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3年梅江区政府工作报告(202302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3年梅江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梅州市梅江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 作,请予以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也是梅江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 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全面落 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在省 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 区上下干成了一件件大事要事、攻克了一个个难关险关 ,在特殊的年份扛起特别的责任,为梅江现代化建设书写 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激励人心的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以中 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我们 迎盛会、学精神、抓落实,更加增强了紧跟总书记、建功 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斗志豪情!最振奋人心的是,梅州 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总体方案获批实施 ,梅江在革命老区转移支付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口 帮扶和对口支援等方面迎来多重政策叠加的利好。我们满 怀感恩之心、奋进之志,主动谋划一批大项目、系列好政 策,努力把政策的“含金量”转化为发展的高质量!最鼓舞人 心的是,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我们坚持科学统筹、 精准应对,以最大努力、最小成本将疫情影响降至最低 ,以高频调度、高效服务全力推动经济企稳向好,以底线 思维、极限思维打好防范化解风险挑战主动仗,稳住了经 济社会发展大局!最温暖人心的是,我们致力创造高品质 生活,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生态等各项事业全面进 步,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平安法治建设迈向更高水平,支撑起了老百姓“稳稳的幸 福”! 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力应变克难,经济运行稳中提质。面对多重 困难叠加、多种风险交织、多条战线作战的严峻形势,加 力落实国家和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在全市率先出台 96条细化援企稳岗措施,加强监测调度,推动全区经济运 行在二季度后止降企稳,逐月回升向好。全区地区生产总 值287 .73亿元,比增0 .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1414元,比增4.8%。紧抓项目扩投资,超额完成23个省、 市重点项目的年度投资任务,项目投资比增67.8%。坚持 “政策+活动”刺激当期消费,把促消费政策精细落到群众需 求上,组织开展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网上年货节”等活动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增5.6%,增速稳居全市第一。“一 企一策”稳外贸,协助线艺、博敏等企业申报专项资金补助 ,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等展会抢订单、拓市场 ,实际利用外资比增628.7%。全力以赴保主体,新增减税 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24亿元,社保降费和缓缴政策惠及 5200家企业、4.5万名职工。积极搭建政银企沟通对接桥梁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存贷比提高到87.3%。 (二)聚力夯实根基,产业发展量质齐升。坚持实体 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盈华、联进项目一期投产、二期 落地,鼎泰、科捷等13个总投资165亿元的“打粮食”项目加 快建设,工业投资比增164.9%。坚定不移支持本土企业发 展壮大,全年增资扩产14.96亿元,20家企业完成技改、 12家企业小升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由2家增至11家 ,博敏、龙宇入选中国综合PCB百强榜。聘请招商投资顾问 推进“以商引商”,新签项目30个,计划投资超百亿元。深入 开展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盘活低效闲 置土地471亩,投入5.55亿元完善园区设施,获评首批国家 级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省级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园。省 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水产产业园动工建设 ,客家预制菜产业园成功入库。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增至 17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增至9家,“梅江白宫 芋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飞翔云数码港、客天 下创业岛等创新创业平台建成开放。农文旅深度融合,筀 竹村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熊锐故居等历史建筑 完成保护修缮。 (三)聚力协同共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科学划定 “三区三线”,促进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利用。城市更新步伐加 快,33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12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畅 通39条市政道路、背街小巷,罗乐大桥至S333连接线建成 通车。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 新一轮“两美”行动,完成408条道路、153个小区缆线整治 ,新增纳入物业管理小区150个,成功创建11个“绿色社区 ”,所有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新增5G基站 465个。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坚守 耕地红线,全面完成撂荒地复耕复种、粮食生产任务。深 化驻镇帮镇扶村,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跟踪帮扶,脱贫 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增3.5%。所有圩镇达到宜居圩镇 标准,西阳圩镇达到示范圩镇标准。“三清三拆三整治”持续 开展,村内道路干路全面实现硬底化,建成X950美丽公路 ,816户农房风貌提升改造。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和3个产业 社区加快建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全 部行政村集体收入突破10万元。 (四)聚力科学精准,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全面贯彻 “三个坚定不移”,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经受住了抗疫三 年来最严峻、最复杂、最艰巨的挑战。面对突如其来的梅 江“0818”“1120”疫情,我们第一时间完成平急转换,科学精 准“控源斩链”,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我们统 筹各方资源,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转运、网格管理 、突发事件处置等“5大能力”建设稳步提升。我们坚持“一盘 棋”思想,全力做好梅州城区专用隔离场所服务保障,选派 1294名医务人员驰援市内兄弟县区和广州、深圳、惠州等 地,为全省、全市抗疫大局作出梅江贡献。应对新冠病毒 变化,我们做足“保健康、防重症”的基础准备,确保疫情防 控“迎峰转段”平稳有序,有效守护了人民群众安全健康、维 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聚力绿色发展,生态优势巩固提升。深入打好 污染防治攻坚战,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2%,地表水国 省考断面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优良率均保持 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任务100%完成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达到序时进度,严厉 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全区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达标 率100%。有序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金山生态修复、城区水生态修复等项目扎实推进。严格 落实林长制,完成1300亩高质量水源林、108.8公里生物防 火林带建设,挂牌保护540株古树名木。深入推进河(湖 )长制,在全市率先完成小水电站清理退出任务,2个水站 获评农村供水“粤美水站(厂)”,完成21个自然村农村生活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六)聚力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持续释放。深化“放管 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区1590项政务服务事项全 部进驻“1+7”大厅,行政审批事项100%实现网上受理、网上 办结,新设立企业费用“四免”,新增市场主体7543户。深化 “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粤智助”“粤省事”等“粤系列”平台推 广使用率全市第一。国企改革、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纵深推 进。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有效发挥,新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 业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4家、数字化转型企业16家,新增 省级工程中心3个、省博士工作站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1个。梅州市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成功落户,专利授权数 量居全市第一。全力推动市“1+N”人才政策落地见效,为高 校毕业生来梅求职创业提供短期免费住宿,建立急需紧缺 人才编制“周转”池,做活人才“引育留用”文章。 (七)聚力社会事业,民生福祉日益增进。坚持把八 成以上财力用于民生,省、市、区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高质量办好区十件“微民生”实事。超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 以及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再就业年度任务,“粤菜师傅 ”“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培训3147人次,江南鸿都 社区获评 “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 ”。深入实施学前教育 “5080”工程,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45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 盖率达92.6%。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会文学校扩建 新增学位1440个,全区校内课后服务覆盖4万多名学生。乡 村学校少年宫实现全覆盖。全面完成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 金发放。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将普通门诊纳入职 工医保范围。全区一级、二级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服务价格 分别下降16.2%、8.2%,500个基层病种实现“同病同分同价 ”。14周岁以下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任务完成率158%。城 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养育标准 保持全市领先,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100%。镇(街)社会 工作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 (八)聚力守住底线,社会大局安全稳定。认真落实 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和省“65条”“市79条”硬措施,打好城 镇燃气安全、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攻坚战,全面完成安全 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科学防 御近20年最强“龙舟水”,森林防灭火、食品药品监管等工作 常抓常严。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和“梅安 2022”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毒品等违法犯罪 行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安全 感。开展问题楼盘、涉众金融、劳资纠纷等领域风险隐患 排查,积极调处化解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圆满完成党的 二十大等重大活动、重要节点安保维稳任务,平安梅江建 设走向更高水平。中心坝社区获评全国先进基层群众自治 性组织。“八五”普法走深走实,新增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 村”。获评广东省实施妇女儿童规划工作示范县。国防动员 、拥军优属、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 、打私打假、工青妇、残联、工商联、港澳台、统计、档 案、方志、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九)聚力自身建设,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学习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把 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深入推进法治政府 建设,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有 效落实。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 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7件、政协提 案41件,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 不断加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 决“扛责任转作风抓落实”,完善工作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 严控“三公”经费,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严格落实党风廉 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强化公共 资金、公共资产监管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扎实开展民生 领域问题专项整治,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持续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挑战前所未有 、斗争艰苦卓绝。越过激流险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 ,梅江发展道路上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每一项进步、每一 分收获都浸透着汗水、凝聚着心血,都是拼出来、干出来 、奋斗出来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 掌舵领航,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 ,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科学决策的结果,是 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 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有大爱、有 情怀、有力量的梅江人民,向讲大局、讲奉献、讲担当的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民主党派、工商联 、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坚守一线、冲锋前线的广大 基层干部,向白衣执甲、逆行战“疫”的医务人员,向召之能 战、战之必胜的驻梅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 援队伍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所有为梅江发展倾情、倾智 、倾力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 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方能克难。在肯定成 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梅江面临的发展任务仍然 艰巨繁重,问题和挑战不容忽视:一是产业质量效益偏低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尚需时 日,产业层次低、链条短,企业龙头少、规模小,与高质 量发展要求存在“落差”。二是民生领域还有短板,城乡基础 设施欠账较大,优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不 足,居民增收渠道不宽,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存在“温差”。三是营商环境有待改善,政策执行和工作落 实“中梗阻”“推拖绕”等问题尚未根除,服务效能还需加力提 升,与深圳、广州等先进地区存在“时差”。四是部分干部担 当精神不够,实干劲头不足,斗争本领不强,法治思维、 专业素养、干事激情需进一步提升,与新时代好干部标准 存在“级差”,等等。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拿出硬招 实招,全力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 大、责任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 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 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区委工 作要求,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梅江路径,坚持稳字当 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 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 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不移狠 抓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力促经济实现质的 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在赣闽粤 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建设中 走在全市前列,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梅江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 力争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8%,进出口总额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 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坚持用足用好用活政策,全面融湾振兴发展 主动对接争取政策落地。结合《支持梅州对接融入粤 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总体方案》(下称《梅州方案》 )和省配套政策、市落实方案,制定区实施方案,细化工 作部署。加密“跑省进京”对接频次,借力增城区对口帮扶、 省直单位对口支援,争取更多政策、平台、项目落地实施 。明确年度工作要点,建立“月协调、季通报、半年推进、 年终总结”工作机制,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项目化落 实。 主动融入湾区产业体系。围绕打造与湾区联动产业链 ,着力引进建设一批重大战略性产业项目,推动新一代电 子信息、互联网等产业集群发展。宣传推介《梅州方案》 相关优惠政策,积极承接湾区产业转移,吸引湾区企业在 梅江设立区域总部或与梅江企业组建新公司,推动形成与 湾区梯度转移、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联 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加快打 造以城区综合物流园为核心的冷链物流仓储“1+N”体系,推 动广东供销(梅江)产业园等项目落地。 主动扩宽产业发展空间。深化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提 质增效扩容,推动南北两个片区协同开发,高水平建设融 湾合作发展平台。持续推进经开区低效闲置用地盘活利用 ,完成废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智慧园区信息平台等项目 建设,建好用好政府标准厂房,申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全力打造城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动工建设梅江区一二三产 业融合发展先导区,谋划建设城北新兴产业园,优化产业 功能布局,让有限的空间发挥最大价值。 主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进一步巩固优势、补齐短板 、紧追前沿,推进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强化区域互联 互通,提升梅州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服务保障瑞梅 铁路、武平至梅州高铁等融湾出省出海大通道建设,谋划 实施梅县石扇至梅江群益公路、X018改线工程等交通基础 设施项目,打通更多的对外连通要道和内部互通环线。实 施嘉应新区(郑屋脚至莆田段)堤防应急抢险工程、农村 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程等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完 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推动国 能独立储能等项目落地。加快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二)坚持存量增量流量齐抓,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坚持制造业当家筑牢根基。实施主导产业培育提升和 产值倍增计划,推动产业基础再造、集群发展,新增上规 企业13家以上。坚持以先进制造业挺起产业“脊梁”,加快推 动计划总投资37.2亿元的盈华、鸿宇等项目投产达效,服务 保障计划总投资58.5亿元的博敏、鼎泰、科捷等项目加快建 设,确保计划总投资22.34亿元的泓亚、纳翕燚等项目如期 开工,推动7个以上超亿元、2个以上超10亿元的工业项目 落地。优化升级烟草、电力等传统支柱产业,争取广东中 烟支持提高梅州烟厂高端产品比重,抓实梅江110千伏东城 输变电等电力项目建设。持续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强链补 链延链,推进17家以上工业企业技改升级,聚焦产业链上 下游细分领域招商引资,围绕电子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 等“供需端”两侧延长产业链条,减少同质化竞争,形成优势 互补、全链条联动发展的格局。 全力招引服务“打粮食”项目。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 把手”工程,瞄准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厦漳泉等重点 招商区域,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数字经济、预制菜、生 物医药等领域招大引强促优,用大项目释放“榕树效应”。用 好招商优惠政策,发挥招商投资顾问的专业优势、信息渠 道、人脉资源,派出驻外招商队“点对点”上门招商、节会招 商、乡情招商、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链主企 业、核心配套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完成新签项目计划总 投资额118亿元以上。最大限度用好政策和资源,统筹安排 用地、用林、用能、排污总量等要素支撑,为企业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