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3年工作计划、工作思路汇编(7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3年工作计划、工作思路汇编(7篇) 2023年教育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xx区教育系统要以 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努力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发展区和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培塑“和美”教育品牌 ,加速推动区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式教育现 代化的区域样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xx建设现代化 滨海大都市高能门户,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港城示范区贡献 教育力量。 一、深学笃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培 根铸魂 (一)深学精神赋能教育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五学四 讲三研”方案,坚持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办人 民满意的教育有机融合,作为贯穿全年的一项重要政治任 务。积极创新学习载体,不断深化学习效果,持续营造学 习热潮,赋能区域教育发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 xx教育领域的生动实践、实绩实效。持续推出“名校长谈党 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体会”“‘红色根脉’强根基·‘六促六优’亮作 为”等系列宣传,形成比学赶超、赛马争先的良好氛围。 (二)贯彻制度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 织建设,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纵深推进党组织领 导的校长负责制,召开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现场会 。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力量,有序推进学校领导班子党政分 设,配齐配强学校专职副书记、党务工作者,实现中小学 、幼儿园全覆盖。完善中小学校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 议制度和议事规则。推动“党建+人事”融合,逐步建立能进 能出、可上可下的党员干部管理机制。用好“七张问题清单 ”,以党建工作破解教育难题。 (三)开门办学营造良好生态。坚持“开门办教育”,做 好招生、招聘、采购等教育政务信息公开,坚持阳光招生 、阳光分班、阳光招聘、阳光管理。在“周二夜学”“周三夜 谈”基础上,开展局机关干部联系学校谈心谈话交流活动。 加强教育工作者家风建设,创新开展校园长家访等活动。 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社干部、家长教师代表 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广纳良策,凝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的强大合力。 (四)加强监管打造清正环境。进一步加强全面从严 治党、思想政治建设,修订完善各项制度,营造风清气正 育人环境。发挥教育局党委巡查组作用,按计划面向学校 开展巡查,规范办学行为。完善教育系统招投标、工程发 包、物资采购廉政合同制度等规章制度,严格学校、幼儿 园经费管理、收费管理。修订完善教育系统采购实施办法 ,加强采购业务人员培训,完善采购档案,确保各类采购 有章可循、一项一档。加强校服采购和校服质量监管。 二、稳步扩充优质资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基赋能 (一)加速推动教育项目落地。科学优化教育资源布 局,加速教育基建项目推进,力争教育资源布局建设与社 会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先行实施。2023年,拟投用xx小学 、xx职高、xx二期扩建,xx幼儿园新建、中心幼儿园星中 路分园改建等工程。加快xx中学扩建,xx中学xx校区、 xx小学东校区、xx学校、xx幼儿园新建等项目进度。加速 xx经济示范区配套学校、xx第一学校、xx片区配套学校、 xx城配套学校等新建项目启动。 (二)加速推动校园环境升级。持续增加基础设施设 备建设投入,扩充相对薄弱学校生均资源,做好全国义务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两大国家 级创建的整改提升。修缮升级相对老旧学校校园环境,提 升xx小学、xx小学x所原外来工子女学校硬件设施。加速推 进教室智能灯光改造、食堂燃气“瓶改管”、学生午休“趴改 躺”、风雨接送廊、儿童友好上学路等惠民工程实施推广 ,创建更多省现代化学校。 (三)加速推动数字化改革见效。加速教育领域数字 化改革,推进“随时学”、“随时问”、智能触控一体机、“入 学百事通”、智慧接送等系统深度应用。深入谋划数字教育 建设,分期分批建设“仑有优学”应用,争创数字教育省级试 点。全面梳理科室、条线、学校数字化平台数据,建设“一 站式”教育办公管理平台,助力机关、学校工作增效减负。 探索建设教师队伍“人事大脑”,提高干部教师队伍精准管理 水平。加大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 xx所学校进行网络改造。加大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及新 型教学空间配置,打造智慧校园。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固本培元 (一)以更大力度引人才。在教师招录使用分配上坚 持定编制总量、定岗位总量、定绩效总量“三定”原则,用好 《关于加快引进培育优秀教育人才的若干意见》新政策 ,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加强教育人才引育留用力度,有序 引进一批金牌教练、名优骨干教师,新招聘xxx名劳动合同 制幼儿园教师,将大榭街道公办园纳入劳动合同制教师试 点范围,促进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素质提升。加强教师关 心关爱,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待遇保障,落实中小学教师减 负清单,实施分片区建设青年教师公寓,丰富工会活动载 体,解决教师急盼愁难问题,减轻教师额外负担。 (二)以更优办法育人才。在教师业务职级发展上坚 持聘工作岗位、聘职称岗位、聘层级岗位“三聘”原则。优化 教师、干部培养模式,规范骨干教师、名师工作站室点的 管理考核。探索采用学校自订细则、成立考核委员会等办 法全面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发放人才津贴,引导骨干教师 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区师资队 伍建设。提早准备,在市名教师、正高级教师等各类评比 中争取新突破。统筹优质教师资源,鼓励名优骨干教师带 编流动,促进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布,带动薄弱学校 学科建设。加大学校中层干部、后备干部培养使用力度 ,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在教育局和相关部门挂职锻炼。 (三)以更严要求管人才。在教师评优评先评比中坚 持评师德素养、评业绩表现、评专业水平“三评”原则。将 “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第一标准,严格落实“双培养”机制 ,推动教师师德、业务水平同步提升。完善用好师德师风 预警平台,落实在职教师违规处理结果记录制度等“六大制 度”,强化预警防范和警示教育,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和师 德师风建设“六个一”活动,持续开展干部教师“廉洁体检 ”,加大师德失范行为处罚力度。召开师德师风专题座谈会 ,巩固“五问五破、五比五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成果,营造 全系统风清气正、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四、完善教育服务体系,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聚力攻坚 (一)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普惠跨越式发展。继续做 好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的整改提升,助推儿童友 好型城区建设。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推动小区配套幼儿 园转普,稳步提升区域学前教育普惠率,推进高质量公办 幼儿园扩容增效,提升省二级以上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 在园幼儿占比,创建更多等级幼儿园、现代化学校。优化 辖区网格布局,强化业务指导,实现全方位管理。推进幼 儿园品牌课程建设,全面提升区域幼儿园办园水平。组织 开展园长素养培训,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加大保育员职称 培训力度,提升保教职业技能,实现保育员队伍规范化、 标准化、专业化,实现区域学前教育“和美”品牌亮显、品质 提升、样态重塑。 (二)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优质均衡式发展。持续优 化入学服务,科学调整积分入学门槛,有序挖掘潜力扩班 扩容,义务段拟扩招xx班,普高拟扩招xx班,让更多xx学 子入读“家门口的好学校”。坚持零起点教学,做好幼小衔接 ,推进小学强基、初中强腰工程,组织召开幼小衔接论坛 ,中小学“增效提质”分析会。发挥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作 用,推动结对学校资源共享、教研互通、教学共进,促进 全区中小学优质均衡发展。加强特殊教育校企社合作,优 化长效帮扶机制,推动特殊学生高质量就业。 (三)推动普高教育高质量特色多元式发展。加速推 动普通高中结合自身优势特色多样发展,探索体育艺术等 特长生初高中一体化培养模式,构建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和育人机制,亮显区域高中学术、艺术、体育、国际等特 色办学品牌,帮助学子发挥特长,考入更多类型化特色高 校。加强新高考全国卷研究,及时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和教 学计划,努力提升高考出口质量,稳步增加考入高水平大 学的学生人数。 (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产教融合式发展。加强职 业教育政、企、校联动,创新合作模式,打造高水平专业 化产教融合基地和具有xx辨识度的“校企共同体”。深化与宁 职院等院校企业合作,提高中高职一体化五年长学制人才 培养水平,落实学生就业问题。不断提升学校专业建设水 平,培育更多省市级名师或名大师工作团队、专业带头人 。深化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建设,建构模具设计制造、机电 技术应用专业中德教学课程体系,培养新型技师型人才。 加快提升xx职高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实训面积、专业实训 工位设备等办学条件,积极推动第二职高(宁波港口物流 学校)新建项目落地。 (五)推动成人教育高质量惠及全民式发展。加速推 动终身教育服务升级,建立和完善社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 务体系,推动社区教育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提升区域成 人教育现代化水平,赋能现代社区建设。加强成人教育科 研项目建设,提升成人学校教师综合素养。有序做好各类 国家级考试的组考服务,推进标准化考点建设,扩建xx中 学考点考场,不断提升社会考试服务水平,营造全民终身 学习浓郁氛围。 五、加速提升教育质量,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效提质 (一)竖好“风向标”,坚持五育并举,探索评价改革。 持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打造学校—学生两级教育 评价体系,构建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模型和教育评价系统 。创新学校评价考核机制,实施分类型评价,列出学校工 作“底线清单”,设置特色评价项目,引领学校守住底线、发 挥特长、亮显特色。完善学生评价机制,突出五育并举、 全面发展,纠正“五唯”和应试教育倾向。进一步完善思政教 育体系,加强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和课程体系建设,推动 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头脑,打造区域和学校思政课 特色品牌,组织召开加强思政课程建设工作交流会。加强 体育美育,提高体育课、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课质量。 落实劳动教育实践手册,用好劳动实践基地,打造劳动教 育实验区xx样板。 (二)建强“主阵地”,加速增效提质,打造高效课堂。 坚持将教学质量作为安身之本。进一步完善“幼小衔接”机制 ,实现幼小平稳过渡。开发完善可供学生选择的丰富课程 体系,帮助学生发掘特长,实现适性发展。优化教研员 “PDCAI”集体调研模式,为基层课堂“把脉问诊”,开具“智 慧处方”,提高教学效益,优化教学常规,打造高效课堂。 扎实推进优秀教学团队、教研组及教科研共同体建设,建 强兼职教研员队伍,定期开展项目化学习,深化教师队伍 内涵。 (三)找准“突破口”,优化课后服务,加强作业管理。 继续巩固“双减”成效,全面升级课后服务,完善课后服务课 程体系,打造一批体育、美育、劳动、科技品牌特色课程 和学校特色课程,助力学生适性发展。进一步优化作业管 理,探索布置精准作业、分层作业、个性作业,建立作业 量公示制度,为学生压力“减负”,为作业效果“提质”。切实 加强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实现 学生作业数量减少、睡眠时间延长、手机依赖减轻、阅读 时间增加、体质健康增强。 (四)下好“一盘棋”,坚持多方共育,营造和谐环境。 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联系 ,形成家校育人合力。用好家长成长学院载体,建立网上 家长学校,实现免费学、随时学、掌上学。成立家长成长 讲师团,开展巡回宣讲,定期评选“三好家长”,推动家长教 育制度化、普及化。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 育人,压实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主体责任,建好社 会“大课堂”。发挥社区教育委员会、健康副校长、法治副校 长、安全副校长、家委会、志愿团体作用,助力校园安全 稳定、丰富校园课程活动、护航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形 成全社会育人合力。 六、提升教育治理能力,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加强培训机构监管,营造健康教培生态。做好 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后半篇文章”,疏堵结合引导机构 正向转型,防止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机构滋生,严查隐形 变异、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学科类培训行为。加强“双减”专 班履职,统筹协调文体旅局、科技局、卫健局等主管部门 和成员单位,加强文体、科技、早教类等非学科类培训机 构归口审批、管理。协同综合行政执法局,加速推进“链式 执法”项目,提高联合查处能力、案件移交处置效率,营造 健康教培生态。 (二)加强校园安全保障,营造安全校园环境。坚持 将校园安全稳定作为“立命之根”,加强校园安全“四大系统 ”管理使用,发挥“一环四员”系统效能。持续强化安全管理 能力培训,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宣讲。持续推进阳光食堂智 治系统建设使用,研究推出学校健康营养菜谱,建设评选 一批“健康食堂”。加强校医、心理健康专职教师配备,做好 校园健康卫生工作。实施明眸皓齿工程,定期开展学生脊 柱侧弯检查和矫正,有效降低学生近视率、蛀牙率、肥胖 率。发挥心理健康教师、心理辅导室和专业医疗机构作用 ,及时发现、辅导心理障碍学生,守护学生身心健康。 (三)加强新闻宣传力度,营造“和美”教育氛围。不断 强化与各级各类媒体的联系合作,探索在试点学校建设媒 体联络站。加强xx教育新媒体矩阵建设,不断提高局校两 级官方新媒体影响力、粉丝数。加强新媒体内容建设,改 革话语体系,做到教师、家长、群众愿意看、看得懂、能 互动,做亮仑教新媒体品牌。加强新媒体功能整合,打造 集信息公开、教育服务、线上学习等功能于一体的教育服 务平台。加强宣传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定期举办协作体集 中学习交流活动,将新闻宣传能力培训纳入师训选课范围 。阳光透明做好政务公开,及时回应社会热点、群众关切 ,不断提升群众对教育事业的满意度、获得感,营造“和美 ”教育氛围。 2023年生态环境工作要点 2023年,全局工作总体要求是: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 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 ,坚持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领,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 心,坚持以精准科学治污为路径,加速推进环境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奋力实现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要任务是: 一、强化党建引领,弘扬铁军文化 1.加强党的建设。持续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把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 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来;落实全面从严治 党主体责任,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意识形态和 统战工作的领导;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打 造“一支部一品牌”项目,增强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推动党 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建联盟作用,探索环境治 理新机制(牵头部门:办公室)。 2.锤炼环保铁军。大力弘扬“团结向善、勇毅向上”铁军 文化,落实机关品牌形象管理要求,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强化作风效能建设,加强干部职工监督管理,严格落实 各项制度规定;发扬“四敢”精神,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先锋模 范作用,树立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强职工教育培训 ,探索“传帮带”机制,落实轮岗和AB岗制度,提升综合能 力(牵头部门:办公室)。 3.打造环保品牌。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及成效亮点,加强 政务信息的提炼和报送,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和管理;依 托各类宣传载体树立生态环境铁军形象,宣传生态文明建 设成果。打造宣教品牌公益活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环保宣传,努力形成全民参与、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落 实xx省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办法,加大生态文化建设工程力 度,培育生态文化宣传示范点和市级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 地(牵头部门:法规宣教处、办公室)。 二、深化治污攻坚,守住环境底线 4.深化污防攻坚战。制定2023年度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 战目标任务书,对市做好进度调度报送、迎检工作,牵头 做好目标任务调度、汇总、通报及相关考核工作。定期牵 头召开攻坚例会,联合会商推进污防攻坚目标任务,督促相 关单位及时完成省、市、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 (牵头部门:综合业务与监督处)。 5.做好各类督查督办。牵头做好环保督察工作。协调组 织省、市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查及春雷行动交办问题清单 认真“回头看”、全面“再体检”,严防问题反弹反复;印发第 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协助推进整改落实 ;牵头做好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迎检、督察反馈问题整 改方案制定及整改工作督促推进(牵头部门:综合业务与 监督处)。 6.打好“水气土”三大战役。推进碧水工程。对伯渎港、 走马塘开展溯源排查和专项整治;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继 续推进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组织开展氟化物专项整治工 作,推进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组织开 展生产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评估。扎实推进2023年度治 太重点工程,年内完成70%涉磷企业规范化整治工作。实施 蓝天工程。加快推进年度大气工程项目实施、做好重点行 业污染减排、开展“两大行业”整治提升;深化柴油货车路检 路查、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监测等移动源综合治理;开展 绩效分级,评定豁免企业,实施差别化管控,加强重污染 天气应急响应及空气治理保障。开展净土工程。强化土壤 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管,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回头看”,结合 高风险遗留地块调查成果,按要求做好相关地块监督管理 ,完成2个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或治理修复。推进一般工业固 体废物信息化监管,按要求将环境统计和排污许可单位纳 入信息化系统管理;严格危险废物规范处置,强化危险废 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应用;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 水平,推进危险废物配套能力优化完善,引导经营单位设 备工艺和管理水平提质增效。(牵头部门:生态环境管理 处、土壤固废处)。 7.压降环境信访率。梳理完善环保举报及信访办理流程 、规范环保举报平台的管理工作,有效压降区域信访总量 。持续推进重复信访等突出环境信访问题的攻坚化解,将 领导包案常态化,定期下包案,压实属地责任,共同做好 问题整治、信访化解工作(牵头部门:信访处)。 8.开展环境应急事件处置。组织做好区域典型企业突发 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工作,妥善处理和应对好各类突发环境 事件。持续推进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工作,切实提升重 点企业环境应急管理水平,减少环境风险隐患。(牵头部 门:信访处)。 三、提升治理能力,依法监测监管 9.开展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常态化办理。深入推进生态损 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的落实,对生态环境部或省生态环境 厅交办线索开展核查工作,根据案件相关材料做出综合认 定或委托专家进行评估,根据调查结论,提出启动索赔或 者终止案件的意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 筛查与核实报告制度及同步调查制度,对符合生态环境损 害赔偿的案件,及时启动调查程序。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损 害赔偿培训会,加强企业的思想认识,推进提高执法人员 调查业务能力水平。提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使用效率 ,利用好生态损害赔偿示范基地,探索更为多替代修复方 式,为解决部分企业无法原地修复的问题,并为赔偿义务 人提供多种替代修复场景和形式(牵头部门:法规宣教处 、综合执法处、执法分局)。 10.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进一步优化全员执法方案,重 点围绕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按照上级和本级制定的专项行 动方案,结合双随机监管统筹开展各类专项检查,推进土 壤地下水、生态监测等新领域执法工作。加大对中央环保 督查、省专项督查等上级交办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 问题的查处力度。加强刑事、行政司法联动,规范案件移 送受理程序(牵头部门:综合执法处)。 11.继续推进非现场执法工作。建立健全非现场监管机 制,提高非现场执法在执法工作中的运用比例,充分利用 在线监测、走航监测等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各类排 污单位的监管监控力度,探索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环境执法 中的应用(牵头部门:综合执法处、法规宣教处、监测监 控xx分中心)。 12.深化智慧监测及溯源能力建设。在xx分中心搭建一 套集中分析智能化自动化实验室,部署智能管控平台,结 合智能管控终端,初步建立“采、运、测、管”全过程无纸化 记录新模式。耗时x-x月时间完成硬件安装及设备调试,并 启动试运行。待智慧监测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后,将全面 承接我区涉水环境监测任务,并逐步探索智慧实验室用于 区域环境执法及企业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智能化运用,不断 提升高新区生态环境监管水平(牵头部门:监测监控xx分 中心)。 13.推进清洁生产和能源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开展强制 性清洁生产审核,完成xx家以上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选取x—x个重点行业或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作为清洁 生产整体推进创新试点(牵头部门:法规宣教处)。 三、树牢群众观念,服务社会发展 14.优化审批服务。持续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放管服”改 革,推进开展园区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强化重大项目 服务,深入推进“信息卡”机制。带头抓好重点工程减排,为 重大项目总量平衡提供有力支撑。加大环评服务机构考核 ,严把环评质量关。高效服务出让地块、划拨地块预审核 工作。落实排污许可证全覆盖制度,全面深化排污许可证 后监管和质量核查,探索排污许可证与危废经营许可证衔 接试点。夯实环境管理基础工作,高标准推动高新区规划 环评和园区限值限量工作(牵头部门:排放管理处)。 15.深化“大手拉小手”共建项目。强化调度推进,扩大 帮扶范围,开展第五批帮扶项目总结及新一轮签约;完善 帮扶模式,丰富活动内容,提升项目的专业性、稳定性、 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加大财政、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多 向激励政策和扶持,给帮扶项目增加实际的成果运用;总 结典型案例,推广品牌活动,提升项目影响力(牵头部门 :法规宣教处)。 2023年退役军人工作要点 一、聚焦一条“主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1.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退役军人思政引领。以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 的二十大精神,以落实二十大报告中“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 励和权益保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巩固发展军 政军民团结”为主线,以宣传《退役军人保障法》《英雄烈 士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抓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以“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感更足”为目标,进一步健全 党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机构工作运行机制,强化领导 机构建设和作用发挥,忠诚履职、勇毅前行,推动思想政 治引领由“浅”到“深”转变,基层基础建设由“有”到“优”转变 ,服务保障工作由“粗”到“精”转变,干部队伍建设由“新”到 “活”转变,力争全市退役军人工作在全省取得更大成就。 二、聚力两项“基础”,深化推进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 2.建立健全退役军人荣誉激励体系。积极参加“xx省最 美退役军人”“xx省最美拥军人物”“等评选表彰,适时开展我 市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优秀“兵妈妈”“好军嫂”、 十佳重点优抚对象等评选表扬,按照“四尊崇”“五关爱”“六 必访”要求,做好光荣牌悬挂等工作,营造尊崇优待氛围。 3.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权益保障工作。按时按标准发放重 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等资金。做好 优待证申领制发及赋能,落实好我市军人军属、退役军人 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项目。持续开展“爱心献功臣”短期疗养 、“爱心送进光荣门”志愿服务、在乡复员军人联系帮扶、烈 属关爱援助、“光荣间”设置等工作。落实常态化联系制度 ,在“七一”“八一”等重大节庆日和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走 访慰问,帮助重点优抚对象解三难。全面落实随军家属就 业安置、军人子女教育优待等政策,进一步解决军人后顾 之忧。 三、聚合三个“保障”,深度提升优抚褒扬、移交安置、 就业创业工作水平 4.高质量落实优抚褒扬政策。按规定做好新增享受抚恤 补助待遇优抚对象身份认定,按照《宣城市烈士纪念设施 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做好烈士纪念设施提质 改造工程。做好清明期间烈士亲属祭扫服务、“9·30”烈士纪 念日向烈士敬献花篮仪式活动。加强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 ,常态化开展红色宣传。 5.高标准推进退役军人年度安置。做好市本级安置岗位 归集和落实,指导县市区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后关系转接。 开展安置回头看,跟踪了解安置后职务职级安排和工资待 遇落实情况。及时组织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和军转干 部适应性培训。 6.高水平服务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继续推进退役军人能 力提升专项行动,举办全员适应性培训,鼓励参加异地培 训,健全完善并动态更新就业台账,组织专场招聘会,拓 宽优化就业岗位。营造创业创新氛围,发挥退役军人创业 指导团队和退役军人企业家协会作用,组织开展创业培训 ,培树退役军人创业典型。 四、聚优四大“平台”,深层融合军地军民共建 7.全面加强“拥军备战”。完善拥军支前工作机制,健全 拥军支前工作队伍,倾力服务部队备战打仗,增强应急应 战保障能力,改善驻宣部队战备条件及官兵工作生活条件 。加强绩溪军供站硬件设施建设,完善各类方案预案。 8.扎实开展“双拥创建”。打造双拥宣传阵地,加强双拥 社会宣传,全力做好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迎检工作。落实 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为基层官兵办实事做好事。推 进《宣城市加强新时代双拥工作若干措施》落实。结合实 际,巩固拓展双拥成效,持续探索双拥创新举措。 9.稳步推进“帮扶解难”。办好民生实事,推进服务代办 帮办常态化,推动《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服务事 项清单》落实落细,持续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为退役军人 提供法律咨询和调解服务,加强“红耀江淮”志愿服务队伍建 设,打造退役军人之家。 10.勇于担当“矛盾化解”。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强化 基层服务站风险感知和预警功能,推行信访代办和领导干 部接访、约访、下访、阅批群众来信,畅通信、访、网、 电诉求渠道,对信访事项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建强 网评员队伍,形成“舆情管控、舆论引导”强大合力。 2023年教育工作要点 2023年,xx教育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区建设目标 ,紧扣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核心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打响三大教育品牌,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构建规 范有序、优质均衡、改革创新、特色多样的教育发展新格 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聚焦品牌打造,深入实施高品质育人体系构建行 动 1.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建设“上善大思政课”,依托课程 思政育人体系讲活党的二十大精神,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 进课堂”专项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 精神主题系列活动。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系统 推进“三全育人”高标准实践项目。推动创新创造教育发展 ,探索构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式培养机制。加强非 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分学段探索多语种外语早期人才培养 工作。加强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推进学校体育、艺术“一 条龙”项目提质增效,健全“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体育 教学体系,做强xx市体育学科德育协同创新中心,推动少 体校深度转型发展,推进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体系工作。加 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深化中小学生全员导师 制,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状况监测,畅通心理危机和精 神障碍学生医疗转介通道,启动新一轮xx市家庭教育示范 校创建。系统实施劳动教育综合育人项目,落实劳动教育 课时要求,加强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举办劳动教育宣传周 等主题活动。加强校外教育,开展“实景课堂”“行走课堂”建 设,努力建设校内外育人共同体。做好学校卫生和科普工 作,抓好近视防控工作,改善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校教 学设施和条件。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监督机制,建立全覆盖 、全链条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探索建立科学家有效参 与基础教育机制,组织“科技之星”等科创赛事活动。加强语 言文字工作,开展青少年阅读素养培育品牌活动,培养学 生阅读习惯。建立健全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大中小幼纵 向衔接、家校社横向贯通的课程体系与实施体系,打响“上 善”育人品牌。 2.推动各类教育提质增效。促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 ,争创x-x个市级优质幼儿园,构建普及普惠、安全优质、 多元包容的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义务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落实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 入学、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 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积极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 均衡发展区”创建。促进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深化普通 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推进xx一中等特色普通高中创建,启 动高中资优生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接计划。促进特殊教 育深度内涵发展,启动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初等 职业技术学校转型发展。促进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推进中 高、中本贯通培养,加快落实xx职校办学达标工程。促进 成人教育服务发展,印发实施本区成人教育改革方案,实 施社区、老年教育机构优质校建设,开展社区(老年)学校优 质校建设评估,启动老年大学“倍增计划”。促进民办教育健 康发展,推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工作,开展民 办中小学特色学校、优质幼儿园创建工作。全面提升xx教 育核心竞争力,打响“实验”改革品牌。 3.深化教育合作多元发展。深化合作办学,全面推进与 xx大学、xx师范大学(xx学院)、xx学院、xx学会等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合作,支持各级各类附属学校建设,加强基础 教育与高等教育在招生、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衔接。 加强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协作联动,落实民办学校师生在 资格认定、职务评聘、升学就业、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公办 学校师生享有同等权利。打造有区域特色的高中教育集群 ,提供公平而优质、均衡而多样、全面而特色的基础教育。 深化示范区三地学校、教师、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推动示 范区内职业学校在招生入学、学籍管理、教学实施、就业 升学等方面实现一体化运行。持续做好对口支援,“组团式 ”援建梁河县xx实验幼儿园,持续选派优秀教育人才赴云南 、新疆、xx等地开展支教帮扶工作,落实《革命老区重点 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加强与xx省xx县、xx县、xx县 x个革命老区对口合作。做好xx民族班服务保障工作,促进 民族班持续稳定发展。努力构建公办民办教育联动发展、 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东西部教育协作发展的新格 局,打响“融合”发展品牌。 二、聚焦功能优化,全面开展高效能保障力量建设行 动 4.加强组织保障。健全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贯彻 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落实本区实施方案,在全 区公办中小学校全面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推动 中小学校党组织的领导职责,切实支持和保证校长在学校 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行使职权,按照学校党组织有关 决议,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促进 党组织领导与学校发展深度融合,增强干部教师队伍干事 创业的内驱力,充分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形成党组织领导 、校长负责、教师育人、多方参与的学校治理机制。 5.加强基础保障。加强教育基本建设,加快推进香花桥 幼儿园迁建等xx个续建学校项目、赵巷特色居住区九年一 贯制学校等x个新建学校项目、中央商务区幼儿园等x个代 建学校项目以及x-x个市级基础教育“高品质”校园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未来学校、长三角儿童艺术教育中心等项目规 划选址,落实公建配套幼儿园建设“五同步”、义务教育学校 建设“新五项标准”,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布局。持续推 进确权补证工作,提升教育系统不动产权证拥有率。优化 区级教育专项经费投入,积极争取财政增量资金支持,切 实将增量资源向窗口学校(示范性、高品质学校)、重点项目 (优质园创建、合作办学)、薄弱地区(小规模学校)、薄弱环 节(师资队伍建设)倾斜。推进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建设,加强 预算执行考核力度,合理调整资金结构与项目安排,落实 “两个只增不减”目标任务。做好教育内部审计工作,加大审 计整改督促检查力度,健全审计成果共享机制,扩大内部 审计成果的辐射作用。 6.加强队伍保障。强化师德考核评价,坚持师德师风第 一标准,健全教师入职查询和有关违法犯罪人员从教限制 机制。建强校长队伍,针对本区校长队伍年龄老化、后备 力量不足、缺乏具有高端引领作用的教育家型校长等现状 ,着力健全校长“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机制,完善校 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努力孵育、培养教育家型校长。建 强教师队伍,针对城镇化进程加快、“二孩”政策全面放开 ,新一批学校投入启用、新一轮课程改革纵深推进、教师 退休高峰接连持续等因素,进一步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 ,优化推进教育人才“引进、培养、稳定、流动”四大工程。 建强教师教育机构,做好教师进修学院更名工作,整合教 师进修学院等优势资源,健全研训一体化发展机制,完善 教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培训体系,有力提升基础 教育教师专业能力。 三、聚焦创新驱动,纵深推进高动能教育综合改革行 动 7.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新一轮教育综改 ,推进区域“x+x+x”示范项目建设,组织学校申报新一轮教 育综改项目,指导学校落实教育综合改革任务。持续探索 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持续打造一批区紧密型学区集团,争 创市级实验性、高质量学区集团,持续加强优质园、新优 质学校建设,推动初中强校工程、城乡携手共进计划,推 动师资、课程、教研、管理等全要素资源有序流动、均衡 发展,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完善教科研工作体系 ,深入开展新时期教育教学政策研究,跟踪指导课程教材 使用和教学改革,着力解决区域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8.系统开展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落实xx区深化新时代 教育评价改革任务清单要求,统筹推进评价改革x个专项行 动落细落地,坚决杜绝负面清单。做好2023年中考招生工 作,落实高考综合改革配套举措,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 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宣传和引导工作,指导学生合理 确定选考科目。健全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小学生 基于课程标准的分项等第评价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优 化幼儿园办园质量过程性评价和常态化评价、义务教育学 校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和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 价。 9.大力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推进教育数字化基础 设施升级,建设区、校两级数字基座,推进校园网与5G网 络融合。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生态建设,加强基础教育数 据归集共享。打造中小学数字教学服务系统,开展“备课助 手”“教学助手”“作业辅导助手”等应用场景建设,进一步丰 富“数字教材”“空中课堂”等优质教学资源。完善学前幼儿来 离园智能管理、健康常态监测、在园户外运动监测和托育 机构全流程管理等应用场景。推动构建实验小学、实验中 学、xx中学、xx工商信息学校x家数字孪生校园,培育教育 信息化应用标杆校,推进新技术赋能中小学教育教学,深 化教学方式变革。 四、聚焦格局提升,整体谋划高站位教育资源优化行 动 10.打造xx新城教育新高地。对标新时代幸福xx和现代 化枢纽门户定位,加强“老品牌”学校示范辐射作用,扩大 “新活力”学校引领带动作用,推进xx“托幼一体化实验”幼儿 园基本建设与课程建构“双同步”,启动“未来学校”一期工程 、xx艺术中心建设,成立xx附中xx分校基础教育集团、 xx高级中学基础教育集团,加快建设复旦附中xx分校国际 教育体验中心,整体搬迁xx中学,将xx新城打造成为各类 教育创新示范引领的新高地。 11.树立xx地区教育新标杆。紧密结合xx国际开放枢纽 建设和xx五镇联动发展,做强“xx大学xx基础教育集团”,推 动世外学校、xx学校、xx学校等优质民办教育资源与青东 五镇公办学校融合发展,整体抬升xx地区教育发展品质 ;成立“区域学前教育联盟”,将xx地区逐步树立成为示范区 学前教育一体发展的新标杆。 12.建设xx地区教育新典范。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国家战略和华为研发中心等重大项目,前瞻性规划学校设 点布局,推动教育资源整合提升、功能再造。启动示范区 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行动,优化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促 进教育质量持续稳定发展。“高定位”xx镇域基础教育与职业 教育,改建xx中学,加强xx公司配套教育资源布局与建设 ,将青西地区打造成为各级各类教育融合发展的新典范。 五、聚焦优质均衡,扎实推动高质量教育服务供给行 动 13.扩大普惠性托幼资源供给。实施第六轮“托幼一体化 ”试点工作,新增x个普惠性托育点,增加xx个公办托班,使 开设托班的幼儿园占xx%以上;推进社区“宝宝屋”工作,加 强与街镇业务对接,争取到2023年底,全区社区“宝宝屋”实 现街镇覆盖率xxx%。贯彻“幼儿发展优先”理念,坚持保教 结合,落实本区幼小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幼小衔接研 究共同体建设,推动幼小科学衔接。提升学前教育资源供 给水平与保教质量,将科学育儿指导纳入“出生一件事”。不 断提升公办优质园数量,推动普惠优质学前三年教育覆盖 率达到xxx%。 14.提升“双减”工作水平。加强学校教育主阵地建设。 将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核心工作,依托校本教研等方式,充 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 强化作业管理,推进学校高质量作业体系设计建设,全面 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质 量,统筹用好社会资源,增强课后服务内容的丰富性和吸 引力。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巩固“营改非”“备改审”和 “重新审核”工作成效,推进学科类培训“综合监管一件事”试 点。强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持续推广培训合同示范文 本。加强培训机构风险防范,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举措。 提升培训机构治理能力,规范管理非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 机构和其他各类培训机构。推进培训市场综合治理,完善 工作协调机制。 15.建设泛在多元学习资源。深化推进社区教育设点布 局与资源配置,打造泛在便捷的社区xx分钟学习圈,开展 街镇社区(老年)学校优质校达标创建工作;建设一批校企共 同投入、辐射区域和学校、服务学生培养和职工培训的产 教融合实训基地,争创一所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 公办新型高职院校;深化示范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业协 作组运作机制,落实示范区三地职业教育联合招生培养工 作,建设青嘉吴三地终身教育合作联盟跨区域体验基地。 六、聚焦常态长效,不断深化高水平治理机制完善行 动 16.健全依法治教机制。强化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和学校 教职工法治思维以及运用法治方式能力,建立年度普法清 单和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清单。广泛组织开展师生普法宣传 教育,发挥xx政法学院以及公检法司等部门法治资源优势 ,打造法治宣传教育特色项目。深化“强基行动”,巩固依法 治校实践,持续完善学校制度体系和治理机制。加强未成 年人保护,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完善法 治副校长及法律顾问工作机制,健全校园欺凌和涉校违法 犯罪预防与处置联动机制。深化教育领域审批制度改革 ,落实教育部门权责清单。完善教育执法和监督机制,加 强教育综合治理和联合执法。强化源头治理,优化信访、 市民服务热线办理流程,严格教育系统规范收费和政风行 风管理。 17.优化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扎实做好校园常态化 疫情防控,坚决确保教育教学秩序平稳有序。深入推进平 安校园建设,夯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 追责”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强化教育系统突发事件报告和科 学规范处置。常态化开展校园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