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我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我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 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坚持“以 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 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新方 针,对我国公共卫生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公共卫生建设概况 公共卫生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权限范围内提供必要的公共卫生 服务的各种公共、民营和志愿组织的总体架构。目前我国已经 形成了基本完善的以政府为主导,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主 体,财政、社保、农业、教育、体育、科技和市场监督管理、 融媒体等多个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各 级政府在公共卫生中是决策者、出资者、组织动员者、服务提 供者以及执法者。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决定了政府在其中 举足轻重的多重作用。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初步建立了覆盖县乡村 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开 展爱国卫生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 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的推进以及其他经济社会条件的变 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遭受了较大冲击,特别是农村的疾病预 防体系功能逐渐削弱。2003年SARS之后,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卫 生体系建设的决心和行动,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 显著加强。2006年3月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监督局成 立,“中央、省、市、县”四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 督体系基本建立。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对公共卫生体系的构成、功能定 位以及发展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 明显效果。 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由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和医疗服务 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组成。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包括疾 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防治、应急救 治、采供血、卫生监督、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乡镇 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城乡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 目,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补充,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负责 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医院依法承担重大疾病 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救治等职责以及国家规定的 其他公共卫生服务职责。 公共卫生立法已初具规模,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1989年我 国《传染病防治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公共卫生法制建设进 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此后,我国陆续制定和颁布了《红十字会 法》、《母婴保健法》、《食品卫生法》等公共卫生法律。国 务院发布或批准的法规有30余条,包括:《公共场所卫生管理 条例》、《血液制品管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 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条 例》等;以及国家卫生计生委(原卫生部)颁布了400多个规章 和2000余个卫生标准,内容涉及食品、灾害医疗救援、核事故 医学应急、食物中毒、职业危害事故的预防等等。使我国公共 卫生立法初具规模,为我国公共卫生法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公共卫生管理水平的在逐年提高,公共卫生与公众之间的 距离越来越近。 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公共卫生体系发展滞后,缺乏顶层设计。我国公共卫生服务 体系建设现状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不适应的矛盾还相当 突出。一方面,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仍是今后我国公共卫生 工作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对新发传染病的识别和控制及其带来 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另一方面,伴随工业化、城镇化 及老龄化的进程加快,人群中的慢性病成为威胁居民健康最主 要原因。而当前以传染病防控为主要任务建立起来的传统疾病 预防控制体系,对慢性病的防控无论是在人员技术储备、社会 动员、信息收集、分析及发布、机构间分工管理协调、资源调 配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体系发展面临调整转型。 重治轻防的思想观念阻碍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在医学教育中 出现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教育互不交叉,实际工作中存在“防 治”分离现象。二者的渐行渐远不仅不能互补发挥彼此作 用,反而导致鸿沟和裂痕不断加大,导致居民健康得不到保 障。 财政投入总量、结构及方式不适应公共卫生体系发展需要。 各级政府虽然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投入的总量 不足、结构不合理也是很明显的。这与我国对教育的投入规模 和机制形成鲜明的对比。做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我 们是第一世界的教育,第三世界的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人才队伍不稳定,发展乏力。人才队伍的梯队建 设、专业能力配置及管理缺乏系统规划,不能满足发展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