权力关进越扎越牢的笼子……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刮骨 疗毒、壮士断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 历史性、开创性成就, 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探索 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实践充 分证明,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 ,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 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居安思危,时刻 警惕我们这个百年大党会不会变得老态龙钟、疾病缠身。 ”应当清醒认识到,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 ”是长期的、尖锐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 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 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已 经解决的问题还可能反弹,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要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关键还 得靠我们党自己。我们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 怀远虑、居安思危,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 ,继续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 战。必须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既要 培元固本,也要开拓创新,既要把住关键重点,也要形成 整体态势,特别是要发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坚持不懈 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决不能 滋生已经严到位的厌倦情绪。 2022 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新时代党和 人民奋进历程,作出“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其中 之一 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 之路的必由之路”。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 是阅卷人。 新的赶考之路上,只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 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 肌体的病原体,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 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持续“升级”,共享单车更便利(人民时评) 共享单车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为优化服 务提供了方向,做出针对性改进就能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骑车到了目的地,却发现附近禁止停放共享单车,只 好骑到停放区再步行回来;已经将共享单车停入停车框 ,APP 定位却一直显示在框外,导致关锁失败……投放之 初就面临 乱停乱放问题的共享单车,经过一段时间整治之 后,又出现了“骑车 5 分钟,停车半小时”等新问题,引 发人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