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载人航天精神》党课讲稿汇编(5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载人航天精神》党课讲稿汇编(5篇) 《载人航天精神》党课讲稿发言稿(1)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探 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 追求的航天梦。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重大战略决 策以来,广大航天工作者心怀伟大梦想,接续迎难前行 ,让“长征”“神舟”“嫦娥”“天宫”等,一次次进入公众视线 ,一次次刷新中国高度,不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更培养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 、特别能奉献”的伟大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两 弹一星”精神的发扬光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 记深刻指出:“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就,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 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站在“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精神,读懂载人航天精神中“特别”二字的丰富内涵,意义十 分重大。 一、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孕育出的伟大精神 载人航天事业,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长期关注的一 项伟大工程。曾经,航天大国的俱乐部里,没有中国的席 位。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一穷二白,我们党以长远眼光 和非凡胆略,毅然决定研制“两弹一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后,我们党就明确把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纳入“863”高技术发 展计划。1992年,我们党进一步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 重大战略决策,并科学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2010年 ,我们党又适时作出空间站建设的重大决策,提出在 2020年前后建成具有中国特色、能够充分发挥效益的空间 站。新时代,我们党更是满怀信心地把“建设航天强国”写入 党的十九大报告。 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28年来,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以令人惊叹的速度,一路追赶、并 跑、超越: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 ,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 ,我们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先后把11名航天 员14人次送入太空,成功率100%,创造了发射“0失误”和回 收“10环打靶”的优异成绩。如今,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 研制和发射卫星、第三个把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也是一 个已经全面迈入“空间站时代”的国家。 十年磨一剑,奋斗铸辉煌。中国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 峰的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意志和杰出智慧 ,把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 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 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 质写入了浩瀚太空,并凝士成性到能吟某牡别比斗。杜到 中羊杜到能表汶“四人性到”的宝虫精抽叶宣 二、载人航天精神贵在“特别' 飞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特别的梦想、 特别的精神,不可能有特别的业绩。在载人航天工程建设 实践过程中,中国航天人所展现出来的精神特质,是一首 史无前例的赞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铭记。2016年12月 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 行任务航天员及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我们注重传承优 良传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 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是由载人航天领域的特别工作环境锤炼 而成的。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 起步的。茫茫戈壁、浩瀚海洋,自然环境恶劣的驻训场;白 手起家、晚他国30多年起步,需要持续数十年的昼夜攻关 ;承受8倍于自身体重的重力、在与外界隔绝的狭小空间,独 自一人72小时不休息的抗疲劳抗寂寞训练。 然而,中国航天人没有被吓倒,他们咬紧牙关,一次 次向艰难险阻发起进攻,一次次向生理和心理极限发起挑 战。承担载人航天大地测量任务的单位,他们的足迹甚至 遍布“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魔鬼城”罗布泊和海拔 5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区”。对他们而言,只要任务有需要 ,就没有抵达不了的地方,“一切为了任务,一切为了胜利 ”是他们吃苦受累、向死而生的唯一目的。 “特别能战斗”,是由载人航天事业的高风险挑战历练而 成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继“两弹一星”后中国航天领域迄 今为止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可靠性 要求最严和风险挑战最大的重点工程。中国航天人无数次 以战斗的状态和战斗员的雄姿,创造奇迹。2000年12月,神 舟二号发射的前10天,火箭意外被撞。年过六旬的总指挥 黄春平、总师刘竹生亲自爬上11层平台,一层一层仔细查 看,2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嗓子已经讲不出话来,但经过 严密诊断后,凭着过硬的本领,他们斩钉截铁地作出了抉 择:“按计划1月10日组织发射!”4天之后,一份长达50余页的 报告《碰撞后火箭受损结果分析及处理措施》有理有据地 给出了“可以正常发射”的结论。于是,火箭又重新耸立在发 射塔架旁,并于2001年1月10日把神舟二号飞船如期、成功 地送上太空。像这类的“特别”战斗和“特别”战斗员,在中国 载人航天的队伍里不胜枚举,王永志、戚发韧、袁家军等 ,他们每一个人都能讲出无数个生动的战斗故事。 “特别能攻关”,是在抢占载人航天技术制高点奋斗过程 中磨砺而成的。中国载人航天之路是一条建立在完全独立 自主基础上的自主创新道路。为了确保中国载人航天事业 的后发优势,我们在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 应用、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 证设计中,一开始就瞄准世界-流,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 破,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面对众多全新领域和尖端 课题,广大科技工作者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勤于探索、 勇于创新,攻克了飞船研制、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轨道 控制、飞船返回等国际宇航界公认的尖端课题,不仅获得 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而且形成了一 套符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展 示了中国航天人卓越的攻关能力和创新能力。 “特别能奉献”,是由航天人秉持的精忠报国理想信念铸 就而成的。载人航天是用生命去探险、用躯体去铺路的神 圣事业。从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来看,航天员从选择这份 使命那一刻开始,就始终与巨大风险、考验为伴。据统计 ,目前世界上共有540多名航天员,其中27人在执行任务或 训练时罹难。2003年2月1日,正值中国航天员大队选拔首 飞梯队的关键时刻,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重返地面 过程中突然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当时,大家都为中 国航天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感到担心,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第二天,航天员大队党支部收到了全部参训的14名备选 宇航员递交的请战书,他们表达了一个共同心声:“再大的风 险也动摇不了我们征服太空的决心。”一致要求争当首飞第 一人。最后,杨利伟脱颖而出,于2003年10月15日英勇出 征,在神舟五号飞船上他经历了“惊魂26秒”的生死考验。 2008年9月,景海鹏与战友在太空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时 ,曾经连续出现过两个意外情况。2016年11月11日凌晨零 时10分,景海鹏在执行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任务时,险 情再次发生。但每一次,他们都能坦然面对、沉着处置。 在“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主持人直率地问景海鹏:“你们在 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时,有没有想过有可能回不来?”景海 鹏回答:“对于我们航天员来说,使命重于生命。即使我们回 不来,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正是由于在航天人 心中祖国的分量最重、人民的利益最大,他们才能始终以报 效祖国、成就航天事业为最高荣誉,中国的载人航天之路 ,才能铸就辉煌、创造奇迹, 三、载人航天精神激励我们笃定前行 载人航天事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一座丰碑 ,它的实践经验、它的伟大精神,无不闪烁着时代的光芒 ,激励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朝着实现“两个一 百年”奋斗目标笃定前行。 载人航天精神激励我们胸怀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之所以取得成 功,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圆梦的结果。没有古者中国的“飞天 ”梦,没有中国共产党作出实施“两弹一星”工程和载人航天 工程的伟大决策,没有几代航天人一张蓝图干到底、一棒 接着一棒跑的韧劲,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要创造奇迹是不可 想象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科学擘画了“十四五”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向全党全国作出了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总动员,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 目标进军的嘹亮号角。蓝图已经绘制,梦想已经起航,我 们要以“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状态,投身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将美好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载人航天精神激励我们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之所以取得成 功,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 展道路,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根据国情和国力,自主发展 航天事业,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需求。当今世界 ,核心技术、高端科技已经成为“国之利器”,谁能下好科技 创新“先手棋”,谁就能赢得长远发展的巨大优势。党的十九 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 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我 们党科学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 有之大变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学习 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进取精神,深刻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 势,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努力突破“卡脖子”技术,为建设科 技强国贡献力量。 载人航天精神激励我们脚踏实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功,不是靠 空喊口号喊出来的,而是靠一代代航天人的汗水和泪水换回 来的,是靠全国100多个行业、3000多个单位、几十万科技大 军风餐露宿、废寝忘食、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实干兴 邦、实干创造业绩,这是载人航天事业留给我们的宝贵经 验。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要学习航天人“特别能吃 苦”的精神,以兴邦为己任,不负时代韶华。只要我们每一 个人在民族复兴征程中各尽其责、各尽所能,苦干实干 ,14亿多中国人就定能激荡出无往不至、无坚不摧的磅礴 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航船就一定能行稳致远、 破浪前行! 《载人航天精神》党课讲稿发言稿(2) 2003年,“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载人飞 船,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 个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2011年,“长征二号F”运载火 箭分别把“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送入太空,入轨精度堪称 完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航天再次被放到了聚光灯下。胡锦涛同志号召:“在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我 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增强全民族的 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紧紧抓住发 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在学习中,许多同志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载人航天精神 有什么普遍意义?在中国航天高端人才中出现的优秀党员、 优秀的领导干部说明了什么?载人航天精神的时代意义是什 么?等等。认真思考和研讨这些问题,对于深入持久地弘扬 载人航天精神是非常必要的、有益的。 一、考察一种精神的时代意义,离不开这种精神出现 的时代背景。 从国际上来看,世界正向多极化的方向演进,和平与 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流。但是,和平并不是风平浪静的 和平,发展也不是互不相干的发展,国与国之间以经济实 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竞争、较量和角逐将是长期的、激 烈的。要使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经济与科技的马拉松比赛 中急起直追,跻身前列,一要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要有大批忠诚地为党为国为民奋斗和奉献的民族脊梁 。中国航天人正是这种符合时代需要的我们党的领导骨干 的优秀代表。 从国内来说,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述:处 在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新纪元;第 二,处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第三,处在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新阶段。新纪元、新时期、新阶段,三 个“新”字,意味着三个转折。“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 ”是实现第一个转折以后出现的先进典型,他们的模范事迹 、激励和鼓舞了整整一代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以至广大人 民群众,至今仍然是人们学习的光辉榜样。而载人航天精 神则是实现第二个、第三个转折以后,形成的又一种具有 时代意义的精神。 一、载人航天精神昭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路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 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 家安全的重要保证。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 强调,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 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是在研制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与生俱来就具有自主创新的优良基因。中国运载火箭 技术研究院(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以下简 称“一院”)在自行设计、自主研制目标的牵引下,依靠航天 人锲而不舍地探索和攻关,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先进技术 ,不断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取得了令国人骄傲、令世人瞩 目的伟大成就。在遵循“三步棋”预研模式的基础上,一院将 其发展为“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新 模式更加突出了自主创新在航天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在这一发展模式主导下,长征运载火箭系列型谱逐步形成 。运载火箭实现了从常规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串联 加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近地轨道、太阳同步 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到地月转移轨道,从发射卫星载荷到 发射载人飞船技术跨越发展,具备了发射低、中、高不同 轨道、不同类型卫星的能力,并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 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航天高科技产品。 从东方红一号卫星高歌云霄,到神舟载人飞船遨游星 河,再到“嫦娥奔月”“天宫神八”交会对接,一院用了40年的 时间,解决了若干项火箭技术难题,实现了运载火箭技术的 跨越式发展。2010年,一院历史性地完成了自主研制的运载 火箭的百次发射,这一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与美国并列位 居世界第二,中国航天发射技术进入世界先进水平。中国航 天正是着力于自主创新,以界他国而自立于世界,以界他 时而自立于当代,从这一点来看,载人航天精神又具有普 遍性和借鉴意义。 二、载人航天精神高扬了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旗帜。 在实现第二个、第三个转折以后,我们的党和国家进 入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 特点,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是确立了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 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 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而引起 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 开放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疑是一场新 的革命。 从以“电风扇、衣架、烟草机械”为代表的第一批产品投 入市场,到现在以“先进能源、特种车及汽车零部件、新材 料及应用、卫星应用及电子工程、航天特种技术应用”五大 板块为代表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跨越式发展,一院民用产 业走过了30年的历程,经济规模突破百亿。作为我国航天 事业的发祥地,如果说引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是一院的使 命,那么加快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更是一院义不容辞的 责任。 一院利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发过程中取得的燃烧热能 、特种泵阀、自动控制等尖端技术储备基础上,闯入粉煤 加压气化的民用领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 际领先水平的航天煤气化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的长期垄 断,对行业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依托专用车生产基地 ,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形成了重型矿用自卸车、油田专用 车、环卫专用车、矿用防爆指挥车等十多个系列几十种产 品;依托上市公司平台,以风机设备研发和制造为重点,适 度投资开发风场项目为补充,发展航天风电产业。目前正 与荷兰EWT公司合作,引进900kW直驱风机,并通过合作及自 主组织研发,研制出具有航天自主知识产权并代表国际先进 水平的2MW和1.5MW直驱风机,已实现并网发电, 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 济”,从民品产业是“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三十而 立,一院民用产业的目标得以最终确立,并不断完善和发 展。在这场革命中,一院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改革开放的 前列,站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列,积极发挥 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三、载人航天精神熔铸了一面“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的镜子。 一院牢固地树立并始终不渝地实践了共产党员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 对待耕天之路上所遇到的一切问题。 在惊雷乍起的荒漠,在“神舟”冲天的戈壁,至今还隐藏 着许许多多不为人所知的人生故事。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的烈士陵园,就长眠着500多名年轻的生命,他们的平均 年龄只有24岁。在一次重大的火箭发射试验中,在点火按 钮按下的关键时刻,火箭突然发生了故障,燃料泄漏,危 及产品、设备和人员安全。在这紧急时刻,我院共产党员 魏文举同志参加了排故抢险战斗,和其他突击队员一起 ,钻进火箭的尾舱,拆除发生故障的脉冲压力传感器,险 情最终被排除,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但魏文举同志却因在 排故抢险过程中吸入过多推进剂散发出的毒气,中毒过深 ,壮烈牺牲,年仅54岁。其实,在那次排故抢险中,他不 是负责监修的组员,完全有理由退掉这工作;他也不是突击 队的第一队队员,完全可以等待第一队撤出之后再上去。 可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凭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他既 没有推辞、后退,也没有等待、观望,更没有分分内、分 外,面临着危险和死亡的考验,在为国争光的信心和斗志 的鼓舞下,他没有恐惧,没有杂念,而是争先恐后,两次 第一个冲上去,最终牺牲在战斗岗位上,以自己的实际行 动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作了最好的诠释。 四、载人航天精神奏响了一支“共产主义精神”的曲 子。 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大会,隆重 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时,胡锦涛总书记在 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 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高度概括为:热爱祖国、 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 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 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由此可见,载人航天精神,实质上就是共产主义精神 。这种精神是不是“超越时代”呢?不是的。毛泽东同志早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应该以共产主 义思想为指导,必须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同时,应该 把对于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宣传,同对于新民 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区别开来;而对于共产党员来说 ,则应该以共产主义作为观察问题、研究问题、处理工作 的理论和方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作到最有远见、最富 有牺牲精神,发挥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实践证明,毛泽 东同志提出的这个原则十分精辟。 同样,我们今天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 事业,也必须贯彻这个指导原则。正如邓小平同志特别强 调的“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 。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这样做 ,不但不会妨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政策的推行 ,相反会为之创造有利的条件,提供强大动力,中国航天 取得的成绩和模范事迹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 过去常说:“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至于是什么 样的“特殊材料”,回答往往比较简单。现在分析一下构成载 人航天精神世界的“特殊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主体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 想,是钱学森、焦裕禄、孔繁森等英雄模范的高大形象 ,同时也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有岳飞、文天祥等古 代先贤的壮举豪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 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