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2年学术类文章汇编(4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深刻意蕴与理论贡献 (学苑论衡) 苏长和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30日 第 09 版) 世界发展每到重要关口,都格外需要思想和价值的光 芒照亮前进道路、指引前进方向。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 主席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 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 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 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 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 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此后,习 近平主席在许多重要双多边场合,围绕全人类共同价值提 出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深刻阐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丰 富内涵及其对构建美好世界的重大意义。当今时代,人类 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各国命运与共,人类比以往任何 时候都更需要弘扬和坚守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凝聚价值共识、奠定价值之基。 时代意义和丰富内涵 习近平主席指出:“各国历史、文化、制度、发展水平 不尽相同,但各国人民都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 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当今世界正处在何去何从 的十字路口。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的进步力量在增强 ,但同时,强权政治、阵营对抗政治、单边主义、保护主 义等不时抬头,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治理赤 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 严峻挑战。是在对抗和冲突中退回到旧国际关系漩涡中 ,还是在进步力量推动下走新型国际关系发展道路?世界 急需站在全人类高度上的思想引领。习近平主席以对人类 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凝练概 括全人类的基本价值共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契合各国 人民期待,为人类文明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 力。 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的共同事业,也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关乎所有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和平孕育发展生机,发 展保障持久和平。和平如同空气,各国日用而不觉,失之 则共同蒙难。一部国际关系史,可以说也是一部人类不懈 追求和平、巩固和平的历史。只有各国共同肩负维护和平 的责任,人类才能享受和平的阳光雨露。发展是保障人民 基本权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热切向往的根本途径。今 天,国际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均衡现象和问题尚未得到实 质性改变,维护各国的正当发展权利,不断改善欠发达国 家和地区的发展条件,实现各个国家和群体的共同发展、 可持续发展,依然任重道远,这也是将发展作为全人类共 同价值的重要意义所在。 公平正义是人类的共同理想,也是国际秩序的基石。 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保障公道公理,摒弃丛林法则、强 权政治,是各国人民在国际关系领域的正当追求。站在历 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就要努力维护国际 关系公平正义。坚持公平正义,首要的是坚守主权平等原 则。主权平等是国与国规范彼此关系的重要准则,也是联 合国及所有机构、组织共同遵循的首要原则,在这一点上 各国已形成高度共识。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 等,主权和尊严必须得到尊重,内政不容干涉,反对以强 凌弱,反对把自己意志强加于人。确保国际规则的平等统 一适用,不能“合则用、不合则弃”,更不能搞双重标准、多 重标准。在世界格局深刻复杂演变、国际形势动荡变革的 当下,人们对公平正义价值的呼唤尤为强烈。 民主自由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近现代世界历史上,国 际关系的发展进步,正是在一大批国家反对殖民主义、争 取民族独立解放、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推进国际关 系民主化的努力中逐步实现的。从国际层面来说,民主意 味着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共同掌握世界命运,遵循共 商共建共享原则参与国际治理等。自由意味着每个国家都 有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权利,各国要彼此尊重 对方开展正常正当经济文化活动的权利。今天,垄断国际 事务的想法是落后于时代的,垄断国际事务的行为也注定 是不能成功的。同样,垄断对民主自由的定义,以民主价 值观划线、拼凑小集团、搞阵营分割,或以“民主”“自由”为 幌子干涉别国内政,都与民主自由的价值格格不入,也与 世界各国人民的期待背道而驰。 理论品质和理论贡献 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要本着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 责的态度,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倡导者,以宽广胸怀理解 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价值实 现路径的探索,把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 实现本国人民利益的实践中去。”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探 索新型政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展现出独特的理论品质 ,为国际关系理论发展注入新理念、增添新活力,为化解 当今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问题提供科学指引。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价值主体是全人类,主张摒弃敌我 两分、非此即彼的方法论,把人类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长期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流行的价值观念,先验地 将世界一分为二、一分为多,处于支配地位的国家将自身 理解的特殊价值视为各国都应该接受的价值,组建价值联 盟、划分价值阵营,搞价值对抗。这种做法反映的是零和 思维、对抗思维,在世界上制造出很多矛盾冲突。全人类 共同价值深刻洞察各国相互依存、文明多元共生的现实 ,把握住任何国家都无法狭隘地盯着自身利益、局部利益 而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时代趋势和历史规律,站在全人 类共同利益的高度凝炼不同国家、民族、地域、文化背景 人们的价值共识,反映各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的最 大公约数,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的差异 ,是全人类共同享有、也有责任共同维护并弘扬的价值理 念。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整体思维、系统观念观照全人类的 前途命运,超越了长期困扰国际关系发展的对抗式价值理 念,符合人类共同利益。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在总结和比较国际关系发展正反两 方面历史经验基础上凝炼而成的,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各国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需求基础上提出的。西方国际 关系理论把价值体系建构在抽象的人性之上,否认国家之 间、民族之间的差异,认为存在超越时空、超越历史的价 值范畴,这样的价值必然是虚伪的、无法落地的。全人类 共同价值反映世界人民共同期待,直面“世界怎么了”“人类 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主张立足当今国际关系发展的状态 和趋势,面对大变局下国际关系可能出现的逆流,通过共 同价值来把握和校准国际关系发展的方向。全人类共同价 值是时代进步和实践发展的产物,切合当今世界实际,因 而能够得到各国人民发自内心的认同,也能够具体地、现 实地体现到实现各国人民利益的实践中。 习近平主席指出:“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应该承载不同 形态的文明,必须兼容走向现代化的多样道路。”非黑即白 不是地球的真实颜色,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不 同国家人民实现价值的路径不同。对立、零和思维支配下 的狭隘价值观不得人心,更会把世界带入危险和动荡境地 。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相统 一,既弘扬促进人类发展进步的先进价值,也尊重不同国 家、不同文明在价值实现路径上的特殊性、差异性,对多 样性的价值实现路径不是进行否定或替代,而是主张求同 存异、平等交流、相互借鉴。这样的价值才能把全人类意 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为应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增进 各国人民福祉增添动力。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价值基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代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 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目标,我们 不断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探索创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尤其需要凝聚各国人民的价值共识、汇聚各国人民 的精神力量。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为推动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提供了价值支撑。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 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指出:“人类也正 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 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 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 、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 胁持续蔓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应对日益增多且复 杂严峻的全球性挑战中提出的,而和平、发展、公平、正 义、民主、自由正体现出全人类在解决共同面临的重大问 题上的价值诉求。全人类共同价值鲜明体现着主权平等、 沟通协商、公平正义、开放包容、人道主义等理念,为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支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需要各国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 鉴、绿色低碳,共同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 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而努力。全人类共同 价值从价值层面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在实践中汇聚各国力 量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努力。全人类共同价值 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没有仅仅停留在观念层面 。在今天的国际关系中,它正在具体地转化为一些国家的 外交政策,体现在越来越多的国际公共政策领域。全人类 共同价值的感召力日益增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 共识不断汇聚,推动全人类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 为人类美好未来贡献中国智慧(学术随笔 ) 戴长征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30日 第 09 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 产党人,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 之大变局,开创性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创立了习近平 外交思想。这一思想植根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 鲜明的中国特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新型国际关 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树立正确义利观等一系列重要 理念和倡议,把握历史发展大势,着眼于世界全局和人类 未来,深入挖掘、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韬 略,将世界大势、人民期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进行 融通对接,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方 案,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 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以整体思维、系统观 念观察事物、把握世界的智慧。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命 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 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认识处理社会 和政治问题时注重对大道、大局、大势的把握,注重对事 物相互联系和转化的体察,提倡对远大目标和理想的追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天下为公、协和万邦、世界 大同等理念,都体现出鲜明的整体思维、系统观念。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站在人类历史发 展的高度,运用整体思维和系统观念分析世界大势、把握 历史规律、破解时代课题。进入21世纪,各个国家相互联 系、相互依存的程度前所未有,各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需要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应对挑战,每个国家都不可能 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只有把全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站 在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思考“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才能为人类未来找到正确出路,为构建美好世界凝聚价 值共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生 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情怀、大同理想。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人历来‘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 德’。‘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中国一贯主张,世界各 国共同努力,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公道 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 前景,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尊崇自然、绿色 发展的生态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立国之 道、为政之道的思考和探索,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 文化滋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德,国之基也”。这些论 述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德政的思想,即认为国家 对内负有养民、教民、安民、富民之责,处理国家间关系 要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推崇“以和为贵”“和 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等理念。中国提倡国与国相处要坚 持平等相待、互尊互信,各国应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 关切,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在合作中实 现共赢。遇到矛盾和分歧,坚持以对话协商方式化解。建 设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为有效化解国际矛盾和冲突、探寻国 际关系健康发展之道提供了中国智慧。 建设新型国际关系,需要相关各方正确处理国家间利 益关系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对这一问题的辩 证思考。比如,主张“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国与国 交往应做到以义为先、以义兼利,不能见利忘义、损人利 己;推崇“言必行、行必果”,不能言而无信、背信弃义;对 待毗邻之国,追求“邻里相望、守望相助”的友好关系。正确 义利观、亲诚惠容理念、真实亲诚理念等,创造性地借鉴 了这些观点。我国对外交往决不是仅仅追求经济利益,而 是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实现义利兼顾、义 利平衡。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我国坚持义利并举、以义 为先,决不唯利是图、斤斤计较,而是为其提供力所能及 的帮助,支持扩大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对 周边国家,我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 邻、富邻,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 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在处理与发展中国家、周边 国家关系上的理念创新,增强了我国外交的亲和力、感召 力、影响力,让中国的朋友和伙伴越来越多。 (作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