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西和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西和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 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 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本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西和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 年。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 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 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拼搏实 干,砥砺奋进,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昂首迈入全面 小康社会,圆满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确定的 各项目标任务,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五年来,我们攻坚克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勇挑历史重担,爬坡过坎、攻城拔寨,高质量打赢脱贫攻 坚战。落实“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强化责任、 政策、工作“三落实”,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全面 实现,累计减贫3.57万户16.2万人,退出贫困村223个,贫 困发生率降至零。2020年,脱贫人口收入达到建档立卡时 的6.5倍,省政府于11月21日批准西和脱贫退出。我县告别绝 对贫困,如期实现脱贫摘帽,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五年来,我们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综合实力稳步 提升。坚持发展为先,统筹谋划、集中发力,经济运 行稳中有进,主要指标平稳增长。2021年,预计全县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7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达到3.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31亿元,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04亿元,分别比2016年增 长22.1%、56.1%、26.9%和30.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分别达到2.8万元和0.9万元,是2016年的1.5倍和1.7倍。 五年来,我们突出特色、提质增效,优势产业不断壮 大。坚持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拉开架 势构建富民特色产业体系。落实产业扶持资金8.02亿元,培 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31家,发展专业合作社1584家,构 建起“中药材、经济林果蔬、畜牧养殖”三大农业特 色产业体系。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10个,绿色食品认证 企业11家、产品15个,“西和半夏”被认定为国家农产 品地理标志产品,农业特色产业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 五年来,我们固本培元、挖潜增效,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立足长远发展,大抓项目、大兴产业,厚植发展基础,积蓄 发展动能。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520个,完成固定资 产投资232亿元。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8个,到位资金95.8亿 元。实施重点工业项目23个,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1户,中 小微企业达到2100户。投入1.8亿元,建成县工业集中区水 电路桥、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入园企业11户。限上 商贸流通企业达到9户,培育网店2143家,国家电子商务进 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扎实推进。成功举办九至十一届乞巧女 儿节,文旅融合步伐加快。家政、快递等服务业快速发展。 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一体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 变。坚持城乡一体,强基础、促融合,城乡差距逐步缩 小。实施市政重大项目63项,城市路网由“两纵五横”发 展到“三纵三十一横”。建成19栋1810套棚改安置房和一 批商业住宅小区。天然气覆盖2.3万户,城区供暖能力达 到180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公路936公里,等级公路总里程 达到2046公里,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率均达到100%,我 县被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成小型集中供水 工程272处、规模化水厂14个,解决了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 题。完成危房改造1.48万户,实施易地搬迁1656户。累计 完成10千伏及以下农村配电网线路建设704公里,开通4G基 站967座、5G基站41座,自然村通动力电、行政村通网络 实现全覆盖。修建护村护路护地河堤60公里,完成高标准 农田建设12.9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360平方公里。扎实 开展“拆危治乱”和环境综合整治,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五年来,我们坚守底线、标本兼治,安全环保不断加强。 树牢底线思维,抓安全生产、筑生态屏障,安全生产形势 稳定向好,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加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 任制,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建13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 会,完成尾矿库闭库治理17座,创建“绿色矿山”5户,全 县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战,依法淘汰落后产能,严控“两高”项目,建立健全水污 染防治工作协作机制,编制完成“三线一单”,完成生态造 林5.37万亩、退耕还林16.17万亩,建设“绿色长廊”450公 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8.74%,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五年来,我们以人为本、用心用情,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聚焦群众关切,增人民福祉、保和谐稳定,社会事业全面发 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力抗击“8•7”“8•12”暴洪灾 害,将灾情损失降到最低,全县无一人因灾伤亡。全力阻击 新冠肺炎疫情,压实“四方”责任,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 治,累计排查来西返西人员22.9万人次、核酸检测25.1万人 次、疫苗接种51.95万人次,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培育“巧嫂巧妹巧汉子”劳务品牌,年均输转劳动力10.5万 人、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投资7.7亿 元新建、改建各类学校322所,落实各类学生资助资金3.2亿 元,行政村幼儿园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巩固率、学前教 育入园率分别达到98.2%和96.9%,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 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县医院、中医院分别通过“三乙”“二 甲”等级评审,乡镇卫生院规范提升,标准化村卫生室、合 格村医实现全覆盖。西和麻纸制作技艺、陇南(西和)影子 腔分别入选国家、省级非遗保护名录,“三馆一站”免费开 放。实施“加油木兰”“春蕾计划”项目,资助4000余人。 低保、特困供养、养老、优抚等社会保障资金和干部职工工 资及配套、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脱贫攻坚普查、第三 次农业普查、第四次经济普查和第七次人口普查顺利完成。 五年来,我们改革创新、务实担当,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坚持党的领导,依法行政、深化改革,政风行风明显好转,营 商环境持续优化。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扎实推进 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依法履行政府法定职责。常态化、 制度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 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强理论武装、促 作风改进、提工作效能。顺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深入推 进“放管服”改革,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明显,活力充分释放。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2021年,是“十四五”开 局之年。一年来,我们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推 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乘 势而上、勇开新局,迈出了富民强县新步伐。 (一)突出防返贫、促振兴,脱贫成果全面巩固 防贫机制全面落实。建立落实“1334”防返贫机 制,扎实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对识别纳入国家防 返贫监测系统的3999户18306名“三类监测对象”,通 过产业扶持、劳务奖补、兜底保障等措施给予针对性 帮扶,74.4%的监测对象消除了返贫致贫风险。扎实开 展“十查十看”“十查十纠”,不断巩固工作成效。今 年5月,我县作为全国4个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试点县之 一,代表西部省份脱贫县接受了国家实地评估并获得好评。 增收基础持续稳定。投入2.21亿元“到户奖补”和“到 村带户”产业扶持资金,巩固发展中药材15万亩、经 济林果蔬56万亩、食用菌290万棒,牛羊猪鸡蜂等出 栏117.4万头(只、羽、箱),产业人均增收2383元。 安排3300万元劳务奖补资金和稳岗就业基金,实现劳务 就业11.85万人、创收27亿元,脱贫人口收入持续增长。 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抢抓我县被列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 扶县的机遇,统筹中央和省市衔接、东西部协作和其他涉农整 合资金7.58亿元,谋划实施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 服务3大类698个项目。有序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加快推进省市 级“1镇8村”示范创建,启动建设县级示范村14个。37个灾后 重建“近期”项目全部竣工。乡村振兴“岗位大练兵、业务大 比武”活动扎实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持续推进,创 建清洁村庄60个,改建户厕1.4万座,村容户貌持续改善。 (二)突出抓项目、兴产业,发展实力稳步提升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谋划重 点项目976个,总投资900亿元。新建续建投资500万元以上 的项目81个,完成投资20.14亿元。实施国省预算内投资项 目10个,完成投资2360万元。实施债券项目13个,争取债券 资金2.9亿元。实施民间投资项目13个,完成投资6.23亿元。 产业发展提质升级。启动实施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三年倍增行动,建成种养加产业基地106个。年内新 增规上工业企业2户,6个入园项目建成投产。云华 山、晚霞湖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实施海通现 代物流园等项目,年内新增限上商贸流通企业3户。 招商引资扩量提质。新建续建招商引资项目18个,到位 资金9.3亿元,开工新签约项目1个,西和大酒店即将建成 投用。与联想集团签订“智慧校园”建设协议,与甘肃建 投四建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引进四川鑫顺矿业与 县内企业深度合作,上海东方龙商务集团来我县对接考察。 城乡建设加快推进。实施城市建设项目36个,治理城 区小巷道84条6.5公里,何坝、长道等8个污水处理厂建 成投用,城南集中供热扩容提升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 新建自然村组硬化路325公里、产业路80公里、安全生命 防护工程70公里、养护维修工程87公里、便民桥10座,完 成堤防工程30处7.5公里、水毁农田修复治理9.6万亩。 财政金融支撑有力。新增财力性转移支付1.79亿 元,预计全年财政支出达到53.74亿元,其中民生支 出29.85亿元。强化政银企对接,推动落实各类企业 及经营主体贷款3.6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 到134.12亿元和68.13亿元,较年初增长6.61%和4.91%。 (三)突出惠民生、防风险,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社会民生改善提升。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分别达 到12.59%和51%,清华、北大录取我县4名考生,县职业中专整 体迁建工程即将完工,北辰小学和县级公共体育场建成投用。 面对全省疫情点多、线长、面广的严峻形势,经受住了德尔 塔变异病毒在县域周边传播的考验,全县无病例输入。县乡村 医疗水平持续提升,县医院传染病病区升级改造全面完成。城 乡居民基本医保、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5.4%和95.92%。 兜底保障9776户2.36万人,占农业人口的6.12%。农村留守 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扎实开展。国有 土地上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有序化解。 省市县列民生实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扎实办理。 安全环保持续加强。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 动,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强化源头预防,遏制事故发生。行 政村应急广播实现全覆盖,完成33个县级应急预案修订,组 建成立森林消防专业救援队伍,扎实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 险普查。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划定生态保 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整改 完成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等反馈问题57条、自查问题55条。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统筹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禁种铲 毒、平安创建和民族宗教等工作,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 走访、大排查、大化解”行动,有效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类 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军民融合、国 防动员、退役军人、双拥、武警、科技、计生、县志、档 案、地震、气象、融媒体、物价、残疾人、盐务、烟草、 石油、邮政、保险、红十字会、住房公积金等各项工作 都取得了新进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 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的 发展启示我们:必须把提高站位、把牢方向作为政府工作 的根本遵循,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按照省 市决策部署和县委工作安排,收拢五指抓落实,攻坚克难 求实效。必须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 要务,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凝心聚力 抓项目,真抓实干谋发展。必须把改善民生、增进福祉作 为政府工作的最大责任,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 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把深化改革、勇于创 新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动力,毫不动摇抓改革、促创新,向 改革要动力,以创新促发展。必须把改进作风、勤政廉洁 作为政府工作的底线,依法行政善作为,清正廉洁作表率。 对这些宝贵经验,新一届县政府将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 各位代表,五年的历程充满艰辛,五年的成绩值得铭记。 五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和经济社会全 面发展,归功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 指引,靠的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 大、县政协的鼎力支持,凝结着广大干部和各级帮扶单位的 心血和汗水,凝聚着社会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是全县干 部群众共同努力、艰辛付出、顽强奋斗的结果。特别是面对 战贫、战灾、战疫三重叠加大考,全县干部众志成城、尽锐 出战,无私奉献、忘我工作,交出了一份人民群众满意、社 会各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 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为西和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公安干警、武警官兵、 消防指战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全国妇联、青岛市市北区、 省政协机关及各级帮扶单位,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 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西和改革发展稳定的 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五年来的成就,为西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年来的实践,为我们继续前进积累了 宝贵精神财富。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与人民的期盼还有不小差 距。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总量较小,地方财政脆弱、自给 率低,财源建设面临挑战;传统产业规模小、链条短、效益 低,新兴产业起步较晚、结构单一、层次不高,龙头企业带 动能力不强,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难度较大;自然灾害易 发多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还有不少欠账,巩固脱贫 攻坚成果任务艰巨;个别部门的工作人员还存在松劲懈怠现 象,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 环境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新一届县政府 将采取有效措施全力解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新一届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新一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我县抢抓新机遇、奋进新征程,在 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县第十六次党 代会客观审视县情、深入研判形势,提出了全县未来五年 发展的工作思路、奋斗目标和实现路径,为我们做好政府工 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咬定目标、脚 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全力推动西和高质量发展。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 决策部署,围绕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把握新发展阶 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县域经济高质 量发展为统揽,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 衔接为主线,立足“工业主导型”和“农业优先型”发展 定位,坚定不移抓项目、兴产业、促招商,着力推动传统 优势工业提级转型、特色山地农业提质增效、文旅康养产 业提档升级、新兴数字产业提速崛起,持之以恒护生态、 惠民生、保安全,着力促进城乡融合、推进绿色发展、 增进民生福祉、维护和谐稳定,奋力开创富民强县新局 面,为建设富庶、秀美、人文、平安、活力新西和不懈努力! 主要奋斗目标是: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传 统产业焕发生机,新兴产业后发崛起,综合实力和整体竞 争力明显增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60亿元以 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和16%以上,常住 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脱贫成果持续巩固,乡村振兴全面推 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建设协调推进,基 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更宜居、乡村更美丽。生态环境持续 改善,绿色转型提速推进,森林覆盖率、生态产业增加值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9.49%和30%。教育文化、 医疗卫生、社保就业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共同富裕 迈出坚实步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更好实现。社 会大局和谐稳定,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防灾减灾和应 急管理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改革活 力充分释放,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政务效能加快提升,营 商环境明显优化,推动西和高质量发展的动能竞相迸发。 主要工作任务是: (一)以防返贫为底线,在乡村振兴上迈出新步伐。严格 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和“1334”防返贫机制,坚决守住防 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 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巩固当脱贫对 待、农业当工业发展、村庄当公园建设、农村当城市管理、 农民向市民提升”的思路,稳步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实 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 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二)以抓项目为引擎,在发展质量上实现新突破。立 足投资拉动型经济特征,把项目建设作为西和发展的第一 推动力和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作为培植财源、支撑发展、 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树牢“发展为要、项目为王”的理 念,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人人抓项目”的良好 氛围。精心谋、加快建、注重管,形成“谋划储备一批、 前期成熟一批、开工实施一批、投产见效一批”的项目梯 次推进格局。完成“十四五”规划及“十四五”东西部协 作帮扶等项目建设任务,实施伏羲大道提升工程,谋划争 取铁路、通用机场等重大项目,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三)以兴产业为重点,在富民强县上取得新成效。坚 持工业强县,确立工业“主导”地位,做大存量和引入增 量并重,加快铅锌、黄金、锑等传统工业高端化、智能化、 绿色化改造和集群化、链条化发展,培育壮大建筑建材、 装备制造、新型能源等新兴产业,让工业在县域经济高质 量发展中挑大梁、唱主角。突出农业“优先”地位,强化 品牌培育、标准引领、延链补链、科技推广、市场营销等 关键支撑,加速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以规模化、标准 化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坚持产业园区化和园区产业化,将 县工业集中区打造成50亿级以上产业园区、升级为省级园 区。扎实推进六巷产业园、何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新 上产业项目一律进区入园,推动集群发展。加快县域商业 体系建设,发展商业新业态,抓好电商“衣领子”,推进海 通现代物流园建设,谋划改造提升北商场。大力推进文旅融 合,加快“西和乞巧”世遗申报进程,推动云华山国家3A级 旅游景区创建。更加主动融入数字经济发展大潮,推动数 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十大生态产业”,实 现绿色崛起。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年均实现劳务就业10万人 以上。稳步推进投融资平台整合升级,推动平台企业实现市 场化转型。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给予民营企业家更多关 爱,让他们经济上有效益、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 (四)以促招商为抓手,在积蓄动能上增添新动力。落 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靠 责任、立规则、明奖罚,调动各方力量,构建大招商格 局。充分发挥招商平台作用,下决心解决难点、堵点问 题。深入实施“东西协作、南下川渝、北接关天”开放策 略,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瞄准建链、补链、延链、 强链目标,聚焦成渝、长三角、珠三角、青岛、金华等地 区,招引一批优质项目,做到引进一个项目、培育一户企 业、带动一项产业。精心组织参加各类大型节会,形成“以 商引商、以商带商”连锁效应。加强项目前期论证,坚 持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不招,过剩产能和投资强度不达标的 不招,环保不过关的不招。强化全过程管理、全要素保障 和全流程服务,提高招商引资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 (五)以推融合为目标,在城乡一体上开创新局面。坚持 以规划为龙头、以县城为中心、以建制镇为节点、以乡村建 设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 持“先规划后建设”,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完善市政专 项规划、“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一次规划到位、分 步推进实施。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 完善工程,加强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全面提升城市 建设质量。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加强小城镇 建设,分类推动村庄建设,加快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完善 公共服务功能,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城镇产业发展,以 产聚人兴城,以城留人促产,实现更高水平的协调发展。 (六)以护生态为前提,在绿色发展上取得新进步。认真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 念,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 坚战,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制度体系,严 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守住生态安全底线。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 绿色转型。紧跟国家、省市“双碳”目标和进程,加强节能 减排,推动减污降碳取得新进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 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入推行河(湖)长制,大力 实施“一水七河两库”综合治理。全面推行林长制,强化“护 绿”保存量、持续“增绿”扩总量、科学“用绿”添能量。 (七)以惠民生为根本,在社会事业上达到新水平。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朝 着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迈进。将基本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办 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实事,解决 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 充分就业。进一步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增加城区义务教育学 位,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县域高中建设,实施县一 中高中部搬迁项目,全力改善高中办学条件。加快发展职业 教育,努力把县职业中专办成全市一流的学校。坚持应保尽 保原则,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 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补齐公共卫生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