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而奋斗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而奋斗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规划《建议 》描绘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学习贯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回顾“一五”计划至“十三五”规划 我国制定五年经济发展规划和推动经济发展,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一开始我们没 有经验,前五年规划基本是在探索的过程中推进,所以当时制定计划的时间有时会比较长,也会出现 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 在“六五”时期,也就是前五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我们发现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如果仅 对经济做规划是不够的,因为社会发展还包括其他方方面面,所以就将“经济”计划改为了“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 之后到了“十一五”时期又有了新变化,因为当时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 度,政府更加注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把握,淡化了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所以这时我们将“计划 ”改为了“规划”。具体来看: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 定,在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计划的指标做得非常细,比如五年计划工 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7%,精确到了小数点后面一位;比如农业总产值计划平均每年增长4.5%。 除此以外,基建投资包括农村入户人数等都做得非常详细。可以说,这个计划既符合实际又留有余地 。值得注意的是,计划中工业发展速度比农业发展速度要快很多,为什么?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 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度。而且当时我国工业基础确实非常薄弱,比如当时的 石景山钢铁厂(1966年改称首都钢铁公司),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只能炼铁不能炼钢,还不能成 为真正意义上的钢铁厂。1957年,“一五”计划圆满完成。 “二五”计划是由1958年开始实施至1962年结束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三五”计划,即1966年到1970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在1964年的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 ,周恩来同志明确提出要在20世纪内分两步实现四个现代化,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 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 走在世界前列。”因此在制定“三五”计划时,主要任务是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 ,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发展农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四五”计划是1970年开始进行编制,并由1971年开始实施至1975年结束。主要任务是狠抓钢 铁、军工、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方面的建设,大力发展新技术,特别提出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五五”计划是由1976年开始实施至1980年结束。在此期间,1976年我国经济出现了倒退,增 长率为-1.6%,之后的第三年又出现了过热的情况,增长率达11.7%。随后经过两年的治理整顿,经济 增长恢复到7.6%和7.8%的稳步增长。到1980年时主要产品指标基本完成。 “六五”计划是由1981年开始实施至1985年结束。全称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除了国民经济外还增加了社会发展。 这个计划指标的制定比较务实,计划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1985年达到8050亿元;工 业总产值年均递增4%,1985年达到6070亿元;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4%,1985年达到1980亿元。国民收 入年均递增4%,1985年达到4410亿元。同时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领域展开改革。 “七五”计划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进一步由旧模式向新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因此 制定时间比较长,经历了三年,由1986年开始实施至1990年结束。 “八五”计划是由1991年开始实施至1995年结束。这期间有两件比较重要的事,第一是1992年 邓小平南方谈话;第二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进入新 阶段。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1981年 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基本 实现;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 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 富裕的生活。如果和现在新“三步走”战略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新“三步走”战略比1987年提出的 “三步走”战略提前了15年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九五”计划由1991年开始实施至1995年结束。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 长期计划,也是一个跨世纪的发展规划。“九五”计划,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 “九五”计划制定的指标更注重宏观性、战略性与指导性。其主要任务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 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 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计划由2001年开始实施至2005年结束。这也是从新世纪开始,我们国家将进入全面建 设小康阶段,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十五”期间最突出的成就是GDP的增长始 终保持在9%以上。 “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由2006年开始实施至2010年结束。 “十二五”规划由2011年开始实施至2015年结束。主要从政策指向上清晰勾勒出未来五年中国 产业的路线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 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十三五”规划由2016年开始实施至2020年结束。主要聚焦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生态环境保护 、社会事业发展、民生保障等领域的明显短板,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强和时效性强的重大工程项 目。 从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实施,到2016年“十三五”规划的制定,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活发 生了巨大变化。我国始终按照既定目标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懈 奋斗的光辉历程。 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主要看点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下面 我与大家分享有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要看点。 第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划《建议》的核心体现在三个“新”上,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 展格局。其中,新发展阶段意为我国即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征程、迈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发展阶段。 什么是新发展格局?就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特别要注意的是,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种表 述是在党的全会文件中第一次出现。 此外,还强调了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为什么?我认为这与中 美贸易摩擦有很大的关系,在美国从多方面对我国进行打击和制约后,给我国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并且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高科技发展上。 据资料显示,我国在高科技领域有三十余项“卡脖子”关键技术。比如芯片、光刻机等等。此 外还有材料问题,比如钢铁方面,虽然我国现在产量是世界第一,粗钢产量能达到约9.9亿吨,如果 把产能再放大,能达到15亿吨,但我们只是在产量上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在质量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 第二,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其中定性的评价有以下几点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 定量的描述有: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粮食 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此外,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 社会保障体系,因为我国人口众多,社会保障体系建起来是非常不容易的,现在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 过十三亿人,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脱贫攻坚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 551万人,每年减少1000万人以上。此外,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使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 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巨大成就,也是党的十八大之后的巨大 成就。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就规划《建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自今年3月成立文件起草组 到五中全会开幕,两百多个日日夜夜,习近平总书记就“十四五”规划编制明确提出一系列要求,召 开多场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方面对制定“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比如组织召开了两次中央政治局 会议,三次中央政治局的常委会和两次起草组的会议。 7月下旬到9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又主持召开多场座谈会,以各种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对“十 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 并且7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脚步不停,前往吉林、安徽、湖南、广东等多地考察调研,把实际 调研与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为“十四五”勾勒出能操作、可落地、见实效的发展蓝图。同时,还通过 网络征求到100多万条留言,从中整理出1000余条建议。可以说,规划《建议》做到了发扬民主、开 门问策、集思广益,起草过程充分听取了民意。 第四,规划《建议》的基本框架。规划《建议》有15个部分,总体上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 为总论部分,主要阐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就、我国发展环境、2035年远景目标、“十四五 ”时期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主要目标。第二板块是分论部分,总体上按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组织,安 排了十二个部分,明确了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到文化 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并且作 出工作部署。第三个板块是结尾部分,主要阐述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规划机制,为规划实 施提供有力保障。 第五,在做关于规划《建议》说明时,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7个问题作重点说明。 一是关于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什么把它作为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是根据我国 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强调的是,新 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 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此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外部环境的变化也 使我们必须要强调高质量发展。 二是关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 ,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 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加入国际大循环,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形成 “世界工厂”发展模式,对我国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全 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逆全球化趋势加剧,有的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 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我国有14亿人口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增长空间。改 革开放以来,我们遭遇过很多外部风险冲击,最终都能化险为夷,靠的就是办好自己的事、把发展立 足点放在国内。 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形成宏大顺畅的国内经 济循环,就能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满足国内需求,又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形成参与国 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三是关于“十四五”和到2035年经济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 地方和部门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经济增长速度目标,明确提出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 入翻一番目标。文件起草组经过认真研究和测算,认为从经济发展能力和条件看,我国经济有希望、 有潜力保持长期平稳发展,到“十四五”末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