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1031800《光明日报》2021年2月评论范文汇编(76篇申论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光明日报》2021年2月评论范文汇编(76篇申论范文) 第01辑:高擎多边主义火炬砥砺前行 作者:段虹《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1日02版) 【光明论坛】 1月25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 ,在题为《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的特别致辞中再次阐明中国 坚定奉行多边主义的主张,提出维护多边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 案。习近平主席强调:“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 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多边主义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对世界之变和时 代之问,习近平主席多次在国际社会不同场合强调多边主义的重要性,坚定不 移地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坚定不移地维护经济全球化,坚定不移地推动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不断贡献中国智 慧和中国力量。各国议会联盟秘书长马丁·琼贡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 对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认可和鼓舞,其重要性必将被越来越多的实践所证明 。”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世 界依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一些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依旧盛行,不 断影响着国际社会稳定与发展;区域经济差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异长 期存在,世界经济正在面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意识形态、价 值观念、道德准则等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主战场;气候变 化、环境污染、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不断威胁全人类的生存家园 ……这些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发酵,构成了人类前进道路上共同的困难与挑战 。 寒冬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黑夜遮蔽不住黎明的曙光。一直以来,中国不 仅是多边主义的倡议者,更是多边主义的维护者和践行者。面对肆虐全球的新 冠肺炎疫情,中国援他国之所急,助他国之所需,为全球抗疫注入强大信心。 当疫情在世界各地出现反弹时,中国积极推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积极 增加疫苗供应,毫无保留地与世界各国分享疫情防控和救治经验,用实际行动 推动建设多边主义国际新格局。此外,中国在维护网络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 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领域为世界作出重要贡献,充分展现了一个负责任 的大国形象和大国担当。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倡导的多边主义不是一家独大 ,而是共同参与;不是你赢我输的零和博弈,而是相互成就的共赢互利;不是 要建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的百花园。维护和践行多 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选择,也是世界人民共 同的选择。历史已经并将持续证明,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团结合作才 是根本之道。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 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远未结束,世界经济尚未从过去 一年的深度衰退中完全走出,全球公共卫生面临严重威胁,世界各国人民只有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方可乘风破浪、开创未来。让我们携起手来,高擎多边 主义的火炬,构建一个相互依存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者:段虹,系黑 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 思主义学院院长) 第02辑:点赞!抗疫政策的人性化“温度”在提升 作者:郭艳慧《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1日02版) 【网言】 1月23日,上海市卫健委公布确诊病例情况时只列举了若干涉病例的公共场 所,没有谈到病例的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1月24日,北京市公布的流调报告 也隐去了确诊病例的个人信息;北京市大兴区日前表示,集中隔离家有宠物可 留一人居家隔离,还专设了可携带宠物的集中隔离点……诸如此类尊重公众需 求的政策,获得了大家的好评。 事实上,以上政策的出台都是基于前期防疫经验作出的人性化调整。如今 京沪两地的“只提地点不提人”,既能保护患者隐私,又可以提醒公众防疫;而 将隔离期间无人喂养的宠物纳入考虑范围,也彰显了防疫措施的人情味儿,这 些都反映出地方管理部门在防疫走向常态化过程中的管理智慧和人文关怀。从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迄今,各地在防疫实践中已有充分的经验积累,也有不少做 法值得参考借鉴,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防疫政策,是地方政府走向防疫常态化 阶段的应有之义。临近春节,部分地区疫情散发,为各地的疫情防控敲响警钟 。在防疫常态化阶段,有关政策的制定应当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保障保护公 众安全的同时规避极端措施,用尊重公众权利和关怀公众需求体现防疫工作中 应有的温度。(原载于半月谈新媒体作者:郭艳慧摘编:郝悦) 第03辑:高校如何用好下放的职称评审权 作者:艾萍娇《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1日02版) 日前,教育部网站发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 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落实高校职称评审自 主权,围绕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形成以人才培养为 核心,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评价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高校教 师职称制度。 其实,早在2017年,教育部、人社部印发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 办法》就明确提出,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尚不具备独立评审 能力的可以采取联合评审、委托评审的方式,主体责任由高校承担。这次发布 的“意见”是对上述办法的具体落实。将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给高校,是落实和 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举措,而高校要用好这一评审权,需要推进学校内 部治理改革,切实发挥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在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 制方面的作用。 如果这次职称评审权能彻底下放,我国高校职称评审将全面实现高校自主 评审,解决职称评审的双轨制问题。20世纪80年代,我国部分公办重点高校就 开始获得教师职称评 审权。在过去30多年时间中,高校自主评审和行政(部门)评审同时进行 。没获得职称评审权的高校,教师的职称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2018年 ,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发布后,我国把副教授职称评审权全 部下放给高校,如此一来,加上之前已有部分高校获得职称评审权,就只有部 分高校的教授职称评审还实行行政评审了。 所有高校都进行职称自主评审,有利于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制订本 校的评价标准。同时,这也能消除行政评审带来的职称“身份化”问题。一名教 师在一校被评为教授,到另一校也是教授,这影响教师的正常流动,在自主评 审背景下,在某校被评为教授,到另一校还需要重新参加评(聘),如果达不 到另一校的评(聘)标准,则不再是教授。 不过,把职称评审权下放给高校,需要防止名为高校“自主评审”,但依旧 是行政评审的问题。这是因为,如果高校存在行政权、教育权、学术权不分的 问题,由行政部门主导职称评审,制订评审标准,这样的评审就仍旧带有很强 的行政色彩。我国之前已经获得职称评审权的高校,在评审职称时,重论文、 专利、项目、经费,导致高校人才评价存在“唯论文”“唯专利”“唯项目”“唯经费 ”等问题,就是因为职称评审由行政部门主导,把行政部门追求的办学政绩,分 解为职称评审以及教师考核的指标。而且,行政评价更在乎结果评价与数量评 价,如对论文的评价,重视论文发表的数量和期刊档次,并不重视论文本身的 创新价值。这也是催生论文代写、论文买卖交易的原因之一。 多来年,针对高校职称评审存在的SCI(核心期刊)崇拜等问题,我国有 关部门一直要求高校调整评价标准。这次发布的“意见”,也提出克服唯论文、 唯帽子、唯学历、唯奖项、唯项目等倾向,然而在具体落实时,教师们普遍担 心,离开了论文、专利、项目、经费这些指标,职称评审会不会更讲人情关系 ,变异为关系评价?对此,舆论呼吁在把职称评审权下放给高校后,要进一步 加强监管。在笔者看来,加强监管不是具体监管学校制定的评价标准,而应监 管学校是否建立规范的评审程序以及健全的评审机制。不能因部分高校出现滥 用评审权的问题,又把评审权收回,而要分析高校没有用好自主权的原因,坚 定推进高校的内部治理改革。 高校要用好评审自主权,制订引导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做高水平学 术研究的评价标准,防止职称评审受行政和利益因素干扰,需要建立新的评价 机制,即实行专业同行评价。就此,高校要推进治理改革,让教授委员会和学 术委员会真正发挥作用。结合现实来看,当前我国高校成立的教授委员会和学 术委员会,从委员的产生到委员会的运行,都需进一步增强独立性和专业性。 (作者:艾萍娇,系教育研究者) 第04辑:鹤壁高中违纪通报不该出现在互联网时代 作者:李勤余《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1日02版) 鹤壁高中一定想不到,一份看似平平无奇的通报竟会在朋友圈刷屏,并且 引发巨大争议。题为《1月18日—1月24日违纪情况通报》的文章,不仅是网友 吐槽的对象,而且成为不少专业人士批评的标靶。 该通报中涉及的违纪行为确实有些匪夷所思:除了“上课睡觉”“考试睡觉 ”“旷课”等常见行为,还有“抹护手霜”“梳头”“坐姿不端”“第三节自习课向别人传 爆米花”“写网络小说”“哈欠不断”等相对奇葩的内容。 这篇文章刷屏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违纪的具体内容,而是它本不该出现在 互联网时代。不少网友表示,该情况通报让他们回忆起了自己的青少年岁月。 这恰恰很说明问题:因为梳头、坐姿不端、哈欠不断等学习习惯上的毛病在课 堂上受批评的经历,我们这些成年人都很熟悉,问题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怎么 中学的教育模式依然一成不变? 当然,违纪内容也有了一定的新发展。比如,有同学开始写网络小说了。 只不过,时代在变,我们对新生事物的容忍度却似乎没有提高。一言以蔽之 ,通报里反映出来的教育方法还是以“管”为主,并没有掌握收放自如,让学生 自由发展的诀窍。时间已经走到了互联网时代,这样的现象难免让网友感到失 望。同样落后于时代的,还有这篇违纪通报的撰写方式。正如许多教育界人士 所指出的,通报有侵犯学生隐私权之嫌。一些用词,比如“眉来眼去”之类,也 不太妥当。虽然不知道这份通报的作者究竟是谁,但是他在发稿时的草率和不 严谨显而易见。 该通报在朋友圈热传后,阅读量直线上升,之后被发布者删除。运营者可 能认为,该文章的读者仅限于学校内部人员,但事态的发展出乎他的意料。显 然,微信号运营者对网络传播的速度和影响知之甚少。把上述情况综合起来看 ,一份通报反映出的根本性问题是落后于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模式和教育方法。 我们在朋友圈热传这份违纪通报,是因为它勾起了难忘的回忆,更因为我 们心中都有一份诧异:2021年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前所未有,照理说,中 国教育的理念也该与时俱进才是。当然,我们也大可不必将一份学校内部的违 纪通报无限制地上纲上线。一来,老师要求学生认真听课、学习,纵然方式值 得商榷,但初心毋庸置疑;二来,虽然是违纪,但该通报并没有写明具体的惩 罚方式,从涉及的学生数量之多来看,通报很可能属于一种提醒。所以,我们 不妨冷静下来,先听听校方的说法。最新消息是,鹤壁高中表示该通报为强调 课堂效率,不记入学生档案,已经责成年级主任深刻检讨,并要求年级主任对 所涉及学生及家长进行公开致歉。 教育,都是为了孩子好。其方式方法有不足之处,那就好好改进;有不到 位的地方,那就加强学习。舆论关注鹤壁高中的通报,不是为了用口水淹没这 所学校,正相反,我们都希望该校的学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不再被不必 要的“违纪情况”影响。 (作者:李勤余,系媒体评论员) 第05辑:“盲盒热”,情感满足与消费非理性的矛盾 作者:盘和林《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1日02版) 【光明时评】 近日,中消协针对盲盒市场发布了消费提示,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商家过 度营销、商家涉嫌虚假宣传、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和消费纠纷难以解决四类主要 问题进行了提示,同时提示相关经营者,要从产品本身下功夫,不要一味蹭盲 盒的营销热度,赢得了眼前的利益却丢掉了长远的口碑。 如果有留意,我们能发现在很多的商场、交通枢纽站等场所,传统的自动 售货机里开始不再摆放普通的商品,而是摆着各式各样的盒子。不仅如此,盒 子内的商品从最开始的泡泡玛特玩偶盲盒,到如今种类越来越多,包括手机、 玩具、美妆等等。可能有不少人会认为盲盒是一种类赌博行为,完全是利用了 消费者的赌徒心理,对盲盒经济并不认同。但需看到,当前的盲盒经济实际要 有所区分,一类是收藏玩偶类的盲盒,一类是商品盲盒,对于前者而言,要认 识到其中存在的情感理性和消费非理性,而对于后者,要认识到其中存在严重 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实际上,中消协指出的四类主要问题只有第一个问题涉及了消费心理,其 目的并不全在于否定,而是呼吁一种理性的消费,其余三个问题则均涉及产品 本身的问题。因此也可以看出,中消协更关注的是盲盒热后引发的市场乱象 ,而并非盲盒本身。2019年8月,有机构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 ,每年有20万消费者人均一年在盲盒上花费超过2万元,甚至有消费者一年要耗 资百万元来购买盲盒。 从数据来看,盲盒的玩家群体并不大,因此,从整体上来讲,很多人并不 理解消费盲盒的心理。 购买盲盒有着情感上的理性和消费上的不理性,对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来说 ,为情感买单成为其主要的消费心理。当前,对消费者而言,一件商品带来的 使用价值和情感价值逐渐分离,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念决定了其更注重于一件商 品的情感价值,盲盒内部的萌娃给予的“家庭感”、盲盒收集带来的“成就感”以 及盲盒社交带来的“归属感”都是消费者消费盲盒的主要动机。 不过,情感理性同时伴随着消费的不理性,不少消费者存在着“赌徒谬误 ”的观念,所谓“赌徒谬误”就是想当然地认为随机序列中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与 之前发生的事件有关,即其发生的概率会随着之前没有发生该事件的次数而上 升。如购买盲盒,之前没有买到,下一次买到的概率就会变大。理性来讲,我 们当然知道每一次的购买是相互独立的,但对于购买时的消费者而言,赌博心 理会受到“赌徒谬误”的强化,从而进行冲动消费。 商家正是利用了这样一种情感和消费心理上的矛盾,收割消费者的钱包。 可能不少人会说盲盒经济也无可非议,其实不然。盲盒经济的问题出在了玩法 上,因为消费者以及执法部门并不掌握某些玩偶的出品概率,这就导致了信息 不对称,企业完全掌握出品概率会使企业拥有类似垄断市场上的定价权,如此 一来,企业能够根据消费者的特点,榨干消费者购买盲盒所有的消费剩余。 商品盲盒与玩偶类有所不同,其不具有很强的情感价值,但商品盲盒往往 用低价来进行营销,更加激发消费者的赌博心理,并且商品盲盒的信息不对称 更为严重,其缺乏企业的长期利润导向,从而一般都持有赚快钱的思维。在赚 快钱的营销导向下,很容易会伴生产品质量问题,特别是随着盲盒经济从线下 转到线上,由于消费者维权的困难程度变大,更鼓励了部分商家销售假冒伪劣 产品。 因此,中消协的提示非常及时,规范盲盒经济应该在消费者规劝方面下功 夫,特别是针对商品盲盒,重视使用价值的商品购买不要被低价营销的盲盒所 迷惑。但对于具有收藏性、稀缺性的商品盲盒,规劝的作用可能有限,应多注 意规范玩法,特别是对于概率要作出一定的规范,不能让出品概率由企业随意 调整。同时对产品生产销售上的违法违规行为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降低消费 者维权成本,拓宽消费者维权渠道,增大违法成本。 (作者:盘和林,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第06辑:“现实樊胜美”背后的家庭观念流变 作者:施芸卿《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1日02版) 【新闻随笔】 近日,一位被钱塘江涨潮意外卷走失去性命的杭漂女孩,因被冠以“现实樊 胜美”而上了热搜。在一档电视调解节目中,其父母要求其生前的公司追加补偿 ,以便拿补偿款为儿子支付买房首付。这个逻辑引发了全网愤怒,而视频所呈 现出的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之痛”,更是戳中了众多女性的泪点。 “女性独立”是近年来讨论的热点,也在影视作品中频频出现,但讨论大多 着眼于已婚女性,着眼于夫妻关系、养育责任,还很少有未婚但已经济独立的 女性角度。对影响自己命运的要求,她们在多大程度上有选择和拒绝的权利 ?当经济独立时,她们是该为自己谋划,还是以整个家为单位谋划?尤其是当 原生家庭的“责任感”以道德压力出现的时候,她们该怎么办? 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我们更需要反思,家庭内部各成员之间,权责边界在 哪里?父母与孩子之间,抚育和回馈的平衡机制在哪儿?在二孩全面放开之后 ,一家多个子女之间,相互扶持的底线在哪儿?诚然,这不是个新鲜的问题。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正在增强的个人自主意识与转变较慢的家庭观念之间,产 生了较大的张力。 不同于其他领域,在家庭中,实际利益与道德情感融合极深,使得个人边 界难以画出。常言道“血浓于水”,家,是从小就浸润其中的环境,是以生命长 度来预期的团队合作,是“一个人过得好不算好,大家都过得好才算好”的共同 体。这些都使得父母与子女之间、各兄弟姐妹之间,边界画分十分困难,也极 不现实。这个案例中,正是因为这种边界的不清,加之姐弟的性别年龄结构问 题,才引发网民的愤怒。而事实上,当前父母子女之间的边界不清,不仅表现 在父母对孩子索取,更多地表现在孩子对父母索取,比如我们常说的“啃老”中 。家庭成员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自主选择,与其在这个家中的性别、角色、成员 之间的相互期待等息息相关。 另一方面,家庭又同时受到社会变迁带来的“分”与“合”的双重冲击。随着 新一代独立意识的增强、就业能力的提升、消费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孩子从原 生家庭中分离的愿望增强,希望能自主地掌控生活。但同时,物质进步同样带 来了欲求的增加,房子、车子、子女教育等各方面压力,常常超出个人的经济 能力,这又需要个人通过以家庭为单位的资源集中来解决问题。这两个方面的 矛盾,在资源比较充裕的家庭还容易解决,比如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中,会逐渐 形成一种以个人为中心、代际合作的模式。但如果家庭资源贫乏,如农村或是 城市底层,尤其又在多子女的情形下,孰轻孰重,孰先孰后,就很容易出现矛 盾和倾斜,而这也让成员的自主选择更为困难。 最后,在扼腕痛惜之余,我们应看到在城市打拼的外来年轻女性的处境 ,她们勇敢、优秀、独立,但在面临生活困境时却处于最无助的状态,更加重 了其无以选择的艰难。她们往往在工作上承受着高强度的竞争压力;很可能租 着房,早出晚归,在社区中不被看见,可得的邻里支持极少;而过大的环境和 文化差异,又使得远在乡村或县城的父母,对于她们在大城市的生活难以想象 ,亲人的理解和支持显得遥不可及。在电视剧中,无论是《欢乐颂》里的樊胜 美,还是《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最后支撑她们走过艰难时光的都是姐妹情 谊,但这在现实中可遇而难求,且没有制度支持。因此,比起她们自己能做什 么,更重要的是我们整个社会能为她们做什么?如何能使这部分业已凭借自己 的努力走了很远的女性,能在我们的支持系统中被看见,在她们需要时可以得 到帮助,让她们想要自主选择时可以从内外压力中松绑、与自身和解,这是我 们面向“美好生活”时依然待解的问题。 (作者:施芸卿,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社会学所性别与家庭社会学研究室副主任) 第07辑:从人类文明转型中把握智能革命影响 作者:成素梅《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2日02版) 【光明论坛】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深刻把握全球科技创新的前沿趋势,对在“十四五 ”开局之年推进新一轮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加快建设科 技强国,赢得国际格局深刻调整的主动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全球科技 创新前沿趋势的深刻把握,需要从人类文明转型的大视域来全面理解第四次科 技革命带来的深层影响。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标志的革命。前三次科技 革命是赋能,目标是拓展人的肢体能力,追求物质生产的自动化与最大化,其 结果是将人类文明转向工业文明和进入信息文明。第四次科技革命是赋智,目 标是增强机器的感知力与判断力,追求物质与知识生产的自主化,这一发展过 程将为人类实现劳动解放奠定物质基础,成为智能文明的缔造者。网络化使网 络成为记录个人兴趣、追溯文化变迁、预测社会事件以及揭示社会境况等的新 阵地。数字化使人的生活方式从购买有形实物向订购无形服务转变。智能化正 在颠覆基于人与工具二分所建构的制度和法律法规。这样,当变革与颠覆成为 未来发展的常态时,就迫切要求我们在深化智能革命的进程中,加强跨越传统 学科的交叉研究,将曾经位于边缘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置于文明转型的中心 ,前瞻性地出台引导、约束和规范开发与应用赋智技术的相关政策,以此引领 智能文明的健康发展。 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将会带来第三次商业浪潮。在前两次商业 浪潮中,“标准化处理”的流水线作业使工人成为生产线的“螺丝钉”。“自动化过 程”使机器变为生产线的“灵魂”,工人成为机器的看管者,导致人的去技能化和 经济发展的再设计,涌现出第三产业。第三次商业浪潮是基于人机合作优势的 “自适应过程”。人与机器彼此赋智,提高了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使人能够获 得超强能力,并将人的知识与智慧沉淀到固定资产中,从而孵化出以数据、知 识与技能为核心的创造型产业。问题在于,如果我们在拓展人机合作的商业模 式时,治理能力、政策引导乃至个人素养跟不上科技创新的步伐,就会出现技 术乱象和商业陷阱。因此,我们在借科技创新之力得经济发展之道时,首先需 要确立“以治理促发展”的科技创新理念,以伦理关怀和法治建设为根本,积极 探索规范人工智能开发应用的制度体系,在引导新一轮文明转型的过程中贡献 中国智慧。 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与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核心的第二次科 学革命直接相关。第二次科学革命的展开,涌现出激光器、晶体管、核能等新 技术以及量子化学、量子生物学、量子医学等新学科。到20世纪末,以量子密 码、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第二次量子革命,使量子纠 缠、量子叠加态等奇特属性,像电磁波一样,成为宝贵的技术资源。近年来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谷歌等科技公司纷纷部署发展量子科技,试图通 过战略性投资来创造新的商机,通过借助量子资源为解决能源、健康、安全和 环境等全球性难题提供方案。鉴于量子科技的基础性、通用性和革命性,从量 子视域来重新看待世界已经成为共识。因此,我们需要为深化量子革命和推动 量子产业发展,探索教育、科学、技术、工程和企业协同创新的一体化协作机 制。 智能文明不仅是建立在科技基础上的文明,而且必须是植根于人文土壤中 的文明。因为基因编辑、脑机接口等技术的发展,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将会彻 底改变人类生活的物质环境,迫使人类必须面对“什么是人”的古老问题,展开 关于人类未来的伦理拷问。这表明,向智能文明的转型,不是发展信念的转变 ,而是概念范畴的重建。如果说,早期人与自然的分离拉开了“人成之为人”的 第一个过程,是人类超越自然神话和开始拥有真理的过程,那么,重新守望自 然性和踏上回归自然的征程所开启的“人成之为人”的第二个过程,则是人类超 越技术神话和寻找自我认同的过程,是将人的生存环境从科技环境转向人文环 境的过程。 一言以蔽之,明方向,辨大势,赢未来,智能革命正在使人类文明发生新 的转型,这种转型不仅将全人类的命运绑定一起,而且呼吁人文关怀为科技创 新奠基。 (作者:成素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第08辑:专为被隔离员工设“慰问办”企业获赞有何启示 作者:吉玲《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2日02版) 【网言】 最近有一则暖闻:南京某企业员工庞先生一月初到石家庄出差,结果赶上 疫情,抵达当天就被隔离。在酒店待了20天后,公司发现庞先生胡子拉碴、精 神恍惚,担心他抑郁,火速成立了“隔离同事慰问办公室”,每天安排人远程陪 聊、陪吃、开展心理疏导。网民纷纷为这家有爱的公司点赞,夸他们是“良心企 业”。 网民热议此事,一方面是因为当事人“看发型就知道快疯了”“靠出差提升地 位”的喜感,另一方面是因为从细节能感知这家企业的温度与人性化。此前,有 企业为节省人力成本“在线解雇”正在隔离的员工,有企业纠结于隔离算不算旷 工,有企业拒绝为因出差被隔离的员工承担费用……稍加比较就不难理解,为 何网民说这家企业是良心企业。毕竟,特殊时期如何对待员工,更能看出企业 文化的底色。也许是无心插柳,但抗疫时期的情怀与担当,效果堪比企业绝佳 的“形象广告”。另外,用这些细节把员工凝聚起来,最终受益的还是企业。企 业关怀员工成为新闻,也从侧面反映了某种职场现实。其实,网民的每一次点 赞,都是对理想工作模式的投票。鉴于并非所有因疫隔离的人都像庞先生这样 幸运,也提醒各地政府、各用人单位,在严格落实防疫政策的同时,也要像对 待奋战在一线的抗疫人员一样,对于确诊者、被隔离者等群体,有更多体制机 制层面的心理疏导和关怀。 (原载于新华每日电讯微信作者:吉玲摘编:王营) 第09辑:推动学分互认的关键是高校开放程度 作者:谷泽《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2日02版) 【光明时评】 教育部日前在答复《关于改进高校网络教学工作的提案》的函中指出,近 年来,教育部出台多项政策积极推动高校间的学分互认,并逐步健全线上学分 互认机制。下一步,教育部将以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实践为契机,引导高校逐步 完善学分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学分互认制度和标准,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 择权,为学生选择学分创造条件。 学分互认看似是一个技术性的评估评价并认定转换的标准体系,实际上是 促进和构建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推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的学习型社会的关键一环。从纵向看,学分互认联通了大学教育和终身教育的 立交桥,为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奠定关键基础;从横向上看,学分互认贯通了 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有利于高校整体的优质均衡发展。 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重要性在更早之前已得到官方肯定。2015年之后 ,学分转换、学分银行、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等词汇频频出现在多种文件中 。2015年和2016年,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 用与管理的意见》《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分别对 在线开放课程和高校间的学分互认工作进行了宏观指导,各高校、各平台、各 领域的探索也逐渐多了起来。 这些年来,尽管各地各校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做法,但距离2016年教育 部相关文件中提到的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体系更加完 善,国家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建成,人才成长‘立交桥’逐步完善,继续教育、终 身学习资源更加丰富、方式更加灵活、渠道更加畅通,为基本形成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撑”,无疑仍有不小的差距。 表面上看,这是互认“标准”迟迟无法建立的问题。北大的学生选清华的课 ,或者清华的学生选北大的课,学校水平相当,课程师资学生程度都有保障 ,相互间直接承认,学分互认就相对简单。但在更大范围内,尤其是学校水平 不相当的选课如何认定,包括成人参与的线上线下课程如何认定,就碰到难以 回避的实际问题。这亟须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包括课程提纲、时间长短、作业 多少、难易程度等,以对每一门课程进行相应的测评。这一标准如果无法建立 并实施仅靠学校水平相近来实现互认,那么学分互认的溢出效益将大打折扣。 从更深层次看,学分互认推进的困难,折射出高校的开放程度和开放教育 水平的问题。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高校是极重要的主体,学分互认,是释 放高校主体作用的锁钥。但是目前高校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中的作用、意识和 担当,与国家期望高校应有的地位与作用,依然差距不小。高校大部分的精力 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这是硬指标,而服务社会,则相对较软。高校的继 续教育学院或者开放教育学院,本应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是推动高校 输出高质量开放性课程的专业力量,可惜在大多数高校,继续教育和开放教育 成为学校创收的钱袋子,在学校发展的战略拼图中不受关注。 这就导致了即便经历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洗礼,高校也的确通过在 线教育提高了服务社会的能力,但却很难顺理成章地结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 “果”来。反倒是近年来教育部推行的国家精品在线课程,给了很多公众以一窥 高校丰富资源的窗口。不过由于这一行动的推行主体并不是主管成人教育的机 构,执行主体并不是负责开放教育的机构,导致这一工程普遍围观者多,结业 率低,以此作为学分互认的基础并不牢靠。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高校要 扩大开放程度,增加对开放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专业化程度,这是推动学分互 认工作的关键。 (作者:谷泽,系教育研究者) 第10辑:短视频发展中自律与创新同样重要 作者:蒋俏蕾《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2日02版) 【光明时评】 近年来,网络短视频迅猛发展,并因其广泛的影响而备受关注。中国互联 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9.40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18亿,占网民整体的87.0 。在我国网民使用 各类应用时长的占比中,网络视频(含短视频)位居第二,时长占比达到 12.8 ,仅次于即时通信的(13.7 )。 历史上,媒介技术的发展、应用与普及,总是带来新的信息呈现与传播方 式,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思维和价值观念。作为数字时代催生的内容形态 ,网络短视频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叙事方式、信息来源、传播方式、自我表达 与交流空间,日益孕育并形塑着新的认知心理、审美体验、价值偏好,其中既 充满了便利和机遇,也存在着风险和挑战。 相对于传统专业的长视频拍摄制作,短视频制作的门槛和成本较低,增加 了普通公众自我表达的机会和社会参与的形式。短视频充分发挥视听语言的优 势,并在极短的时长内快速推进情节、表达观点,内容呈现直观生动,表现力 和感染力更强,更易调动情绪、引发共鸣,从而形成较强的社会动员能力。短 视频直观具象的内容呈现,更易于理解,有助于加速知识信息在更加广泛群体 中的推广普及。此外,短视频与移动化、伴随性密切相关,基于移动互联网的 短视频,观看时间和场景更加灵活,填补了人们的碎片时间,丰富了人们的精 神文化生活。 网络短视频的快速发展与广泛流行也引发了人们对其负面影响的忧虑。短 视频由于时长所限,往往难以展开深入探讨与思考,有些片面或肤浅的内容甚 至会让人们忽视内容的本质和信息的深层内涵。短视频的形态需要迅速吸引并 抓住观众,有的短视频过于追求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冲击力,对内容的完整性和 严谨性有所放弃,可能影响人们的审美追求,造成对刺激的渴求。 伴随着追求愉悦感的阈值不断提高,可能形成闲暇无聊感的提升,使人更 容易感到焦躁、沮丧,甚至失落空虚。本来用以填补碎片化时间的短视频,可 能在不知不觉中造成人们注意力的日渐分散,变得难以沉下心来、集中精力进 行深入的思考。由于制作门槛低,短视频内容良莠不齐,快餐式的信息传播 ,在降低了信息获取门槛的同时,用户也容易被断章取义甚至偷换概念的信息 所误导。而在商业化、市场化和流量变现等因素的驱动下,有的短视频制作者 为博取流量甚至刻意歪曲逻辑或事实,传递出不当的价值观念。 纵观媒介技术发展的历史,总是欣喜与忧虑交织。新兴媒介技术带来的社 会变革中,总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新的媒介形态蓬勃发展会对既有的媒介生态 带来冲击和影响,也在不断地成熟和完善中与既有的媒介并行融合发展,书籍 、电影、广播、电视是如此,网络短视频亦如是。 当下,网络短视频已经逐渐发展成人们数字生活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短视频的传播场景不断扩展,对传统的认知思维、价值观念和时间管理带来 挑战。尽管数字环境已经融入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人们认知心 理依然依赖进入数字时代前的物质性和连续性,相应的感知方式和认识基础尚 未改变。多媒体元素、多任务处理、网状而非线性的知识传播、横竖屏切换 ,可能都会发展成新兴媒介素养的构成要素和具体表现。这些影响可能在被称 为“数字原住民”的青少年群体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网络短视频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将与其他传播媒介形态并存、融合发展 ,而并非替代。短视频和长视频,网络视听与图文阅读,可以并行不悖,但确 实需要反思、引导和治理。人们应当善用这柄数字时代的双刃剑,扬长避短、 趋利避害。正视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生活的现实,并多一些自我反思,提醒自 己,牢牢把握生活的控制权,合理分配时间、安排短视频使用。 随着短视频传播不断发展成熟,优质内容仍将是核心竞争力,短视频制作 者唯有以优质内容为基础才能真正获得用户认可。主流媒体也应积极运用短视 频传播,充分发挥在内容质量和深度上的优势,树立短视频传播领域的价值标 杆。对于蓬勃发展的短视频行业,平台自律需与协同共治相结合,从而更好地 引导短视频传播良性发展,推进创新。 (作者:蒋俏蕾,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智媒研究中心副主 任) 第11辑:“博士当辅导员”是屈才吗 作者:陈志文《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2日02版) 【新闻随笔】 近日,一则武汉大学辅导员招聘录取公示引起社会热议。录取名单上的新 晋辅导员学历清一色为名校硕博士,甚至还有海归的名校博士。讨论中不乏学 历贬值、博士“内卷”等声音。 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2019年高校招生人数突破900万大关,大学生群体 规模日益庞大,结构更趋多元,校园与社会的互动性趋强,心理问题集中凸显 ,大学生的管理与服务难度系数越来越大。这自然需要更高水平的教育工作者 参与其中,开展相应的辅导工作。在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之后,人们的观 念也不该再停留在之前精英教育时代,更不应以过时的观念看待时下的教育实 际,不宜用老观念来审视北清硕博“下余杭”的选择,这次博士当辅导员的事件 也是同理。 更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服务本来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和要求。2017年,教育部印发文件明确提出,高校辅导员要按1:200的师生比 例配备。一些高校也明确规定,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有一线辅导员工作经验 。博士当辅导员等现象的出现,离不开高学历人才供需结构变化的大背景。 2003年前后,每年高校引进教师高达16万人,硕士甚至本科毕业生很容易就能 找到一份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而近几年,高校每年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仅3万人左 右。在人力资源供给侧,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高校每年博士招生人数仅几千 人,硕士也不过几万人,而在2020年,硕士招生人数已突破100万人,博士招生 人数也已超过10万人。这种供需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相同就业岗位平均学历 层次的提升。 除了供需结构变化外,对于高学历人才本身来说,无论是选择进高校当辅 导员,还是去街道办甚至是中小学,都是他们对就业待遇进行现实衡量后的经 济理性选择。就拿当辅导员来说,不仅存在未来转至科研岗的可能,而且劳动 报酬、社会保障等有形无形的待遇也不算低,对不少博士生来说,算得上一份 性价比较高的工作。 当然,其中也多少暴露出一个已被聚焦多次的问题:为什么许多人明明不 想做学术,却还是要攻读博士学位?实际上,对于很多人而言,“读博”更多是 一个惯性的选择,同时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挑战,不 少人一路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步步攀登直至登顶。然而,他们中很多 人在明知没有专业前景的领域苦苦读完博士,然后去做一份完全与专业无关的 工作。 一名博士的养成,占用并耗费不少优质的教育资源。当利用大量优质教育 资源培养出的博士去从事了与自身专业无关的辅导员,是否是教育资源的一种 浪费?这种质疑也频频出现相关的讨论中,说到底,这背后是对博士培养制度 的发问与反思。新时代的大学教育对辅导员岗位的要求非常高,博士去当辅导 员本质上不存在浪费,不过其中的问题也值得探讨。具体来说,目前的研究生 教育,还存在两个显著问题:一个是学科结构问题,一个是微观的研究方向问 题。 近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大涨,其中增长大多来自人文社科专业,相较理 科生,人文社科专业的毕业生想要获取一份体面或者有竞争力的工作,似乎难 度更大。当然,这可能无关学科价值高低的问题,主要还是由社会需要决定的 。科技创新的现实需求,无一不指向理工科人才的培养。2020年召开的全国研 究生教育会议进一步释放了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扩招的信号。从这个角度 来说,未来博士生的扩招,应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当这种结构的调整与社会需 求结构匹配度日趋接近,自然可以减少讨论中所提到的优质教育资源的浪费。 至于研究方向,目前大量的研究生培养,往往是基于自身学科发展的需要 甚至就是写论文的需要进行简单复制,离实际需求太远,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立足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坚持问题导向进行研究,或许才能真正展现高层次 人才培养的价值。 (作者:陈志文,系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第12辑:百年大党何以风华正茂 作者:祝灵君《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3日02版) 【光明论坛】 2021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指出:“中共中央决 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 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学史明智,鉴古知今。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岁生日 ,正式跨入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百年大党行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 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建党的开 天辟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苦难中实现辉煌,在曲折 中赢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已从百年前名不见经传的小党,成长为今天在世界上 有着重大影响力的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党的初心和使命既是精神上的“钙”,也是永葆青春的“保鲜剂”。党的初心 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的集中体现,具有长期性、恒定性,党的使命是党的 初心的历史呈现,具有具体性、阶段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坚守为 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代表了中国人民意愿与要求 的最大公约数,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 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中 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从“一盘散沙”逐步变成“铜墙铁壁”。党在革 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始终代表并实现全体人民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 ,画出最大同心圆,把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把海内外中华儿女凝聚起来,共同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力奋斗。中国共产党有科学理论指导,有远大理想 和忠贞信仰,由先进分子组成,有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必然永葆先进性 、纯洁性,必然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磅礴力量,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愈是发展进步,党愈是发展壮大。自马克思主义政 党诞生以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形态推向实践形态 ,从实践形态推向制度形态,从制度形态推向文明形态,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丰富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把党与社会主义“你离 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理论逻辑成功转化为近代以来中国发展进步的实践逻辑 ,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的发展中大国成功找到一条现代化新 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从此,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兴则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兴,党强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同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愈是发展进步,党愈是变大变强。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 发达与党的发展壮大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然要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 。在党和国家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一切党和 国家机关都是政治机关,都要接受党的领导,并在此前提下形成决策权、执行 权、监督权,既合理分工又相互协调的局面。这表明,党的领导必然融进国家 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中,治党与治国必然有机衔接。中国共产党把政治领导 力转化为国家整合和统治的能力,把思想引领力转化为国家认同和行动一致的 能力,把群众组织力转化为社会治理能力,把社会号召力转化为国家动员能力 ,以党的领导力铸就国家能力。党的领导愈是能融通于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 各环节,国家能力就越强大。同理,国家能力越强大,越会对党的执政能力和 领导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正可谓,强党引领强国,强国必先强党。 革命者必先自我革命,革命者永远年轻。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 党,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党在“一大”纲领中就郑重提出“党的根本政治目的 是实现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要推进社会革命,必须进行自我革命。马克思恩 格斯曾经指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 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胜任重建社会的工作”。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马 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内生动力,形成了自我革命 的丰富成果,如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内经常 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党内监督、接受人民 监督等。在党的自我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这 两个传家宝。党把政治建设变成了正义的力量,把思想建设变成真理的武器 ,再把正义的力量和真理的武器交给人民群众,汇聚成推动社会革命的不竭源 泉。而每一次社会革命的结果,党又会把真理的武器转化为自我革命的武器 ,把正义的力量转化为自我革命的动力,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直至把革 命进行到底。 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大声疾呼:“人人奋青春之元气 ,发新中华青春中应发之曙光。”百年后,中国共产党笃定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 ,依然青春永驻、风华正茂。 (作者:祝灵君,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党的建设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第13辑:提供多样文体活动让春节年味不减 作者:易之《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3日02版) 【网言】 今年这个春节不一般。虽然民众积极响应就地过年的倡议,返乡人数大为 减少,但疫情防控压力依然巨大。在这个节点,除了将精力、资源投入到疫情 防控之外,各地各部门也要注意为民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和节目 ,确保这个春节年味不减。 春节不只是几天假期,更是一种情感依恋,民众对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是 格外旺盛的。这种巨大的需求,不能在各地的节日保障措施中被忽略。疫情之 下,为民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和节目,我们依然可以找到不少发力 点。比如积极提供非接触、少聚集的各类消费项目和社会服务;在错峰、限流 的前提下,推出景区景点的优惠措施;保障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公园、 体育场等文化场所的开放时间等。就地过年的人们,其实都是选择了付出与忍 耐,也更容易感到孤独与寂寞,对他们的精神需求要格外关照。这既能体现人 文关怀,更能展现一个地方的治理水平。各地应当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基础上 ,保障他们出行、出游、参与文体活动的权利。只要情感得以慰藉,只要精神 不觉空虚,今年这个特殊的春节,不管在哪过,都将充满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都将是欢乐祥和、健康安全的中国年。 (原载于人民网作者:易之摘编:刘朝) 第14辑:我们需要怎样的人工智能基础教育 作者:王学男《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3日02版) 【光明时评】 加强人工智能基础教育,是未雨绸缪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要求 。在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人工智能不仅要被作为“术”,即提供科学 知识与核心技术的内容载体和工具方法,更要被作为“道”,提供观念理念与思 维认知,助力“实现人的自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工智能被视为影响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教育革命的标志性技术,人工智能 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也已成为社会共识。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颁 布,教育部先后提出将有关编程教育纳入中小学生必修课程及高考等政策,并 在北京、广州等5个城市进行试点。这被普遍认为有利于推动人工智能在基础教 育阶段的发展。 尽管不少学生将编程列入校外学习清单,高中生对信息学奥赛的参与度也 大热,但据《开发者技能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学校的编程教育渗透率仅为 0.96 ,美国和英国则分别为44.8 、9.31 。此外,在资本的驱动和教育竞争焦虑 的“哄抬”下,人工智能基础教育出现的一些乱象,不可不察。 比如,人工智能被窄化理解为编程,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付之阙如 ,专任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较低,课程教材等资源配置质量良莠不齐;学校教 育受到校外培训挤压的同时又严重依赖于校外力量,学校教育社团化、小众化 、择优化倾向严重;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及性别差异较大;教学评 价单一化与竞赛功利化并存等问题凸显,等等。人工智能基础教育随着其重要 性的提升,愈发呈现工具化、资本化、分层化和功利化倾向,这显然与人工智 能基础教育的初心和科技向善的价值理念相违背。 加强人工智能基础教育,是未雨绸缪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要求 。在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人工智能不仅要被作为“术”,即提供科学 知识与核心技术的内容载体和工具方法,更要被作为“道”,提供观念理念与思 维认知,助力“实现人的自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专业的技能 、习得精深的知识,而是旨在为儿童打下未来身体发展、人格发展、学力发展 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科学素质、科学素养已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素质和必备素养 ,可以预见的是,面向未来智能社会,计算机科学等必将纳入核心科学的范畴 。那么,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人工智能基础教育? 计算机科学作为一门真正要深入到中小学教育中的科学,被赋予了促进公 平的更多责任和期待。从教育对象的全纳性出发,作为计算机科学分支的人工 智能,应贯穿从小学到高中的连续学校教育过程。以科学或信息技术课为载体 的人工智能教育,不应只是部分学生的“特长”、部分学校的“增光项目”、部分 地区的“优先权”,而应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普及教育、扎根于日常课堂教学中的 基本素养和必修学科,注重可教性、可学性与可获得性。越是欠发达地区,越 应落实课程的普及化开设和差异化教学,并将其作为促进公平、提高学校吸引 力的抓手。 学校教育的知识传授目标之本在于“传道”,之末在于“授业”。知识的增加 是一种外显的行为变化,而知识随着技术发展与社会更迭会不断发展和变化 ,知识的学习也是无法穷尽的。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重新定义人类知识和能力 的价值,强化对知识机械记忆的教育将越来越没有价值,而学校教育和课本教 材的更新速度也远不及科技知识发展的速度。况且学校教育的时间非常有限 ,知识的传授并不是越多越好,通过知识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才是 内隐的核心。 有必要指出,教中小学生编程,不是为了让他们会背代码、算数学、写程 序,人工智能作为学习的内容载体和路径形式,最终的目标应是让学生掌握基 本原理、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科学精神及学习兴趣。当 前,各级各类的编程类、信息学等竞赛激励过早介入,形成了恶性竞争和拔尖 筛选机制,同样扼杀了人工智能基础教育的可能性和公平性。未来,有必要进 一步优化竞赛机制和功能。同时,也应通过多种方式的引导,增强人们对人工 智能基础教育厚基础、重实践、强思维、求创新这些核心目标的关注和理解。 (作者:王学男,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助理研究员) 第15辑:为“数字弃民”创造更多包容性干预措施 作者:胡泳《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3日02版) (更多评论内容请扫描二维码进入光明日报客户端“数字时代的观念”专题 )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内众多银行把人脸识别技术运用到了日常服务 中。银行宣称,通过采集人脸图像,并与身份证照片进行对比识别,在业务办 理过程中即可实现“以貌识人”,必要时客户点点头、眨眨眼、张张嘴,便可轻 松完成,无需任何其他操作步骤。 笔者的父亲已经93岁高龄,对于他来说,这可并不像银行允诺的那样“轻松 ”。由于某些业务银行规定必须本人到场,笔者不得不把他专程送到银行,在那 个所谓的“智能”终端面前,他老人家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站在那里,由工作 人员指挥着,连续眨了三次昏花的老眼,终端也无法识别。最后找到经理,总 算同意去柜台窗口办理业务。 对笔者80多岁的母亲,这一人脸识别过程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了。母亲患有 严重的腰疾,出门必须坐轮椅,这一次是不得不去另一家银行。机器采集图像 时,由于机器距离地面有一定高度,母亲必须得从轮椅上被扶起来,半搀半抱 地对准摄像头;笔者和工作人员一边一个架着,好不容易才完成了采集,等这 一通折腾完,她已经气喘吁吁。 这样的人工智能到底方便了谁呢?随着数字化的普及与渗透,越来越多的 地方要求使用互联网来访问关键服务,不论是银行、社保部门还是政府,这对 那些没有相应设备工具、不能负担数据或Wi-Fi服务、无法或不愿使用网络的人 造成很大影响。众多服务被缺省设置为“数字化”,非网络用户因此面临边缘化 的风险,从而对一定人群社会生活的基本权利产生了影响,我们将此称为“数字 排斥”。 用更形象化的比喻来讲,如果我们把数字化进程比作一架战车,很多人会 产生一个误解:人人都会上车,只是时间早晚。其实这样想会忽略一个极其严 重的问题,就是许多人根本就上不了车,而是被彻底地甩在这辆战车之外。由 此,数字化社会便产生一个失落的群体——“数字弃民”。 他们是如何被抛弃的呢?数字化排斥可被分为四大类:自我排斥、财务排 斥、技能排斥以及地理位置排斥。 在诸如“这东西我就是学不会”的声称中可以看到自我排斥,它与厌恶变化 和新事物有关,并且认为终身学习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由于技术总是在不断变 化和发展,许多人可能会感到落伍,因此停止参与数字世界。例如,老年人很 可能因为觉得年纪太大了,无法也不愿开始学习。 财务排斥所显示的数字鸿沟与付费能力有关。低收入人群无法为连接的前 端成本、具有上网功能的设备和上网本身的持续成本支付费用。 技能排斥是指,一个人的技能和信心是其能否有效使用互联网的前提。对 于某些社会群体来说,互联网过于复杂。他们不仅缺乏基本的数字技能,而且 缺乏对互联网工作原理的理解。例如,仅仅是上网填表这样一件事情可能就会 困住他们。而缺乏数字技能的人又往往没有机会获得支持,以帮助他们使用技 术。 地理位置也会产生排斥。在偏远地区,宽带和移动基础设施较差(或根本 没有),这意味着有些农村地区的人们面临着物理服务以及在线服务的双重受 限。 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数字排斥问题更加凸显。因流行病而实施的社会隔离迅 速增加了人们在很多领域(从食物和服务到教育和办公)的互联网依赖。这使 得那些无从获得网络服务的人更加与社会隔绝,例如,在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转 向互联网来保持社交联系的情况下,并非所有人都拥有这个机会。 在很多人都在尽情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的情况下,我们忘记了那些受困 于数字化、甚至为此变得寸步难行的群体:因不会或不方便上网而无法购买回 家火车票的农民工,不用智能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而被公交拒之门外的乘客 ,被打车软件变相剥夺了打车便利的非打车软件用户,不会操作App而无法挂 号和就医的患者,未作人脸识别而导致无法领取养老金的老人等…… 由此可见,少数被数字化排斥的群体,其排斥源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年龄 、教育、残障、收入、失业、地理位置以及文化或语言等因素。而那些已经处 于社会或经济劣势的人,被数字排斥的可能性会更高。必须意识到,数字排斥 实际上是社会排斥之一种。而数字排斥也不仅限于无法访问手机和上网。成为 合格的数字化使用者,光解决了上网问题还远远不够,尚需要足够水平的数字 素养,以便识别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查找、评估和有效利用在线系统的能力 。 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排斥要求社会采取一系列复杂的政策应对措施,这 远远超出了仅仅增加硬件提供和支持水平就可以假设任何“沟壑”都可被“弥合 ”的程度。如果仅有一部分社会成员可以使用信息工具,例如在线学习、电子病 历和电子政务服务,那么社会将朝着不平等方向倾斜。 在缺省设置上,有关服务的数字化应采取包容性方法,而不是强制性方法 。比如,如果有人不能在线履行义务或觉得过分困难,则不应被强迫在线履行 。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消除数字访问的特定物理或财务障碍,就足以使他们受 益于数字包容。但是,从根本上,有必要消除更广泛的社会和经济障碍,以便 为增加数字包容性而设计的干预措施创造出更有利的条件。 (作者:胡泳,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第16辑:丰富市场供给,推动冰雪经济持续升温 作者:楼俊超《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3日02版) 【新闻随笔】 低温持续,冰雪运动却很是火热。某生活服务平台大数据显示,进入 2020年下半年冰雪季以后,全国冰雪旅游产品订单额和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 13.61 和23.46 。 近年来中国冰雪运动快速发展,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将为中国冰雪 运动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冰雪旅游仍 实现快速复苏。《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1》显示,55 参与调查的消费者有 意愿进行长距离冰雪旅游,82 的游客有意愿进行短距离冰雪休闲旅游活动,有 5 3 以上消费者会选择维持往年消费水平或者增加预算。研究预计 ,2020—2021年的冰雪季,中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次将达到2.3亿人次,冰雪休闲 旅游收入超过3900亿元,冰雪旅游红利将惠及更多的中老年人、青少年、低收 入群体。 当前,冰雪运动“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更多人的时尚生活之选,以体育 休闲为主,体育旅游、竞赛表演、场馆服务、运动培训等业态协同发展的格局 正加速构建。从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来看,受疫情抑制的国内旅游消费需求有 望通过冰雪旅游再次释放,同时,全球疫情的持续蔓延,也将使得以往每年冬 季大量出境旅游需求回流国内,进一步支撑国内冰雪旅游市场的发展。在此背 景下,激发包括冰雪经济在内的体育产业的市场活力和消费热情,对于加快构 建新发展格局、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持续激发冰雪消费需求,应因地制宜优化冰雪场地设施供给。据统计,中 国境内注册的经营冰雪旅游相关业务的企业超过6000家,近3年以每年15 的速 度增加。从当前冰雪基础设施来看,东北三省走在前列,北京、河北等地也发 展势头较好。需要看到,在气候地理等方面,北方省份比南方省份确实具有发 展冰雪产业的天然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南方省份就无法发展冰雪经济。比如 ,在南方滑冰、打冰球早已不是新鲜事,在浙江杭州、宁波等地就有多家大型 室内真冰场,为冰雪爱好者提供完善的冰雪运动休闲设施,提供了“四季冰雪 ”的机会。 发展冰雪经济,应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 平衡,以冰雪运动场地和设施的有效供给释放强劲的冰雪消费潜力,特别是更 好满足本地区民众对体育休闲活动的消费需求。同时,应优化产业布局,打造 重点城市群的体育产业增长极,培育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冰雪运动城市,并 以资源禀赋为依托促进区域特色体育产业发展,普及冰雪项目。 当前,疫情防控和消费升级倒逼冰雪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加速调整。面对中 国数量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以及该群体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的市场需求 ,有关主体应在完善冰雪产业链和打造自主品牌方面下功夫,完善冰雪产业政 策,发展细分市场,着力打造自主品牌,支持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发展。以冰 雪产业装备市场为例,国家多部门印发的计划文件中预计,到2022年中国冰雪 装备器材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速在20 以上。目前,虽然我国 在滑雪场、冰雪装备等方面涌现了一些品牌企业,但总体上与国外一线品牌仍 有不少差距,未来应加快补短板,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 境,促进冰雪产业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应积极推动建设若干融冰雪运动、 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器材为一体的冰雪休闲旅游综合体,兴建一批 复合型冰雪旅游基地,促进冰雪装备器材推广应用,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 能。 (作者:楼俊超,系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第17辑: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 作者:马一德《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4日02版) 【光明论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的 发展目标,要求“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 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此后中央政治局的第一次集体学习,主题就是加 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战略高度和新发展新要求出发 ,明确了知识产权保护在五组关系中的核心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 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面对错综复杂 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讲话精神,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开题、破局 ,全面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当今世界正经 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 速演进、蓄势待发,但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受到阻断,我 国科技发展的外部形势更加复杂;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 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创 新成为决定中国发展前途命运、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因此,习近平 总书记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必须把创新作 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基本论断。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创新成果、激 励创新投资、促进成果转化运用的根本性制度。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 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这不仅是塑 造良好营商环境、维护内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的需要,更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创新发展事业相伴而生,并将始终同步前行。知识产 权在中国最早可追溯至清末维新人士的国情改造和变法图强,但真正意义上的 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制度发端于改革开放后我国融入全球化的现实。在此之前技 术尚未成为广泛可交易的产品,知识之上赋予“产权”观念并未深入人心,邓小 平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论点,吹 响了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号角,也掀开了中国确认和保护知识产权新的历史一页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以举世罕见的速度和效率完成了知识产权法律制 度和组织体制的现代化变革,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现代化、国际 化的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国家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由一无所有成为全球知识产 权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知识产 权保护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出台了《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 动计划(2014—2020年)》等系列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断 健全、保护力度不断增强。 伴随着建设“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我国必然会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 护的力度。但在顶层设计中应当明确的是,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是“激励创新 ,服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然要与国内创新发展阶 段水平相适应、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既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又防范个人和企业 权利过度扩张,确保公共利益和激励创新兼得。在全球知识产权规则博弈与制 定中,中国必然不会盲目屈从“高标准”,而是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 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关键要推动保护工作法治化。知识产权保护是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在 立法层面,我国已基本建立起门类齐全、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知识产权法律体 系,一系列立法标准、强度在国际上都属于国际上的较高水平。在法律实施层 面,一体化、专业化知识产权司法审判体系得以建立,知识产权执法力量充分 整合,行政联合执法、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已基 本形成。未来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行政执法机关与刑事司法以及与公安、海关 的协作机制,针对知识产权侵权易发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定期开展专项查处 行动,建立起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两条途径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知识产权保 护模式。 (作者:马一德,系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二级教授、中国知识产 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第18辑:留校留心,寒假不寒 作者:刘齐《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4日02版) 【网言】 距离春节的到来,只有一周多时间了,不少高校都已开启了寒假模式,莘 莘学子在完成一个学期的学业后,纷纷踏上了回家的旅程。但一些地区疫情出 现反复,致使部分高校学生暂时难以回到家乡,只能留在学校。据教育部数据 ,今年留校过年学生人数跟往年相比几乎翻了两番。 这些学生响应了国家“就地过年”的倡议,减少了春运期间的人员流动,为 疫情防控作出了贡献。高校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如何做好留校 学生的学习生活保障工作,让他们可以安心留校,开心过年,也成为这个寒假 各高校必须认真完成的一份“寒假作业”。一言一行皆教育,一点一滴总关情。 高校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应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日常生活 ,主动走近、真情关心。现在已经有不少高校毫不犹豫地担负起“第一责任人 ”的职责,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留校保障工作,发红包、吃火锅、送年夜饭等形式 浓情满满,写福字、猜灯谜、“微春晚”等活动年味十足。其实,这样的人文关 怀恰恰是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展 现出作为一所现代大学的管理能力、育人智慧、社会意识、教育情怀和责任担 当。留校不仅留人,更要留心;育人不仅有道,更要有情。这样的“花式送温暖 ”,正是把滞留学生的寒假和过年保障工作想到细处、落到实处。 (原载于光明网作者:刘齐摘编:王营) 第19辑:户籍制度突破加速劳动力要素流动 作者:盘和林《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4日02版) 【光明时评】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 案》(以下简称“方案”)规定,要推动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除超大 、特大城市外,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或城市群探索实行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 计互认,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有序引导人口落户。完善全国统一 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社保转移接续。 所谓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是指城市群内部积分累计互认,简单 来说,如果某个居民在长三角或珠三角工作,在城市群内部任意城市有积分的 居民,可将积分用于在长三角或珠三角内部的其他城市落户。当然,“方案”瞄 准的是国内所有具备条件的都市圈或城市群,笔者在此处以长三角、珠三角举 例,不过是因为两者在同城化累计互认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经验。 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是破解由当前户籍制度所造成的多种问题的 有力措施之一。打破户籍制度限制,加速劳动力要素充分流动也是全社会的发 展共识。厘清同城化累计互认制度措施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尤为重要。 既然“方案”的总体规划目标是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那么要素市场就无法 绕过。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长期高速增长,但也掩盖了一些发展 中存在的问题,其中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实际上就让不少人忽视了劳动人口 的自由流动问题。这与我国在进入新发展时期所面临的用工难、用工贵问题不 无关系,当下社会对中国人口结构、劳动人口年龄结构的讨论也无法脱离这一 现实背景。可以说,在缺乏市场化的劳动力市场情况下,用市场化的模型与观 念去考虑和解决现存问题是行不通的。解开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束缚,充分 调动劳工的积极性,才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切入 点。 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户籍限制的不仅仅是劳动人口的自由流动,还有异地劳动人口的城市生活保障 。我们应认识到,均等社会福利难以完全实现,客观因素之一便是我国长期滞 后的城市发展规划。笔者认为,在此有必要区别名义滞后和实际滞后:基于当 时人口及预测人口的城市规划其实在制定初期是符合城市发展要求的,也就是 名义上并没有存在滞后,但随着时间推移便产生实际的滞后。而导致实际滞后 的一大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均衡的区域发展使得人口流动速度在变,具 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不过,在强调内循环的新发展理念下,区域不协调问题有 望得到一定的缓解,这实际上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发展不确定性带来的实 际滞后问题。 同城化累计互认不应被简单看作是解除人口从中小城市向大城市和特大城 市的流动限制。在笔者看来,这更像是一种区域发展模式下的疏通政策。一方 面,由于城市群内部的累计互认使得城市群的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 能够更好地发挥扩散效应,由从前的所有人向大城市集中变为所有人向城市群 集中,为城市群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人口供给。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群内部 福利的逐渐均等化,城市群非大城市也将享受到大城市的医疗、教育优势,从 而再次强化了城市群的发展概念。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城市 群内部将变交通为通勤,城市群内部的人口流动会愈发自由,推动城市横向发 展,而不再只局限于“向天空”发展。 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要从最基础的内容着手,置身发展动能转换的特殊 时期,有必要对过去快速发展遗留下来的部分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各地应对照 “方案”规划找到循序渐进的路径,脚踏实地有序推进。 (作者:盘和林,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第20辑:讲文化故事,李子柒是个参考答案 作者:刘文嘉《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4日02版) 【文化评析】 中国短视频博主李子柒的海外粉丝量又创新高。2月2 日吉尼斯世界纪录官微发文宣布,李子柒以1410万的YouTube订阅量刷新 了该视频网站“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纪录。 2019年12月,这位叫李子柒的女孩在互联网上走红。 相关微信文章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达到了64000条,“李子柒”这三个字的 组合迅速进入输入法。人们追索她的信息发现,近几年来,她在B站、微博、 微信都有庞大粉丝群,在海外视频网站上的粉丝数量一度与CNN(美国有线电 视新闻网)不相上下。有意思的是,此次被刷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就是她半 年前的数据。 随后,她的名字反复在舆论场沉浮,她带来的文化现象被多个角度讨论 ,而且讨论的质量明显超出了一般性的公共讨论。如果说一年多来有什么变化 ,那就是最初关于她的视频是否是“真实生活”的纠结逐渐消散了,对她背后团 队运作的质疑式微了。更关键的是,这种消失不是因为问题有了“是”或“不是 ”的答案,而是因为问题本身被取消了。 也就是说,随着短视频时代的降临,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下线上生活方式 的快速覆盖,人们对短视频意义上的“真实”有了新的认知。人们逐渐接受,移 动社交中的博主、UP主、加V者背后,有着机构媒体一样的严谨团队,“意见 ”和“观点”是充分考虑过目标读者、数据判断和IP形象后的推送。同样的道理 ,短视频风靡的原因,恰恰不是因为原生态的、粗糙的真实,而是经过精准镜 头叙事的理想的真实。因为对普通人的生活元素进行了抽取和再次组合,它们 像VR全景设备一样,让人们感受到了比肉眼所见更真实的“真”与震撼。 可以这样概括短视频的特征:非虚构和故事性。这两个在传统创作意义上 矛盾的词汇,恰好形成了短视频的关键吸引力。在短视频时代,讲好文化故事 、有效输出文化,需要充分借助这样的媒介特征。可以看看李子柒的文化美食 视频是如何运用这个特征的: 它们选取中国乡村场景,长镜头展示主人公劳作景象,这是非虚构性;同 时,它们编辑了乡村的部分视觉元素,通过主人公的行为——修竹、采笋、酿 酒、制衣等等,形成了一种建构性的田园叙事,这种叙事既不属于哪个具体地 方,甚至也不属于哪个真实的时间。但恰恰是没有具体地点,它构成了“家乡 ”的印象;因为模糊了具体时间,它被受众看成了中国乡土文化生活的真实表达 ,而后者本来是分散在延展的历史中的。 如同李子柒短视频刚兴起时主流评论所表达的,这是一种以民间方式传递 中国文化的好方式。一年多后再来看,这种方式和其背后的短视频媒介规律 ,也应该在讲述文化故事、中国故事中充分运用起来,毕竟视觉传播已经是不 可逆的大势。大主题短视频往往失之于“急于讲道理”,而这种“急”,既和短视 频特征中的“非虚构”冲突,也和故事性冲突,反而容易阻滞传播。因此,越是 讲文化故事的短视频创作,越要表达一种松弛的、生活的真实,需要从一定程 度上抛却目的性、克制表达欲,并从故事上琢磨。 单个创作之外,更基础的是关注和鼓励短视频平台的优秀原创者。因为文 化交流的立体化,在任何社会里,都依赖于艺术语言的丰富、创作者的精神优 裕。主流平台可以依据对方的兴趣点和短视频创作者建立联结,擅长国风动画 的鼓励其形式,喜欢二次元形式的鼓励其选择价值主题,倒不必 求大求全、严丝合缝。互联网时代万物生长,自己“长”出来的创作者们 ,已经不自觉地率先摸索新媒介的特征,只是还来不及形成研究、进入知识。 这个课题,留给了文化建构的思考者。 (作者:刘文嘉) 第21辑:是什么改变了“春运母亲”的命运 作者:封寿炎《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4日02版) 【新闻随笔】 11年前的春运首日,后来被称为“春运母亲”的巴木玉布木走过南昌火车站 广场。在记者的镜头里,她留下了一张感人至深的照片《孩子,妈妈带你回家 》,也留下了一个谜。很多读者都好奇地追问:她是谁?她有着怎样的生活和 故事? 11年后,当又一年春运开启之际,她终于被记者找到,再次出现在镜头面 前。令人欣慰的是,这位贫穷的母亲已经成功实现脱贫,她的生活和命运也已 经改变。 时代变迁、社会转型,都会造成一些特殊群体,遭遇特殊的困难。在20世 纪90年代的农村地区,一些少年儿童因为家境贫困而失学;进入新世纪之后的 农村地区,又有一些少年儿童因为父母进城务工而亲子分离,成为留守儿童。 以巴木玉布木为代表的一些贫困地区的女性,因为家境贫困以及传统思想的偏 见,甚至承受着比男性更大的苦难。迫于生计,她们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此 外身为女性,她们还要同时承担生育和抚育孩子的重担。 作为普通人,她们被淹没在茫茫人海之中。照片等新闻报道可以记录一个 人、一个群体的命运,帮助她们走进公众视野。然而,照片只能定格一瞬间 ,如果仅有读者的感动和网络热搜,当舆论热潮过去之后,她们还是难以摆脱 困境。要真正改变她们的命运,还是要依靠制度化的政策安排,依靠公共政策 的持续发力。 1991年,以小学生明娟为人物原型的照片《我要读书》引发轰动。照片里 那双纯净、无辜而又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刺痛了亿万读者的心灵,这张照片也很 快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随着希望工程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推进,以及针对贫 困失学少年儿童的相关政策逐步实施落实,千千万万贫困少年、失学儿童得以 走进课堂。 尽管《孩子,妈妈带你回家》这张照片感人至深,但它并没有直接改变主 人公巴木玉布木的命运。11年来,人们甚至完全不知道她是谁、身在何处。真 正改变她的生活和命运的,是国家精准脱贫战略的强力推进。在扶贫干部的倾 力相助下,巴木玉布木一家种植经济作物获得了成功,在2020年取得了可观的 经济收入。在扶贫资金的补贴下,她家盖起了宽敞明亮的新房,“住上不漏雨的 房子”这个儿时梦想得以成真。得益于国家政策在教育方面的资助,她的儿女们 都能走进学校接受教育,摆脱了“不识字”的命运。 巴木玉布木生活和命运的改变,仅仅是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事实上,随 着精准脱贫的进程,随着一系列扶贫政策的实施和完善,过去8年,全国近1亿 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 无数“春运母亲”不再被生计重担压弯脊梁,无数孩子也不再颠沛流离,得 到了健康快乐地成长。 当然,在媒体报道、公众关注、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实施之间,可以建立 起良性互动的机制。在社会生活中,失学少年、留守儿童、贫困母亲、女性农 民工都身处边缘地带,常常无声无息、面目模糊。通过媒体报道,他们被看见 、被听见、被感知、被共情,他们的生活困难和命运困境,得以成为公众和舆 论的关注点。如果媒体报道和公众关注能够更进一步,被纳入政府的决策视野 ,推动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那无疑有助于在不同群体、不同领域之间互 成正向反馈机制,有助于解决客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治 理水平。 (作者:封寿炎,系媒体评论员) 第22辑:“地板价”心脏支架平稳着陆,只是开始 作者:罗志华《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4日02版) 【新闻随笔】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最近几年降价的药品越来越多,而医 疗器械耗材的降价,也在刚刚过去的一月全面落地,其中就包括老百姓非常关 心的心脏支架(又称冠脉支架)。国家集采心脏支架落地一个月来各地使用情 况如何?面对仍然虚高的高值医疗耗材,集采机制还将如何发力?有专家认为 ,心脏支架降价后各方反应俱佳,改革收到了预期效果。 从这次集采的经验来看,心脏支架议价成功,只是降价惠民的第一步。“便 宜没好货”是普遍心理,心脏支架均价从上万元下降到700元,难免会让人心存 疑虑。尽管相关部门有充足的理由论证“降价不降质”,但老百姓还是相信“眼见 为实”,议价成功后的质量监管、产品供应等每一步都须走好。 值得欣慰的是,支架降价后的市场反应,用事实回应了社会关切。这段时 间,多地都“晒”出了低价支架在当地上市后的使用情况。医生高度认可、患者 的欣喜溢于言表、统计数据显示支架使用量处于合理波动范围,无不证明,心 脏支架集采经受了实践的检验。通过压缩中间流通环节,前端企业的收益未受 明显影响,末端的患者却大获其益。此外,中间商不见了身影,还使医疗行业 更加风清气正,医疗行为更加求真务实。 支架降价虽然“带了个好头”,但这仅仅是开始。价格畸高的高值医疗耗材 很多,除了心脏支架,还有义齿、人工晶体、人工关节、人工椎体、介入球囊 、消融导管、心脏起搏器等,这些耗材每一样都深受民众关注,都应该用力挤 出价格水分。支架集采担负着探路的重任,需要发挥先导作用。因此,比起支 架价格“跳水”,一套科学的医疗耗材集中招采模式更值得期待。 药品耗材降价是医疗价格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招采使得药品耗材大 幅降价,在不增加患者负担的前提下,为合理提升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创造了有 利条件。“地板价”心脏支架平稳着陆成果惠及各方,但聚焦整个医疗耗材市场 ,部分耗材价格畸高现象尚未发生根本改变,支架降价只是开启了耗材集采的 大门,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放眼医改全局,医疗价格改革或将迎来最佳窗 口期,机遇稍纵即逝,切莫为一事的成效而沾沾自喜。抢抓机遇,勇挑改革重 担,方能延续良好势头,一鼓作气破解医疗价格负担重这道难题。 (作者:罗志华,系医生) 第23辑: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生态 作者:韩强《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5日02版) 【光明论坛】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之际,地方各级领导班子的换届工作也将陆续展开。这无疑将为地方发展带来 新契机,注入新活力。换届工作成功与否,关键看换届生态,生态好则班子强 ,班子强则事业兴,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生态必须从严肃换届纪律抓起。 最近,中共中央纪委机关、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监察委员会联合印发了 《关于严肃换届纪律加强换届风气监督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 要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深入整治选人用 人不正之风,这为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工作顺利开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换 届环境提供了基本遵循和重要保证。 换届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也 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换届是对党风政风和政治生态的一次大检验。经过 全面从严治党和持续正风肃纪反腐,党内风气有了根本性好转,选人用人状况 和风气也得到明显改善,为成功换届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也要看到,选人 用人中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还禁而未绝,一些地方政治生态尚未完全修复 ,这些问题往往会在换届中进一步表现出来。全党必须高度重视,着力营造风 清气正的换届生态,严明纪律要求,增强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保证换届工作的 顺利完成。 讲政治是做好换届工作的基本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提 高政治站位,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定“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 个维护”,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换届的决策部署,自 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听从组织安排,服从党和人民事业需要,绝不能为 了个人职位拉帮结派,搞非组织活动。地方各级党委要增强责任意识,压实主 体责任,确保换届风清气正、顺利完成。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监督责任,对于 出现的问题要严肃执纪问责,坚决维护换届纪律权威。组织部门要履行直接责 任,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开展换届工作。其他各部门党组织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 用,形成共同营造良好换届生态、保证换届工作顺利开展的强大合力。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人用人是风向标,只有坚 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按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着力培 养选拔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才能 把一批又一批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使他 们用当其时、人尽其才,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正确选人的前提是准确 识人,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需通过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 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既看显绩,又看潜绩,为换届中准确识别干部打牢 基础,切实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换届纪律是换届工作的高压线,任何人不能触碰,否则必然受到党纪政纪 的惩处。换届纪律是党的纪律在换届工作中的集中体现,《通知》对换届纪律 作出明确要求,提出了严禁结党营私、拉票贿选、买官卖官等十条禁令。这十 条禁令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严肃性,是根据历次换届工作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 的问题提出来的,对党员干部具有警示意义。各级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要深入 学习《通知》精神和换届选举的相关政策法规,特别要从中央关于湖南衡阳破 坏选举案和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的通报精神中汲取教训,切实做到引以为戒。 对发现的问题快查严办,让投机钻营者无机可乘,让心存侥幸者付出代价,让 触犯法纪者受到惩处。 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生态,功在当下,利在长远。当前我们已踏上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换届产生的新一届地方领导班子担负着实 现“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 起好步的历史重任。使命在肩,人民期待通过顺利换届,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 的能力有新提升,面貌有新改变,事业有新发展。 (作者:韩强,系北京联合大学二级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第24辑:让孩子在手机外发现丰富多彩的世界 作者:储朝晖《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5日02版) 【光明时评】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 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很多人来说,手机也越来越难 离手。它的功能是如此强大,覆盖我们生活的绝大部分场景,不少成年人刷手 机的时间也不断被拉长,甚至成为手机控。对于自主性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未 成年人,对此更是难以自制,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受制于手机的现象日益严重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教育部依据实际对中小学生带手机说“不”,提出禁止手 机进课堂,手机原则不入校,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 与世界上不少国家在电子产品出现之初就对学生使用加以限制不同,中国 是在手机对未成年人成长的负面影响凸显时才不得不加以限制。就在发出手机 “限制令”的当下,手机不仅是父母与孩子联络的工具,学校及教师也已将它作 为学习工具,用来讲课、听课、布置和提交作业、开展一些活动。 可以说,不少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手机产生了依赖,当然也对手机的利 与弊有了更多切身的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已经有手机使用经历的师生 放下手机,是个带有逆过程性的难题。 解决这个难题首先需要全面、完整地评估手机使用的利与弊,并获得广泛 的共识。在当前已经有大量师生使用手机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秉持减少危害的 原则,在尽量减少手机使用害处的原则下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手机。教育部的“通 知”是基于整体判定发出的,所以用了“原则上”限制的表述。而对于具体的某个 学生,手机的使用和管理还是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标 准和方式,应该根据各个地方和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具体学生的实际情 况来确定如何去实施更有效。 如何用手机才能更接近实现趋利避害?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学生过度使用 手机不仅影响学习,还损害视力,甚至可能接触到暴力、色情等不健康信息。 显然,对于大多数自控力不足的未成年人,做出限制是完全必要的;而对于学 习目标明确,自我控制力足够强的学生而言,从教育角度看还是要给他们充分 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便利。如何处理好这个关系,需要学校、教师、家长依据 具体孩子的实际情况作出个性化方案,并根据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及时做适当调 整,不能一刀切,不要相信一劳永逸、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解答方案。 解决中小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问题,关键还是在于改进单调、刻板的教育 教学方式,尽快确立多样的评价标准,丰富未成年学生的学习生活,给他们创 造更多户外活动、亲近自然、接触社会的机会,让他们的好奇心有足够丰富多 样的感知对象去满足,有更多的渠道亲自感知并获取多方面的信息,而不需要 仅仅依赖手机才能获得外界信息。不要让手机成为未成年人仅剩的与丰富多彩 的外部世界沟通的唯一窗口。 手机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是中性的,其利害在于人们如何用它。对于任何 一个个体,当其自主性确立之后就不会再沉迷于什么,包括手机在内的任何对 象都只会是人实现目标的工具与材料。因此,在教育中,增强学生个体的自主 性,让学生明了“役物而不为物所役”的道理,才能让学生学会怎样处理自己与 手机的关系,走出手机控的“魔掌”,有效有度地使用手机,使它成为对自己成 长发展更为便捷有利的工具。 (作者:储朝晖,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第25辑:“爸爸接送日”激发家庭教育“父能量” 作者:白晶晶《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5日02版) 【光明时评】 近日,湖北一小学校长建议中小学校设置“爸爸接送日”,以激发家庭教育 的“父能量”,称爸爸接送对孩子的独立、理性、坚强、探索、创造等品格的培 育起到重要作用。 “接送孩子上学的除了老人,多是妈妈;参加学校家长会,绝大多数是妈妈 ;学校开展大型活动时,参与的多半还是妈妈。爸爸去哪儿了?”对多数中国家 庭而言,这样的描述很写实。 不过,对于“爸爸接送日”的建议,网友却没有一边倒的支持。有人认为 ,这种建议不切实际,有人为制造麻烦、形式主义之嫌;如果原本就是爸爸接 送,是否还要设置妈妈接送日?有人表示,学校硬性要求不合理,爸爸不到场 的,就要叔叔、伯伯、舅舅等男性来接送。单亲家庭怎么办?还有的爸爸在评 论区大诉苦水,孩子三点就放学,自己天天加班到深夜,时间根本对不上…… 说到底,“爸爸接送日”只是一种形式,目的是重申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 用,希望男性群体认识到,多抽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不做甩手掌柜,才能更 好地尽到当父亲的责任。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家庭里父亲普遍参与教育率低 ,有意无意缺席了儿女的成长。“不缺席”的爸爸成了奢侈品,“丧偶式育儿”成 了很多中国妈妈的生活真实写照。 在欧美等国家,全职奶爸的数量更多一些,公共场合和社交平台随处可见 抱着孩子的年轻父亲。他们选择和妻子平分产假,分担抚养任务,轮流照顾孩 子。反观国内,尽管“男主外女主内”的坚冰被打破,但偏见仍然存在,“家庭煮 夫”仍是凤毛麟角。还有不少父亲,以工作忙为借口,推卸责任,在婚姻和家庭 教育中冷眼旁观。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位列全球第55位,与 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大型经济体相比都处于高位。然而,中国女性的高就业率 ,更反衬出家庭结构性的不平衡。她们被要求一面貌美如花,一面赚钱养家 ,还要完成传统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独自承担育儿重担。如果从经济义务 对等的角度出发,中国女性同样要在职场打拼,却被传统家庭结构和观念拖拽 ,无法公平分配育儿责任。“男人就不该带孩子做家务,女人陪伴和教育孩子是 分内的事,女人做家务是她的天职……”时至今日,还有不少父亲拿性别偏见当 借口,让配偶承受“丧偶式育儿”、严峻职场的双重压力。 前段时间,辩论综艺节目设置了一期辩题,“老婆年薪百万,我要不要当全 职爸爸”。一名辩手的发言引发很多共鸣:“父爱和母爱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 的工作,缺失的母爱,父亲怎么补?”婚姻中,两个人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 ,“谁赚钱多谁就不用做家务不用带孩子”,这种观点不该适用于家庭,没有人 应该做兼职的父母。 破解“丧偶式育儿”,“爸爸接送日”只是开始。没有一种付出是理所应当 ,激起家庭教育的“父能量”,需要更多实质大于形式的举动,创造条件让更多 父亲参与其中,共同体会育儿甘苦。这亟待家庭观念的更新迭代,打破“母职育 儿”的观念桎梏,为女性群体松绑减压。 (作者:白晶晶,系媒体评论员) 第26辑:杜绝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电商平台责无旁贷 作者:于平《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5日02版) 【光明时评】 “这个珠子很好看啊,是什么材质的?”“车渠(砗磲)哦亲。”新年伊始 ,个别电商平台上的商户公然进行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不仅是砗磲等国家重点 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制品明目张胆在平台售卖,还有毒鸟药、电鱼器、捕兽夹 等盗猎工具也同时在售。而当志愿者和记者对这些交易商品进行举报后,相关 电商平台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不只是下架处理,要不干脆驳回。 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一直以来为法律所明文禁止。尤其是去年新冠肺炎疫 情肆虐,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 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后,禁绝野生动物交易 已上升为全民共识。然而,从记者调查的情况看,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在网络依 然猖獗。用濒危的砗磲制作的手串、项链;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壁虎制成的 “蛤蚧粉”“蛤蚧干”;打着“防鸟网”名义的“捕鸟网”,打着“驱鸟剂”名义的“毒鸟 药”……许多野生动物制品,或猎捕野生动物的工具,依然在个别电商平台热卖 。 这些电商平台的沦陷并不是偶然的,去年野生动物禁食令之后,相关平台 曾经进行过治理,这些平台对有关野生动物制品和非法猎捕工具的举报线索 ,对被举报的违规商品甚至能做到“秒下架”。可舆论风头一过,这些平台似乎 又松懈起来,非但不积极回应举报线索,有的还用算法技术手段向浏览过相关 野生动物制品的用户持续推送关联商品内容。种种信息显示,电商平台对于打 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态度是消极被动的,缺乏动态监管机制,这就给了一些 违法之徒以可乘之机。 应该承认,电商平台的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往往比较零散和隐蔽,打击起来 确有一定难度。但是,在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这些困难并非 不可克服。比如,“砗磲”搜索关键词被屏蔽后,违法商家用“暗语”或“谐音字 ”继续推广销售。这些信息不难被平台捕捉和识别,只要相应的关键词屏蔽机制 及时调整和升级,完全可以把类似商品和交易扼杀在苗头。此外,一些野生动 物保护志愿者,一直在积极监控和举报电商平台的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对于这 些举报,相关电商平台要有起码的“敏感度”,建立起专人负责审核的快速处理 机制,这同样也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类似违法商品和交易。 可见,杜绝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实现动态监管,办法总比困难多。而一些 电商平台却熟视无睹,说到底,恐怕还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对于非法野生 动物交易进行全覆盖式的动态监管,肯定要投入更大的人力和资源,甚至要与 外部公益机构合作,这种事情不仅没有任何商业利益可图,反而让平台背上一 个包袱,因而,平台的态度冷淡自然就不让人意外。 所以,避免电商平台成为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庇护所”,不能只寄望于电 商平台的道德自觉。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法律上进一步细化和压实电商平台的 责任,倒逼平台监管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非法野生动物制品和工具 的交易,需要专业把关和甄别,监管部门也要尽快牵头,建立电商平台和野生 动物保护团体共同参与的合作机制。这样的合力之下,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网络 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乱象。 (作者:于平,系媒体评论员) 第27辑:弥合数字鸿沟要做加法也要会做减法 作者:钟鸿钧《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5日02版) 【新闻随笔】 数字时代,以老年人为代表的、不熟悉数字设备使用的群体,如何同等享 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跨越设备、程序、网络更新迭代带来的数字障碍和鸿沟 ?自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 以来,各地进行了一些探索。广东省近期优化推出的“粤康码”,就具有一定的 参照价值。 据媒体报道,1月28日春运首日,用身份证核验健康码的“健康防疫核验系 统”在广东省汽车客运站长者绿色通道正式启用。乘客只需将身份证放在识别设 备上方停留2秒,“粤康码”信息就会实时出现在电脑屏幕上,确保绿码旅客可以 快速有序通行。“粤康码”系统操作简单安全高效,无须手机扫码,只需刷身份 证就能通行,确保人、证、码“三合一”查验,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去年以来,数字技术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 是,老龄群体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会扫描二维码等,导致无法正常参加 社会活动。数据显示,我国共有2.54亿老年人,其中只有6000余万人是网民 ,换言之,大约四分之三的老年人不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这是技术发展 进程中典型的“数字鸿沟”现象。这提醒我们,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也应适时 适景放慢脚步,等等那些已经或正在被数字时代边缘化的老年人,为他们提供 更多便利,保障他们享受应有的权利。 民有所呼,当有所应。作为对这些切实的民生需求的呼应,国务院办公厅 专门发文要求各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数字鸿沟”相关问题。工信部也 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专项行动方案,要求互联网公司和公共服务网站等降低使用 门槛和障碍,提升数字技术应用等适老化水平及无障碍普及率。对此,广东、 四川等多个省份都推出了适老版的健康码。 作为中国民众最重要的个人证件,身份证在公民出行和商业服务中使用频 率最高,因此身份证的数字化也最有价值。按照目前通行的查验各种手机健康 码的做法,要经过下载小程序、获取相关健康码、亮码、扫码等一系列操作 ,对于老年人而言过于复杂。而“粤康码”通过与身份证的结合,能够有效解决 疫情背景下健康防疫和老人出行的矛盾。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科 技向善其实可以很简单,不仅要学会做加法,也要学会做减法。数字化时代 ,不是遇到问题就想着推出一款新产品、一项新功能,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 ,既能减少开发成本,又能有效解决问题。 如果说疫情初期,防疫效率是优先追求,想要借力数字技术加强疫情防控 水平的话,在疫情防控机制日益完善的今天,我们理应将公共服务和治理的便 利性和公平性纳入视野,并调高其优先级。通过科技提升民众福利,让科技向 善成为数字社会的共同准则,应该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 (作者:钟鸿钧,系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第28辑:为防疫牺牲团圆,每个人都了不起 作者:张博令《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5日02版) 【网言】 今年春运前3天,全国铁路客流同比下降75 。各地火车站、机场非常冷清 ,候车大厅空座随处可见。这些变化说明今年很多人都选择了“就地过年”。对 于每一个积极配合抗疫政策,以力所能及的方式为抗疫大局作贡献的人,应该 由衷地道一声感谢。 “就地过年”的必要性、重要性,已无须赘言。但真要响应地方政府“就地过 年”的倡议,并非是一个很容易的决定。正因如此,各地要让每一个“就地过年 ”的人,感受到温暖。防疫不仅要有力度,更要让措施有温度。春节期间消费需 求旺盛,在防疫不放松的同时如何保障基本生活,在减少出行的同时如何做好 物资供应,让大家在特殊的春节感受到温暖,是各地政府、企业的必答题。感 谢“就地过年”人员,要有实打实的“留人暖政”,要注重用情留人、用薪留人 ,让大家感受到特殊年味。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说,“为防疫牺牲团圆,每个人都 了不起”。各地有关部门一定要意识到“就地过年”是大家舍小家、顾大局的表现 。春节日益临近,我们应衷心地对“就地过年”人员道一声感谢。 (原载于新华社客户端作者:张博令摘编:郝悦) 第29辑:跨省办事如跨国?破题需责任担当,更需机制支撑 作者:王俊禄李惊亚《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5日02版) 【网言】 不少跨省的政务服务事项,明明可以“异地网上办”,偏要群众“返乡跑断腿 ”;技术和理念上早就突破的认证难题,却遇到旧有法规条文的“拦路虎”;一头 热一头冷,群 众拿着材料无所适从……难怪百姓有抱怨:跨省又不是跨国,办事咋就这 么难? 国务院办公厅要求从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入手,2021年底前基本实现高频政 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这项工作的推进已划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疫情 之下,更多民生事项需要跨区域办理。面对群众强烈诉求,基层要主动作为 ,让“数据跑腿”“区域合作”“部门协同”代替“群众跑腿”。现实中,为什么跨省办 事这么难?一个重要原因,是各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县情不同,审批的 事项种类、名称、材料、流程、时限不一致,甚至服务理念也有差别。破解“跨 省通办难”,最重要的是统一互认标准,规范化办事操作流程。同时,让跨省的 双方减少顾虑,乐于担当责任,最终要靠依法行政消解。应当调整不适宜的法 律法规条款,建立跨省办理的容错机制,设立“跨省通办”专窗,推进咨询、投 诉等在线统一受理。只有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强化倒逼机制,提升作风建设 ,群众跨省办事才能更省心。 (原载于半月谈新媒体作者:王俊禄李惊亚摘编:郝 悦) 第30辑:全面理解地区经济增长目标的合理性 作者:贺俊《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8日02版) 【光明论坛】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转换,GDP不再是评价地 区发展水平的主导性指标。以往的“唯GDP论”确实对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 了许多负面效应。不过,无论是从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看,还是从理解地区经 济增长特征经验看,GDP仍然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指标 之一。打破“唯GDP论”,不等于否认GDP对分析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和现 实价值。 根据各地已出台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 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及两会对外发布的2021年和“十四五”发展目标数据 ,多数地区将GDP增长目标确定在6 或略高水平。例如,河南、天津、四川、 新疆均提出“十四五”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目标为6 左右,湖北、广西将“十四 五”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目标确定在6.5 左右。综合分析,多数地区将经济增 长目标确定为6 或略高水平具有理论合理性和战略合理性。 地区经济增长目标的理论合理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判断。一是经济增速目 标是否与该地区的潜在增长率水平基本吻合。综合国内外相关机构测算,“十四 五”时期我国年均潜在经济增长率处于5 到6 区间,6 目标大致处于潜在增长率 的上限,也就是说6 基本上反映了多数地区在其资本和劳动得到充分利用时的 经济增长状态,如果考虑到未来技术进步和教育水平提高条件下我国资本质量 (资本内含的技术水平)和劳动质量(人力资本)的加速提升,以及数字化、 智能化驱动的技术进步,即便不考虑体制改革释放的巨大制度红利,经济增长 率达6 及略高水平也是基本合理的。 评价增速目标理论合理性的第二个维度,也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和政策界在 讨论GDP增长目标问题时容易忽略的一个因素,即增速目标作为政策工具的合 理性。国民经济规划中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本质上是政府协调经济发展的政 策工具。或者说,制定地区经济增长目标不是一种“预测”行为,而是政府引导 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行动。既然是具有策略性的政策工具,评价经济增速目 标的合理性就不应以该目标是否完全与该地区事后实现的地区经济增速完全一 致为唯一标准,而应当系统考虑这种策略性行为对引导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实 际效果。例如,当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政府将经济增长目标确定在略高水平 ,有利于引导企业家和消费者形成更积极的投资和消费预期,从而激发资本、 劳动、技术和制度各类要素活力,也就是说经济增速目标应当具有反周期调节 微观主体预期的作用。事实上,在我国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时期,实 现国家和地区经济稳定发展,恰恰需要这样的策略性安排。 从战略合理性角度看,多数省份将经济增速目标确定在略高于潜在增长率 水平,符合我国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总体要求。一方面,将 增速目标锁定在潜在增长率中高速水平,杜绝了冒进、以累积地方经济发展风 险为代价的“寅吃卯粮”式发展,有利于各级政府将工作政策重心放在深化体制 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小微企业和提升技术能力等“慢功夫”方面,推动经 济发展方式由投资驱动和规模导向朝创新驱动和效率导向转变。 从各地公布的“十四五”经济增速目标看,各地从国家战略定位出发因地制 宜地,而不是一刀切式地制定增速目标的特征明显。例如,北京将“十四五”地 区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速确定为5 左右,充分体现了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强 化国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定位的战略决心。 海南提出“十四五”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 以上的目标,也与国家对海南自由 贸易港加快建设成为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战略要求完全一致。各地在总体上围 绕中高速潜在增长率确定经济增速目标的同时,又根据各地战略定位和发展条 件制定差异化增长目标,充分体现了各地实现发展方式转变、落实国家战略要 求的决心和抱负。 此外,保持略高于潜在增长率的目标水平,有利于更充分地释放中国经济 增长活力和潜能。《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 键。2019年我国人均GDP仅为1.03万美元,在全球203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 81位。只有各地区更加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和体制改革,才能在国际形势不确定 性加大的环境下保持我国经济发展基本稳定,才能为受过更好教育的劳动者和 低收入劳动者提供足够就业机会,才能为新产业发展和新消费形成打开空间 ,才能为强化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对国际经济复苏的牵引作用创造条件,从 而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作者:贺俊,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第31辑:“小学作业不出校门”能否带动整体减负 作者:熊丙奇《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8日02版) 【光明时评】 近日,来自教育部的消息称,有关会议提出在2021年,全国中小学要实现 小学阶段的作业不出校门,即当天作业随堂在校园内完成;初中阶段的作业不 超纲;高中阶段的作业不越界,以此为学生减负。与此相应的是,中小学生睡 眠时间也将纳入监测考核。 与2018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提到的控制作业总 量措施相比,“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的减负要求更为明确和具体:只要小学 生还带家庭作业回家,就算是违背了这一规定。那么,如此严格的规定能否得 到落实,引来无数家长关注。甚至有人担心,这一规定会不会只是“看上去很美 ”。 《中小学生减负措施》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 年级家庭作业的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与之对比,“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 ”的新规,要求学生在离校前就完成作业,如果这一规定得到落实,学生家庭作 业也就不会再成为家长作业,家长辅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矛盾也就不复存在 。 而具体执行这一规定,可能有不同情况,也会引发不同的反应。第一种情 况是,学校大幅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对一到六年级学生均布置可在一个小时内 完成的作业,要求学生在放学后,留在学校(参加晚托)做一个小时作业。这 是教育部门希望出现的局面,而各地也都已开展课后服务,学生利用课后服务 时间做完当天作业,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也让家庭教育不再只关注学生的作 业、分数,父母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培养孩子更广泛的兴趣。 但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学校、老师将面临两大压力 ,一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进行统测,把学生统测分数和教师绩效工资、 奖金挂钩的压力;二是家长质疑学校、老师对学生不负责,导致学生学习成绩 下降的压力。面对这两方面的压力,学校或会以满足家长的课后服务需求为由 ,延长学生课后服务时间,如从放学后一小时延长到两三小时。在此期间,由 老师“照看”学生,完成当天的作业。延长课后服务的费用,财政实力强的地方 ,由财政承担,财政实力弱的地方,则实行成本分摊,由需要课后服务的学生 家长支付一定费用。考虑到作业不离校,家长为让孩子的作业量不减少,大多 会配合学校延长课后服务的对策,进而,学生的总作业量没有减少,但在校时 间大大延长。 这种情况也会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而如果教师的加班费用得到保障,或 者学校建立本校教师联合兼职教师的课后服务队伍,这可能会成为“作业不出校 门”后一些地方学校的主要模式。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校内增负方式,就如我国 一些地方的高中教育管理,已经实行两周一放(上两周放一天假)的方式一样 ,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学校还能收获家长“更尽责”的好评。 还有一种情况则是,在“作业不出校门”后,学校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量减少 ,而家长担心孩子输掉与其他学生的竞争,于是自己给孩子布置作业,送孩子 去校外培训班。孩子的作业负担并没有减轻,培训机构反而获得新的“商机”。 对于“作业不出校门”这一规定,不少培训机构经营者都认为这是“利好”。这不 过是“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一贯逻辑。 必须指出,给学生减负,必须是整体减负,而不是局部减负。减少学生的 作业量,控制作业时间,要求学生在校内就完成作业,这都是局部减负,而非 整体减负。如果整体负担不减,只有局部减负,那么减掉的负担就会以其他方 式补回来。这也正是我国中小学生减负20余年,但学生学业负担却有增无减 ,中小学生睡眠不达标情况严重的根本原因。 要给学生整体减负,就必须扭转地方政府的教育政绩观,不能用片面的学 业成绩考核学校办学和教师教学,纠正学校办学的应试倾向。此外,还必须改 革教育评价体系,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破除“唯分数论”“唯升学论”,建 立多元评价体系。 (作者:熊丙奇,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第32辑:借鉴他国中小学对待手机进校园的经验 作者:刘敏《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8日02版) 【光明时评】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提 出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需经家长同意并书 面提出申请,且入校后将手机交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规定一出,不少担心孩子沉溺于手机游戏的老师和家长都举双手赞成,甚 至有家长建议干脆禁用各类电子产品、取消手机布置作业等。然而现实中,简 单切断学生与手机的联系是不现实的做法。2018年《中美日韩网络时代亲子关 系的对比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智能手机拥有率达68.1 ,仅次于韩国 。2020年法国视听与数字媒体受众监测公司“媒体体量”统计也显示,65 的法国 11~14岁年轻人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这通常来自亲朋好友的赠予。事实上,在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能力是未来学习者所必备的 基本能力。那么,到底该如何规范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呢? 世界卫生组织等多个权威机构的研究成果显示,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青少 年视力、颈椎及大脑发育造成危害。早在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 门就发布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严禁学生将个人 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2018年8月,法国教育部也颁布法令 ,禁止初中及以下学生在任何教学区域使用手机或任何其他终端电子设备(包 括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不包含因身体健康原因须使用的具备通信能力的医 疗设备),在当时引发了欧洲教育界的广泛热议。禁令受到了法国大多数师生 和家长的认可,不少学校还对带手机入校采取了“零容忍”。 2020年7月美国加州也通过法律授权公立学校和特许学校限制学生携带手机 进入课堂。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萨尔贝格也积极推动在澳大利亚实行“限机令 ”,他认为智能手机会分散学生的阅读注意力,减少其参与体育活动、影响其睡 眠质量。可见世界许多国家都意识到过度使用手机对于青少年特别是低龄儿童 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广泛采取了禁用措施。 然而手机禁令不等于反对“数字化”校园建设或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广 泛使用。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校园广泛开展移动学习”的倡议,并 指出移动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一部分,移动技术的单独或与其他教育技术结合使 用,将有利于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有效传播知识,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 实现。未来的世界是一个真实的社会情感世界与计算机、电子终端、人工智能 相互融合的世界,学会独立思考、建立稳固的是非观,坚守个人和集体底线 ,梳理数字时代的伦理道德,将是禁令之后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国际比较将会给我们带来很好的经验。比如芬兰,早在十几年前,中小学 生也禁止携带个人电子产品入校,但今天芬兰将如何正确使用电子产品作为了 学校重要的教学内容。有的教师会带着孩子一起制定手机和平台的家庭使用规 则,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电子产品辅助学习,帮助学生如何健康使用手 机,包括如何礼貌接打电话、如何使用网络学习资源等。同时,手机运营商也 会协助安装青少年防火墙,防止学生受到网络侵害和数字干扰,监督学生使用 终端情况,及时干预。总之,校园“禁机令”还远未解决全部问题,标本兼治、 疏堵结合,信息素养教育之路仍任重而道远。 (作者:刘敏,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 第33辑:移动社交中的原子人与社会化 作者:夏莹《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8日02版) 200多年前,哲学家黑格尔在讨论现代社会中的人伦关系时曾说过一句颇为 神秘的话:我即我们,我们即我。今天,当我们反观微信十年来所构筑的移动 社交体系的时候,这句谜一般的警句所蕴含的意思突然展现了出来:现代社会 让我们普遍进入到“自我”独立的时代,而这种独立却要全面依赖于他人承认。 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体系的全面开启,正是帮助我们完成向这个现代“人 ”转变的助推器。 现代社会是由一个个独立的原子个人构成的社会整体。18世纪思想家曼德 维尔曾借用蜜蜂的寓言来描述这一社会。其中,单个蜜蜂追求私人利益的行为 却促成了整个蜂巢的繁荣。在某种意义上说,原子个人成为现代社会得以形成 的基本要素。什么是原子个人呢?它所指的是人们从血缘支配的家庭伦理与熟 人社会走出来,获得了自身独立的人格规定。城市化的不断扩张,现代人快节 奏的生活,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都是加速这一原子个人形成的物 质基础。渐渐地,我们发现与同事、朋友的交流会多于与家人的交流;相比于 居住在一起多年的邻居,我们似乎更熟悉公司楼下小卖部的老板。 现代人的这一原子化的倾向,一方面成就了现代人独立的人格;另一方面 ,却又带来特属于现代人的孤独与焦虑:一种人群中的孤独和不知欲求为何的 焦虑。于是,个人原子化的现代社会呈现出两种极端的诉求,一方面是个人对 于自我权利、领域之界限的伸张;另一方面这种自我权利的伸张却同时更需要 他人的承认,即需要一种由原子化个人共同构成的社会交往。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移动社交体系的广泛渗透,迎合了现代社会中原 子化个人社交的要求。移动社交方式,一方面保持了原子化个人的独立空间 ,同时又让他在不必失去其独立性空间的基础上同时获得社交的满足,凭借于 此,移动社交满足了原子化个人社交方式的全部诉求。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平 台所构筑的社交网让我们每个人瞬间摆脱了“人群中的孤独”,转而开始享受一 种“独处中的交流”。 微信社交常被视为虚拟社交的一种。但显然,这里的虚拟并非意味着非真 实,它包含更为复杂的内涵:其一,移动社交的虚拟性在于社交时空的虚拟。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无须依照传统社交方式那样,在特定的时空中面对面交流 ,仅借助于文字、声音、视频等方式就可进行时空对接。而随着技术的发展 ,文字、声音与视频的虚拟化已达到了可以以假乱真的地步,于是在移动社交 过程中,我们(We)虽然的确已经打破时空界限进行自由的、随时随地的交谈 (Chat),但我们却无法确认在微信(Wechat)的另一端与我们交流的那个人 究竟是谁,他是否真的是我们试图沟通、倾诉的那个人。 其二,更多的时候,移动社交中的虚拟性是参与社交的主体有意为之的。 借助于朋友圈的发布,微信以图片、文字与视频的方式为每一个人勾勒了一个 真实世界之外的虚拟人像。我们每个介入到微信社交平台上的人,顿然都获得 了两重生活:现实的生活与朋友圈里晒出的生活。两者包含着一定的重合,但 两者却绝对无法一一对应,又真伪难辨。点赞、评论所构筑的那个社交世界成 为活在现实中的原子化的个人获得社会承认的一种方式。于是,朋友圈中的那 个虚拟的“我们”是现实中独处的我们更希望自己在社会中被看到模样: 如果我想让别人称赞我的积极努力,那么加班、写作、工作报告就成为朋 友圈中呈现的主调,如果我想别人看到我的闲淡自适,那么阳光中的下午茶、 湖畔的小憩就成了朋友圈晒图的底色。移动社交为原子化个人所提供的不仅是 与他人隔空交流的虚拟时空,同时还提供了一个为原子化个人描画虚拟自我的 画布。而这个活在朋友圈中的虚拟自我或许比现实中的那个自我更真,也可能 更假。但不管怎样,原子个人却在这两种存在中获得了一种社会化生存的方式 ,其中,我就是我们,而我们也是我。 (作者:夏莹,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第34辑:预约挂号要等等老年人 作者:张建《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8日02版) 【网言】 当前,很多医院正在推行全面预约就诊,对有效阻断新冠病毒传播起了重 要作用。然而,个别医院推行预约制度的同时,考虑不周全,没有开设相关绿 色通道,所有人只能走网上预约这一条路,还有的医院预约流程复杂,让老年 人等群体面临着“到了门口,进不去医院”的尴尬。 预约制度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更合理、更均衡地配置资源。然而 ,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学习适应新事物速度较慢,存在各种特殊情况,因此不能 一刀切地实行预约制度。当前,一些医院的预约流程比较烦琐,还得绑定相关 证件,开通电子支付功能,患者才能享受互联网医疗的便利。种种流程,对很 多老年人而言并不容易。所以,为了方便老年人就医,应当全面落实各项政策 举措。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 施方案》就专门提到要便利老年人日常就医问题,明确要求提供多渠道挂号等 就诊服务、优化老年人网上办理就医服务等。好政策的关键在于能转化为方便 老年人的切实措施,有关部门要督促医疗机构落实好相关政策,加快改进预约 流程,推进信息互联共享,努力把预约的门槛降下来,把挂号之后的流程也简 化下来,最大限度方便老百姓。 (原载于新华社客户端作者:张建摘编:郝悦) 第35辑:新刑诉法解释的要旨在于保护权利 作者:栾紫粟《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8日02版) 【新闻随笔】 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以下简称《新刑诉法解释》)对外发布。据报道,该解释共27章、655条 ,是最高法有史以来条文数量最多的司法解释。 诉讼法,是宪法赋权的具体化,是落实宪法权利的最重要法律。法律体系 作为法治社会的基础,其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以及是否 将这样的法律落地实施,从而在现实中真正保障了当事人权利的行使。正是在 此意义上,有无保障当事人权利的诉讼法,或者是否严格实施了保障当事人权 利的诉讼法,是法律以及整个法律体系取信于民的基本前提。唯有如此,遵法 、守法、服法才有了根据,司法成本和社会治理成本才能科学控制在合理范围 。 2018年,刑事诉讼法继1996年和2012年两次修改后又一次进行了修改。这 次修改涉及18个条文,同时新增了18个条文,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从290条增加 到308条。这次修改诉讼法,将当事人权利保障的内容更加突出。而如何规范执 法机关的司法权力,保障诉讼当事人的权利,也正是最高法院此次司法解释的 要旨所在。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是对司法机关如何适用法律条文的说明和指导 ,是对司法机关在具体应用法律过程中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规范性文件。从《 新刑诉法解释》看,最高法院的相关解释,与其所解释的诉讼法的权利指向相 一致。 这也正如最高法院在说明新刑诉法解释时所指出的,此次出台的司法解释 以强化诉权保障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通过对诉讼法具体制度设计的解释和实 施规定,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确保辩护律师的辩护职责,维护被害人的合 法权益,由此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诉讼法精神。这里所谓具体制度设计 ,就是强化保障辩护权这个诉讼权利的核心,进而保障被告人选择和约见律师 的权利,律师查阅讯问录音录像权利,让诉讼当事人的各种权利对应上诉讼程 序的相关环节。 2018年诉讼法修改的一个最重要原则及其实质性成果,就是确立了以审判 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最高法院的新刑诉法解释,也旨在确保以审判为中心 原则在司法过程中的执行,通过强化证据裁判原则,细化审理程序,来确保庭 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并通过 严格适用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实现程序公正,实现案件裁判的实体公正。程序公 正,或曰程序正义,是法律精神及其价值的基石。没有程序正义,案件裁判就 难言实体公正。确保程序正义,这正是最高法院新刑诉法解释的重要性所在。 (作者:栾紫粟,系媒体评论员) 第36辑:春节档电影市场值得期待 作者:黄西蒙《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9日02版) 【文化评析】 社交媒体上,“大年初一有7部电影上映”的话题登上热榜,已有不少网友提 前安排好了春节观影计划。“春节档电影预售票房10天超5亿元”的消息,似乎也 预示着这个假期的电影市场会红红火火。 在疫情的影响下,过去很多人热衷的跨省旅行、家族聚餐遇冷,不少人选 择就地过年与独自过年。以家庭乃至家族为单位的春节消费方式,在今年恐怕 会有所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看电影就成了相对安全与合适的文化消费方式。 看电影是一个“众乐乐”而非“独乐乐”的文化消费方式,这很契合春节时期 人们的文化与精神需求。相比平时很多人已经适应的“独乐乐”方式,比如安静 地在家看书刷剧,独自去健身房挥汗如雨等,看电影会让个体置身于一种集体 的文化空间中,即便身边的观众是陌生人,大家也会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空里 共同欢乐。这种群体欢乐氛围带来的精神满足感,会淡化个体因就地过年而可 能产生的孤独感。看电影还是一个成本不高却能带来较大精神满足的文化消费 方式。巨大的观影人数将会支撑起庞大的电影消费群体,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 电影业的“回血”。 过去不少人一提起春节假期的文化消费方式,就会想到打牌喝酒,走亲访 友之类的“文化标签”。其中固然有不少传统文化的影子,但烦琐的礼仪与人情 关系处理让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感受到社交压力。愈发流行的春节观影方式 ,则让很多人卸下了精神包袱,就算在密集的安排缝隙中,也能享受片刻的舒 适与放松。从已经公布的上映影片资料来看,春节新上映的电影大多以温情喜 剧或玄幻神话题材为主。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年初一有7部电影上映”的话题能得到高度关注,确有 其现实理由。其中所蕴含的对中国电影市场的未来“看多”,以及对相关文化产 业的美好预期,也愈发清晰。长远来看,我们应逐步适应春节期间文化消费方 式的新变化,看电影是近年的一大文化亮点,但绝不会是变化趋势的终点。对 已经具有一定文化鉴赏力与消费力的公众而言,大家希望看到更多既叫好又叫 座的优质贺岁影片,电影的营销宣传能力很重要,但影片本身的质量更加重要 。这不仅是观众的期待,也是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中国的文化产业升级换代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电影产业也是其中 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或许借助今年这个特殊的春节假期,电影作为一种具备 强大后劲的文化消费方式,将不断展现出非凡的魅力与影响力。 或许有人会担心,在春节假期后,这股电影热潮会回落,春节对中国电影 产业的“加速回血”只是暂时的。其实,对此不必过于担心。春节假期本就是电 影产业的“黄金时段”,节日后适度降温,正是对市场规律的反映。相比之下 ,电影产业如何长期保持高位运行才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影视从业者应进一步提高国产电影的制作水平,更多用专业精神而不只是 营收心态对待电影事业,才是保持电影热潮的最根本动力。从近年保持较高热 度的作品来看,无一不是匠心独具之作,粗制滥造、故意吸睛的做法,或许能 吸引资本一时的热度,却不能带来持久的口碑。不戒除浮躁心态与过度功利化 的念头,节假日的市场刺激都不过是疗效短暂的“强心针”。 (作者:黄西蒙,系媒体评论员) 第37辑:家庭教育比选择学校更重要 作者:刘巧利《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9日02版) 工薪家庭应该倾尽财力让孩子上顶尖小学当“凤尾”,还是上一般重点小学 当“鸡头”?近日,这则讨论登上某知识共享平台热榜,并很快溢出到其他讨论 平台。教育焦虑,从来都是流量收割机。 究其原因,背后固然有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因素,但与各类培训机 构的“煽动”也不无关系。但在焦虑加剧之时,我们有必要先冷静下来,重新审 视所谓的“凤尾”“鸡头”之说,弄清基本的教育事实和逻辑,避免可能作出错误 的判断。 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更不是。人的成长是最复杂的,遗传、环境和 教育等因素共同产生影响,这决定了不能把教育简单化,认为选择“顶尖小学 ”便万事大吉。就以孩子成长中最容易量化的学业成就而言,到底与什么最相关 ?较有影响力的结论来自科尔曼报告,该报告在对美国4000所学校60万学生的 详细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在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比学校更 为重要,中产家庭的孩子学业成就最为稳定。科尔曼对此的解释是,在该群体 的家庭中,信心和成就根植于家庭中成人的监管和教育。而那些学业成绩不良 的孩子,大多缺乏一种改变和控制自己前途的自信。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不难理解,不过笔者还是坚持认为,相 比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学校,父母本身的特质、所展出的态度和行为或许更重 要。毕竟,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其实不是环境本身,而是他如何去认识和看 待自己所处的环境。兴趣的启蒙与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内驱力的激发等 ,是远比上名校更能支撑孩子走得更远的因素。 更值得警惕的是“鸡头”“凤尾”说潜藏的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观点。教育本身 就意味着不断地改变,有谁能说一个孩子在这个学校排在末尾,换到另一个学 校就是佼佼者呢?而且,“鸡头”“凤尾”说还透出浓浓的竞争味道。然而孩子们 在学校的关系,也不只有竞争关系。好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引导孩子们学会如 何合作与共处,淡化竞争,而不是相反。适合的教育,其实就是最好的教育。 何谓适合的教育?无非就是,以孩子全面的健康发展来衡量,有利于此的就是 适合的。一些父母在为孩子择校时,考虑了学校名气、校园环境、师资与同龄 人竞争力等诸多因素,唯独忽略了孩子本身。父母需要把孩子的想法纳入考虑 ,一起作出抉择,这个引导和协商的过程,也是尊重孩子、助力他们成长的过 程。 客观地说,多地采取的校额到校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长的择校 压力。如果能持续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不断完善优秀校长轮动、 校长职级制,持续提高一地的学校平均教研能力,从根本上推进义务教育走向 优质均衡,那么,或许会有更多家长能淡定面对择校,去认真思考“鸡头”“凤尾 ”说之外的真问题。 (作者:刘巧利,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第38辑:“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一举多赢 作者:张翼《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9日02版)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 方案》,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强调“户籍准入年限的同城化累计互认 ”,即除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之外,要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或城市群推进常住地 户口登记制度,引导流动人口有序落户。这对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 设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这个政策有利于通过户籍化促进流动人口的市民化。“十四五”时期 ,推进城镇化依然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要缩 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确保农村脱贫机制继续 良好运行,就必须促进城镇化进程。流动人口的市民化,能够将就业人口大幅 从低效产业转移到高效产业,从而通过提升劳动生产率而改善收入。土地确权 与土地流转,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土地集约经营来促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水 平,通过农民人均种植面积的扩大形成增收局面。 最近1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大有提升。2019年达到60.6 ,加上 2020年全年的发展,当前约61.5 。但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户 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在44.4 左右)。 何以如此?跨地区流动农民工希望在就业地的大城市落户,但这些城市难以形 成规模性政策供给。城市群或都市圈户籍准入年限的同城化互认,可以推动区 域内各个城市落户政策逐渐趋于一体化,并通过一体化来累计计算居留年数 ,消除城市之间的制度壁垒,满足农民工尽快落户的要求。 其次,这个政策有利于通过户籍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以户籍 设计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配置中,农民工难以与本地户籍人口均等化分 享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城市群或都市圈户籍准入年限的互认,疏通了城市之间 的流动渠道,形成了在经常居住地登记落户的制度配置,易于通过落户促进基 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农民工对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优先次序中,应该把教 育资源排在前列。如果能解决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的学位 问题,则农民工的市民化程度会更高。城市群或都市圈地方政府,应该依靠互 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支撑,系统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 代化水平,提升基层治理的法治化和精准化水平,将同城化的户籍准入与基本 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紧密结合,形成新发展阶段社会建设的新发展格局。 再次,这个政策有利于通过户籍化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以 人的城镇化代替土地城镇化,这是双循环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主要发力点,也 是扩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在农业现代化循序渐进的同时,户籍人口城镇化水 平的提升,或者弥合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裂隙,有利 于加强市民化过程中农民工的社会保护与社会支持,提升农民工在就业地的社 会融合度。城市群和都市圈户籍准入年限的同城化累计互认,在强化农民工参 保意识的同时,还有助于提升社会保险的统筹水平,通过同城化互认,促进城 乡统筹,并通过将市级统筹提升到省级统筹,为跨省统筹创造基本条件,进而 为社会保险的全国统筹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当前我国的人口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城市在发展中也形成了城市 群和都市圈。城市群和都市圈所形成的新增长点,有赖于市民化进程的推进。 跨地区流动的农民工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集聚在城市群和都市圈中。城市 群和都市圈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提升,既有利于年富力强的农民工的市民化 ,也有助于降低区域内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减少劳动力“候鸟式”迁移成本,缓 解“民工荒”和“招工难”问题的周期影响,具有一举多赢作用。 (作者:张翼,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研究智库副理事长,中国社会 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第39辑:用更优的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作者:杜庆昊《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9日02版) 【光明时评】 中办、国办日前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提出,要抓好重 大外资项目落地,破除各种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 环境,提高外商投资服务水平。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 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举措的又一展现。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尽管疫情给经济社会带来较大冲击 ,2020年全年新设市场主体仍高达约2500万户,大幅超出2019年的2179万户 ,实现了逆势增长。事实证明,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力地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按照市场化原则持续推进简政放权,着力减少政府对市 场活动的直接干预,营商环境的市场化、便利化大度提高。 一方面,着力破除隐形壁垒,市场准入更加宽松。依法保障各种所有制企 业平等竞争,出台“民间投资新36条”、促进政府采购领域公平竞争等系列政策 举措,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大幅放宽外资准 入领域,将自贸区试行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逐步扩至全国,金融、教育、文化 等领域对外商逐步放宽;出台外商投资法,改革外商投资管理方式,大力削减 外贸审批事项。建立并不断优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对所有企 业的普遍落实。 另一方面,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企业负担越来越轻。2019年、2020年新增 减税降费分别为2.36万亿元、2.5万亿元,减税降费力度空前。持续实施结构性 减税,由点到面推开营改增,大幅降低增值税税率;对中小企业实行普惠性税 收优惠政策;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企业融资、物流、 用能等成本;组织开展涉企收费、电力等领域价格检查,有效降低实体经济成 本。全面改革商事制度,推开“证照分离”改革,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程度大幅 提高。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激发市 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关键是用更优的营商环境为发展赋能。当前,一些领 域仍然存在不合理限制、不公平竞争,企业办事便利化程度仍有待提升。要解 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市场化推动营商环境的再优化。 一是清理对市场主体的不合理限制。坚持对所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 对待。在积极稳妥的前提下,继续放开对民营企业在石油、天然气、电信等领 域的不合理限制,放宽医疗、教育等社会服务业和研发、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 的市场准入限制。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在行业准入 、政府采购、资金补助、资质许可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着力破除地方保护主 义,加大对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的技术性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限制竞争的 条款。加强对平台经济的反垄断监管,着力规范和限制平台企业对商家限制交 易、选边站队等行为。 二是减轻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负担。一方面,完善商业银行考核体系,提 高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授信业务考核权重,推动把普惠型个人经营性(非农户 )贷款纳入银行考核范围,支持个体经营者创业发展。另一方面,持续推进减 税降费等政策措施落地落细落实,破除相关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中的技术障碍 ,建立严格的对政府违约和政策不落实的问责机制,持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比如,深入研究制定更具实效、更管长远的清费减负举措,严格执行依清单收 费。 三是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化程度。一方面,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按照“简 化、统一、协调、最优化”的要求,对审批服务事项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 减费用,消除自由裁量权,营造透明、公平、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 ,加快打造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在全国范围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 “掌上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