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作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 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期,笔者深入某县某村,就如何可持续发展乡村 旅游,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形成了一些初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某村基本情况 某村距离某县城8.5公里,距离著名景区****11公里,距**市区30公里。国土面 积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61亩,林地面积9051亩,辖3个自然寨9个村民小组 285户1280人。***基金会引入***公司投入了2400万开展文旅扶贫项目,建成了1家 精品民宿、9家农家民宿、3家餐厅、3家体验工坊以及停车场、旅游厕所等一批基础 设施,注册“**好物”自有品牌,以品牌化、产业化打造生态农产品、手工艺品等 特色旅游产品,通过技能培训和社区组织带动村民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同时丰 富了乡村旅游内容。自2020年10月项目建成以来,某村从一个闭塞落后、无人知晓 的深山小村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农文旅网红名片,快速成为了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 兴的一个成功范本。全村目前已实现各项增收累计近8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近 700万元,带动全村285户1280人(其中有100户脱贫户427人)增收,其中“***”精 品民宿自2021年正式营业以来,累计收入超过250万元,利润132万,利润运营团队 分30%,村集体合作社分70%。 二、某村乡村旅游发展优势与经验 (一)精准定位,强化市场导向。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基金会采取产业带动 、文化激活、文旅切入等手段,帮助某村发展。一是瞄准优势产业,帮助优化升级 。协助龙塘打造“**好物”自有农产品品牌。同时,通过消费扶贫方式,带动某村 合作社销售本地鱼酱酸、茶叶、玫瑰花等。二是瞄准本土文化,打造“非遗工坊 ”。充分挖掘刺绣和蜡染这一苗族世代相传的技艺,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融合 ,比如蜡染布艺钱包、抱枕、桌垫等。龙塘成立了绣娘团,建立了非遗扶贫就业工 坊,为游客亲身体验苗族文化提供了场所。三是瞄准高端都市人群旅游消费市场 ,在山顶建设精品民宿。改造示范民宿,引导村内村民自主经营农家乐、餐厅、工 坊等,基本没有改变村子农户原来的生活习惯,没有过分强调商业化,既保持了乡 村特有的“土味”和“野味”,也保持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原汁”“原味”。 (二)引进社会资本,解决乡村发展瓶颈。***基金会为某村引入了融创公司资 本,不计成本为某村建设了民宿和一些基础设施,投入建成的“**山房”产权归村 集体所有,70%的纯利润划分集体,再由集体决定使用和分配方式。“**山房”除店 长和厨师是外聘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均来自村民。还利用企业平台优势,开展消费 帮扶,购买农产品200多万元,让农户切实从中获益。 (三)引进专业团队设计运营,带领乡村旅游走进市场。“**山房”是由著名 设计师***主持设计,引得不少关注和流量。山房建成后通过招标方式,引进专业团 队运营,依托运营团队专业运作,以及其背后的19家高端旅游团企业,系统地整合 产品业态、推广乡村旅游品牌、开发主题活动等,将乡村旅游带进市场。 (四)构筑“数字乡村”,激活乡村振兴动能。某村构筑“数字乡村”,成立 了“数字乡村”指挥中心。某村的“数字乡村”搭建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实 现村寨智能监控覆盖,加大增强了村民的安全感,加快了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 现代化的步伐;二是集合主流平台流量。与腾讯、抖音等大平台合作,成功吸引大 量“粉丝”,将“流量”变为“留量”。 (五)培养本土人才,吸引有志青年“归巢”。某村针对不同的人群和能力需 求,策划组织了一系列人才教育培训活动,如针对合作社骨干的乡村旅游发展典型 案例参访,针对留守妇女的苗绣、蓝染等非遗手工艺培训,针对乡村旅游发展所需 的民宿、餐饮、体验、导赏接待服务等方面的技能等等,累计培训了400人次,初步 建成了人才体系。在村寨项目落地和发展变化的吸引下,吸引了一些外出务工的青 年人和大学生回乡创业,寻求更好的发展。 (六)资源条件优越,品牌和市场优势突出。某村上通**景区,下达某县城 ,交通便利,距离声名远播的****仅20分钟车程,它的海拔高度1080米,是天然的 氧吧。某村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充分挖掘本土非遗文化资源和特色产业,有机植 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