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实现共同富裕主题党课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实现共同富裕主题党 课 根据培训计划安排,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就“共同富裕”这个主题进行交流 ,我的题目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追求,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 展的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这一目标作为党的初心和使命,带领中国人 民朝着这一目标不懈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 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 想新战略,对新时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思想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党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全体人民共 同富裕为奋斗目标。建党近百年,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一)毛泽东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探索 我党在成立之初即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内含着实现全 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思想。毛泽东是我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战略家,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呕心沥血。早在民主 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军民一致,军政一致 ,官兵一致,全军一致”等口号和主张,充分体现了他的公平与平等思想以及建立 人民政权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念。为了尽快改变新中国成立时一穷两白的状况,让站 起来的人民过上好日子,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短短的不到六 年的时间内就在中国大地确立了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奠定 了制度基础。他坚信:“我们现在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 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 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 在毛泽东看来,共同富裕就是“所有一切人都富裕起来”。那么,如何实现 “所有一切人都富裕起来”,他提出了要结合中国的实际,结合民族地区、东中西 部不同区域的实际,注重平衡发展。他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 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因此,“新的工业大部 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义的”。包括 后来的“三线建设”思想,都体现了全国一盘棋、综合平衡全国工业布局、促进西 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 毛泽东特别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十分注重发展生产力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 基础性作用。他说:“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 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 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可见,毛泽东十分清楚地认识 到,仅有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不够,还需要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这一系列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 现共同富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探索 针对当时国民经济极端贫困的实际,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 导集体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改革开放探索过程中,邓小平始终不忘共同 富裕思想,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最高原则。1986年他强调:“社会 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 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1990年他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 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 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他对共同富裕思想作了概括和归 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 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认识,体现了他对当时中国国 情的洞悉和高瞻远瞩,奠定了我党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基石。 首先,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关键的因素就是生产力的极 大发展,没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没有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精神等方面需求的物 质条件,就根本谈不上共同富裕。如何实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邓小平特别关注两 方面的问题:一是生产力的解放问题。针对人们在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制度后不敢承 认制度不完善以及体制机制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问题,他提出中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 会后仍然要面对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二是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关于发展生产力,他 提出了“两个大局”思想,即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 共同富裕的思想。他指出:“沿海一些地区要走在全国的前面,率先实现现代化 ,以更好地带动全国的现代化。内地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加快建设,国家要尽力支持 内地的发展,沿海要注意带动和帮助内地的发展。” 其次,实现共同富裕,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被消灭之后,在发展生产 力的过程中,关键的问题就是避免出现两极分化。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 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导致两极分化 ,改革就算失败了。”如何避免出现两极分化,邓小平提出:“对于在一部分人先 富起来的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分悬殊的问题,要认真解决。 合法的较高收入应予允许和保护,并依法加以必要的调节;非法的,必须坚决有效 地依法处理。要承认不平衡,同时要从不平衡逐步达到相对的平衡,逐步实现共同 富裕。” 此外,在我国生产力需要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我国需要尽快摆脱贫穷落后面貌 的历史阶段,邓小平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 中央,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地区等老 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继续推进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出了明确的战略安排和具体的路径举措 。 二、现在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对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早有论述和 论断,他们认为有两个重要而基本的条件,那就是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公有制的建 立。这两个条件在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发展得更充分。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条件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追求的人类理想社会的终极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就是消灭私有制。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私有制是产生贫富分 化的根源,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正如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 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 通过革命的暴力反抗反革命的暴力,从资本家阶级手中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 ,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进而利用政权的力量“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 ,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只有这样 ,才能消灭资本家阶级财富积累越来越多而工人阶级生活越来越相对贫困的状况 ,建立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形态,“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 ,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8],逐步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而全面的发 展创造条件。可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 裕的制度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公有制主体地位得到 确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条件已 经具备。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探索,通过改革开放,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经济制度,使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 位和控制力越来越巩固,我国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的制度基础得到 前所未有的巩固和发展。 (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揭示了生产力 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人类发展规律,由此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 为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五个社会形态。《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 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 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给予了高度 的评价,但同时也指出其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即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 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导致了资本家阶级的财富越来越积累与工人阶级越来越相对 贫穷的状况,由此也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因此,虽然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建立在历史上曾经发挥了非常革命的作用,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但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也注定产生了它的阶级——无产阶级成为它自身的“掘墓 人”。马克思恩格斯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鲜明地指出:“无产者在 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无产阶级在获得政权后 ,要依靠强大的国家机器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 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 智力获得较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可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生产力 的极大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17年国内 生产总值突破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高铁、公 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 能力达到12000亿斤;“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和大飞机等重大 科技成果相继问世。[10]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大提高,这也是党的十九大作出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之一。可见,我国已经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 富裕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任务还很艰巨,正如 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 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一是我国还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