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新形势下加强耕地保护与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耕地保护与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证,是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 的根基和命脉,也是重要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保护耕地 红线,既是保住**亿人口“饭碗”的生命线,也是保护生态环境 的生命线,同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新《土地管理法》再次 强调了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 保护耕地是我国基本国策”,并加大对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力 度,明确耕地红线不能突破,永久基本农田绝不能随便占用。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对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遏 止“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耕地非农化”等问题作出重要指 示。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坚决落实中央“严起来”的工作 要求。针对我市耕地保护资源现状,日常管控及难点、堵点问 题进行分析,对耕地占补平衡、后备资源情况分析,提出建 议,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压实乡镇、村、部门共同责任,切实 保护好耕地资源,提高全民保护耕地意识。 一、耕地保护基本情况及工作成效 全市是山区县市,地形地貌以丘陵为主,呈现“七山一水两 分田”格局,山区占**.*%,丘陵占**.*%,平原占*.*%。全市 耕地面积**.**万亩,其中水田*.**万亩,旱田**.**万亩。人 均耕地面积*.****亩,远远低于全国(人均耕地*.**亩)、全 省平均水平(人均耕地*.*亩)。****年至****年,我市共获批 建设用地****公顷,占用耕地面积***公顷,新占耕地占新增建 设用地的比率达**.**%。 (一)强化保护意识,形成聚合力。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 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 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省、市相关工作要求,全面压实乡镇 人民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部门共同责任。市委市政府多次 以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讨会、现场督办会等形式,传达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 决策部署和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要求,督办乡镇、部门耕地保护 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多举措、多维度、多频次宣传耕地保护相 关文件精神和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营造了 保护耕地的浓厚氛围。以“*.**世界地球日、*.**土地 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为契机,采取村组干部培训会、 座谈会、屋场会等方式,采用村广播、短视频等有“声”媒介 和宣传海报、传单、手机短信、微信等有“色”读物向广大群 众宣传耕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六个严禁”“八不 准”“六个一律”相关要求,营造出全民保护耕地的浓厚氛 围。 (二)坚持规划引领,硬化约束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科 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 界,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积极推动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初步形成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 图”,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同步构建国土空间规 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和职能的共建、共 享、共管。全面优化项目选址,强化规划管控,项目用地尽量 不占或少占耕地,形成耕地保护的刚性约束机制。**个 乡(镇)站所和业务股室通过无人机、移动终端加强动态巡查 监管,形成“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的县级“自然资源监 管平台”。 (三)坚持综合整治,增强承载力。以“山水林田湖草”综 合整治试点项目为底盘,以“土地整治+”的理念谋划部署,将 土地整治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结 合,创新探索建设以“生产生活小广场、人水和谐小流域、一 村一品小产业、庭前院后小花园、乡村人文小景观”为主要内 容“五小示范区”,逐步走上了一条“耕地保护上等级、经济 发展可持续、农民群众见实惠、人居环境换新颜”的生态绿色 整治之路。近年来,先后建设省市各类国土整治项目***个,总 规模*.**万公顷,总投资额*.**亿元,先后建成**个微广 场,**个花园民居小区,**个民俗、红色、法治、党建、产业 等各具特色的文化长廊,**个特色产业小村,治理修缮**个小 流域。“五小”示范区工作经验法先后在部、省刊物刊载和全 国、全省、全市交流。 (四)坚持严打严查,形成威慑力。将耕地、基本农田保护 纳入市机关目标管理信息系统,按季度进行考核,明确乡镇行 政负责人为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压实镇村耕地保护主体责 任,严厉查处违法用地行为。近年来,全市进一步提高自然资 源执法队伍执法水平,强化执法体系建设,自然资源部门创新 开展“自然资源执法攻坚年”主题活动,将全市划分为**个巡 查责任区域,明确巡查职责、巡查区域、巡查次数,将巡查任 务落实到人、落实到具体村、组,每次巡查做到有记录、有台 帐。畅通自然资源违法线索反映渠道,建立执法监察信息网 络,实行市、乡、村三级巡查监管体系,做到及时反馈信息、 及时查处,将违法行为制止在萌芽状态。 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耕地种植结构变化,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十三 五”上级下达我市的耕地保有量为**.**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 护任务面积为**.**万亩。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显示我市耕地面 积为**.*万亩。主要原因是我市农业主导产业为柑橘和茶叶。 相较于种植粮食作物,柑橘和茶叶经济效益大,部分乡镇农民 自发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将原来的耕地用于发展柑橘和 茶叶生产,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二)耕地资源分布零散。我市地形地貌以丘陵为主,呈 现“七山一水两分田”格局,永久基本农田边界与城镇开发边 界存在交叉重叠,且