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海珠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02303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海珠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海珠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 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极不平凡、殊为 不易的一年,是守正创新、继往开来的一年。一年来,面 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们在市委 、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 安全”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 以赴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新一届政府实现良好开 局。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扛起海珠担当,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 发展“双胜利”。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有效应对超 预期因素冲击,凝心聚力谋发展,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 书写不凡抗疫答卷。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防 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科学精准处置多起 本土疫情。特别是面对三年来最严峻、最复杂、最艰巨的 “10·22”疫情,在49天的苦战鏖战中,我们坚持以快制快、 与时间赛跑,筹集挖掘一切可用资源,有序疏解、转运近 80万人,始终把疫情牢牢控制在局部区域。我们坚持群防 群控、同病毒较量,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 志愿者迅速集结,6.07万名党员干部及志愿者、39.2万人次 医护力量、30万人次安保力量投身防控一线,生死较量不 畏惧、千难万险不退缩,全区200多万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实防线。在这期间 ,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市委、市政府统筹调度,兄弟 区、市属国企、社会各界倾力相助,全区干部群众团结一 致,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考验,谱写了一曲荡气回 肠的英雄赞歌。全区应急医疗救治体系逐步完善,有效保 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疫 情防控和社会稳定大局,赢得了战略主动、作出了海珠贡 献!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抢进度、 抓落实,以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502.52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 478.02亿元、增长14.8%,增速全市第一。60个市“攻城拔寨 ”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新落地重点招商项目152个、 增长9.4%,其中百亿级投资项目3个、世界500强和中国 500强投资项目22个。中交南方总部(C区)、腾讯广州总 部等13个重点产业项目封顶、竣工。新增“四上”企业466家 ,新增入库率连续3年全市第一。6家企业入选市质量品牌 百强榜,质量工作连续3年获评优秀。 社会运行平稳安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统筹发 展和安全,圆满完成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党的二十大 等重大节点安保工作。现发命案、重大伤害案、“两抢”案件 破案率均为100%,盗窃案件破案率全市第一。瑞宝、后滘 村“智感安防+围合管理”试点有力推进。区群众信访诉求综 合服务中心建成。成立2个行政调解委员会,矛盾纠纷化解 率达99.97%。市图批创新中心获评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 示范点。食品安全工作连续5年获评优秀。成功防御多轮强 降雨和台风。全面推进8.4万栋自建房安全排查,对存在安 全隐患的房屋进行安全鉴定和隐患整治。生产安全事故死 亡人数下降11.8%,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 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顺利收官,全区安全形势平稳向好 。 (二)塑造海珠特色,蹄疾步稳厚植产业发展优势。 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做优做强数字经济,加速布局都市工 业,全力释放消费潜力,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不断夯实 。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引入超30家数字经济产业链企 业,贡献超90亿元营收增量,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 营收571.23亿元、增长22.5%,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 。举办首届琶洲算法应用国际大赛,吸引全球262个团队参 赛、8家企业落户,认定首批3个算法产业基地,百度飞桨 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落地,引入国电华研等一批优质算 法项目。组建琶洲产业互联网联盟、算法产业联盟,遴选 、推广十大算法应用场景、59个产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与 清华大学合作夯实算力底座,选址建设区域领先的智能算 力中心,数字经济“朋友圈”不断扩大。率先开展数据要素市 场化配置改革,数据经纪人制度入选中国改革年度典型案 例。 都市工业初见成效。在全市率先实施工业回城,海珠 特色都市工业体系加速形成。力促载体扩容,72万平方米 工业载体建设全面推进,时代方洲、华新科创岛等5大都市 工业产业园建成投用,中心城区最大的都市工业产业园 ——珠江科创园建设全速推进,小洲智造产业园纳入市村 镇工业集聚区更新试点。力促产业提档升级,聚焦智能制 造、纺织美妆时尚、医药大健康三大产业方向,助推超境 汽车开拓个性化定制汽车新赛道,服务唯品会小单快反制 造工厂投产达产,15家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12个技 改项目落地。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赴沪、深开展专题招 商5场,引入都市工业项目20余个,新增规模以上都市工业 企业10家。工业增加值增长8.8%,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商贸消费提质扩容。广州初代商圈焕发崭新魅力,高 质量完成江南文商旅融合圈一期3个重点项目、23个节点改 造,江南西新地标——时尚之眼和智慧灯杆展露新颜,商 圈更智慧化更有韵味、人气商气更加集聚,老城市新活力 “海珠样板”初步成型。世界级地标商圈建设提速提效,广州 塔商圈获评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琶醍成为年轻人眼中的潮流地;广交会展馆四期建成投 用,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会展综合体,疫情后复展立即举 办超20万平方米的国际车展,全年展览规模和场次居全国 首位。中冶广场、广昊大厦等一批商业综合体完工。全市 首推千万级数字人民币消费券,举办夜间消费、数字消费 、美食购物等十大“海珠之约”系列促消费活动,带动批发零 售业增长5.0%。 (三)打造海珠典范,矢志不渝增强发展内生动能。 坚持下好创新棋、打好改革牌,对标世界一流持续优化营 商环境,让海珠高质量发展活力更足、势头更强、环境更 优。 创新动能加速释放。科创引擎活力迸发,广州人工智 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以下简称“琶洲试验区 ”)纳入省自贸区联动发展区,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获评 省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综合评价成绩突出的国家电子商务 示范基地,集聚企业超3.4万家,实现营收4040.24亿元、增 长 7 . 1%。产研融合持续深化,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 3.06%,居全市前列。琶洲实验室部署科研项目50余个、申 请专利37项,全力攻关核心算法、类脑智能等方向,战略 科技力量持续提升。新培育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与中山大 学合办国际双创大赛,共建示范园区1个、试点园区2个。 创新主体不断涌现,6家企业获评广州市独角兽,数量连续 3年全市第一;13家企业纳入未来独角兽,数量全市前三 ;9家企业入选广州拟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百强;国家级专精 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 业17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10家。 国企改革落地见效。全新组建城发集团,优化布局城 发、产投、资产管理三大国企板块,区属国企资产总额达 52.52亿元、增长61.3%,盘活物业近12万平方米。紧抓招投 联动、产城融合两条发展“生命线”,成立数字经济创投基金 ,以投代补、以投促招,股权投资多家高成长性初创企业 ,增强企业植根海珠的黏性、应对风险的韧性。谋划推动 海珠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园等17个产业项目建设。 联合市属国企攻坚,实现土地开发项目零的突破。实施 32项区属国企监管制度,“1+N”国资监管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 营商环境日臻优化。推动营商环境5.0改革,全区保持 企业迁移净流入。精准出台扶持楼宇经济、产业互联网等 “10+1”政策体系,做实企业培育,新增商事主体1.8万家。 实施“党建引领、赋能稳企”行动,落实“暖企八条”,安商暖 企1.07万次,召开专题座谈会、咨询会、宣讲会36场次,解 决企业发展问题超2000个,协调对接应用场景超百项,累 计提供人才安居房4620套。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近109亿元 ,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租1.15亿元。打造“用心办”企 业服务平台,在全市率先实现定制服务和线上一键办理。 出台全国首个区级版权产业扶持政策,中国(广州)超高 清视频创新产业园获评全国版权示范区。工美港国际数字 创新中心成为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园区。实施数字经济人 才十条,举办琶洲数智人才节,全国首创“琶洲论剑”猎头大 赛,我区连续4年获评全国最佳引才地区。 (四)彰显海珠魅力,精益求精优化中心城区品质。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升城区规划、 建设、治理现代化水平,创造宜居宜业、生态美好的城市 家园。 功能品质持续提升。完成“三区三线”划定、琶洲南区规 划编制。深化环中央湿地价值圈、珠江沿岸地区高质量发 展等片区规划,推进琶洲东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以区为 主体出让7宗地块、收储5宗地块。新市头村项目进入复建 房全面施工阶段,沥滘村64万平方米建筑物完成拆除、7个 地块开工建设、2栋复建房封顶,龙武里(三期)等6个老 旧小区微改造项目完工,高质高效完成龙导尾集市综合整 治,打通二龙片区消防通道,城市更新取得实效。推动3条 地铁线、5条过江隧道建设,优化琶洲西区50条道路路网 ,环岛路大干围涌、石溪涌、新渔涌、沥滘涌等4座跨涌桥 全面进场施工,车陂路—新滘东路隧道(一期)建成通车 ,治理6个交通拥堵点,完善、改造33.6公里非机动车道 ,城区交通持续改善。 城区管理精细长效。深入实施文明创建行动,开展环 境卫生专项整治,推进23个“文明创建微实事”项目落地见效 。上线全省首个人口大数据平台,打造数字海珠一张图。 建设广州塔景区、会展片区、海珠湿地等一批高品质精细 化窗口示范区域。推进6个社区容貌品质提升,建成6个口 袋公园。治理违法建设211.45万平方米。节能降耗成效明显 ,社会用电量下降3.37%,降幅居全市第二。建造星级投放 点258个,垃圾源头减量6.41万吨,资源化利用率超85%。 城市管理工作年度考评成绩位居全市前列,获全市进步最 明显区。 生态优势日益彰显。大气环境质量有效改善,空气质 量优良率80.3%,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下降8%、 14.6%。河涌水质不断优化,落实三级河湖长制、共巡河 2万余次,东朗、猎德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累计完成合流渠 箱清污分流改造62条、排水单元达标1766个。建成碧道 20.6公里。全区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海珠湿地成 功纳入华南国家植物园整体框架体系,入选国际重要湿地 名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 (五)提升海珠温度,用心用情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大民生事业投入,重点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 总支出82%,基层“三保”、疫情防控等保障到位。 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圆满完成十件民生实事。全面落 实低保低收、特困人员、困难家庭等认定提标,累计救助 181.75万人次,解决8501宗住房保障问题。改造修缮直管公 房5.67万平方米。以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分级帮扶 就业困难群体1.64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2.21万人,海幢街 道杏坛社区获评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优化“一老一小”服务 体系,实现全区养老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签约服务全覆盖 ,建成社区颐康服务站134个、家庭养老床位2900张,发展 普惠性托育试点单位5家,挂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8个。 素社街道基立新村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60岁及以上人群新冠疫苗首针接种率82.7%,在中心城区率 先达标。推动53家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培育区内首家省级 “放心肉菜超市”。建成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 )29个。扎实做好对口帮扶、东西部协作、驻镇帮镇扶村 等工作,助力高质量建设美丽乡村。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事业成果丰硕,完成中海名 都配套学校、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等9个校园新建和改扩建 项目,实现5所“公参民”学校规范治理,新增公办基础教育 学位1.16万个。新组建九十七中、四十一中教育集团,拓展 五中、南武、同福中一小教育集团辐射面。“双减”工作取得 实效,初高中毕业班教育综合质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市前列 。医疗资源布局更趋均衡,市红会医院住院综合楼建成投 用。组建专科联盟14个、家庭医生团队94支,提供个性化 定制服务156种。创建粤港澳大湾区民族手工艺术中心,铸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壮大公共文体服务网络,市文化馆新馆试运营,建成图书 馆、文化馆分馆78个。新建修缮社区体育健身设施49处 ,庄头智能体育公园建成。举办“阅见·海珠”、中国(广州 )潮流文化周等文化活动630余场。咏声动画科技馆获评国 家3A级旅游景区。 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坚持党建引领城中村综合治理 ,推动集体经济产业升级,集体经济组织重点项目完成率 166.8%。琶洲联社留用地项目通过收储,创新集体资产开 发模式。发挥社区议事厅作用,累计议事1.2万次,决议落 实率达99.3%。琶洲速调快裁服务站获评全国突出基层劳动 争议调解组织。267个社区全部完成居民公约修订。“社区随 约服务网上驿站”试点建设顺利推进,服务覆盖10万居民。 启动区社会组织公益创投,组建社区志愿服务团队341支 ,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六)树立海珠标杆,驰而不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法治政府建设 加快推进,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 各级人大代表建议153件、政协提案144件。成立区行政复 议咨询委员会,办理行政复议212宗。持续打造高效政府 ,深化122个 “一件事 ”主题服务,审批材料压缩率达 34.2%,承诺时限压缩率达23.7%。区12345政府热线服务群 众43万余次。琶洲政务服务大厅获评全国2022市级标杆大 厅。区人社局获评全国人社系统先进集体。南华西派出所 获评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区经济大数据平台、“珠 事通”小程序等改革创新做法,入选数字政府特色评选“全国 50强”。深化廉洁政府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 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 腐、不想腐,切实加强行政监督、审计监督、财政监督 ,政府作风持续转变。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人民武装、 供销、统计、保密、妇女儿童、对台、侨务、外事、人防 、残疾人、档案、地方志、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取得新进 步。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把抓好大规模迁移 砍伐城市树木问题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决从政治、 思想、作风、制度、能力五个方面,纠建并举、标本兼治 。168项整改任务达标,19条道路及1508株树木整改通过验 收,潘家祠等7处历史建筑完成修缮,建立健全城市规划建 设管理等制度37项,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水 平全面提高。回首2022年,一点一滴弥足珍贵,奋斗历程 难以忘怀。我们经受住了新冠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加 大等多重考验,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根本在于习 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的坚强领导,这是我们最大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力量 所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 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 结果,更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谨代表 海珠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驻区部队官兵,各民主党 派、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 抗击疫情中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中央和省、市单位、各兄 弟区,向广大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志愿者 等一线工作人员,向顾全大局的广大群众,致以崇高的敬 意!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 挑战:一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都市工业体量较小,高端 专业服务业发展能级不足;二是转型升级步伐需要加快 ,新旧动能转换任重道远,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不够到位 ,创新成果转化渠道仍不畅通,集体经济资产低效利用的 情况较为广泛;三是城市治理能力仍需强化,城市规划建 设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和智慧化程度对标先进城市还有较 大差距,特别是城中村顽疾亟待整治;四是干劲闯劲有待 提振,政府部门作风建设还需加强,部分政府工作人员识 变的自觉性和求变的主动性不够强。对此,我们要直面问 题、攻坚克难,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 “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发展形势错综复杂,经济 下行压力层层叠加,各类矛盾风险仍较突出,给今年工作 增加了不确定性。非常之时,必行非常之举,成就非凡之 功。我们要笃定信心、稳中求进,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 代化之路,切实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和总抓手,把聚焦高质量发展作为强烈共识和重要方法论 ,坚持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文商旅深度融合 ,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投资、大抓招商,全面加强 工作统筹,全力竞标争先、比学赶超,奋力朝着高质量发 展的目标阔步前行,确保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 之年干出新气象!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 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 东、广州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 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 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 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 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 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 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争取最大 最好的发展成果,加快建设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 出新出彩”的海上明珠,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 得新成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 先锋。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 值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地方一般公 共预算收入可比持平,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 同步。 为实现上述目标,将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促消费、扩投资,在释放内需潜力中开创新局 面。着眼扩大内需、项目为王,有效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充分发挥消费基础作用,构筑高质量发展优势。 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按照“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的 要求,全力推进225个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完成年度 投资535亿元、增长12%。聚焦塑造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广 商中心等一批项目封顶、竣工,优化中国电信、中南钢铁 南方总部等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和35个“攻城拔寨”产业 项目的全流程服务,推动项目顺利开工、顺利投产、顺利 达产。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建筑企业集聚,加快建筑 行业数字化、自动化、智慧化发展。聚焦完善城市基础设 施,全力攻坚琶洲南区地下空间、东晓南—广州南站连接 线等项目,力争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超90亿元。聚焦提 升公共服务品质,积极推进国际湿地馆建设,力促市美术 馆投入运营。聚焦完善要素保障机制,采取联合办公、并 联审批、承诺制等办法,用好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 工具、土地综合开发等手段,丰富投融资渠道。 多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