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2年文化类文稿(48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唱响新时代新征程的奋进之歌 2022-10-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 国梦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提到了更 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 会,两次亲自出席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开幕 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多次就事关新时代文艺工作方向性、 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发表重要讲话、致信回信、指 示批示,引领新时代文艺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 历史性变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文艺战线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信自强、守正创 新,潜心创作、服务人民,各门类艺术创作取得大丰收 ,文艺理论评论开辟新境界,文艺人才队伍焕发新风貌 ,新时代文艺事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崭新气象 ,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鼓舞民族奋斗激情发挥了重要作 用。 持续深化理论武装,文艺初心更加坚定。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文 艺高峰的根本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 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刻阐明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立场态度、使命任务 、地位作用、方针原则等重大问题,涵盖了文艺创作生产 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科学破解了一段时间以来困扰文艺理 论和实践的普遍问题,鲜明回答了当代中国文艺遇到的特 殊问题,构建起立场鲜明、观点系统、判断科学、逻辑严 密、学理深厚的原创性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 理论中国化的新飞跃,为新时代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 了最权威最牢靠的教科书。新时代以来,中国文联始终把 文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 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工作、群团工作、文艺 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政治责任,切实 抓在手上,并在见成效上持续下功夫。紧密结合全党集中 性学习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大力度开 展文艺界教育培训,完善教育培训常态化制度化机制,使 教育培训成为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抓手和主渠道主阵地。 2013年至2022年9月,中国文联共举办线上线下教育培训班 次984个,培训22.1万人。仅2016年以来,全国文联系统就 举办各类教育培训班次36182期,累计培训学员367.5万人次 ,有效引导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以如磐文艺初心涵养 政治定力和艺术理想、以文化自信激发创造活力,为新时 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连续召开理论研讨会 ,积极发挥文联所属媒体的宣传舆论阵地作用,不断推进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整体性、系统性、学理性研究宣传阐 释,切实推动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把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贯 穿文艺创作生产各环节。 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文艺质量全面提升。源于人民、 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衡量 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是提高创作质量的必由之路。新时代以来,中国文联始 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聚焦推动创作生产更好 更多精品力作这一中心环节,健全完善文艺创作扶持引导 机制,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 ,紧紧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 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党的全国 代表大会等重大活动,围绕中国梦、脱贫攻坚、全面小康 、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主题 ,广泛开展评奖办节、展演展示、创作采风、志愿服务、 文化交流等,推进实施中国精神中国梦文艺创作工程、中 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 程等,不断推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 ,为人民群众提供丰美的精神食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和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重大主 题雕塑工程,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电视剧《觉醒 年代》《山海情》、电影《长津湖》《我和我的祖国》、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话剧《谷文昌》、歌剧《沂蒙 山》等精品佳作,在人民伟大实践和火热生活中进行艺术 创造,书写中华文明血脉当代篇章,激发文化力量。面对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文联系统迅速反应、高效 协同,吹响了以艺战“疫”的集结号,广大文艺工作者用自己 擅长的艺术形式奋勇出征,推出音乐影视作品《坚信爱会 赢》、摄影“为天使造像”群星谱、电影《中国医生》《你是 我的春天》等优秀作品,起到了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 、筑同心的独特作用。中国文联及各全国文艺家协会与 10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常态化文化交流渠道,用多彩的中 国文艺精彩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弘扬中国精神 ,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增光添彩 。 紧扣做人的工作,文艺新风正气愈发充盈。广大文艺 工作者应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职责。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 ;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新时代以来,中国文联始终 把“做人的工作”作为重要核心职能,不断延伸工作手臂,拓 展服务内容,强化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深入 推进行风建设。广泛开展文艺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 实践活动,大力开展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相继成立 中国文联及各全国文艺家协会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委员会 ,围绕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从艺修身、广告代言等及时 发布公约、倡议等,建立健全各艺术门类从业者行为守则 和自律公约,完善个人会员退出机制,持续开展文化名人 纪念活动、评选表彰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终身成 就艺术家”表彰、文艺名家巡回宣讲活动等,制定出台加强 文艺维权工作指导意见。在中宣部的统筹下,大力推进文 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文艺界崇德尚艺、见贤思齐的氛围 愈加浓厚。广泛开展“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 ,持续完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常态化工作机制 和文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成立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主 动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组织文艺名家和广大文 艺工作者聚焦现实题材,深入革命老区、边疆民族地区、 贫困地区、重点项目建设工地和疫情防控一线采风创作 ,推出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广泛开展“到人民中去”、“向 人民汇报”、“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扶贫奔小康”、“文艺进 万家”、影视小屋、舞蹈课堂、曲艺“送欢笑”、摄影“曙光学 校”、书法“兰亭学校”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满足人民 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赢得基层人民群众真诚赞誉。 牢牢坚持党的领导,文联“两个优势”日益彰显。文联是 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必须发挥组织优 势和专业优势。2015年中央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 团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的意见》,为中国文联深化改革、优化职能、创新体系、 改进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新时代以来,按 照《中国文联深化改革方案》,全国文联工作日益向基层 倾斜,服务持续向文艺工作者拓展,深化改革阶段性任务 如期完成,11家全国文艺家协会深化改革方案得到有效实 施,32家省级文联深化改革方案全部出台,地方和基层文 联深改工作不断推进落实。全国地市级行政区文联覆盖率 达到99.77%,区县级行政区文联覆盖率达78.4%,文联系统 组织更加健全、力量更加壮大,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不断增强,组织活力、向心力、吸引力和行业影响力显著 提升。认真贯彻《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 《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不断加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成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 会,切实发挥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 的作用,稳步推进文艺评价体系建设。积极做好对“文艺两 新”的教育引导工作,召开全国文联“文艺两新”工作座谈会 ,不断加大团结引领、组织吸纳和有针对性专业帮扶,截 至2021年12月,新文艺群体全国文艺家协会会员总数约3万 人,占比超过21%。大力加强文艺人才队伍特别是青年文艺 人才培养建设,深入实施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艺苑撷 英”全国优秀文艺人才展演等,引导青年文艺工作者守正道 、走大道,文艺界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动局面不断巩 固彰显。 新时代文艺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在于习近 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指引。新时代 新征程上,必须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 的重要论述精神,牢牢把准文艺事业的奋进方向;必须始 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把 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最高标准 ,矢志不渝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必须坚持“做人的工 作”和“推动文艺创作”相贯通,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把为人 、做事、从艺统一起来,追求德艺双馨、引领社会风尚 ;必须坚持党领导的文艺发展道路,切实履行中央赋予文 联组织的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等基 本职能,把广大文艺工作者凝聚在党的周围,在新时代的 春风中踏歌前行。 努力铸就新时代的文艺高峰 2022-10-1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回答了 新时代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 的重要论述指引下,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德、 与时代同向同行,在人民为美好生活的向往奋斗中吸取力 量与灵感,努力铸就新时代的文艺高峰。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 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继承马克 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 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阐明了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 、使命任务、方向目标、原则要求等,精辟分析了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经济、文艺与人民 、文艺与生活等富有新的时代特点的内在关系,既在思想 内涵、精神实质、基本原则等方面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 观点、方法,又深刻总结党领导百年文艺工作的基本经验 和新时代文艺发展的崭新实践,把我们党领导文艺工作的 认识提升到全新的高度,赓续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 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方向和道 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新飞跃,开辟了马 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境界。 锚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是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也是繁 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具有十分 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 在”“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 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的一切创新,归 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 赏家和评判者”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展现了社会主义文艺最 根本的价值追求,渗透到新时代文艺创作评论生产传播全 过程。这十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 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创作了一批满足人民 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发出了描绘新时代恢宏气象的动员令。文化是民族的 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 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 未有的广阔舞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 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 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弘业 、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 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这十年来,广大 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用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展现了一 幅竞相描绘新时代恢宏气象的文艺斑斓图景。 展现了当代中国文艺的世界胸怀。“中国人民历来具有 深厚的天下情怀,当代中国文艺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 人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 了世界文化在互鉴中发展、在交流中繁荣的客观规律,既 强调中国精神是中国文艺的灵魂,同时强调社会主义文艺 的繁荣发展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 艺成果。这十年来,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 ,努力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 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向世界展现了 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新境界 2022-10-12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 工作座谈会,就文艺与时代、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 文艺与价值观、文艺与市场、文艺传承与创新、文艺创作 与评论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在全社会特 别是文艺界产生热烈反响。讲话发表8年来,我国文艺面貌 焕然一新,文艺百花园呈现出万紫千红、欣欣向荣的生动 景象。历经时间和实践检验的真理愈加滋味醇厚,愈加给 人以坚定的信心、光辉的指引和强劲的动力。 科学理论是指引文艺前进的光辉旗帜。习近平总书记 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深刻总结了新时代我国文艺工作面 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深刻回答了关乎社会主义 文艺事业发展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深刻 阐明了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使命任务、方向目标、原则 要求、思路重点,是指导当代文艺发展的定盘星和指南针 。讲话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学理深厚,运用马克思主义 立场、观点和方法,旁征博引、汲古通今,以非凡的理论 勇气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深刻回答了长久困扰文艺理论实 践的普遍问题,科学破解了当代中国文艺发展遇到的特殊 问题,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 马克思主义学风作风,彰显出无穷的思想魅力和强大的实 践伟力。但凡一种理论,成熟完备且对实践保持长久的指 导作用,无不善于继承前人成果并在实践中创新发展。一 部党领导文艺的历史,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 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坚持马克思 主义文艺理论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文艺实际相结合,充分 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论精髓,又特别强调创造 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对毛泽东同志延安文艺座谈会讲 话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开辟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新境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习近 平总书记高度肯定文艺的地位作用,深刻阐明了当代中国 文艺的现实逻辑和历史使命,为文艺工作明确了时代方位 和奋斗目标。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 离不开文艺。“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 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的思想指引下,文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瞩目人类共同 命运,以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 态度,通古今之变,融中外之长,用情用力书写中国故事 ,以艺术的方式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 ,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为 人类文明奉献独具魅力的色彩与旋律。文艺是给人以价值 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水平、 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广大文艺工作者应把崇德尚 艺作为毕生的功课,把艺术追求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 ,以坚定的信仰追求、卓越的艺术创造,在道德和才情的 交融、人品和艺品的统一中,奉献文质兼美的作品,在德 艺双馨的不懈追求中,积极营造、维护天朗气清的行业风 气和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努力以高尚的道德操守、独特 的人格魅力,引领社会风尚,赢得人民尊重和喜爱。 “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这 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谆谆教导。衡量一个时代 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 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 秀作品。文艺工作者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积极响应时代的召唤,倾听生活的呼唤,不断增强“脚力 、眼力、脑力、笔力”,摒弃浮躁,潜心创作、静心修身 ,把脚步迈向人民生产生活第一线,把目光投向人类精神 世界最深处,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以现实主义追 求刻画人间百态,用浪漫主义情怀抒写追梦奋斗,在时代 的滚滚激流中汲取诗情画意,在生活的柴米油盐里塑造典 型形象,才能奉献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大作 佳作,绘就伟大时代的美丽画卷,奏响催人奋进的黄钟大 吕,展现奋斗奋进的精彩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一个时期以来文艺领 域存在的弊端和不良倾向,明确强调,“同社会效益相比 ,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 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 ”。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只有打磨 好文艺评论这把“利器”,把好文艺评论的方向盘,运用历史 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切实 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 的重要作用,才能有效推动文艺健康发展。 东方风来满眼春。8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 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强化理论 武装,提高政治站位,与党同心同德,与时代同频共振 ,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自觉把讲话精神转化为繁 荣文艺创作的实际行动,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历史主动精 神不断增强,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 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源源不断地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 聚力、精神推动力。8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胸怀“国之大者 ”,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 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 大时间节点,投身扶贫脱贫、乡村振兴、北京冬奥、抗击 新冠等,自觉自强,创新创造,倾心创作、倾情奉献、倾 力行动,为时代画像、为英雄立传、为人民放歌,有力弘 扬了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展现了中国价值。 勇攀高峰凌云志,初心如磐向未来。历经百年风雨兼 程,党领导中国人民进入了新时代新征程。即将召开的党 的二十大,将为中华民族擘画更加美好的未来。新的征程 召唤新的伟大创造。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继续坚定不移地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守正创新、 锐意进取,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为实现文化强国目 标、民族复兴伟业挥洒汗水、智慧和才情。 高举伟大旗帜 心怀“国之大者”全面推进新 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 2022-10-08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 民的重要战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对文艺事业高度重视,给予殷切关怀,作出一系列 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 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重大创新和飞跃 ,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为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 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指引下,中国作协团结带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 事业、伟大梦想的生动实践,取得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 人民的业绩。 以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 护”,党对作协工作和文学事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做好新 时代文学工作,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党对作协工作 和文学事业的坚强领导是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 国作协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 推动文学界学懂弄通做实。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紧密团 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听党话、跟党走 ,方向更加坚定,道路更加广阔。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中国作协党的 领导和党的建设。引导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刻领悟“两 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不移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 “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切实把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作协 工作、文学事业的一切环节。中国作协的政治引领作用更 加凸显,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坚持正确历史观和价值观 ,树立大历史观和大时代观,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为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出 了应有贡献。 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基础性建设,深刻领悟党的创新 理论的真理伟力。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 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 十代会后的首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通过多 种形式持续宣传和深入学习,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更加 深刻地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强大真理力量,更加坚定自觉 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发展新局,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 提升,精神面貌更加昂扬,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增强。 坚持自我革命的根本政治方向,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 党政治责任。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持不懈把全 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努力锻造敢于善于斗争、勇于自 我革命的干部队伍,不断开辟自我革命的新境界。中国作 协十代会闭幕后,第一次党组会研究通过《中国作家协会 党组关于加强新一届领导班子政治建设的决定》《中国作 家协会党组书记处关于密切联系服务广大作家和基层文学 组织的意见》《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中 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实施办法》,全面加强作 协领导班子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 地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旗帜鲜明反对历史 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中央 巡视和审计整改要求,全面查找问题,努力补齐短板,严 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弘扬正道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 生态。 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投身伟大时代,心系民族复兴 伟业,新时代文学的昂扬主旋律进一步唱响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 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民族复兴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新 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作为肩负政治责 任和使命的人民团体,中国作协始终明确历史方位,提高 政治站位,锚定发展定位,心怀“国之大者”,团结带领全国 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刻把握民族复兴时代主题,热 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 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全方位全景式展现 新时代的精神气象。文学在伟大历史关头始终在场,不负 担当。 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胜利召开及改革开放40周年、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 点,文学讴歌人间正道、吹响嘹亮号角。组织出版庆祝建 党100周年“红色经典初版本影印文库”以及“改革开放40年文 学丛书”“新中国70年文学丛书”等大型丛书,举办“走进新时 代的中国文学”专题特展、“迎着新生的太阳”红色经典大展 等主题活动,通过“百年路、新征程”诗歌创作工程和重点作 品扶持“中国梦”等多种方式,带领支持作家投入主题创作 ,用一部部文学精品为新时代打下深深的文学印记。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文学界与全党全 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积极助力抗疫斗争。众 多作家、评论家在《人民日报》《文艺报》表达众志成城 的心声。派出赴武汉抗疫一线报告文学创作小分队,与《 人民日报》合作推出“抗疫一线的故事”专栏,在重点作品扶 持和定点深入生活项目中增设专项,各地作协积极开展各 种抗疫主题创作活动。一大批昂扬向上、感人至深的作品 生动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 在服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面对崭新的 时代景观,凝聚作协系统智慧力量,实施重大文学行动。 以“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探索文学新切点,引领一种方 向、弘扬一种精神、发现一批新人、推出一批形态丰富的 文化精品。推动广大作家尤其是有朝气、有潜质、有阅历 、有泥土气息和写作才华的作家,深入到人民之中,感知 人民悲欢,领悟人民心声,书写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塑 造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表现波澜壮阔的时代巨变,推出 一批厚重的、来自土地深处的优秀作品。以“新时代文学攀 登计划”凝聚全国文学出版力量,树立“全国文学工作一盘棋 ”的理念,加强作协系统与全国重点文学期刊和出版社的工 作对接、力量聚合,紧紧扭住文学精品创作出版传播这个 中心任务,激发出版界的积极性、创造性,有效撬动、整 合全国优质出版资源向原创精品聚力,努力推出一批感情 充沛、功力深厚的精品之作,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 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精神状态,拓展文学胸襟 ,坚守人民立场,响应人民期待,新时代文学“高峰”境界进 一步提升和凸显 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广 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 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 标准,创作出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党的十八 大以来,中国作协深刻体会文学事业所肩负的文学之重、 人民之重、新时代之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 创作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把创作生产优秀 作品作为工作的中心环节,把提高质量作为文学作品的生 命线,推动文学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文学创作百花 齐放,活力奔涌,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 歌、散文、儿童文学、军事文学佳作纷呈,非虚构、科幻 文学、生态文学展现着新视野和新空间,网络文学、影视 剧改编等呈现出鲜明的现实题材转向,广大作家和文学工 作者以昂扬的精神努力开创文学事业新局面。 推动作家深入生活、服务基层。中国作协把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作为根本途径,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 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为根本任务,激励 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创建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 时代文学实践点,持续推进定点深入生活项目。成立全国 文学志愿服务联席会议,举办面向基层的“文学照亮生活”公 益大讲堂,开展文学周、朗诵会等形式多样的文学活动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 加强创作规划组织引领。总结文学创作经验,研究探 索具有新时代特点的重点创作规划组织模式,召开新时代 文学攀登计划联席会议、全国诗歌座谈会、第八次全国青 年作家创作会议、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举 办中国文学博鳌论坛、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和各种专题研讨 会,凝聚共识,激发活力。支持重点作品选题项目894个 ,扶持定点深入生活项目784个,不断提高重点文学创作规 划组织水平。 精心组织评奖评论。切实把好文学评论方向盘,加强 阵地建设,文学理论评论积极回应时代课题,密切关注文 学现场,有效承担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 风尚的使命责任。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 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10年来获奖的 208件作品代表着新时代文学发展成就,对促进文学高质量 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从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开始 ,打造以四大文学奖颁奖为核心的“中国文学盛典”,通过与 影视平台、互联网平台的充分合作,以隆重典雅、形态丰 富、传播力强的大型文学主题盛典,表彰具有最高荣誉的 国家级文学奖项,以充分的仪式感表达对文学的敬重、对 读者的尊重,发挥名家与大奖相辉映、作品与读者在一起 的效应,增强文学的吸引力和传播力,在全社会凝聚磅礴 的文学力量,开拓作协工作、文学工作的新局面。 不断拓展文学边界。积极融入新的传播环境和产业格 局,与国家广电总局、新华社、中国科协等签署战略协议 ,与各网络平台加强合作,不断强化文学作品知识产权的 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开发利用,充分释放文学潜能和 价值,提升文学价值。通过文学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优质文学资源“破圈”传播、“跨界”生长。《平凡的世 界》《人世间》等一大批影响广泛的优秀文学作品被改编 成影视剧,产生强烈反响,进一步彰显了文学作为一切艺 术形式的“母体”作用。 以深邃视野和博大胸怀进行艺术创造,讲好中国故事 ,弘扬中国精神,新时代文学的中国气派、中国风范进一 步展现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 。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 世界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作协坚持高度的文化自觉 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持续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推动对外文学交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 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 具有中华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作品 持续涌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越来越赢得尊重 、赢得认同。不断深化与港澳台作家的联系,举办一系列 文学交流活动,广泛团结爱国力量,维护祖国统一。畅通 交流渠道,成立“一带一路”文学联盟,强化18个中外文学论 坛机制建设,启动中国文学海外读者俱乐部,在南宁、南 京成立国际文学交流中心,举办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 会,实施鲁迅文学院国际写作计划,资助364个中国当代文 学精品对外译介项目和翻译工程项目,举办国际网络文学 周,推动网络文学走向世界。对外文学交流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有利国际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作出了文学的贡献。 以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为重点,紧扣“做人的工作 ”,深化作协改革,党与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桥梁纽带 作用进一步发挥 发挥文联、作协系统的组织优势,创新工作体系,向 基层文艺工作者倾斜,用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发挥文艺界人民团体的专业优势,强化行业服务、行业 管理、行业自律,行风建设得到深入推进。 紧扣政治引领、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 律维权、推动创作的职能任务,深化作协改革,全面增强 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推进创新的整体性 、重塑性、重构性,着力增强发展动力、激发内在活力 ,强化吸引力、凝聚力,汇聚起推动作协工作和文学事业 在深化改革中奋勇前行的磅礴力量。坚持面向作家、面向 基层、面向社会,设立社会联络部和网络文学中心,加快 推进中国作协所属报刊社网改革改制。文学期刊坚持面向 基层、面向新人、面向青年,保持生生不息的办刊活力。 加强指导协调,帮助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基层作协改革模式 ,基本实现地市级作协组织的全覆盖。通过深化改革,作 协组织活力、向心力、吸引力和行业影响力不断增强,“作 家之家”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紧扣“做人的工作”,加强作家的政治引领,不断壮大文 学队伍。把加强青年文学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文学事业的“百 年大计”,高度重视对网络作家、自由撰稿人、自媒体写作 者等新兴群体的团结引领,更加积极地发现和扶持文学新 人,更加有力地支持基层作者和边远地区作者,文学事业 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10年来,共发展中 国作协会员6279人,个人会员总数达到13834人。新会员中 ,45岁以下的青年作家、女作家、少数民族作家、网络作 家和自由撰稿人等文学群体占比均大幅提高。积极推动实 施国家文学荣誉制度。近年来,王蒙荣获“人民艺术家”国家 荣誉称号,路遥、蒋子龙荣获“改革先锋”称号,作协系统一 大批老党员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党和人民授予的荣 誉有力地激励着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在新征程上勇毅前 行。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新时代 文学的广阔天地正在我们面前浩浩荡荡地展开。在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作协将团结带 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书写中国 文学史新的壮丽篇章,以优秀的文学成果迎接党的二十大 胜利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文学力量。 现实题材剧引领创作潮流 2022-09-30 近年来,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现实 题材电视剧绽放荧屏。《大江大河》《山海情》《在一起 》等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近期,现实题材重 点剧目《高山清渠》《大山的女儿》《麓山之歌》《运河 边的人们》《我们这十年》《县委大院》《大考》等陆续 进入制播周期,《人民的脊梁》《山河锦绣》《天望》《 北上》等正在积极筹备……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成为推动 影视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坚守人民立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翁,理应成为影视作品的主角 。现实题材电视剧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在 故事情节、叙事风格、人物塑造等方面对中国精神和中国 气派有深邃的理解、深入的挖掘和深沉的表达。坚守人民 立场,要弄清楚、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要从人的生存需要、情感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出发去 观照历史、触摸现实;要对老百姓的悲欢离合感同身受 ,对生活中的苦辣酸甜认真品读。只有这样,才能在烟火 气里书写真性情,从身边事阐发大道理。 《大考》聚焦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莘莘学子,从高考 这一牵动全社会敏感神经的话题入手,以踔厉奋发、不负 韶华的叙事基调,讲述在人生大考和社会大考中,每个人 面临的挑战。《麓山之歌》以改革精神、工匠精神为动力 源泉,讲述重工业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实现自我价值、赢得 出彩人生的奋斗历程和大国重工波澜壮阔的发展故事。《 运河边的人们》以运河人、运河事、运河情为叙事主线 ,讲述了生于斯长于斯的运河儿女,为保护运河的生态文 明和文化遗产做出的贡献。这些电视剧用富有人情味的语 言和生活化的视角,体现了人民史观。 坚守人民立场,还要在选题规划上提前谋划、重点布 局,从宣传导向、审美指向、价值取向和市场走向等角度 分析研判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选题规划,全节点覆盖、 全领域布局。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脱贫攻坚、弘扬伟 大抗疫精神、庆祝建党百年、北京冬奥会举办等重大事件 和时间节点,现实题材电视剧佳作频出。近期正在摄制的 作品,在创作格局、题材视野和叙事角度等方面有力发挥 了选题规划在创作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这十年》聚 焦国防和军队改革、扫黑除恶、科技强国、“一带一路”倡议 、抗疫斗争等重大时代命题,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和强烈的 使命意识,热情讴歌十年来中华大地上日新月异的发展变 化。 讲好中国故事 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致敬历史 、致敬时代,是影视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现实 题材电视剧在质量上有很大提升,坚守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在故事结构、人物塑造、造型和场景设计等方面贴近现 实生活,努力与时代同频共振。《山海情》聚焦囿于贫瘠 土地的农民兄弟,他们在精准扶贫政策扶持下,努力拔掉 穷根,奔赴小康。《大山的女儿》以质朴清新的笔触,讲 述了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把青春和生命献给扶贫事业的故 事,书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运河边的人们》以大运 河为背景,讲述了河道治理、生态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的 故事。 近期创作的电视剧还不约而同聚焦科技强国战略,努 力挖掘新的故事,融入新的视角,塑造新的人物,拓展新 的审美。《硬核时代》聚焦核工业题材,讲述中国核工业 第三代建设者的奋斗历程。《麓山之歌》把目光投射到装 备制造业的中坚力量。这些作品把“国之大者”融入故事,以 时代精神观照现实生活,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 信,提振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树立审美风范 中国的影像叙事要融合东方哲学思想、传统美学意蕴 、古典叙事技巧和现代视听观念。尤其是现实题材电视剧 创作,要在主题意蕴、故事结构、人物塑造、视听风格和 时空情境等要素的基础上打造具有中国审美态度和中华美 学风范的视听审美流派。它应该包含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新时代的精神气质和中国人的风骨 与情怀。《高山清渠》《麓山之歌》既有现实主义的写实 手法,又有英雄主义的刚健抒情。《运河边的人们》悠扬 婉转、深沉含蓄的主题曲,《大江大河》开篇一气呵成的 长镜头等,都体现出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崇敬与弘扬。 近年来,影视行业进行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积极性 持续走高。某种意义上,能否参与现实题材重点剧目创作 已经成为衡量从业者艺术水准和艺术品格的重要标准。《 我们这十年》《县委大院》等作品,其编导演、服化道、 摄录美等各工种都集合了影视行业的中坚力量。现实题材 电视剧创作成为从业者标志性的艺术履历,现实题材电视 剧也成为整个行业的创作标杆。 随着《大山的女儿》《麓山之歌》《运河边的人们》 《大考》等作品陆续播出,现实题材电视剧再次迎来创作 与审美热潮。笔者以为,推动现实题材电视剧高质量发展 ,要牢记初心使命,心怀“国之大者”;要坚守唯物史观,把 握时代主题,书写人民史诗;要站稳中华文化立场,传承 中华文化基因;要做到价值引领、艺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相 统一,为影视创作赋予新时代的审美风范和文化气象,努 力创作出更多具有代表性的、现象级的精品力作。 “六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发展 2022-09-2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 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 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福建省龙岩 市永定区立足丰富的红色文化、土楼文化、客家文化、侨 台文化和生态文化优势,发挥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在凝聚人 心、引导村民、淳化民风中的作用,以“六化”推动乡村文化 振兴发展。 以人才培育为基石,推动文化人才专业化 一是在人才培养上“勤造血”。积极探索建立功能齐全、 主体多元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开展文化创意大赛、客家 山歌创作大赛等活动,挖掘和培养一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 。与相关高校签订协议,吸引高水平人才,培养产业转型 和重大文化旅游项目的管理经营人员。二是让农村群众“唱 主角”。坚持“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原则,支持民间文艺团 体、民间艺人等积极健康的草根文化发展,尤其是加强本 土“技艺传承人”“文化大咖”培养,不断壮大基层文化团队。 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作大福”“迎春牛”“打新婚”“走古事”等 民俗文化活动,让农村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参与 者、受益者,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三是让非遗 传承人“挑大梁”。永定区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7项、省级8项、市(区)级92项,各级非遗传承人 55名,充分发挥这些项目和人才的作用。要依托现有非遗 传习基地及展览馆、展示馆,积极扶持非遗队伍壮大,通 过定期开设课程、借助数字技术推广非遗等方式,做好“传 帮带”工作。 以产业带动为引擎,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化 一是强化文化要素保障。创新乡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 ,从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要素支撑、人才保障及产业融 合等方面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鼓励、引导社会 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多方牵手积聚力量,促进资金多 渠道投入,实现社会办文化、企业办文化、民间办文化。 二是激发公共文化力量。不断挖掘、整合文化资源,抓好 各类文艺团体、文化艺术协会及研究会、客家联谊会等队 伍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 平,让优质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推动群众文化健康发展 。三是做足文旅发展文章。牢牢抓住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振 兴发展和有关部门对口支援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特色文化 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人才、资金、项目、消费等要素更多 向乡村流动。以福建土楼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为平台,吸 引更多文旅项目落户园区,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打好 基础。同时,围绕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促进永定红色 文化与生态、世遗、客家文化等多种资源融合发展,不断 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以文艺活动为载体,推动文化宣传常态化 坚持传承和发展并行,注重传统文化活动创新,保持 农村群众共有的精神记忆和文化传承。比如,深挖陈东乡 “四月八”民俗活动感恩文化内涵,发挥感恩文化在社会治理 中的作用,提升乡风文明,打造和谐乡村。深入开展文化 科技卫生“三下乡”“百场文艺进农村”“红色文艺轻骑兵”文艺 志愿服务等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乡村文化艺术节、乡 村春晚等面向农村、面向群众的文化演出活动,把舞台搭 建在老百姓家门口,丰富和带动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以 文艺“小舞台”连接社会“大天地”。 以阵地建设为依托,推动文化矩阵多元化 一是打造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 )。整合现有文化广场、宗祠场所、乡村戏台、文化楼院 等资源,积极打造农民读书社、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科 普活动室等文化阵地,建立特色活动、便民惠民、服务群 众场所,赋予丰富的新时代文明内容。二是紧抓红色文化 亮点,建设主题教育基地。1999年,习近平同志在永定金 砂接见“五老”人员时指出:“永定是红旗不倒之乡,许多老 一辈革命家都曾经在永定战斗和工作过,给我们留下了非 常宝贵的财富。”永定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 辈多,要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加强对中央红色 交通线历史的研究挖掘,用好红色遗址遗存和“红旗不倒·江 山永定”主题展及“信仰”话剧等文艺精品,传承红色文化 ,建设红色研学和教育培训基地。三是发挥文化研究团队 作用。充分发挥区传统文化研究会、客联会、侨联会等团 体协会作用,推动有关部门建立横向联系,扩大交流,策 划选题,打造多媒体文化宣传阵地,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 开展宣传宣讲,实现文化服务群众“零距离”。 以数字赋能为导向,推动文化传播数字化 一方面,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依托文秀数字产业园和 光电信息产业园,重点发展数字文娱等产业,推动以数字 内容服务等文化新业态为代表的数字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紧抓文旅部对口支援机遇,大力发展数字文旅产业,与中 国文化传媒集团签约合作共建“一基地、两中心”;与腾讯公 司启动“腾讯互娱数字生态共建计划”,合作推进“天涯明月 刀”沉浸式土楼演艺、“5G+AR智慧数字文旅”等项目建设 ,打造5G数字文旅融合创新生态。通过引导云旅游、云演 艺、云娱乐、云直播、云展览等新业态发展,培育“网络体 验+消费”新模式。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电子阅读、网络音 频、视频、移动多媒体等新兴领域和传播阵地,充分运用 “永定新闻网”微信、“遇见土楼”“厚德永定”政务抖音号等新 媒体平台,使文化传播实现移动化、生活化、视频化,通 过多媒体的联动形成传播合力,让文化的触角更多融入乡 村、融入寻常百姓家。 以品牌创建为引领,推动文化产业品牌化 从永定特色产业、资源出发,着力构建“东楼西湖北线 ”全域旅游格局。以客家土楼为依托、以生态文化为承载、 以红色文化为亮点,提炼打造出“土楼故里·客家永定”“寿山 福水·品味龙湖”“红旗不倒·江山永定”等文化产业品牌,提 升永定文旅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围绕红色、生态、客 家文化等推出一批具有永定特色的文创产品和精品旅游路 线,打造更具参与性、互动性、深层次体验型的文旅产品 ,孵化具有影响力、传播力的永定特色文化品牌,推进文 旅深度融合,持续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 2022-09-29 【地方经验】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 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坚持保护第一、 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擦亮北 京历史文化“金名片”,对于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 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加快建设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 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 价值和现实意义。 突出价值挖掘,增强人民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 做好新时代文物和文化遗产工作,必须深入挖掘文物 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深入开展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 重大问题研究,深入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 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深入阐释文物蕴含的中华民族精 神和全人类共同价值,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更好认识和 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北京拥有大量等级高、类型全、影响力大的文化遗产 。据统计,北京现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204座备案博物馆 ,不可移动文物3840处,数量和质量在全球大都市中都排 在前列,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 国形象。 北京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是中 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革命文物丰富、红色基因深 厚。深入挖掘这些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有助于激发 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 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 中承载地。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党中央领导下开展了大 规模的首都建设,建成了“十大建筑”、地铁1号线、首钢、 密云水库等一批重大工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新时期,一批体现首都经济发展成就和科技创新成果的 文物藏品集中涌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应 以历史文化保护为抓手,突出北京作为“四个中心”和“双奥 之城”的独特魅力,彰显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历史 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突出系统保护,全面提升文物保护管理水平 文物保护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保护好文物本体 ,也要保护好赋存环境,不仅要“见树木”,还要“见森林 ”;既要保护管理好有形的文物,也要研究阐释好无形的精 神文化价值,实现“有形”与“无形”有机统一;不但要让文物 “活下去”,更要让文物“活起来”,切实维护好文物资源的历 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 近年来,北京突出系统保护理念,以中轴线申遗保护 为抓手,带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以强化两轴、四重城 郭、棋盘路网与六海八水的空间格局为骨架,全面加强老 城空间格局保护;以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为 牵引,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承载区和国家历史文化 传承典范区;以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建 设为统领,对历史河湖水系、历史文化街区、皇家园林、 古树名木、风貌视廊等实施整体保护利用;以革命文物集 中连片保护为重点,统筹推出建党、抗战和新中国成立三 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 与此同时,北京逐步健全文物保护、研究阐释、政策 制度、功能发挥四大体系。在健全文物保护体系方面,统 筹做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 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在健全研究阐释体系方面,对源远 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 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进行系统化、理论性思考,找 准定位内涵、历史意义、时代价值,深化文物价值阐释 ;在健全政策制度体系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制定出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北京中轴线 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政策法规文件,形成上下一 致、前后衔接、切实管用的制度体系;在健全功能发挥体 系方面,推动文物工作积极融入发展大局,主动对接共同 富裕、乡村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 历史文化与先进技术、新兴业态、周边产业有机融合。通 过创新展览展示,精心推出集陈列展览、教育活动、学术 研讨、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精品展陈;通过《最美中轴线》 《博物馆之城》等品牌节目,彰显文化遗产魅力;通过国 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北京公众考古季、北京 古建音乐季等文化活动,吸引社会公众参与;通过文物主 题游径和文物文创大赛,让更多的人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 者、弘扬者、践行者。 突出人民共享,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历史文化遗产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 文化资源。要加强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深入挖 掘其中蕴涵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 ,把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 加清晰全面地呈现出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在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精神品格等方面的契合性 、相容性揭示出来,使之真正成为当代文化和生活的有机 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依靠广 大人民群众保护文物,传承文化遗产。要利用文化和自然 遗产日等时机,通过展示、演出和媒体等载体,进行文化 遗产保护宣传教育。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 遗产保护,建立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咨询制度、公众和 舆论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学术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 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作用,共同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 作。 突出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 厚底蕴,我们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广泛开展同各国的文 化交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 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京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前景广阔。例如,始建 于元代的北京中轴线集中展现了中华文明在城市规划建设 上的伟大创造与杰出才能,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北京持续举办国际学术研讨活动,开展各种中外 文化交流,既讲好历史上北京中轴线的精彩故事,也阐释 好当代北京中轴线的重要作用,帮助世界读懂中国。被誉 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在同时代的欧洲刮起了一股模仿中 国园林艺术的旋风。近年来,北京通过“数字圆明园”和“三 山五园国际巡展”等项目,加强了同法国、德国、希腊、意 大利等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以文学的笔触为时代存真为人民放歌 2022-09-2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 式上的重要讲话中,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5点希望:心系 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坚守 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坚持守正创新,用 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用情用力讲好中国 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坚持弘 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广大文艺工作 者积极投身新时代伟大实践,在火热的生活现场汲取营养 ,努力奉献精品力作,为时代存真,为人民放歌。今年年 初中宣部出版局启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好书荐读活 动,每月向社会推荐重点主题图书,其中有不少文学作品 ,包含报告文学、长篇小说、儿童文学等。它们注重“从时 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抒 写了中国人民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从不同 层面展现了新时代的蓬勃生机。 围绕时代的新气象新风貌进行艺术创造 热忱描绘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是当代文学的 一项重要使命和目标追求。当然,文学不能概念化、抽象 化地表现时代,而是要深入生活、贴近人民,选取最能反 映新时代新变化的独特素材和热点话题进行艺术创造,让 读者在审美的熏陶中读懂时代、看懂国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是 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值得大书特书。报告文学《我的青 海 我的雪原》追踪援青人的足迹,通过记叙个性化、典型 化的人物故事,以小见大地描写了广大援青人的实干作风 与工作业绩。作品在叙事中注重大美青海的背景营造,巧 妙地反映了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时代主题。 文学反映新时代脱贫攻坚伟业,不仅要书写经济上摆 脱贫困,更要表现广袤乡村的社会变革与精神洗礼。报告 文学《西海固笔记》扎根于宁夏西海固大地,以某种现场 性和直观性,记录了脱贫攻坚事业中涌现出的众多时代新 人,以及他们身上闪耀的时代精神光芒。小说《花开如海 》写的是一个派驻到春树坪村的脱贫攻坚“尖刀班”的故事 ,描绘了一群生活环境不同、性格各异、人生志向有别 ,为脱贫事业奉献青春力量、挥洒青春汗水的新时代青年 形象。作品在人物设置、矛盾冲突、场景描写、叙述方式 等方面,尝试运用一些新的表现手段与形式,努力避免同 类题材创作上的同质化和模式化,提升了文学作品的可读 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是 文学描绘新时代进程绕不开的话题。这类题材的创作注意 角度的选择、形式的设计与意境的营造。《秘境回声》是 一部以美丽而又神秘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背景、表 现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的儿童小说。作品以两个男孩守护 雨林、监测刚成年离群的海南长臂猿“刚子”为主线,将生动 有趣的故事情节融入探险、科普等内容,同时配以优美的 手绘插图,充满童心和想象力,散发着大自然的清新气息 ,让读者在领略生物多样性的多重魅力中,认识保护大自 然的重要性。作者充分调动且融入了自己的童年记忆、生 活积累与真切体验,为新时代的乡土家园书写“志”与“传 ”,抒写了祖国的山河之美和时代之变。 聆听历史足音,深入人民的精神世界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华儿女火热的奋斗历史,汇 聚起来就是一部人民史诗。文学只有扎根人民,才能进行 无愧于时代的艺术创造,才能成功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 诗。文学创作要注意多角度、多形式、多层次切入历史 ,既要尊重历史、热爱人民,又要生动形象、风格鲜明。 红色经典与故事记录着中国人民从苦难中奋起、坎坷 而前行的历史,如同鲜艳的旗帜,标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 精神高度与信仰底色,更是嘹亮的号角,激励着人民大众 沿着民族复兴的大道坚定前行。对于这类题材,文学发挥 自身以艺释史、以艺明理、以艺增信的优势,深化红色题 材与艺术表达之间的美学联系,进行有深度、有温度的审 美创造。《品味红色经典》以当代视角揭示经典永流传的 精神密码,由文艺大家名家、革命后代、文艺后辈及专家 学者,回忆讲述或权威解读30余部红色文艺经典,追溯它 们诞生的历史细节,重温它们带给人们的经典形象和意象 。作品坚持历史的“大叙事”、细节的“微表达”、事件的“深 逻辑”,在历史逻辑中展开艺术想象,达到了文学价值、审 美价值和史料价值兼具的艺术效果。 文学对人民群众的书写、深入人民的精神世界,只有 触及人的灵魂,才能引起思想共鸣。小说《千里江山图》 书写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惊心动魄的隐秘战争,刻画了一 群掩去姓名、藏起过往、躬身入局的革命青年形象。作品 运用多层次的叙事结构与戏剧化的叙述方式,赋予小说人 物以合理真实的人性逻辑,洞察极端环境下人物充满矛盾 、复杂纠葛的内心世界。整部小说节奏明快,富有层次感 ,情节密度高,语言动感强,故事在谍战悬疑的惊心动魄 中飞速推进。 中国人民从争取民族独立到实现国家富强所走过的艰 辛而又光辉的历程,离不开党的领导。文学创作准确把握 两者的血肉联系,书写党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 结奋斗的历史。报告文学《新长征 再出发》以长征集结出 发地于都为视角,重温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展现 新时代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拼搏奋斗,记录这里 的人民如何跟随党的领导摆脱贫困,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过 上幸福生活的动人故事。作品通过历史映照现实,具有纵 深感,富有穿透力,生动书写了党和人民心连心的温情 ,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深刻内涵。 让英雄形象立体感人、平易近人 英雄是一个国家光辉历史的记忆,是民族最闪亮的坐 标。文学创作有血有肉地刻画人物,让英雄形象立体感人 、平易近人。平凡造就伟大,英雄出自人民。文学可以选 取普通的英雄群体作为书写对象,从现实的生活与真实的 历史出发,在平凡中发现伟大,在质朴中发现崇高。这就 需要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设计情节、描写人物 。报告文学《血脉》讲述了来自珠三角地区的上万名建设 者克服重重挑战,用心血、智慧在东江和香江之间搭建起 一条香港供水生命线,彰显了建设者群体的家国情怀、使 命担当与奉献精神。作品在叙述东深供水工程建设、扩建 及改造历史的同时,穿插从建设者群体代表人物视角出发 的细节描述,谋篇布局合理,语言自然朴实,具有较强的 文学感染力。报告文学《向死而生》以红军长征生死存亡 的湘江血战为背景,运用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交替切换、 宏大场面与具体细节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既从宏观视角追 溯了红军战士“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和可歌可泣的英 雄壮举,又细致入微地讲述了当代广西人民赓续精神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的精彩故事。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 不能没有先锋。文学创作努力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表现英雄成长与造就的历史必然。小说《金珠玛米小扎 西》讲述了藏族牧童小扎西从被哨兵们救助的孤儿成长为 勇敢的金珠玛米的故事,通过典型环境的描写,建构出令 人身临其境的空间感,给读者创造沉浸式的阅读氛围。海 拔5200米的冰雪高原,气候恶劣、条件简陋、生活艰苦 ,却是一个钢铁般的英雄边防前沿阵地。这一典型环境推 进了主人公的成长与转变,并以点带面,会同哨所里的所 有官兵战士,共同演绎了一场特殊环境与特殊人物命运变 化和发展的英雄诗篇。 典型人物形象塑造同文学价值和艺术作用密切相关 ,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学作品才有吸引力、感染力和 生命力。报告文学《张桂梅》讲述了一位基层教育工作者 为边疆教育事业拼搏奋斗、助力少数民族女孩成长的故事 ,深情再现了一位乡村教师依靠坚如磐石的意志书写的精 彩人生,深刻反映了一位共产党员把一切献给党、献给人 民而无怨无悔的崇高境界。作品以第二人称的视角娓娓道 来,宛如作者与主人公在促膝谈心,又如给张桂梅写了一 封无话不谈的长信,构思精巧、文笔优美、催人泪下。 让中国故事接地气有文气 五千多年中华文明薪火相传、连绵不绝,孕育了取之 不竭的故事宝藏。文学充分撷取与利用这一丰富资源,进 行审美的观照和艺术的传达,既接地气又有文气,“故事”的 讲述富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报告 文学《望道》以《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为主线 ,刻画了以陈望道为代表的一大批仁人志士对革命的上下 求索和对信仰的不懈追求,饱蘸厚重历史之墨,兼具生动 文学之笔。历史小说《觉醒年代》呈现了由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三大历史事件为主体构成的 巨幅画卷,艺术再现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演绎 出的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如歌岁月与百态人生,深刻揭 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 的历史必然性。作品叙事线索主次分明,脉络清晰,刻画 历史人物有根有据,是用心讲述觉醒年代的壮丽篇章。 文学讲述中国故事不仅呈现中国筚路蓝缕的过往与辉 煌灿烂的文明,也书写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与人民的精 神风貌。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全球领略到中国独特 的魅力和风采。报告文学《中国冬奥》通过走访国内外多 个城市,采访两百余位与冬奥会相关的各界人士,全景记 录了北京冬奥会从酝酿、申办到筹备的历程。作品通过丰 富的事例和人物,呈现出三大冬奥赛区的建设奇迹,以及 几代中国冰雪健将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落笔鲜活感人 ,笔端常带感情,富有家国情怀。 新时代的审美要求与欣赏习惯,以及文学的传播方式 ,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学及时了解与积极面对这些新情 况、新特点,有针对性地丰富创作形式与手段。《一起上 冰雪:我的冬奥故事》为央视大型微视频纪录片的同名图 书,讲述了30位普通中国人迎接冬奥的故事。作品以普通 人的小切口,传达出冬奥会不仅是冰雪健儿的盛会,更是 全体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冬奥会,展示了中国人民对冬奥 的热情和奉献。作品将电视语言以文学的方式记录与书写 ,每集均配有央视播出的二维码,以中英文双语对照形式 呈现,是一本独特的文字和视频互动的作品,丰富而立体 地诠释了北京冬奥的精神内涵。 勇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继承者 2022-09-2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 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担当和斗争是一 种责任,敢于负责才叫真担当、真斗争”。作为文物战线的 年轻干部,我们要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和继承 者的责任。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 精神。时代赋予文博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责任就是把 文物保护好、管理好、使用好、传承好。我们要牢牢站稳 中华文化立场,对破坏、盗窃文物以及危害文物安全的行 为进行坚决斗争,统筹把握保护和利用的矛盾,在新征程 中让文物活起来,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 之路。我们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铸造其魂魄 ,赓续其基因,挖掘其价值,传承其精神,使文物的独特 作用、优势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敢于担当,充分发挥文物在世界读懂中国中的重要作 用。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中华文明五千年的 历史进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 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互动关 系,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特质和形态,使世界理解中国的过 去、现在和未来,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在绵延不绝的文明 持续发展中更好认识现在的中国,以宽广胸怀理解中华文 明的价值。深入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从发掘的古墓葬 、古遗址,从出土的陶器、玉器、青铜器以及甲骨文、竹 简、碑刻等综合类文物,从交通、货币、度量衡、礼器、 服装等具体器物实证古代中国大一统的历史底蕴,使世界 从文化与文明的角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 制度,使世界认识中国国家领土完整统一的历史规律、历 史自觉、历史自信,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 探索。深入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工作,无论申报、保护 、利用,还是日常监测,都要把其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揭 示出来,使世界认识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要 贡献,通过一处处的世界文化遗产,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 中国和现代中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 量。 勤于担当,充分发挥文物在世界读懂中国人民中的重 要作用。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推进 高质量、高水平博物展陈工作,让各类博物馆不仅成为中 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而且成为了解当代中国人民的 重要窗口,在博物馆中感受中国人民的历史观、民族观、 国家观、文化观,体悟中国人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 、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从文物工作的角 度,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 区、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让世界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理 念、道德规范、人文精神,昭示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 、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让世界了解中国人怎样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与社会的关 系、与国家的关系,以及中国人的乡愁。从文明交流互鉴 的维度,让更多文物展览走出去,让更多援外文物保护工 程“立起来”,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 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找到中华文明和 世界其他文明的共同价值,打造中外民心沟通的桥梁,向 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善于担当,充分发挥文物在世界读懂中华民族中的重 要作用。加强研究阐释,通过区域性的文物遗存,深入研 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让世界认识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坚决抵制历史虚 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使世界认识中华民族的归属感、 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的历史来源。加强研究阐释,通 过专题性的文物遗存,实证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 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实证以爱 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让世界广泛了解中华民族精神 的内涵,深入理解我们的民族精神价值;让世界认识我们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决心、诚心,多角度理解 中华民族精神中蕴含的当代价值和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 研究阐释,通过综合性的文物遗存,从目前的76.7万处不可 移动文物,56项世界遗产,505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6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4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及 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馆藏中,凝练并展示中华民 族的独特精神标识,以其庄严、崇高、鲜明、生动的形象 ,让世界更好认识到中华民族。 乐于担当,充分发挥文物在世界读懂中国共产党中的 重要作用。让世界看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传承者和实践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 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多次强调严厉打击文物犯罪;多次 强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多次强调各级党 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党的十八届三中 全会将文物事业改革发展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对加强文物保护利 用作出重点谋划。让世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把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 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发展,形成了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铸就了中华文化新 辉煌,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世界认识到 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政党,运用革命文物、红色典籍、 纪念设施等红色资源,运用各类革命旧址、纪念馆、展览 馆,讲好党的故事,讲好党为人民服务的故事,让世界读 懂中国共产党。 彰显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 2022-09-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 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 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 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习近平谈治国 理政》第四卷中收录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 论述,系统回答了如何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 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 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 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凝聚 和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文 化自信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结合形成的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是人们对中国精神、 中国智慧、中国文化、中国价值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认同 ,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引领力和感召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 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密切相关。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 族思想文化的结晶,它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中华民族 共有的精神家园。在各个历史时期,传统文化都为中华民 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供持续的思想动力。习近平总 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 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 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马克思主义传入中 国,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相互交融,既为中国当代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的 思想动力,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奠定坚实的文化 根基。 新时代的文化自信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基于 5000多年中华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毛泽东同志曾 深刻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 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 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作出了不可 磨灭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 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 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 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 ,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其蕴含的思想 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的思 想内核,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石。中华传统文化源远 流长,内涵丰富,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 “民为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道 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 供了思想启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以和 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维等,体现了高尚的人文情怀和 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方式。这些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彰显 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厚 精神滋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 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繁荣发 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将马克思主义 的立场观点方法同中华文化结合起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 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 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 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经济 基础,更需要具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引领力和感召力 的共同思想基础将亿万中国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 磅礴的精神力量和实践力量,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具有共 同理想信念的生命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 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合形成的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成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强的精神支撑和持续的精神动力。 文化自信是内化于中华民族精神基因中的强大精神力 量,能够激发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守正创新的精神特质和 思想品格,使不同区域的人民在共同的文化思想中感受到 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和向心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融合为增强中华民 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人民团结一体厚植了重要的 精神根基。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 文明蒙尘,但中华文化依然是最坚韧的精神纽带,维系着 中华民族亿万同胞的精神血脉和文化情感,使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在历史的沧桑中熠熠生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 建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无论遭遇怎样的挫折与困苦 ,对于中华文化的自信总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底气,也是 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时期始终保持坚定的 理想信念和昂扬的精神状态的重要心理支撑。 革命文化是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展现了中国人民 在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不屈不挠、玉汝于成的文化精神。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就有“汤武革命”“革故鼎新”等关于革命 的思想。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具有重要的引领功能,能够 推动历史的发展与社会形态的变革,也能够推进传统文化 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引领社会革命 的理论,始终具有自我革新、自我超越的品质。进入新时 代,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能够有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融合发展。特别是在 传统革命话语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了“伟大社会革命”和“自 我革命”等标识性话语,使新时代的革命文化具有新的思想 内涵和实践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全党开展党 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在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 刻,继续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 路上,保持‘赶考’的清醒,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引领新的 伟大社会革命。”这也说明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具有自我革 命和自我超越的特质,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紧密团结 在一起,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 ,充分展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发展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 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更好构 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指引。 三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将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 史高度,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 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正能量。习近 平总书记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 ,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 重要力量源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 造与发展,都需要坚定的文化自信和丰富的文化建设成果 作为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党和国家将文化建设摆在更加 突出的位置,将文化自信作为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 力量,就在于文化自信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强 大的精神力量。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文化自信是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为文化的本质是 人化,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身历史与现实创造力的充 分肯定,是对自身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的坚定信仰,它 能够激发和增强人们的思想活力和实践创造力,成为思想 创新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在文 化上不自信的民族,不可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取得历史性 的成就;一个在文化建设上没有标志性成果的国家,不可 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强国。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中国共产党 带领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就在于将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相结合,形成坚定的文化自信,焕发出磅礴的精神 力量,推进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与中国文化的 深度融合,使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大地,深入到中国人 民的心理世界和生活世界。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将文化 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 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 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繁 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 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 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全面提升人们对于中国 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的政治认同、思想 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 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深入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 2022-09-1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 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 要论述,并强调“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 、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在当今经济社会深刻转型变革、价值观念多元多样的形 势下,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 的时代价值,汲取适应时代发展的思想精髓,努力实现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讲仁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孔子讲 “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讲“仁者爱人 ”,生动勾勒出中国人的“和善”心性,体现着“推己及人”的 道德境界。在中华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讲仁爱 ”逐渐成为传统价值体系的内核,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重要源泉,在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突如其 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集中体现了中 华民族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 值追求。 “重民本”,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概念。无论是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还是“民者 ,万世之本也”“民贵君轻”,都体现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 的民本思想,但究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有其历史局限性。与古代民本思想不同,中国共产党作 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 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 位,把人民立场作为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十九大 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 目的,进一步凸显了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 。 “守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安身立命 的基本规范。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 果”之说,更有“一言九鼎”“一诺千金”等历史典故。诚实守 信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人与人交往 在于言而有信,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诚信作为国家 重要的文化软实力,是新时代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相 处的重要道德准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不同场 合对诚信的重要性作了多次阐述,指出“中国人历来讲求‘一 诺千金’”,强调“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自觉讲诚 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为诚信在社 会生活、外交关系和时代价值上的体现开启了多维视野 ,提供了基本遵循,树立了中国“以诚待人、以信为本”的大 国形象。 “崇正义”,历来是中国社会的重要价值追求。《论语》 中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韩非子》中 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说明传统文化中的“正义”是政 治、经济、文化等权益的正义,是维护和推动社会发展不 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也 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追求。在探索、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高度 重视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通过 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加 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保障,将“崇正义”理念贯穿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 公平正义的更高需求。 “尚和合”,包含着理性且具有辩证思维的中华传统智慧 。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董仲舒的“天 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都意 在说明人类是与万物紧密相连、平等互利的生命体。今天 ,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集中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 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以及人心和善 的道德观,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提 供了方法论指导。无论是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 念,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还是强调“遵循天人合一、道法 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我们党始终坚持“求同存 异”,强调“和而不同”,充分彰显了“和合”理念的时代价值 。 “求大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美好愿望和社会理想。虽 然古代社会与现今社会相去甚远,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共 同富裕、人人平等、社会和谐等理念,时至今日仍然是人 类社会的美好理想。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秉承“世界大同 ,天下一家”的价值追求,传续“协和万邦”“和实生物”的文 化精神,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在国际交 往中始终认为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 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始终致力于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 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 ,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以实 际行动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 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 国方案、中国力量。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 2022-09-14 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的文明,源远流 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 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 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 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 列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3月,习近 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生命力”。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 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 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 的历史进程,我们更加需要也更有能力以时代精神激活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文化支撑。 文化的生命力应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 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 产物,具有鲜明的历史性特征。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 会历史发展规律,是我们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新时代得到更好 传承和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校正方向、把握 规律、推陈出新。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 法,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更好地与当代中国实践相 结合、与民族复兴时代主题相契合,在21世纪焕发出勃勃 生机。 福建自古以来就是“海滨邹鲁”“文献名邦”,是孕育优秀 文化的沃土,多元、深厚、交融的特色文化形态,成为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 作期间,就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亲自指导推动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为延续福建文脉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习近平总 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 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赋予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涵养中华文化根脉。“福”是中华 民族的重要文化基因,福建是全国唯一以“福”字命名的省份 ,八闽“福”文化历史悠久、生动鲜明,浸润在生命、生活、 生产、生意的方方面面,具有独特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 和社会经济价值。我们要以实施“福”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为总 抓手,以劳动创造幸福、奉献就是幸福和为人民谋幸福、 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为主题,整合朱子文化、闽都文化、闽 南文化、客家文化等福建显著特色地域文化的共性追求 ,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开展“寻福”“送福”“造福”“享福 ”行动,让“福”这一古老的中华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文化的生命力应与时代价值相一致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让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滋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全部 社会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其中的核心价值观,对 人的塑造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尤为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 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 族的“根”和“魂”,其中蕴含的独特价值观念,成为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然而,以自然经济和农业社会为 社会物质基础的传统文化,其中的价值理念与当代社会必 然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内容。这就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引领和改造中华传统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和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二者在相互促进中更好发挥 价值引领作用。 福建是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发源地,是朱 子理学的发祥地,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相融合上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根基。我们 要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 面的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富民强、以民为本 ,天下为公、讲信修睦,修齐治平、诚意正心等理想和追 求进行现代化阐释,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 力量。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 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充分挖掘蕴含在国 学典籍、家风家训、故事传说之中的中华传统美德,引导 人们辨义利、明公私、讲礼仪、修德行,推动建设具有强 大内在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文化的生命力应与时代步伐相协调 主动拥抱信息革命,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力、影响力。一种文化要传承和发展,必须以人们易于接 受的载体和渠道广为传播。在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过程中 ,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礼乐教化、科举制度的实行 ,乡规民约、家风家训的传承等,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得以世代相传。当今世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 技术加速创新,元宇宙、隐私计算、卫星互联网等新技术 新应用异军突起,媒体深度融合加速演进,深刻改变着人 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和渠道。我们应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 机遇,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表达方式,打造立体多维的传播矩阵,让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更富吸引力和感染力。 福建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实践起点。我们要发挥“数字福 建”优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紧密融合,为 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充分运用声、画、影等现代视听技 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融入电视节目、影视作品、 新媒体产品中,借助元宇宙等虚拟现实技术手段,打造沉 浸式的博物馆、展览馆,让人们更好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立足“福”文化等多元交融的福建特色文化,科学提炼福建文 化标识,打造易于传播的文化品牌,提升区域文化影响力 。应对“去中心化”的文化传播格局,发挥主流文化阵地引领 作用,将专业生产内容与个人生产内容、机器生产内容结 合起来,共同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大合唱”。 文化的生命力应与时代需求相契合 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增强人民 群众文化幸福感中永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机活力。文化 产生并发展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人们的日常生活承载着丰 富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扎根日常生活、满 足人们需求,被人们“日用而不觉”,才能根深叶茂、历久弥 新。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应 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需要,推动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融入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质量的文化产 品、文艺作品和文化服务,为传统文化发展和创新提供源 源不断的动力。 福建人文历史悠久,为文化产业发展和文艺创作提供 了深厚的文化基础。我们要深入实施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 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大力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 内容的文化创意、工艺美术、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产业 ,发掘深厚的“闽人智慧”,积极开发传统服饰、饮食、民居 等产品,持续提升文化遗产、文物古迹、文化生态保护实 验区等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深入实施文艺作 品质量提升工程,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统一起来 ,让人们在艺术熏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气度、神韵 。依托“三下乡”“文化进万家”等文化惠民品牌,结合春节、 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精心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大力开 发配套文化产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自然亲切地 走进千家万户。 文化的生命力应与世界潮流相融合 正确把握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推动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每 一种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 体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随着世界交往的日益频繁,民族 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 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已成为不可阻挡的 时代潮流。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更加需要 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 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以中华文化感召力塑造可信、可爱 、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福建是改革开放前沿省份,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 点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1580多万闽籍华侨华人 旅居海外,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上拥有良好条件。我们 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而 不同”的交往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等理念内涵,紧贴海 外受众的思维方式、文化习俗、接受习惯,借助各类外宣 媒体和海外社交媒体开展轻量化、差异化、精准化对外传 播,促进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 、读懂中华民族。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开 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在深度互动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走向世界。坚持中华文化主体地位,在文化交流和发展 中,吸收融合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元素,推动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偕进传承。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政策支持是关键。各级 党委、政府应承担起工作责任,把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工程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 ,强化顶层设计,细化政策举措,推动事业发展。持续深 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健全政府 、社会、企业多元投入体制,形成强大合力。大力推进文 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重点工程,加强对传统文化研究 学者、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等各类文化人才的培养,为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藏 2022-09-0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无价的宝藏,蕴含着丰富的 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优秀内容。新时代要传 承弘扬这些优秀内容,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必 须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沃土,精准对接人们文化需 求,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 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一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孕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 华文化,这些文化包罗万象,以文物遗迹、传说故事、民 间风俗、建筑工艺、民间技术、文学艺术等形式留存广袤 大地,构成中华文化资源宝藏。加强对这些文化宝藏的认 定建档、挂牌保护,构建传承保护法规体系,做好“藏”的工 作,非常有必要、有意义。但仅仅做好“藏”还不够,还需要 进一步做好“传”的工作,使文化资源宝藏为更多的人所欣赏 和传承,实现文化资源的价值外溢和增值。否则,文化宝 藏就只能束之高阁、深藏堂馆,仅止于少数人叹赏。 挖掘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寻找文化资源 融入现代生产生活的契合点,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 起来”的关键。要深挖文化资源蕴含的当代价值和丰富内涵 ,并对其进行现代转化,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场景、氛 围,以自然、生动、亲近的方式进行展陈,让人们从内心 深处予以认同接纳。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幕式上传统 文化元素展示获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抓住了立春、 二月二这两个时间节点,用老百姓认可的话语体系、时尚 的高科技展陈形式,较好地契合了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 喜爱和对欢乐祥和氛围的追求,深深激发起人们内心深处 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产生活,要用蕴藏 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 ,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 生产生活的积极作用。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 合一”等生态观念,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 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弘扬厚德载物、舍生取义、爱 国奉献等道德品质和精神追求,能够为培育高素质的现代 生产生活主体、养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提供强大精神动 力。 近年来,中医药文化在中国和世界一些国家抗疫中发 挥重要作用,较好地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走出去”的典范。中 医药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天、地、人及其关系的深刻认 识,凝结着中华民族深邃的思想观念和丰富的人文情感 ,蕴藏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模式与生命哲学。2022年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 文化将深入千家万户,走向世界各地,在推动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更好地发挥标杆作用。 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 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 进、推陈出新。”曾经火爆电视荧屏的《中国诗词大会》《 经典咏流传》《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之所以受到人们特 别是年轻人的追捧,就是因为实现了传播手段的创新,让 传统文化变得时尚前卫,成为具有较强吸引力和活力的“潮 ”品。因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要善于守正创新 ,结合时代条件,融入现代元素,运用现代传承手段,真 正做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以崭新的面貌走上新时代的大舞台。 打造融于生产生活、通俗易懂、生动时尚的传承话语 体系,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加深认识、增强文化 认同,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典籍浩瀚,许多典籍艰深晦涩、不易读懂,亟须将古典 话语体系进行现代转化,构建大众化、时代化的传承话语 体系。为此,必须精准对接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 化需求,真正了解群众喜欢什么、需要什么;熟知大众思 想活动的新特点,善于发现、吸纳和提炼人民群众的新创 造新经验,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话语来传播蕴含其 中的深刻道理,直至做到“日用而不知”。 实施“文化+科技”融合战略,以科技赋能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推动文 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精准对接当代人的文化需求和艺术品 位,运用数字光影、VR等现代科技手段,让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传承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科学性与观赏性、教育性 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特别注意运用现代数字化手段,整 合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数字化文化产品,在文化传承中满 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生活品质 。 大力发展文创产业,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深入发 掘文物馆藏的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推动文 物融入日常生产生活,实现与群众零距离。《唐宫夜宴》 《只此青绿》的火爆,充分展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 力,也说明只要精准对接百姓需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资源沃土上深耕细作,就一定会创作出更多深受人们喜爱 的文创产品。同时,大力发展手造产业,充分激发广大人 民群众的创新力和参与性,将中华传统手工技艺的艺术灵 魂注入手造产品,让手造产品融入生产生活,形式多样、 鲜活时尚,形象展示传统文化的光鲜魅力,推动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走深走实,取得更大成 效。 新时期以来唐诗研究的热点 2022-09-07 唐诗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历代读者的喜爱,唐诗研 究也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至今 ,以唐诗研究为主题的论文有11000余篇,1996年至今,相 关硕博论文有2900余篇,邻近学科涉及唐诗的论文约 8000篇,合计超过20000篇。另据尚永亮《近20年唐诗研究 述论》统计,1978-2018年唐诗研究的成果多达34930项。当 然,唐诗研究的繁荣,不仅体现在成果数量的几何式增长 上,更体现在质量的明显提高上。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 ,唐诗研究有如下突出特点: 鉴赏热。新时期之初,百废待兴,广大读者热切期待 真正探索唐诗艺术奥秘的著作。由此,引领唐诗鉴赏风气 的作品应运而生,较具代表性的成果有:刘逸生《唐诗小 札》、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而尤以后者影响为大 。沈祖棻是现代著名词人,其《涉江词》《涉江诗》在抗 战时名震一时,同时她又是著名学者,以诗人之心解析诗 词,别有会心。《唐人七绝诗浅释》从作品本身出发进行 分析鉴赏,其方法是先精讲一首七绝,然后列举若干首题 材、风格相近或相反的作品,加以比较,往往有举一反三 之效。此书与其《宋词赏析》,是20世纪80年代初最流行 的诗词鉴赏类图书。而真正的唐诗鉴赏热,还是在《唐诗 鉴赏辞典》出版之后。《唐诗鉴赏辞典》作者达百余人 ,均为从事唐诗研究、教学的学者,代表了当时的研究水 平和学术眼光。该书发行数百万册,推动唐诗名篇走进千 家万户,深入人心。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唐诗 鉴赏集》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前者选材较广,后者赏析较 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阅读与欣赏”节目,经常播出唐诗 鉴赏节目,且将文字稿汇编成书出版。此外,唐诗选本的 出版也盛极一时。清人孙洙所编《唐诗三百首》一版再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唐诗选》及李白、杜甫、王维、 高适、岑参、韩愈、元稹、白居易、李商隐、杜牧诸人的 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一批唐代重要文人的“选集”。这 些都为广大读者欣赏、阅读唐诗,提供了优质的文本。周 啸天主编的《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则进一步推动了唐诗的 鉴赏热。近年来兴起的电视讲坛节目及诗词大会等,因其 雅俗共赏、老少皆宜,也对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 积极作用。刘学锴的《唐诗选注评鉴》则是近年出版的唐 诗鉴赏佳作。该书分“选”“注”“评”“鉴”四部分,共鉴赏唐诗 近700首,选目与《唐诗鉴赏辞典》有较大不同。鉴赏方面 ,既博采众长又独具慧眼,对李白、王维、李贺、李商隐 诗的解析、鉴赏尤其深刻。数十年来,唐诗鉴赏的热度不 减,在促进唐诗普及的同时,也提升了民众的文学修养。 大诗人研究热。唐代大诗人研究,近几十年来成果丰 硕,如王梵志、寒山、拾得、杨炯、沈佺期、宋之问、陈 子昂、张说、张九龄、孟浩然、高适、岑参、刘长卿、韦 应物、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孟郊、贾岛、贯休 、皮日休、陆龟蒙、韩偓等,均有首创性的注释本。而李 白、王维、杜甫、韩愈、柳宗元、李商隐、温庭筠、杜牧 等,则有吸收旧注之长、后出转精的新注本问世,且呈现 出综合研究的趋势。如白居易研究,朱金城《白居易集笺 校》首次对白居易集作了笺释与校勘,用力甚勤,收获亦 多。其《白居易年谱》与《笺校》相辅相成。此后,谢思 炜出版了《白居易诗集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谢注 的一大特色是采录了日本金泽文库等数种白居易集,扩大 了校勘的范围,丰富、充实了白居易诗文注释的内容。青 年学者陈才智整理出版的《白居易资料新编》,共汇集了 中唐至近代3200余位作家的8000多则评论资料,参考书籍 3500余种,其字数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古典文学研究资料 汇编·白居易卷》的20倍左右。经过老中青三代学者不懈努 力,白居易研究的成果已粲然大备,也大大突破了过去只 重其讽喻诗、只讨论其人民性的局面,取得了多方面进展 。再如李白诗集,宋人杨齐贤、元人萧士赟、清人王琦先 后为其作注。当代李白研究的大家首推詹锳,其《李白诗 文系年》《李白诗论丛》虽出版于20世纪50年代,但真正 产生影响是在80年代之后。这两本书是当代李白研究的奠 基之作,而他在此基础上主编完成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 集评》则是一部集李白诗歌校注之大成的著作。瞿蜕园、 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吸收了《李白诗文系年》的成果精 髓。安旗主编的《李白全集编年笺注》、郁贤皓的《李白 丛考》《李太白全集校注》亦多创获。周勋初的《李白评 传》《诗仙李白之谜》,内容十分精彩。裴斐等人主编的 《李白资料汇编》,为李白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刘学锴 、余恕诚毕生从事李商隐研究,他们的《李商隐诗歌集解 》集古今李商隐诗歌注解之大成,《李商隐文编年校注》 《李商隐资料汇编》则为新创,另著有《李商隐诗歌研究 》《李商隐传论》《李商隐诗歌接受史》等。有学者认为 ,刘、余二位的李商隐研究,改变了中国文学史的格局 ,使得李商隐由原来文学史的一节,变成了现在的一章。 文化学研究热。超出单一的文学研究,从文化学的角 度讨论唐诗,也是唐诗研究的热点之一。陈寅恪创“以诗证 史”之法,并在其《元白诗笺证稿》中有充分展示。其研究 着重探索隐藏于文学背后的历史底蕴,对学界深有启发。 袁行霈、丁放《盛唐诗坛研究》讨论了盛唐政治与诗坛的 关系,如论述唐玄宗崇信道家思想与迷信道教方术对诗坛 带来的影响;玉真公主对诗人的提携于诗歌发展的积极作 用;盛唐贤相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对盛唐诗歌的正 面推进作用;李林甫、杨氏兄妹专权跋扈对盛唐诗坛的伤 害等,均从文史结合的维度作了自己的解读。邓小军的《 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诗史释证》《古诗考释》等书 ,自觉运用陈寅恪的方法,对唐诗研究的若干问题提出了 精到见解。傅璇琮、陈尚君、胡可先等学者,则由史学入 手,探寻唐诗的历史背景,既从正史、野史笔记出发,更 重视敦煌文献、地下文献、域外文献等,使唐诗研究扎根 在历史的沃土中。尚永亮关注诗人贬谪与创作的关系,李 浩系统考察地域、士族与诗歌的关系,戴伟华关注唐代使 府与文学的关系,也有系列论著问世。孙昌武、陈允吉及 李小荣、张勇等,致力于研究佛教与唐诗之关系。如陈允 吉的《唐音佛教辨思录》《佛教中国文学溯论稿》论佛寺 壁画与唐诗之关系,论王维、韩愈、李贺诗歌与佛教之因 缘;而对于道教、儒学与唐诗之关系的考察,孙昌武的《 道教与唐代文学》、葛兆光的《想象力的世界——道教与 唐代文学》、刘顺的《中唐文儒的思想与文学》,都是较 为重要的研究成果。任半塘开创的、以《唐声诗》为代表 的唐诗与音乐研究,为其弟子们传承并发扬光大;袁行霈 、陶文鹏关注绘画艺术与唐诗之交集,《中国诗歌艺术研 究》《唐宋诗美学与艺术论》中均有精彩论述。将唐诗研 究与文化研究相结合,对唐诗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大 有益处。 新方法热。“老三论”“新三论”、符号美学、新批评、阐 释学、接受美学等新方法、新理论,对唐诗研究也有较大 影响。这对于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有一定积极意义。如 董乃斌的《李商隐诗的语象—符号系统分析》、陈伯海的 《意象艺术与唐诗》均用新方法解析唐诗;叶嘉莹用新批 评派的“文本细读法”研讨杜诗;傅道彬的《晚唐钟声》借鉴 原型批评方法。但新理论的运用,一定要与中国传统理论 及唐诗创作实践相结合,否则就会成为两张皮,这是要深 以为戒的。近年来,用接受美学理论研究唐诗,也出现了 较多成果,如陈文忠的《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从 理念与方法、经典作品阐释史、创作影响史等方面,对接 受美学理论的中国化,作了有益探讨,并对《黄鹤楼》等 唐诗名篇的接受史进行个案研究。以唐代大诗人接受史为 研究对象的著作或博士论文,数量亦较为可观。而域外汉 籍的唐诗辑佚及其研究,近年来也颇为活跃。如东亚各国 ,自古以来就与中国交往密切,大量汉籍早已传入这些国 家,有些是中土已失传的文献,有些则与中土版本不同 ,足资比较与参考。这些国家的诗人、学者研究或者模仿 唐诗的成果,有的也有较高水平,至少有文献价值。欧美 诸国则因种种原因,保存了不少我国大陆稀见的唐诗资料 ,充分利用这些材料,也有助于唐诗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总之,新时期以来的唐诗研究对“文学本位”的认识尚待 加强,艺术研究亦嫌薄弱。我们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 指导下,充分运用我国古典诗学理论,适当借鉴西方理论 中的合理部分,推陈出新,使唐诗研究迈向新的高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文化发展道路重要 论述的理论贡献 2022-09-05 关于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知识界曾有过长期的困惑和 争论。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探索 ,逐步形成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 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文化发展道 路的文明根脉、发展模式、目标愿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 行了深刻阐释,以独创深邃的思想丰富发展了党的文化理 论和文化战略,为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深化拓展作出了重 大理论贡献。 赓续文明根脉:从“古今新旧”到“文化自信” 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将欧美视为文 明进步的“新”和“今”,将中国视为愚昧落后的“旧”和“古”的 观念认识。在这种“古今新旧”截然两立的思维模式之下,知 识界关于近代中国发展转型路径的讨论也逐渐形成了一套 “传统—现代”二元对立的叙事框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 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必须从传统 文化中汲取历史智慧和思想资源,使之融入马克思主义 ,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能引领中国革命的成 功。在这一深刻认识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初步突破了 “古今新旧”固化思维模式的束缚,为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 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打开了正确路径。 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以“不忘本来”作为对待传统 文化的总要求,以确立文化自信为总目标,围绕优秀传统 文化继承发展问题提出一系列开拓性、原创性的论述,彻 底超越“传统—现代”二元叙事框架,打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与中华五千年文明之间的历史通道和逻辑通道,为确立 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的重大论断,明确宣示了中国 共产党人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使命,一锤定音地回应了知识 界思想界乃至整个社会在文化认同问题上的长期争论,廓 清了关于传统文化的误解偏见,提振了当代中国人的民族 自信和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内核在于 “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的深刻阐释,明确揭示了中华文 明之“精华”是中国道路的根源和内核,中国道路则是五千年 中华文明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激发之下续写出的新篇章 。这一论断彻底打破了以“古今新旧”“传统—现代”框架解释 中国文化道路的固化思维模式,上承中国共产党人对待传 统文化一以贯之的“取其精华”的基本方针,下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返本开新”的发展路径,为当代中国人 的文化自信注入了文明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的深邃思想,有效弥合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传统文化之间的疏离,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思想资源,从 而为“中西马”的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推进、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系统阐释开辟了广阔的理论前景。同时 ,这一思想对于中华文明和马克思主义之间内在逻辑关系 的深刻揭示,有力解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什 么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这 两大原则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道路的本质规定性,也诠释了“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一目 标愿景的丰富内涵。 深化文明对话:从“中西体用”到“文明互鉴” 近代以来,古老的中华文明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之下 ,花果飘零,失其所守。如何理解和处理中华文明与西方 文明的关系?如何在学习西方的同时不失中华文明的主体 地位?一代代知识分子关于这一系列问题的思索争论,构 成了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持续百年之久的“中西体用”之争。 针对知识界思想界旷日持久的争论,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 出,要努力向一切有益的人类文明成果学习,但反对“全盘 西化”,我们要在坚守民族文化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探索一条 “洋为中用,批判吸收”的文化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这一道路的基础上,把对中西文 化关系的思考上升到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高度,提出了“坚 定文化自信”“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文明交流互鉴共存”等 重要理念,为当代中国建构民族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 信、加深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交流提供了科学指引,同时也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价值观和文明观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 信,但不能盲目排外;他要求对于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创 造的世界文明瑰宝,要“洋为中用,辩证取舍”。习近平总书 记这种兼收中西、包容世界的大文明视野,升华了中国共 产党长期坚持的“洋为中用,批判吸收”方针,为确立当代中 国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此同 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汲取支 撑中华民族复兴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力量,其着力点恰在于 通过推动当代中国对于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回归和认同 ,在理论上彻底超越“中西体用”的解释框架,走出一条激活 中华文明之强大生命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之路。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旧的国际政治经 济秩序正在进行深刻调整,西方世界信奉已久的陈旧历史 观和文明观也亟须更新。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倡导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提倡以更为平等、包容、公正的多 元文明观,纠正和破除近代工业革命以来逐渐形成并长期 流布的包括“西方文明中心论”“西方文化优越论”等在内的各 种“西方中心论”。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多元文明观,代表着 非西方国家对于本土文化复兴的追求,也代表着全人类在 新世纪对于一种更为平等、包容、公正的新秩序和新文明 的期待。 自“文明冲突论”兴起以来,西方世界各种以种族、国家 、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为依据 人为划界、制造分裂对抗的观点言论层出不穷,这些论调 与由来已久的“西方中心论”叠加之后,释放出了巨大的冲击 人类世界和平发展潮流、冲击全球化进程的破坏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向国际社会忠告: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加强文明交流互鉴,跨越文明冲突 陷阱;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将要走向哪里,取决于我们今 天选择对抗冲突还是合作共赢。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文明 交流互鉴共存”,是对当前逆和平发展、逆全球化潮流的正 面回应和拨乱反正,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落实、国 际新秩序的建立提供至关重要的价值观和文明观支撑。 走向文明复兴:从“德、赛两先生”到“文明新形态”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在探索救亡图强之道的奋 斗中逐步认识到,必须从文化上思想上发动一场深刻革命 ,通过价值观的更新为中国的国家建设奠定文明基石,因 而发动了以“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为核心价值 追求的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是新文化运动的产儿,继 承和弘扬了“民主”与“科学”的价值观,把“民族的科学的大 众的文化”树立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目标,进而在新时 期提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 当今时代条件,对新时代怎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道路这一根本问题作了系统阐述,对“中国文化向何处 去、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作了科学回答。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道路,必须遵循“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基本原则。这三个“坚持(坚守 )”,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原则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创 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科学真理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对于科学真理的信仰 和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 克思主义政党一以贯之的人民情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则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传承者 和弘扬者坚守民族文化主体地位的坚定立场。这三个“坚持 (坚守)”,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系统阐明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立场、发展方向,为我 们党在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指引。 对于“中国文化向何处去”这一重大命题,我们党在改革 开放新时期曾经提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号召 ;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作出了“铸就中华文化新 辉煌”的最新回答。这一回答清晰揭示了中国文化道路在突 破“古今中西”二元思维框架之后的发展逻辑,这就是:向内 接续五千年文明传统,向外学习借鉴一切人类文明优秀成 果,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激活中华文明的生命力,返 本源而开新篇,创造出新的文明中心和价值中心,最终实 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考和回答“中国文化向何处去”这一重 大命题的同时,也在思考着“人类文明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命 题。他对人类文明前景的思考,蕴含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理念之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 类文明新形态”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关系,两者二位一体、 互为表里、互相支撑、互相印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但 在实践层面上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同时 在价值观层面上、在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高度上,通过倡 导“共同富裕”“和合共生”“和平发展”等价值观,为人类世界 的永续、人类文明的更新提供了价值指引。人类文明新形 态,就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世界指出的发展方向。 总起来说,习近平总书记以“赓续文明根脉”“深化文明 对话”“走向文明复兴”三大主题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脉络和现实走向,构建了理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理论框架,充分体现了中国 共产党人在文化道路问题上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大道 之行,取则行远。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文化道路不断 前进,我们必将迎来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寻根追流: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2022-08-26 对中国文明历史的研究一直是百年中国考古学最为关 注的研究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 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 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 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 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 不断深化。“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 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作为考古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 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深化古代文明研究。 以下在简要回顾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史的基础上,就深入开 展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略抒己见,盼能对相关工作有所助益 。 考古学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历程 古代中国为世界主要文明古国之一的观念始自近代 ,1900年梁启超指出地球上有四个古文明国家,其一即为 中国。在西方列强纷纷侵扰之下,这在中国近代知识界属 于令人振奋的一大学术观点。然而,一些西方学者却坚持 中国文化乃至中国人种是西方起源的,20世纪20年代古史 辨派兴起之后更是根本怀疑由历史文献构成的中国古史系 统。因此,恰在这时诞生的中国考古学从一开始就被寄予 探究中国历史、追溯古代文明的厚望。 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发掘证实存在发达的“中华 远古之文化”。1928年开始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被学界普 遍认为是以考古学探讨中国早期文明的开端。20世纪50年 代河南郑州商城的发现,揭示出年代早于殷墟的商代前期 都城。1959年徐旭生在豫西发现“很像古代一大都会”的偃师 二里头遗址,年代则更早。20世纪70年代后期,考古界明 确提出了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20世纪80年代关于文 明起源的热烈讨论成为中国考古学的一大景观,夏鼐、苏 秉琦分别提出重要见解。接着,龙山时代城址的普遍发现 深化了对史前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严文明指出,“在龙山 时代,每个考古学文化大概都已走进文明社会的门槛”。 进入21世纪,随着多阶段“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实施 ,文明起源研究持续深化。王巍指出,“对文明起源的研究 ,应当以对权力形成发展过程的考察为重点”;赵辉特别强 调它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历史过程。2018年,“中华文明 探源工程”研究成果发布: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 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 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 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成为中华文 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当前,在国家科技和文物管理 部门支持下,参与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各重要地区的科 研机构大多正在或计划运用多省份联合的方式开展各地区 文明化进程的深入研究,并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建构中 华文明形成过程,完善多重证据链。 由上可知,考古学探索中华文明起源走过了以殷商文 明为基点向前追溯至商前期、二里头文化、龙山文化、仰 韶时代中晚期包括良渚文化等文明阶段的基本历程。 考古学深入开展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的努力方向 文明形成是长期复杂的宏大过程,中华文明起源应继 续向前追溯。文明的肇始、诞生之前必然有一个社会复杂 化文明化逐渐萌芽、产生、发展的演进历程,在确定五千 多年文明史之后,追溯文明的形成基础、起源过程应是中 华文明历史研究的一大重要内容。 以距今约5800年为起点往前追溯,在距今约6500年前 后的史前文化中已经出现一些社会分化现象。如中原地区 距今7000年至6000年为仰韶文化早期阶段,尽管从陕西临 潼姜寨等遗址看仰韶早期多是凝聚式、向心式相对平等的 聚落形态,但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有距今约6500年 前四组沿子午线方向等距排列的大型蚌塑龙虎图案和特殊 墓葬,龙形象已十分成熟,说明当时至少存在驾龙驭虎的 大型墓主、小型墓葬一般平民和作为特殊墓葬被截去双腿 骨者的人员身份差别。冯时更解读其为中国最早的天文宗 教祭祀遗迹,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知识体系、思想观念 、农时意识、宗教和王权制度。在河南灵宝城烟遗址、山 西夏县师村遗址新近发现了仰韶早期的城墙和城壕,防御 色彩已较浓厚,与早年发掘的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年代基 本相当,可知距今约6500年前在黄河长江流域都出现了城 址,在城乡分野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从而表明这一时 期一些地区已率先出现城址与一般聚落差别,社会成员开 始阶层分化。 其实再往前,在更早的距今约8500年(个别地方早至 9000多年)至7000年前,一些区域一些遗址已经出现不同 寻常的经济技术、文化成就和文明因素。河南舞阳贾湖遗 址取得一系列考古发现,如原始栽培稻实物为我国最早的 人工栽培稻之一;猪骨和祭祀用狗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东亚 最早的家畜;渔网与集中捕捞印证水产业的初期形态;米 酒和丝类残留物为最早的酒精饮料和可能制丝的证据;锲 刻符号是汉字起源的重要材料;随葬成组龟甲与龟鳖奠基 成为原始宗教的物化证据;绿松石瞑目类遗存为玉敛葬的 滥觞;最早的随葬鼎罐壶组合证实东亚礼制的萌芽;二至 七孔骨笛是世界最早的成批管乐器,堪称史前音乐史奇迹 。而西平谢老庄遗址发现了年代最早的水井。这些遗存代 表了裴李岗文化的最高发展水平。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发现 了9000多年前定居聚落和水稻遗存,义乌桥头遗址发现东 亚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环壕聚落和早期彩陶器,萧山跨湖 桥遗址发现有8组刻划在鹿角器和木算筹上的符号和中国最 早的独木舟。湖南洪江高庙遗址发现大型祭祀场和刻划精 美图像的白陶器等重要祭祀遗存。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发现 用红褐色大石块堆摆的中国年代最早的巨龙形象及一批聚 落“中心墓葬”。据上可知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多区域多遗址发 现了与礼乐、占卜、祭祀等中华文明特质密切相关的遗迹 或遗物。这一时期已经出现较为先进和复杂的技术知识、 音乐艺术、风尚礼仪、思想观念、宗教意识以及人们行为 与社会习俗的传统趋向。韩建业认为,裴李岗文化已成为 早期中国文化圈雏形的中心,迈开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一 步。王巍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下一步在时间维度上再 向前,探寻距今约8000年中华文明起步阶段的农业初步发 展、精神文化和社会变化等面貌。 可见,深入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就应更向前推溯研究 ,以寻根追本、究根求源。 深化中华文明起源一体化进程路径特点、模式机制研 究。20世纪80年代首先是在考古学文化方面,苏秉琦提出 中国古代文化是多元的、“满天星斗”式的。学术界很快认识 到在文化背后,各地社会发展应各有特点,多元一体遂成 为文明起源研究的主导思想。中华文明探源也是先分头专 题研讨各重要区域的文化发展和文明化道路,再整合汇总 。这是探讨中华文明起源的必由之路,因为深刻剖析局部 才能更好认识整体,只有究明各个区域的文明化进程,才 能深刻认识中华文明起源这一重大课题。 尽管已经认识到文明起源阶段各地相对独立发展,并 彼此间相互交流借鉴结成一个巨大“丛体”,形成相互作用圈 即早期中国文化圈。然而从总体上看,在中华文明一体化 研究方面,诸如各地区早期文明交流互动具体状况、各早 期文明发展去向、以哪些方式途径参与以二里头为代表的 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在中华文明起源总进程中的地位作 用、中华文明起源总进程道路选择的背景原因和机制特点 等,或尚鲜有涉及,或还需继续深化,都亟须引起重视并 倾力探讨。当前学界甚至连二里头文化来源和形成等基础 问题却尚未能取得共识,更何况复杂得多的二里头文明出 现的背景、过程等问题。而这恰恰是探讨夏文化及其如何 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核心与引领者所必须解答的问题。 因此,在继续深入开展中国各个区域的文明化演进和 文明起源过程探讨的同时,还需着重深化中华文明起源一 体化进程的研究,方能整体认识中华文明这棵参天大树从 根系到主干的基本面貌,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 的宏大发展历程。 加强中华文明延续历史和传承发展研究。纵观考古学 关于中华古代文明的研究,以往工作的重点主要在于溯源 ,“追流”方面则显得用力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 好中华文明故事,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 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这要求我们对于伟大的中 华文明,在继续做好探寻来源的同时,还要努力揭示其形 成后经过数千年、诸多朝代长期流传逐步演进壮大的基本 历史进程,阐明其所具有的永续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及其优 秀基因得以传承至今的根本原因。 中华文明历史研究中,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起源 形成与发展强化、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发展与巩固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加强,是一个大课题在不同领 域、不同语境的分别表述,三者紧密联系。研究中华文明 的目的在于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起源形成演进过程,铸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这对于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华文化,服务党和国家工 作大局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考古学研究中华文明的一大重 要价值。除了史前文明起源阶段,历史时期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建立和发展,各朝代国家疆域的经略与拓展,国家历 史观、家国一体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作为 世界上唯一绵延至今文明的强大生命力等中华文明数千年 传承不绝的文化基因和社会认同,由中华文明铸就的伟大 民族精神等各方面,应当是今后必须着力加强的重要内容 。 唯有做好以上工作,才能明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凝 聚力、向心力起源与发展的动力源泉,阐释中华文明起源 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 局的必然性、合理性,认知当代中华文化的坚固根基,阐 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才能完整认识理解中华古代 文明,把握中华文化基因的发展走向,顺应历史规律,掌 握历史主动;才能使中国考古学关于古代文明的研究成果 真正服务国家社会,为推动鉴古知今、增强历史自觉、坚 定文化自信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党全民族都要敬仰我们自己的文化 2022-08-25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 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结底是文化自信。 前不久在四川眉山三苏祠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悠久文明历史的深厚底蕴;我们 是在这块土地上的文明培育出来的,全党全民族都要敬仰 我们自己的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我们要深刻领会把握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全党全民族都要敬仰我们自己的文化”的重 要论述,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价 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敬仰我们自己的文化,就要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几千年历史 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 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对于中华文明的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 ,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中华文明又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植根的沃土。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哪有什么 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又是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敬仰我们自己的文化,就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与 时俱进、推陈出新。“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 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深化研究阐释,讲清楚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 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加强挖掘阐 发,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的强大生命力 ,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 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回答 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 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 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 之生面”,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敬仰我们自己的文化,就要加强文化遗产、文物的保 护利用。“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文明延绵至今 ,正是因为有这种“根”的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 续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文化遗产和文物承载灿 烂文明,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 增强敬畏之心,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古 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 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 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 怀。 敬仰我们自己的文化,就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 着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包括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 ,等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 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 ,是与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 而不觉的价值观念相融通分不开的。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 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善于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 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但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 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来龙去脉” 2022-08-23 2022年5月27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 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 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 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 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 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工程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 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 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工程?它的研 究目的、对象、过程、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在这里,我们 简要谈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来龙去脉”。 从夏商周断代工程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少有的独立起源并延绵发展至今的 原生态文明,但文献有关古代中国的确切年代,只能追溯 到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再往前计就有较大的分歧 ,尤其是一些国外学者据此否认夏代的存在,从而否定中 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为了科学编排夏商西周的相关年 表,从1996年5月开始国家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此项 工程由李学勤、李伯谦、仇士华、席泽宗四位学者担任首 席科学家,200多位学者共同参与,通过自然科学、人文科 学和社会科学等学科交叉的方式联合攻关,于2000年9月通 过项目验收,形成了《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 成果报告(简本)》,基本建立了西周的年代序列,并确 立了商代盘庚迁殷的年代约为公元前1300年、商代始年约 为公元前1600年、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的大致年代 框架。在断代工程结项前,学者们深感在政府的支持下 ,以集体项目、多学科合作的方式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相 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因此李伯谦、赵辉、王巍 等先生建议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全称“中华文明起源 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全面探讨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 以及早期发展的特点、路径等重大问题。该工程于2001年 11月获得国家立项,从2002年开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通 过多学科交叉的手段,联合国内外近400位专家学者进行攻 关,先后被列为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四五”期间 的重大项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实施历程 从2002年至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走过了20年的历 程,总体可以分为预研究、一期、二期、三期、四期、五 期等阶段,不同阶段的研究重心各有差别。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阶段(2001—2003年)。这 一阶段由李伯谦、赵辉和王巍总体负责,以公元前 2500—公元前1600年的中原地区为工作的时空范围,设置 九大课题,共有90多位学者参加,主要以多学科结合研究 文明起源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为探源工程的正式施行 提供合理方案。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第一阶段(2004—2005年)。该 阶段以“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中原地区文明形态研 究”为题展开研究,设置了考古学文化分期谱系的精确测年 、自然环境研究、聚落形态所反映的社会结构研究、经济 技术发展状况研究、文明形态研究等五个重大课题,并围 绕晋南豫西地区龙山至二里头文化时期即夏文化分布范围 和华夏文明起源问题开展工作。考古学者通过对登封王城 岗遗址、新密新砦遗址和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大致建立了 夏代的考古学谱系,为确定夏文化的存在提供了坚实证据 。与此同时,山西临汾陶寺遗址的发掘取得重要进展,观 象台遗址的发掘可以和《尚书·尧典》记载密切关联,为论 证陶寺文化为尧舜都址提供重要线索。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第二阶段(2006—2008年)。这 一阶段,研究时空均有较大扩展,首先是时间延伸至公元 前3500年,研究的空间也扩大到了整个长江、黄河和西辽 河流域。设置了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各地区考古 学文化谱系的精确测年、自然环境的变化、经济技术的发 展、社会与精神文化的发展等四个重大课题,其中年代学 研究成果突出,依据新的资料和技术,对黄河、长江流域 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考古学年代框架进行 了更新,龙山文化的整体年代下限下移了200年。学者们提 出,黄河下游、长江中游和长江下游地区各自建立了独立 的文明形态,中原地区则是多种文化汇聚而进入早期国家 ;中国文明形成是周边文化融入中原的文化多元一体化过 程。这一阶段的相关成果主要汇聚于多卷本《中华文明探 源工程文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第三阶段(2009—2012年)。这 一阶段开展了“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 ”,从围绕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多学科研究,扩展至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现代科技应用与支撑研究、文物保护 与展示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第四阶段(2013—2018年)。这 一阶段项目设置延续了第三阶段的方案,将时空范围进一 步扩张至整个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和边疆地区。 根据首席专家王巍介绍,第三、四阶段主要关注各自 领域的研究与文明演进关系的研究,重在分析解答环境变 化、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精神文化的发展与文明的关系 等问题,为研究和解释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背景、原因和 机制等深层次的问题提供条件。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第五阶段(2020—2024年)。该 阶段由陈星灿、张弛担任负责人,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将研究的重点转到区域文明化进程方面,设置了北方长 城地带、中原和海岱地区、长江流域等三个课题,并对中 华文明起源进程进行整体性研究。 几个阶段的研究,由公元前2500年逐渐延伸到公元前 3500年,研究区域范围由中原地区逐步扩展到黄河下游 ,长江中游、下游以及西辽河流域等,研究的内容也由考 古分期、聚落形态逐步拓展到自然环境、生业、资源与精 神领域,对文明的起源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未来的探源工作任重道远 2018年5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中华文明起 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 发布会。会上公布了探源工程的重要成果,介绍了中华文 明的起源及形成历程: 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 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 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 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 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总的来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年间取得的成果极为 丰硕。一是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方式方法对中华文明 起源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研究,“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 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从时间深度确定了中华文明起源的 早期性;二是通过分区研究和综合研究,对中国各区域的 文明进程进行了立体式研究,如对良渚文化遗址、陶寺遗 址、石峁遗址、二里头遗址等长时段的发掘和考古分析 ,确定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空间广度和文明发展路径的多样 性,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模式、道路与特点 有了整体性、深层次的理解;三是破除了西方学界提出的 “文明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的束缚,依据中国考 古资料,兼顾其他文明的特点,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 标准的中国方案,这不仅适用于中国文明研究,也适用于 如玛雅、埃及等文明的研究,“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 原创性贡献”。 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之后,国家文 物局从2017年开始启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点关注中国 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 家建立和发展、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等关键 领域。其中已经启动的“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长 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新石器时期)”“长江中游地区 文明化进程研究(夏商周时期)”“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 ”“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夏文化研究”等项目与中华文 明探源工作密切相关,通过系统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将 极大推进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及早期发展的研究。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一项学术价值重大,需要有组织 有计划推进,长期开展的系统工程。20年的探源工程取得 的只是一个初步的、阶段性成果,接下来的工作依然责任 重大、任重道远。下一步,探源工程将综合各地中心遗址 发现和研究的不平衡性,关注更多区域的文明的形态;深 入研究更早的年代(距今8000年乃至10000年)文明起源的 早期情况,展开整体性综合研究并在理论上不断总结、深 化,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普及工作,以史育人,建立中国特 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殷切要求:要加 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 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 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 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 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 全力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教育和普及 工作 2022-08-09 5月27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 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 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 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充 分肯定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对深化中 华文明起源的研究、科研成果的教育和普及等作出了重要 论述。 中华文明的探源工作是一项“立体式”的系统研究,涉及 考古学、历史学以及诸多人文和自然科学。如考古遗址年 代学的建立,以往是通过地层、器物排队等推定年代早晚 建立“相对年代”;后来,考古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建立了 碳十四实验室用于考古测年,20世纪末国家开展的“夏商周 断代工程”就是大量采用测年技术,将考古年代测定推向了 更高的水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学者们将超高灵敏度 的加速器质谱技术应用于碳十四测年,极大推进了考古测 年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又如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应用于人群 以及动物群体迁徙的研究,仰韶文化马家窑遗址发现了不 少的牛、羊卜骨,学者们根据对黄牛DNA序列的分析,认 为是由西亚传入的。同时,通过Y染色体、线粒体和核基因 组遗传标记从父系遗传、母系遗传和基因组全面解析了现 代中国地方黄牛的群体遗传结构。这些结论对我们更为准 确地探讨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新石 器时代晚期以至商代,在黄河流域中下游的诸多考古遗址 中都有牛骨、羊骨,说明古代中国的畜牧传统与中亚文明 有着密切关联,展现出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 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多学科的充分参与,使中华文明 探源工作取得了更多“精准”的数据,获得了更多让人信服的 成果。 要通过不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更加完整准确地 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探源工程实 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 文明史,进一步体现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早期性、原创性和 发展道路的自主性。工程启动20年间,围绕公元前 3500—前1500年期间的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 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四处都邑性遗址和黄河流 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的其他中心性遗址实施重点发掘 ,并对这些遗址周边的聚落群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如良 渚文化遗址,在2007年发现了有近300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 ,2016年考古学者又发现了距今5100年到5000年前的,长 数公里、宽十余米的巨大防洪堤坝,是中国迄今最古老的 大型水利工程。种种迹象说明,良渚文化已经进入早期文 明。2019年春天,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受教育 部邀请参与修订初中教材时就建议将良渚已进入早期文明 添加进去,这个意见最终得到采纳。虽然如此,我们仍然 看到,许多高等学校正在使用的教材尤其是历史教材却长 期没有更新,有的停滞十几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夏商 周断代工程的重要成果自然未能吸收进来,更不用说近几 年国家文物局实施的“考古中国”重大工程取得的重大成果的 采纳。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 会上指出,“要抓好教材体系建设,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 科学教材体系”。教材体系建设是育人的关键,但从近期社 会对学生教材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反馈来看,“教材体系”的建 设仍旧是刻不容缓的。高等学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 究、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好考古学、历史学专业的 科研作用,聚集人才,把专业成果运用到教学中来,积极 推进利用中华文明起源工程等成果的育人工作,这项工作 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保护 ,多次就文物保护、利用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20年9月 28日,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举行第二 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 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 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今年5月27日,习近平 总书记又明确提出要重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 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 志气、骨气、底气。7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国家 博物馆老专家的回信中指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 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 ,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 贡献。”为此,国家就推进文物保护、古籍整理工作等建立 了一系列重要制度以确保这项工作顺利实行。其中,中华 文明起源工程中发掘的重大遗址就是鲜活、生动的教材 ,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建立遗址公园、文物展览馆也 是一项重要任务,这是引导群众认识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 。 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教育和普及是一项任重道远的 工作,既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全力以赴;也需要生 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不同学科的学 者们并肩作战;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只有我们更 加了解“自己”,了解中华文明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地选 择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也才能向世界“讲清楚中国是什么 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 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 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 、读懂中华民族”。 用好红色资源,助力基层文化建设 2022-08-08 我们党在辉煌奋斗历程中孕育形成的红色文化,是当 代宝贵的精神财富。基层文化建设要自觉运用好红色资源 ,传播好红色文化,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加强科学保护,守好红色富矿。红色资源在广袤的中 华大地上星罗棋布,加强科学保护首先要强化系统观念。 深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建立红色资源数据库和大数 据管理平台,努力推动红色资源全面保护、整体保护,让 红色文化留得下、传下去。根据红色资源的不同特点,有 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 、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等,确保红 色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以红色 资源所在地为阵地,辐射周边县镇村庄,推动红色文化资 源向基层下沉、向乡村覆盖,坚持改革创新,以革命文物 保护利用片区为抓手,健全红色资源保护工作机制,提升 文化遗址、文物保护意识,守好红色富矿,确保基层文化 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开展系统研究,丰富红色内涵。以红色资源助力基层 文化建设,做好研究工作是基础。要积极开展革命史料的 抢救、征集和研究工作,加强革命历史研究,深入挖掘红 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准确把握我们党的历史发展的主 题主线、主流本质;积极搭建合作研究的新平台,探索建 立跨地区、跨专业、跨部门研究的新机制,有效整合优化 县文化馆、群众艺术馆,镇(乡)综合文化站、图书馆等 各方研究力量和资源,逐步实现将分散的研究转化为整合 的研究,推动形成系统研究红色资源的强大合力,促进研 究阐释不断提质升级,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和历 史价值,以理论研究成果推进红色文化融入农村风俗、农 村文化、农民艺术的发展。 强化教育功能,传承红色基因。红色资源浸润基层文 化建设,应突出价值引领、强化教育功能。围绕不同历史 时期的重大事件、重大节点,研究确定一批重要标识地 ,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彰显时代特 色,使之成为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大学校。此外 ,还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建设红色资源宣传教育网络 平台,通过网络视频、网络动漫等新颖形式,让广大群众 切身感受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等,激励人们铭 记党的光辉历程、传承光荣革命传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 传。 擦亮红色标识,形成特色品牌。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需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红色文化传播发展。建设培 育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红色旅游,加大地方、区域特 色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投入力度。积极调动农村文艺人才 积极性,挖掘用好乡村文化能人,创作更多农民喜爱的红 色文化精品。充分挖掘红色资源、革命文物背后的感人故 事,努力将铁人王进喜、人民公仆焦裕禄、雷锋等红色故 事转化为生活化视角和网络化表达,吸引更多人成为红色 故事讲解者、红色精神传播者。打造延伸红色文化产业链 ,擦亮具有地方特质的红色文化特色品牌,实现文化与经 济的相得益彰,引导群众增强创造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 别让影视剧被“烟雾”笼罩 2022-08-03 日前,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发布2021年度热播国产影视 剧烟草镜头监测结果显示,与2020年相比,影视剧中的烟 草镜头数量有所上升。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控烟早已成 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虽然吸烟问题成因复杂,但可以 确定的是,在媒体和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影视剧中吸 烟的镜头和画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群体起到误导或 诱导作用。从控烟群体的角度讲,能够阻断青少年吸烟 ,才能实现有效控烟的目标。因此,净化荧屏,在影视剧 中控制吸烟镜头数量,非常有必要。 从媒介传播的意义上讲,影视剧中的吸烟镜头不仅没 有体现烟草的危害,而且通过隐秘的方式不断美化吸烟行 为。影视剧中吸烟的角色往往带有主角光环。有的创作者 通过吸烟镜头塑造人物冷峻、独立、强悍的形象,很多镜 头都将吸烟行为与英雄人物联系在一起,并在推动剧情发 展的关键节点插入吸烟镜头。早期,这类镜头出现在港台 电视剧中。如《英雄本色》中小马哥点烟的镜头被奉为经 典。在好莱坞电影中,烟民也显得浪漫、性感和聪明。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电影里,吸烟是一件时髦的事 ,影视剧中女性形象通过抽烟显示自己的权势,提高个人 魅力。黑帮老大等反面形象“霸气潇洒”的抽烟姿势,也让一 些青少年崇拜模仿。但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角色的吸烟形 象,都对观众具有诱导作用,其“涵化”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形 塑青少年的追随行为。此外,影视剧毫不避讳地展现演员 在公共场所吸烟、敬烟和在密闭空间当着他人吸烟的场景 ,暗示吸烟是一种正常的社交手段,并通过这些镜头增强 人物权威感,烘托主人公的身份地位。这严重违背了当前 我国有关控烟的政策,对控烟宣传起到了负面影响。大量 的研究表明,影视剧中的吸烟镜头对人群影响甚至超过烟 草广告。 尽管我国自1996年就已开始施行《烟草广告管理暂行 办法》,2019年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 强青少年控烟工作的通知》,要求电影电视剧主管部门加 大对影视剧吸烟镜头的审查,严格控制电影电视剧吸烟镜 头,最大限度地降低影视明星吸烟镜头对青少年的影响。 但是,影视剧吸烟镜头去年却不降反升。从社会因素上来 看,现实社会中烟草行业已形成了一套显性的营销话语 ,烟草被塑造成普通人的“口粮”和精神快感的源泉,其普遍 性很难从日常生活情景中彻底剥离。烟草还是社会交往、 人脉积累的重要媒介,其口感、档次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 会关系的亲疏远近。烟草在生活中的常见性、普遍性使其 轻而易举地被编剧利用,被导演采纳并被演员演绎。 从行业因素来看,利用烟草刻画人物形象的难度低、 成本低。人物内在的情绪、心理活动一般需要通过外在手 段呈现出来,而吸烟恰恰是一种对演技难度要求较低的手 段,其表演已逐渐模式化。《花样年华》中,周慕云在烟 雾中诉说内心的孤独;《金陵十三钗》中玉墨通过抽烟体 现自己在风月场中工作的性质。但如今的影视剧对吸烟镜 头的使用逐渐落入模式化的窠臼,使剧情显得烂俗。 在影视剧中控制吸烟镜头数量,须从影视剧行业内部 与外部共同发力。首先,影视剧行业应尽快形成共识,共 同净化荧屏。从投资方到拍摄团队应全方位提高思想认识 ,减少吸烟镜头的设计。如果编剧通过桥段设计,让明星 在屏幕上向公众传递“吸烟有害健康”的正向信息,势必有四 两拨千斤之效。其次,相关管理部门或机构应明确界定影 视剧中吸烟镜头的概念和范畴,完善审查制度和标准,要 求影视剧制作单位切实减少不必要的吸烟镜头。严格控制 以“艺术需要”“个性化表达”为名出现的吸烟镜头。在表现确 需出现吸烟镜头的历史人物时,也应在充分尊重历史真实 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吸烟镜头的时长和频率。再次,发挥 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中国控制吸烟协会曾设脏烟灰缸奖 ,专门揭露有过多吸烟镜头的影视作品。这样的举措有利 于提高影视剧行业的意识,促进正确创作理念的普及。最 后,控烟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公共事务。观众的意见 对创作者和整个行业都具有约束和导向作用。观众也应该 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评分、评论等形式形成舆论监督倒 逼机制,监督影视剧从业者剔除剧情中非必要的吸烟镜头 。 概而言之,给影视剧“控烟”是需要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 。影视行业、监管部门、社会组织、观众群体共同发力 ,净化荧屏,才能使控烟举措落到实处。 为新时代文化发展指明方向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重要论述的几点 思考 2022-08-0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历 史性变革,彰显了新时代中国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文化 底色,焕发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工作,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 思主义文化观,以坚定的历史自信、清醒的历史自觉,深 刻阐明了文化工作的地位作用、使命任务、方向目标、原 则要求等,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科学的实践品格。其中 关于“人民”与“创作者”的关系、“中”与“洋”的关系、“古”与 “今”的关系、“义”与“利”的关系、“低俗”与“通俗”的关系、 “优”与“差”的关系、“硬”与“软”的关系等方面的重要论述 ,揭示了文化建设的普遍规律,是新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文 化发展的行动指南,需要在实际工作当中不断深入体会、 贯彻落实。 “人民”与“创作者”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的创作导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 ,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 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 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 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 ,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他反复要求文艺 工作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 ”。这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一脉相承。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明确指 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 ,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文艺是为最广大的人 民大众服务的。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立场问题,指出“源 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 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而且强调了 文艺工作者自身修养问题,强调“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 ;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个人的 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 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 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只 有正确处理好“人民”与“创作者”的关系问题,文艺才能对人 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 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 “中”与“洋”的关系。针对当前各种错误文艺思潮,习近 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 ’,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 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 ’、‘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这段重要论述与1941年毛泽东同志《改造我们的学习》 中“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 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的论述一脉相承又具有深刻的 现实针对性。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我们社会主义 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 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 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这一 系列深刻论述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智慧。 “古”与“今”的关系。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 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 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 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强调了传 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并指出“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 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 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 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中华美 学精神源远流长,流淌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中、文化生 活中,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今天,为“展示中国文艺新气 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了有力支撑。 “义”与“利”的关系。“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 事”,在“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方面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中国文艺“以文载道、以文传声 、以文化人”的大义。“义”是指文艺作品的精神内核,当下 提倡的“大义”即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从根本上符 合人民的利益。但一段时间以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一些 作品见利忘义、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此,习近平总书记 深刻地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处理 好义利关系”。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遵循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牢记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正确把握艺术个性和社会道 德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 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 时之誉而急躁,不当市场的奴隶,敢于向炫富竞奢的浮夸 说‘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说‘不’,向见利忘义的陋行说‘不 ’。要以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质兼美的作 品赢得尊重,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创作中“义”与“利”的重要论述,是关于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原创性观点,是对电影唯票 房、电视剧唯收视率、出版物唯码洋、网络唯点击率等文 艺创作的“唯利”乱象的有力匡正。 “低俗”与“通俗”的关系。曾经,文娱领域乱象频出,一 些缺乏思想性的泛娱乐化作品大行其道,推崇流量至上、 拜金主义等畸形价值观,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对此,习近 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 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这既是告诫又是棒喝!一些 人觉得,为一部作品反复打磨,不能及时兑换成实用价值 ,或者说不能及时兑换成人民币,不值得,也不划算。这 样的态度,不仅会误导创作,而且会使低俗作品大行其道 ,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文艺要通俗,但决不能庸俗、 低俗、媚俗。文艺要生活,但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 者、跟风者、鼓吹者”。习近平总书记还深刻指出,“追求真 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 ,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 美、心灵的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 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 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这一重要论述充满了辩证法 ,是对迎合落后、低级趣味而放弃教育引导人民的创作倾 向的谆谆告诫和根治良方。 “优”与“差”的关系。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树欲静而风不 止,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一些外部势力仍在旧有的思维中 唱衰抹黑中国。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 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前所未有,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 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 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 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 实力的“落差”。可以说,这反映了中国文化传播的窘境。因 此,“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 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当然,加强国际传播,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过去一 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这是我们文化传播最为可贵的现实依据。又如“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 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 ,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再如我们有制度优势 ,可以“优化战略布局,集中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具有较强 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利用好这些优势,势必为形成 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 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硬”与“软”的关系。传播好中国文化,不仅需要综合国 力的硬支撑,还要努力夯实国家软实力的根基。传播中国 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需要一种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的韧劲,更要科学把握对外传播规律,如习近平总书记所 强调的“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 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因此,我们在文化国际 传播方面,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 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习近平 总书记提出:“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 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 ,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 示中华文化魅力。”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 ,涉及文艺创作实践、文化的使命任务、文化传播策略等 方方面面,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了理 论是非,校正了前行方向,既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一脉相 承,又是当代中国文化实践的科学总结,是新时代社会主 义文化发展的旗帜和方向,我们要用系列重要论述指导新 时代文化工作实践,推动文化事业实现更大发展。 在挖掘中保护 在利用中传承 2022-07-29 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珍贵的农 业文化遗产是农业文明历史传承的精华,“活态”记录人类农 业文明发展历程,泽被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启迪人类可持 续发展的光明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切实引领下,我国坚持在发掘中 探寻古老智慧,在利用中活化农耕文明,正确处理了发掘 与保护、利用与传承的关系,把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文明 要素相结合,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农业文化遗产展现了独具特色的美学景观,系统性保 存着重要农业生物、技术和文化多样性基因库。它囊括独 特自然景观以及多样性生物景观、农业生产景观、聚居群 落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等,绘制出生态、生产、生活统 一和谐的美丽画卷;它延续着多样性农业物种,能够更好 地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维系着遗产地居民的生计安全和 生活质量;它传承着精耕细作与间作、轮作、套种技术体 系,以及用地养地结合、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等传统农业 生产技艺,是农业生产智慧的高度凝结,为农业可持续发 展提供宝贵启示;它生动阐释了生态与文明的协调关系 ,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是延续发展传统文化的鲜活教材;它也是不同文明交流 的共同语言,生动诠释了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是构建人 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 “十四五”时期,应继续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 承,进一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 、科技等方面的价值,让古老农耕智慧泽被当下、启迪未 来。 坚持在挖掘中保护。一是挖掘蕴藏在遗产中的传统种 质资源,加快遗产地优质传统品种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 ,抢救濒危传统品种,构建传统农业“种子身份证”,加快优 异种质基因的精准鉴定,开展遗产地优良品种地理标志认 证,为现代种质创制提供优质资源。二是挖掘蕴藏在遗产 中的传统科技。长期以来,不同地区的农民、牧民、林农 和渔民以多样化的物种及其相互作用为基础,利用适用于 当地条件的独特管理实践和技术,创造、发展并保持着农 、林、牧、渔共生复合系统的有机系统构成。我们要探索 其有效连接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生计维系的独特机制 ,深挖“藏粮于地”的耕作技术、“存粮于仓”的贮存技术和 “节粮于口”的生存技巧,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生动记录并科 学分析传统农耕的丰富科技内涵,探索相互依存的一般规 律。同时,探索农业数字化、智慧化、网络化的路径与方 式,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供给传统智慧。三是挖掘蕴藏在 遗产中的传统文化精神,提炼、彰显农业生产经验升华出 的“天人合一”“节用物力”“应时取宜”等理念,探索文化与具 体农业生产实践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关联谱系,让农耕 文明绵延演进,为人类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更多智慧和滋 养。 坚持在利用中传承。一是创新农遗农技,古法新用 ,以巧用自然伟力、依托本土资源的生产方式保障粮食安 全,保护生物多样性,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 失、水土流失以及农业发展化学化、物种单一化等问题 ,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带来的生态风险,建设更高效、更 包容、更有韧性且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二是发挥农 业文化遗产传统品种以及产品品牌、地域品牌叠加优势 ,适应绿色消费需求趋势,加强生态农产品认证与推广 ,丰富农业产品内容与包装形态,推行遗产地共生农产品 组合式消费,塑造遗产地农产品品牌,讲述农产品的文化 故事、文化意蕴,开发农业文创产品,提升农产品品牌价 值和文化附加值,将特色农产品卖出去,把人流、信息流 、资金流引进来。三是推进数字技术助力遗产地发展,建 立遗产数字化场景,推动云农场、实景直播、网红田园等 的打造,构建文化遗产的网络空间,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 的营销平台。四是大力发展文化遗产场景式消费,推进遗 产景观利用,开发乡土文化旅游产品,以沉浸式方式、系 统性内容为载体,发展农事体验、乡村研学、实景演艺等 业态。发掘农业文化中的艺术元素、劳动技艺,广泛建设 开发遗产地农业美育、劳动教育课堂。 深化中华文明研究和成果转化传播 2022-07-27 日前,今年第14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 要文章《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 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取得的卓著成绩,并为深化中华文明研究和成果转化传播 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学科联合攻关 。20年来,各种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在推进中华文 明探源研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今后的探源研究仍 要坚持这一多学科联合攻关的成功经验。尤其是以往的中 华文明探源研究中,各种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在工程中的应 用得到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没 能积极参与其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 ,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要完成这一任务 ,不能仅仅依靠考古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对中华文 明内涵、特质、形态、发展道路等的研究,是系统工程、 综合工程,涉及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 人类学等各种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除了考古学和各种自然 科学的联合之外,还须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 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展时空范围和覆盖领 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 、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 “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 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 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 局,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 、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 的深厚文化底蕴。”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将中华文明探源工 程的研究领域做了极大的扩展。我们不仅要研究中华文明 起源、形成、发展的过程,还要研究其特质和形态;不仅 要研究中华文明从多元起源到一体化的进程,还要进一步 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线和中国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 局,并且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其中包含的研 究内容及范围,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扩充,也比之前的研究 任务要更艰巨、复杂,也更加具有重大意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 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 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保障。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推 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 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将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 中国力量。 考古学可以通过实物资料实证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 灿烂成就,展示中华先民创造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和对 人类文明的贡献,其中蕴含促进中华民族历史自觉和增强 民族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因此,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研究成果宣传和成果转化传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 远的历史意义。要充分应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 ,更加完整准确地讲述中国古代史,更好发挥以史育人的 作用,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 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 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 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关于促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转化传播,或可选择 我国历史悠久的中心城市,建设沉浸式感受体验中华文明 的主题乐园或体验园,让国内外游客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在 游玩中体验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丰富内涵、灿烂成就和 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卓越贡献。在文旅市场中,让中华文明 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有一席之地。 此外,学术界、媒体、政府和民众都要共同努力,传 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教育引导群众特别 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 、骨气、底气。让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灿烂成就和对人 类文明的贡献深入人心,共同营造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历 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浓厚氛围,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巨大精神动力。 落实文化强国战略的首都担当 2022-07-26 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的历 史文化名城,也是全球首个“双奥之城”。作为全国文化中心 ,北京在落实文化强国战略上肩负着重要责任和使命。 2022年7月25日召开的首届北京文化论坛,是北京市深 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 首善标准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体现着以首 善精神落实文化强国战略的首都担当。北京文化论坛的创 办必将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 业提质增效,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弘扬北京冬奥精 神,讲好中国故事带来理论动力和实践活力。 1.以首善标准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0次视察北京、18次 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 、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为做好新时代首都工 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首都历史文化遗产保 护、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弘扬北京冬奥精神等文化建设方 面的议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文化在首都的重 要地位和作用,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指明了方向。 十年来,北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 的突出位置,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书写了首都文化这篇大文 章,明确了“四个文化”基本格局和“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 框架。城市文明风尚日益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 人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取得重大进展,中轴线申遗保护 进入快车道,“三条文化带”建设成绩斐然,文化事业和产业 蓬勃发展,文艺精品力作迭出,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 ……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焕发着新的时代光彩。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 刚刚闭幕,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创办北京文化论坛 ,发挥北京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作用,是为了更 全面地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 地上的生动实践,更集中地展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进展 成果。北京文化论坛将成为继“两区”“三平台”(国家服务业 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服 贸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之后,又一个服务新时代 首都发展的重要平台,必将进一步提高首都文化软实力 ,以文化赋能全国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 心的建设,助力首都的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全国文化建设 提供新动力、发挥新作用。 2.以首善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 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 全国文化中心,北京在落实文化强国战略、发展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上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建首善自京师始 ,北京发起此次论坛就是坚持首善标准、发扬首善精神 ,努力担当起在文化建设上服务全国引领全国、充分发挥 示范带动作用的首都使命。 北京拥有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 、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这些都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首都 的集中表现。北京坚持“老城不能再拆了”,将城市保护和有 机更新相衔接、内涵挖掘和活化利用相统一、保护传统和 融入时代相协调,进一步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传承 发展古都文化;以赓续红色基因为主线,革命文物集中连 片保护为重点,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文化;以保护城 市记忆为基点,弘扬北京市民的优秀品质,传承和发展京 味文化;坚持创意为先、人才为本、机制为要,涵养创新 文化。北京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做好首都文化 这篇大文章,奋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 北京文化论坛的目标是立足北京,打造全国性品牌论 坛,旨在引领文化建设在守正创新中更加繁荣兴盛,推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和发扬革 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不 断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论坛产 生的智慧成果、理论动力和实践活力必将转化为推进社会 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强大动能。 3.以论坛为纽带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 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 心的伟大作品。文艺发挥着引领时代风尚、鼓舞人民前进 、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奉献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来讴 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是当前文艺工作的 时代主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紧扣重大主题、重要节点深入 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持续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文艺 精品力作迭出,涌现出现代京剧《李大钊》、电影《长津 湖》《革命者》、电视剧《觉醒年代》、话剧《香山之夜 》等一系列具有中国气派、首都水准、北京特色、叫好又 叫座的优秀作品。一大批优秀文艺工作者坚持以文弘业、 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体现首都风范的文艺 创造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到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北京文化论坛以“创作文艺精品引领美好时代”为主题专 设文艺精品创作与传播分论坛。来自多个艺术门类、各个 领域的文化名人齐聚一堂,充分探讨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 内在规律,分享创作文艺精品的真知灼见,拓宽优秀文化 作品的传播展示渠道,打造思想高地,攀登文艺高峰。论 坛搭建的沟通平台有助于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体现 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 观念、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从而满足人民文化 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4.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质升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 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发展文化事 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 径”“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 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 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 化获得感、幸福感”。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 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发 全民族文化创造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 义。 近年来北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高质量的文 化产品、文化服务和富有创意的文化活动不断涌现。“书香 京城”“博物馆之城”建设深入推进,204家备案博物馆、 2000多家实体书店,6937个公共文化设施成为市民身边的 文化家园,基本实现建成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文化产 业体制升级,老旧厂房变身新型文化空间,798、郎园、首 钢园等成为网红打卡地,有力地激发了文旅消费新活力。 高品质旅游服务环境初步形成。北京国际电影节、国际音 乐节、国际设计周等品牌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推动文化 产业全面融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丰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