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附精美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 (附精美PPT) 同志们: 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是在我国即 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际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 性意义的重要会议。目前,全党全军正在开展全会精神的学习宣贯工作,我们利用 下午教育时间,共同学习梳理全会的主要精神。 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背景知识 问题引入: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十四五”全称是什么? 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关于党的中央组织和“五年计划”制度的问题。 (一)党的中央组织。①层次结构。党的中央组织分为几个层次:全国代 表大会、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他们的关系是选举和 召集的关系。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选举产生中 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由中央政治局召集,选举产 生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政治局会议和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都是由总书记召集。 我们所说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实际上是由中央政治局召集的第十九届中央 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②全会时间及议题。《党章》规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 次。召开中央全会的体制自党诞生之初就从法规上确定下来,但是在长期革命战争 年代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若干非常时期,事实上并未正常有效运行,个别时段甚至 “名存实亡”。从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这项制度才日益趋于正常完备。梳 理历届中央全会,可以总结出全会召开时间和主要议题的大致规律。按照惯例,每 届中央委员会五年内要召开七次全会。 一中全会一般紧接着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召开,讨论选举党的领导;二中全 会一般在第二年全国两会前召开,讨论新一届国家机构的人事安排;三中全会一般 在逢3逢8下半年召开,以“经济与改革”为主题。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的决 策部署,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十二届三 中全会开启城市改革、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八届三 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四中全会 一般在逢4逢9下半年召开,大多聚焦党建;五中全会一般在逢5逢10下半年召开 ,大多涉及国民经济规划;六中全会一般在逢6逢1下半年召开,大多涉及文化建 设和精神文明;七中全会一般在下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之前召开,起承上启下作用。 有没有特例?(有)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二中全会专题研究宪法修改 问题,没有讨论新的中央机构人选问题。为了不耽误全国两会的召开,三中全会在 二中全会之后一个多月就召开了,实际上承担了部分二中全会的议题任务。当时有 人猜测,18年第四季度会不会再开一次全会。现在来看,并没有。十九届四中全会 的召开时间又回到了历届四中全会的惯例时间,但是议题似乎又打破了惯例。 需要说明的是,党章党规并未对中央全会召开具体时间和议题作出明确规 定,上述总结只是从历届全会大致梳理出来的,仅供参考。 (二)“五年计划”制度。“十四五”全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 个五年规划。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 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 ①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制定和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 ),从体制变革和发展阶段相结合的维度,我国五年规划(计划)制定实施的历程 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五年计划。1953年至1980年,我国制定实 施了5个五年计划(时间跨度为什么不是25年?“二五”计划开始的 1958年,中央向地方和企业下放经济管理权限,引发国民经济失衡,“二五”计划 不得不转向调整。调整工作从1961年持续到1965年,使得本应从1963年开始的 “三五”计划也推迟到1966年才开始实施),由此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基 础。这一阶段,我国主要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五年计划主 要采取指令性计划的管理方式,由中央制定计划,然后层层分解下达到地方和企业 。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五年计划”制度在这一时期运行并不顺利。 第二阶段: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五年计划。 1981年至2000年,我国制定实施了4个五年计划,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基本框架,基本解决了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实现了总体小康的战略目标。这 一阶段,五年计划的名称、定位和内容等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六五”计划 开始,增加了社会发展的内容,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更名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管理方式从行政指令性计划、政府直接配 置资源逐步向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宏观经济管理转变。 第三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后的五年规划(计划)。 2001年至2020年,我国制定实施了4个五年规划(计划),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阶段,随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 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五年规划的理念、目标、内容 等不断改革创新。从“十一五”规划开始,“五年计划”更名为 “五年规划”,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五年规划制度。从 规划实施效果看,这一阶段是我国产业水平、创新能力、城乡面貌、人民生活和综 合国力取得跨越式进步的二十年。 ②地位作用。第一,五年规划为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提供重要途径。 五年规划根据党中央建议制定,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向全社会公布实施,是 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第二,五年规划是推 动国家发展战略连续稳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五年规划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引导社 会各界坚定信心,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五年持续推进,有力推动了现代化战略一张蓝 图绘到底;第三,五年规划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五年规划明确了政府工 作重点,为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 能提供了重要依据,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既符合短期经 济运行的特点,又符合长期规划的目标任务;第四,五年规划是引导社会预期的 重要手段。每个五年规划都提出了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和指标,这是党和政府对人民 的庄严承诺,也是社会各方面共同遵循的行动指南,有利于引导全社会朝着共同的 方向努力,对有关部门和地方具有很强的导向、激励、督促、考核作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3个五年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历史过程,充分体现出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中国特色 的国家治理经验。 二、要点梳理 回到会议本身,这次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 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建议稿由15个部分构成,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总论,包括第一 、第二两个部分,主要阐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我国发展环境 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 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必须遵循的原则和主要目标。第二板块为分论,总体 上按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来组织,分领域阐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 开放的重点任务,安排了12个部分,明确了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 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到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 全发展、国防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作出工作部署。第三板块为 结尾,包括第十五部分和结束语,主要阐述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 义政治建设、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等内容。 根据会议公报和《建议》全文,梳理精神要点如下: (一)“10”个决定性成就。全会高度评价“十三五”时期,决胜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①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 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②经济实力、科技实力、 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二二年国 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③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 困人口实现脱贫;④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一万三千亿斤以上;⑤污染防治力 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⑥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 ;⑦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六千万 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 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⑧文化事业和文化 产业繁荣发展;⑨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军队组织形态实现重大变革 ;⑩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二)“2”项发展目标。全会提出了二三五年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 标(9个方面)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6个新)。 远景目标:①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 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 型国家前列;②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 经济体系;③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 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④建成文化强国、 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⑤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 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⑥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 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 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 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⑧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 化;⑨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 性进展。 主要目标:①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 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 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 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②改革 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 ,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 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③社会文明程度 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 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 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④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 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 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 明显改善;⑤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 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 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⑥国家治理效能得到 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 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 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 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 化迈出重大步伐。 (三)“1”个重要判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 化,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 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四)“1”个指导思想。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 想,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 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