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乡村振兴总结谋划材料10篇汇编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目 录 1. X镇乡村振兴战略总结谋划材料 2 2. X镇乡村振兴总结谋划材料 10 3. X镇乡村振兴总结谋划材料 14 4. X镇乡村振兴总结谋划材料 18 5. X镇乡村振兴总结谋划材料 23 6. X镇乡村振兴总结谋划材料 33 7. X镇乡村振兴总结谋划材料 36 8. X镇乡村振兴总结谋划材料 41 9. X镇乡村振兴战略总结谋划材料 44 10. X镇乡村振兴战略总结谋划材料 49 1. X镇乡村振兴战略总结谋划材料 一、发现乡村振兴存在问题 1.产业发展融合急需提升。一二三产发展融合度低。我镇是传统农 业乡镇,农业发展粗糙落后;农业大而不强、农村广而不美、农民多而 不富;突出表现在农业结构不优、融合度不高、竞争力不强。现代农业 大项目、规模化农业、市场竞争力强项目不多。农产品前端产品多,深 加工后期产品少,供求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不足;镇域范围内农业经营主体多数规模小、带动力弱。 2.工作体制机制亟待完善。根据省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镇、村 、镇直单位、农民合作社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乡村振兴战略 涉及部门多,实施期限较长。镇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 长双组长制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政办,但由于乡村振兴战 略实施涵盖范围广、内容细、步骤多等原因,需要专业知识的人员参与 其中,本身乡村振兴工作研究需要大量的实地调研、研究才能进一步深 入工作。 3.思想观念落后有待提高。结合目前镇村常住人口现状,青壮年、 学历高的人群聚集在一二三线城市,农村居住的多为留守儿童和老人 ,思想观念落后、小农意识存在,大部分农业经营主体墨守成规,保守 发展;缺乏打破坛坛罐罐,形成规模化发展的勇气和决心。 4.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强。受财政资金紧张、资金投入不足、经济 压力等众多因素制约,X镇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投入资金还不足;沿江 的保安、幸福洲等村交通出行不便;农网改造电力、安饮工程等农村基 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5.农村卫生环境迫切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仍是薄弱环节。虽然由招 投标成立专门的保洁公司和队伍,但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还不健全 ,农村旱厕改造普及率不高、推进难度大,镇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大多 数不达标、效果不能最大发挥现象,自然村没有开展村容村貌整治的还 有很多。 二、剖析乡村振兴问题原因 1.农民增收难,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短板。通过年末组织镇财 政、农经部门实地考察、上门走访等形式了解目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明 显乏力,农业生产对农民增收的贡献逐步下滑,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依 靠农业经营净收入之外的国家财政或第二、第三产业支撑。同时,农村 居民的收入绝对水平依然很低,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因此,增加农 民收入,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既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难点,也 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2.农业农村投入资金不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薄弱环 节。从城乡基础设施基本情况对比看,在用水、用电、生活污水处理和 农村垃圾处理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从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角度看 ,农村每千人口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每千人口拥有的执业(助理 )医师数、远低于城镇居民水平,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也远低于城镇居民 水平;目前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和平均支出水平分别是农村 的X倍和X倍。城乡居民在医疗卫生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具有较大差距 。因此,应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继续增加农业农村 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 1.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任务艰巨。农业面源污染是造成农村生态 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来自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以及规 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废弃物。目前,我镇在种养殖业中使用化肥、农药、 用药方面还存在过量的现象。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 展任务依然艰巨。 2.各类人才短缺,提高农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是关键。随着经济 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城乡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日益拉 大,一大批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高素质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 城市,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成为农村人口代表。农村人口的 年龄构成、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远不能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加之 体制机制障碍以及农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与城镇 的差距,鼓励人才下乡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成为推 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提升乡村振兴工作思路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强化规划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 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 序进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做到“谋定而后动”。 前期,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双 基”提升、空间布局、政策支持等X个方面,我镇进行了系统研究、专项 规划。下一步,关键是要做好意见征求、修改完善,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突出特色优势。我县临江滨湖,承东启 西,山环西北、水聚东南,各镇基础条件不一样,山区、沿湖村庄差异 很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千篇一律,必须结合实际,根据资源禀赋 、环境条件等,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具体到X镇,就是要持续深入构 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鼓励条件成熟、优势明显的村居 ,探索发展特色小镇、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等,更好体现“鱼米之乡 ”乡土风情和地域差异。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创新体制机制。有效的体制机制是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在“一村一品”示范村创建中,X镇建立了一套 工作推进机制,各方面反映都很好。下一步,要借鉴这种有益做法,加 大工作协调推进力度,进一步细化“五个振兴”责任体系,明确牵头领导 ,明确责任科室,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四、实施乡村振兴工作举措 1.坚持规划引领,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发挥规划的引领、调控作 用,吃透中央及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以及县里出台的完善乡村振兴战略 X个总体规划,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双基”提升、空间布局、政策支持X个专项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搞好 上位衔接,制定《X镇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实化,确 保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有效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2.坚持农业为基,推动产业升级。一是农业产业发展。以粮食订单 产业、稻渔综养发展方式发展“双千工程”提高农民收入;以农田基本建 设,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建设;以产业化经营体系模式 建设,建好有规模、上档次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以农技服务体系指导 ,做好技术服务、资金服务、信息服务、法制法规服务、质量检测服务 。二是旅游观光产业发展。充分挖掘X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旅游 资源,以田园综合体建设为引领,运用“农业+文化+旅游”模式,唱好“综 合戏”,推动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的融合发展,给农产品穿上 文化的马夹,赋予更高的价值,增强农村农业魅力。采取政府引导、社 会参与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活动和营销活动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三是镇域企业高效发展。下一步工作中我镇将坚 持以创新驱动为抓手,以政府服务为依托,以X特色为平台,打造X特色 企业,重点关注电缆企业。X年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完成验 收后,我镇将组织农经部门加大对各经营主体融资规模;进一步理顺“三 资”管理体制,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由财政向农经移交;修编新一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坚持一体发展,促进美丽宜居。一是围绕“三调”,做好村庄规划。 根据县域乡村建设规划(X年-X年)要求,各行政村按照示范引领型、 特色发展型、改造提升型和搬迁撤并型对辖区内每个村民组进行分类限 时整治提升,利用好国土“三调”工作对撤并搬迁村预留安置建设用地 ,消除空心村,清理无特色的老化村,打造提升中心村。二是净化环境 ,推进三大革命。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展开陈年垃圾清理,整治乱搭建 、乱堆放、乱停放、乱占道、乱倒垃圾、乱排污水、乱设摊点、乱设广 告牌等突出问题。以农村环境为主体、镇包村干部为主导、村两委干部 为主力,一处一处清理,清理一块,插警示标牌一块,防止村民再倾倒 垃圾。结合清美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我镇将 力争在X年完成X余座改厕任务的基础上X年再完成X座改厕任务,改善 人居环境。三是加大整治,做好环保文章。我镇持续打造“绿色企业”“生 态企业”,持续促进X企业规范化,生态化发展,确保企业与环境和谐共 存。持续开展绿化造林,创建SX森林绿色长廊和永安、福成X个森林村 庄,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健全江湖管理保护 体制机制。加大长江岸线水资源保护力度,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清理 整顿“小散乱污”和电子废物回收行业,重拳遏制工业污染源排放;加大 秸秆禁烧宣传和巡查力度,实现秸杆禁烧全年“零火点”。 4.坚持文明乡风,打造幸福家园。一是开展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加强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 社会主任新风尚。我镇依托综合文化站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在“我们的节 日”和“传统节日”期间开展主题文化活动,举办组织道德讲堂进机关、进 学校、进企业、进村庄,“身边好人”巡讲进基层、帮扶身边好人等活动 。组织党员青年志愿者开展“三关爱”志愿活动。二是提升群众文明素质 。围绕农村家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五好文明家庭 ”创建活动,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评 选活动。促进邻里和谐、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 美德。围绕乡风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弘扬“好家风好家训”活动。讲好家 风故事,传播治家格言。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自身做起,从家 庭做起,讲道德、守规矩、重家风,以良好的家风带动乡风民风。三是 加强优秀典型教育。通过“身边好人推荐评议”等活动,广泛发掘身边道 德模范,评选“道德模范”“无为好人”“X好人”,通过道德模范、无为好人 、X好人的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号召大家学习身边好人好事,养成 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是抓好移风易俗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对科学文 明的认识,破除封建陋习、在全镇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 省办”的社会新风。五是突出科技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农业技校、文化中 心、农业技术培训班等学习阵地的作用,广泛开展科学技术、科学思想 的教育。 5.坚持深化改革,激发振兴活力。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 抓手,着力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让乡村“强”起来。深化农村综合 改革,进一步激发“三农”工作活力。一是加强农村土地管理。深化农村 土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落实好土地承包期延长政策,扩大确权 成果效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因地制宜探索推进 农村宅基地和闲置房屋有偿退出,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为乡村振兴 战略提供用地保障。二是强化农村“三变”改革。加快资源变资产、资金 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步伐。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探索 村级集体资金与社会闲置资金合作,共同投资零风险、收益相对固定的 项目,确保村集体“三资”实现保值增值。三是打赢年度脱贫攻坚战。突 出抓好产业扶贫,认真落实产业扶贫政策,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积极 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产 业扶贫,引导贫困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办家庭农场或创办养殖 基地,建立健全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等与 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实现增产增收。继 续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加强扶贫小额信贷资金规范管理。加大贫困劳动 力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 6.坚持保障为重,推动任务落地。一是强化党的领导。把乡村振兴 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配套、干部配备 等加大倾斜力度,镇党委成立以书记、镇长为组长的双组长制乡村振兴 工作领导小组,着力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镇直各单位统筹协 调的乡村振兴领导体制,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包保工作责任制。二是强化 组织保障。为努力实现X镇实现乡村振兴,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 民、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我镇积极从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 员、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村“两委”班子 ,调动社会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建立科学 的乡村振兴战略评价指标体系,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情况纳入党政领导 班子和镇村干部综合考核,坚持分层调度、分层推进机制,构建“调督考 奖惩”责任体系,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在X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2. X镇乡村振兴总结谋划材料 X镇位于皖江北岸,地处无为西南,距X约X公里,距铜陵X公里 ,距庐江县城X公里。东临长江与铜陵市隔江相望,西靠三公山同庐江 县毗邻,南倚枫沙湖和枞阳县相连。区域总面积X平方公里,有耕地X万 亩,山场X万亩,水面X万亩。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盛产 稻米、油料、竹木、幼仔猪等农副产品。境内竹丝湖,总水面X万余亩 ,是X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风光秀丽,群山环绕,生态环境优美,旅游 资源独天得厚。人文景观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有史前砂红陶、灰陶遗 址、战国故事、千年古道等。 由于我镇地处无为西南边陲,道路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资源 开发利用程度低;思想解放不够;基层组织带富能力不强;部分群众小 农思想严重,内生动力不足等严重制约着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近两年 ,因长江大保护和淡水豚保护区环境整治需要,对沿江工业、砂站、码 头等企业进行拆除,工业经济逐步弱化。农业以传统的水稻种植为主 ,大而不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抗风险能力差。加之受交通、 稳定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乏力,后劲不足。 针对我镇的优势和短板,我们要充分解放思想,牢牢抓住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机遇,扬长避短,着力做好六篇“文章”。 思路篇:正在建设的GX国道和规划中的过江隧道,为X的发展提供 了重大机遇,依托铜陵都市发展辐射影响,主动融入。结合自身实际 ,坚持镇域全面规划,及时编制乡村振兴 镇域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十三 五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有机衔接。广泛征求意见,在保证规划科 学性的基础上集民智顺民意,最大程度增强规划的可行性。特别要注重 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做到三产结构合理、融合发展,注重培育惠及面广 、效益高、有特色的主导产业;要以特色农业和旅游业为重点,谋划和 培育X-X个前瞻性乡村产业项目,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的后续 动力。 农业篇:强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水稻传统产业,稳定发 展特种商品粮--粳糯。规范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加 强农业技术培训,推广稻虾混养、稻鸭混养等绿色生产模式。整合项目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主体,大力推行全程机械化生产。充分利用林地,大 力发展林下养鸡、药材种植等林下经济。推进信义光伏鱼光互补X亩龙 虾养殖基地建设。鼓励农产品深加工,扶持粮食联合体、王玉珍手工米 面、黄老头辣酱、芦塘山瓜蒌籽等特色农产品进一步做大做强,充分发 挥其绿色食品认证的品牌效应。加快推进“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实施 ,新建周港圩排灌站,使之达到城排标准,彻底解决周港圩排涝问题。 争取青山连圩“五千亩大圩加固”项目早日立项建设。在山区因地制宜开 挖修复山塘,修建水库,蓄水防旱;在圩区疏浚沟渠河道,改善灌溉和 排涝条件。 旅游篇:按照竹丝湖旅游规划,坚持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原则 ,用X年时间打造X-X个精品景点,争创竹丝湖XA级景区,打响“生态竹 丝、魅力X”品牌。努力把我镇打造成为铜陵的“后花园”。逐步把旅游业 培育成为我镇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一是改善景区道路交通 。结合畅通工程,逐年建设竹丝湖环湖大道,合理配置观景平台,修复 临湖至枞阳的石板古道,方便游客观光游玩。二是分区打造景点,环竹 丝湖区域发展山水生态度假区,周港圩、练塘圩区域发展现代农业休闲 区,长江沿线发展自然风情观光区。三是推进旅游与农业、林业、渔业 、养殖业等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瓜果蔬菜采摘、散养家禽捕捉、 农耕体验、垂钓捕捞,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等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游 ,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还想来、带人来。四是加快起步区建设,在 横山完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公厕、停车场、标识系统建 设。以临湖村徐村美丽中心村建设为契机,对芦塘山和小岭口进行保护 性开发,提升翔博农业精品园观光、休闲、餐饮、住宿功能。五是加强 生态保护。大力践行“两山”思想,落实湖长制、河长制、林长制、路长 制,开展增绿治水行动,抓好农村“三大革命”,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努 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文化篇:积极开展“挖掘文化底蕴,讲好X故事”活动。全面收集整理 X乡村文化,探寻历史溯源,收集民间传说,如娘娘墩遗址的砂红陶、 灰陶碎片显示X镇历史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公元前X年发生在X境内“鹊 岸之战”,无为籍南宋诗人、抗金英雄王之道,唐代著名诗人崔季卿、乞 丐皇帝朱元璋,明朝清官海瑞、抗日英雄戴安澜、解放军名将皮定钧都 曾在此留下足迹。另有竹丝湖及周边群山还有着悠久的神话传说挖掘整 理。继续发挥老年大学专刊《竹丝文艺》平台作用,深入挖掘古国文化 、传奇文化、方言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汇编成X故事广泛宣传,将 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 民生篇: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最实的民生工程,确保贫 困人口如期脱贫,已脱贫人口稳定持续不返贫。持续深入实施X项民生 工程,重点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乡 居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全覆盖,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和困难群体生活保 障问题,逐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全面施行城乡低 保一体化管理。加快健康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完善中心敬老院配套设施 建设,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大重残救助工作和残疾人就业援助力度 ,切实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关心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注留守妇女 、留守老人的生活,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和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工 作。加快发展卫生事业,推进村卫生室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改善群众 就医环境。努力提升计划生育工作服务水平,认真做好二孩政策落实工 作。 治理篇:一是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培强村级党组织带头 人,打造一个好班子、选准一条好路子、建立一套好机制,培养造就一 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二是加强平安建设。深入 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净化社会环境。加快“雪亮工程”建设,推进社会防 控体系信息化、智慧化。三是注重价值引领。在抓好农村环境整治的同 时,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完善村规家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入乡风教化,融入群众生活日常,使乡风民风纯美起来。围绕“让农民 成为体面的职业”,积极引导涉农专业大学生反哺农村,参与乡村建设 ,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3. X镇乡村振兴总结谋划材料 我镇以建设特色水产小镇为总目标,围绕“存在问题-剖析原因-提升 思路-工作举措”谋划总结。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是乡村发展的基础。目前 ,我镇的乡村基础设施仍不完善,主要弱在“水电路气房”五个方面,一 些乡村的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供水还不稳定。电网设备老化,个别 村至今还没有电改。道路交通还不便利,大多数农户电磁炉和火灶并用 ,不方便且成本较高。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水平偏低,随着学前教 育的快速发展,幼儿园师资力量跟不上的问题十分突出;乡镇卫生院专 科医师紧缺,村级卫生室医生年龄偏大、专业水平不高。 2.现代产业缺乏支撑力。产业是致富之源,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 撑。目前我镇产业以螃蟹养殖为主,养殖规模达X万多亩,产业结构单 一化问题突出,缺乏品牌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还不够紧密,绿色农业 、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发展还不够快,有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 大企业、大农场还比较少,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规 模还比较小。农业品类多、分布广,产业链条短,尚未形成一条配套完 整、关系紧密、特色突出的产业链。农业企业“小、散、杂”,龙头企业 大多处于成长阶段,规模不大,企业与农户关联度低,对农户带动力不 强。多数农产品还处于产品销售阶段,农产品附加值不高,流通渠道不 畅通,产业支撑农村创收的作用还不明显。 3.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目前我镇由于农村人口非农化、城镇化引 起的“人走屋空”以及房屋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逐渐向村外扩展 ,出现“一户多宅”,空心化现象的背后更是人才的缺乏。目前,我镇农 村发展产业、就近务工、公益性设施岗位大多以中老年、留守妇女为主 ,人口的流失也造成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短缺 ,特别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较小,农业社 会化服务组织总体不强,不能满足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 4.农村基层治理待完善。目前,基层农村地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较 好,相比经济较发达农村环境污染破坏较小,但生活垃圾、污水处理问 题日益突出。在建设规划上的落后,房屋修建、道路河道设施建设等都 缺乏长远的打算,往往排列无序,随意修建房屋,导致后期调整和实施 时困难重重。乡村基层组织弱化,作为民间纠纷第一道防线的村调解委 员会、治保会等面对矛盾纠纷不愿管、不敢管,乡村民主治理仍需加强 。 二、提升思路和工作举措 1.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实现方向明确。统筹考虑区位优势、资源优 势、产业优势、地域特点和村民实际等要素,制定我镇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规划,坚持“多规合一”原则,与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基础 设施规划、土地规划等相互衔接,加大规划管理与执行力度,确保发展 有方向、建设可持续。 2.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实现农业更强。以特色水产养殖产业为支撑 。一是打造一镇一业升级版。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大规模单一 养殖螃蟹的市场风险,培育龙虾、青虾、水蛭、娃娃鱼养殖等新增长点 ;以渔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推动设施渔业发展,带动养殖技术升级 ;激励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 平;同时实施好“无为螃蟹”地理标志下的品牌整合与推介。二是培育农 业发展新动能。扶优做强经营主体,争取新增省级龙头企业X家、市级 龙头企业X家,培育紧密利益联结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进组织化、 规模化生产。三是发展产业融合新业态。构建特色水产全产业链、全价 值链:壮大上游蟹苗繁育产业,将本地化蟹苗的供给率提高到X%;与二 产深度融合,着力引进水产品深加工企业;做好“互联网+”文章,畅通特 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以美丽乡村示范点、渔业示范区等为平台,发展休 闲农业新业态。 3.以生态宜居为关键,实现农村更美。一是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分 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争取资金、加大投入,不断加强水利、电力、 道路建设。二是实施农村三大革命,积极开展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 项整治,加强对农村清洁工程的管理,严格落实河长制,努力完成改厕 任务,不断改善生产与人居环境。三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以点带面、 示范带动村庄环境整治。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推进“农药、化肥 零增长行动”;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禁烧目标;构建以祈雨山为中 心的林业经济带,谋划建设田园综合体;通过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有 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实现农村更淳。一是加强基层法治建设,加 强普法宣传和法治教育,营造全民学法、懂法、守法氛围。二是推进道 德文化建设。以镇文化站、文化广场、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等为载体 ,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 实施基层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 德建设。三是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开展婚丧礼俗整治、封建迷信治理和 敬老孝亲等活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树立民俗新风。 5.以生活富裕为根本,实现农民更富。一是稳定增加村级收入,把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发展现代农业、开展精准扶贫、建设美丽乡村 等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促进村集体经营 性收入稳定增长。二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广泛开展以职业农民培训为 主的技术与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激发各类农业经营主 体的创业热情,引导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 致富的渠道;由点及面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的改革。三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因户施策、精准帮扶,以产业与就业 扶贫为着力点,确保贫困户持久增收、稳定脱贫,让贫困人口共享发展 红利、同步实现小康。 6.以治理有效为基础,实现基层更稳。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健 全基层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 设,不断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服务群众 的能力;二是完善村民自治体系,完善更新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 ,建立健全村级各类组织,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各类理事会作用,使 农民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参与者、监督者。三是强化农村人才队伍,调 动老党员、老干部、乡贤能人的积极性,吸纳他们加入到村级管理队伍 中来;同时,通过招收大学生村官、村级后备干部等多种途径,充实基 层经营管理工作力量,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 ”工作队伍,切实推进农村基层治理有效。 4. X镇乡村振兴总结谋划材料 一、存在问题 1.产业支撑不够,三产融合不到位。一产缺少方向和特色。十里是 一个农业乡镇,但农业发展缺乏方向和特色,农业产业多是自由成长 ,缺乏规划引领。二产缺少支柱和链条。十里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少 支柱产业和上下游的产业链条,没有效益。三产缺少专业和规模。各行 各业都有涉及但都不成系统,不够专不够精,难以形成规模。 2.乡村环境有待提高。一是乡村规划短板。村庄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居民居住比较分散,房屋修建排列无序,缺乏长远的打算。二是基础 设施仍不完善。部分农田水利设施抗洪能力不够,供水还不稳定,部分 村内道路仍是砂石路,交通还不够便利,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仍然 服务水平偏低。三是农村环境整治窘迫。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药化 肥和粪便等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使农村环境状况日益恶化 。 3.社会治理有所欠缺。一是人才机制不活。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来支 撑,但是长期以来,农村人才大量流失,造成农村严重“失血”。二是乡 贤作用发挥不到位。步入新时代,乡贤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乡村振兴 的重要资源,但目前我镇还未能充分调动广大乡贤的积极性,作用发挥 不明显。三是舆论阵地运用不够。对于乡村振兴的宣传引导不够,群众 参与不足。 二、原因剖析X.思想解放不够。与江浙等发达地区乡村相比,我们 的理念相对落后,对于乡村振兴工作的思路比较窄,工作创新不够。 1.乡村振兴缺资金。乡镇和村处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线,但 实际可支配财力明显不足。十里辖区面积小,山区多为丘陵,没有特色 林业,资源欠缺。产业发展薄弱,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资金运转困难 。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支撑,乡村振兴只能是空谈。 2.要素制约明显。土地方面征地难,集镇扩张扩不了、项目落户落 不了,功能布局无法优化,制约十里发展;人才方面没有好的机制和待 遇,人才难以引进,优秀人才不愿回乡、不能回乡,使得乡村发展缺少 活力和后劲。 3.宣传工作欠缺。乡村振兴宣传不到位,群众参与度不高,在实施 乡村振兴过程中,没能积极与群众交流,听取群众的心声,发展方向也 没有完全与群众的想法结合,形成了政府干、群众看的局面。群众缺乏 意识,修建房屋随意,畜牧圈舍与房屋相连等现象严重影响乡村规划和 环境治理。 三、提升思路 1.思想上抓谋划。学习先进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寻求可借鉴的发展模式,对标对表,找好发展的路子,确立赶超的目 标,找好标杆。结合十里实际,学习先进理念,找准之间差距,定准发 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整合项目,集中投入,打造亮点样板村。 2.宣传上有计划。挖掘十里历史、文化、自然资源,请专业团队进 行策划,拍摄十里宣传片,编好十里故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广泛 开展宣传推介。以千年名刹地王阁、祠山殿、杭西墩古人类遗地等名胜 古迹为依托,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讲好历史故事。宣传革命烈士吕惠生 的事迹,讲好红色故事。 3.产业上做文章。一是有效地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进 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整合资源,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 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二是盘活十里工业园。谋划十里工业园向科技孵化 园方向发展,为全县的科创企业提供平台。三是保护好高速西出口附近 土地,时机成熟时做好规划,把第三产业向道口经济上发展。 四、工作举措 1.发挥区位优势,合理规划引领。坚持遵循高起点策划,高标准规 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四个步骤”,统筹考虑我镇紧邻X,与X城 市板块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的区位优势以及全镇各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 、地域文化和村民实际等要素,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好乡村产业发展规 划、村庄布局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土地规划、生态规划、公共服务规 划等,做好“多规合一”,一张蓝图绘到底。科学编制《X镇乡村振兴战略 规划》,以规划为引领,指导全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确保建设可持续 ,发展有方向。努力把十里建设成X南郊、花渡河畔宜居、宜业、宜游 的特色小镇。 2.深化产业融合,确保产业兴旺。一是巩固提升传统农业产业。以 十里粮食产业园和省级龙头企业永安米业为依托,优化农业产业化联合 体产业链,实施供给侧结构调整。二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精 致型、集约型、高附加值型农业。依托距离县城较近的区位优势,以军 二路为主线,大力发展蔬菜瓜果栽培,发展特色农业。三是构建休闲旅 游观光产业。有力依托第一产业打造观赏农业,深入融合三产,发展五 凤生态林业和虹桥苗圃花卉苗木基地,形成X亩的苗木花卉和休闲、观 光、旅游为一体的精品林业基地。 3.加强生态保护,打造宜居环境。建立绿色发展稳定投入机制,农 业项目资金由产业发展扶持向绿色清洁生产引导转变。全面贯彻“一控两 减三基本”要求,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大 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加速生物农药、绿色 饲料推广运用。加大秸秆禁烧力度,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大畜 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力度,开展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践行“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持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以农村环境治理“三 大革命”为抓手,积极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全覆盖配置 农村生活垃圾收储设备,做到日产日清,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保障村庄环境干净整洁。加强村庄整治和长效管护,激发群众的自主 管理能力和主人翁意识。 4.突出农村文化,树立乡村新风。创新结合祠堂综合利用,建设新 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入宣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采用道德讲堂、 板报墙报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 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 头摒弃陋习,带头制止不良现象,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带头移风易俗。 5.配好班子,加强基层组织。一是配好基层组织班子。大力培育实 施“领头雁”工程,及时开展深度、广度的培训。选拔具有致富能力,政 治思想品德高尚的任村书记。二是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积极发挥党建 引领作用,加强抓党建、促增收、促发展的路线,大力实施党建+特色产 业、特色农业,坚持做到一村一品。三是要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三会 一课”等开展党员教育、村务管理制度、实行阳光村务、党务,让村里的 事村里自己做主,真正做到干群配合,共谋发展。 6.强化村民自治和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完 善更新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级各类组织,充分发挥村 务监督组织、村民调解组织、群团组织、经济合作社、各类理事会的作 用,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一家做”为“大家一起做”,变“建、管、 营责任分家”为“建、管、营责任一体”。二是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成 立乡贤理事会,开发利用好本地的乡贤能人,加强沟通,请他们为家乡 发展出谋划策,帮助家乡招商引资。充分调动种养大户、大学生村官、 退伍军人等农村现有优秀人才。 7.聚焦农民增收,确保生活富裕。一是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农业实用技术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增强农民致富本领。二是深化农 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全面推进村级“三资”改革,保障农民财权权 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三是积极培育、大力扶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鼓励新型经营主体探索不同模式,带动普通农民就业致富。四是鼓励 农民创业,帮助搭建平台,提供贷款扶持,支持农民创业增收。五是聚 力脱贫攻坚,实现共同富裕。因户施策,有的放矢,“授之以渔”,切实 提高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和活力。 5. X镇乡村振兴总结谋划材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根据县“乡村振兴思 想解放”大讨论活动安排,X镇突出强化学习研讨、查找自身差距、厘清 努力方向,结合镇域实际,谋划切实可行的工作举措,统筹推进农业农 村农民全面振兴。 一、优势分析 经济基础支撑有力。X镇经过近十年来全镇上下广大干群的共同努 力和艰苦奋斗,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全面增强,连续多年总量 和增量均位居全县第一方阵,为农业农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商埠文化、老街文化、桃文化、涧文化、红 色文化和宗祠文化蓬勃发展,草鞋岭古战场、三国草船借箭遗址、归元 寺、黄图寺传承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自然旅游资源丰富。镇内拥有广阔的山场和水面,太平山绵延西北 ,裕溪河、花渡河环绕东南,集镇涧溪横穿,有奇绝壮观的青苔地下大 峡谷,五座景色怡人的山中水库,数万亩经果林和苗木花卉基地。 产业条件基础优越。地处物产丰富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地貌山圩相 间,既有广阔的农田水面,又有大面积的山场丘岗,土壤、气候等条件 适宜各类种养殖业发展,具有优越的产业基础。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镇域地处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芜(湖 )马(鞍山)铜(陵)经济圈的共同腹地,是无为县通往省城的北大门 ;省道柘无路穿境十六公里,拥有裕溪河黄金水道岸线十余公里,高速 无为北出口即将开工建设,距离位于我镇境内北沿江高速、X长江二桥 连接线和岳武高速立交互通不到五公里。 二、总体原则 坚持党管农村。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充分 发挥镇、村两级党组织在农村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为乡村 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坚持农民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 主体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农民群众根 本利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城乡融合。立足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 任务,努力推进和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化;推进乡村产业融 合和主体融合;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 系。 坚持生态优先。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 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 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坚持科学规划。坚持“多规合一”理念,注重统筹规划。 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合理划定村域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实 现村庄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利用等规划相互衔接。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协同推进,既尽 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充分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和乡土味道 ,注意乡村留白,守住家园田园,尊重自然、体现特色、传承乡愁。 坚持学习借鉴。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理念,多方学习和借鉴外地 经验,要主动向先进地区看齐。结合镇情实际,确定追赶目标,让外地 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为我所用,使自己在振兴乡村道路上少走弯路 ,实现快速赶超。 三、工作举措 (一)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实施全域规划升级工程 坚持规划编制原则。一是以上位规划为纲。在严格执行上位规划的 基础上,全面梳理县级各类规划的方向和要求,通过规划引领全镇各领 域发展融入全县大局;二是以镇情实际为基。要紧密结合实际,综合分 析镇情镇貌特点,使规划达到科学规范、内容具体、操作可行;三是以 融合发展为要。将融合发展理念始终贯穿各类规划编制全过程,实现多 规合一,通过规划间的无缝衔接,指导全镇各领域融合发展。 完善规划覆盖体系。一是构建体系。按照“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村域 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村居设计”的规划设计层级体系要求,认真谋划出 台方案,规范指导全镇各类规划的编制工作;二是修编提升。结合县级 规划的调整和完善,对已经编制完成的相关规划进行修编,提升质量水 平,强化系统衔接;三是补编完善。启动编制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产 业发展规划、村庄规划等专项规划或实施方案,构建X+N规划支撑体系 。 强化规划实施管理。一是加强统筹管理。由镇规划分局全面负责镇 域各类规划管理,进一步强化在规划的谋划编制、监管执行工作中的统 筹职能,充分体现全镇规划工作的统一性、一致性和融合性;二是强化 刚性约束。规划的核心在于执行,建立规划方案在镇党代会、人代会通 过机制,将规划上升为全镇党员和群众的意志,“一张蓝图”管到底,非 经许可,任何部门、任何人均不得随意调整。三是培引专业人才。加强 对镇规划分局现有人员深造,提高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在公务员和事 业单位人员招录中明确规划专业条件,注重对村级主要负责人规划知识 的培训,在全镇培养和造就一支规划专业人才队伍。 (二)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实施农业产业转型工程 注重优化产业布局。一是依托裕溪河、黄陈河和花渡河三大水系 ,港埠圩、黄佃圩、三闸圩和后陈圩内约六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立粮 食生产基地和水产养殖区;二是依托太平山、养虎山向西南绵延山脉 ,沿山分布的约六万亩山场丘陵打造经济林和苗木花卉种植基地,进一 步壮大聚丰祥林业、安徽华航、正中林业、紫瑞园林、孙氏中药材和 X五岳景观苗木等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规模;三是推动汪冲苗木花卉、合 法山雪桃、团山冬桃、孙岗薄壳山核桃、打鼓油茶、太平皖茗白茶、范 庄葡萄、二龙黑豆、柴林和西庙螃蟹、青苔白芨组培和中草药、福路草 莓、柘城、赵巷小龙虾等特色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精心打造“一村 一品”。 注重提高农业效益。一是推广稻渔(虾)综合种养模式,做精特色 水产养殖,加快养殖业转型升级,大力引进推广种植和养殖业新品种 ;二是着力打造黄桃、草莓、饮用菊花、白茶等一批特色品牌产品、品 牌企业,扩大X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三是严格落实畜禽养殖分区管理 ,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引导无饲料自然喂养,开发林鸡、山果、 圩猪、河鱼、田虾等无污染绿色农产品。 注重产业融合发展。一是主动对接三只松鼠、易酒批等电商龙头企 业,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二是支持福路草莓、范庄葡萄、太平杨 梅和合法山雪桃等采摘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提高知名度,建设 X社区朱洼和打鼓姜湾两个设施完善、功能多样的田园综合体,着力打 造休闲体验观光农业;三是科学合理利用废弃矿山开采和加工场地,开 发养老度假项目,发展健康产业。 注重平台搭建培育。组建镇农业用地流转中心,集中资源、规范程 序,支持土地托管、联耕联种、代耕代种等直接面向农户的农业生产托 管,鼓励小农户以土地为纽带,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建立新型经 营主体贷款融资和保险保障体系,多渠道帮助经营主体解决资金和保险 问题。 (三)以生态宜居为目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深入开展环保攻坚。一是引导和鼓励现有企业采用节能环保新技术 、新工艺、新设备,从严把好环保关,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以新材料 产业园为依托,努力引进一批高技术、低能耗、低污染项目,将高污染 企业“挡在门外”,将落后企业“淘汰出局”。二是彻底杜绝非法石灰窑和 石子加工厂死灰复燃,持续保持打击非法盗采高压态势,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