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点应知应会问答汇编(100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点应知应会问答汇编 (100题) 1.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 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提出 的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原 则,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方面做出 的不朽贡献,他对社会主义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的正确思 想,都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都是我们党宝贵的 精神财富。  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即创立了一条思想路 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探索了三条道路(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独特的革命道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 道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三套理论(新民 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式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国式社会主义 社会矛盾理论)。  2.什么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三大优良作风是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 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它是毛泽 东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 告中总结概括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特 别是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的全党统一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同 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显著标志。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 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 风。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指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和党 内外的群众结合在一起,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一切为了 群众,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正确处理和有效地解决党内矛盾,克服缺 点,纠正错误的科学方法。  3.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之一,是党的科学的领导方法 ,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这 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 一个显著标志。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 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 开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 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 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 们党,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4.什么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由列宁最早提出,概括地说,就是民主基础上的 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党章》对民主集中制 提出了六条基本原则: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 ,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 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 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党的最 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党的上级组织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 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 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5.什么是党的干部路线、原则和方针?   党的干部指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由共产党员 出任的机关、团体、军队、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 党的“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干部原则是在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来的。  “任人唯贤”是指“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 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 干,不谋私利为标准。”  “德才兼备”是指提拔干部的两个条件:  (A)政治立场的坚定,不是投机家,不是空头革命家(有 ‘德’)。  (B)工作的能力(有‘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针对 党和国家干部队伍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实际情 况,邓小平提出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四 化”方针。进入新的世纪,江泽民又提出了“努力推进干部工 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主张,进一步丰富了党的干部 队伍建设理论。  6.什么是党的“四个服从”纪律要求?  “四个服从”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党 的纪律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在六届六中全会上首先提出来的。  它的具体内容是: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 ;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 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四个服从既反映了民主,又体现 了集中,是党内生活秩序的总概括,是正确处理党内各种关系 的基本准则,其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其核心是全党各级组织 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七大以后的 历届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都强调了这一组织纪律原则 ,并不断加以补充、发展和完善。  7.什么是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8.什么是“双百”、“二为”方针?  “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 本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基本精神是艺术上不 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 论。“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技术发展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和科技兴旺的方针。  “二为”是指文学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为人民服务”就是为工农兵、知识分子、干部和一切拥 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人们服务。社会主义是广大人民群众 的根本利益所在,“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为人民服务 ,“二为”方针并不限制艺术家的创作性,而是鼓励文艺工作 者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前提下,创作出更多更好 的精神产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  9.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使 市场在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 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 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 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 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所有制 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 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 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在宏观调控上,我 们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 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  10.什么是“三农”问题?解决的方针、政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4。解决好 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这”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的 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得眼光向内 ,解决内需问题。解决内需问题就是解决了中国的发展问题。 当前,包括农业、农村、农民在内的”三农”面临的问题,是 中国整个经济发展中关系全局的一个突出问题。努力减轻农民 不合理的负担,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确保粮食安全和让农民增 收,已成为中国”十五”计划时期和今年农业及农村经济工作 的重中之重。  11.什么是“三反”、“五反”运动?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按照《共同纲领》保护私营工商业的合 法经营和适当发展。但是,一些不法资本家不满足于用正常方 式获得的一般利润,用向国家干部行贿等非法手段获取高额利 润。这种情况的严重发展,使党中央不得不从1951年12月起在 党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始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 ”运动,并从1952年1月起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中开始反行贿、 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 情报的“五反”运动。由于党的正确领导,到1952年10月 ,“三反”、“五反”运动胜利结束。这两场运动的胜利,打 击了资产阶级的违法活动,巩固了工人阶级和国民经济的领导 地位。  12.什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是共产党的友党、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实 行的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民主党派的主要作用是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在 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13.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2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全面 展开的。它的主要内容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 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合作化运动实现的 ,它仅用四五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5亿农民从个体小农经济向 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转变。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坚持 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 引导他们在自愿的基础上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最后发 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 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逐步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 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三大改造到1956年完成,它使 我国的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14.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是什么?  人民军队创建之初,毛泽东就提出废除旧军队的雇佣、打骂 士兵和枪毙逃兵的军阀制度,提出官兵平等的口号,士兵有开 会说话的自由。抗战时期,毛泽东总结了我军政治工作的经验 ,鲜明提出了我军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即”官兵一致、军民一 致、瓦解敌军”,并对其内容做了精辟的阐述,”八路军的政 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有三个,  即:第一、官兵一致的原则,这就是在军队中肃清封建主义 ,废除打骂制度,建立自觉纪律,实行同甘共苦的生活,因此 全军是团结一致的。  第二,军民一致的原则,这就是秋毫无犯的民众纪律,宣传 、组织和武装民众,减轻民众的经济负担,打击危害军民的汉 奸卖国贼,因此军民团结一致,到处得到人民的欢迎。  第三、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原则。我们的胜利不但是依靠 我军作战,而且依靠敌军的瓦解。”  15.人民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具体情况怎样?  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949年1月31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 共中央科学地分析了战争形势,及时抓住战略决战的有利时机 ,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同蒋介石集团进行 了空前的战略大决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东北解放军集中主力70万人,发动 了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中国革命形势由此进入新的转 折点;  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以及部分地方武 装共60万人,发起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 区。  1948年11月23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共 100万人,联合发动了平津战役,基本解放华北全境。三大战役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事主要力量,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  16.毛泽东为什么要赴重庆谈判?  抗战胜利后,得到美国支持的国民党政府企图垄断抗日战争 的胜利果实,将中国继续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1945年 8月,蒋介石摆出一副和平姿态,三次发电报给毛泽东,邀请他 赴重庆共商“国家大计”。中共中央分析,在当时同国民党进 行和平谈判是有必要的:1.由于和平、民主、团结是战后人民 的强烈愿望,只要有可能,党就应当争取通过和平的途径来实 现中国的进步和发展;2.由于蒋介石的内战部署一时难以完成 ,党和全国人民是有可能争取国内和平局面的;3.通过和平谈 判,可以使全国人民看清楚国民党反动派真实面貌,对于提高 人民的革命觉悟有很大作用。因此,中央的决定1945年8月28日 ,毛泽东亲赴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17.什么是党风建设中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措施  2001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 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针对目前党的作 风建设中存在的比较突出和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八个坚持 ,八个反对”的纠正措施即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搬照抄、本本主义”;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  “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  “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  “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   “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全会号召全党同志要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全面贯彻“八个 坚持,八个反对”,开拓进取、知难而进,关心群众、真抓实 干,艰苦奋斗、拒腐防变,使党的作风、党群干群关系能有新 的明显的改善,让人民群众见到实效,增强对党和党所领导的 事业的信心。  18.什么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 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所 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 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 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 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 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 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 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 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19.抗日根据地军民是怎样战胜困难的?  1941年至1942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太平洋战 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占领区残酷地进行殖民统治和经 济掠夺,并且集中日、伪军反复“扫荡”敌后抗日根据地。国 民党顽固派继续加紧反共“摩擦”。华北地区又遇上了年年灾 害。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敌后抗战斗争进入严重困难的 困难时期。中共中央号召广大军民发扬革命精神,战胜困难 ,争取胜利,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精兵减政 、统一领导、发展生产、整风运动、三三制政权、增产节约、 减租减息等。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是两个中心环节。抗日根 据地的大生产运动在克服严重的物质生活困难方面起了决定性 的作用;整风运动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并进一步成熟起来。 抗日根据地军民正是在共产党这些正确政策的指引下,克服了 极端严重的困难,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了物质上和思想上 的准备。  20.江泽民提出的“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 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 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 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 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 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依法治国,是实行法治。法治是 相对于人治而言,其核心是依法办事,依法治理国家。依法治 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 重要保障。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  21.江泽民庆祝建党八十周年讲话的意义是什么?  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大会上的年讲话,尤其是对“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含义的阐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和观点,从我们党面临的现实形势出发,提出了我们党在新的 历史时期的努力目标、奋斗方向,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的光辉,体现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 新的马克思主义本质,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新 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宣言书,对于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讲话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 了强烈的反响。它使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更加巩 固,党的凝聚力、影响力、吸引力大大增强,人民群众在党的 领导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大大增强,人心思安 ,人心思进,由此进一步成为全国的人心所向。  22.江泽民“5.31”讲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出席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 业典礼并发表讲话。他指出: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党同志和全国 上下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 ”要求,努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贯彻 ”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 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必须使全党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 状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最广泛最充分 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坚持 党的思想路线,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 决定因素;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 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要有新思路,改 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必须坚持和完善初级阶段的 基本经济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推进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和增强党的团结 。  23.建国初期,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  从1950年12月起,党领导人民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 了镇压反革命运动。建国初期,国民党反动派遗留在大陆的反 革命残余势力极其猖獗,溃散武装就有200万,各种特务分子 60万,反动党团骨干分子60万。此外,在城乡还有一批反动会 道门头子、土匪恶霸等反动势力。他们到处造谣煽动,搜集情 报,破坏生产,暗杀干部,甚至进行所谓“大陆游击”。坚决 镇压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保卫人民革命胜利的成果,保障 人民生命的安全,是党当时面临的一项严重的政治任务。 1950年7月21日,政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镇压反革 命活动的指示》。同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也就此发出指示 ,要求全面贯彻党的“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这一运动 ,基本上消灭了中国大陆上的反革命残余势力,巩固了人民民 主专政,使全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定局面。  24.加入WTO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我国的对 外开放事业由此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党和 政府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政府迅速转变职能,在政 企分开的改革道路上,加快步伐,以使经济管理工作与国际接 轨;要求政府依法行政。它要求全党同志努力提高学习能力、 应对能力、竞争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以适应形势的要 求。它要求领导干部努力掌握在开放条件下管理和驾驭经济发 展全局的本领,在工作中要全面考虑国内和国外两种因素,善 于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善于把国际市场可能给 我们带来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 设。  25.红军长征遇到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 被迫撤离江西革命根据地,准备与二、六军团会合,沿途突破 敌人四道封锁线,兵力损失过半。12月,黎平会议后,红军改 变会合计划,向贵州腹地进发。1935年1月,红军攻打娄山关 ,占领遵义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 位开始确立。会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翻越夹金山。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开始与张国焘的分裂 主义作斗争,左路军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随后,红一、三军 团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到达 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中央红军长征结束。红军指战员在长 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 ,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 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 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26.红军为什么能够打败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反革命“围剿 ”?  从1930年10月到1932年底,国民党军队相继向红军发动四次 大规模“围剿”。妄图消灭红军,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工 农红军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能够一次又一次地粉碎数倍于己 的敌人的数次“围剿”,根本原因在于党在根据地实行了正确 的方针、政策,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赢得了人民群众人力、 物力的广泛支持。这些胜利也同毛泽东等人的正确的战略战术 指导分不开,它主要表现在:着眼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集 中兵力,各个歼敌;“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运动中 发现敌军弱点,速战速决。这些正确的战略战术思想,解决了 红军如何以劣势兵力和落后装备去战胜强大的敌人这个异常复 杂而困难的问题。它是根据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特点,在实践 中逐步探索形成的。  27.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 ,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 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陈独秀任书记。上海共产党早期组 织成立后,实际上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起着中国共 产党发起组的重要作用。  1920年10月,由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3人发起成立北京 共产党早期组织,李大钊为负责人。罗章龙、刘仁静、邓中夏 、高君宇、何孟雄、缪伯英、范鸿劼、张太雷等先后加入,成 员大多为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骨干。  1920年秋,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昌秘密召开会议 ,正式成立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推选包惠僧为书记。  1920年秋,施存统、周佛海等在日本东京建立旅日共产党早 期组织,施存统为负责人。  1920年秋冬之际,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以新民学会骨 干为核心秘密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0年底至1921年初,王尽美、邓恩铭等在济南建立共产党 早期组织。  1921年春,在与无政府主义者组织的“共产党”分道扬镳后 ,陈独秀等重新组建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有谭平山、陈 公博、谭植棠等,陈独秀、谭平山先后任书记。  1921年,张申府、周恩来、赵世炎、刘清扬等在法国巴黎也 建立了由留学生中先进分子组成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张申府为 负责人。  这些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名称不一,有的叫“共产党”,有的 叫“共产党支部”或“共产党小组”,它们的性质相同,都是 组成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后来被通称为“共产主义 小组”。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有组织、有计划地扩大马克思主 义的研究和宣传,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发起建立社会 主义青年团,创办工人刊物,开办工人学校,领导工人成立工 会,开展工人运动,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 合。这样,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就基本具备了。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 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 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 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 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 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 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 命取得胜利。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 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 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 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 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 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 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 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 4月,俄共(布)西伯利亚局派维经斯基等一行来华,了解中国 情况,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他们先在北 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共同商 谈讨论了建党问题,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从5月开始,陈 独秀邀约李汉俊、李达、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谈建党的问题。8月 ,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10月,李大钊在 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接着,在湖南、湖北、山东、广东 等地相继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同时在法国和日本也由留学生 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了党的早期组织。这些组织当时叫法不一 ,有的叫共产党,有的则称共产党小组或支部,由于它们性质 相同,因此,后来统称它们为各地共产主义小组。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开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动。为 了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建党思想,1920年9月,上海 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从八卷一号开始)改为党的公开刊 物;同年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在全国主要城市秘 密发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刊。新青年出版社还 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 义经典著作,以及多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小册子。各地共 产主义小组又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在上海有《劳 动界》,北京有《劳动音》和《工人月刊》,济南有《济南劳 动月刊》,广州有《劳动者》等,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 教育。在此基础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入工人群众,举 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各地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发展了一批团员,青年团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  1921年3月,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召 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原则 的宣言,并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 计划,表明了党组织对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会、行会、文化教 育团体和军队的态度。这次会议为党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备。 维经斯基回国不久,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他 们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党 的发起组在李达的主持下进行了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并 向各地党的组织写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选派两名代表出席大 会。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 23日全部到达上海。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 纲领规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 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废除资本所有制,建立 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基本任务是从 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 。大会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张 国焘负责组织,李达负责宣传。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诞生了 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 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 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正如毛泽东 所说的那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了。  由于党的“一大”召开于7月,而在战争年代档案资料难寻 ,具体开幕日期无法查证,因此,1941年6月在党成立20周年之 际,中共中央发文正式规定,7月1日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 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成果,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 1921年7月23日。  28.二大确定的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是什么?  1923年7月16-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 海举行。会议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和党成立 后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讨论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 状况和革命任务,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 ,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 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党的最高纲领:在最低纲领实现之后,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 ,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尽管会议对民主革 命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武装斗争、农民土地等问题的认识还 不清楚,但是它第一次在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上提出了彻底的反 帝反封建纲领,指明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为日后的革命斗争 指明了基本方向。  29.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是什么含义?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根据 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以及在 20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他说:”我们要实现 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 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 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 民总产值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 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 的努力。”在这之后,他又多次提出了这一构想。党的十二大 正式引用了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二十世纪末的战略目标。在 ”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指在温饱的 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30.邓小平是怎样阐述“四项基本原则”的?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党的路线、方针、 政策,克服来自“左”的和右的干扰,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 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明确指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 ,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 的根本前提。这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一个有机整体,共产 党的领导是核心,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人民民主专政是保证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四者缺一不 可。四项基本原则是当代立国治国之本,是我们反对各种错误 思潮的强大思想武器。  31.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的意义是什么?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严重的 考验,能否汲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避免来自 “左”与右两个方面的消极影响,使改革开放顺利进行,是迫 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中国改革开放 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讲话。谈话的主要精神在同 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中又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邓小 平的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 ,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 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 到新阶段的又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32.邓小平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 ,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 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从各方 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这一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关于社会主义思想路线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 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关于社会 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理论;关 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 论;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 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 于祖国统一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的理论;关于 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事业领导 核心的理论。  33.党章中规定的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内容是什么?  党员的权利指党员按照党章规定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在党 内,每个党员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参与党的工作,共同管理党 的事务,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负责精神,维护党的利益,保证 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  党章中规定党员享有8项权利: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 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 讨论;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 被选举权等。党员的义务指党员对党应尽的责任,是党对党员 的基本要求,是党员条件的具体化,也是衡量一个党员合格不 合格的具体标准。  党章中规定党员有下列义务: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 ,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 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 ;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等。  34.党章上的党员的义务和权利  党章第一章第三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 ,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 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 作用。  (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 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四)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 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 成党的任务。  (五)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 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 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六)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 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七)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 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八)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 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 斗争,不怕牺牲。  党章第一章第四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 育和培训。  (二)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 的讨论。  (三)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四)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 ,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 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 部。  (五)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六)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 ,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七)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 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 至中央提出。  (八)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 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  35.党章上的党的干部六条标准  重要思想,学党章第六章第三十四条规定:党的各级领导干 部必须模范地履行本章程第三条所规定的党员的各项义务,并 且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条件:  (一)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持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  (二)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 ,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 ,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做出实绩。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 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 相结合,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 对形式主义。  (四)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 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五)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 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 路线,自觉地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做到自重、自省、 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 不正之风。  (六)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 念,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 作。  36.党在新时期确定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的 具体内容是什么?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发 ,将十二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规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  具体为: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 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 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 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目前第一步目标、第 二目标已实现。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人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37.党在新时期的外交原则和政策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在处理同一切国家的关系上,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依据 ,根据我国具体情况而制定的。这一政策也体现了爱国主义和 国际主义的有机结合,符合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 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互相尊重主权 和领土完整是一切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又是各国人民 自由平等交往的必要条件。互不侵犯和互不干涉内政是实现各 国之间和平共处的根本保证。平等互利是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 完整的必然发展。在新世纪,我国将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 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友好交 往、平等相待、互利合作,推动人类进步事业不断前进。  38.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在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的基础上 ,依据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认识,明确提出了党在新时 期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路线的核心内容被概括成”一个中 心,两个基本点”。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强调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党的十四大明确提 出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口号。十五大郑重指出 :在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历史时刻,”全党要 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9.党在新的形势下提出“以德治国”理念的具体含义是什 么?  2001年1月,江泽民明确提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 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  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 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 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职业道 德、社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积极建立适应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 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规范。”  以德治国”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借鉴中国历代的治国之道 ,吸取国外国家事务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对如何管理国家事务,如何教育引导人民崇尚高尚的精神生 活思考的结晶。  40.党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几部党章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党的十六大,中国共产党总共 通过了15部党章,并根据革命和建设形势的发展,新的政治任 务的变化和党自身建设的需要,先后对党章进行了14次修改。 党章的修改过程,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的全部历 程,记录着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实践活动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 。在党的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党章主要有以下几部:  一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正式党章。1922年党的二大对一大 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进行了重大修改,制定通过了党的 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党章——《中国共产党章程》,它标志着党 的创建工作的最后完成,从此这个年轻的政党有了自己的立党 之本和最高的政治行为规范。  二是民主革命时期最好的党章。1945年党的七大,总结了党 领导革命斗争的新经验,继承了以前历届党章的优点,制定并 通过了新党章。七大党章最重要的新突破,就是确立毛泽东思 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因而使七大党章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 有里程碑的意义。  三是执政党的第一部党章。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是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八大总结了 执政以后党的地位、自身状况及党所面临的新任务,为适应大 规模经济建设和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需要,对七大党章进行了修 改和通过。八大党章为执政党的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四是20世纪最后一部党章。1997年党的十五大是中国共产党 在20世纪召开的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而十五大党章就成 了我们党20世纪最后一部党章,它最重要的突破就是把邓小平 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列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 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五是21世纪的第一部党章。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关 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又一次修改、完善了党章 ,是我党在新世纪的第一部党章。十六大党章把“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规定为 党的行动指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丰富的理论内涵、强烈 的现实针对性。十六大党章与十五大党章相比,有65处修改。 其中特别重要的有17处,包括总纲部分的8处,条文部分的9处 ,在这些修改的地方,显示出了十六大党章的新突破和新贡献 。  我们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章的修改历程能清楚地看到 ,建党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总结 新的经验,并将实践检验证明正确的结论写进党章,通过不断 修改党章,调整党的奋斗目标,在思想上、理论上与时代同进 步,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品 质。  41.党和政府制定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及政策是 什么?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 的意义。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建立适应市场经 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 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眼于 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紧密结合 起来,抓好大的,放活小的,有针对性地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 步伐;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产和再就 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 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坚定信 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逐步建立现代 企业制度,明显改善经营状况,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 局面。  42.党和政府制定的“西部大开发”的决策的具体内容是什 么?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所作 出的适时调整和重大部署,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质的飞 跃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实现民族共同 进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需要,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 发展的需要。实施西部大开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 的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实施 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是实施 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根本;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这是实施西部地 区大开发的关键;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这是实施西部地区大 开发的重要条件。  43.党和政府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内容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程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类 为了克服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特别是全球性的环境 污染和广泛的生态破坏,以及它们之间关系失衡所做出的理性 选择,”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相互 依赖互为加强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这一问 题也极为关注。1991年,中国发起召开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 发展部长会议”,发表了《北京宣言》。1992年6月,在里约热 内卢世界首脑会议上,中国政府庄严签署了环境与发展宣言。 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为了支持 《议程》的实施,同时还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 划》。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 战略,号召全国人民积极参与这一伟大实践。  44.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意义是什么?  科教兴国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情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 策。这个决策是1995年5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 技术进步的决定》中首次提出来的。它是指要全面落实科学技 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 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 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 的繁荣昌盛。  45.党和政府的对外开放政策是怎样制定出来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就提出积极扩大对外经济技术 交流的主张。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厦门、深圳、 汕头、珠海设置经济特区,吸引外资、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经验。后来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设想,我国的开放通过经 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四个层 次的探索和实践,滚动式地由南到北,从东到西,先外后内 ,逐步推进,在不同层次上实行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和灵活措 施。党的十二大明确指出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 方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对外开放政策正式定为”基本国 策”。对外开放也成为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 内容。  46.党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怎样提出来 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 析科学技术作用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他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 国科学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 来的观点。”1988年9月,他又进一步指出:”马克思说过,科 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1992年春,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说:”经 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党的十四大肯定并发挥了这一论断,”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振兴科技。”江泽民同志在”七一 ”讲话中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 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论断的提出为新时期解放思想、加速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  47.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思想路线,也叫认识路线。延安时期,毛泽东在总结中国共 产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时,借用中国古典,提出了“实事求是 ”的口号,这一口号后来被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概括表述。新 时期之初,邓小平总结建国以来我们党的成败得失,面对”两 个凡是”的错误主张,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 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口号,丰富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的内涵。进入新世纪,江泽民针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 化,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全党同 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 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 俱进,开拓创新”又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内涵。  48.党的“七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把中国引向光明的前途,中 国共产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 国代表大会。“七大”的工作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 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在二十四年中曲折发 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八年抗战的经验,制定出打败日 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正确的纲领和策略;批评了党内的错 误思想,系统地阐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使全党的认识在马 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选举产生以毛 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 “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的、也是最 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 中国共产党的史册。  49.党的“八大”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系统地总结了“七大”以来的 历史经验,分析了形势,适时地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 的任务,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经济 建设的方针。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阶级 关系和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主 要任务。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坚持 了经济建设的正确方针;提出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 全社会主义法制;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  5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做了哪些调整?  1978年下半年,安徽、四川农村尝试包干到户、到组的生产 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 《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因时因地制 宜,经营自主。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谈话,肯定了一些地方 大包干的做法。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认为包产到户”没有什么资本 主义复辟的危险。”到1983年,全国实行”双包”的生产队达 到了93%,其中绝大多数实行的是包干到户。1985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出《关于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提出了10项 政策措施,目的是给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发展大规模商品 生产的规模。党的农村政策的重大改革,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的原则性同调动农民积极性的灵活措施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条 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道路。  51.《干部任用条例》知识问答  1.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基本程序是什么 ?  《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  (1)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选拔任用条件;  (3)选拔任用工作程序;  (4)选拔任用干部的管理;  (5)选拔任用工作的纪律和监督。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程序有:  (1)民主推荐;  (2)考察;  (3)酝酿;  (4)讨论决定;  (5)任职;  (6)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  2.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六个方面的 基本条件:  (1)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持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  (2)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 ,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 ,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做出实绩。  (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 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 相结合,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 对形式主义。  (4)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 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5)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 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 路线,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 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 正之风。  (6)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 念,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 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  3.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干部应当具备哪些资格?  《干部任用条例》规定,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在工龄 和基层工作经历方面,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 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在职位经历方面,提 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 上职位任职的经历;在任职年限方面,提任县(处)级以上领 导职务,由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两年以上 ,由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的,应当在下级正职岗位工作三年 以上;在文化程度方面,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其中地(厅)、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一般应当具有大学 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在接受培训方面,应当经过党校、行政院 校或者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五年内累计三个 月以上的培训,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培训要求的,应 当在提任后一年内完成培训;在健康状况方面,身体应当健康 ;提任党的领导职务的,应当符合《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 党龄要求。  4.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资格要求与基本条件的关系是什 么?  《干部任用条例》对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干部做出的七条 资格要求与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六个方面的基本条件是有 机的统一。资格与条件在要求党政领导干部要达到标准方面 ,各有侧重。基本条件侧重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资格 条件侧重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资历要求。二者从不同角度,对选 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提出了要求。对于《干部任用条例》规定 的资格要求,我们要正确理解,全面把握,严格把关。  5.参加公开选拔人员的任职资格条件是如何规定的?  参加公开选拔的报名人员应当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 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报名人员 ,应当具备与所报职位要求相当的资格。对有特殊要求的职位 ,可以附加其他条件。  根据选拔职位对人才的需求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需要,可 以对报名人员的职务层次、任职年限等任职资格适当放宽。但 报上一级职位的,需在本级职位任满一年;越一级报名的,应 当在本级职位任满四年;不得越两级报名。  6.参加竞争上岗人员的任职资格条件是如何规定的?  参加竞争上岗人员的基本条件和资格应当符合《干部任用条 例》的有关规定以及竞争职位的要求。  7.民主推荐包括哪两种方式?  民主推荐包括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无论是领导班 子换届,还是个别提拔任职,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一 般应当同时采用。对两种推荐结果要综合分析,互为补充,相 互印证。  8.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的要求有哪些?  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 并署名。经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民主 推荐。所推荐人选不是所在单位多数群众拥护的,不得列为考 察对象。  9.什么是组织推荐?  组织推荐,是指根据工作需要和配备领导班子的需要,由党 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直接提名考察对象的一种推 荐领导干部人选的方法。一般情况下,组织推荐考察对象,必 须是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个别特殊需要的领导成员人选 ,必须经过党委(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集体研究确定。  10.民主推荐应当经过哪些程序?  领导班子换届时,民主推荐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主持,应当 经过下列程序:  (1)召开推荐会,公布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范围 ,提供干部名册,提出有关要求;   (2)填写推荐票,进行个别谈话;  (3)对不同职务层次人员的推荐票分别统计,综合分析;  (4)向上级党委汇报推荐情况。个别提拔任职,民主推荐 的程序参照领导班子换届进行。  11.如何确定考察对象?  《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 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 须经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民主推荐。  确定考察对象的具体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在领导班子换届 时,由本级党委书记办公会根据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反馈的民主 推荐情况,对考察对象人选进行酝酿,本级党委常委会研究提 出考察对象建议名单,经与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沟通后,确定考 察对象。第二种是在个别提拔任职时,由党委(党组)或者组 织(人事)部门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 。第三种是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个别特殊需要的领导成员 人选,可以由组织推荐,作为考察对象。  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时,要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 据之一,同时防止简单以票取人。  12.干部考察的具体程序有哪些?  《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了干部考察工作的六项具体程序:  (1)组织考察组,制定考察工作方案;  (2)同考察对象呈报单位或者所在单位的党委(党组)主 要领导成员就考察工作方案沟通情况,征求意见;  (3)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情况,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 内发布干部考察预告;  (4)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 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广泛深入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