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管理工作的意见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高耗 能”“高排放”项目管理工作的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升级我市产业结构,促进我市经济高质量 发展。结合XX实际,现就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 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能耗“双控”与经济协调发 展为重点,落实各级政府管理职责,压实重点用能企业节能主体责任,探索重点领 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能耗“双控”新方式。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配置增量 用能、推进重点领域节能等措施,进一步拓展用能空间,推进能源“双控”和坚决遏 制“两高”(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实现高质量发 展。 二、工作措施 (一)严格“两高”项目行政审批,优化项目管理监督机制。 1.严把项目准入关口,规范项目行政审批。要严格实行政府权责清单管理制 度,依法依规严格实施行政审批。行业主管部门要履行主体责任,理清省、市、县 三级“能评、环评、安评”的职责边界。坚持权责一致原则,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 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规范行政审批受理、审查、决定、送 达等各环节,实现“两高”项目行政审批全过程依法规范、准确高效。各级投资主管部 门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XX〕XX号)、国家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XX年)》和我省有关投资政策规定,依据行业准入条 件按权限审批、核准或备案。严禁虚增投资,严格管控在核准或备案文件中核准或 备案分期投资项目,人为放大“能耗”“碳排放”的指标。新上“两高”项目必须符合国家 产业政策且能效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的新建项目,一律不予审 批、核准;属于限制类技术改造的“两高”项目,确保耗能量、排放量只减不增。 2.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要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 监管”的原则,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依托省一体化平台,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互联网+大数据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纪审批行为。对违反“两高”项目行政审批相关 规定、失职渎职的经办人员,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造成重 大损失或影响的,追究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二)严格“两高”项目能耗管理,实现能耗供给消费平衡。 3.明确节能审批权限,严控项目节能审查。根据国、省发展改革委相关政策文 件,严格控制项目节能审查。对未按规定进行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未通过,擅自开 工建设或擅自投入生产、使用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由节能审查机关责令停止建设 或停止生产、使用,并限期改造。按国家规定权限,对不能改造或逾期不改造的生 产性项目,节能审查机关报请本级政府责令关闭,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4.严格能耗双控边界,管控能耗总量强度。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强化能耗总量 和“强度”双控管理工作,万元GDP能耗必须下降16%、能源消费总量不能突破XXX万吨 标准煤“警戒线”,同时,严格煤炭总量管控。要结合能耗总量“强度”及实际能耗 量,各县(市)区政府要建立区域能源消费平衡表制度,充分摸清本地区能耗总量 和“强度”,不能突破能耗总量及增量控制边界。 5.加强能耗预算管理,推动能源高效配置。要对本地区能源消耗进行预算管 理,编制本区域“十四五”期间能源消耗预算管理方案。根据本地区能耗总量控制目 标,在合理预留一产、三产、居民消费用能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做好新增能源消 费量和主要产品能耗强度等测算,科学合理地安排重点用能单位和新建固定资产投 资项目能耗指标。 6.强化产品能耗限额,管控新建项目能耗。根据“十四五”单位GDP能耗强度目 标,结合总量控制目标,各地区确定五年期重点行业能耗强度下降目标,完成年度 和五年期单位GDP能耗强度下降目标任务。将化工、钢铁、有色、炼焦、火电发电、 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存量企业单位产品能耗纳入年度考核,督促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 伐,力争将单位产品能耗限额达到先进值。新建高耗能项目在符合两个先进(技术 装备水平先进、单位产品能耗限额达到国内先进)的前提下,须同步考虑万元工业 增加值能耗情况,原则上须低于“十四五”规划期末规上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 7.构建能源管控模式,推广能耗在线监测。按照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和进度要 求,推进全市能耗1000吨以上XXX户,特别是XXX户“六大高耗能”企业和未来新增耗能 企业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确保及时将煤、油、气、电力、热力等主要能源品种的数 据上传。鼓励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覆盖全部资源消耗的综合监测管控系统建设,最大 程度整合已有信息化管理系统或控制系统,为本单位节能挖潜、降本增效提供支撑 服务。 8.破解能耗双控难题,完善能耗指标替代。按照市场化办法配置能源消费 量,采取“现货”“期货”相结合的模式,整合、梳理和确权节能提效、关停压减、风光 电清洁能源等项目,建立能源消费量替代指标库。借鉴先进省份用能权交易的经 验,市场化配置能源消费量资源。依据统计局年度报表、年度能源消费报告和重点 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数据,强化“期货”项目的考核力度,确保确权后的替代量真实 有效。 9.开展重点行业对标,改造传统耗能企业。通过更新改造、兼并重组、集聚搬 迁等方式,推进煤炭、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重点能耗行业节能降耗工 程。加强规划引导和行业规范管理,通过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引导企业进行技术 改造升级,降低产能改造成本,提高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