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召开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 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转变工作方式,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提振发展 信心,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 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夯实产业支撑。我重点讲五个方面问题。 一、深刻认识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始终保持产业立城兴城的战略定 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察大势、统筹大局,提出了一 系列具有鲜明时代性实践性开拓性的新思想新论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 经济治理现代化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贯穿着 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的大逻辑,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 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的重大判断,指出经济发展面临动力转换节点,低 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 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生产小型化、智能化、 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经济增长需要更多驱动力创新;贯穿着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形成了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 性、纲领性、引领性,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必须破除“唯GDP论英雄 ”,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 、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贯穿着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方法论,强调 “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 金融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 ,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贯穿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 作主线,强调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必须从生产端入手,促进产业 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 给,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贯穿着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 中心的鲜明主题,强调把经济发展仅仅理解为数量增减、简单重复是不全面的,习惯 于铺摊子、上项目,即使暂时把速度抬上去了也不会持久,我们要的是投资有回报、 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的发展;贯穿着 正确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两手论”,强调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 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 府作用,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该营造的环境营造好,该制定的规则制定好,让企业家有 用武之地;贯穿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持 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 、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发挥创新对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贯穿着推进高水平双向 开放的全球视野,强调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可能 成功,我国对外开放既包括打开大门吸引外资,也包括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投资,要坚持 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支持企业走出去。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思想,战略格 局宏大,实践特色鲜明,具有极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和引领性,各级党委政府要自觉践 行、坚定贯彻。社会各方面必须清醒认识到,只有与党的理念、国家意志高度契合、 相向而行、顺势而为,才能保持发展的正确方向,事半而功倍。 当前,全球经济仍处在长周期的深度调整阶段,总体企稳回升与发展变化加快成 为主要特征。要深刻认识全球化的新特点,深入研究一些国家地区兴衰成败的根源 ,深入思考一些城市后发崛起的路径和规律,再定义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互动关系 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敏锐把握产业环境和科技创新趋势对城市产业经济发 展的影响。从产业宏观层次看,以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双重效应”为特征的“集群 化”发展趋势更加显现,越来越多企业和法人机构高密度聚集、专业化分工,形成配 套完整的产业集群;以跨界渗透和相互交叉为特征的“融合化”发展深入推进,产业 界限趋于模糊,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整合延伸和链式效应 为特征的“垂直化”发展加快演进,产业链向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物流、终端 零售等环节全面拓展,深刻重构创新链和价值链;以共生共享共赢为特征的“生态化 ”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产业竞争的核心从主要是要素之争转变为涵盖公共配套、人才 科技、政务服务各领域的生态之争。从技术微观层面看,高强度的科技创新时代已经 来临,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关键核心技术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 先兆;网络化的科技创新格局加快构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取决于能否在更 大范围内整合创新资源;全链条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 与耦合更加紧密;大众化的创新创业局面已经形成,越来越多的创客成为技术创新的 重要力量。我们必须精准把握新趋势,加强产业政策创新和经济组织方式改革,牢牢 把握战略上的主导权和工作中的主动权。 国内外城市发展实践表明,一座城市能否站上世界城市体系“塔尖”,既取决于 国家战略意志,又取决于综合竞争能力。纵观全球,发达城市都因拥有强大的产业体 系和经济实力而进入世界城市的行列。产业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是城 市正常运转的关键支撑,在城市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先进 生产要素和优秀人才向城市聚集的过程,产业一旦形成规模,将产生滚雪球式的集聚 效应,吸引更多外部资源要素加快集聚,促进内部新生主体快速衍生和成长。产业发 展和城市功能之间是一个互动调整、新旧更替、动态提升的耦合过程,有利于促进城 市的生产、消费、就业、服务等功能提升。面对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步入新阶段 的大背景,成都要赢得未来发展,站稳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积蓄冲刺世界城市的能量 ,必须依赖产业实力的不断壮大。建国以来,成都产业规模由小到大、层次由低到高 、实力由弱到强,发展的“势”与“场”不断增强,完成了由省会城市到区域性中心 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的三级跳。《2016年世界城市评级报告》中,成都进入全球城市 百强,排名仅次于北上广深;《2017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成都以98.97的高 分位居新一线城市榜首。站上新起点,成都能不能肩负国家使命、体现国家意志、代 表国家形象、引领区域发展,基础是产业、关键靠实力、核心在综合竞争力。我们必 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为根本遵循,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趋势 ,稳中求进、创新突破,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为 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 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 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 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要站稳国家中心城市的位置,核心在城 市功能,关键靠产业支撑。虽然我们借助国家实施成渝城市群战略之力,拿到了国家 中心城市的入场券,但客观地说,无论是城市功能还是经济实力,都离真正意义上的国 家中心城市有差距。差距就是潜力,也是努力方向。我们要抓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 大机遇,改革组织经济工作方式,着眼城市长远目标和战略全局,从成渝战略互动中找 准提升城市首位度、扩大城市辐射力的切入点,以增强“五中心一枢纽”功能为目标 ,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必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增强西部经济中心功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 ,具有“一业兴、百业兴”的乘数效应。有关研究表明,制造业每投入1美元带动经济 增长1.8美元,每产出1美元带动其他领域产出3.6美元,在三次产业中处于核心地位。 二产业占比是否突破50%是评判一个城市工业化是否充分发育的重要标志。上海二产 业占比曾最高达到77%,并且占比超过50%的时间长达20年,目前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而成都二产业占比在2012年达到46%的峰值,2013、2014年连续两年保持45%以上占 比后,即呈下降趋势,从未超过50%的“分水岭”。建设西部经济中心,必须以先进制 造业为牵引,加快工业化进程,力争到2022年制造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先进制造业占 工业比重达50%以上,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城市。要加快构建产业体系。重点 支持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五大支柱产业提升能级 ,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大力支持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 源五大优势产业领先发展、规模发展,加快形成经济增长的新支撑。紧盯新一轮科技 产业变革发展前沿,超前布局人工智能、精准医疗、虚拟现实、传感控制、增材制造 等未来产业,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要加快提升产业层次。目前,“成都造”总体还 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环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15%,缺少全 球全国知名品牌。要坚持“创新驱动、标准引领、品牌发展、质量为先”,推动产业 向中高端迈进,新增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增强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竞争力。鼓 励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延长产业生命周期。有序推动占用要 素资源较多的企业建立总部,把生产基地逐渐向潜在市场转移,为高端制造业发展腾 出资源空间。要加快推进产业跨界融合。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不断深入 ,产业“裂变—跨界—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不同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 叉,深刻改变了产业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我们要顺势而为,研究政策支持企业专业 化分工和服务性外包,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裂变”专业优势、延伸产业链条,推 进制造业向服务化制造、平台化经营和个性化服务方向转型,实现产业功能互补、多 维协同、跨界服务、融合发展。 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增强西部科技中心功能。加快发展高新技术服务 业,能够促进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和合理配置,推动创新供给和需求有效对接,实现服务 高新技术项目、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目的。从全国范围看,成都 科教资源富集、科研实力雄厚、创新能力不弱,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为深圳的 4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仅为深圳的26%。根本原因在于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市场机制缺乏活力。当前我们需要形成共识的是:创新是新一 轮发展的源动力,大学和科研院所是创新能力的源头,企业是决定创新成果转化的关 键。因此,政学研产用要形成战略同盟和利益共同体,共同构建贯通创新链、融入产 业链、对接资本链的高新技术服务体系,促进创新资源集聚运用和创新成果转化,打 造高新技术服务机构汇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效、技术交易市场活跃的西部科技 中心。要培育壮大高新技术服务主体。要把高校科学研究所作为城市最重要的战略 性创新资源,支持各类创新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服务机构,共建产业 技术创新联盟、标准联盟、行业协会,提升产业话语权和影响力。引导高能级高新技 术服务企业在蓉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在国家级天府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高 新技术服务产业集群,支持社会资本兴办高新技术服务企业。要切实增强高新技术服 务功能。强化专业化、市场化、系统化服务,支持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 证、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服务业发展,培育覆盖全周期、全要素的高新技术服务产 业链;探索“高新技术服务超市”运营模式,推动高新技术服务产品的标准化、网络 化和品牌化;打造数据中心、工业设计、行业认证、成果转移转化等高新技术服务公 共平台,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在蓉集聚运用和转移转化。要大力推动企业运用创新成果 。加快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领域的标杆企业、领军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 企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基地,有效激发企业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的内在需 求。深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增强转移转化主体的内生动力。加快 建设技术交易市场,规范开展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引导 市场主体参与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 必须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增强西部金融中心功能。金融中心具有金融资源 聚集和金融服务辐射的基本特征。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成都先后被赋予西南地区金融 中心、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西部金融中心等功能,在国家金融版图上的地位不断凸 显。2016年金融业增加值1386亿元,占GDP的11.4%;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3.4万亿 元、2.7万亿元;在“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居第五位,在“中国城市吸金能力 ”排名中居第三位。当前,成都金融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金融资源优势未充分转化 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金融要素市场不活跃;新业态发育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企业 运用资本市场的方式单一,直接融资比例较低。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金 融服务业做强做大。大力发展金融总部,提升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力,推动各类金融 机构在蓉设立分行、结算中心、资产管理中心等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形成资金积聚 效应。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创业投资体系,强化创投融资服 务。加快培育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信用评级等金融中介组织,构建与国际接轨 的专业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一手抓金融服务能力创新提升。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 市场,推动沪深交易所在蓉设立西部中心,做强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强化上 市培育、项目路演、融资对接服务,力争2020年企业直接融资率达60%左右。推进科 技投融资“云服务”,促进风险资本与双创载体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加快建设天府融 通平台,加大对重点项目、中小微企业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创新自贸区金融服务,打 通企业境内外融资通道。鼓励支持金融服务企业围绕产业链布局资金链,积极开展投 贷联动、供应链金融、并购贷款等服务模式创新。大力发展普惠金融,鼓励符合条件 的商业银行、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互联网企业,通过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 、小微企业信贷子公司等方式,更好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在设备投入、技术改造、创新 创业等方面的融资需求,让所有市场主体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在大力支持金融 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要迅速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强 化监管协作和大数据技术运用,构建金融信用信息平台和金融风险监控预警平台,有 效防范和及时化解重点领域潜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社会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区域 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必须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增强西部文创中心功能。文创产业既是城市发展的 新增长点,又是推动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当今世界已进入文化全球化时代,城市的竞 争高度往往由城市文化的创造力传播力决定。杭州2016年文创产业增加值达2541亿 元,占GDP的21%,成都两项指标均不到其1/4;杭州信息服务、创意设计产业全国领先 ,拥有宋城演艺、华策影视等年营收超百亿的文创企业。我们要以杭州为标杆,按照 “集群发展、跨界融合、品牌引领”思路,推动天府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大力提升文创的行业首位度、产业融合度、品牌美誉度和国际知名度,力争2022年 文创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要促进文创与产业融合。坚持“文创产业化、 产业文创化”,通过文化植入、创意融入和设计提升,推动文创产业和制造业、信息 科技、金融服务、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融合发展,开发实施一批兼具规模效应和品牌 效应的文创融合示范项目,构建附加值高、原创性强、成长性好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 。要促进文创与城市融合。城市发展离不开文化进步,观念进步离不开文化浸润。要 把文创产业作为向城市注入人文理念的主通道和改变生活方式、提升生活品质的重 要载体,精心打造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群落、文化景观,合理布局一批文创示范 园区、文创空间、文创社区(小镇),实现文创产业发展与城市有机更新同步推进。大 力发展创意生活业,把文化创意、深度体验和生活美学,融入市民的衣食住行游购娱 各领域,持续开展“书香成都”活动,锻造生活城市的文化品质。要促进文创与商业 融合。依托传统商圈谋划新型商圈,将“千年商都”的人文底蕴与现代商业理念有机 融合,着力打造时尚体验、购物娱乐、美食品鉴等多元一体的文化商业集聚区。鼓励 传统商业企业引入特色文化、强化创意设计,擦亮“老字号”金字品牌,打造更多具 有时代感的“良品美器”。充分释放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消费需求,加快建设 文化消费城市。要促进文创与旅游融合。积极探索旅游观光、娱乐休闲、文化体验 、商务会展“四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提升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服务的多样性、 趣味性与互动性。深度萃取巴蜀文化、三国文化、熊猫文化等文化精华,开发更多天 府文化主题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快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大力促进乡村旅游与农 耕文化、地域文化、时尚文化融合,提升乡村旅游的内涵和品质。进一步办好国际非 遗节、创意设计周、音乐产业博览会等精品活动,打响非遗之都、设计之都、音乐之 都、会展之都和美食之都的城市品牌。 必须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功能。就是要打开大门搞建设 ,让新鲜空气进来,让新生力量进来。成都地处西南内陆,对外开放起步较晚,开放总 体水平不高,不仅落后于东部沿海城市,也落后于同处内陆的重庆。2016年,成都货物 贸易额2713.4亿元,服务贸易额120亿美元,仅为重庆的65.3%和58%;引进外资85.3亿 美元,对外投资24.3亿美元,仅为重庆的75.2%和59.4%。重塑开放优势就是要调整战 略方向。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成都从内陆腹地变为面向泛欧泛亚的开 放前沿,成为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到法兰克只需10小时,比京沪广深少2- 3小时。我们必须主动运用国家新一轮开放战略,坚持“更全面、更深入、更务实 ”的新开放观,全方位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用好驻蓉机构和国际友城资源,深化 拓展国际合作。要充分发挥驻蓉领事馆和国际友城在中西部领先优势,搭建更多境外 投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构建经贸机构合作伙伴网络,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 势。充分利用278家在蓉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资源,深入研判其全球发展战略和产业 布局趋势,争取将更多驻蓉机构升级为区域总部、功能总部或研发总部,大力开展以 跨国公司为核心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建设,吸引协作配套企业汇聚成都。要用足“两 港”资源,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城市。成都建设国际空港枢纽,将形成“一市两场 ”格局,实现年旅客吞吐量1.5亿人次、货邮吞吐量300万吨。成都国际铁路港远期设 计吞吐能力达250万标箱、1900万吨散货,蓉欧班列已联接国内11座城市和欧洲、中 亚腹地。要依托“两港”资源,争取国际大型航空公司基地布局成都,加速国际适空 产能在蓉集聚;持续提能蓉欧快铁,引导适铁产能加快向成都转移,扩大双向贸易,努 力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集之地。要用活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 资源,提高经济外向度。聚焦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精准专业开展招商引资,争取大规模 、成建制、全链条地把国内外高端产业更多转移到成都。瞄准“一带一路”沿线国 家和地区,依托在蓉央企、外企,支持优势企业联手拓展国际市场。积极鼓励有实力 的企业建立境外研发和营销机构,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取得境外知识产权,加快 “成都智造”“成都服务”走出去步伐。 必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增强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历史上的“蜀道难 ”,主要是行路难,但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难”的内涵已演变成了货物集疏难、要 素流动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物流综合成本高。2016年成都每万元GDP社会物流 总费用为155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比武汉、深圳分别高9.2%、18.9%。末端能力 不足。从全省看,高等级交通方式覆盖不足,商品物资难进难出仍然存在,成都广阔的 市场腹地优势尚未转化为城市竞争优势。从全市看,城市“最后100米”、农村“最 后一公里”的终端物流配送问题仍然突出,城市末端配送快递处理率只有26.1%,农村 末端配送点覆盖率仅为10%。国际贸易水平不高。2016年成都共有物流企业4428家 ,其中外资物流企业仅42家,占比不到1%。成都国际航空货邮量9.8万吨,仅占货邮吞 吐量的16%。我们要着眼建设国际性的生产要素配送中心、信息资源交流中心和物流 集散中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着力打造“一带一路 ”最具影响力的供应链枢纽城市。要大力发展生产性物流服务业。成都生产性物流 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数量偏少,A级物流企业只有74家。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营物流比 重偏高,社会物流需求难以充分释放。要积极推进生产企业物流向社会专业物流转变 ,不断完善城乡配送体系,加快培育形成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生 产性物流企业集团。要大力发展跨境贸易。全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2700家,总量、规 模和能力均有较大提升空间。要坚持“贸易催生物流、物流反哺贸易”,依托自贸试 验区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南向开放地区贸易合作,大力发展以成都 为中转枢纽的货物贸易和以成都为承载平台的转口贸易、离岸贸易,联合建设海外仓 和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网络平台,将“成都造”产品推向全球市场。要大力发展供应链 体系。加快推进国家供应链体系建设综合试点,引进培育优质供应链管理企业,以供 应链带动产业链重构和价值链提升,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整合,巩固优势制造业供应 链高地;推动物流业与信息产业整合,鼓励第四方物流和智慧供应链发展;推动物流业 与金融业整合,设立供应链金融交易平台和产业基金,努力将成都打造为“一带一路 ”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和管理枢纽。 三、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 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和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这是我们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经济 地理的重要遵循。截至2016年底,成都管理的人口已达2030万,三个圈层的经济结构 和环形交通组织方式带来了一系列城市病,主要表现在:交通潮汐式循环突出,跨区域 、大规模、长距离的通勤交通需求,加剧了早晚高峰时段城市交通拥堵;产业同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