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精品微党课范文20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目 录 1. 共产党员的气味................................................................................ 2 2. 共产党员的特殊................................................................................ 4 3. 共产党员的名义................................................................................ 5 4. 共产党员的底色................................................................................ 6 5. 共产党员的担当................................................................................ 8 6. 共产党员的气质.............................................................................. 10 7. 共产党员的吃亏.............................................................................. 11 8. 共产党员的形象.............................................................................. 12 9. 共产党员的自我革命....................................................................... 14 10. 共产党员的党费.............................................................................16 11. 共产党员的誓词.............................................................................18 12. 共产党员的心态.............................................................................19 13. 共产党员的魄力.............................................................................20 14. 共产党员的雅好.............................................................................22 15. 共产党员的群众观......................................................................... 23 16. 共产党员的党性和私情..................................................................25 17. 共产党员的"怕".............................................................................26 18. 共产党员要敢于“钉钉子”...........................................................28 19. 共产党员的“干事观”..................................................................29 20. 共产党员的战斗性.......................................................................... 31 1. 共产党员的气味 1963年1月1日,焦裕禄收到群众来信,反映个别干部的问题。他走访调查后很气愤:“少数 人已没有一点共产党员的气味了,他们的所作所为和过去的地主、伪保长无大区别,简直坏极 了!” 关于“共产党员的气味”,早在1942年5月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批评组织上入 了党、思想上并没入党的党员时就已提及:“有些人就是一辈子也没有共产党员的气味,只有离 开党完事。” 显而易见,没有“气味”的党员一定是思想上没入党的不合格党员。那么,合格的共产党员 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气味”该是什么“味”呢? 书香味。党章中党员“八项义务”第一项讲的就是学习。学习,离不开读书。有了书香 味,乏味的理论学起来便有了滋味。2015年4月7日,人民日报开设“干部谈读书”栏目,倡导领 导干部把读书作为一种工作方式,巩固立身之本、夯实从政之基。书香长相伴,书卷气弥漫。书 香之“香”,一定不是“胭脂飘香”“文玩沉香”。从来读书长精神,有书卷气的党员,往往会 远离庸俗之气、浮躁之气;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书卷气的党员领导干部,通常会涵养浩然之气、 党性之气。当然,惯用图书装点门面,不管藏书多经典,也顶多算是理论脱离实际、思维背离行 为、思想远离修为的附庸风雅,毫无书香味可言。 泥土味。1958年,彭德怀到湖南湘潭考察农村工作,在听取村干部汇报时,还时常脱鞋下 田察看农民耕作,脚底下沾满了泥土的清香。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尝风沙五味杂陈,闻泡桐悟 百味人生,察民情踏遍兰考大地。“泥土味”源自党员对党的宗旨的自觉践行和对群众的深情厚 谊,鞋上不沾泥、身上不沾土的干部肯定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只有放下架子、甩开膀子、俯下 身子接地气,多“脱鞋下田”,多闻“泥土味”,把脚印留在基层、把汗水流在基层、把好评印 记在官兵心里,方能散发出共产党员的芬芳“气味”。 清贫味。“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翻开党 史,老一辈革命家甘守清贫的故事不胜枚举。革命战争年代,方志敏同志被俘后敌人“一个铜板 都没搜出”,几套旧的汗褂裤,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就算是他全部的财产了。反观有些党员干部 之所以在各种诱惑面前“变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甘于清贫。满身铜臭,搞臭味相投的“小 圈子”必然不是共产党人的“气味”。共产党人只有守住清贫,才能心底无私,这是共产党人永 远追求、永远信守的高尚品德。甘于清贫,共产党人的清廉味才会愈发清新。 硝烟味。党内生活,同志之间弥漫“硝烟味”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气味。无论真刀真枪的批 评和自我批评、辣味十足的民主评议,还是常态化的咬耳扯袖,殷殷诤言体现的都是党组织和同 志的关爱。投身改革,拭去心底的浮躁,心无旁骛抓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这样的党员离一线 最近。 党员的气味就是党性的味道。网络上流行“主要看气质”,流行“颜值担当”,而党员的气 味就是党员最好的气质,体现党性担当。 党性多强,党员的气味就有多浓!一名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的党 员,“气味”最纯正! 2. 共产党员的特殊 20世纪30年代,我党采纳刘伯承同志的建议,将红军“司令”称呼改为“司令员”,寓意革 命队伍中只有分工不同、职责之别,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是普通一员。1974年3月,开国 上将许世友参加党小组会,面对“请首长指示”时,他表示“党内一律平等”。 在党内,党员之间都是一律平等的普通一员。习近平同志在参加中办机关党委直属党支部组 织生活会时说:“参加支部生活会,我们都是平等的、普通的一员,这也是作为共产党员应尽的 义务。”平等,是党内民主的内在要求;普通,是不忘初心的党员本色。这种鲜明的政治本色决 定共产党员必须坚守精神高地,强化政治担当,不能脱离群众也不能搞特殊。 斯大林在《悼列宁》里写道: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员不能搞特殊,但共产党 员有其特殊性。 共产党员的特殊在于不搞特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指出:党内 决不允许存在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组织和特殊党员。然而,现实中有些党员却搞起了特殊。有 的自视位高权重,不寻求与群众打成一片,只追求高人一等;有的会上讲反腐,私下收贿赂,以 权谋私,假公济私;有的把党龄长当作党性强,把职务高当作觉悟高,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 不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游离于组织之外,凌驾于组织之上。刘少奇曾说,国 家困难,我们不能搞特殊,就是国家昌盛了,共产党员也不能搞特殊。搞一次特殊就降低一分威 信,丢失一片人心,丧失一分党性,有损党员身份,玷污党的形象,甚至侵蚀党的肌体。 共产党员的特殊在于不怕吃苦。彭德怀说,我彭德怀参加共产党,不是来搞特殊的。党给我 唯一的“特权”就是带头吃苦。吃苦在前,意味着坚守和奉献,责任和担当。敢于吃苦、甘于吃 苦是共产党人的特殊标配,也是共产党人的特殊形象照。这种以党员的带头吃苦换取群众的生活 之甜的“特殊”,弥漫着党性的味道。 共产党员的特殊在于“享受待遇”。战争年代,某连队党支部有个土规定:凡是冲锋陷阵的 突击任务,优先安排给共产党员。在一次 6天6夜激战后,连长分配食品:重伤员每人一个罐头,轻伤员两人一个,共产党员三人一 个。所有负重伤的党员坚持要三人分一个罐头,理由是:应该享受共产党员的特殊待遇。这种身 先士卒、用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擦亮党员的先锋底色的“特殊”,既是荣誉标签,也是终身践行的 必修课题。“特殊待遇”享受得越多,先进性体现得就越强。 共产党员是平凡的,平凡在人人都是党组织中的普通一员;共产党员又是特殊的,体现在平 时让人一眼看得出来,关键时刻顶得上去。也可以这样说,共产党员所追求和享受的唯一“特殊 待遇”,就是群众的好口碑。 3. 共产党员的名义 闲暇翻报,一则旧闻感人心:有人以“党义”为名,多年寄钱相助家有困难的郭师傅。 后来,大家通过笔迹鉴定得知,“党义”就是身边的共产党员李本枫。李本枫说,以“党 义”——共产党员的名义, 给郭师傅汇款,就是不想让人知道,因为这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不事张扬显修养,隐姓埋名品自高。1992年,邓小平两次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向 希望工程捐款,资助25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李瑞环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捐出稿费资 助148名家庭困难的大学生。 名义,首要的一层意思是“做某事时用来作为依据的名称或称号”。 党员的名义体现的是信仰。1935年2月,瞿秋白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后坚守气节,在被押赴 刑场途中高唱《国际歌》,最后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从容就义。共产党员的名义内含着对 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追求,蕴含信仰的力量。 党员的名义体现的是担当。军事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一枚鱼钩,是长征时期一名党员留下 的。这名党员奉命照料3名病号,他自制鱼钩钓鱼,为病号补充营养,而自己却嚼草根和鱼刺充 饥,终因饥累倒了下去。至死不忘“党交给的任务”,这种名义有分量,沉甸甸,诠释一份担 当,闪耀金子般的光芒。 党员的名义体现的是情怀。有着58年党龄的黄大发,吃尽千般苦,历时36年,绕三重大 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开凿出万米生命渠。“党员必须吃苦在前”,把“苦”揽给自 己,把“甜”送给群众,这种名义有味道,甜滋滋,传递一腔情怀,散发党性醇香。 然而现实中,一些人却成为“名义上的党员”:言行不一的“两面人”有之,明哲保身 的“老好人”有之,投机钻营的“讨巧人”有之,懒散度日的“稻草人”亦有之……不能默默无 闻踏踏实实办好事务实事,而是浑浑噩噩不作为、偷偷摸摸干坏事,这势必给党员形象抹黑,让 群众利益受损。这样的人,哪里配称共产党员? 党员的名义是对党员形象的自觉维护,对党员境界的自觉传递,是党性修养和党员气质的现 实呈现,朴素、具体而生动。新长征路上,需要共产党人以党员的名义作出新的响亮回答、付诸 新的实际行动、打开新的发展局面。 身为共产党员,都应当问问自己,从内心世界到外在修养,是不是达到了合格共产党员 标准?自己身上有没有那些“名义上的党员”的缺点不足?从而提醒自己始终牢记“第一身 份”“第一职责”,在传承党的宗旨、擦亮金字招牌、保持先锋底色中,汇聚前行的信念之 力,砥砺奋发进取之志。 4. 共产党员的底色 最近听了这样一个故事:革命年代,某连队党支部立了个规矩:凡是冲锋陷阵的突击任 务,优先安排给共产党员。在一次6天6夜的激战后,一些党员战士负了伤。连长分配食品的时 候,特别关照给他们每人一个罐头。但一些负伤的党员却坚持和其他人一样,三个人分一个罐 头,理由是:除流血牺牲的时候,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搞特殊。 按照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 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但我们又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既然 是“特殊材料”,就必有其特殊性。但这种“特殊”不是脱离群众、获取私利、享受超额待遇的 特权,而是多做贡献、带头实干的模范表率,以及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不怕牺牲的先锋底 色。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也是应有本色。老一辈革命家彭德怀同志曾 说:“我彭德怀参加共产党,不是来搞特殊的,党给我唯一的‘特权’就是带头吃苦。”吃苦在 前,意味着坚守和奉献,责任和担当。敢于吃苦、甘于吃苦是共产党人的“标配”,也是共产党 人的使命担当。这种以党员的带头吃苦换取群众生活之甜的精神,彰显着党性的光芒。 党员身份,意味着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行动。如果错误理解党员身份的“特 殊性”,滥用手中权力、不履行党员义务,搞个人利益特殊化,不仅会降低自身威信,失去群众 信任,还会败坏党的整体形象,侵蚀党的肌体。现实中,有些党员干部在特权思想的驱使下,忘 记了自身的职责使命。有的一副官老爷做派,与群众打交道高高在上,颐指气使;有的以权谋 私,优亲厚友,将公权看作私器;有的把党龄长当作党性强,把职务高当作觉悟高,不参加党的 组织生活或不能做到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将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还有的自我 要求不高,工作不认真,反而追求更高的待遇,谋求更高的职位。这样的行为,完全背离了党章 的要求。 坚强的党性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目标,定位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擦亮党员 的先锋底色,既是共产党员的荣誉标签,也是共产党员终身践行的必修课题。 共产党员是平凡的,平凡在人人都是党组织中的普通一员,都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共产党 员又是特殊的,特殊在平时让人一眼看得出来,关键时刻顶得上去。党员应做思想上、工作上的 急先锋,坚守底线,追求高标准。用行动收获群众的好口碑,这才是共产党人的最高待遇。 5. 共产党员的担当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新的一年,伴随着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全面启动号令,“第 一茬人”以勇于担当的改革气质,从新的起点上开拓前行。 何为“第一茬人”?纵观军史,一代代开拓者胸怀梦想,在创业征程中构筑起一座座精神丰 碑。“第一茬人”正是在历次军队编制体制调整的组建、转隶、合并进程中一群群创业人奠基人 的集合。“第一茬人”又不仅仅是一群人的集合,而是一代代军人用实干书写的创业史,更是信 仰与忠诚汇聚的担当力量而铸就的精神地标。 担当是军人最耀眼的勋章。“第一茬人”的担当气质体现在服从大局的高贵政治品格,党 叫干啥就干啥,在服从中闪耀自身价值;体现在锐意进取的高度行动自觉,干啥就要干好啥,在 中流击水的考验中成为中流砥柱。毫无疑问,这是精神的力量、品格的力量和信仰的力量。如 今,“脖子以下”的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迫切需要涵养官兵“第一茬人”的担当气质。 当好“第一茬人”,尤须涵养勇立潮头的政治担当气质。上世纪60年代,甘巴拉的创业 者们高唱着《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在“伸手触到天,钢钎打不进”的高原蛮荒之地扎 根,成为西藏的“第一茬”高原雷达兵,为这支部队注入红色基因,激励着后来人。而说起老 航校的“第一茬人”,有人曾赋诗称赞他们的政治担当:创业尝艰辛,无暇论个人,名利双抛 却,对党赤子心。当前,“脖子以下”改革幕启,如何做到不讲条件地绝对服从,心无旁骛地干 好眼前事应成为共识共为。我们须在纷繁复杂中立稳脚跟,在众声喧哗中把准脉搏,强化绝对服 从改革、全力支持改革、积极投身改革的政治担当。唯此,方能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 故常。 当好“第一茬人”,尤须涵养舍我其谁的事业担当气质。1979年,我国在罗布泊进行核试验 时,因降落伞破裂,原子弹从高空坠落地上。作为国防科工“第一茬人”的邓稼先深知放射性元 素的危害,只身走进试验区寻找弹片进行检验。他为国防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温暖和鼓舞了一 代又一代中国人。改革向纵深推进,仿如负重攀高,在这场涉险滩、啃硬骨头的攻坚战中,每前 行一步,都须劈波斩浪、越障除险。唯行动上不拖延不彷徨,心齐志坚、勇毅笃行,方能在攻坚 克难中彰显党性之纯、能力之真、品行之正。 当好“第一茬人”,尤须涵养实干强军的责任担当气质。2013年,某师师长在体制编制调 整中,欣然接受改任旅长,高职低配不松劲,勇当“第一茬人”,带出一支能打胜仗的铁甲劲 旅。改革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是契机,抓不住就可能错过整整一个时代。“凡益之道,与时偕 行”。唯不守摊敢抢滩、不守关敢闯关、不推责敢担责,方能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变革中立起“第 一茬人”好样子。 “第一茬人”的使命责任诠释着军人的牺牲与奉献,“第一茬人”的担当气质里更蕴含着强 军梦的诗与远方。时代需要中流砥柱的磅礴力量。这个改革的春天里,我们在号令声中出发并阔 步前进。 6. 共产党员的气质 前不久,某官方微信推出一项“众测党员气质,你选哪一款”的互动调查,结果显示,干干 净净、实干、有正义感成为位列前三的关键词。 那么,到底什么是党员的气质?网上之前流行一句话,“主要看气质”。在笔者看来,共产 党人的气质不是“颜值担当”,而是浸透在每一名党员骨髓里的非同寻常的气息,是共产党人灵 魂深处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 共产党人的气质是正气升腾之气。正气是党员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的直接反映,是党员必 备的担当之气。党员“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我们党始终坚持真 理、弘扬正气,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充满正气的党员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做人坦荡、 做事踏实、谨慎用权、大公无私。反之,有的党员丧失正气、滋生邪气,久而久之便会信念偏 移、道德滑坡,最终丧失原则、丢失党性、脱离群众。 共产党人的气质是朝气蓬勃之气。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党员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决定了 党的事业兴衰和群众基础。少数党员精神懈怠、消极怠慢、状态不佳,不仅与党员身份不符,还 损害了党员队伍的威望和形象。党员应该有一股向上的力量和敢打敢闯的拼劲,党员应该像熊熊 燃烧的火炬一样,点燃自己、照亮别人,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 出去。 共产党人的气质是底气十足之气。党员不但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还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 领,能力素质与自身气质相匹配,说话办事才有底气。打铁还需自身硬,这需要党员不断学思践 悟,行动上过得硬,始终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问心无愧、一诺千金,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 民群众的信赖。行动最有号召力,党员要时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回报组织的培养 关爱,回报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赖。 共产党人的气质是清新弥漫之气。周总理让世人景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其艰苦朴素、廉洁 奉公的无私品质。党员应当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动公家一分一毫,不拿群众一针一 线,让身边清气弥漫。党员要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不 沾染不良积习,小节上不失节,生活中不失德,保持自身良好的免疫力。 党员的气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天然形成的,靠的是不断塑造和锤炼。共产党员唯有 始终把锤炼气质当做终身的必修课,坚持在工作和生活中擦亮党员的闪亮名片,才能塑造出好样 子,推动党的事业不断蓬勃向前发展。 7. 共产党员的吃亏 如果说甘于吃亏是一种品质,那么乐于吃亏就是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南昌起义失败后,贺 龙回到家乡,叔叔埋怨他:“你过去在国民党部队当军长,是有前程的。如今当个共产党,脱下 皮靴穿草鞋,天天提心吊胆,你亏不亏?到底图什么?”贺龙坦然地说:“只要革命能成功,人 民过上好日子,我个人吃点亏算什么!”贺龙的这句话,道出了党的事业蓬勃发展的原因所在。 在我们党90多年发展历程中,无数甘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奉献的楷模用实际行动诠 释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展现出实干担当、乐于吃亏的精神风采。 共产党人吃亏,牺牲的是个人利益,成就的是党的事业,谋的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在我军建 设发展进程中,同样涌现出一批批心里始终装着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乐于吃亏的先进典型。导 弹司令杨业功把全部心血倾注到国防事业上,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记挂着战略导弹部队建设,弥 留之际仍发出“出发”的口令;空军老战士、开国少将李中权一生不计名利,96岁高龄时拿出 平时积攒的20万元存款向组织交纳党费;筑梦蓝天的空中骄子李浩,5年经历5次转隶,无怨无 悔,在改革大考中立起了“第一茬人”的好样子……然而,与甘于奉献牺牲自我的“吃亏观”不 同的是,当前还有少数党员不愿吃亏,凡事只想占便宜、捞好处。有的晋升慢了感到吃亏,待 遇低了感到吃亏,加班多了感到吃亏,工作面前只知抱怨不懂报恩;有的与上级套近乎挖空心 思,与同级争权位剑拔弩张,与部属争利益理直气壮,名利面前只有自己没有他人;还有的眼睛 盯着好处,觉得“非我莫属”,只想当“分子”不愿做“分母”。 凡此种种,都是党性不纯、“三观”错位的表现。这种人缺乏做人做事的大格局,凡事只扒 拉自己的小算盘,不愿吃一点儿亏,连共产党员最基本的品质和修养都没有,更遑论忠诚与信仰 了。从长远看,甘于吃亏者终究不会吃亏,投机钻营者终会吃大亏。那些一切以自我为圆心,以 利益为半径来计算得失的人,好比脱离轨道的流星,背负的个人利益越多,坠落的加速度就越 大。现实中那些腐败分子以权谋私,看似占便宜于一时,最终却落得身败名裂,更侵蚀党的肌 体,危害党的事业,教训极为深刻。 对共产党人来说,吃亏到底是什么?吃亏是一种精神,乐于吃亏的共产党人时刻捍卫着精神 的标高;吃亏是一种信仰,乐于吃亏的共产党人时刻坚守着信仰的坐标;吃亏是一种觉悟,乐于 吃亏的共产党人时刻保持着党性的纯洁;吃亏是一种“福利”,乐于吃亏的共产党人时刻享受着 奉献的幸福。 中国有句古话:吃亏是福。共产党人乐于吃亏,则人民群众幸福。乐于吃亏,体现的是“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是为党分忧的政治担当和一心为民的 大爱情怀。 8. 共产党员的形象 近日读书,对两个故事印象深刻。 一个是,独臂将军丁晓兵回顾自己爱党信党的心路历程时感慨:当时我还是个新兵,党员形 象在官兵心中非常神圣,共产党员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执行任务冲在最前头、承担急难险重任 务的,都是党员。 另一个是,德国工程师曼福雷德·布罗克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的外籍技术专家,他在中国很 多地方工作、生活过。他到中国后最大感受就是“共产党员我一眼就能看得出来”。他发现:身 边最努力、最能吃苦的往往都是共产党员。 从丁晓兵的感慨到布罗克的感受,两个故事,一个理儿:真正的共产党员“辨识度”高,行 为和形象都弥漫着党性气质。 杨得志在回忆录里写到:“红军中的党组织是秘密的,但究竟谁是共产党员,大家都能猜 出个八九不离十。”不是大家有慧眼,是他们的行为证明“这就是共产党员”。长征时期,红军 队伍因为缺粮,只吃一勺稀粥的就是党员;红军过草地,尝野菜是否有毒的试吃小组成员都是党 员;飞夺泸定桥的22名勇士,均为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 一眼看得出来,既难能可贵,又易说难做。贵就贵在忠诚无私历久弥坚,难则难在孜孜以求 百折不回。这既是共产党员鲜亮的政治底色,更是共产党员崇高的政治信仰。 入党有什么好处?一位党员回答:好处只有一条,那就是人民拥护你。“老百姓不是命里注 定要跟我们走的,为什么不跟别人走呢?”战争年代刘伯承曾发出追问。老百姓为什么要跟共产 党走?无论什么年代,那句最激励士气、最鼓舞人心的话就是最好的回答——是共产党员的,跟 我上! 共产党员不是职务,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身份、荣誉和沉甸甸的责任。进了党的 门,就是党的人,就要在党言党、为党兴党。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关头 豁得出去,当是每名共产党员恪守的本色和作风。 战争年代,为了大局利益,许多党员身份是秘密的,甚至“伪装”“潜伏”。现在,党员 身份不再需要保密,有些党员却仍然“深潜”,不愿甚至不敢公开身份。有的在需要挺身而出的 关键时刻“不在现场”或装作“不在现场”,装聋作哑,默默飘过;有的只在个人档案里看得出 来,在行为标准上体现不出来,把党员身份作为谋求个人政治利益的跳板;有的官位一加身,便 忘记本和根,不信马列信鬼神,成为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两面人”,成为一面高谈理想主义一 面丢弃党性原则的“两面派”。更有甚者,抛弃信仰,迷失方向,站在党的对立面发表噪音杂 音,吃党的饭砸党的锅。 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精致的形式主义者泛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会渐行渐远。不想公 开身份、不愿公开身份、不敢公开身份,说到底就是缺少发自内心的强烈身份认同,导致“身份 麻痹”,没有一点儿党员的样子和味道。 群众最善于辨识谁才是忠诚老实的共产党员。在群众眼里,党员形象就是党的形象,做“一 眼看得出来”的共产党员,是对党的形象最直接最有力的宣传。让群众“一眼看得出来”的“正 确打开方式”就是先看看自己像不像个党员,在反思中提炼思想纯度,提升信仰指数,牢记共产 党员本色身份,擦亮共产党人金字招牌,形成党员特有的辨识度,争做党的形象大使。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正如塞缪尔·斯迈尔斯所言,“能够激发灵魂的 高贵与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举目远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告诫在耳畔回响。躬 身追问:今天,你是否也“一眼看得出来”? 9. 共产党员的自我革命 习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要多用、常用、用够用 好”“做勇于自我革命的战士”。在组织生活层面“勇于自我革命”就是要扯下思想的“遮羞 布”,敢于解剖自己,敢于自我交锋,实现自我洗礼,自我净化,自我完善。 真正的共产党人敢于拿自己开刀。1946年,曾经犯“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李立三,从 苏联回到东北,化名李敏然。一些单位请他去讲党史,他认真分析“立三路线”的错误、原因 和领导者个人的责任。有人听后疑惑不解:“您怎么知道犯错误的人心里想什么?”李敏然回 答:“我就是李立三。”全场静默片刻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面对曾经的错误,李立三不断反 省自己,坦率地“自我革命”了30多年,展现出共产党人的本色。 真正的共产党人,敢于自我审判。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的革命前辈谢觉哉,生前把自我 批评比作“跟自己打官司”:自己当被告、当律师、当法官,将自己修炼成为一名党性坚强纯正 的共产党员。 无论是李立三的自我批评,还是谢觉哉的自我审问,这种自省、自警、自律的党性修养和 自我革命的精神永不过时,值得每一名共产党人终身学习。反观当前,一些单位的党内组织生活 中,有些党员自我批评躲躲闪闪、含混不清,模糊语成了流行语,精准射击成了概略瞄准,“光 荣缺点”成了久治不愈的“牛皮癣”。利器变钝器,关键是自我批评没有触及灵魂。党员是党的 肌体细胞。细胞健康,党的肌体就强健;而脓疮暗疖大多源自于日常的藏污纳垢,错过最佳治疗 期,还可能会演变成毒瘤。对党性“亚健康”的党员而言,要祛病疗疾、永葆健康,没什么比及 时组织一场亲手动刀抹药、清除政治细菌的自我革命更为有效的了。 勇于自我革命,加强党性修养,是永葆对党忠诚、书写合格答卷的关键之所在。勇于自我革 命,要有坚如磐石的信念。讲政治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 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真正的共产党员要在善于学习、终身学习中强化政治信念,保持政治 清醒,不断自我净化。勇于自我革命,要有刮骨疗毒的决心。常服理论上的清醒剂,不做政治上 的糊涂蛋。真正的共产党人从不隐瞒自己的缺点。 做勇于自我革命的战士,就该拿起自我革命的武器,既要“无情面地解剖自己”“跟自己打 官司”,又要坦坦荡荡地“敞开心扉给人看”,在敢于时常自我查杀思想病毒、自我扫除、自我 修复中确保党 性坚强纯正。勇于自我革命,要有毕生修为的韧劲。如同“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 掉”一样,党性修养从来都不是一日之功。 勇于自我革命的战士,灵魂从不会生锈。毕生修为无穷期,每天敞敞亮亮地与“另一个 我”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将会清清爽爽一辈子、干干净净一辈子。 10. 共产党员的党费 1953年年底的一个午后,在拉萨西部的一顶临时撑起的军用帐篷前,西藏运输总队政治委员 慕生忠郑重地将一个装满银元的粗布袋交给了党组织:这是我们运粮队百余名共产党员半年的党 费。负责收党费的同志的眼眶顿时便湿润了,因为这是一份有着特殊意义的党费。 原来,当时的拉萨断粮了。由于缺乏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慕生忠在领受运粮任务后从陕、 甘、宁及内蒙古等地征购了2万多峰骆驼以及部分马、骡子、牦牛,带领运粮队长途跋涉百余 天,将粮食运到了西藏,有30多人为此献出了生命。在路上,不管工资能不能按时发放,运粮队 中的党员都会自觉地把党费交给党小组长。由于高原风雪大,纸币不便保存,大家便把工资换成 银元交党费。可见,这一布袋的党费,“重量”不轻。 党费有重量吗?有!党费之重,重在沉甸甸的党性、红彤彤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