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2年人民观点汇编(12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激扬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人民观点) ——把握有利条件,激发信心动力⑤ 本报评论部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30日 第 05 版) 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总是在青年身上得到最生动的 体现。随着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新时代中国青年满 怀“可以平视这个世界”的自信,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认 识世界、融入世界,在对外交流合作中展现出理性包容、 自信自强的精神风采。中国青年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 、骨气、底气,以朝气蓬勃的青春之姿,折射出这个伟大 时代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 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 潮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我国发展具 有“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重大论断,其中重要一条就是 “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党 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今天,中国 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 一步激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党心军心民心昂 扬振奋,汇聚起砥砺前行、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个民族的兴旺、一个国家的崛起,都离不开自信的 精神品质。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全面小康”“GDP超百 万亿元”等折射中国巨变,“蛟龙”入海、“嫦娥”探月、“天和 ”驻空、港珠澳大桥开通等成就记录难忘场景……“当惊世界 殊”的发展奇迹,“更上一层楼”的美好生活,亿万人民亲眼 见证、亲身经历,这为自信自强奠定坚实基础,为志气骨 气底气提供有力支撑。这样一份强大的自信,是在党中央 坚强领导下继续坚持中国道路、创造中国奇迹的坚定决心 ,是对国家发展进步的正向预期和强大共识,是新时代中 国人民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 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 有理由自信的。”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放在历史坐标中看 ,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由沉沦而奋起、由苦难到辉煌的命 运转折历程,更能体会这种自信自强所彰显的历史主动精 神、历史创造精神。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 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 ,中国人由此在精神上获得了自由和解放,由被动变为主 动、由消极变为积极、由悲观变为乐观、由自卑变为自强 ,这是百年来中国精神发生的最显著、最伟大的变革,也 是一个走过漫长历史的古老民族心灵世界最壮丽的篇章。 现在,中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 来,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 经历各种风浪考验,广大党员干部政治品质和斗争精 神斗争本领得到锤炼,全国各族人民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 扬。只有始终坚持团结奋斗,才能让这些精神力量握指成 拳、合力致远。古人云:“孤则易折,众则难摧”。同困难作 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面对可以预见的 狂风暴雨和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众力并则万钧举”的团结 之光不会失色,“风雨无阻向前进”的不懈奋斗永不过时。团 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把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汇聚成闯关夺隘的强大合力,就 没有什么挑战是不能战胜的、没有什么目标是无法抵达的 ! 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身处前所未有 的伟大时代,做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14亿多中国人民 鼓起“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情,磨炼“踏 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斗志,就一定能在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继续创造令人刮目 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续写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人民观点) ——把握有利条件,激发信心动力④ 人民日报评论部 2022年05月27日 不久前,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 ,有关部门介绍了过去一年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 成效:各地利用公安大数据研判预警线索4170万条,成功 避免6178万名群众受骗;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9.4万起 ,抓获犯罪嫌疑人63.4万名……不断织密的安全网、持续拧 紧的安全阀,为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提供了有 力保障。 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只有国家安 全和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我国发展具有“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重大论断,其中之 一就是“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 目标,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 质要求,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推动我国 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 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 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 稳定奇迹。 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一个国家在从传统社会向 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往往都要经历一个社会矛盾和风 险的高发期。中国发展历程的震撼之处就在于,同时创造 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近代以来,从 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 、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饱受欺 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 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中国奇迹的伟大之处 ,不仅在于在经济发展上以如此大的规模跑出如此快的速 度、以如此短的时间实现如此大的变化,更在于在实现经 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应对转型阵痛、确保了社会长期稳 定,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有序释放,实现了活力与秩序 、发展与稳定的平衡。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发展厚 植根基,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提供有利条件。紧紧围绕 污染防治攻坚战、保障食品安全等重大部署,用心呵护百 姓“舌尖上的安全”,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紧 紧围绕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开展“云剑”“净网”“净边”“断卡 ”“猎狐”等专项行动,持续向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违 法犯罪“亮剑”;黑恶犯罪得到根本遏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基层基础全面夯实,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一 项项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一个个高质量服务举措,让老百 姓更安心、放心、舒心,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也让“中国之治”成色更足 、优势更加彰显。 “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 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但前进道路 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 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 进步,安全稳定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发展,人民群众不 仅需要治安良好、犯罪率低,还期望衣食住行、网络安全 、公平正义等社会生活各方面更有保障,必须固根基、扬 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 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 用的制度体系。只要保持社会长期稳定,保持人民安居乐 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就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山河锦绣,国泰民安。这是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也 是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牢牢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一根 本要求,把安全贯穿到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不断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 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长期稳定,我们就一定能创造 新的更大奇迹。 经济发展具有强大韧性和活力(人民观点 ) ——把握有利条件,激发信心动力③ 人民日报评论部 2022年05月26日 越是逆风飞翔,越能展现韧性;越是逆水行舟,越能 彰显活力。今年以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 的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各地区各部门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 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一季度,主要宏观指标保持 在合理区间,“稳”的基础在不断加固,“进”的动能在不断集 聚,充分展现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发 展具有“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重大论断,其中重要一条就 是“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这一重要论断,深刻 揭示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深刻揭示出我国经济 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为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 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注 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 正如分析人士所言,“在经济领域,中国是一个巨大的 成功故事”。不断积累的物质财富增量,沉淀为雄厚的物质 财富存量,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从经济总量 来看,2021年我国经济已迈过110万亿元关口,占世界经济 的比重超过18%,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左右 ;从民生改善来看,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 脱贫,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 超过10亿人;从科技创新来看,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 统、国产航母、国产大飞机等一批国之重器相继诞生,大 数据、云计算、5G通信等“三新”经济不断涌现,以创新为 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正在形成。这些实 打实、见真章的成绩,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充分 说明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显著 增强,新时代的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已经被各种“压力测试”所检验、 所证明。这种韧性体现在,中国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 ,又有超大规模市场,使得我国经济具有明显的大国经济 效应,可以减缓外部冲击力度;这种韧性体现在,我国具 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供应链体系健全、产业配套能力 强,规模庞大、分布广泛的微观主体构成了复杂、有机结 构,形成风险分散机制、具有自我修复能力;这种韧性体 现在,国家能够及时灵活调整政策,有足够多的政策工具 来应对冲击,有能力防范经济出现大起大伏,守住不发生 系统性风险底线;这种韧性体现在,党中央高效统筹疫情 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够逐步阻断疫情传播,最大限度 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可以说,前期发展所积 累的坚实基础,为中国抵御各种风险挑战奠定了“家底”,为 中国跃上更高发展境界筑牢了基石。 中国经济的奔涌活力,正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彰显。 在经济总量和规模不断跨越新关口的同时,中国经济还在 发生着深层次的变化,结构在优化、方式在转变、质量在 提升、效益在增强。今年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 比增长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产业升级带动作 用明显;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均保持 较快增长,创新发展态势持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 贡献率比上年同期大幅提升,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清洁能 源消费占比继续提升,绿色转型稳步推进;居民收入持续 增长,民生改善继续加强……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 “旧动能”转向“新动能”,从“积累量”转向“提升质”,新发展 理念融入到发展各环节,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 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如果说强大的韧性让 中国经济能够克服各种艰难险阻,那么奔涌的活力将推动 中国经济乘风破浪,完成高质量发展的蝶变。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 依旧在那儿!”中国经济具有迎难而上、爬坡过坎的能力 ,一直是在克服困难中发展进步,在应对挑战中超越自我 ,完全能够抵御短期波动、赢得长远发展。只要我们更好 把握战略性有利条件,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 险挑战面前砥砺前行,就一定能推动中国经济航船劈波斩 浪、行稳致远。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人民观点) ——把握有利条件,激发信心动力② 人民日报评论部 2022年05月25日 近期,我国航天领域捷报频传。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 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创造了 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天舟四号货运飞船 发射升空,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正式 开启了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突 破,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 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最鲜明的特色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制度自信和文化 自信紧密结合,在推动发展上拥有强大的政治优势、理论 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 总书记作出我国发展具有“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重大论断 ,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 理体系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为我们牢牢掌握 历史主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力 量。 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越,一个重要 方面就是看其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能不能号令四面、组 织八方共同应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 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 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面对来势汹汹 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 导下,我们坚持全国一盘棋、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 生命大救援,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 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迎战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隐 匿性高等特点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我们坚持科学精准、动 态清零,不断提升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水平,取得了 阶段性成效。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 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 本保证。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 最根本的竞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 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到日益丰富不同领域具有创 新性、支撑性的重要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层 次分明、系统完备,各项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民主 集中制更加健全,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在国家治理中 日益显现出巨大的制度效能。特别是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实践中,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进 一步彰显显著优越性,“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更加鲜 明。事实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 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 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我们既要全 力以赴答好疫情防控“加试题”,更要坚定信心答好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这道“必答题”。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 是任务艰巨,越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 ,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 力。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要坚定“四个自信”,坚持集 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就一定能够使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紧密团结起来,发挥出攻坚克难、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 能量;只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 挑战冲击,我们就一定能够经受住一次次压力测试,不断 化危为机、阔步前行。 风物长宜放眼量。回顾过去,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 。展望未来,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14亿多中国人 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我们一定能够不断从 胜利走向胜利,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应对风险挑战的根本政治保证(人民观点 ) ——把握有利条件,激发信心动力① 人民日报评论部 2022年05月24日 上海多个区实现社会面清零,吉林持续巩固抗疫成果 ,河南、江苏等地疫情渐趋平稳……今年3月以来,在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勠力同心 、并肩作战,我们经受住了武汉保卫战以来最为严峻的防 控考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实践证明,我们的防控方针 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们的防控政策是经得起历 史检验的,我们的防控措施是科学有效的。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今年全国两 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 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从五个方面精辟概括 了“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其中排在首位 的就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为沉着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提供根本政治保证”。这一 重要论断,充分展现了党中央从容应对前进道路上风险挑 战的娴熟能力,深刻阐明了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 政治保证,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激发出广 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信心和勇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些年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 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党面临形势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 、肩负任务的繁重性和艰巨性世所罕见、史所罕见。面对 “三期叠加”的经济形势,作出必须“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 态、引领新常态”的战略判断,指引中国经济履险如夷、企 稳向好;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领导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总体战、阻击战,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 健康;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等不 利局面,作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决策,这是把握未来 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 化的路径选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水平驾 驭复杂局面,沉着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展现出伟大的历史 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在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 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风雨来袭之时,中国共 产党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披荆斩棘之路,中国共 产党是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上最坚强的领导核心。党的十八 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 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 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推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 要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 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 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在新征程上汇聚起万 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 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清醒认识到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 开,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 挑战。越是面对困难,越要坚定信心;越是面临挑战,越 要激扬斗志。新征程上,我们要把握“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 ”,首要的就是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优势。没有中国共产 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 ,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 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 环节,就一定能凝聚起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强大力量,中 国号巨轮就一定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时与势在我们一边 ,我们要锚定奋斗目标,把握有利条件,激发为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崇德向善、严守纪律(人民观点) ——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⑤ 人民日报评论部 2022年05月20日 用柔弱双肩为家庭撑起一片天的大学生刘羲檬,帮助 30余位残障人士就业的特殊教育教师贾君婷仙,从突发火 情中勇救一家三口的快递员张裕……不久前,第二十六届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名单公布,这些90后、00后年轻人 ,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道德坚守和价值追求。党的 十八大以来,一大批青年优秀人物成为全社会学习的榜样 ,各级共青团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广大青年成为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作出积极 贡献。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 平总书记要求新时代广大共青团员“做崇德向善、严守纪律 的模范,带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严格遵纪守法 ,严格履行团员义务”。青年只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以道德浸润心灵,以纪律规范行为,才能扣好人生 第一粒扣子,为自身成长成才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品德是为人之本 ,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 发达,适足助其为恶。”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句话,说明 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的基础性意义。青年处在价值观 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 水准和精神风貌上。广大青年是否崇德向善,不仅关乎人 生道路能否走得正、走得远,更关乎整个社会是否风清气 正、朝气蓬勃。广大青年务须加强品德锤炼,自觉树立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 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努力成 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在运动场上争金夺银,彰 显为国争光的家国情怀;在抗疫一线救死扶伤,折射一心 为民的赤诚之心;在田间地头寒耕暑耘,体现勤劳坚韧的 奋斗之美……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 道德实践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一个人只有明大德、 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崇尚对党忠诚的大 德,才能筑牢理想信念、认清大是大非;崇尚造福人民的 公德,才能以人民为中心、以天下为己任;崇尚严于律己 的品德,才能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以大德铸魂 、公德善心、品德润身,就能激发出更多向上向善的力量 。 心有所戒,行有所止。一个道德上有追求的人,往往 对纪律重要性的理解也相对深刻,同时自身也有着高度的 纪律自觉。青年人修身立德,必须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 加重要的位置。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块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包 袱布,上面写有“六项注意”,当年的年轻战士就是以此自警 自励,锻造出“一个可以当十个”的战斗力;上海解放纪念馆 藏有一本名为《入城纪律》的小册子,当年人民解放军进 驻上海城区时,十万大军严格遵守入城纪律露宿街头,受 到群众欢迎。有规则意识、有纪律意识、有法治意识,就 能把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 逾矩。 回望历史,抗战时期进步青年即便长途跋涉也要“到延 安去”,新中国成立后青年突击队响应号召艰苦创业、建设 国家,改革开放后爱岗敬业、服务人民的青年岗位能手纷 纷涌现,新时代青年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冲得出来、 顶得上去,一代又一代青年在伟大事业中锤炼品德修为 ,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立大志、明大德、成 大才、担大任,青年一代必将收获更有高度、更有境界、 更有品位的人生,让青春绽放更为绚丽的光芒,用青春和 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人民观点) ——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③ 人民日报评论部 2022年05月18日 投身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坚 守三尺讲台倾情奉献乡村教育,矢志科技报国攻克技术难 关,扎根司法援助、就业帮扶、农业生产、志愿服务等基 层一线……近日,20名2021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 迹向社会发布,他们身上“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的 品质赢得网友热烈点赞。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 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 ,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 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总能激荡青春蓬勃的力量,激 发成长成才的动能。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 年大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