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XX市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XX市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泉州市委、市政府“强产业、兴城市 ”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及XX市委、市政府“强链、建链、补链 工程”部署,扎实推动我市数字经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特 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目标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以数字产业化集群打造为突破口、产业数字化提档升级 为实现路径,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大做 强我市数字经济规模,力争到2023年底数字经济规模超 1000亿元,占GDP比重超25%。 二、重点任务 实施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公共支撑平台培育工程 、公共数据价值激活工程等八大工程,系统化推动全市数 字经济发展工作。 (一)实施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1.加快5G网络建设。 深入实施《泉州市推进5G建设工作方案》,进一步量 化工作目标,力争2022年底前建设5G基站超过800个,完成 投资额超过1.6亿元。 2.加快建设“双千兆”城市。 统筹推进互联网骨干网、移动宽带网、广电网络和窄 带物联网建设,提升千兆宽带用户覆盖面,升级改造通信 运营企业城域骨干网,推进IPv6规模部署,力争全年光纤及 相关基础设施完成投资额超过5000万元。 (二)实施公共支撑平台培育工程 1.培育一批数字创新平台。 推动华侨大学石材研究院等XX市科研单位不断加强数 字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加快海石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支持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 作,创建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 创新中心,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及服务能力,打造具有国内 重大影响力的一流数字创新高地。 2.搭好公共数字服务平台。 积极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工作 。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特色经济,以行业龙头等为主要依 托,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集群的行业级平台,促 进企业互联、数据整合、资源共享、产业协同,带动中小 企业高质量发展。 3.建设产业大数据平台。 探索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协同推进产业链优化升 级。鼓励国企+民企采取合作共建的形式,打造特色产业大 数据中心,通过整合政府数据、企业数据、外部数据,为 政府、行业、企业提供上下游供应链的图谱信息、供需对 接、产业情报共享、市场预测、金融服务、人才服务等 ,政企协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实施公共数据价值激活工程 1.加速公共数据汇聚。 统筹推进政务数据跨部门、多层级汇聚共享和“一源多 用”,加大社会数据汇聚力度,推进省上数据及泉州数据回 流共享,把“数据池塘”汇聚成“数据海洋”,力争每年新增汇 聚政务数据超过2000万条。 2.深化政务数据治理。 根据我市政务数据需求,开展泉州市政务数据汇聚共 享平台数据共享申请工作,加强数据质量管理,部署政务 数据平台XX分平台,建设本级数据备份数据库。 3.推动数据开发开放。 配合泉州推动公共数据汇聚共享开发开放利用,力争 2022年底前开放数据表超20张、数据超5000万条。突出解 决信息孤岛、数据壁垒等问题,推动更多数据共享。整理 本级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目录清单,持续梳理更多公共数据 资源向泉州申请开放。聚焦教育、就业、医保社保、卫生 健康、便民服务等民生领域的堵点难点问题,建设一批场 景化大数据应用。 4.强化数据安全保护。 逐步推动数据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强化数据防窃密、 防篡改、防泄露、数据脱敏、数据审计、数据备份、加密 认证、流动追溯等方面安全部署。对照《工业控制系统信 息安全防护指南》,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和 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等政策标准,建立行业类别工控安全管 理制度。 (四)实施实体经济数字赋能工程 1.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针对目前制造业存在“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现象 ,从“龙头”“中小”“链条”“园区”四条路径发力,夯实数字化 基础设施建设、智能装备、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平台、 技术改造五大基础支撑,分行业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力争每年推广应用18条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2个,推 动175家以上企业上云上平台。 2.大力发展服务业数字化。 构建智慧物流配送体系,优化在线金融服务。发挥市 场采购贸易试点政策优势,打造“买全国、卖全球”大型跨境 贸易平台。推动本地电商平台开展资源整合,打造汇聚全 国数据和资源的电商龙头平台。推动物流龙头企业发展基 于互联网面向中小物流企业的智能物流信息云服务平台。 3.加快农业数字化发展。 贯彻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抓好农村数字 经济,发展农业物联网应用和农业电商,帮助农民、农企 “触网”,打造一批现代农业智慧园、市级农业物联网示范项 目。推动更多信息共享项目延伸农业,整合更多数字农村 农业特色资源,促进数字城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五)实施数字新业态强引擎工程 1.培育产业新业态。 围绕XX市重点特色产业,引导更多民营企业积极发展 “智慧工厂” “无人经济”“直播带货”跨境电商、在线研发设计 、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加大对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的服务 扶持力度,加快补齐产业链缺失和薄弱环节,着力打造一 批“虚拟产业园”,培育“线上产业集群”。 2.培育消费新业态。 顺应居民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变化,深化消费领域新 业态培育,发展智慧出行、“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旅 ”、在线教育、线上展览、IP数字文创、“短视频+直播”等新 业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品质化消费需求。 3.培育技术新业态。 聚焦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