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谈治国理政专题党课讲稿:学好用好《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重要性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谈治国理政专题党课讲稿:学好用好《谈 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重要性 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概况与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概况 在全党全社会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习近 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出版发行。该书收入了习近平总书 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 讲、致辞、指示、贺信等109篇,分为21个专题。 (二)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复杂局面,面对世所罕见、史 所罕见的风险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 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 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世界作出的最新贡献,是全面 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 。 (三)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出版发行,对于推动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新时代 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对于帮助国际社会及时了 解这一重要思想的最新发展,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 民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认识 ,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具有重 要意义。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极大地丰富拓展了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和途径 置身百年风云擘画复兴伟业,立足现实国情应对风险 挑战,深入浩瀚文脉撷取文化精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四卷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无与伦比的时空贯通 力、现实解释力、实践改造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 化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鲜明地凸显了我们党“两个结合”的 理论创新品质,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的政治 定力和高度的理论自信。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丰富的内容彰显了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性创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新时代强 国复兴伟业全部实践中形成的系统完整、科学严密的理论 体系,一以贯之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 、基本方法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不断创新和发展,展现出 强大的真理伟力、实践威力,是我们奋力夺取党和人民事 业新的伟大胜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入的21个专题,全面 系统地体现了从“八个明确”到“十个明确”的丰富发展,大大 拓展了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 理论体系的“四梁八柱”。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贯穿着深入探索和系统 回答“三大时代课题”的实践特色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总书 记在领导党和人民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中,对关系 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 行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 出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我 们破解强国复兴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了锐利思 想武器。 在“三大时代课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的是方向性 质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讲的是目标路径问题,长期 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讲的是力量保证问题,这些内容在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都有直接的、较为全面系 统的反映。此外,其他各专题也聚焦具体领域面临的重大 理论和实践问题,其实也都属于这“三大时代课题”的范畴。 可以说,这21个专题为我们把握历史脉络和未来走向,科 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注入 了新的思想内涵和理论营养。 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重点内容 (一)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 1.思想动因: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 在百年奋斗历史中形成的独特优势,也是应对国际国内新 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研究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 ,始终掌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 量”。在新的内外形势下,掌握历史主动,对于推动全党进 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统一行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和深远历史意义。 应对国内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国际国 内大势,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 史时期。新时代的各项目标任务光荣而艰巨,我国发展面 临的新形势和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这就需要 我们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沉着应对 已知和未知的各种复杂因素,依靠高质量工作和顽强斗争 不断开创新局面。 2.理论支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 武装全党全国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 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拥有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 的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理论基础和 精神指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回应时代重大 课题应运而生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 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新征程新阶段,党和人民要 把握历史主动,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基本立场、观 点和方法,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才 能准确把握时代大势,清醒自觉地不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推向前进,形成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 我们党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长期奋斗中,在抓住社 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并形成了善于从战略上研判重大历史课题、制定正确战 略策略的优良传统,这是我们在未来赢得历史主动的宝贵 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 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 ,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我们党带 领人民正在进行的是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 业,其任务之艰巨,使命之光荣,面临形势之复杂,世所 罕见、史所罕见。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 新成果武装头脑,坚持系统观点,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的有机统一,坚持战略和策略的辩证统一,才能始终掌握 战略主动,确保党中央战略决策在实践中得到切实贯彻执 行。 3.道路依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的 道路、积累的经验、取得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成熟理论准备、可靠制度保障和 深厚文化资源,使我们在新时代能够以更加自信、更加主 动的精神状态奋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共性和个性的辩证 统一,具有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 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有机统 一,是社会主义而绝不是什么别的主义,反映了人类文明 进步的时代要求和中国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具有明显的 道路优势、理论优势、制度优势和文化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超 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和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体现了 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 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致力于融物质文 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于一体 ,是形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守正创新之路,彻底摒弃了资 本至上、个人至上的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在继承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成果基础上又增添了现代社会主义文明的崭新成 果,是致力于综合创新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新时代,只 有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 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4.领导力量: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党的性质宗旨和独特优势 决定了其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领导是我们始终保持历史 主动的最根本保证,是我们在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形势下更 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可靠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 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宝贵经验、现实的必然要 求,也是我们更好走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在新征程新阶段 ,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正确方向和光明前景。 党的自我革命是跳出历史周期率、推动社会革命的根 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 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坚持党的领导与全 面从严治党是有机统一的。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之所以能 够始终保持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勇于 自我革命,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不忘初心使命,勇 于自我革命,使得我们党能够始终不变质、不变色、不变 味,从而为解答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这个难题找到了有效 路径,并通过自我革命不断推动社会革命,团结带领人民 不断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5.依靠力量:坚持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 必由之路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历史主动 的力量源泉。在新征程新阶段,只要全国人民在党领导下 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就一定能够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持续推向前进。 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守这样的政治 立场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以实实在在的施政理念和政 策措施为具体体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体现为带领人 民翻身求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体现为带领人 民热火朝天搞建设,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时期体现为带领人民致富奔小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 时代则体现为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 ,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情形的变化以及许多政策措施 的制定实施,对于我们党如何更好坚守人民立场提出了更 高的挑战,有些甚至是全新的挑战。在《习近平谈治国理 政》第四卷中,习近平总书记以更加坚定、更加清醒的态 度强调对人民立场的坚守,深刻体现了对把握政治主动的 考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传递出“党同人民生死 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以及体现于施政实践中的各 项政策措施,使我们党在严峻复杂的挑战面前牢牢占据了 道义的制高点和政治的主动权。 (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取得重大成果 政治成果主要体现为“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人心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实践,鲜明提出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 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 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 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一重大论断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 的普遍共识。 理论成果主要体现为提出了关于党的全面领导的一系 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主要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全面 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体现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各领域 、各方面、全过程;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 高原则,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 治责任,坚持党的领导首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全党 服从中央等。这些理论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 主义建党学说,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制度成果主要体现为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党的领导 制度机制。其中主要有,将党的领导制度明确为我国的根 本领导制度,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机制进一步 健全,党领导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武装力量、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 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党中央决策议事 协调机构职能作用进一步强化,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 机制进一步健全等。这些制度机制为确保党总揽全局、协 调各方提供了有力保证。 实践成果主要体现为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全党增 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 觉空前提升,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全面加强 ,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 力显著提高,党作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主心骨的 地位和作用充分彰显。 2.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党的十九届 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 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首位,提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 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 平总书记阐明的“五个必由之路”和“五个有利条件”中,置于 首位的分别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和“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为沉着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提供根本政治 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特别是新 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得出 的重大结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蕴含 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3.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 一领导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党才能充 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我国的国家 治理体系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的核 心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如 同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 党、政、军、民、学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既各司其 职、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这样治国理政才有方向、有章 法、有力量。 正因为如此,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 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 能动摇。要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明确的 政治准则和根本的政治要求,自觉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 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 4.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 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 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 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 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 人民的选择。 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坚持党 的全面领导,必须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新征程上 ,只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 党中央权威,更加自觉地做到“两个维护”,就一定能够充分 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 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 一致、凝聚力量,继续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 目标进发。 (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1.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 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至 上,汇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理念和最为深厚的政党 情怀。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显著标志就是始 终坚持人民至上。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 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人民作为实践主体和历史根本动力的地位,是人民用 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来奠定和证明的。总结我们党 走过的风雨历程,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党与人民风雨同舟 、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 险的根本保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在党中央统 一领导下,全国动员、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 ,构筑起最严密的防控体系,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 。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斗争 大局,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力量。这深刻表明,无论 到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信和牢记党的根基和力量在人民 。真正做到紧紧依靠人民,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 2.人民至上的本质要求是不断造福人民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坚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 中国共产党人最重要的政绩。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 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为着人民。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 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 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 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只有始 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 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 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 着一年干,才能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让人民过上 幸福生活。 3.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根本宗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 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 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 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让人民大众摆脱自然界、人类社会和 思想的奴役和压迫,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是马克思主 义的基本价值追求。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的政党 ,共产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共产党宣 言》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 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为 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甚至不 惜牺牲生命,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党 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 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实 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百余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 大、由弱到强,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国共产党的初 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结底在于人民幸福 ,也就是践行马克思主义“造福人民,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 ”这一核心价值追求。 4.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 根本区别。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 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 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判断我国发展的历 史方位,深刻把握人民群众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 的特点,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深化 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 律的认识,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 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 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科学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 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坚定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 信,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 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又着力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在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权益,在整体推进 、重点突破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5.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必须坚持以人民利益作为 最高评判标准。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 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人民立场, 那么,检验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应该是以人民利 益为标准。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共产党人的一切言 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 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 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 裕不断迈进”;“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 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 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共产党人要把人 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 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 。这里的人民拥护、赞成、高兴、答应等是人民美好生活 客观效果的价值显现。可以说,人民美好生活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利益的直接现实呈现与反映,与人民 利益标准是一致的,顺应了时代潮流,回应了人民关切 ,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 ,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 了价值标尺。 6.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 路线。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 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 革的决定力量。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仅是一种政 治立场、政治要求,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毛泽东同 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 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